农村生态环境的论文

2022-05-14

第一篇:农村生态环境的论文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思考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主要是农民环境权的缺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包括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包括:由于不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生物资源等,导致生态失衡难以修复与更新,造成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由于农药、化肥、农膜、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的过量使用以及规模养殖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产生农业的自身污染;由于乡镇企业、转入的城市工业及农村生活垃圾等排放的“三废”污染,导致农业的外源污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本质上讲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要改变它法律法规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法律法规具有调整人类社会关系、规范人类行为的职能。本文就从法制角度,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一、保护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1.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在威胁到农民的生存权。由于环境污染,恶性肿瘤已经在中国农村人口的死因跃居第一位,许多地方因环境问题出现了“癌症村”[1],环境污染对农民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国际上恶性肿瘤高发通常是工业高度发达地区,而不是农村地区,因此这反映了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污染对农民比贫穷更可怕,贫穷只威胁温饱,而污染却威胁农民的生死存亡,已成为农民最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因为疾病损害了农民身体健康,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疾病又导致劳动力的损失,让农民的收入化为乌有,更重要的是生存权面临威胁,这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就要着力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需要,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保障他们生存权益。

2.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由于传统农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如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化肥施用不科学、利用率低、农药使用剂量大等,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地生产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瓶颈,威胁到农民发展权。

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农业增长依赖资源的高消耗使资源约束矛盾凸显,这不仅引发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引发农村社会矛盾。企业排放污染导致农村和企业、农民和工人的矛盾,甚至发生群体事件,因污染导致的民事、刑事案件增多,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安定团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剧了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导致农民民生问题突出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这些社会矛盾得不到解决,就必然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4.保护农村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如果只是片面强调经济指标,强调道路、水利、住房的建设,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新农村建设是不全面的。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起来的新农村也无法持续下去。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

1.农民环境权的缺失。环境权即“生活在满足尊严和福利要求的环境中,并拥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斯德哥尔摩宣言》首先提出,现已有40多个国家将环境权明确制定入宪或其他法律,法律上的确认,是实现公民环境权的最强有力的保护措施。目前,中国宪法与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公民的环境权变成了“环境义务”,环境维权处于尴尬境地,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更是无从提起。

2.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民保护环境意识欠缺是农村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思想根源。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缺乏,使得很多农民对环境、生态、污染漠不关心。他们只看眼前利益,无视长远利益,更不顾忌生态环境,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堆积,农药、化肥无节制地使用,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另外,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方式来发展经济,使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在环境与经济关系处理上,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许多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知道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面对殃及自身的环境污染却无动于衷。

3.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环保法律体系,但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城市生态环境是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对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一部独立的综合性法律,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和治理,都分散在其他如森林、草原、土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中,没有一部专门的系统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和研究多注重对环境的预防方面,很少涉及到治理方面。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提到农村环境问题外,其余法律法规都很少有针对性较强的规定;《农业法》仅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规定了一些关于农田环境保护的规定。在这些法规中农村环境保护都有体现但没有针对性的直接内容,明显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农村发展进程,不能满足农村环保的新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对农业资源的保护仅停留在原则上,概括抽象不具体,缺乏可实施性和操作性,对农村污染的防治和保护方面没有规定、尤其是处罚规则过于简单笼统,没有规定处罚的金额和措施,造成现实中处罚缺失。立法在农村环境保护、农业环境的治理仍然空白,要加快该领域的法律建设,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4.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范围广、速度快,不但有农业生产造成的也有城市工业转移造成的污染。而中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重城市轻农村,导致农村在环境法规实施上基础薄弱。特别是在一些领域规定空缺,一些重要的实施细节上空白。另外在农产品安全等重要方面一直立法缺失,而在农田灌溉、化肥农药的污染防治、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方面,虽有“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以规定,但大都属原则性规范,内容简单,缺乏配套实施细则,难以建立相应的执行制度[3]。有关农村生态立法基本都是“确认性”规则,即确认应有的保护行为,却没有违反后的惩罚措施,造成许多“违法行为”成为“无罚行为”,环境法自然丧失了其应有的威力。

5.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现行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机制,在国务院下设国家环境保护部,在省市政府设专门的环境机构,在工业集中的地区设专门机构由有关部门监管,甚至在较大的工矿企业也设环保部门和环保专职人员。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境保护机构设置,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上空白,县级环保部门在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困难,农村环境管理人员配备、经费空缺。农村环境保护难度很大[4]。环保部门作为本地区行政的附属机构不能独立,无法有效地保证国家和地方环境法规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整体观念和协调,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常常出现,法律实施常常流于形式。农村环境管理执法中遵循的法律依据不明确,法律条文规定缺乏灵活性,不系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实施,给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带来障碍。某些条款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农业环境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罚责任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农业主管部门难以做到依法管理环境、利用环境、保护环境[5]。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

1.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宪法应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使环境权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从宪法的高度加以保护。环境基本法应明确规定环境权的权利内容,如公民享有宁静权,日照权,眺望权,通风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优美环境享受权,环境知情权,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控告的权利等。其他环境法律法规应规定具体的操作程序,便于权利的实现。

2.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目前 ,大多数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甚至无意识。因此,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各级政府应根据农村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特点,利用村民学校、“三下乡”、“五下乡”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以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一切形式,合声、光、影、画等各种手段,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编成小品、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在农村中小学校广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使农民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促进农民环保意识、环境公德和环境法律观念的提高,增强农民抵制生态环境污染的自觉性,以维护环境权益保护农村环境。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监督活动,充分听取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见。另外,对乡镇干部、乡镇企业人员应加强环保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务实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3.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内容分布比较分散,概念性强、针对性差、操作性差。为了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把农村环境保护从整个环境保护法中独立出来,重点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中国农村环保的特点,使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具有针对性、可实行性和独立性[6]。(1)在立法层面,要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立法层次要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升到全国人大来,加大此项法律的权威性。同时,农业环境管理法规列入农村生态环境基本法的范畴,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2)补充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中欠缺的单行法。如制定《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空白对农村环保工作十分不力,因此,建立一个关于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村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制定《农村清洁生产促进法》。使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全程联动全程控制,达到农业生产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的全面进步。(3)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以使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与国际环境保护接轨。如《水污染防治法》中增加排污费税规定,《农药管理条例》中限制农药使用范围,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处罚等。(4)加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各地各有自己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国家环境立法没有规定或是不宜规定,地方环境立法针对本地的根本环境情况和现实需求,解决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要避免对上位法的照搬照抄,对上位法规定不明确或有矛盾的,制定适应本地的法规,以地方环境立法加以调整。地方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制定合理农村发展规划、乡镇工业污染防治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等,切实推动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

4.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1)加强执法体制主体建设。健全农村环境执法体制,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法治化。对现有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协调、统一的综合执法体制,加强环境执法的体制保障。实行环境执法机构独立管理,避免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干预环境执法。协调管理跨流域的环境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将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行政职能统筹于某一综合执法机构[7]。各级环保管理机关中都要设立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的检测、研究、治理和统筹规划工作,尤其是乡镇政府要设立专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职权给足编制。定期对执法队伍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法制宣传,实行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设置环保法律咨询机构,加强环保信访工作加强对执法机构和自身队伍的监督管理。(2)加强执法程序制度建设。规范环境执法行为,杜绝执法实体、程序违法等现象,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程序。完善执法程序法律法规,如《环境监理工作程序》、《环境监理人员行为规范》、《环境监理工作制度》等。环境执法人员必须按规定依法取得国家颁发的环境行政执法证件,在开展环境监督、调查时,必须两人以上,在对执法程中,必须按法律规定程序进行,法律、法规未规定的,应遵守相关规章中的规定,并报经单位领导审批。在环境行政处罚时也必须按程序的规定,先报送环保部门进行审查后备案,调查取证和处罚决定分开,处罚决定与实施罚款收缴分离,重大行政处罚适用听证制度,使用规范的环境行政执法法律文书,环保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等。(3)明确执法责任。建立严格的环保问责制度,将执法权限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环保机构和执法岗位中,对执行违法甚至滥用职权,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建立包括环保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7]。经济增长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使之地方政府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把生态责任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作为官员绩效考核的内容,成为“政绩”之一,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以此促进环境的良好发展,调动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雷玲.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6).

[2] 钟骏树.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法律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4):29-30.

[3] 蔡守秋.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J].河北法学,2006,(10):23-37.

[4] 宋孔翊.依法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9-50.

[5] 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J].河北法学,2008,(3):26-33.

[6] 谢根成.加入WTO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07,(3):10-11.

[7] 张成立.论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J].农村经济,2007,(3):72-73.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何强

第二篇: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保障

[摘要]近年来,在人口增加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总体形势非常严峻,加入世贸之后,我国农村将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尤其是新技术革命,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在这种情势下,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就不可避免地被提上了议程,研究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法律的视角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保障;完善

一、我国农村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的经济正在全面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其他各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威胁我国农业稳健发展的重大障碍,9亿农民,散居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每年排出生活污水约80亿吨,产生生活垃圾约1亿2千万吨,造成的污染占全国总污染的30%以上。如果用10吨载重卡车装运,这些卡车首尾相接的长度能绕地球200圈以上。目前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下述的这几类:

1.农业生产污染。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农民在生产中对农药、化肥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植物、土壤的残留影响很大,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产激素不但破坏了农产品品质,致使农产品中存在着大量残留物,而且在大气、土壤、水体问残留短期内难以消减。

2.生活废弃物污染。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废弃物也在大量增加,但由于传统的生活陋习,农民环保意识差,加上农村环保规划滞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缺乏,致使很多地方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象,据统计,每年产生的约1亿吨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全国农村每年产生污水2500多万吨,这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危及农民生命健康安全。

3.乡镇企业污染。目前我国部分乡镇企业缺乏全面规划、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都比较落后,其中污染严重的冶炼、化工、造纸、采矿、机械等行业占15%,且都缺乏防治污染措施,从而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而厂区、污染点与农田居民点交织在一起,更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污染。此外乡镇企业布局也不合理,主要位于村庄,位于专门划定的各级工业园区的只占5.2%,污染物处理率也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4.城市污染的转嫁。首先,城市污染工业往农村转移,进一步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在城市废弃物的转移处置中,农村和農民承受了二次污染的严重损害后果。由于受资金、技术、利益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城市的垃圾、工业废弃物,未经处理便随意倾倒在农村的田野、坑塘地带,这些垃圾堆放过程中,在雨水的淋滤作用下,其中的包含着有害物质的重金属被溶解并随渗滤液流入到地表或渗入地下,构成了有机物、重金属和病源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造成农村水土进一步恶化。

5.生态破坏,随着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农村生态破坏也在不断加剧,首先是耕地的减少;其次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剧了生态破坏,不仅直接破坏了农村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而且引发山体塌陷、滑坡、地面沉降等灾害,同时矿产开采中大量的尾矿等废弃物的堆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再次,由于农村人口的增长,大量的毁林开荒致使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优良草场退化,农业失去了生态屏障,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荒漠化,甚至无法种植作物只能弃耕,致使这些地区的农民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几乎无法生存。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1.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环境权益被弱化及农村环境问题的体制根源。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导致农民权益很大程度上被制度性消散,农民的很多法定权利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村和城市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正日益将农村变成城市的资源最后获得地和垃圾倾倒场,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农民却不能因此得到相应补偿,农民作为公民的法定基本权利已被弱化,因此要根本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切实保障农民得平等权和环境权益,打破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结构。

2.农村生态环境法律缺失是农村环境难以依法整治的法制根源。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此体系是在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基础上建立的,着重反映城市的环境需要,很难适应农村建设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针对农村特殊经济形态和生态特点的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亦没有建立、健全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实施细则,时至今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依然缺位。现有有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都是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中的,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原则性规定,强调了概括性,但是具体性差,弹性太大,根本就难以实际操作的,而且这些相关规范和研究多侧重于农村污染防治方面的内容,对农村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工作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自1997年以来,我国环境纠纷事件每年增长25%,因环境问题上访者每年增长30%,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农村。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首先,无法可依,虽然受害者的利益受到侵害,但是法律法规中没有依据,那就不得不做出上访之类的自力救济来维护自身利益。其次,通过法定的途径和程序来解决问题,成本昂贵,程序繁冗甚至由于执法上的弊端造成了利用法律维权不能。老百姓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胜算不大而不得不通过自力救济来维权。

3.农民环保意识及守法观念的淡薄是农村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焚烧秸秆是个屡禁不止的现象,通过笔者在农村的走访发现,城市居民对焚烧秸秆的看法与农村居民大相径庭。站在农民的角度,焚烧秸秆既能省下大量的空间以供他用,而且稍好的草木灰可以当做肥料来用,此外焚烧秸秆可以板结土壤,增强土壤的肥力,对收成有增益的效应。这种观念体现出我国农村的法治状况总体上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落后的经济水平和传统的人文惰性,使农民对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深刻认识,世代承袭的生活陋习,使得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

4.执法环节的薄弱使农村生态环境失去了最有力的保障。目前在农村环境执法中,违法不究、以权代法的现象十分普遍,执法机构不够健全导致执法主体不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威性;执法人员稀少且整体素质不高、执法手段落后导致以权谋私,以权代法,权钱交易等不法现象频发。另外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执法体制,导致了执法主体林立,其结果就是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之间难以协调,对己有利的则争相管理,对己不利的则互相推诿。目前很多农业行政执法机构是事业单位,有的还是企业单位,既管理又经营,这在实际环境执法中就形成执法空当和执法交叉以及由于利益牵涉而造成的各种执法冲突现象,严重弱化了农村环境执法的效力。

三、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

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解决此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法律、经济、技术及道德等诸多的角度来下手综合治理,并且长期的坚持才能奏效。针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笔者主要从法律和制度的视角提出了如下的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保障体系的构想:

1.确立环境权,强化农民环境权利意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之巨在整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环境权在我国环境立法中却尚未明确规定,目前真正享受到环境权利的人是城市居民,所以我国实际上正在面临十分严重的环境危机,面对我国农村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在宪法上确立环境权成为了当务之急。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只有在宪法上明确了环境权,才能根本的确立环境权的法律地位,才能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升华到一个根本人权的高度,从而受到全体中国人的关注,强化公民特别是农民的环境权利意识。

2.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首先,我们必须完善农村环境立法。环境立法是环境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其中有些许内容涉及到了农村环境保护,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针对性差、原则性过强且难以操作,要扭转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此体系应该包括如下的内容:宪法关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农村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关于农村的環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其次,应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制度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经济补偿制度,积极运用环境资源税、公共财政、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经济手段建立国家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运用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抵押返还制度、环境损害责任赔偿制度等,控制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过程中污染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3.强化农村环境执法环节。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改革现行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强化环境执法的权威。改变上文所述的执法主体林立,各环保部门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状,必须建立环境执法的专门机构,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管理,在各地环境执法过程中,该机构为执法机构,并且垂直由上一机构管辖、监督,不隶属当地政府主管,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其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地制止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增强环境执法的权威性。其次应该强化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知识结构,使其能够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工作。

4.利用循环经济法的理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目前我国正在发展循环经济法,坚持开发节约并重,逐步构建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循环经济是一种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在循环经济中是没有“废物”的概念的,所有物质都可以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农村循环经济被誉为化解“三农”问题的最恰当的经济模式,广东的桑基鱼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实现了产出物和原料之间的合理循环,真正的做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刚刚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应当充分利用这部法律,体会其中的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多种类对生态环境有益的经济模式,同时建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加强农村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控。

参考文献

[1]潘少军,学学蚂蚁搬家[J].人民日报,2008(12)。

[2]种明钊,中国农村经济法制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77。

[3]甄洪飞,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5(15)。

[4]赵婴荣,全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在广西召开[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6(1)。

[5]周珂,环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2。

[6]梁从诫,环境绿皮书: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

作者:陈载文

第三篇: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摘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仍然存在金融发展空间狭小、金融服务不完善、金融监管力度不足等多种问题,因此应当从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农村金融法律环境等方面着手来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农村 金融生态环境 信用环境 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由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其中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两个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朝着良性、高水平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农村金融生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开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对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一系列举措,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能够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切实可行的举措。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

(一)农村经济状况滞后

農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基础差,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这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同城市相比,农村工业化程度明显较低,企经营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缺乏长久发展动力;另外作为农村经济基础的农业也存在各种问题,成为薄弱环节,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总之农村经济滞后状况,使得农村金融缺乏必要的发展根基,无法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金融机构在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往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承担较大风险,容易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严重影响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

(二)信用环境较差

信用环境通常包括信用法律环境和信用道德环境,从这两方面来说,农村的信用环境都呈现较差的局面。虽然近些年来,金融部门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农村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户的活动,对农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推动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信用法律环境来说,农村金融活动开展过程中,往往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从信用道德环境来说,农村金融交易主体缺乏信用观念,时常会发生债权人逃脱债务的情况,挫伤金融机构开展支农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三)金融服务不完善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缺乏,服务能力较差,金融服务产品数量少,品种单一,传统的存活业务占据主导地位,缺乏足够的外汇业务和中间服务。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较少,没有固定的证券交易网点,保险机构不健全,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这些机构在农村属于空白领域。总而言之,虽然农村可以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这些组织机构获取金融服务,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必要的资金服务金融组织,更缺乏金融创新和金融电子化产品服务,无法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

(四)金融监管力度不足

农村金融监管没有深入开展,力度不足,具体表现在:首先农村金融监控理念滞后,仍然认为设立机构、审批业务和进行合规性检查等,就等于进行了金融监管,对现代化的金融监管理念缺乏足够认识,沿用传统的监管理念。其次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一直以来,金融监管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以及对当事人的约束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金融监管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和制度约束,往往出现监管零散化、临时性的特点。以上两方面共同导致了对农村金融机构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民间金融借贷出现良莠不齐、矛盾丛生的问题,增加农村金融风险,阻碍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运作。

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一)转变发展观念,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生态要获得良性的平衡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健康的产业基础之上。所以首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农业的发展:第一改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念,开展新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开展绿色农业,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与食品企业的合作发展,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具有高产值、高效益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第二要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大力兴建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农田水利等;第三要着力开发农业技术,以先进的手段对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其次要积极推进农村的产业结构调账,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二)改善金融信用环境

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保证金融法律信用和金融道德信用的构建。而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配合,从信用建设、诚信惩戒等多个方面来进行。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将信用信息库机建立起来,并搭建起农村金融机构相互协作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从而有效使银行诚信成本降低。比如广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乡镇”的评比活动,使农民的信用意识在无形中得意增强。另外要通过激励政策来改善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根据信用等级来确定贷款利率的高低等,以便使得信用发挥杠杠调控的作用,使社会形成诚信为重的社会风气。其次采取各种形式来解决农户担保难的问题,可采取政府担保、行业协会担保、龙头企业担保、农户联保等方式,这样同时也能够使银行放贷风险有效降低。具体来说,可以建立大联保组织,其中主体是农村个体工商户、种植养殖大户和私营企业主,实行自愿合作、多户联保、风险共同承担的原则;也可以建立专业化的担保机构,依托民间担保基金,采取政府引导、多方出资的方式来建立;或者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行保障等。

(三)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大力推进农村信用改革,进一步完善农业金融机构的职能,积极推进银行金融网点深入延伸到农村地区,在农村建立各种小额信贷银行、私人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建立,推进金融体系的完善,实现合法化和规范化经营。另外还要建立起各种保险制度,担保机制、保险机构,为农村信贷提供各项配套服务,保证金融服务能够顺利良性开展,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并积极推进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引入市场机制,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四)优化农村金融法律环境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是保证的金融生态环境均衡发展的制度性举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金融生态的稳定性和市场适应性。首先要逐步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推进金融机构市场进入和退出制度的建立;规范金融机构服务业务,建立并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推进多元化金融主体的市场化参与,提高竞争效率。其次要提升法制意识,促进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大力宣传和教育,开展多种信用评比活动,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多方配合,实现银行机构、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协调行动,提升执法意识,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建立农村信用档案,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积极推进信用中介组织结构的建立,组建具有较强实力、信用等级较高的担保机构、抵押机构。全方位的完善和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的法律环境。

三、总结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关系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目前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本文从几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以供参考。相信通过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必然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静,曹凝蓉,方爱国.金融生态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左新亚.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湖北经济金融竞争力[J].武汉金融,2006(06).

[3]姚正旺.关于构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7(09).

[4]何书祥.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在欠发达地区受制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金融,2008(09).

(编辑:张慧)

作者:陈宣迎

上一篇:电子政务统计分析论文下一篇:深度学习的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