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

2022-04-16

摘要针对不同村庄的特点,将村庄划分为五大类型,重点阐述各种类型村庄监测的主要环境质量指标,并提出了农村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 篇1:

农村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 要:建立并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不仅能摸清农村环境污染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与城市监测系统相结合,组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政府对城市和农村环境的协同管理,为环境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该文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监测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农村污染;监测体系;必要性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Rur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and Monitoring Plan

Ma Zailiang

(Anhui Huaj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Hefei 230022,China)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Rural pollution;Monitoring system;Necessity

1 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由于时代发展的原因,家庭责任承包制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民脱贫、农村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4]。但与此同时,由于农民过度依赖土地肥力达到增产的目的,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板结,河流湖泊及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等问题的出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资金投入大,政府大量的资源及环境整治行动主要集中在城市重点污染源管控及周边工业企业治理,而对于农村环境的治理、监管则相对薄弱。因此,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显得十分迫切。

2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2.1 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水体及土壤污染严重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农民仍是依靠种植农作物获得经济收入,而提高产量必然会使用大量化肥、农药。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5]。过量使用的化肥并不能完全被农作物所吸收,富含大量氨、氮以及硝酸盐的化肥随着农田渗入到地表水,不仅污染了水质,而且随着地表径流进入地下水体及湖泊,导致河流、湖泊富营养化且日益加重。污染物随着食物链及地下饮用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2.2 家禽粗放式养殖导致面源污染加剧 大多数家庭具有養殖家禽的习惯,动物的粪便露天堆砌发酵,散发难闻的气味污染空气及周边土壤。以养猪为例,我国养猪废水处理率不到20%,大部分废水未经无害化处理便直接排放到周边农田或者沟渠,不仅污染了土壤,也破坏了地下水的水质。据统计,我国家禽的养殖规模正不断的扩大,大中型养殖场超过4万家,经估算,其每年产生的粪便要超过27×109t,化学耗氧量超过69×106t。而国内很多养殖厂都是个体小规模经营,养殖场所设计不规范,更没有配备专门的污染物处理设施,不仅散发着异味污染空气,而且这些动物粪便会随着降水进入河流,污染水源,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6]。

2.3 生活垃圾随意丢弃,造成土壤及水体污染严重 调查显示,我国有超过4万个乡镇缺少相应的环保措施及设备,绝大部分生活垃圾由村民自行处置。露天集中堆放发酵、随意丢弃或者自行焚烧为主要的处理方式,大量塑料袋、生活垃圾被倾倒在河沟或者马路边。在建设美丽乡村的推动下,许多村子都有设立了垃圾回收桶,但因大部分村民环保意识不强,且人口较多不能满足全部村民的需求,并未达到良好的效果,垃圾围村的现象随处可见[7]。

2.4 农村裸露地表较多,扬尘严重 农村裸露地表较多,大量灰尘及细小土壤颗粒沉降在地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村民是沿路(省道)而居形成村庄或者集市,汽车疾驰而过扬尘肆虐飞舞,严重影响着空气质量,大量灰尘被吸入体内,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

2.5 污染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加剧污染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及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同时受到地价及人力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周边农村转移。并且随着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及发展需求,乡村级“工业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虽然对当地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增长,但是由于乡村环境管理不规范、审核不严,导致很多企业环保处理设施不健全,污染治理不到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排放,长此以往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环境质量,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8]。

3 农村环境监测现状

3.1 监测点位数量少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官网数据显示,我国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现有100个水站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85个托管站负责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其中:位于河流上有83个水站,湖库17个;位于国界或出入国境河流有6个,省界断面37个,入海口5个,其他42个。目前还有36个水质自动站正在建设中。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涵盖国家、省、市、县4个层级,城市空气监测点1436个,区域(农村)空气监测点96个[9]。从上述数据可知,农村地表水及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数量少,难以满足农村环境监测、治理的现实需要,更无法针对农村环境质量问题作出相应的治理决策。

3.2 监测力度不足,监测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系统在整体架构上存在城市强、农村弱,中央强、地方弱的特点,在环保体系中缺乏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农村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仍然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向生态文明建设转进。虽然垂改政策后乡镇开始成立环保所,但是环保所的工作人员很多是因为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量的减少转岗而来,专业知识不足,导致在环境治理工作中没有系统的方法和思路,不能有效地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及保护治理工作。同时,农村区域管辖范围大,巡查区域较广,仅靠编制内调配的2~3名工作人员,很难有效开展工作。因此,在农村环境监察及环境执法力度方面欠缺较大[10]。同时,在监测方法方式上没有把常规监测和重点监测相结合,环境监测工作仍然处于空白或者初级开展阶段。在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方面的配合度和默契度也较低,因此使得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同时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针对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反馈和投诉,对于主动监测和环境执法不能给予一定的协助也在无形中增加环境监察监测的难度。

4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并完善农村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水作为生命之源,水质安全关乎民生根本,且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普及自来水,仍是采用自吸井的取水方式,水质的好坏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地表水及地下水质监测体系。要根据村民生产活动类型确定监测点位,如农田、园地、集中生活区域、饮用水源地周边等布设监测点位,同时结合每个村落的生产及发展状况确定重点污染源监测点位[11]。如果出现监测数据不达标的情况,则应对各个监测点位可能带来污染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并依据监测结果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治理。

4.2 建立農村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空气的流动性决定了要想打赢蓝天保卫战,需要跨区域协同作战,城市的大气污染可以影响农村,农村的秸秆焚烧也影响城市的空气能见度。现阶段,扬尘和空气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是农村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将空气监测数据终端设置在各个村镇中,建立空气自动监测站,对农村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控。相关工作人员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统计,对相关村镇的空气污染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同时,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要结合“互联网+”应用,搭载高空瞭望摄像头,可有效监控秸秆焚烧等破坏空气质量的行为,为环境执法提供有力的支撑。另外,须安排专业技术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和检查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3 定期监测农村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污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些重金属及毒性大的污染物可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极易发生中毒现象。土壤的状况基本可反映出农村环境污染的整体状况,因此,为了农村环境的良好发展,应建立土壤质量监测系统[12]。由于农村土壤面积较大,若想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结果,需要加大监测力度、选择代表性土壤源、适当增加监测次数。针对监测结果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村民的农作活动,如改变农药、化肥的使用种类及方式,从而减轻土壤污染。

4.4 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严格依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环境执法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薄弱的。因此,今后不仅要加强环境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还要提高环境执法队伍人员的环境监管水平和执法力度。采取多种培训教学方式,如现场调查体验及专业授课等方式强化环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在硬件设备方面,注重专业监测仪器的升级和培训,全方面保障环境监测及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4.5 积极落实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境的保护意识 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32%。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但目前绝大多数民众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针对环境违法行为不敏感或者找不到投诉途径,因此,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就很有必要。倡导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引导村民自发主动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来,促进广大农村区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注重对村民普及科技文化及先进种植技术,引导村民使用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搭配,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改善水质及土壤质量。

4.6 构建农村环境监测综合评价模型 针对前期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最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演算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模型可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并对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研判其监测结果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在各自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特征或者存在的共同问题,为后期环保部门及政府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基础。

5 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是评价考核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了解区域内环境质量状况最直观、有效的手段。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监测存在很多问题,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农村环境问题,建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仅能够补足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空白,同时对构建统一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全方位掌握我国环境质量现状具有重大作用,为实现我国环境大保护、地域协同作战及制定科学有效的环保政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向群,田娟,彭晓云,等.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13,34(3):93-96.

[2]栗卫清,刘芳,何忠伟.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17(7):18-23.

[3]李佳.农村环境监测常见问题与改善策略[J].乡村科技,2017(7):77-78.

[4]许彭.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防治措施及环境监测方案探讨[J].污染与防治,2018(30):92-93.

[5]王夏晖,王波,王金南.面向乡村振兴农村环保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农村科技,2018(2):30-34.

[6]王晓斐,何立环,王业耀,等.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案构建[A]//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8:391-395.

[7]付贵荣.浅论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低碳世界,2018,04.

[8]张希宏,薛娇娆,张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71.

[9]董玉红,刘世梁,张月秋,等.大数据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与问题[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7.8(3):19-21.

[10]李文俊,李建,王慧铭.分析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145.

[11]赵增钦,郭红彩,李淑稳.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增刊):81.

[12]陈善荣.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4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环境保护,2018,46(20):21-25.

(责编:张宏民)

作者:马仔亮

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 篇2:

不同类型村庄环境质量监测指标研究

摘要 针对不同村庄的特点,将村庄划分为五大类型,重点阐述各种类型村庄监测的主要环境质量指标,并提出了农村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类型;村庄环境;监测;指标

The Research 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Different Types of Villages

FU Zhihui, YU Jie, LI Huaming

(Zhejiang Provi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Key words Type; Villag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dex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国环保工作中的新重点和难点。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农村地区存在不同问题。比如,在东部地区的浙江、江苏等省,农村生活污染表现得比较明显;在一些农业大省,如河南、安徽、湖南等省,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在中西部地区,如贵州、山西等省,工矿污染是主要问题。笔者针对我国农村不同环境特征,将村庄划分为五大类,再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针对性较强的监测指标,以此来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监测的指标缺乏针对性,对某些农村污染程度较轻的指标重复监测,漏测能表征农村污染状况的有害参数等问题[1],这对全面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状况、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1 村庄的分类

在全国60多万个村庄中,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村庄开展监测和评价。针对不同村庄的特点,先将村庄划分为五大类型。第一是传统生态型村庄,指生态环境优美、无主要污染源、种植业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村庄;第二是现代种植型村庄,指以现代种植业(粮食、蔬菜、水果等)为主业,使用农膜、化肥、农药量较大的村庄;第三是养殖型村庄,指以畜禽、水产养殖为主业,主要污染来源为畜禽、水产养殖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村庄;第四是工矿企业型村庄,指以工业、矿业等企业为主的村庄,主要污染源为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或者环境受周边工矿企业影响较大的村庄;第五是生活污染型村庄,指人口密度较大、无主要工业、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垃圾等。

2 监测指标选择的原则

2.1 科学性

在选择监测指标前,应对该村庄的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污染源状况等背景内容进行调查,以确保指标选择的科学性。

2.2 规范性

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执行国家相关标準和规范。

2.3 代表性

由于农村具有广泛性、分散性、随机性、多样性等特征,所以必须选择能代表研究区总体状况的典型村庄及合理的监测指标和评价体系。

2.4 整体性

监测村庄是一个整体,监测的对象要尽可能全面。

2.5 可操作性

监测点位、内容、时间、频次等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

3 监测指标

3.1 传统生态型村庄

这类村庄往往地域辽阔、人口较少,或以山地、丘陵、草原为主,或有大型的湖泊水库,如一些自然保护区,此类村庄生态环境优美,受人类影响相对较小,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较好,针对这些村庄,主要开展环境空气、土壤、饮用水、生态环境等要素监测。

环境空气监测指标可选择PM2.5、O3、CO等[3]。

土壤监测指标可选pH、镉、汞、铅、镍、六六六、滴滴涕等以及这个区域土壤中背景值较高的元素。

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指标可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表2规定的全部指标[4]。

生态环境指标监测运用遥感监测技术,监测指标可选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等[5]。

3.2 现代种植型村庄

这类村庄生产生活方式以较大规模现代种植业为主,如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农膜、化肥和农药量使用较大。针对此类村庄,主要开展该村庄作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农作物灌溉水监测指标可选 pH、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汞、砷、铅、镉、铬(六价)、石油类、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等其他特征污染物[1,6]。

饮用水监测指标可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表1、表2中全部指标,表3中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类,可增加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等;湖库可增加叶绿素a、透明度、藻类和浮游动物。

环境空气监测指标可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铅、O3等其他特征污染物[7]。

土壤监测指标可选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镉、汞、铅、砷、铬、铜、锌、六六六、滴滴涕、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磺酰脲类除草剂、PCBs等特征污染物。

3.3 养殖型村庄

这类村庄以畜禽、水产等养殖业为主业,村庄环境主要污染来源于畜禽、水产养殖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针对此类村庄,主要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规模养殖场的废水、废水和废料(包含粪便、垫舍料、废饲料、散羽毛、残尸等粪污)综合利用场地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

环境空气监测指标可选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地表水监测指标可选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汞、镉、砷、铅、六价铬、粪大肠菌群、蛔虫卵。

饮用水监测指标可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表1、表2中全部指标。

规模养殖场的废水监测指标可选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粪大肠菌群、蛔虫卵。

土壤监测指标可选pH、砷、镉、铬、铜、汞、铅、锌、镍、锰、钒。

3.4 工矿企业型村庄

这类村庄以工矿企业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村庄环境受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影响较大。针对此类村庄,主要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土壤、规模企业废水废气等环境要素的监测。

环境空气监测指标可选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铅等其他特征污染物。

规模企业废水监测指标可根据不同行业,选择相应的指标,一般有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总铬、总汞、总镉、总铅等其他特征污染。

规模企业废气监测指标可根据不同行业,选择相应的指标,一般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等。

3.5 生活污染型村庄

这类村庄人口密度较大、无主要工业、农业污染源,以旅游业或者商品交换、流通等经济活动为主要经济来源,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为“吃、住、行、游、购、娱”等商业和旅游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等。针对此类村庄,主要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飲用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

环境空气监测指标可选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O3、CO。

地表水监测指标可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表1全部指标。

饮用水监测指标可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表1、表2中全部指标。

土壤监测指标可选pH、镉、铬、汞、铅。

4 农村环境监测发展方向

现阶段只是从面上了解了农村环境的现状,缺乏有力地说明问题的数据。因此,开展农村环境监测是掌握和评价农村环境状况及变化的必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的监测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都是针对城市环境,下一步需要统筹城乡环境监测体系,加大发展农村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

一是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手段,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频次,并优化精简监测断面,在能说清城市环境质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环境监测中人力和物力投入,为农村环境监测提供重要支持。

二是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力争全面覆盖各县(市、区)人口较多、生态环境相对较典型的地区,特别是存在环境风险较大的村庄。

三是建立农村环境质量状况数据库。调查了解不同类型村庄环境质量状况,做好农村环境质量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农村环境质量状况。

四是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基础性科研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研究工作,逐步构建合理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

五是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积极开发各类项目,从探索典型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开始,逐步为大范围的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铁亮,刘凤枝,李玉浸,等.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6):1-3.

[2] 郝英群,赵晓军,周扣洪,等.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沈高镇河横村为例[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3):97-101.

[3] 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 国家环境保护司.HJ/T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6] 马伯禄,吴惠敏,刘爆,等.GB/T18407.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7] 刘素云,许志强,战新华,等.NY/T 3972000,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作者:傅智慧 俞洁 李华明

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 篇3:

农村城市化对乡村环境质量及生态的影响

[摘要] 通过调查,作者从农村环境监测,农村固体废弃物、工业和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监控,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空气和噪声监管等方面,摸清农村环境的基本情况,找出制约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正确评估农村环境质量以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明确工作思路和责任,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目标,制定应对措施,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 农村 城市化 乡村环境质量 及生态 影响

通过一段时间调查了解农村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从农村环境监测,农村固体废弃物、工业和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监控,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以及空气和噪声监管,湿地环境保护、荒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农村土壤污染调查、小流域治理等方面,摸清农村环境的基本情况,找准制约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正确评估农村环境质量以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明确工作思路和原则,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和重点,提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城市化进程加快改变了农村原有的原生环境,乡村旅游将城市垃圾大量带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阶段。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概念的出现,我们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其中,农村城市化建设就是问题之一,很多地方在这一问题上大做文章。这里我们不是否定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发展方向,而是要讨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问题,农村城市化建设最突出的现象是村路硬化,据考证,绝大多数的村路建设都是在原有自然村路(土路)的基础上建设的,表面上看对生态环境没有大的影响,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村路硬化的区域如果是在居住区域还不至于对原生态造成恶劣的影响,然而种植区田野间的土路变硬化路,从生态学意义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是缺少科学性的。目前我国很多村屯均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宏伟目标,据我们掌握,乡间村路建设大多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缺少长期的生态影响预测。就我个人意见来看,目前村村通工程的确造福百姓,但是由于路面硬化导致的地表水流通受阻问题是否已经预见到了?由于地表水的流通受阻造成旱涝不均的问题是否预测到了?由于路况的改善车流量增加,临路的农作物是否有减产和遭受污染的威胁?路面的硬化,影响了两栖、爬行动物迁徙,造成虫灾、鼠灾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科学的解释,这一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没有得到专业研究和合理规划。因此我们担心城市人趋之若鹜田园净土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乡村游是近几年新兴的旅游行业,最初的设想是让城市人回归自然,到乡村去体验农家生活,然而由于利益的驱使,许多投资者,将所谓的农家山庄、钓鱼园等建到乡下,占用耕地,或是承包山沟截水造库,建成后的山庄依山傍水的确十分漂亮,但是原来的自然清新早就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人造的亭台楼阁,假山鱼池。旅游区建好了,旅游的人自然多了,于是乡村这片净土开始有了城市的模样,饭店、旅店、商店应有尽有,变得繁华热闹起来,也变得污浊不堪起来。从环境容量学的角度讲,乡村的环境容量承载力相对城市而言是比较大的,它作为城市环境容量的调控区,是必须保护的区域。在从微观角度看,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增加城市垃圾大量涌入农村,造成城市污染向乡村转移。

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处理仍处于低级水平,不仅对环境存在潜在污染,同时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利用,造成巨大浪费

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以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方式居多,规模养殖数量相对较少。由于散户养殖粪便的处理不能进行综合处理,大多采用较为原始的堆肥方式进行处理,即便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养殖场,也没有合格的处理装置,依然是粪尿还田,没有系统的处理方法,如此一来,不仅不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而且会给原有的环境增加负担,同时粪便中蕴藏的能量不能得以合理利用,沼气损失相对严重,浪费问题不容忽视。

露天矿山开采遗址生态破坏严重,恢复资金短缺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对矿山的开采没有在环保、生态等问题上予以全方位的综合考虑,同时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废弃矿山以及开采服役期满的矿山遗址的生态恢复工程处于没有相对责任人的失控状态。生态环境破坏后,恢复原有面貌,时间慢,耗资巨大,致使遗留下来的断岩残壁没有哪个部门或单位愿意对现状进行改变。有的因为原有破坏单位早已解体,遗留下来的断岩残壁没有哪个部门或单位对现状进行改进,我们曾经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对我处一采石厂遗址进行生态恢复的初步论证,恢复费用极其昂贵,然而这笔资金却是没有出处的。目前,尽管我们以各种形式,在遗址的顶端种植了“爬山虎”等生命力超强的植物,由于生长速度缓慢,四年多了,可以遗憾地说,至今我们还是看不到那片山崖有任何改观,那里依然是荒芜的断壁,与城市山青水秀的整体环境极不协调。

农村环境监测能力薄弱,不能满足现实要求

农村环境监测,目前在我国农村基本是空白,连最基本的土壤成份质地监测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更不要说有机、绿色等更专业、更尖端的认证性监测的问题了。在农村实施土壤改良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快速、准确的监测数据,农村本身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这就极大地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由于快速发展,给农村带来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政府部门合理规划,监管单位尽职尽责,群众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是可以改善甚至恢复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格控制在农村进行的各种建设项目,严防污染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二是采取必要措施,对已经建成的水泥路进行重新论证,在合理的位置补建地表水调节通道,以及两栖、爬行动物迁徙通道,以缓解生态压力;三是对废弃矿山遗址的改造要因地制宜,实施开发与恢复并重的形式,对遭受破坏的旧址进行改造和恢复;四是全面推动养殖业粪便集中处置工作进程;五是加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及时为农村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吴百花

上一篇:素质教育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工作组织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