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欣赏音乐有效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的终身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生欣赏音乐有效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欣赏音乐有效教学论文 篇1:

流行音乐辅助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讨

摘要:对农村的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味,并且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尤其对初中生来说,能够在学生比较叛逆和容易行事极端的思想中平复学生的想法,很多音乐中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流行音乐是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会避免的教学内容,没有看到流行音乐能够带给自己课堂的改变。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流行音乐辅助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讨。

关键词:流行音乐;辅助;农村初中;音乐课堂

流行音乐对于初中来说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大部分流行音乐讲述的故事都是爱情主题,因此教师不希望通过音乐的教学让学生形成错误的看法,但是教师不在课堂中借鉴,并不代表学生在课后不会接触到,与其避免,不如通过利用流行音乐让自己的课堂更受学生的欢迎,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农村初中生并不像之前一样缺乏资源或者工具接触这些流行的元素,因此教师无法隔绝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追捧,只有通过正确的利用流行音乐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

一、流行音乐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正如前文中所说,流行音乐所传达的主题对初中生来说很有可能导致初中生在情感方面受到一定的伤害,而且加上学校的领导对于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反对的态度,几乎没有教师在音乐课堂中给学生播放或者教学生流行音乐,一直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者通过直接给学生播放一些音频让学生欣赏,或者通过讲解课本中的内容结束音乐课程的学习,让本来应该有活力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死板,学生在课堂中也不会配合教师进行教学。音乐课堂是初中生学习之余的放松最好的地方,如果教师一直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无法在课堂中感受到快乐,同时也无法放松。流行音乐虽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不可否认它在人群中的受欢迎程度,有时教师通过一定的对流行音乐的解读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知识,同时也能重新对音乐课堂喜爱起来。

二、流行音乐辅助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流行音乐来辅助学生的音乐学习,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把对于流行音乐的偏见抛开,同时学校也要在政策上支持教师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流行音乐发挥最大的功效。农村初中生由于条件的不同,心理方面多少有一些缺陷,急需通过音乐的慰藉来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帮助学生成长。

(一)通过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学习,聚集学生目光

用流行音乐辅助学生的音乐学习并不是让音乐课堂中流行音乐占主导地位,而是流行音乐通过短时间的穿插,给学生的课堂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和体验,能够让学生由于流行音乐的引入注意力更加集中。很多学生由于长期的在音乐课堂中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所以每次上音乐课之前学生都会习惯性的回避,或者是做好计划要在课堂中干什么事,教师一进门就能够感受到学生对于音乐课的来临并不是很期待,教师可以通过流行音乐的引入来帮助学生的精力集中到音乐课堂中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开个好头。教师可以在刚开始上课时,告诉学生:“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学生听到后会觉得是课本中的歌曲或者是一些比较老的歌曲,因此兴趣并不会很浓厚,在教师放出流行音乐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都集中到课堂中,虽然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流行音乐的欣赏,但是教师在班级中播放出来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这样在课堂开始学生就能够感觉到这节音乐课和以前的音乐课堂不一样,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态,投入到接下来的音乐课堂中。以往的音乐教学方法虽然能够保证教师按时甚至超前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对学生来说,这样的音乐课堂没有任何吸引力和意义,在课堂中无法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目前的流行趋势进行音乐的学习,有时即使自己强烈要求,教师也会充耳不闻,会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参与是徒劳,通过流行音乐的引入,能够让学生的这种想法有所改观,同时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会增高,有少部分农村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在课后并没有很多机会或者时间去接触这些东西,教师通过流行音乐的播放,能够让流行音乐轻松的节拍和引人深思的歌词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为课堂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通过英文流行音乐让学生保持音乐学习兴趣

虽然教师通过刚开始的流行歌曲的引入能够让学生的目光都从别的事情上转移到音乐课堂中,但是如果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一直讲述课本中的内容,或者一直对学生进行老歌的教学,学生提起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因此在课堂中间教师也需要结合流行歌曲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一定的乐趣,保证学生能够继续保持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果继续通过中文的流行歌曲来达到目的,就会让学生脑海中一直充斥着流行歌曲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英文流行歌曲的插入来让学生的兴趣增加,一方面学生不可能完全听懂歌曲中每一个单词,另一方面,西方的流行歌曲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音乐学习时节奏和旋律的不同,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类型,能够有更好的品鉴能力。通过英文流行音乐让学生保持音乐的学习兴趣既能保证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也能保证学生的目光或者思维不会完全被流行音乐占据,能够提升音乐课堂学习效率。

總之,在农村中,初中音乐不受重视,很多学生和老师把音乐课堂当作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天地。因此,必须提高重视,让学生和老师都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运用流行歌曲,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流行歌曲中去学习音乐,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鲁应良. 流行音乐辅助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初探[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1(Z3):44-45.

[2]徐中玉. 新课改理念下农村初中音乐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 9(29).

[3]李方超. 初探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J]. 飞:素质教育版, 2014(2):80-80.

作者简介:杨倩,出生年月:1985.11,女,汉族,籍贯:云南省保山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育,单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民族中学。

作者:杨倩

学生欣赏音乐有效教学论文 篇2:

音乐欣赏,叩开学生审美能力之门

摘 要: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的终身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传统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采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本应精彩纷呈、活力四射的音乐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无比沉闷,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由此,学生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广大初中音乐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切实为学生打造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最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欣赏;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学生情操的陶冶以及学生气质修养的培养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就需要广大初中音乐教师明确,音乐欣赏并非只是单纯地为学生放放磁带、让

学生听听歌、看看MV,等等,而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走出误区,永葆青春活力,切实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服务。那么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就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一、借助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

就初中音乐教学而言,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应首先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因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无疑要借助音乐欣赏,培养其美的感受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以及音乐鉴赏力。

1.由兴趣入手,培养音乐感受力

无论哪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因而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进而培养其审美能力,首先应从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入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在初中音乐教材选入的音乐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包含了许多美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能深切感受。如进行《唱脸谱》的音乐欣赏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聆听一些精彩的京剧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欣赏《唱脸谱》,让学生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深刻体验音乐、美术,在这个音乐作品中完美结合,从而使其音乐感受力得到有效培养,充分增强他们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2.由欣赏入手,培养音乐鉴赏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最佳途径。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务必注重音乐欣赏教学,引导学生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培养其音乐鉴赏力。以《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的欣赏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仔细聆听,然后谈谈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自己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有何感触,等等。这样,学生认真聆听,然后进行探讨,教师做必要的讲解,让学生从音乐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通过如上方式,相信学生们能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自己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得到培养,从而为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

基础。

二、借助音乐欣赏,丰富学生美的想象力

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美的想象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一些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于难以把握的音乐作品,教师还需引导学生积极想象,根据音乐旋律想象直观的画面,从而降低音乐欣赏的难度,帮助学生产生美的想象力的同时,更好地掌握音乐所要表现的意境,最终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培养。

1.由旋律到画面,理解音乐意境

音乐欣赏重在聆听,学生通常是通过聆听音乐的旋律而理解音乐的意境。因而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境,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旋律,然后引导学生充分进行画面想象,以此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进行《行进中的歌》的音乐欣赏,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闭上眼睛,然后缓缓播出音乐,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旋律来进行画面想象,理解音乐的意境。相信学生通过认真聆听,必定能对音乐中所表现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有所体会,进而深刻理解音乐的意境。

2.由画面到旋律,理解音乐意境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丰富学生美的想象力来理解音乐意境,除了可以先给学生播放音乐旋律,然后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来帮助理解之外,还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图画画面,然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及意境,之后再给学生播出音乐。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能通过丰富的美的想象力,更为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意境,从而有助于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来培养其审美能力。以《在银色的月光下》的音乐欣赏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前,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幅幅关于新疆塔塔尔族的风土人情的图片以及塔塔尔青年在恋爱中的酸甜苦辣的视频短片,然后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再认真聆听音乐以及教师的补充讲解。这样,学生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审美能力的培养。

当然,音乐的魅力并非是简单靠想象的画面便可以完全表现出来的,这只是欣赏音乐的方法之一。相信只要大家掌握了这样的音乐欣赏方法,实现音像结合,必定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自由想象力,从而也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借助音乐欣赏,提高学生音乐理解力

每一首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是各不一样的,因而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务必突出歌曲的主题特点,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扩大音乐欣赏范围

随着学生课余生活的日渐丰富,单靠音乐教材上的那些音乐作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音乐欣赏需求,一堂课反复欣赏同一首音乐作品,只会让学生不胜其烦。因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务必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作品用以对比欣赏,从而在拓宽学生音乐视野的同时,提高其音乐理解力。

2.丰富音乐欣赏手段

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欣赏手段的丰富多彩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大有裨益。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音乐作品,务必达到音乐欣赏手段的多样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比如音乐欣赏教学通常理论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多花工夫,力求将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进行讲解。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理解力。

四、借助音乐欣赏,增强学生美的创造力

就音乐欣赏而言,远远不能局限于课堂或者是教材,教材也好,课堂也罢,能容纳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优秀的音乐作品却很多。因而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音乐欣赏的课外拓展与延伸,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美的创造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然,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进行拓展与延伸的方式很多,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两种方法极为实用。

1.充分利用好校园广播,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校园广播其实是拓宽学生音乐视野的绝佳途径,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若能听到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于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情趣等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作为音乐教师,就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选择适合初中生的经典音乐作品,利用校园广播进行播放。比如举行运动会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必定能让学生以更加矫健的步伐迈向赛场;在临近毕业时播放《童年》《同桌的你》等等,激起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不舍,从而更加珍惜剩余的校园生活。这样,音乐欣赏浸润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有效拓宽学生音乐视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培养了其审美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一个校园本来就应该是生机盎然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活动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比如校园歌手大赛、乐器演奏大赛、舞蹈大赛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智慧,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引导他们进行音乐的美的创造,最终培养其审美能力。

总之,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唯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方能为往后的音乐欣赏以及学生的终身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峰.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策略谈[J].新课程导学,2012(34).

[2]宋正玲.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三策略[J].广西教育·B版,2012(9).

[3]张亚娟.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之我见[J].成功:教育,2013(3).

[4]单忠文.浅析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3).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

作者:邓灵芬

学生欣赏音乐有效教学论文 篇3:

关于我校初中学生音乐素养与基本能力的问卷调查报告与研究

[摘 要]学生对于音乐课上所学到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是否学以致用了呢?每周一节音乐课,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又如何呢?笔者于近日采用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对我校117名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这些学生在初中的音乐学习已有八周的时间,笔者希望大致了解我校在音乐新课标的贯彻实施上的一些情况以及目前我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尚存的问题,便于以后的音乐教学工作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音乐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生音乐素养与基本能力 ;问卷调查 ;报告与研究

一、选题与研究意义

教育部于 2001 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新课标针对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出了相关的标准和要求,针对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学生对于音乐课上所学到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是否学以致用了呢?每周一节音乐课,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又如何呢?笔者于近日采用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对我校117名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这些学生在初中的音乐学习已有八周的时间,笔者希望大致了解我校在音乐新课标的贯彻实施上的一些情况以及目前我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尚存的问题,便于以后的音乐教学工作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音乐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问卷总共发出117份,回收117 份,回收率 100%。

二、关于问卷调查的具体参数

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访谈等方法。

调查对象:以初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在初中音乐学习经验已有八周课时的初一学生)。在初一年级中抽取三个平行班进行测试。

调查时长:问卷时长为一节课,要求独立完成。

发放份数:117份数,回收117份,回收率100%。

三、问卷调查结果(仅以第四题为例)

【第四题】聆听一段乐曲,音频点击播放两遍,回答三个问题,每题选择一个答案。

(播放《春节序曲》片段)

4-1这段优美的乐曲有一件乐器的音色非常突出,请你选出。(正确答案为b.双簧管)

a.单簧管 b.双簧管 c.大管 d.萨克斯

此题中,65位同学选择双簧管,正确率为55.56%;有21位同学选择大管,占17.95%;有18位同学选择单簧管,占15.38%, 有10位同学选择萨克斯,占8.55%,另外还有3位同学没有填写,占2.56%。针对木管和铜管组的乐器听辨,只有55.56%的同学能够听辨出来,这说明我校学生对管弦乐作品的欣赏程度不够,乐器听辨能力有待提高。

4-2在这段音乐中有一个节奏型出现次数最多,请选择:(正确答案为a.大切分)

此题中,21位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占17.95%;54位同学选择节奏紧凑的前十六后八接前八后十六节奏,占46.15%;22位同学选择了四分接两个八分的节奏,占18.8%;12位同学选择了大附点节奏,占10.26%;还有8位同学没有填写,占6.84%。大部分同学对于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的节奏非常熟悉,是因为前段课上一直在接触这个典型的紧凑节奏,相对其他节奏来说,学生对此节奏印象比较深刻,所以不由分说的选择了这个节奏型,很显然音乐里面并没有出现这个节奏,可见学生对所谓熟悉的节奏并未真正的掌握。

4-3 我们通常会在什么时候听到这首乐曲?(正确答案为d.新春团拜)

a.结婚典礼 b.举行葬礼 c.国庆阅兵 d.新春团拜

此题中,92位同学都能够选择“新春团拜”这一正确选项,占78.63%;16位同学选择“举行葬礼”,占13.68%;3位同学选择“结婚典礼”,占2.56%;2位同学选择“国庆阅兵”,占1.71%;有4位同学没有填写,占3.42%。大部分同学能够从作品的音乐情绪上分辨出是积极向上的作品,之所以有选择“葬礼”的同学,通过后期的反馈得知,其原因是将这道题和下面的5题的问题混在了一起,认为是下一道题,导致选项错误,这与学生审题不清,疏忽大意有关。但是也有个别同学选择了“结婚典礼”或是“国庆阅兵”选项,说明对于这首过年经常出现的作品并未过多留意和关注,只是觉得耳熟,或是只听过这首作品的A段,而播放B段就不知道来自哪首作品,可见学生的音乐作品欣赏知识并不全面,有待提高。

四、调查结果的反馈与分析

笔者针对第四题回答的正确率进行测算,共测117份,全对的有8人,占全体的6.84%,对一道题的有49位,占41.9%,对两道题的有51位,占43.59%,三道问题都没有回答正确的(包括有空题的),有9位同学,占7.69%。可见大部分同学都集中在对了一道题或是两道题上,而结合每道题的得分情况来看,4-3题学生回答较好,即音乐与现实生活中的关系,体现了学生能够关注生活,关注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性。这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密不可分。

1.关注音乐的社会功能性

在音乐课堂上,我们需要凸显音乐学科的社会功能,除了它的音乐要素和织体构成之外,我们需要实际运用,最终学习音乐的目的是让音乐为我们服务,要实现音乐本身能够带来的作用和价值,如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让人的心灵得到一种共鸣和释放,从而达到精神上的享受。早在我国两汉时期就开始强调了音乐的社会功能问题,《乐记》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之教焉”。而在当今社会,音乐行使它的社会功能性,即音乐自身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在这特殊时期中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为灾区人民的心灵送去安慰,传递温情,并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使四川人民在困难时期能够增添信心,增加力量。

正如同现如今成为一门学科的——“音乐治疗”的作用一样,它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比如调节身心的作品有《春江花月夜》《催眠曲》《月夜》等,使人興奋的作品有《喜洋洋》《喜相逢》等,使人宣悲消气的作品有《江河水》《二泉映月》等,使人养心益智的作品有《阳关三叠》《江南丝竹》等。音乐治疗的背后,其实是音乐要素的交融展现,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将这些作品所能起到的功效与作用具体分析,并加以利用,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关注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没有流行音乐受欢迎。我们的学生,在现如今流行音乐占有主导地位环境中自由觅食,他们对于节奏感强、旋律流畅,歌词浅显易懂的音乐颇为动心,而对于像《春节序曲》这样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却不十分的感冒,他们可能会激情高涨的去看某某大牌流行乐手的演唱会,却很少能够端坐在音乐厅去欣赏民族甚至古典的经典作品。这种差距也使得那些被奉为经典的“老古董”作品们沉睡在历史的長河中,仅仅出现在教科书里,更戏剧性的是作为一种附带标记出现在某电视剧的主题曲或是插曲,以此方式来求得关注。

2001年教育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民族意识”“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审美情操。由此,在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问卷调查中,测试的4-1题,即乐器音色听辨题,学生回答的正确率为55.56%。可见学生对于民族管弦乐作品的乐器组音色认识不够,对双簧管、单簧管的音色分辨度不高,需要在以后的民族作品欣赏中,多聆听,多欣赏,锻炼学生听觉的敏锐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创新,发散思维,尊重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同时教师需要对民族音乐交响化,交响音乐民族化作品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比如中国本土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民间器乐、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七弦琴音乐、词调音乐、宫廷朝会音乐、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也包括近现代中国作曲家所创作的,以及受西方国家音乐影响的歌曲、器乐曲、交响曲、大合唱、清唱剧、新歌剧等音乐作品,以及国外的民族音乐流派和经典作品等,为师生的民族音乐学习做好充分的素材积累,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教学,培养兴趣,鼓励创新。

3.关注课堂实效性与有效评价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是用声音塑造音乐形象,通过人们听觉的感知,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听、唱、读、写、奏、动、创”是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需要进行的体验环节,也是教学环节设计的几项重要动作。以在测试题4-2中所反映的问题可知,大部分学生对于所学节奏并未真正掌握,包括强弱拍的力度规律,时值长短,以及在作品中实际运用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注意学生的实时反馈,注重学生的知识点吸收度,面向全体学生,在“听”与“唱”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写”与“奏”,“动”与“创”的有效协调,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同时,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教育实际活动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在音乐教学中,它为科学地评价音乐教学质量提供了标准,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信有着深远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是发自内心的、准确的、赞赏的,而不是简单的应付,从而使学生有充分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几次我在音乐课评价过程中感觉到,对于教师的提问,无论学生回答的深与浅,准确不准确,当我们用千篇一律的“非常好”、“你回答的不错”等简单的评价,一方面给学生造成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教师没有用心听。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知识的程度,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要将这些答案很快的认真思索后,用合适的语言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科学、公正、准确为依托,要有实效,要可信,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只有全方位的体现和运用评价的价值和功能,才会有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课堂上让他们得到更宽松的表现自我的空间,行使自评和互评的权利,这样才能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 芸,《课标》下的音乐课之反思———杭州市 5 所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百花园地,2010年4月.

[3] 陈菁菁《音乐治疗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2004年.

[4] 周亮,《音乐的社会功能性探究——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歌曲创作的社会意义》,[J]60-02,2008年12月.

作者:韩旭

上一篇: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职业院校团队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