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润心田驿路故事伴成长——走马小学民间文化特色建设实践

2022-09-11

九龙坡区走马小学位于千年古镇走马镇, 是我区西部一所中等规模的镇中心校。始建于清朝末年, 原名“魁星楼小学堂”。曾是中共地下党重庆津巴支部的联络站,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 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我校学生成长环境和条件与城区学生有较大差距, 学校根据校情, 提出规范办学、优势发展的办学思路。经反复研讨, 最终确定民间文化教育就是我校发展优势之一。学校提出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校园文化建设, 明确目标, 确定方向, 整合资源, 励精图治, 砥砺前行。一路走来, 走马小学师生用时间、汗水、智慧辛勤耕耘, 浇灌出民间文化教育绚丽的花朵, 结出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硕果。让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基地, 被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命名为“民间文化特色校园”、“民间故事校园”, 被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民间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吸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官员, 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木卡拉先生;日本广岛市立大学教授, 著名民间文化研究学者加藤千代女士;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先生多次来到走马, 和走马小学的同学们一起讲故事, 唱民谣。《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华龙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全面报道……走马民间文化教育, 走马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校园文化正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一、民间文化润心田校园主题文化建设的历史传承和教育意义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 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命脉。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则是校园的核心文化, 彰显出一所学校的人文底蕴。

1.历史传承:民间文化是走马古镇悠久历史、文化渊源及地域特色的彰显。关于走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 它是重庆通往成都的一个重要驿站, 因其西临璧山、南接江津, 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在这里, 往来商贾、力夫络绎不绝, 也留下了“识相不识相, 难过走马岗”的民谚。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走马逐渐成为各种思想文化汇聚之所, 在一块块古老的青石板路上, 一颗颗枝繁叶茂的黄葛树下, 流传出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一首又一首动听的民谣……

依托于走马千年文脉的积淀以及代代走马人的传承, 走马民间文化在走马不断地开花结果, 于2006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 走马镇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是市文化局命名的“民间文学之乡”, “走马故事”被市文化局授予“巴渝优秀民间艺术”称号。本届走马政府提出“文化名镇、口岸重镇、旅游强镇”的三大发展战略, 也为我校汲取走马民间文化精华, 挖掘走马民间文化蕴含的教育资源创造了很好契机。

2.教育意义:“民间文化润心田”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走马民间文化里, 一个个民间故事, 一曲曲歌谣、一则则传说……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这些故事、神话当中更多的是宣扬正义、善良、勇敢、坚毅、顽强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观, 以及造福人类、勇于牺牲个人的价值取向, 这些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瑰宝, 对培养其孩子民族文化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次, 民间故事、民间神话等其本身的叙事性、形象性、想象性以及夸张等的写作手法, 非常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 对他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从某种程度讲, 民间文化是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再次, 民间文化中的民间游戏, 可以启迪儿童的思维, 锻炼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民间文化润泽心田是全方位的, 在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道德品质教育、自然观教育和文化品格教育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价值, 对其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依托走马民间文化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学校走上民间文化润心田校园主题文化建设探索和实践之路。

二、以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为核心, 建构学校办学理念系统

走马古镇多年来积淀的山歌、民谣、故事里, 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成长智慧, 是学生成长育德、启智的宝贵文化财富。在走马戏楼有一幅对联“山歌年年月月唱台上唱坡上唱处处都在唱, 故事家家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娃娃也能讲”就是走马民间文化群众基础的一个真实写照。也为学校做好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建设, 打好民间文化教育这张牌, 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学校紧紧抓住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为核心、为主线, 共同践行驿路故事伴成长的办学理念, 着力建构走马正道志高远的校训, 相习成俗力鼎新的校风, 习德育智铸民魂的教风, 博采众长勤学问的学风。

学校注重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教育环境建设, 让校园焕发文化芬芳。学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上, 更多挖掘走马民间文化蕴含的积极教育因素, 充分体现出中国元素和学生元素。将校徽、“三风一训”物化, 使整个校园文化一脉相承, 相得益彰。同时, 以各种形式阐析校园文化, 在全校师生中入脑、入心、入行, 并生根发芽。

三、立足校情, 整合资源, 倾力打造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

(一) 注重走马民间文化教育活动开展, 让校园成为文化传承的摇篮

活动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浸润的途径。学校将保持好传统民间文化教育活动, 提高活动质量。坚持每周一故事员登台讲述民间故事。办好每学期民间文化黑板报专版, 每月一期宣传专栏, 不断赋予“民间故事大家讲”、“民俗传承我调查”、“民间文化都来学”、“民间游艺活动你我他”等栏目新的内涵。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每月8、18日两天, 师生去走马镇古戏楼参加故事会。今年还组织学生参加了中国好故事.走马邀请赛, 孩子们童声童趣、形象生动的讲述, 得到了中国曲艺协会领导专家翁仁康、田连元等人的倾力指导, 市区领导、观众一致好评。

根据各学生年龄特征, 深入开展民间文化采风活动, 听讲民间故事、听唱民间歌谣, 撰写有关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禁忌的调查报告等。从中采集素材, 汲取营养。

聘请专家、专业人士培训学校民间故事师生讲述家, 精心打造品牌活动, 从单一的讲故事, 向讲演结合, 在保留传统节目山歌民谣的基础上, 创编演绎一些故事情景剧, 形成富有文化质感的精品主题活动, 《传承》、《走马正道》故事情景剧成为学校精品民间文化节目。今年, 我校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廉政文化进校园暨走马民间故事讲述比赛。

(二) 学校非常重视走马民间文化教育课程建设, 让课堂成为文化的绿洲

走马小学充分利用走马古镇独特的资源条件, 编辑出版了《黄葛树下是我家——走马民间故事集.青少年版》, 还编辑出版了《黄葛树下是我家——走马小学校本课程 (低、中、高年级版) 》系列丛书, 建设了属于走马小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在使用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让民间文化进入课堂, 成为滋养学生的文化绿洲。

(三) 开展课题研究, 提升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建设品位

学校以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建设为载体, 成功申报了九龙坡区科委2013年软科学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 开展课题研究, 为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提升建设品位。

(四) 开展读书活动, 丰厚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建设底蕴

自我区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 学生全科阅读活动启动以来, 学校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 牢牢把握教师、学生两大读书主体, 分层开展阅读活动。结合民间文化教育特色, 把民间文化教育类书籍作为阅读的重要内容。

以教师为主体:倡导个体选择性阅读, 丰富内涵, 积淀人生;学习小组专题性阅读, 交流思想, 启迪智慧;优秀教师导向性阅读, 引领发展, 专业成长。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全科多读, 丰富知识, 拓展视野;亲子、师生共读, 营造气氛, 激发兴趣;班级主题阅读, 掌握方法, 内化成果。

阅读已然开始, 持之必见芬芳。读书活动让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建设底蕴更加丰富。

(五) 强化队伍建设, 推动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学校在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队伍的建设。经过多年努力, 学校逐渐形成了以朱伟老师为领军人物, 冯天礼、王莉兰、骆玉绒、刘春霞等为骨干教师, 各班班主任为中坚力量的民间文化教育队伍, 每年还评选10名走马小学学生小小故事家, 一批学生故事员, 还成立了山歌民谣兴趣组, 推动民间文化润心田主题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上一篇:如何帮助高一新生打好数学基础下一篇:砝码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