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与现实根源探究

2022-09-11

2016年, 国家领导人在考察调研贵州扶贫工作时, 就如何加大幅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 概括为领导责任、精准扶贫、社会合力、基层组织。扶贫开发工作不但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而且关系执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是坚持党的根本方针的重要表现, 是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选择, 是鼓励消费的基础, 是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正是由于国情实际和贫困地区发展现状的倒逼, 而且我国的贫困对象大都分布在农村, 农村由于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的限制, 扶贫开发基础非常薄弱, 交通不方便、信息传播不畅通、劳动力素质偏低等等许多问题长期存在着, 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果断放弃“漫灌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1], 沿着精准扶贫思想中农村扶贫开发思想的方向目标前进。因此, 对于扶贫开发思想的内在逻辑、背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扶贫工作。

一、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

从国家领导人有关扶贫开发的系列讲话中可以得出, 第一, 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习近平强调,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扶贫是世界性问题, 尤其是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讲, 更是有着诸多前提条件的限定。如今, 我国面对扶贫开发工作仍然艰难而沉重, 减贫难度不容小觑。

其次, 农村扶贫是重中之重。2012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探望慰问贫苦大众时曾阐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贫困地区小康的辩证关系。想要实现全民奔向小康社会, 农村和贫困地区扶贫是首要任务。农村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直接关系到全面而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建立[3]。依据辩证法理论, “一着不慎, 全盘皆输”是很容易在扶贫过程中出现的, 为了避免此结果发生, 除了关注城市, 更应该关注农村。因为它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走错了就可能彻底失败。

再次, “五个一批”[4]对症下药。我国坚持分类施策原则, 因人因地施策, 因贫困原因施策, 因贫困类型施策, 并指出了“五个一批”脱贫手段, 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 经过易地搬家安顿一批, 经过生态维护脱贫一批, 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 通过低保战略兜底一批[5]。贫困地区只有立足实践中, 找准主攻目标, 施展好比较优势, 发展速度就会加快。不要让贫穷世代相传。贫困地区的人口生存和发展环境要想彻底改变, 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需, 如水电路房。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将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培养学术和科技尖端人才, 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 使贫困地区的人们求生技能提高。增强扶贫内生动力, 要通过组织贫困人口参与扶贫项目的决议、践行和监督, 提升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实力, 加强造血功效, 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第四, 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主旨是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其本质是使扶贫资本真正地运用于真正贫困的人口。精准扶贫主要由两个部分内容构成, 即识别贫困人口和瞄准扶贫资源[6]。如何识别贫困是做好扶贫的第一步, 其相关步骤的确立要细精并且系统化、网络化、公开化。确定了需要帮扶的对象之后, 如何合理分配资源是第二步, 贫困人口到底缺什么资源、需要怎样的帮扶是关键。这样才能确保真正贫困的人获得所需要的帮助,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达到精准扶贫的真正目的。

第五, 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的推陈出新, 指引贫穷地区党政领导人和负责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扶贫开发上。一是改革扶贫负责人员的考核机制。指导贫困地区工作人员把任务重点转到扶贫开发上来。二是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责任中心统筹协调, 全面落实省、市 (地) 、县狠抓并落实管理体制, 以片区为重点、工作进村、扶贫入户的工作机制。

第六, 扶贫需要社会合力。扶贫是一个社会问题, 但有必要建立一个政府、企业和贫困家庭的共赢机制, 促使扶贫工作社会化、可持续性发展。一是创新工作格局。将政府宏观引导和市场微观机制作用紧密结合, 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联合扶贫的格局。通过进一步改革市场增强社会创造力, 通过政策的不断引导创造脱贫环境, 通过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建立社会扶贫服务平台, 支持和指导各种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组织和私营企业等社会力量主动加入扶贫开发行列。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引进政策, 吸引各种社会资源的贫困地区的资源流动。政府应在积极倡导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时, 下放政府职能, 极力为扶贫开发设计顶层图纸, 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精准平扶贫思想形成的现实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华大地上已经有6亿多人脱贫, 扶贫开发已从关注温饱的阶段转入稳定温饱功效、改变发展理念、消灭新时期的发展差异, 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现联合国规约的国家, 为全人类脱贫做出了伟大贡献。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扶贫攻坚难度大。首先, 按照新的扶贫标准, 贫困对象仍然占不小的份额;贫困面积大, 贫困连片地区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集聚地、革命红区等西南西北内陆地区, 这些地区先天明显不足, 后天又畸形发展, 所以消除贫困是难上加难。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任务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与世隔绝, 过着穿粗布麻衣、吃山珍野味的原始生活。革命老区和红区人民曾经为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作出了不可没灭的贡献, 党和人民不可能忘记。其次, 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差, 返贫问题突出。近年来扶贫开发过程中, 经济来源不稳定, 外部冲击能力强, 如自然灾害、家庭事故、市场起伏等因素都会造成返贫频发, 据有关部门统计, 中国目前各地返贫率平均达到15%左右, 而有的统计则认为中国目前返贫率为15%-20%, 甚至达到20%-30%。例如, 西南、西北的一些地区更高达20%以上。有些地方脱农民的返贫率高达50%以上[7]。主要变现为, 农村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教返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国家仍有大量的村庄建设不堵塞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 饮用水困难。

二是制约致富产业发展的客观和主观因素多。贫困地区想要致富, 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最为突出的是资金严重不足, 直接导致贫困群众缺少发展产业的起步资金, 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的投入少。此外, 农民计划性不强, 种植业结构调整不合理, 综合用地产出率低, 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四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总的来讲,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是因为农民普遍没有专业技术, 而且相关科技知识的接受程度有限。同时, 在贫困的农村地区, 劳动力不能适应非农产业的发展需求, 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将变得非常困难, 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有效转移。这些都是限制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或非农产业转变的紧要因素。

三是资源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矛盾突出。主要江河上游, 土地面积的很大一部分被指定为天然林保护区, 被规定为生态森林或者自然保护区。而这些地域大多集中于贫困地区的中心区和核心区, 政府要求保护性比重大, 允许当地人们开采和利用的比重微乎其微, 由此, 扶贫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相比其他地区更为显著。扶贫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并不能阻挡我们的步伐, 反而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更要坚定扶贫目标实现的信念。扶贫目标的实现不是偶然的相对的, 是必然的历史的选择, 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三、我国扶贫开发目标实现的必然性

(一) 坚持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目标的基础

在世界各国发展的过程中, 许多政治动荡、社会分裂和经济崩溃, 甚至是整个国家的覆灭,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收入差距和贫穷现象。一是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渡、农业为主的国家向工业化、现代化国家过渡的过程中, 不能合理调节收入差距, 会造成社会危机。二是国家经济由计划走向市场过程中, 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使社会大多数人利益受损, 处于不满状态, 直接导致国家崩溃。毫无疑问, 当中国刚刚步入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 同样也无法避免两种转型, 即农业向工业转化,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但是我国并没有像有的国家那样, 走向灭亡。一个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 我们做到的是汲取这些经验教训, 稳定国家局面, 使大多数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益。我们的经验是丰富的、可借鉴的, 其中包含, 将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 在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 我们仍然将扶贫开发、帮助弱势群体、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并具体系统地实施了符合国情的政策措施, 获得了富有特色的扶贫工作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综合性强的扶贫攻坚工作, 大力推进扶贫攻坚直至成功, 要能“带领群众壮大农村经济, 发展农业生产力, 向贫困和落后作战”[8]。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选出来的执政者, 中国政府有坚强的决心, 还有很强的监管能力。可以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种积极性, 促进扶贫工作。同时, 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式扶贫的基础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既是执政党的宗旨, 也是优势。为了保证2020年贫困群众按期摆脱贫穷, 单凭常规途径很难完成, 增添新动力、提高效率是扶贫工作的必然选择。国家最高领导人不断强调, 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使命, 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为此, 中央领导机构积极部署新时期扶贫攻坚工作, 发表一系列相关文件, 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加强, 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在处于扶贫攻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坚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实现目标成为可能

人民群众才是扶贫的主要力量, 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展起来, 让人民群众互帮互助、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才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贫困地区, 并非所有的县, 所有的乡, 所有的村, 所有的户, 都是一样穷。而是有穷有富, 发展有快有慢。利用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倡和引导群众“穷富互助”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种做法的实质, 是实现了生声要素的优化组合, 就是通常讲的“能人的脑子加上穷人的膀子”的组合, 产生了高效益。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相结合。亿万农民在脱贫致富的伟大实践中, 新生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希望扶贫工作的同志, 谨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真正做到走进人民群众中去, 去发现、发现新生事物;去尊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去推广、推广新的致富经验。带领着人民群众走出贫困, 把扶贫工作做出新水平。

在扶贫攻坚的工作, 人民政府站在主导地位, 而人民群众却是工作的主体。扶贫攻坚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历史使命。在规划和引导前提下, 区分出每个地区、每个家庭的不一样, 因地制宜、因户制宜, 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把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扶贫目标和扶贫任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此, 中国政府极力鼓励全社会参与进来, 发挥出我们的制度优势、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这其中有东部沿海省、市党政机关, 也有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让它们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并且取得了积极和重大的成果。社会帮扶蕴藏着无限潜力、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只有进一步创新机制, 让更多力量参与进来, 形成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工作合力[9]。开展各种公益事业, 营造一种全社会普遍参与扶贫济困的工作氛围。

人民群众的困难, 我们要特别注意和格外关心, 特别关心, 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把群众的安全和福祉不断铭记在心,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家庭。从中可以看出, 扶贫开发工作本质上就是一项具备特殊任务的群众工作, 是各级党政干部提升自己做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 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在扶贫开发工作中, 处理好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关乎任务成败的重要因素, 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给贫困群众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尊重民意, 在与穷苦人民相处过程中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工作方法是实现目标的关键途径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论述了贫困产生的根源, 指明了反贫困的目标和途径, 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贫困的深刻理论。虽然今天中国的社会环境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去甚远,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改变。无论是开展实际工作, 还是通过深入思考来总结工作经验, 都应该始终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扶贫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体而言, 需要运用事物普遍联系与发展的理论、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理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理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理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理论来分析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可以说, 正是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指导下, 我国的扶贫才会逐渐走向成功。

党领导人民群众具体分析每个贫困地区的状况, 做到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不仅成为指导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 而且成为扶贫实践的主要抓手。我国在扶贫攻坚阶段一直实施动态管理, 即对所有贫困户和人口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及时更新贫困家庭的基本状况、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10]等方面的详细信息。精准扶贫要确保精准考核, 考核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人口的脱贫效果和地方政府的扶贫作为。达到六个精准的要求, 即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11]由此可以看出,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扶贫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国家最高领导人明确强调,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欠发达地区要想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首要的是从资源和地区优势出发, 发展特色产业, 做到差别对待、合理竞争。二是精准扶贫。抓好扶贫开发, 有必要将整体联动、共同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 也要突出重点, 加强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救助。三是教育扶贫。拔掉贫困的根子, 是习近平最为关注的扶贫方法之一。教育在扶贫中是非常重要的, 贫困地区的儿童脱贫, 是缓解穷苦的根本政策。四是环境扶贫。不论在任何情况下, 将扶贫与环境作为绝对对立面都是不可取的。相反, 在做好扶贫工作中, 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更为突出, 是我们的首选。五是综合设施战略。扶贫是一项整体性工作, 它要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深入解决。首先要从交通基础设施入手, 加大财政支出、充分与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相结合, 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

(四) 坚持改革开放是加快了目标实现的步伐

中国以改革开放灵魂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精准扶贫思想体现了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 在这里, 立志是内生动力的源泉, 扶是为了图立, 扶贫是为了贫困人口能够自立[12]。贫困地区要想彻底脱贫, 其内生动力是重中之重, 基本要领是改革的继续深化, 让农村土地、农民资产、市场主体、农村劳动力鲜活起来, 最大限度的为人民福祉服务, 而不是任其自由发展。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促使“发展”成为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 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从世界的角度来看, 早期经济发展的概念、均衡发展的概念已经逐步发展到以人的自由去看发展, 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如今的国际环境, 对于许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讲, “发展”依旧最先意味着经济发展;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发展”是缩小社会差距、维护公民权利的一种手段。

对于中国而言, “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同样指向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一认识的形成是基于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经验。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发展”的核心环节就是经济发展, 评价标准是GDP和人均收入是否增长和增长幅度。在这种思路下, 中国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 最终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发展的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改革已经进入到瓶颈期, 面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革, 社会上各种思潮也在不断抨击人们的内心。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这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正常的经济发展, 新老增长势头还没有完全换转换, 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个叠加”的各种矛盾因素;新常态不仅表现为经济现象, 而且深刻影响社会整体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导向需要进一步调整, 生产和消费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福利、环境和资源都面临着重大的转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的发展成果直接影响社会扶贫工作开展的进程, 经济的合理运行关系扶贫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没有经济的高度发达, 其他的上层建筑是无法顺利有效进行的。

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层面来讲对外开放也非常重要的。对外开放不仅使得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而且对外开放和扶贫工作紧密联系。以开放的姿态应对扶贫工作, 扶贫将会迈向新起点、新台阶, 因此我们要保持开放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加快扶贫开发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 国际机构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扶贫开发。中国政府先后与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减贫扶贫项目合作, 其中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外资扶贫机构把国际社会先进的减贫经验、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中国反贫困实践中, 对中国扶贫开发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提升了扶贫开发水平和效益。同时, 中国政府反贫困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认可, 为国际反贫困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摘要:十八大以来, 全国上下都集中力量摆脱贫困, 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本文梳理了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思想, 阐述了扶贫开发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分析了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和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作者认为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扶贫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因素,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工作方法是扶贫目标实现的关键途径, 坚持改革开放加快了扶贫目标实现的步伐。这是我国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现实根源, 也是我国扶贫开发目标必然实现的原因。

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开发,现实根源

参考文献

[1] 汪三贵.坚持“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J].时事报告, 2016 (1) :7-9.

[2] 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N].人民日报, 2015-6-20 (1) .

[3] 王辉.试论习近平扶贫观[J].人民论坛, 2015 (7) 485, 208-210.

[4] 共产党员网.习近平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 [EB/OL].http//news.12371.cn.

[5]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123.

[6] 张占斌.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思想探析[J].政策, 2016 (1) :46-48.

[7] 姚慧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56.

[8]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160-161.

[9] 党孝宏.合力构建精准扶贫开发新格局[J].共产党人, 2015 (16) :39-40.

[10] 黄承伟, 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 2015 (2) :56.

[11] 左停, 杨玉鑫, 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 2015 (8) :25.

[12] 蒋永穆, 周宇晗.习近平扶贫思想述论[J].理论学刊, 2015 (11) :11-18.

上一篇:语言思维的构设性与文化代码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解读——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为例下一篇:高校辅导员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