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浅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

计的融合

李国明(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办)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来源: 】 【字号:大 中 小】很多人习惯于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分割开来看待,并在其间比较优劣,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我们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冠以各自独立的名称,但是它们仍然是在同一个审计活动中因具体目标不同而导致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从审计成长发展的层次上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基础,效益审计是突破,经济责任审计是升华,它们本就应该是一体的。另外,将它们割裂开来在实际工作中也带来了一些困惑和奇怪的现象。例如,将是否开展效益审计和开展程度纳入考核范围,导致出现凡是审计项目都冠以XX效益审计的名字,而其实际工作内容与原来并无多少差异;因效益审计涉及的效益评价、指标计算等大多受具体的财务事项,特别是小金额财务事项影响较小,所以,目前的效益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引导审计人员忽略很多基础性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而是直接就一些自认为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计和调查,功利意味十足,使得审计工作浮躁情绪上升,也招致被审计单位的一些微词;经济责任审计因为需就某一领导任期的相关经济事项进行审计,所以时间跨度一般都比较长,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已经实施过的其他审计内容重复较多,而原已经实施的其他审计因侧重点不同于经济责任审计,导致因无法利用原审计成果而不能不重复,因此,因重复审计导致审计资源浪费现象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铺开而日益突出。

如何解决该问题?笔者认为,核心的一点就在于我们不能再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分割开来,而要将他们融合起来。具体地讲,在同一份审计报告中,应该同时反映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审计结论。在反映的方式上,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这使得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同时后者又在组织形式上独立于前者,体现出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化,逐层深入,具体、精细、全面、完整、有始有终。

事实上,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也并不是没有包含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成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也会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也会将有关问题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只是未上升到更高层次领导的经济责任上(受被审计单位这一审计对象的限制)。所以,在逻辑上,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内在地包含着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它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并不矛盾,只是需要扩充而已。而现在,大力推广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审计的发展趋势和当务之急,进行这种扩充在理论上、实务上也完全可行。

以上浅述,仅属笔者个人学术研究观点,如有不当,欢迎批评指正。(李国明)

第二篇:浅谈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

【内容摘要】:本科题的研究,拟从分析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运用、投资效果等四个方面入手,客观评价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揭露重大违法违纪及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问题,提出促进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公共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审计建议。同时,对公共投资效益审计项目的选择、审计目标的定位、组织方式

的确定、评价指标的采用、审计方案的要点、审计报告的结构等内容进行研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公共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近年来,我国对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体系和框架逐渐完善,政府职能由原来的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干预,逐步转向只对市场失效部分进行补充,政府投资管理的重点转向了公共投资项目。与此相适应的国家审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也应当转向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如何加强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已成为当前国家审计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概念、目标

(一)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概念

公共投资项目,是指由政府财政性资金或政府组建的特定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筹集的资金投资或参与投资的项目,也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公共投资项目按照项目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和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这类公共投资项目可以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进行管理,由项目法人充当项目业主,担负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功能,可以用经济评价指标评价该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一般是非盈利性的,主要是提供社会公共产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投资项目。由于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提供的是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很难用经济指标评价,因此如何评价这类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是效益审计的难点。

效益审计,即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分析,评价经济效益的优劣,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

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以促进和提高公共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为目标,以公共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使用和投资效果为主要审计内容,以项目建设结果为导向,以揭露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对投资领域相关政策的评价,融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一体的效益审计。通过检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作出评价,提出改进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已经突破了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范畴。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不仅有纯粹的财务收支审计内容,而且包括了大量的项目管理审计内容,深入到了被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审计结果更多地指向了项目的绩效,这种做法与效益审计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在技术方法运用和证据支持方面,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也突破了查账审计的局限性。

审计机关开展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抓住了政府资金使用的重点,抓住了各级政府关注、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对于加强对投资领域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投资项目效益情况的客观公正信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政府完善投资决策,管好用好资金,防止损失浪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促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关注对国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和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的审计,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促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投资效果;关注国家宏观投资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促进完善政策法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所以,开展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完善法制、制约权力、提高效益”。

二、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组织实施

(一)公共投资项目选择

选好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项目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特别是在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选择一个好的审计项目对于积累效益审计经验,发挥效益审计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选择审计项目时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地选择审计项目,不能盲目选择。选择审计项目要考虑:一是所选择项目的重要性程度。如果所选择的项目是政府及有关部门比较关注或者

第三篇: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利用

文章标题: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利用

根据《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现任审计暂行规定》中指出,所谓经济责任审计,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单位或部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所进行的独立的监督、评价活动,经济责任的目的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

当负有的责任。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成果的正确处理和运用是非常关键的。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应坚持以下原则:(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二)结果公开、审用结合;(三)经济责任过错追究、违纪违法必究;(四)奖惩结合、整改结合。

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的要求,它的目标之一是把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利用到干部管理中去。

加强对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是经济责任审计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产生过程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而产生的。最初是为了适应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对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审计。沈阳市于1994年11月颁布了《沈阳市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条例》。1995年1月至1996年5月,该市对300多户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查清了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情况,分清了前后任经营者的经济责任,特别是为企业主管部门考核任用企业领导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95年初,外经贸部提出了“一年一小审,届中一中审,离任一大审”的三步审计方法,从而在加强对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管理和考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从1995年开始,山东省菏泽地区在全地区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普遍实行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兑现奖惩、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纳入干部监督管理轨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8年6月,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审计署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将组织对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署的一项新增职能,明确规定下来。1999年5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至此经济责任审计发展为一个专门的审计类别。

从以上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是明确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审计机关通过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审计,通过相关的经济指标的分析,对其正确客观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依据,把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结果最终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

据山东省审计厅厅长左敏在山东省经济责任工作会议上透露,自2000年以来,山东省已对13924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损失浪费、管理不规范等造成的585.752亿元的问题资金。山东省省直部门、单位和省属企业基本做到了领导干部逢离必审,在已被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党政领导干部中,厅局级256名,县处级1420名,乡科级11525名。参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山东有1336名领导干部得到提拔,同时也有871人因此被降职、撤职或免职。2000年以来山东还查出隐瞒、截留、转移收入14.52亿元;账外账、小金库16.02亿元;偷漏税金5.29亿元。通过五年来的经济责任审计,被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领导干部已有83人,另有195人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68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从以上山东省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来看,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干部监督管理的一项制度,在对干部的提拨、任免、奖惩中起着重要作用,比起以往领导干部自我评定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从深层次的经济活动中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分别计入干部考核和廉政档案制度,已经作为一种考评干部政绩、选拨任用的依据。

在干部选拔任免上,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使廉洁勤政、政绩突出者得到重用,使政绩平庸者受到鞭策,使未过审计关的问题人员被免职调离,使违法违纪者受到惩处;结合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和考核,对干部的任中审计,可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有重点地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可以使问题得到及时查处,使不了没有问题的干部得以澄清;对离任干部进行审计及审计结果利用,防止离任者一走了之,避免了新官不理旧账。

要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开展干部廉洁自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在教育干部、提高干部素质上的作用。很多地方党委、政府充

第四篇:浅谈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十要”

《国家审计准则》第五十七条规定:审计组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应对措施,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笔者从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实际及特点出发,在做好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谈一谈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十要”,仅供审计同仁参考。

一、基本情况“要”清楚。审计立项依据,被审计单位(项目)名称,被审计单位主要职能、人员编制数、实有人数、内设机构数、下属单位数,被审计当事人基本情况等等要编制清楚。

二、审计目标“要”准确。通过对被审计当事人任期内各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在审计工作目标具体化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各级党委政府、审计机关、委托单位的要求,根据审计组成员的业务能力和审计经验,时间要求,做到量力而行,综合确定具体审计工作目标,要防止大而空。

三、审计范围“要”恰当。在审计时间范围上要与被审计当事人任期一致;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当地全部政府性资金,包括一般预算、基金预算、预算外资金、政府性负债和其他专项资金(基金);上述全部政府性资金涉及到的重大项目

和部门单位都应列入审计或审计调查的范围。必要时可以追溯审计其他和延伸审计其他相关单位。

四、重点内容“要”突出。

(一)经济或职能工作业绩情况。审计核实与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职责、任务相关的经济工作目标或职能业务目标完成情况。掌握被审计领导干部为本部门(单位)系统的事业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业绩及存在的问题。

(二)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重点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单位)预算执行、财政财务收支、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资金(基金)使用、预算外收支、关联单位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投资决策和效益情况。审查单位重点投资的规模、结构、决策程序、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效益效果情况。

(四)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重点审查本部门(单位)业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五)个人执行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

五、审计风险“要”评估。一方面,由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一般涉及会计较多、时间周期较长、业务内容繁杂,再加上审计力量不足,审计资源有限。因此,存在一定的审计检查风险。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既对单位,又对个人,既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又关系到被审计当事人的仕途。因此,存在一定的廉政审计风险。要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严格控制这两种审计风险。

六、步骤方法“要”操作。在编制实施方案确定审计步骤、

审计方法时,要紧密结合上级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审计资源情况,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等因素,选择既能满足完成任务,又能审计组成员熟练操作,还能紧扣被审计单位财务和业务实际的步骤和方法,增强可操作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七、时间安排“要”合理。一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实施时间,一般安排30个有效工作日为宜,特殊情况例外。第一阶段:用1-3天时间做好审前调查,起草审计实施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第二阶段:用25天左右的时间,实施审计查证及相关情况调查。第三阶段:用2天左右的时间,整理有关资料,草拟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

八、审计分工“要”恰当。根据审计组成员所长和审计项目实际需要,由审计组长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对审计组全体人员进行恰当的分工,确定主审和复核人员。确保个人目标、审计事项、审计质量、完成时间“四个”落实。

九、评价提纲“要”融入。把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提纲融入审计实施方案之中,实施审计的重点就是审计评价的重点。为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或职能工作业绩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投资决策和效益情况,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个人执行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等作出评价打好基础。从而达到审计报告对审计实施方案评价提纲要求的内容,在审计查证的基础上评价到位,对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证据不足、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事

项不作评价的要求。

十、方案报告“要”结合。要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和撰写审计报告的结合上下功夫,要围绕审计报告“报什么”,在实施方案中编制“审什么”。使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重点就是审计实施的重点,审计实施的重点就是审计报告要“报”的重点。因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在完成审计项目任务时所依据的具体指导方案,在整个项目审计实施中起着桥梁和扭带作用,科学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事关整个审计项目的成败。所以,在具体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时,只有认真搞好调查,紧密结合实际,统筹目标任务、利用审计资源,兼顾业务水平、结合报告要求,才能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功半事倍的效果。

第五篇: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引言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进一步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重要保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本文以一汽集团为例,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在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现状,就如何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期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献策献力。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含义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人员依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企业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效益的优劣,挖掘提高效益的潜力,以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不同,财务收支审计侧重经营收入的合法性,成本费用的真实性,损益计算的准确性;经济效益审计则侧重检查资源利用的经济性,经济活动的效率性和执行目标的效果性,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效益审计通过其评价功能,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企业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

审计是经济监督的工具之一,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善经济运行,加强经济活动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方式,对于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速经济发展进程都有着客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市场规则对企业的严峻挑战,企业经营更加理性化。“企业不赚钱就是死亡;企业家不赚钱就是犯罪”。这位企业家的格言,把企业经营的宗旨与压力,市场的竞争与挑战讲的非常现实。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根本,追求的目标。说明现代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营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快速转变经营观念,只有提升经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三化建设,制度化、流程化、数字化,通过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急切的需要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发现管理上的问题,完善改进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是决策者在新形势下的要求。

目前,在企业中推行经济效益审计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标志,是现代工业的一个产物

审计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改革,也在逐步完善起来。经济效益审计是按照审计的目的和内容而进行的分类,它在提高企业管理、运行各方面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现代审计的一个标志。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并壮大起来,企业经济管理就应运而生了,因

1

此它又成了现代工业的一个产物。

(二)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提高企业自主经营权,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我国宏观调节机构尚不健全,部分企业缺乏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因此,在宏观调控机构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审计要发挥监督和管理的职能,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保证企业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与合规,更要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及时纠正企业不良经营行为,减少损失浪费,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经营效益。

(三)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落后,损失浪费严重,存在着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企业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能够促进企业挖掘内部自身潜力,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树立效益管理意识,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可全面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工具之一,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控制等职能。它不能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的范围,而应扩展到企业生产、计划、决策、营销、采购等方面,不应只注重事后审计,而应扩展到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深入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不仅延伸了审计范围,拓展了审计领域,而且提升了审计职能,完善了内部审计的内容。

三、目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企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性认识不足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 一些思想认识上的混乱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工作上的种种偏差,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国企业的内审机构表面上也是对董事会负责,实质上却受管理层的制约和影响,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为管理经营者服务,使得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强。更有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审计部门的具体业务也往往是临时指定。但客观性、独立性却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缺乏独立性,就不可能进行经常、及时、有效的经济监督,这些都使得效益审计发展相对滞后。

2、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相对狭窄

目前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仍然是以财务收支审计内容为主,与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效益审计还有距离。对到底开展什么项目的效益审计,效益审计范围延伸到什么程度,仍然存在疑问。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审计职能的局限性,还有审计人员思维方式和技术知识水平的限制。

3、缺乏统一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由于目前企业经济效益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标准、程

2

序、方法及报告等均没有相应的法规条例提供指南,审计人员就很难采取统一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在专业判断上难以达到一致性和客观性,不能体现经济效益审计的独特价值。审计人员自由选择审计程序和方法,且更多地运用职业判断,加大了审计风险。

4、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致使审计效果难以实现

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显著的特点是对审计对象的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活动进行评价,而要进行评价必然涉及到怎么运用具体的的经济指标、评价标准的问题。而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的审计范围广泛,对象千差万别。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不同,衡量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活动分析、评价其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就很难统一。因此造成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还没有概念明确且社会认可的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尽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但从实际整改情况看,并没有改变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样的问题屡查屡犯,审计效果利用程度不高。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的成因分析

1、思想观念认识不足

企业的一些相关部门、人员对效益经济审计思想上认识不足,观念上也不够重视。他们对效益审计并不重视,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在开展经济效益工作的时候,很多审计机关对于经营管理和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财务合规性审计过程中顺带关注,对效益审计的评价和管理建议也只是在财务审计报告顺带提及,并没有足够重视效益审计。这些审计人员认为,企业能够自主经营、正常生产经营,实现经济利益所得,就没有必要再对企业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活动进行审查、分析、评价,更不用说为了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而提出意见和建议了。

2、审计人才缺乏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大的工作,除了知道必要的财务知识外,还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能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人员仍然以财务人员为主,对财务审计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在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知识相对来说还比较欠缺,未能综合运用经济、工程、评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由于审计人员的知识面相对狭隘,难以满足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综合性强、层次高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就难以实现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有的还会做出大量跟企业长远发展不符合的审计信息,出现本质性和专业性的错误,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3、审计资源分配不合理

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人员应在考虑审计资源、审计风险、管理需要等的基础上,来制定审计计划,并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目前,我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人员往往不能根据管理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审计资源判断出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从而合理降低

3

审计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以发现管理上的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4、审计取证手段不力

审计对报送资料缺乏有效的取证手段。真实完整的经营管理、财务等资料是审计机关进行有效审计的基础。企业内部效益审计要求高、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需要财务报表、账册凭证等资料,还需要被审计单位开展相关经济管理业务活动的资料。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在索要资料的时候缺乏有效的取证手段,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在取证时,有的单位不配合审计人员调查、不提供资料,这样就无法查清有些问题,难以准确定性处理这些问题,审计人员只好放弃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反映。

四、案例分析

(一)企业概况

一汽集团某一下属公司是一个多年的亏损企业,该公司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一汽集团占有75%的股份,主要生产、销售微型汽车、轻型汽车及零部件,自1998年以来连续亏损,截止2005年末累计亏损达9.2亿元,资产负债率210%。

(二)审计过程

2006年,审计组对该公司2005年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中运用了经济效率比较和经济活动分析等方法,通过比较发现该公司产品销量较2004年下降了61%,直接导致收入大幅下降,通过对该公司2005年利润的亏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全部产品的毛利率仅为1.35%,其中主要车型的毛利率为-16.5%,且个别型号车型的边际贡献率已出现负数,全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利润仅能负担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营业费用,而亏损额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水平相当。审计人员通过符合性测试等审计手段,发现了该公司在采购、销售、生产等各环节还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和不足,如商品车库存管理混乱,存在长期外借车辆;三包配件领用审批不规范,致使账实存在差异;大部分采购或外委加工费发票挂帐缺少审批手续;厂房及设备出租租金尚不足以抵偿折旧费用等。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组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敦促其尽快出台政策或制度,加强管理,同时将审计结果上报集团公司领导,以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了事态恶化。

(三)审计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案例中审计组对于这个亏损单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围绕着开源和节流这两个重点来进行。

首先要分析单位亏损原因,找出本单位历史上经济效益最好年份各项数据作为基准,然后收集两、三年的数据与它进行比较,主要做以下五个对比:一是比销售收入,如果销售收入下降较多,则问题可能发生在产品的开发、销售或质量上;二是比毛利率,如果毛利率下降,则问题可能发生在生产成本上;三是比管理费用,如果管理费用上升,则要对管理费用的各个科目对照检查,找出影响管理费用上升的主要因素;四是比较财务费用,如果财务费用上升的比例超过银行利率的调整利率的话,则应该查找新增借款

4

的原因;五是比投资收益,对外投资单位数和投资额数是增加还是减少,目前许多单位这一部分的比例占得较大,但管理上往往滞后,因而暴露出不少问题。

开源的重点在增加销售收入,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可以将该单位近期占销售收人较大比例的几个产品的近两年的产量和销量按月对比就可以看出哪些产品的产、销是同步上升或是下降或是持平,特别是对数量大而销量下降的产品要作详细的分析,因为这可能会造成大量的积压;对产量和销量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几个产品要作细致的分析,很可能这里会出现新的亏损因素,而对于销量逐步上升的产品则要花大力气进行分析,这里很可能会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

节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节约开支,以最低的成本、费用生产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二是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这些损失绝大多数都能通过经济效益审计暴露出来:应收账款长期收不回成为呆账和坏账;在对外投资、联营、合作中,有的外商仅提供一只样机,就被算作20%“技术投资”;在联营单位里,管理费用高,滥发奖金和实物;搞非法集资,既支付利息又支付“红息”;用各种手段私设“小金库”,造成单位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利用公款为个人炒股票和期货,造成大量亏损;管理不严,出现贪污、受贿、挪用以及被盗、被窃现象;购置的生产设备,长期闲置不用;购进质量低劣的原材料、元器件、造成库存积压;为其他单位经济担保,不做信用分析,当债务方无力还债时,负连带(担保)责任,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举债投资,达不到预期效益而使单位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仓库管理混乱,账物不一致,使得造成损失多少也无法查明;不重视产生质量,产生大量废品和加工损耗,造成极大的浪费。

这样,2006年一汽集团审计室经济效益审计部共完成对分、子公司的经济效益审计14项,完成审计报告17份,涉及资金25亿元,审计出有问题资金近6千万,提出管理建议近百条。

一汽集团每年也因为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而堵塞了大量的管理漏洞,有效大控制了资产的流失,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也使得审计部门越来越得到集团领导及各单位的理解和重视,一汽集团的审计工作也处在稳定上升的良性循环中。

可见,审计的最终目的是针对审计中发现的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事项和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被审计单位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失控点,从而进一步提高被审计单位的整体效益。

(四)经验与启示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就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透过上述案例,我们看到经济效益审计确实是一项增值审计, 精辟透彻的管理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合理有效的管理建议好比一剂良药能帮助企业化解风险, 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实现价值。具体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找准切入点, 以点带面

在做经济效益审计时,要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管理的薄弱环节、重要

5

单位为重点, 紧密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和中心工作。例如经营决策、计划、资金运用、生产技术等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和环节,我们就要以此为突破口, 确定经济效益审计项目, 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以点带面的效果。

2、做好财务审计是开展好经济效益审计的关键

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根据企业财务工作者做出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来进行审计工作。例如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企业全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利润仅能负担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营业费用,而亏损额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水平相当。只有将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 才能保证效益审计是在真实性、合法性的会计资料基础上进行, 才能出之有据、言之有理, 抓住问题的关键

3、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是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的根本保证

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相比, 对审计人员要求更高,面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除了要精通财务知识, 还要懂得企业管理、生产控制、工艺流程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在校审计专业学生,对有关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等更是知之甚少, 所以必须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

五、结束语

透过上述案例,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审计分析方法准确的进行分析,准确的找出一汽集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正确有效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使集团有效大控制了资产的流失,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也使得审计部门越来越得到集团领导及各单位的理解。我们看到经济效益审计确实是一项增值审计,精辟透彻的管理分析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努力的方向,合理有效的管理建议好比一剂良药帮助企业化解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实现价值。

目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企业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专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以便积累经验,为全面推进经济效益审计奠定基础,充分发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

6

参考文献

1.高岩芳.企业财务审计.http:/// 2007(4) 4.张晓平.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现状.力诺集团.2009(3) 5.王会金.现代企业财务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11) 6.王会金.审计技术方法.中国财经出版社2013(3) 7.李颖.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3)

7

致 谢

经过数月的查资料、整理材料 ,今天终于可以顺利的完成论文了,自己想想求学期间的点点滴滴历历涌上心头,时光匆匆飞逝,四年的努力与付出,随着论文的完成,终于让我在大学的生活,得以划下了完美的句点。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肖云老师,因为论文是在肖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肖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肖老师大量的心血。肖老师指引我的论文写作的方向和架构,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她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学习中的榜样。肖老师要指导很多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在一次次的回稿中,精确到每一个字的批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论文之外明白了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在此,谨向肖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肖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与我的极大地帮助。

8

上一篇:浅谈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下一篇: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