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材料

2024-05-11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材料(通用8篇)

篇1: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材料

乘特色之春风夯文化之底蕴

——记夏小学版画特色文化建设历程

特色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髓,是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内涵的文化积淀。多年来,我校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规,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确立“让每个学生自由生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总体培养目标。经过大量调研、冷静思考、群策群力和广泛实践,学校确立了在艺术教育领域重点推进版画特色文化建设。意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愿为艺术家的志向,培养学生忠于艺术的品格,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艺术品位。

纵观我校版画建设之路,经历了萌芽初始、含苞待放、小荷初露等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无论是那一脉相承的乡土艺术与办学特色的结缘,还是那黑白刀法与育人的心灵碰撞,无不凝聚着我们夏小人的智慧与勤劳。

一、创建版画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

儿童的智慧在其指尖上。儿童版画在教学的实践操作中可以更多的体现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版画进入课堂教学。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并进行传承,就像认识文字和语言一样,应该从小抓起,使它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可行手段。

我校的版画普及是从特长生教学中提取课堂教学的经验,在进行课堂教学积累中收集校本教材的研发素材,设计并出版学校自己的版画校本教材;以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引导版画教学,现已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经验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相结合形成互为促进、互为发展的教学新形式,即将课堂应用教、学、练三合一的尝试教学法,与手工课、绘画课相结合的版画综合课。

儿童版画的种类很多,我校采用递进式版画教学,体现了由单色版画到套色版画,由纸版画到粉印版画,再到其他版画形式的递进式教学思想。回顾多年的版画文化建设之路,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1、灵动粉印,演绎版画魅力时期

课程开设伊始,同学们对版画的认识几乎为零。我校老师便将“展示版画魅力,提高版画学习兴趣“作为主要工作认真落实。老师们从简单的实物拓印等适合儿童创作的版画形式开始,普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懂得欣赏美;从版画小品开始,培养学生创作版画热情。粉印版画因其版面小,在课堂上来的及完成,借此让学生熟悉了版画的制作过程。另外,我校积极开展美术欣赏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班级轮流观看学校走廊的版画作品,教师和艺术小明星们纷纷讲解每幅粉印版画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通过欣赏和聆听,视觉上震撼和心灵上的碰撞早已将学生征服,他们心底也产生了一种参与创作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原来版画是他们触手可及的,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就这样,粉印版画很快成为美术课上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对此喜欢的学生们创意灵动,学校又决定成立版画兴趣小组,以点带面。

粉印版画以其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的是颜色的和谐之美。色彩以浅压深,画面丰厚耐看,多元的图案正如学校多元的活动,装扮着学生们的童年,让学生认识美,拥有多重的审美体验。

2、凹凸堆叠,绽放版画异彩时期

粉印版画的开展,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创作版画作品的热情。经过一点时间的学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粉印版画早已是得心应手。为此,我们将学校版画教学进行了拔高。在高年级开设吹塑纸版画与纸板画、手工结合的课堂教学。特别是纸板画凹凸

堆叠后所产生的拙朴而自然的造型、灵活的构图、纯朴的色彩都与学生稚拙的美感特点天然吻合。儿童的智慧在其指尖上,我们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创作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构思、画稿、剪贴、印刷等过程中多发展自己的潜能。吹塑纸板画和纸印版画线条都比较明快,为此我校还在特色教学中适当的溶进线描,装饰画等美术学科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不同画种的表现感受,汲取之精华用之于自我。

凹凸堆叠的纸板画,以其层次的魅力和造型赋予版画灵动的生命力。从画到文化,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美的价值,再现版画异样的光芒。

3、黑白印痕,刻写版画经典时期

由于版画教学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学校涌现出一大批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为此我校积极完善版画教学资源和版画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了版画专业教室1个,配有版画机、手工刻刀等齐全的设备,满足了版画教学需要,版画课在专业教室上课,为师生版画创作提供了专业的创作环境。与此同时,学校聘请了市美术教研员刘慧光等专家莅临我校为提升特色教育品牌谋发展。黑白印刻,以其简单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开始走进师生视野。

崇尚版画经典,实施黑白木刻教学成为了我校版画特色教学的新方向。教学中,我们发现木板的硬度之大是小学生无法用刻刀所能驾驭的。我校教师集思广益创新实践,将原本黑白木刻所需的三合板木材拓展到柔软的橡胶板,提高了学生木刻版画学习的可操作性,解决了版画教育的瓶颈制约,大大降低了版画制作的成本。

今年,我校围绕着四德工程开展了大型黑白版画创作活动。四五年级学生承担着重头戏,他们在认真学习木刻刀法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自我探究。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均能自行完成设计稿和刻版制作、印制的全过程。从学会到会学

到能创,且不说那角刀、圆刀、平刀、斜刀的交替互换,只说那学生手的力量、轻重度的搭配都是那么的游刃有余。

在创造过程中,教师更大空间发现学生在不同过程的特长和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得到发现。历时半个学期的黑白版画教学,成就了我校综合楼大厅屏风式版画的鸿篇巨制。黑白版画以其独有的刀法和经典的颜色它勾勒了我校版画特色教育最清晰最深刻的印迹。

二、创建校园版画文化,润物细无声。

“生活即教育”。健康和谐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是学校文化的硬件,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支配力量,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为,育人于无声处。

我校重视建设优雅的育人环境,开发学校每一寸教育空间。用丰富的文化环境打造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体验场。最主要的是营造了楼道版画文化的氛围,内容涵盖“走进版画”、“粉印精彩部落”、“黑白印痕”、“版画名家”等。文化墙的建设匠心独运,以宣传版画知识,展示版画作品为载体。每一段文字、每一幅作品都旨在让学生于静态的审美场里潜移默化地受到典雅艺术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一面面教室文化墙熠熠生辉,一朵朵“校园文化”竞相开放。

三、带动其他学校特色,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校要真正的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我校自2010年开展版画教学以来,将学生版画融进课堂教学,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我校版画作品在省市级比赛中频频获奖,获得全国、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并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我校也连续多年被评为莱州市艺术教学先进单位。我校版画教学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张最耀眼的名片,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版画特色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校的其他艺术教学开展提供了参考的蓝本。

我校版画特色教学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其他艺术类教学的开展。国画、纸艺、陶艺、书法、舞蹈、器乐、合唱众多等新艺术类教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不断满足全校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多彩特色课程,如同一场“饕餮”盛宴,变革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校园生活打上了多彩的标志、快乐的烙印。

如今,版画教育已成为我校持续发展的魂。版画特色教学启迪着学生未来的创造与希望,凝聚着地域文化的灵气和感悟,抒发着对美的描绘及向往!版画教学已充分彰显了我们的办学特色,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提升了师生的艺术素养,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健康的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我校版画特色教育一定会更好地成就孩子们的艺术梦想和精彩人生!

篇2: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提出的“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实施工程,使学生具有强壮的体魄,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我发展、终身发展,我校推出了手工艺制作、健美体操、民乐艺术等特色项目,实现“以艺增智,以艺冶情、以艺健体、以艺见长”的特色建设目标。

根据各年级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我校手工制作设置了5项综合实践活动:一二年级——折纸、三年级——纸浆画、四年级——编中国结、五年级——丝网花、六年级——剪纸。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能力。如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校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手工制作教学环境,不拘泥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长评价时间,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折纸又称纸艺,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他们知识范围以外的东西。一张小小的纸片,在学生那稚嫩的小手里面创造出一个个可爱精致的造型、小摆设,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让家长感到自豪。折纸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商,做到了智商情商的协调开发。

纸浆画以纸浆为主要材料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纸浆画颜色鲜艳,并具有浮雕效果,。彩色画泥可以在木、瓷、玻璃、石、纸等多种材料上绘制,干后即可成品,制作纸浆画是一种充满童趣的活动。纸浆画的材料很简单:卫生纸、乳胶、水粉色。卫生纸要吸水性好、易软、易烂的。水粉色可根据需要购买单支或盒装的,一般来说12色的就足够用了。通过纸浆画的课程孩子们的手,脑,眼,都得到了锻炼,纸泥、浆画装饰感很强,孩子们做完的作品完全可以挂到家里做为装饰画和艺术品为自己的儿童房添彩。也使孩子对多种工具表达的探索兴趣有了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学生还用这种方法装点生活,美化教室。

丝网花是用丝袜制成的,所以又叫“丝袜花”。这种花色彩艳丽,质感独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随意造型,而这种与众不同的效果可是鲜花所达不到的, 丝网花品种丰富,凡是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花卉都能够做成丝网花。像荷花,玫瑰,蝴蝶兰,牡丹等等。你看,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不仅认识了各种花卉,还培养了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说:好景不长在,好花不长开。然而制作丝网花不仅可以留住时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性情,使学生手脑得到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

篇3: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材料

新海小学坐落在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 学校始建于2011年8月, 占地28970m2, 建筑面积7290m2, 学校规划科学, 布局合理, 教育教学设施齐全, 建有“十九室一厅一馆”, 各专业教室设施齐全, 达到自治区标准化学校的要求, 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 在校学生500人。专业教师37人, 平均年龄31.5岁, 其中特级教师1人, 省级骨干教师3人, 市级骨干教师5人, 学历合格率100%。

二、全新的管理思想与路径加速效能提高

学校管理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是教育思想管理。在素质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把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具体化为工作目标和措施, 把管理终点从对教职工的约束转移到为广大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服务上来, 凝聚力量, 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和主动性, 引导和激励教师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是制定管理制度与措施的前提。思想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统一意志, 把管理者的思想转化为教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其途径有三:一是共同描绘学校发展蓝图, 二是共同参与学校建设, 三是共同决策学校重大事项。这三个共同把全体教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同心同德, 共谋发展大计。

三、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均衡发展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师资水平均衡发展。

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育人, 育人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有师德高尚的教师, 才能把天真的孩童培养成诚实善良、文明守纪、爱国自强的合格公民;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才能把年幼的孩子培养成爱读书、会观察、勤思考, 敢实践、勇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强化师德建设, 促进每个教师个性修养均衡发展。我们本着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原则,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并把“爱与责任”作为核心育人理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新教师从教宣誓”、“以爱育爱”师德演讲、“特教体验一日行”等多层次不同内容的活动, 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 青年教师王晓媛用真情关爱学生, 被自治区团委表彰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大队部石杨老师被呼伦贝尔市团委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2. 尊重学生差异, 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均衡发展。

一所学校办学效果如何, 其成果和标志是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五个关注”的育人理念, 坚持“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思想, 努力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均衡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按教育内容逐条细化到每天的学习活动中。通过经典国学、本根教育强化学生的养成, 努力落实晨读、午诵、晚省, 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 健康茁壮成长。通过班会课, 结合具体案例, 加强对小学生的孝顺、礼貌、勤奋、诚实、知荣、明耻教育;通过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我校与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的“关爱同龄伙伴”互访活动, 通过近距离接触,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让他们学会关心同情、懂得怜悯助困, 知道了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关爱有困难的人。

3. 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

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一直是我们的工作要求, 为确保此项工作得到落实, 我们提出“三保证”、“两落实”、“一促进”, 用“班主任负责制”保证课时、教案、课堂质量的落实。建校初, 年轻教师要到各班上课, 都要提前将教案拿给班主任签字, 班主任要随堂听课, 以此确保科任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技能要求得到落实。目前各科任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教室, 教室内各种专用教具学具一应俱全, 专业氛围浓郁, 孩子们在专业教室里上课兴趣盎然。在新海, 到处都是快乐的课堂。此外, 各学科积极组织竞赛活动, “以赛促趣、以奖促学”。语文学科的口头作文擂台赛、英语学科的话剧表演、计算机学科的创意绘画、百度搜索赛等, 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保证了各学科的均衡发展, 整体推进。

四、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使平安校园建设得到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 提出“两严守”、“三掌握”、“一确保”。一要严守校门, 实行严格的进出校门登记制度;二要严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 不折不扣地执行。三掌握要求学生掌握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应急措施;掌握各季节可能带来的人身伤害及避险方法;掌握一般的安全常识, 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确保师生人身和校产安全。

篇4: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材料

关键词:地方高校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01-02

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的本科专业,该专业涵盖了原来的铸造、锻造、焊接等材料加工类老专業的内容。2007年,我校在原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方向)的基础上,新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现已历时五年,已经培养了两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反映较好。作为铸造方向的专业课教师,现就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的课程设置与特色培养进行交流探讨。

1 培养目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既需要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应用型人才。不同于985,211院校,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我们培养人才的思路应该是主要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另外,地处长三角,对本科生的培养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培养能够符合地方企业需求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因此,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专业的设置与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长三角地区,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材料成型工艺及装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 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厚基础、宽专业、重能力”的指导思想,以加强基础、拓宽适应面、强化实践能力为人才培养原则[1],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表1,2所示。在专业基础课部分,注重“宽基础”,特别增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新型材料导论、无损检测和材料防护等选修课。在专业课部分,以传统铸造专业课为主,特别增加造型材料及其检测与控制、材料成形过程测量与控制、材料成型数值模拟技术、材料成型CAD/CAM、铸造车间设计和ISO9001质量管理等课程为学生就业拓宽适应面。

3 特色培养

3.1 突出教学实践环节

在实践环节,开设了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压铸模具课程设计和材料成型数值模拟课程设计等课程,设置专业综合实验、开放选修实验和学生科研,以及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三个实习环节,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动手设计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学校积极与江苏省内多个企业联系,通过几年来的专业实习,已与华东泰克西、无锡小天鹅和上海造船厂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关系。

另外,毕业设计是工科教育中综合能力训练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毕业生的人才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2]。鼓励已签订就业合同的同学到即将工作的单位结合该单位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课题,双方共同指派指导教师。另外,鼓励教师到实习基地现场结合工厂实际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近两年来,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到长三角一些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收获很大。而且这种形式也十分受企业欢迎,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后与企业签约。

3.2 参加全国性专业大赛

从2011年起,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专业的学生已连续两届参加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这个设计过程包括铸造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和计算机模拟等环节,通过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培养了在校大学生对铸造工艺设计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快速、有效地得到工作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搭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专业技能展示平台。大赛提高了大学生的铸造工艺设计实际操作技能,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学生参赛人数从第二届的1人增加到第四届的18名,在学生中造成了良好的效应。

3.3 尝试“3+1”人才培养模式

“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第三年由合作企业提供顶岗实习或岗位实习[3]。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校企双方老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在这样的模式下,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实习环节熟悉工厂的生产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促进专业课教师与相关企业的交流,适时了解新产业格局下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以便更好的组织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国有、民营和私人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多,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提供了条件,可以采取学生自己联系或学校集中联系的方式,先进行试点。

参考文献

[1]蒋淑英,孙永兴,黄万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8:198.

[2]王惜宝,胡绳荪,盛京.如何让专业课教学更贴近工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S1):16-20.

篇5:大昌小学特色文化交流材料

——大昌小学“唱读讲传练”系列活动交流材料 大昌小学创办于1906年,2005年迁往大昌新镇,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25人,教职工60人。

近两年,我校将“唱读讲传练”活动同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以歌谣形式汇编了大昌小学学生文明礼仪童文化,打造了经典特色校园文化和主题走廊文化,创设了富有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蕴育了师生人文礼仪文化。在全县经典诗文诵读、舞蹈、声乐比赛中我校均获得小学农村组一等奖;在全县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中,我校运动员囊括了县农村小学组男女双打冠军和男女单打冠亚军;“见证175”主题中队设计方案获重庆市一等奖,8岁的蔡代岱勇夺重庆市首届“诵读大王”桂冠,吴新玥同学获市第二届小学生经典诵读三等奖。诵读活动,受到市委书记***、市长黄奇帆的肯赞。

一、深化认识,增强“唱读讲传练”的目的性

为了让师生明白:为什么要开展“唱读讲传练”活动。我校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发动,直至师生明确“唱读讲传练”就是要在学校唱出浩然正气,读出理想信念,讲出崇高精神,传出人生真谛,尤其是我校依托大昌古镇文化,进一步了解大昌地方红色文化,宣传三峡移民精神文化,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二、突出重点,确保“唱读讲传练”的有效性

(一)开展“五个一”活动:我校把经典诵读纳入校本课程,全校学生人手一册《读点经典》(学生版),每周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不少于一课时,学生每天学唱一首红色歌曲,“校园之 声”每天播一个红色故事,利用朝会每天为学生“传”一句箴言,每月举办一个年级的“唱读讲传练”主题展示活动。我们通过教师导读、师生同读、亲子共读、活动促读等丰富阅读形式,将经典诵读与“唱读讲传练”有机结合,学生诵读经典已成常态。

(二)建立了“三级书库”:一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学校购进大量优质图书,学生可以在固定时间内借阅;二是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于教师、学生,学生可以随时借阅;三是家庭书架,建议家长一个月左右与孩子逛一次书店,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目自主选购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以营造亲子阅读氛围。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如开展书签和手抄报制作竞赛。让学生在自己精心制作的书签的一面介绍自己最爱看的一本课外书,另一面则写下自己最喜欢的箴言,色彩鲜明,图文并茂,然后通过走廊文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让传箴言的活动在学生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每周三中午定时分年级开展以 “我读好书,我诵经典”为主题的“比酷杯”演讲比赛和故事比赛,学生参与面广,也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各年级以唱读讲传的内容为蓝本,采用诵、唱、舞、讲等形式编排节目,每周五中午在学校的才艺展示活动中表演,许多学生都被吸引到舞台周围驻足观看,感受经典的魅力,让经典浸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四)丰富红领巾广播内容。每周五由负责播音的班级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培养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和美妙。采用班级轮换的形式,开展每天一首歌的活动。各班推选的小歌手在学校广播站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红星歌》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让学生的心灵在歌声中得到了滋润。

(五)开展班级“书香教室”建设。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如“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和经典牵手,与圣贤对话”、“箴言真情连接你我他”等,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三、落实四项考评,提高“唱读讲传练”的政令性

为了使我校 “唱读讲传练”活动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定,将其活动同常教学规工作督导评价相结合。学校分管德育的校长会同教导处、少先队对音乐老师的唱红歌、语文老师的读经典练书法、辅导员的讲故事、班主任的传箴言和体育老师的练身体完成情况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考评。

篇6:小学少先队特色建设汇报材料范文

我校领导对少先队工作一贯非常重视,现共有中队18个、小队72个、少先队员600余名、中队辅导员18位。学期初,学校的工作计划能够对少先队的工作加以统筹规划,指明方向。大队和中队也制定好工作计划,如期开展工作。学期末,学校能够对一学期来少先队的工作进行总结。

2013年3月,我校很荣幸被团区委、区教育局推荐为少先队基层组织特色建设和试点工作单位,接到通知后,学校感到极大的荣誉感,同时也感到很大的压力和责任感。但是,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变压力为动力,决心把这项工作认真开展下去,并且办出自己的特色。因此,我校认真贯彻全国少工委会议精神,按照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学校的工作计划及五年发展规划和2013年元月份相山区教育局“关于如何创建特色学校和学校特色”的会议精神,学校制定了未来三年学校特色发展“五个一”工程。学校少先队按照学校“五个一”特色发展,也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

一、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三、特殊群体关爱,共同健康成长三个方面。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发展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发挥少先队的能动作用,把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围绕少先队的根本任务开展活动和加强少先队基层组 1 织建设。现将我校少先队基层组织特色建设试点工作三个方面的特色发展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和完善少先队基础建设,形成自己的特色。

1、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学校中队辅导员配备率达100%,我校少先队组织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培训工作,定期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组织中队辅导员学习、研究班队工作, 为中队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坚持少先队队干部民主选举和队干部轮换制,大队部通过自我推荐、中队推选、岗位竞争演讲、才艺展示等形式,在少先队员中选出新一届大队委,进一步加强了对队干部的培养,经常性地开展培训,使队干部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榜样行为去影响其他队员。

3、通过树立和宣传少先队的先进典型促进少先队文化的形成。本学期大队部通过文明监督岗捕捉到的好人好事评选出“感动贾小”优秀队员和“文明小标兵”,并利用升旗仪式进行表扬授带。

4、纪律、卫生优秀班评比活动是学校的一项常规活动,是队员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的重要渠道。

5、为了推动我校的少先队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促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迈上一个新台阶,少先队在学校的支持下,继续聘请淮北市老年大学部分老年大学学员为名誉校长,2013年3月聘请相山区曲阳办事处关工委主任“中国好人”张艳同志为我校校外辅导员,多年来聘请三堤口派出所警官刘培才同志为我校法制副校长。通过他们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交通安 全、法律法规讲座,学生们受到了深刻地思想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少先队工作的发展。

二、加强少先队主阵地建设,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少先队阵地是指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由少先队自己创设或参与建设和管理,并经常活动和工作的固定场所。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形式,它服务于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少先队员产生凝聚、吸引、影响等多方面“磁场”效应的教育场。它具有辐射功能、整合、凝聚、育人、经济等独特的功能。

1、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调动了各中队队员争当“小小广播员”的积极性,并采取轮流制,每个队员积极参与。广播的稿件由负责教师和学生根据每周播音主题,有的由教师撰写,有的由学生自己去书写,有的从不同书刊上摘录,不论是哪种形式,都突出了主题健康,融德育、知识、趣味为一体的广播材料,及时地向少先队员们进行针对性、阶段性的主题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使广播站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2、重建鼓号队,并加强训练和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少先队鼓号队在11月份举行的学校第二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担任了演奏任务。

3、建立健全少先队室,发挥队室的教育作用。少先队队室是少先队大队的传统活动阵地。在全大队阵地教育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体现着少先队最基本的思想教育内容。它是辅导员和少先队干部学习和讨论工作的场所,是向少先队员进行教育的“有形”阵地。3 通过队室建设,不断地提高中、小队干部的工作能力,每逢新队员入队,都到这里来参观,让他们从入队的第一天起就把呼号的意义牢牢记在心里,培养队员在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并成为永远鼓舞他们前进的动力。

4、规范国旗升旗仪式,大队集会的程序

举行队会仪式能够给队员一种庄严的感觉,使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是向队员进行组织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形式。通过标准的少先队活动程序,让队员真正感受到了一种少先队组织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三、以团带队,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对社会主人祖国的朴素感情。

50年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高举党的旗帜,为党的事业培养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少先队工作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宗旨,以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内容,坚持全团带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狠抓养成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为主线,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将少先队工作纳入全团工作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高举队旗跟党走 祖国发展我成长

2012年11月13日,xx小学开展“学习十八大成就中国梦”活动。在庄严的国旗、党旗、团旗、队旗下,少先大队辅导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队员们在星星火炬旗下好好学习、刻苦锻炼,成长为 文明、坚强、具有良好习惯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2012年12月,学校举行“党是阳光我是苗”演讲比赛。增强了组织意识,增进了少先队员对党、团组织的认知和向往,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通过一系列纪念活动,更加激发了全体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归属感和光荣感,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在队旗的指引下,好好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规范行为,健健康康地成长,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深化少先队素质教育。

(一)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2012年9月,我校与曲阳办事处下属几个社区举行“庆佳节大团圆,话和谐中秋同欢”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比赛和xx小学·社区“朗月行空诗意中秋”联谊会,邀请社区的居民和师生共同分享中秋团聚的欢乐。此次联欢活动,主要是利用中秋佳节这个被人们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节日,引导学生收集中秋诗词,利用舞台演出的形式诵读经典,重温中秋文化,一方面展示文明古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孩子们在经典文化的陶冶中快乐、成长,读千古文章,做翩翩少年。2、2012年4月2日,大队部围绕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开展了“走进清明“诵读经典缅怀先烈 继承遗志”主题活动,对队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在传统节日中诵读经典诗文活动,让学生们了 解传统节日的渊源和文化,涵养气质、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美德,学习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同时让他们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会孝敬父母,做父母的好孩子,做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2013年5月学校参加了相山区教育局组织的“少年梦·中国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学校的诵读比赛节目《少年中国说》经过学校少先队、教导处的认真排练和指导,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3、把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到学校常规教学活动中,每天课前每个班必须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老子》、《孟子》、《韩非子》等经典名篇名句和唐诗、宋词、元曲,按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必备诗篇进行诵读及近现代、当代名人、伟人经典名篇名句进行诵读,通过活动开展,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学校的书香品味。开展了艺术节系列活动如:“六一节”开展“同在蓝天下·共同快乐成长”。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大队部和音乐教研组联合在全校范围内发出“唱响三歌”(即国歌、队歌、校歌)和“唱响红歌”的班班有歌声活动。利用大队集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进行红歌演唱,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为配合淮北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积极推动我校小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结合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及“礼仪特色学校”“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4月19日我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启动仪式 “校园我的家·争当校园小卫士”活动同时积极参加相山区教育局组织的《我的梦·中国梦》学 生演讲比赛,我校积极备战,并赢得了一等奖。通过系列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展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礼仪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1、按照学校“启蒙养正·明理成人” 的宗旨,各班中队老师和部分少先队学生开始精心布置“温馨教室”的班级文化墙。布置“温馨教室”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包括教师和学生,让幽雅的、健康的教室文化,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融洽、和谐。让教室充满文化气息。学生们在教室里学会生活、学习做人、学会学习、学有个性。2、2012年以来,学校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礼仪特色学校”启动仪式在学校操场举行。学校提出“传承中华礼仪,打造儒雅公民”、“建设温馨教室,构建有效课堂”的活动,并将素读经典和礼仪教育相结合,将《弟子规》、《三字经》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礼仪知识编写成阅读教材,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儒雅公民。

(三)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修养。

1、亲近自然 感受和谐关注社会 爱我淮北 创建文明城 本学,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回归大自然,学校开展了,走进相山区凤凰工业食品园社会实践活动。与淮北市武警支队结成“青亲之家”,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少先队员的成长,并走进军营,体现军营生活。学校还组织少先队员参观污水处理厂。2013年5月在团区委的组织下,我校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少先队员参加了“奉献微爱”圆梦活动,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距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活动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珍爱生命,学会感恩,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2、开展“留守儿童手拉手·共架连心桥”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手拉手活动。

我校自2012年以来,先后与淮北市黎苑小学、土楼小学结成结对帮扶学校,并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增进城乡小朋友的互相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引导城乡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通过活动,搭起了城乡孩子友谊的桥梁,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原谅别人的过失的能力、结交朋友的能力、养成能够感觉别人的存在和逐步体验友谊可贵的能力等。乐于助人的火种在学生心中传递,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行。

4、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多年来,学校少先队坚持开展“五爱活动”,并以“爱心、孝心” 为切入口,两大行动成为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的特色。2012年9月10日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开展了“我的老师像妈妈”主题班队活动,少先队员将精美的温馨祝贺书签挂在校园中,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祝贺这个属于辛勤园丁的日子。课间操时间,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齐聚操场,由12名同学代表全校近1000名少先队员为教师节献词,为老师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学校大队部发出了“温馨五月天,感悟母亲节”的倡议,让大家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记住母亲节,记住母亲的爱。感恩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5、读书活动

为了推进我校书香校园建设,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学校大队部利用假期向全体队员和家长发出读书倡议,提倡亲子共读并撰写读书心得。2012年10月13日,学校大队部开展了“读书成就未来,书香飘溢校园”和 “我与父母共读一本书”读书展示活动,让读书活动从学校向家庭延伸,让校园浓郁的书香飘进家庭。2012年11月开展了“阅读百科,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主题的“同游百科园”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与家长阅读书籍的热情,融洽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促使孩子、家长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和智慧,在阅读中享受生活乐趣,在阅读中共同成长,唤起家长对孩子读书活动的重视和支持。

4、学校针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学校实际,聘请法 9 制副校长,采取看话剧、听讲座、看展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举办了禁毒展览、文明小使者签名活动等。同时,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设立了心情小屋(心理咨询室),并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等形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融体育教育于德育教育是我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学校提出“我运动,我快乐”的口号,从传统体育项目寻找德育教育的突破点,在全体师生中开展“花样跳绳”的活动并邀请上海体育大学花样跳绳队来我校表演,使我校的跳绳成为大课间活动的一个主要的活动项目。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武术操、校园集体舞和传统民间趣味游戏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弘扬优秀校园文化,营造文明育人的新环境

学校积极营造“重礼仪、讲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红领巾广播、红领巾电视台、校园网站、班级墙报、黑板报等途径,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淮北市文明城市创建要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党的“十八大”等内容,使学生在教室布置、走廊、墙壁中处处受到熏陶。学校加大对校园环境方面的投入,规划好校园文化建设格局,从绿化美化入手,构建学园、花园、乐园、家园和校园美观化、环境育人化、行为规范化的校园文化模式,使校园凸显秩序井然、生机盎然的特色,使之更适宜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学 10 校通过精心布置,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育人的场所,充分利用将其变成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科学教育的阵地。让楼道走廊变为艺术殿堂,把师生们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电脑作品等分别装帧分类,悬挂在各个楼层走廊墙壁上,学生每天行走其间,使之受到美的教育。学校门口现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校门一侧修建文化长廊,将“经典诵读篇目,每月重大节庆日,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展示在学校的显眼之处。含义深刻、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立于鲜花草丛中,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又使师生和市民受到熏陶。每层楼都有不同内容的文化宣传板,学生每上一个楼梯,也会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让学生行走其间或游戏当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篇7: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材料

全椒县古城小学“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汇报材料

古城小学近年来以手球运动为抓手,以体启智,以体育德,将手球运动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学校根据教育局的发展目标,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积极组织开展群体性手球活动,以促进学生体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对照滁州市特色学校要求,我们回顾近几年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古城小学创建于1908年,襄水还清,百年老校。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70多名,教职工58人,专职体育教师3人(都是本科学历)。近两年来,在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重视和扶持下,我校办学环境和设备设施逐步得以改善。学校现配置有932平方米水泥手球场两个;塑胶手球训练场地一个(代建中,资金已下拨)。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阳光体育”活动,常年坚持手球训练,以此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

2010以来,四次代表全椒县队参加滁州市小手球特色学校的比赛,2012年获得市第四名的好成绩,2013年获得第五名,并荣获道德风尚奖。近年来,为滁州体校和省体育职业学院输送4名优秀队员。陈建宇、刘涛先后被安徽省体育职业学院录取。

今年的全省、全国比赛中,我校输送的队员熊家倩、刘涛、曾鸣均作为滁州代表队的第一主力参赛,顽强拼搏,共获八枚金牌。

在2013年举行的全椒县首届小手球联赛中,我校女子代表队获得第二名,男子队获得第四名的成绩。

二、落实组织领导,确保手球运动的蓬勃开展。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体育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领

导、体育教师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小手球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手球特色的规划和实施。

2、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一系列的小手球运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小手球体育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每年都认真制订工作计划,每学期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并及时记录好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每学期、每做好总结回顾和反思。

3、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为更好的开展小手球运动奠定基础。学校每年增添部分公用小手球,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及时修补现有场地,确保学生安全的活动;及时添置其它常用体育器材,如实心球、比赛用球,以保证小手球运动的正常开展。

5、学校统筹解决校小手球队队员的训练时间、服装和其他相关训练条件问题,保证训练正常进行。

三、做好小手球运动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

1、抓普及。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各班成立 6 — 10 人的小手球运动小组,每小组有两个以上小手球(学校提供),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活动。班主任老师做好分组、辅导和组织活动等工作。

2、抓基础。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等时间进行小手球基础教学活动。将大课间活动课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让学生开展以小手球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

为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坚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课外活动都做到场地、器材、时间三落实,并保证师生全员参加。如每天三十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亮点。学校每年定期开展校级手球运动会和冬季运动会,通过活动开展旨在培养学生手球运动的兴趣和集体观念,并在竞赛中发现和挑选手球“苗子”。

四、举行班级之间的小手球比赛和小手球特色周为了给学校增添更浓的小手球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比赛机会,每年的校学生小手球赛采用联赛的形式,由四、五年级各班组织训练参加比赛的项目为五对五全场比赛。

2013年6月20日——21日,我校举行首届小手球比赛。四五年级学生按男女组别分年级分组进行,共有12支球队参加,以分组循环积分角逐名次,共计12场比赛。比赛中,在各参赛队教练员积极组织,认真负责,全力支持,以及裁判和工作人员,公正执法,认真工作下,比赛获得圆满成功。

五、努力提高校小手球队的素质和竞技水平

1、学校成立小手球兴趣小组,利用每天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开展训练,每周训练时间不少于3课时,严格管理规范训练,从中及时发现培养人才,充实到校小手球队中。

2、学校成立男、女小手球队,每周坚持科学训练。教练组制订

好训练计划,做好训练记录,及时探讨研究训练情况,提高训练质量。建好运动员档案,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在手球训练和手球竞赛活动中,学校行政高度重视,手球场上能看到行政的身影,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加油呐喊,极大的鼓舞了球队学生的士气,并做好后勤保障,让运动员和教练员无后顾之忧。手球运动工作也得到全体班主任老师的积极配合,为保障训练队学生学习成绩,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及辅导作业,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督促学生按时参加体育锻炼。班主任成为学校手球工作发展和壮大的幕后英雄。球队学生家长对学校手球训练的开展给予了支持和重视,经常来校观看孩子们的训练,配合教练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3、搞好学校小手球队的梯队建设,成立学校小手球二队,主要由三四年级的学生组成。着重抓好队员的身体素质、基础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为进入校小手球一队做好准备。

4、学校小手球兴趣小组成员优先选用为校队队员,学校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选上无故不参加者取消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的评选资格,取消参加校小手球联赛的资格。

5、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互访性的小手球交流比赛,提高球队的比赛经验和战术素养。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小手球比赛,做好比赛的一切事务,力争取得较好的成绩。

六、开展小手球运动的教育科研活动促进特色创建工作

1、鼓励全校教师开展小手球运动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尝试、实验多种可行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指导方法,及时总结反思,经常探讨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推动学校小手球运动向纵深发展。

2、尝试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选择编排适当的小手球内容插入体育课中,积极开发体育教学校本教材,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3、2013年,学校申报了滁州市课题研究,体育课题《小手球特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获得滁州市教育局立项,今年起开始实施,他将推动我校小手球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我们将以“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今后学校将努力营造具有体育特色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出适合体艺特色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培养一支会训练的特色师资队伍。

学校将全面实施手球校本课程研发工作,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广泛动员教师及学生全员参与,做到大课间及课外活动师生人手一球,促进学校手球群体活动的普及和发展。我们相信:有各级政府的保障,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古城小学将在广阔的教育舞台上续写新的篇章!

全椒县古城小学“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

汇 报 材 料

发挥体育优势打造品牌学校

篇8:金属材料工程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特色专业是学校根据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积淀形成,它具有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鲜明的个性特点并为社会所承认的专业风格。具体地讲,特色专业应具有下述特点: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水平高;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规范,专业改革力度大,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学术水平高,学生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高;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品牌要求越来越高。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专业是一所高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1.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始建于1952年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其发展目标为“到21世纪中叶,把学校建设成工科特色突出,文理农医优势明显,学科结构合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完备,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培养目标为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只有从根本上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的改革,才能最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保持学校的传统与特

色,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争创同类一流奋斗目标的需要。我校历经57年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多年的积淀,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具有了一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3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办学条件下,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正是为了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与办学特色,促进专业之间、专业内部之间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融合,形成各专业整体的办学优势,培育出自己独有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以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全校各专业的整体优化,实现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持续健康发展。

3.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方面,高等教育学费分担制增强了教育消费者的教育质量意识。作为高校,必须重视“规范、特色、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市场机制介入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要求高等教育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出”。在市场经济中,只有特色产品,才能供不应求,参与市场机制运作的高等学校也只有打造出自己特色“产品”,才能得以生存发展。

总之,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获得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

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学科之一,是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设立的。该专业设立于1959年,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材料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该专业1995年被评为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1994,1997,2000和2004年连续4次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者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金属材料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措施

1. 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措施

(1)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为指导,倚借洛阳工业强市的优势,联合各厂矿的专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选择地对国内主要大学的相近专业进行调研,对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围绕提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调整、充实、完善专业培养计划,制订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2)针对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运行和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不足,确定合理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任选课和素质教育的比例;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要求任选课中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艺术类课程,增设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课程和反映金属材料工程学科前沿的课程,使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更趋科学、合理,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要求和特点,结合厂矿企业等对毕业生的要求,对课程体系、学时、课程设置顺序、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进行合理规划,构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制。

(4)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针对学生对所学专业不熟悉,从大一入学即选派专业课教师担任班级导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引导与教育,使学生一开始即能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大二开展大学生科技研究训练计划,参加到本专业教师的课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开发能力;大三、大四结合实习聘请厂矿的专门技术人员开办讲座。

(5)逐步提高办学层次。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优势特色,形成以金属材料工程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共存的多层次的教学体系;采取严格、规范的管理措施,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2. 师资队伍的建设

(1)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以培养或引进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科学合理的配置教师资源,完善梯队结构,以保证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2)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重点扶持创新人才的成长。重点支持关键岗位的学术带头人以及提出重要原创性学术思想、有可能在某一学术领域取得成果的教师,领导本专业进入先进水平,对骨干力量提供条件到国内外先进院校进修培训、考察。

(3)建设和完善教研室活动制度。通过教研室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探讨,形成教学研究的氛围,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建立专业课教师的传、帮、带制度,扶持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实行工作成效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以上措施,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力争把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建成省级教学团队。

3. 课程建设的方案与措施

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每门课程建成包含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资料、作业、试题库等系列课程资源。加强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编制和使用,在选用优秀教材的同时,积极组织编制教材,重点抓好主干课程的教材建设,编写、出版4~5部反映专业和地方特色的专业主干课教材。加强对课程内涵的建设,在具有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争取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研究和实践,加强对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显著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争取建设2~3门受学生欢迎的双语课。丰富图书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挥信息功能,掌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

4. 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案与措施

充分利用本专业现有的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学实验中心、材料检测中心实验室、网络互动金相实验室以及学院雄厚的科研实力,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制定有效措施,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中实验教学、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的实施效果,加强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对实验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为本科生搭建参与科研活动的平台,形成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制度。形成本科生优秀论文评选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质量的学生是检验专业水平的条件之一,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替代。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根据不同阶段、不同课程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国内外院校相近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考察,学习创新、积累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方法的研讨与交流。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探索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名师培养为导向,培养极具个性魅力的教师,实现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现代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全面转变,将启发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及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2)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能力,引进海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升教学的科研内涵。

(3)积极尝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服务体系

结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严格考风,树立良好的学风。在教学服务中创造一流的教学管理,并争取取得管理成果。通过加强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作业收藏、论文著作管理,为专业的全面系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利用数字化手段、完善综合信息管理、网络服务等支撑服务体系,使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科研环境达到省内一流,为高水平的专业建设提供硬件支持。

四、结束语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的核心,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根据我校发展目标,从教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突破性、实效性的专业建设,形成特色突出、地域特色鲜明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将本专业建成华中地区特色鲜明、教学水平和质量较高的专业。

摘要:本文介绍了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对金属材料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泮洲,侯立松.浅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4,1:22~23

[2]汪上,刘朝臣.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52~55

[3]郑确辉.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30:19~20

上一篇:会计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下一篇:教学叙事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