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农村环境保护论文

2022-04-18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之一,它能以市场为导向,将各种生产要素以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市场的导向机制下有机地整合起来,进而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体系。综观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农业产业化率先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达国家,这种纵向农业产业组织经营形式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关系将农业与其相关联的工商服务等行业联合而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荷兰农村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兰农村环境保护论文 篇1:

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环境法的“经济化”趋势注定了经济政策、经济手段及市场机制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农村环境问题可以从外部性、可持续发展及公共物品等经济角度加以解释。相应地,政府管制、环境税、许可证、产权交易市场、责任务款是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方式。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经济分析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环境的经济学解读

1 作为外部性的农村环境问题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企业的环境破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的经济利益或利润所决定。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是指被排除在市场作用机制之外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也就是说,外在性一般发生在一个经济人或一个公司利益的获得是通过他人承担必要的成本的情况。例如,假设一条河的沿岸存在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一个位于上游并且从事钢铁的生产而将污水排入河中,另一个位于河的下游以河水为生活用水。在没有行为矫正机制时,钢铁企业不会把污染后的河流治理成本当作生产成本。

在农村环境污染中,外部性是指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人经济活动主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外部不经济性是使经济主体忽视环境保护,即不愿意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的内在原因。能获得利益而不用承担任何负担,这是理性的经济人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此外。农村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提供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某一经济活动主体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却需要其他的经济活动主体对由他破坏和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而付出代价,除非有强制的法律制度要求这样或者其他经济活动主体的道德高尚以致情愿做出此行为。即使我们的立法机关设计出了这样的法律制度,其也是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悖的,不会产生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效益或者立法者所期待的应有效果。因此,包括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外部经济性,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基本原因:市场上缺乏将外在成本内在化或者有悖于市场经济本质的法律制度则是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

在经济学中。有外部性一语十分相似的概念是“公有地的悲剧”(“公地的悲剧”、“公有性的悲剧”)。哈丁曾用开放的牧场来描述“公有地的悲剧”。在一个向所有牧民开放的牧场,牧地或草场是公有的,在草场的畜群是私有的,实际上草场对牲畜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每个牧民都力求使自己个人的眼前利益最大化。于是,从牧民的角度看,他所考虑的是如何扩大自己的畜群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不会考虑整个草场的承受力和牲畜增加对它的破坏和退化,每个牧民会无限度地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而从草场情况看,每承受一头牲畜都会给牧场带来一定的损害,这种损害由全体牧民承担。由此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牧群规模越来越大,草场的损害和退化也就越来越严重,最后,所有的牧民不得不从草场撤出,这就是著名的“公有地的悲剧”。这一现象在农村很普遍,每家农户对于集体的土地、林木、河流等自然资源,只注重开发、利用,而不愿花财力、物力、人力加以保护。如果我们将“公有地的悲剧”开展到整个环境保护领域。大气环境向所有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开放,则会产生如下情形:大气中污染物越来越多,大气环境的污染和退化越来越厉害,最终导致大气环境质量差得使人无法生活和生产,全体居民不得不从撤出某地或花大量金钱专门治理大气污染。这就是“公有环境污染的悲剧”。

从外部性理论和与之相应的“公有环境污染的悲剧”概念可知,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村“公共财产资源”或无主资源在法律上无从清楚划分其归属。或者在法律上界定这些资源归属的成本高不可测,或者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制度根本没有对这些资源的产权归属作出规定。

2 可持续发展中的农村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任何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所要考虑的因素,它必须是效率和公平的有效结合体。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的是一个代际之间的资源有效分配问题。关于代际之间的公平问题的解决,罗尔斯提出这样的理论:让每个人都处在同样的“无知之幕下”(所有人对自己的资源禀赋、社会地位、资源占有等情况一无所知),人们会制定统治社会的契约条款。并表示自己的所有行为愿受这一社会契约条款的约束。这一原理运用到环境保护之中,如果人不知自己何时会出生,是归属于当代人还是后代人。那么大家在制定资源分配方案的时候,每个人所提交的并最终选择的方案肯定是既不会对环境资源进行过度的开采也不会对环境资源加以积极、主动的保护。如果将社会所选择的这种规则上升为法律制度。那么此规则就是法律上的可持续发展规则。同时,可持续发展还涉及到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对环境资源利用效率问题的解决与环境资源利用的自由度是分不开的。可持续发展规则表明,如果后代人能取得当代人同样多的福利,在不影响后代人对环境资源的权利时,当代人有最大的自由对环境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的权利。但是,如果当代的福利取得是以降低后代的福利水平作为条件,或者当代人为了获得既定的福利而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问题留给后代人,那么这些行为都违反可持续发展规则。均应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

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分为有弱的可持续发展、强的可持续发展和最终的可持续发展。弱的可持续发展,指当代入只能使用应属于当代人的环境资源,不能过量使用而导致后代人拥有环境资源量与当代人所拥有的量相比没有在同一个水平上。比如我们对于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不能使环境的负荷达致极点及用完所有的自然资源。而应使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总资本存量不变。弱的可持续发展在自然资源存在可替代性的前提下是可以得到维持的,但是,自然资源的可替代性是很少见的,如可耗竭性自然资源一旦被消耗或者被破坏就不可能被替代,因此弱可持续性在解释农村甚至整个环境资源保护时就出现了不可周延性。此时,必须坚守强的可持续发展。即保持自然资源的存量价值。与强、弱的可持续发展相比。最终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利于农村甚至整个环境资源的保护,因为它强调对单个类别自然资源的实际流量的保护而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这种视角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了方向。

3 作为公共物品的农村环境

一些常见的环境资源都是公共物品,如乡村风景、新鲜空气、洁净而安全的水、茂密的树林以及生态的多样性。

环境资源系统体现了公共物品属性——共享性、非选择性:非排他性、搭便车、公共供给。农村环境资源系统完全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共享性是指两个以上人能同时利用而满足各自的需要。非选择性是指农村环境资源没有其他的可替代品,或者选择其他的替代品的成本非常高昂而不可期。比如,如果不对农村环境生态系统加以保护的话,则过几年会出现即使存在高支付意愿而“农家乐”不再的状况。非排他性是指环境资源系统要排除他人使用在方法上

既不可能,在成本上也不值得。比如,某些人为防止空气污染而付出了代价,也不可能把那些没有为此付钱的人排除在呼吸清洁空气的利益之外。农村环境资源系统的使用不能限定在对它的生产作出贡献的人,而那些对它的生产没有作出贡献的人也是可以使用的,这就是“搭便车”现象。不需投资便可以随便享受,使得农村环境资源公共品的供给和融资很难通过私人生产者或投资者得到保证,同时,随时享受而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刺激着搭便车者对农村环境资源系统物品的过量过度使用(城市人可以无需购买门票而任意地到农村去享受农村环境带来的各种好处,在享受的同时将城市的垃圾转移至农村),最后的结果是使整个环境系统的供给能力接近枯竭。

由个人来提供农村环境资源公共物品只会带来低效率,因为公共物品消费的不可分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就能坐享其成地从别人支付的物品中获利,这在社会上就会提供一种“不劳而获”的激励。如果此种激励一旦产生“示范效应”,那么就会导致无法实现农村环境资源系统的有效供给,继而会出现供不应求。再者,如果农村环境资源系统能有效地由私人来提供,那必须先通过法律制度将农村环境资源系统的产权界定给提供者,然后由消费者基于他们对农村环境资源系统的不同偏好给出不同的价格构成定价系统,然而农村环境资源系统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这样的定价机制无法起作用。这些分析都表明,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途径是行不通的。这为政府单位,非营利性的机构如环保NGO、环保委员会,或农民协会参与农村环境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了可能。如在1950年由生态联合会发展起来的具有民间性质的自然保护委员会就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途径

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经济角度的认知,为从经济角度寻求农村环境的保护路径提供了指南,经济政策、经济手段及市场机制必须引入进农村环境法律治理。我们将从政府和私人角度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经济手段及市场机制加以分析。

(一)政府方式

强制性内部化就是指依靠政府命令和法律的引入与实行来促进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式的制度安排被认为是重要和必要的手段。我们把农村环境保护的政府方式归纳到强制性内部化范畴之内。

1 直接管制

几乎所有的污染物和其他影响健康及安全的外部效应,政府均应依靠直接的管制加以控制。环境管制的主要方式有:污染排放量控制,污染物有毒含量标准控制,排放达标的设备监控。管制有社会管制和经济管制之分,对污染物和环境的管制则是一种社会管制。

在“命令-控制”型管制下,管制者只需给出控污技术、污染总量和建厂选址的详细规定,厂商必须严格执行。此管制框架将各方主体之间的可能博弈排斥在外。假设管制者的各种标准是非常合理的,那么可能达到有效率的最佳污染水平,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其实政府直接管制受到了诸多方面的质疑和非议。比如,这些标准在宏观上忽视了区域和产业纳污能力差异。在微观上也忽视了不同主体之间处理污染能力和均衡污染成本的差异,污染处理能力强且生产成本低的主体将没有任何激励去更多地减少污染。如有效率的控污水平的确定有赖于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但污染控制的决策经常在做这种比较之前就做出了。再如,“排放达标的设备监控”,需要环保部门对该产业的科技信息保持无限理性,但是实际上政府的环保部门往往表现出有限的理性,这样企业就有机会在保有原有的控污设备的前提下继续污染环境而不必负担污染治理成本。

2 环境税

在二十世纪初,庇古就对环境治理的经济方法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排污者的生产成本与社会成本就存在一个差异即外部成本,公式为“外部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这种差异无法通过交易合同(市场)消除。只有通过税收(税额即其污染行为造成的损失额),才能便当事人在生产或消费时将与因其污染行为而造成的损失额相等的税款视为行为成本结构而调整行为水平。后来福利经济学家提出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次优准则,即在补偿受害者的福利损失后行为人的福利仍然得到了改善,那这种资源配置方案便是有效率的。要使企业排污的外部性内在化,就需要对排污征税,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状态。

环境税可分为环境消费税、资源生态税和污染控制税。环境消费税通过对破坏环境的商品或服务加重课税,对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的商品或服务减轻课税的措施来达到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目的。资源生态税是指对从事环境开发、利用行为,就其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开发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级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旨在对资源价格起矫正作用。污染控制税种类较多,如德国的“废水税”、法国的“水污染税”、荷兰的垃圾税、日本的绿色税收等。在农村环境保护中,资源生态税和污染控制税必须强制推行,而环境消费税则更多要利用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

3 发放许可证

拍卖可交易转让的排放许可证、狩猎许可证、采伐许可证、开采许可证以及配额。并允许它们在所需主体之间按照市场价格在法律既定的规则下进行流转。这些融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的办法应该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例如,政府通过这种办法确定污染水平并将排放额度有偿地在乡镇企业间进行分配,而不是告诉乡镇企业必须为每吨污染交纳多少税额或费用,并允许乡镇企业自己选择污染水平。这一方法可以用实例进行演绎,假设一条河的污染物容量为400吨,沿岸有两家厂家A,B生产不同的产品,政府配给每个企业的排放量为200吨。现在A厂的产品销售非常好,它就会产生增加产量的需要,但是增加产量肯定会增加污染排放量超过200吨,而B厂的情况正好相反,产品滞销,正想抑制产量,有100吨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剩余。此时A、B两厂就可以进行自由的协谈,就100吨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交易,只要双方自己是有利可图的,那么污染物的排放量仍然是400吨。于是“排放权市场自动地产生效率的排放形态”。

(二)私人方式

诱导式内部化指的是对现有外部性问题的改进,或者是新的防范措施的创造,它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或实行的。此种方式完全由私人主,导,运用于农村生产及生活废物的综合利用、农村经济结构及种养结构的调整等方面。

1 产权交易

根据科斯的观点,外部性的法律本质是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称;市场失灵的法律本质是产权界定不明确即所有权、财产权失灵,如“公有地的悲剧”。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的克服,一般并不需要以税收、补贴、公共措施等形式存在的政府政策来改变这种权利。只要存在财产权就足够了。这种原理运用于环境问题上所形成的理论主张和相关观点我们称之为“环境保护的市场主义”。“环境保护的市场主义”认为,环境保护的核心是建立一套界定清晰、完善的包括环境权,排污权及其转让权,水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等在内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产权作用的过程可表述为确立产权-导致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产生规模经济-诱发技术创新-引导生产消费-扩大资源基础存量-缓解资源稀缺压力。在农村环境产权得到界定的前提下,农民的环境权利是可以得到很好保护的。例如,渭南市某村有三个煤矿,煤矿建设伊始就给了一些农户相应的资金以补偿他们被占土地的损失。但到了产煤的旺期,拉煤车不分昼夜的运作、矿里抽出的污水及离矿区近的农户房屋出现裂缝,都使矿主和农民的矛盾激发。在多次交涉谈判后,矿主答应每年按70元/吨的价格给每户供应两吨煤(当时的市场价为400元/吨),煤矿优先使用本村的劳力,并且免费翻修村小学和村里通向镇上的公路。双方能达成协议,根本原因在于环境产权得到了明确的界定,该村村民认为道路畅通、平坦的交通及村庄里的土地树木等自然环境是他们所享有的,并且从法律上来说也是他们的。

2 责任条款

此种方法是依靠责任法的司法途径,或归于民事侵权一类的问题,而不是政府管制。相关责任法规定,外部性的制造者有法律责任向受害人进行赔偿。一个完备的责任系统的限制外部性的原理是这样的:假如某厂商造成了100元的外部危害,受害者可以通过诉讼程序得到等于或大于100元的损失赔偿,厂商的这种赔偿金额就产生了很强的激励——厂商将想方设法地将污染减少到有效率的水平。

由此可见,责任条款的实质是将产品非市场化的成本内部化。但是责任条款作用的发挥需要高昂的诉讼成本,并且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并不是充分的,这使得受害方很难或根本无法起诉。

作者:廖建求

荷兰农村环境保护论文 篇2:

荷兰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对中国的启示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之一,它能以市场为导向,将各种生产要素以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市场的导向机制下有机地整合起来,进而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体系。综观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农业产业化率先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达国家,这种纵向农业产业组织经营形式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关系将农业与其相关联的工商服务等行业联合而成。农业企业的概念于1955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戴维斯较早提出,是指从农业产品的投入到食品加工再到产品零售的一个由一系列公司和广大农户所组成的有序整体。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产生于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过程中。

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经营模式

荷兰,这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相当于我国的上海市;国土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就业人口的3%,农产品净出口超过美国高居世界第一,这与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密切相关。荷兰高度发达的产业化经营是其农业最主要的特征,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的专业化。荷兰的农业企业大多是私营家庭农场,多数采取了专业化的生产方式,生产高度专业化,完全从市场和效益出发确定生产和经营,市场高度细分,赢得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生产专业化带来了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也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经营和利益的一体化。荷兰大多数农户在把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体化经营的同时,还形成了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利益一体化。

服务体系社会化。荷兰农业合作社作为荷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荷兰农业的产供销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社体系,把荷兰全国农业凝成了一个整体,各地农业企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任一环节上都实现了社会化服务。

管经营理公司化。所有农户和农场都是依法注册的公司法人,独立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经营的目标,进行公司化管理和成本核算。

高度产业化经营离不开相应的经营模式的支撑,其主要基本经营模式有 3 种:

市场与农户对接模式。这是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市场与农户对接模式又具体表现为“拍卖市场”与农户对接和超级市场与农户对接两种模式。“拍卖市场”与农户对接模式是荷兰农产业化经营的特色模式。“拍卖市场”在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国际上久负盛誉。“拍卖市场”实现了农产品供需双方的谋面,打开农产品的销路。同时,拍卖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位,既保护了农户的利益,又调节了供求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等。除此之外,以超级市场为中心对接农户的农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在荷兰也很流行。

合作社与农户对接模式。荷兰的农业合作社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业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多个领域。荷兰农业合作社表现出如下特点:合作社完全基于农民自愿和农民之间的协定而存在,进行民主管理,所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对自身的生产都付有完全责任和享有完全的独立性;合作社完全独立,不依附于政府,其活动不受政府的干预;合作社实行多重会员制,即一个农民可以同时成为几个合作社的社员;为了保护合作社的利益,全部农业合作社都被组织于全国农业合作局,全国农业合作局的职责主要是代表合作社的利益,协调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协调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推动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合作社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社的加工、销售活动,使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发展了农业一体化经营。

企业与农户对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些农产品加工或贸易的龙头企业直接与农户连接,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经营。由于拍卖市场的异常活跃,所以这一模式在荷兰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

荷兰农业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荷兰农业奇迹的实现,不仅体现在恰当的农业发展战略,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服务,坚实的教育基础,也得力于政府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和农业发展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就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农业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组合,农业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农业的比较优势出发,坚持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组合,即对于农业优势领域就多发展、快发展、多出口,对于农业非优势领域则少发展、慢发展甚至不发展,以进口来弥补国内消费,如谷物、豆类、油料以及发展畜牧业所需要的大量饲料等,主要依靠进口,每年进口粮食 440万-650万吨,其中小麦220万-270万吨,粮食自给率只有30%,小麦自给率大致为45%,这样就形成了以能够集约使用土地的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体的农业结构。在荷兰农业构成中,畜牧业的份额超过了55%,园艺业的份额为35%,大田种植业所占份额只有10%,而谷物种植业所占份额则还不到1%,谷物生产在荷兰农业中已经微不足道。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进口那些非比较优势产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既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又提高了农业的外向度,实现了农业的有效发展。

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荷兰的市场体系建设非常完备,具有非常发达的农产品交易系统,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产品营销制度,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活动连接为浑然一体的农产品营销链。政府极为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制定并维护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交易活动严加监管,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为农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了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资金约束问题,荷兰发展了农民合作金融制度。农民合作金融制度的组织资源是农民合作银行,该农民合作银行1896 年成立,是世界上较早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之一,现已赫然成为荷兰国内第二大银行并跻身世界400强银行之列。农民合作银行以向其社员提供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为主要职能,其强大的信贷资金来源有赖于其所吸收的存款和经营活动,目前在全荷兰农民的信贷中,90%以上的信贷来自农民合作银行。政府并不向农民合作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也不对农民合作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干预,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农民合作银行的存在提供安全保障,并为其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社会条件。

作者:曹金臣

荷兰农村环境保护论文 篇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乡村生态文明的审视

摘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但当前在实践中存在着不注重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现象,导致整治区域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促进整治工作健康持续开展、不利于乡村生态景观的改善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因此,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视角,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乡村生态文明的缺失,揭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能引发的乡村生态问题,采取人与自然共生、低碳整治、“天地人合一”、“三位一体”的治理对策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乡村:生态文明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数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应该也必须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中,由于缺少具体科学的实施方法与一定的技术支持,不仅没有改善原有的乡村生态环境,没有实现预期的生态环境效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乡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在新背景、新时期下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目标多元型、环境友好型、景观生态型及乡村可持续型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伦理观,改变“人类征服者”角色,应该以“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成员”的姿态,在实施中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伦理观,注重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乡村生态文明的现实缺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能引发的乡村生态问题

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地方在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为了追求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及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侧重于大面积平整土地、硬化沟渠和田间道路,目的是使土地整齐划一,便于机械化作业,但缺点是非常单一化,比较多地考虑了田块合并和田面平整,却严重忽视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原有生物的生存环境的维持和保护,会对生物的生境带来一定的扰动,进而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农田生态系统平衡。殊不知,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因库,包括所有鸟类、昆虫、微生物、植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是等同于保护了农田周边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或

收稿日期:2013—02—2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SZBF2011-6-B35);安徽省池州市社科联项目(B2012005)。

作者简介:张勇,男,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博士研究生,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讲师,土地估价师(池州 247000)。

汪应宏,男,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州 221116)。

者说对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实际上也是对耕地生产能力储备的一种方式。而在实践中,一味地采用机械化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建设各种混凝土硬化的沟渠设施、田间道路,以及大规模地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都可能会使原有生物的栖息地、繁殖地减少,使农田生态结构与环境结构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治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简化,必然会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化境受到影响。(图1)。

2.对水资源的影响

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往往会采取相关工程技术措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建设梯田、垦殖坡地,这些都会导致水资源需要量的增加,从而可能会改变整治区域内的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直接影响整个区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例如大规模的农地整理及开发未利用地,如果其灌溉排水系统用混凝土修建,会导致地表无法涵养水源,且一味地追求人机通行方便、水流通畅,修建“笔直”或“截弯取直”的沟渠,往往将沟渠设计成沟渠身笔直、沟渠底平坦,沟渠底不冲不淤,不仅造成流速加大,地表水很快流失,更为重要的是导致渠道中无法储存水分甚至经常处于干枯无水的状态难以寄养水中生物,出现“用水时快来快去,不用水时渠干沟枯”的现象,直接导致水中水生物无法发挥对水体的自净能力,特别是在非灌溉期间渠道断水,使渠道内滴水不存,增加了田沟渠道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难度,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繁衍之地,阻断了生物迁移、繁殖、交换的渠道,断绝了沟渠河道水源涵养万物的功能,也断绝了野生动植物的勃勃生机,出现了“青蛙跳不出农渠,虫蛇越不过农道”这样的一幕。另外,如果不合理地对坡地采取工程措施加以垦殖与建设梯田,如果采取顺坡措施操作往往会增大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水量,不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会增加发生土壤侵蚀的可能性及强度,导致流域水源补给过程受阻;甚至由于不恰当地开垦会扰动地表坡面,破坏土壤结构和质地,导致地表土层疏松和粒度变化,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

3.对土壤的影响

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中,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对未利用地的开发会破坏地表的植被,对土层加以剥离、搬运往往会破坏土壤的熟土层,改变了土层的排列顺序;在对工矿企业用地及村庄宅基地复垦中,一般会采用推高填平、挖深垫浅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当也会把底层的土层翻到表面,破坏了土体的构型,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另外,在农用地整治中,都会使用大型机械作业,机械化的挖填极易导致土层被压实,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使得土壤的团聚体变差,表土的熟化层被破坏,土体结构直接被破坏,导致土壤内部有机质含量下降,特别是可能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容易发生土壤结构性退化,直接影响地力。除上述之外,沟渠和河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往往改变了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从而导致土壤质地的改变及理化性状的改变,影响土壤养分循环,还有可能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和养分的流失,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农地整理前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均要高于整理后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在已经进行了平整的土地中,从挖方地块到填方地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明显减少,参见(图2)。

4.对乡村生态景观的影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主要通过生物及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土地覆盖状况,对乡村景观多样性、空间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乡村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乡村生态景观主要是由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道路等景观要素构成的农田景观及村庄居民点构成,实质上是斑块(corridor)、廊道(patch)、基质(matrix)的空间构成。但在我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中,伴随着大规模的农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及村庄的拆并等一系列活动的实施,由于对地表植被和景观生态建设方面考虑不够充分,很多是基于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对农业景观进行人为改造,导致局部景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对整治区域地表植被以及其相关的生态景观格局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在实施农地整理工程时,通过大面积平整农地、修建硬化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挖低丘、筑坑塘等以提高土地垦殖率,都会造成原生、次生自然植被以及人工植被的大面积减少和退化,主要体现在原有的植被被单一的农业作物代替,生物多样性必然减少,景观多样性降低,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均有可能增加,可能会造成许多生态过程的中断;另外,在土地整治中新修建的道路、灌溉工程等往往会导致动植物生存环境一分为二,并成为许多动物迁徙、植物孢粉运移的屏障。再如大规模地实施村庄整治、迁村并点,若不及时对拆迁后的村庄进行及时复垦会引起原有的乡村景观的破碎化,会直接导致原来连接村庄之间的自然植被斑块间的自然连通度降低,导致生物多样性难以维持。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到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人文景观时,往往会因为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其造成永久性、难以恢复性的经济、生态损失,参见(图3)。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建设:基于乡村生态文明视角

1.人与自然共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和维持农村土地整治区域生物多样性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也是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指标。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农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通过保留自然斑块、构建生态廊道等方式来保护农田中的生物栖息地。我国在土地整治实践中实施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工程措施也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整治区域生态系统的扰动,应遵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理念设计道路、灌排等工程,适当保留农田中的生态岛等关键的斑块与河流两侧的防护性树篱廊道,从而为动植物提供稳定的栖息空间和生存环境。如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在实施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应用研究”和与欧盟的国际合作项目“土地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EU-China biodiversity programme,ECBP)中,在贵州荔波和关岭土地整治项目区,综合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格局优化模式,运用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采用了以下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恢复溪、渠、塘生态系统功能,用爆破碎石建设生态岛屿,设置人工鸟巢,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在设计灌排工程中,充分根据整治区域水系湿地现状、水资源利用状况、现有的排灌系统、农作物种植状况等因素进行设计,构建与自然水系相协调的灌排系统,河流至农田之间的输水渠道采用的是PPR管以减少人工修建的水泥沟渠对生物的阻隔作用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持田间水塘的常年蓄水状态,维护鱼类及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保留和恢复农田中的灌草等原生生境,保持生境的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便于动物的隐蔽和迁移;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生命力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等。通过上述多条途径,有效地保护和维持了整治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出了“农田—溪流—湿地—田间小岛”错落有致的如画景观,提高了农田的抗风险能力。

2.低碳整治: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是个不能忽视的巨大的碳库,土壤碳库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其实施必然会对整治区域的土壤碳循环平衡带来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碳平衡及降低土壤的固碳能力,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农田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平衡。农村土地整治中的农田整治主要包含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是最主要的破坏土地结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工程。在整治的实践中,为了达到不破坏乃至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耕作层地力,可以采用适当的物理改良措施如表土剥离与回填、深耕与深翻,以及适当的生物措施如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物理措施中表土剥离与回填一般是对质地构型为均质型壤土、均质砂壤土、均质黏土和均质砾壤土的土壤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一般在15cm—30cm之间,表土剥离后要依次实施地基平整和地基整理,再进行客土回填,回填的客土可以采取适当的物理技术加以改良。深耕与深翻可以对整理后的耕作土层加以疏松,提高土壤的透水保水性能,加速土壤淋盐和防止表层积盐等功效,一般在农地整理工程中土地翻耕深度在20cm左右比较适宜。生物措施中,绿肥是能够翻耕到土里作为肥料用的绿色植物,种植绿肥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转化,直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提高耕作土壤肥力,进而达到土壤固碳作用;秸秆还田可以极大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耕作层保水、气、肥、热等能力,降低耕作层土壤体积质量和增加土壤孔隙度,节约农田化肥用量,从而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积累。另外,农田整治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需要相互结合,整治后应该及时灌溉,保土保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积极改善农田小气候,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3.天地人合一:建设乡村“生态农场”

农田、林地、湿地、草地和灌木树篱带等相互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农田景观。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乡村土地整治特别重视农田景观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强调要尽量在维持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对原有景观进行创设,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景观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整治中,通过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复垦使大面积的集约化的农田出现成为可能,但是这也会导致整治区域的农田景观变得十分单调,景观多样性明显下降,使原有的农业景观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强化整治的生态化、景观化效应,在实施时,应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布局农田单元,保护农田的原有自然环境,提高农田景观的视觉品质,尤其要注重保护农田景观的异质性,增加廊道宽度和斑块连接度,以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农田景观生态环境。要实现上述目标,须加强农田景观规划,通过规划使整治后的农田生态系统不仅要获得超过自然系统的生产力,并且要保持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

从空间布局而言,笔者认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区域内的农田景观规划应着重于以下方面:一是要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提高农田斑块舒适度。田块是农作物的载体,与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不同,需要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同时增强景观美学效果,其布局应力求紧凑、现状规则、视野开阔,达到景观多层化功效。二是要重建自然植被斑块和廊道,因地制宜地增加分散的自然斑块和绿色廊道,以补偿和恢复农田的景观生态功能,如沟渠里应保持完好的水生生态系统,在河道两岸人工构建复杂的小生境,为更多的农田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农田中的渠道两侧可以用人工绿带与农田隔开,在田间道路两侧可保持一定宽度的非农田性绿带,以形成“田缘线”,通过构建“田缘线”以提高农田廊道的舒适度,增强其空间的多样性,使人既感觉到闭锁的近景,又有透视的近景。三是从追求农田景观的空间结构和格局达到最适宜化的目的角度考虑,构建“天地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最优农田景观环境需控制区域内建筑斑块盲目扩张,节约工程及居住用地,基于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角度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塑造居住环境优美、与农田自然环境系统相协调的宜人景观。从工程定位角度来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生态化、景观化是其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整治实践表明生态化、景观化的定位应改变传统的整治项目区的概念,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推进土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未来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建设成为类似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规模化的乡村“生态农场”,参见(图4)。根据浙江大学吴次芳的研究,他认为未来的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土地整治区域就是一个生态农场,至少应该把全国的基本农田都整理成生态农场,以满足13亿人口对食物的数量需求和健康需要。

4.“三位一体”:建设乡村生态文明

乡村孕育了人类文明,是城市的底蕴。在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不仅仅包括桑基鱼塘、农家庭院等景观物质生态文明,而且包括“天地人和”、“天人合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等文化思想和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乡村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是有着强烈的本地特征符合和象征,是社会体验、文化含义和地方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保持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方面,德国的土地整治就体现了这一点,值得借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今后我国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要实现建设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目标,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适当保留当地传统乡村文化和传承悠久的农耕文明,要注重从当地乡土景观和民俗风情中汲取精华,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生地貌,使用乡土植被,保持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设计出方便生产生活的景观格局,使得人工整治出的“斑块”、“廊道”要和乡土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充分体现当地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二是要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农耕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协调乡村景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塑造出自然生态平衡、乡村景观健康的和谐生态乡村环境,实现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要找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注重挖掘和提炼浓郁的乡土景观特征,在土地整治中尽可能认识、维护、提升和重建这些地域乡村景观特征。因为乡村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美学、文化和经济价值,是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乡村都具有一定的景观特征和风貌,而且都是一个地区人文和自然历史演变的记录和标识,体现的是区域自然和文化形态的结合,如果失去这些特征,所有的乡村变得同一化、格式化,这无疑是一个低级的错误。如安徽省池州市地处皖南山区,在实施村庄整治中,应该结合皖南山区徽风皖韵的乡村文化风格,营造出徽派建筑风格的乡村聚落风貌,彰显出皖南山区村庄特色和乡村生态文明,体现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延续,充分体现皖南山区村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彰显出皖南山区自然村落的悠久历史、古朴自然,兼有自然之容、山村之貌,突出“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良好的乡村生态文明。

三、结论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整体的、全局的和系统的工程,在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整治要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和服务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基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遵循生物多样性、土地多功能性、生态性、乡土性、地方性、景观性等原则,运用工程技术和景观设计手法,构建文明、健康和可持续的乡村土地生态系统,提高乡村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我国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促进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我国农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经济,2003,(10):169—171.

[2]王军,余莉,罗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2(2):8—11.

[3]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选择[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7]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1(4):1—6.

[8]吴次芳.农村土地整治的问题指向、国际经验和现实选择[J].四川改革,2009,(8):11—16.

[9]吴次芳,叶艳妹.土地利用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12.

[10]陈博宁.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52—154.

[11]胡振琪.土地整理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62—165.

[12]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4(2):60—63.

[13]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15(4):881—884.

[14]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127—130.

[15]叶艳妹,吴次芳,黄鸿鸿.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1,(9):167—171.

[16]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08,28(5):2261—2269.

[17]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8.

[18]郧文聚,宇振荣.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6.

[19]谢苗苗,李超,刘喜韬,等.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5):313—317.

责任编辑:晓 立

作者:张勇 汪应宏

上一篇:中职政治人文教育论文下一篇:视觉构成网页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