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程论文范文

2022-05-1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航空工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航空的发展,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发展的要求也在增加。因此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文章分析其发展现状。其次,文章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关键词:航空;电子信息技术随着航空工程技术出现,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就一直在进行过。确实,航空电子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第一篇:航空工程论文范文

关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各项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众的生活领域,在改变大众生活习惯与社会习性的同时,也推动着自身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民用航空工程项目,作为新时代下,影响大众日常出行需求的“民生工程”之一,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自然成为大众所关切的热门话题之一,成为时代不断进步的显著标志。本文聚焦于当前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管理问题,通过对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方式与管理模式全方面、多角度、分层次的剖析,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力求为进一步强化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在为同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借鉴的同时,推动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探索与思考;建议与举措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进入了“深水区”,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着进入新时代以来,大众日益增加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断升级,作为大众“最早”接触的高新技术之一——民用航空工程技术的发展,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客观来看,民用航空工程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较晚”的状态,但民用航空工程,确是大众对于经济发展程度的直观体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日益增长的经济基础,为我国民用航空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坚实额基础与发展的“土壤”。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之中,大众对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需求与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使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发展,更加符合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进行科学的谋划与合理的分析,才能不断助力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发展。

1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概念简介

所谓的民用航空工程项目,从本质上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首先顾名思义,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定义,限定了其工程项目的范围,在民用航空领域,而民用航空领域,一般来说,泛指除国防、海关、警察等国家航空活动以外所有的、民用的航空活动,具体而言,一般包括出行、测绘、施肥、喷洒农药等具体行为,民用航空相较于其他航空活动而言,具有安全系数较高、舒适度和体验感要求较高等特点,随着大众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民用航空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的拓展,“私人直升机飞机”、“民用无人机”的航空器的出现,更是加快了民用航空作用于民众的脚步;其次是工程项目的概念,总的来看,工程项目泛指的是以工程建设为表现形式的项目,一般分为建筑物和构筑物,在一定的工程建設周期内,按照一定的设计规划要求,遵从一定的质量标准,建设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工程建筑;最后是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概念,根据前文所述的定义,民用航空工程项目,就是服务于民用航空领域的,所有配套的工程建筑(以民用机场的建设,最为大众所熟知),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用航空领域的发展,使得民用航空器能够更加深刻的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之中[1]。

2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简介

通过前文的表述,已经点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基本概念,而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管理,就是对民用航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以普通的工程项目管理来看,普通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保障工程建设标准的重要基础,其包含的方面,是全过程的工程建设活动,包括人员的管理、施工标准的设定、应急预案的制定等等,是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施工标准和工艺标准更高,人员素质要求更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更优越等特点。众所周知,航空行业领域的标准,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高于其他行业领域的态势,这是航空行业特殊的工作环境所决定的。为有效提升航空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对航空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提升,用以满足民用航空的发展实际和大众对于民用航空切实的“刚需”,因此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2]。

3当下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前文的表述,当下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虽然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我国在民用航空工程项目领域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方面亟待改进,纵观我国当下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发展实际,其不足和亟需改进的地方,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中决策方面存在的瑕疵

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决策,才项目管理是民用航空项目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决策,是决定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成效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而以当下我国民航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我国民航工程项目管理决策方面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资金问题的解决。众所周知,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到位的程度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了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效。此外,某些高新技术的优化发展,也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因此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决策,是影响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3.2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中大局意识的缺失

所谓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中大局意识的缺失,其实质就是在进行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影响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所有客观因素,形成有效的整体进行探讨与思考,在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对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影响的情况下,做出某些不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决策,使得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管理,陷入“停滞”的状态,不利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发展[3]。

3.3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差异

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差异,是影响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基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差异,在实际的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整个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效,还会影响民用航空工程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整个民用航空工程项目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因此也是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4解决当下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項目管理中突出问题的举措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在当下,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成为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取得更大成效的最佳办法,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强化业务技能培训

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成效的提升,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强化对于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的方式,提升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联合多个不同地域的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跨地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值得一试的办法之一[4]。

4.2提升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自身的质量

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自身的质量,可以从加强市场监督的层面着手,对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实现“大众点评”的方式,由参与建设施工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人员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实际使用者进行一定的“评分”,通过评分,了解到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存在的缺陷与瑕疵,并针对所反馈的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4.3推进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的发展,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状态,各项高新技术对于大众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也呈现出“不断深化”的态势,可以说,以当下所反映的社会现状来看,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已经呈现出“势不可挡”的态势。有基于此,信息化的建设,成为时代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究其根本,其实质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民航航空工程项目的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建立现代化的,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交换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信息库”,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提升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管理成效,在优化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同时,改进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

4.4强化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是对民用航空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现场管理,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立项开始,就对民用航空工程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的新的管理形式。自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立项开始,即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台帐,将航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隐患,进行直观的表达,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使整个航空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工建设;在民用航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强化对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突发问题的现场处理,特别是及时有效的进行民用航空工程项目建设中,“偶发性”问题的处理,防止“偶发性”问题对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后续建设过程造成更大的“阻碍”;而在民用航空工程项目建设完成过后,也必须加强对于建设完成的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经验总结”,通过充分结合已完成的民用航空工程项目,为今后不同的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不断提升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成效。

4.5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民用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问题,是确保民用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对排查民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质量瑕疵和隐患,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而这一点对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建设而言,同样适用。在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建设施工人员加以一定的安全规章制度的“约束”,在保证民用航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实现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综合指标的不断上升,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同时,确保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将安全管理实现“责任制”,指定专人为责任人,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4.6建立共享交流机制

通过前文的表述,已经提到在民用航空工程项目中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影响下,人才所带来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不断深化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但企业在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将先进的经验与技术进行交流与分享。参照当下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一交流的过程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分享,以“自我”的牺牲带动全行业的繁荣发展。

5结语

随着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的应用,在大众生活领域不断的深化,对于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与思考就不会停止,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才是我国民用航空工程项目管理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根本办法。

参考文献:

[1]李珉.将项目管理方法运用到民用航空产品的生产流程[J].中国科技投资,2019,000(017):216.

[2]彭科,何沙.机场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No.325(33):192-194.

[3]高远.民机复材基础能力建设与管理思路概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9,000(028):193,195.

[4]纠永军.民用飞机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J].名城绘,2020(1):0482-0482.

(中航技国际经贸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作者:韩闽

第二篇:浅谈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

摘 要:随着航空的发展,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发展的要求也在增加。因此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文章分析其发展现状。其次,文章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航空;电子信息技术

随着航空工程技术出现,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就一直在进行过。确实,航空电子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随着近几年来,世界各国航空事故的出现,人们对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增加了许多。

一、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航空电子信息工程的出现开始,航空公司开始使用了无线电的电子信息技术。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的进行,我们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开始世界各个国进行接轨。当然,在航空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世界上电子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因此,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开始像数字化方向发展。随着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使用和改进,又开始了向模块化方向发展,进而向综合模块化方向发展。

从上述文章中对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家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还是比较迅速的,逐渐拉近了国际上各个国家的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的距离。

二、航空电子工程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上述文章中分析了,我们国家在后来的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迎头赶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国家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不存在任何问题,恰恰相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1.电子信息设备与航空设备协调问题

电子信息设备想要在航空设备中运行,就需要有航天设备适应它。首先,我们要考虑电子信息设备的重量问题。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如果质量过大,而动力设备不能给其足够支撑力,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而现在已有的技术还不能允许各种设备的较大重量。其次,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电子设备的占用空间问题。航空之所以会存在必定是有其运输等各方面的价值存在。试想,如果电子信息设备占用较大空间就会导致其其他方面的价值减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电子功能问题。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自然对其像配套的各种设备的要求增加。,最重要就是电子信息设备。因为,在地面的人们需要时时刻刻监控飞机在空中的运行情况,以便其出现问题时,沃恩及时提供帮助。

2.可操作性问题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电子信息设备的可操作性一定要很强。因为,如果电子信息设备的可操作性强,机组人员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或者及时像地面报告飞机上的运行情况,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在这里我们想一下马航的情况。如果在飞机遭遇不测的时候,如果地面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也许就不会酿成悲剧。而且,在驾驶飞机的过程中,各个人员都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子信息设备的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当然出现问题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小。但是,反之,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在加上繁琐的操作岂不是更容易出现问题。当然,在不出现问题的情况,能够更简单的操作、更强的可操作性也是非常好的。

3.经济问题

无论是在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中,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在民用飞机中,如果电子信息设备的成本较高的话,自然会对其发展造成阻碍。因为民用飞机的存在首先需要满足各个航空公司盈利的要求。如果电子信息设备的成本较高的话,飞机的价格就会很高,同时还要满足航空公司的盈利需求,那么只有在机票这方面提高价格。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航空的竞争就会失利,最终导致的结果还是航空的发展受阻。那么,在军用飞机的制造方面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军用飞机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因为军用飞机是用于国家的国防,但是在我们国家用语国防的经费是有限的。

三、航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的发展方向

1.增强航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可操作性

上述文章中,我们分析电子设备可操作性在航空过程中的影响。因此,增强其可操作性非常必要。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在飞机驾驶过程中人的反应情况、飞机内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相互协调情况,进而考虑电子设备的改进。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出现新的电子设备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中也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

2.增强电子设备各种功能的同时,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

成本问题是在每一种技术推进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航空电子设备中也是如此。成本过高一定会给其发展带来阻碍。因此,在对其进行改进时要考虑其性价比之间的协调。

参考文献:

[1]褚世永;直升机若干关键技术发展研究[A];航空制造技术;2016年08期.

[2]谢燕;蒋建平;李家文;CDIO模式下航天专业固体力学系列课程的设计与应用[A];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21期.

[3]陆洋;马逊军;王凤娇;直升机舱内噪声主动控制技术研究[A];航空制造技术;2016年08期.

作者简介:李梁(1982-11-12),男,辽宁锦州,单位: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民机事业部。

作者:李梁

第三篇:航空装备安全工程本科新专业教材体系建设探索

[摘要]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是空军工程大学在全军装备安全管理领域率先设置的本科新专业,其教材体系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军队装备安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文章根据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多年来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具有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特色的多元立体教材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航空装备;安全工程;教材体系;多元立体

空军航空装备空中使用的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在空军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安全工程”是我校在航空装备安全管理领域率先设置招生的本科新专业,主要为空军航空装备系统培养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专业人才。为解决新专业对配套教材的迫切需求,学校构建了具有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特色的“三纵四横”教材体系,采用了“以案例为牵引、原理与技术融合”的思路,编写了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航空装备安全学》为代表的系列教材,形成了“纸质教材+网络教材+信息资源库”多元立体的教材资源体系。2012年以来,学校在全军率先建设完成了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教材体系,填补了国内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教材体系的空白,为空军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组织实施和部队人员上岗培训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为提高空军航空装备安全保障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对我们的主要探索与实践经验作总结论述。

一、教材体系建设的需求与基础

(一)航空装备发展和作战训练对教材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

安全问题始终是空军各级首长关注的重中之重,尤其在航空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随着空军实战化、对抗化训练要求的提高,安全工作承受的压力更大,面临的风险更多,急需培养专业的安全人才。2007年以来,空军向我校下达了“航空装备安全学”等10余项重大理论研究课题,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理论、风险评估和预测预防研究,为解决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突出问题、加强学科创新发展和安全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我校以构建航空装备安全理论体系为先导,积极开展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为教材体系建设储备了人才,积累了素材,奠定了基础。

(二)安全学科的创建与发展为教材体系建设奠定了专业基础

2007年,我校着眼空军航空装备安全人才培养需求,开始筹备设置“航空装备安全科学与工程”新型学科;2008年,在“管理科學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航空装备安全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承担“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及部队在职干部的培养任务。经过多年实践,建成了军事特色鲜明的航空装备安全学科体系,在解决军事训练安全重大问题、服务部队和支持机关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以来,我校参与了总部组织的多项型号安全性要求论证,完成总部和空军下达的20余项安全相关重点课题,参与完成多部安全法规编写。这些研究成果为专业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案例支撑。

(三)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教材体系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2年,我校开始招收第一届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这在全军尚属首次,没有现成的专业教材可供使用。为解决教学急需,我校在前期论证的基础上启动“安全工程本科新专业教材体系建设”任务。按照“厚基础、精专业、重能力、懂岗位”的人才培养思路,从安全学科基础、安全专业基础、安全岗位任职等方面,遵循模块化、组合化建设理念,分批、分类制订建设规划,形成系列教材的顶层设计方案。2012年,装备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组建完成后,学院领导批示成立教材体系编写委员会、专家组,在全院范围遴选领域专家,形成了强有力的编写队伍。学院机关为了规范教材编写,先后20余次组织纲目研讨、初稿评审、完善修改、送审上报,为教材体系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条件保障。

二、教材体系建设的做法与探索

(一)瞄准学科创新发展,论证规划教材建设顶层设计

我校按照“把握前沿、贴近需求、系统思考、加强领导”的思路,着眼空军航空装备安全建设的长远发展,开展教材体系建设顶层设计论证。

一是向同行优秀标杆取经。组织专家教授20余人,分5批到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等院校交流学习,系统梳理了国内现有的安全专业课程,列好了教材目录和内容清单。

二是向部队用户了解需求。与空军装备机关、科研院所、作战部队座谈研讨22次,充分了解了空军航空装备安全岗位需求,构建了安全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的指导思想。教材体系和建设内容规划,坚持以安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为基础,突出装备全系统全寿命安全管理与工程应用,充分吸收国内外创新理论成果。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学院成立了教材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院级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和编审委员会,组织成立了5个编写小组,制订了15本教材和配套素材案例的编写计划。

(二)聚焦人才培养需求,科学构建教材体系结构框架

系统分析空军航空装备安全岗位需求,按照“厚基础、精专业、重能力、懂岗位”的人才培养思路,开展教材体系结构框架设计。

一是紧盯人才的培养需求。结合我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空军航空装备安全人才的成长路径,搭建了“三纵四横”的教材体系架构(如图l所示)。

二是遵从知识的递进原理。对照人才培养方案的层次结构,将教材体系梳理为“安全学科基础+安全专业基础+安全岗位任职”三个层级,确保教材知识体系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相互衔接。

三是采取模块化专题化设计。将教材体系的研究内容细化为“安全基础理论、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预测预防”4类模块,形成专业方向明确、界面清晰、模块搭接合理的专业架构。

四是制订分类、分批建设计划。在学科基础层级上规划了2部教材,在专业基础层级上规划了8部教材,在任职拓展层级上规划了5部教材。同时,按照“先基础、后专业”的建设步骤,最终形成了10部专著、5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计划。

(三)把握安全的特点与规律,优化组合教材体系的编写内容

以装备全寿命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装备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等全过程安全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坚持“以案例为牵引、原理与技术融合”的理念,优化组合教材内容(如图2所示),做到“三个融合”。

一是理论与实践融合。注重学科基础和前沿发展,理论部分系统阐述安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实践部分注重结合部队一线工作精选典型案例充实完善实践环节。

二是一般与特殊融合。既系统阐述航空装备安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又紧密结合空军航空装备的特点,对航空领域中安全的特殊规律进行深入剖析。

三是继承与创新融合。面对装备安全理论体系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在航空装备安全的基础理论方面,坚持继承的原则,充分借鉴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理论研究的空白,坚持创新的原则,系统总结和提炼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的实践经验与成熟做法,将其理论化系统化后上升为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教材的内容。

(四)突出部队作战急需,充实完善与教材配套的素材案例

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向作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指示要求,既着眼满足校内本科教学需求,又兼顾学员毕业后到部队的发展和岗位实际,在完成纸质教材编写的同时,将现代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用于教材建设,形成“纸质教材+网络教材+信息资源库”多元立体的教材资源体系(如图3所示),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院校与部队结合。教材编写组成员既有院校的资深专家教授,同时特聘部队一线的管理领导和专业骨干,确保教材内容满足部队作战训练急需。

二是校内与校外结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校内集中形成初稿,校外送审征求意见,通过多轮修改完善,确保教材质量。

三是主干教材与配套辅助教材结合。坚持同步建设主干教材和配套辅助教材,主干教材注重解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辅助教材注重解决实践环节、专业技能,满足学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求。

(五)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教材编写质量标准与规范

教材质量是教材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为确保教材编写质量,我校构建了全过程的教材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主编竞聘制度。遴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基础扎实的校内专家教授,通过评审竞聘上岗担任教材主编,同时积极吸纳部队、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成立联合编写组。

二是推行项目管理模式。组建教材建设项目团队,领导小组负责教材任务的协调组织及整体推进,编审组和评审组具体负责教材的编写把关。

三是严格把好多环节评审质量关。坚持“三环节评审”与“五阶段把关”相结合,落实教材纲目、教材初稿和印刷出版3个环节评审,坚持主编互审、院编审组把关、征求部队意见、空军专业评审、空军专业复审5个阶段把好质量关。

三、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与特色

(一)提出了“三纵四横”的教材体系设计理念,填补了国内装备安全专业教材体系的空白

“三纵四横”的教材体系设计理念,实现了知识的模块化组合、能力的分层分段递进,符合学员的学习认知规律,很好地指导了系列教材的建设实践。2007年以来,编写完成了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航空装备安全学》为代表的15部教材,填补了国内装备安全专业教材体系的空白。

(二)提炼了“以案例为牵引、原理与技术融合”的编写思路,教材内容满足了学员建构式学习的内在需求

按照建构式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提炼了“以案例为牵引、原理与技术融合”的教材编写思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提高了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满足了学员的建构式学习需求。

“以案例为牵引”是指精选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的典型案例,牵引出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而规划教材的选题和研究对象,牵引教材体系的整体建设。“原理与技术融合”是指教材内容的选取和构成,既要包括原理的阐述,还要注重技术的讲解。原理部分突出基础性,系统论述装备安全的发展沿革、概念内涵、特点规律、基本原理、相关模型。技术部分突出实用性,结合装备安全工作实践阐述相关技术方法的具体应用。以《航空装备安全学》专著为例,2010年,空军装备部给予评价:“该书系统论述了保证航空装备安全的理论方法、技术途径和应用实践,是航空装备安全理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三)搭建了“纸质教材+网络教材+信息资源库”的多元立体教材资源体系,学員的学习效果得到了保证和提升

着眼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搭建了“纸质教材+网络教材+信息资源库”的综合平台,形成了多元立体的教材资源体系,多种载体功能互补、形式多样、组合多元。

纸质教材主要面向在校本科生课程学习使用,包括《航空装备安全学》《航空事故预测预警预防理论方法》等10部专著、5部教材。网络教材主要面向部队在职干部远程学习使用,《航空装备安全学》《质量安全管理》《航空装备故障诊断学》等优秀网络教材被空军军事职业大学选用。信息资源库主要为学员提供集成便捷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查询、实验资料阅读、课外拓展学习,主要包括教学案例70余个、多媒体教材5部、实验指导书8部、活页教材6部、电子化教学辅导资料5部,形成了每门课程配套1部主干教材、2部以上参考教材、若干配套素材的课程包。

四、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高等学校3大基本建设内容之一,而且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具体体现,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工程本科新专业教材体系建设解决了我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材急需问题。实践表明,该教材体系架构科学、内容丰富、理论性好、实践性强,能够很好地满足院校教育和部队培训的实际需求。

(一)丰富专业教学资源,解决了教学组织实施难题

教材体系建设丰富了安全基础理论、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预测预防等教学内容,保证了学员系统学习、拓展知识视野、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岗位能力等教学要求,解决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组织实施难题。在2012-2016级安全工程本科专业、2014-2015级军机适航国防生教学中共有145人使用了教材,教学效果显著。在机关、部队、科研院所推广使用,受到高度赞赏。《航空装备安全学》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并获得空军军事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评为第二届空军军事理论创新优秀专著。《航空事故预测预警预防理论方法》《军用软件质量管理学》获得空军军事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军事应用》获得空军军事理论优秀成果三等奖,《航空装备故障诊断学》获得第五届空军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二)紧贴部队工作急需,提升了装备安全工作质量

教材案例丰富、应用性强,显著改善了部队缺少专业教材的现状,为有效提升航空装备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在空军装备系统安全专业人员上岗培训、专业训练和补差培训中得到广泛使用,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促进了空军部队安全人员岗位任职能力的提升。《航空装备安全学》《航空事故预测预警预防理论方法》等专著,配发到航空兵师和飞行学院等20多个单位,作为航空安全理论与技术培训的核心教材,得到机关和部队的充分肯定。

(三)突出核心能力建设,促进了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实施了“教员教学核心能力建设工程”,促进了教员核心能力成长,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养”的装备安全领域教学团队。目前,团队拥有教授6名,博导3名,副教授5名,博士8名,空军级专家1名,空军高层次人才10名,8人次获得军队院校育才金(银)奖。5名主编成为安全领域专家,12人成为安全专业教学梯队成员,2人被空军评为“航空机务质量安全突出贡献专家”。教学梯队在2012-2018年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基于结构本质安全的复杂系统组元作用机理研究”)、青年项目2项(“不确定条件下航空事故预警及预防对策生成机制研究”“不确定环境下考虑时变因素航空安全多维预测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研究”),在本校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四)强化本科教学质量,满足了部队人才培养需求

教材体系建设为学员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专业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平台支撑。通过积极开展部隊教学实践和综合演练,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组织学员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员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6年来,学员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7项,全国大学生数学、英语、数学建模等竞赛的获奖等级与数量上升。

五、结语

通过对本科生培养、生长干部任职培训、任职干部专业训练等多层次多班次的验证结果表明,依托具有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特色的“三纵四横”教材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培训层次、不同培训学时的部队岗位任职培训需求,提升航空装备安全工程本科新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填补国内装备安全工程专业教材体系的空白,为提高空军航空装备安全保障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 阚丽娟 徐吉辉 宋晓博

上一篇:教师问题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大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