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调查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职业教育调查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江阳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从规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师资等方面分析其可借鉴之处,并提出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残疾学生就业能力等改进职业教育现状的建议,以期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第一篇:职业教育调查论文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摘要】 以“残疾人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为研究主题,通过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发现,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构性失衡,苏中、苏北地区的专业设置较为滞后、职业教育质量薄弱、师资发展水平较低。据此,提出制定全省特教学校职业教育规划,平衡协调发展;专业结构性调整,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合理设置,同时还需强化特殊学校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 特殊教育学校 职业教育 存在问题 建议 调查报告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特殊学校职业教育的建设情况,以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含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分为(班主任问卷)和(主管者问卷),主要内容为: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学生规模、职业教育开设模式、特殊教育学校分布状况、职业教育开设时间、专业及教材情况、教学计划、职业教育经费和资源建设情况、教育教学活动情况、职教资源、学生就业比率等。一共发出5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份。其中,10份主管者问卷,38份班主任问卷。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现状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在残疾学生和社会间发挥了桥梁的作用,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性劳动教育是专业性训练,使残疾学生可拥有一技之长以便参加社会活动、适应社会。48所特殊教育学校中,48所特殊学校开展了职业教育,占调查学校总数100%。职业教育集中度高,其中54.2%是在七年级开展职业教育,29.1%在十年级开设职业教育,五年级、八年级分别占2.1%,六年级、九年级分别占6.2%、6.3%(见表1、表2)。

2.近5年江苏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

江苏省近5年来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整体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见表3)。

3.江苏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开设模式

江苏省48所特殊教育学校中普通班增加职教课程的占50%,职教班的占33.3%,同时拥有职教班和在普通班增加职教课程的学校只占16.7%(见表4)。 4.江苏省 开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分布状况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职业教育的学校占72.9%。其中分布在市里的占29.2%,分布在区里的占10.4%,分布在县里的占33.3%。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没有开展职业教育的学校占27.1%。其中分布在市里的占14.6%,分布在区里的占2.1%,分布在县里的占10.4%(见表5)。

三、研究结论

1.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开设时间不尽相同,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从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分析得知:苏南地区的学校的类型以培智学校为主,而苏北和苏中地区,则以综合学校居多。由此我们看出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在具体的学校专业化划分更精细。从职业教育开办的时间上来看,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最早开办职业教育,为1927年,而苏中、苏北地区则稍晚于苏南,分别为1970年和1988年(见表6)。

2.不同区域职业教育的专业及教材情况。从历年来开设的职业教育专业上看,各地区都在信息时代出现了有关计算机的专业。但也存在着显著的地域性差别,主要表现为苏南地区多以烹饪和器乐为主,因为作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它的第一二产业已经很发达,向以烹饪为主的服务业和娱乐方面扩展。纺织厂、服装厂分布较多的苏中地区开设烹饪专业,这与它们的地域有很大的关系。在经济稍落后的苏北地区,由于成本较低,针绣覆盖面较广。江苏省97.9%的特殊教育学校有教学计划,2.1%的学校无教学计划。12.5%的特殊教育学校教材单一,其中有教材的占2.1%,无教材的占10.4%。62.5%的特殊教育学校有多门课程,其中有教材的占50%,无教材的占12.5%。25%的特殊教育学校有自编教材(见表7、表8)。

3.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经费和资源建设情况

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经费中专项经费和自筹所占比例都为35.4%,社会救助为6.2%,无职业教育经费的占23%(见表9)。

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资源建设中设有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室、能满足需要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有职教基地的占12.5%。43.8%的特殊教育学校有相关教学设备和器材,2.1%的特殊教育学校用混用的职业教育教室。

4.江苏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情况

江苏省48所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42人为专职,31~40岁所占比重最大。10人兼职,31~40岁的有8人,40岁以上有2人。8人为双师型,5人在40岁以上(见表10)。

33%的教师是相关专业,56.3%的是普通教师培训,其他占10.4%。58.3%的教师做过相关培训,41.7%的教师没有做过相关培训。56.3%的教师每周课时量在10~16节。

5.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情况

多数学校职业教育能够坚持教育与康复相结合,一是有助于找到学生缺陷部分的代偿,二是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但实际教学实践中还是面临很多具体困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29所学校全部以集体教学为主,19所学校以个别教学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多将专业知识讲解和实际技能练习相结合。

6.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比率

残疾人就业率从2008年~2009年呈上升趋势,2011年~2013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残疾人就业率达到99%。残疾人专业与就业对口率出现过两个上升趋势,分别是:2007~2008年、2009~2010年。出现过两个下将趋势,分别是:2008~2009年、2010~2013年(见表11)。

综合问卷和调查结果分析,尽管江苏省特殊学校职业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直观的、显著的,但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学校因硬件、软件受限,表现在校舍、专业的师资的投入不足,因经费因素的制约,不得已采取应付的态度。呈现的结果就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实习缺乏。二是苏中、苏北特殊学校开设的专业还拘泥于传统专业,绝大部份还停留在缝纫剪裁、工艺美术、盲人按摩、烹饪、草线编制等职业类型,而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专业非常有限,可见职业教育的发展远落后于社会职业需求的方向和水平。三是学生自身的客观条件,如家庭状况、交通条件、社会的偏见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仍有相当一部分残疾青年无法进校学习。因此,无法获得职业教育的残疾青少年,如何与时俱进获得职业技能是残疾青年未来所需,也是社会关心所在。

四、研究建议

一是要制定全省特教学校职业教育规划,促進职业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平衡协调发展。

二是特教学校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制定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三是加强特殊学校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职教教师要改变目前单一的智能结构,既要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也要强化理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手语爱好者的BLOG.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目录[EB/OL].2008-08-22.

[2]孟凡萍.谈如何发展我国的特殊职业技术教育[J].职教论坛,1994,(11):19.

[3]朴永馨.特殊教育词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52.

[4]赵巧云.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现存问题及建议.2007.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重点课题《残疾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DJA140244)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彭琳 孙韵 原溯

第二篇: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江阳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从规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师资等方面分析其可借鉴之处,并提出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残疾学生就业能力等改进职业教育现状的建议,以期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职业教育 经验启示 改进对策

1.问题提出

残疾人职业教育作为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的重视。2009年,教育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发布的《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人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拓宽专业设置,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提出:“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无疑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就目前关于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研究结果看,残疾人职业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职业教育师资缺乏,尤其是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师,学校在师资引进上有较大难度,职业教育方面一般由文化课老师承担相关教学工作[1][2]。在课程设置方面,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缺乏规范的职业教育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单一。刘俊卿提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是经费投入不足、内涵建设不够、缺乏教学保障、教育管理滞后[3]。赵文君提到,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缺乏系統性、就业困难等问题是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的[4]。一些地方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和水平参差不齐,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比较随意[5]。特殊教育学校因本身的封闭性与特殊性造成其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学校很难进行市场调研,使得学校职业教育的开展与社会就业存在脱节,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江阳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2.1职业教育规模。

学校创建于1992年9月,占地17亩,建筑面积4830平方米,可容纳150名残疾学生入学。学校现招收“听力、智力”两类适龄残疾儿童,实施12年一贯制教学。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6人,学校在职教工25人。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残疾学生文化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改革,从1992年办学开始,就不断进行职业教育的探索,学生养过鸽子,开办过服装厂,开设过盲人按摩门市、布艺、手工等,目前学校主要开设油纸伞制作、布偶制作、面点制作和各类手工艺制作等职业课程。职业教育设施占地面积约三百平,学校职教教室四间,包括油纸伞室、手工艺室、布偶工艺室、面点室。职教教室里的设施包括压面机、搅拌器、烤箱、缝纫机等,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生的职教课程都是分开进行才能满足需求。

2.2职业教育师资。

学校共有老师25人,其中承担学校职业教育课程的老师主要有5人,2人毕业于特殊教育专业,1人普校转岗教师,1人毕业于美术专业,1人为外聘的油纸伞专业教师。在与学校职业教育科任老师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承担职业教育课程的老师在校期间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跟着学校外聘的专业老师学习,然后通过网络学习,一步一步摸索。有的科任老师是通过校外学习的方式接触职业教育课程,学校会派在职教师去苏州学习苏绣,去成都学习蜀绣,去城区找专业师傅学习空心针等,学习时间多则一个月,少则一周,学校也会聘请专业的老师来校交流,一学期两三次。

2.3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学校的职业教育课程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摸索,从建校就开始创办职业教育到目前为止,开设过很多职教课程,又因各种原因取消了很多课程的设置,目前的职业教育课有布偶课、手工艺课、油纸伞、面点课程、电子商务、汽车保养平面设计等。由于职业教育课程难度较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聋五年级开始开设,其中油纸伞课程从聋七年级开设,面点课程从聋九年级开设。职高班专业课程与普通职业高中合办,采用职特通融式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课时方面,高二年级一周职业教育课时占到总课时的一半,其他年级职业教育课程时间较少且都集中在下午连续上课。

2.4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目前该校的办学模式主要有校企合作、职特通融等办学模式。学校开设了油纸伞制作职业课程,学校以校企合作的模式,聘请民间艺人为教师、残疾学生授课,学校对油纸伞制作的众多工序进行深入了解过后,从中挑选了网线、糊伞、穿线、画伞面、换伞柄、上油等工序进行学习,力求熟练掌握这些工序的制作,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老师本是分水油纸伞厂长,来校将油纸伞制作工艺传授给学生,并付给完成出色的学生一定酬劳。

另外,学校和普通职业高中开展职特通融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充分整合两校的资源优势,相互依托、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残疾学生。在访谈中校长提到,学校一旁是一所普通的职业高中学校,学校依托职高的师资力量,请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通过在商会展示学生的成果,为学生带来很多就业渠道。

2.5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通过校长访谈了解到,学校建设时的总投资一千多万,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约为二十万。学校办学资金以政府投资和民间资助为主,诸如有来自温州商会、奥运冠军邹凯、美国教科协会等民间机构和民间人士等的捐助,主要的资金是用于学校建设和学生的食宿方面,在职业教育的投入方面并不多。

3.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职业教育资源缺乏。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开展同普通职业教育学校一样,除了资金、师资以外,最重要的是场地、设备的问题[6]。但由于缺乏专门的职业教育场地和专业的实训教室,学生实践实训的效果很难保证。学生因自身的特殊性,在学习职业教育课程方面本就比普通的学生要慢,对于他们来说,只有通过大量练习、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才能逐渐掌握职业技术能力,因此,现有资源的缺乏不能满足大多数特殊教育学生的需求,成为其职业技术学习的一大障碍。

3.2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欠缺。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7]。师资欠缺主要体现在师资数量欠缺和师资质量不高等方面,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教师来自普通师范、普通高校,抑或是兼职教师,有着学历不高、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少的情况,对想要聘请的一些具有专业背景和较高技术的老师时常因待遇低、与残疾学生交流困难、不适应等问题而离岗[1]。学校只能聘用校外的行业师傅授课,由此便带来职教教师队伍不足、专业能力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成效。

3.3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相应的教材。

职业教育课程是实施职业教育活动的载体,课程的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结构。目前,普通职业技术学校不仅开设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会计电算化、电钢琴、机械制图等传统课程,还开设电焊、汽车维修与保养等热门课程[3]。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单一,种类少,没有对现在的市场需求进行了解,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缺乏对残疾学生的集体意识、交往能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较难适应社会的需求;所开设课程缺乏独特性,未考虑残疾学生的特点,没有从他们的优势出发设置课程,与普通职业教育学生相比缺乏竞争力。

对该校科任老师的访谈了解到,他们所承担的职业教育课程都没有对应的教材,都是自己上网搜索教程,根据教程详细的图解学习的,老师自觉专业能力有限,只能教给学生基础的知识,没有教材,就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造成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无法创新,缺乏教学热情。

3.4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充足是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物质保障。目前,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相比,缺乏专项经费来源,经费主要是从特殊教育经费中调配,有关政府和部门不够重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对其使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学校可以获得一些非政府组织或企事业单位等的经费资助,或通过项目建设获得相关部门的经费支持,但这些经费来源并不稳定和充足。由于经费缺乏,在专业设施的配备、师资引进等方面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办学需求。

3.5学生就业不稳定。

校长在谈到学生就业问题时,说道:“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差,没有会手语的同伴或者老师在一起,很快就会有孤独感,从而导致不适应工作岗位而失业。”

残疾人的就业途径单一,一般去工厂流水线工作,或者是服务行业工作[8],随着残疾人职业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不少高中毕业以后的残疾人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介绍的实习岗位,学生不愿意接受,嫌累嫌苦,且对工资待遇不满足,而且残疾人由于自身特点,难以融入正常人的社交圈,工作的同事不能保证都会手语,也没有手语老师协助,久而久之导致毕业生出现难以适应工作岗位、一就业就失业、工作不稳定的现状。

4.经验启示及改进对策

4.1借助普通职业教育学校力量,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提出,“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由普通职业教育机构和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组成,以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为主体”、“普通职业教育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人入学,普通职业培训机构应当积极招收残疾人入学”。在访谈中,校长提到“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要依托普校职业教育资源来发展,充分利用政策、法规,让职业高中与特殊教育学校合作,互惠互利”。特殊教育学校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职业教育,确实难以实现,学校规模小,教师专业能力不够,缺少长远精准的规划[9]。结合本地优势,采取校校合作的方式,发展职业教育,如该校与职高合作办学,建立职特通融式聋生职业技术教育机制,不仅可以借助职业高中的师资力量、实训基地、专业的教学设备等,还可以争取到政府和残联的支持,职高和特校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合作学习,让聋生和健全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和谐发展[10]。

4.2多方面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现阶段特校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欠缺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主要的做法是,外聘行业师傅来教在职教师,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时间短,资金投入少,见效快。

其次,通过在职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11],学校送在职教师去成都学习蜀绣、去苏州学习苏绣、去城区拜师学习烙铁画等,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当然培训的方式也要多种多样,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

再次,依托普通职业高中的师资力量,请高技术人才进校开讲座,进行培训,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实践指导,由专业的老师上课,特校的老师负责手语翻译的双师型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适应社会的要求。

4.3合理设置专业,开发校本课程。

专业的设置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地方特色,寻求独特性。学校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设置相应的专业,不仅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符合学生的兴趣,而且迎合了市场的要求;专业的设置要与学生的障碍类型相适应,聋生缺乏交流,符合他们的岗位就要语言交流少的,同时专业的设置也可从残疾学生的优势出发,聋生有耐心、细心,在手工方面,他们往往比较出色。

另外,適应残疾学生职业教育课程的教材很少,需要学校整合师资力量,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根据残疾学生的生理特点,精选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比如手工教材、面点教材、油纸伞教材等,为学生职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

4.4多样化办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为了有效地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必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功能,采取多种联合办学的形式,如通过校校合作弥补特校办学条件缺乏的不足,提高残疾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业师傅来校教学,学校派选优秀教师担任助教,解决课程手语沟通等问题,学校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残疾学生,企业为学校残疾学生实习提供实训基地,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又可以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帮助残疾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12];通过工学结合,将学生手工作品义卖的资金作为奖励,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4.5加强残疾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及转衔服务工作。

残疾人就业容易出现工作稳定性差、满意度低、幸福感缺失等问题,特殊教育学校承担着残疾人就业的重任,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要以人为本,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增加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做好学生就业转衔服务、开展家长就业指导培训工作等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解决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保证残疾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何强.浅谈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工作[J].百花园地,2009(4):94.

[2]王妮娜.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5).

[3]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及未来选择[J].中国特殊教育,2011(3):4-6.

[4]赵文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J].外语教学,2009(10):53-54.

[5]刘智平.浅谈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改革[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1):8-11.

[6]罗笑.职业学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其培养研究——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7]何云霞.残疾人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种基于个案的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8]王姣艳.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综合,2013(9):108.

[9]睦乐萍.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构建[J].现代特殊教育,2001(11):7-9.

[10]郭永妍.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林区教学,2015(5):28-29.

[11]刘文文.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研究——以桂林市××培智学校职训班为个案[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4).

[12]刘珍.我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6).

作者:杨鹃 吴航

第三篇:农村艺术教育调查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着师资短缺、设备落后、开课率不足等一系列难题。而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县市教育局长在音美师资数量、课时量等艺术教育基本信息上交了“白卷”,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推进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师配备与培养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有新的思路和办法。

艺术师资缺编

此次调查,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第27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全体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少数分管局长进行深度访谈最终形成的。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42份,回收问卷127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仅为57.75%。大量问卷在音乐、美术师资数量、课程课时数占总课时数比例等问题上出现空白或者数据明显失真,成为无效问卷。从问卷回收率可以判断,当前一线教育局长对艺术教育相关信息和数据的解相对有限,对艺术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城乡平均每所学校只有0.69名音乐教师,0.59名美术教师。平均每568名学生才有1名音乐教师,平均每665.8名学生才有1名美术教师。音乐教师占全体在职教师比例仅为2.59%,美术教师占全体在职教师比例仅为2.21%。其中农村地区学校平均每校只有0.59名音乐教师,0.49名音乐教师;城市地区学校平均每校有0.86名音乐教师,0.78名美术教师。如此一来,农村地区平均每两所学校才能拥有1名音乐教师和1名美术教师,远远无法满足实际教育教学的需求。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平均生师比为14.7:1,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师比标准。

与主科教师待遇不同

调查发现,有44.2%的地区艺术教师无法享有与语数外等主科教师同等的待遇与专业发展机会。这种待遇差异主要体现在艺术师资在课时津(补)贴和担任班主任机会等方面。75.2%的地区艺术教师无法享有与其他主科教师同等的专业发展机会,这种专业发展机会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培训和职称晋升等两方面。

待遇和专业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师资的工作积极性。其中,相当一部分相对年轻的艺术教育师资有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直接导致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影响了艺术课程的质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教育师资因自身学科的特殊性,虽然参加了一般性的师资培训项目,但因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而专项培训因培训费用较高,且某一所学校或者县域范围内艺术教育师资数量有限,缺乏规模效应,很难有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工资待遇和专业发展机会上,艺术师资与语数外主科教师存在较大差别的问题,亟待建立对艺术教师公平待遇的政策保障机制,以支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专业发展。

师资瓶颈难以突破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各种创新途径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并就几种比较切实可行的创新途径给出指导性意见。

调查显示,由于缺乏配套机制,在实践中这些创新模式没有落实到位,仅有38.2%的地区实行县(区)域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仅有36.8%的地区采取艺术教师“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仅有22.1%的地区依托高等学校培养中小学艺术教师,在农村学校设立教育实习基地开展顶岗实习;仅有32.5%的地区鼓励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担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践;仅有34.7%的地区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有59%的地区实行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必要专业培训后担任兼职艺术教师。

制度创新牵涉到政府编制、财政、人社、教育等多个部门,短时间内很难理顺关系,因此很多创新举措开展艰难。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必要专业培训后担任兼职艺术教师这一创新举措,之所以在实践中落实的比例最高,达59%,主要是因为这批兼职教师源自学校和教育系统内部,便于人事调配和管理。

调查结果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一种强调审美体验、侧重审美能力培养的艺术素养教育。但在农村,87.3%的局长表示:自己所在地的艺术教育在存在着忽视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接受能力,盲目追求“高大上”的“专业化”倾向。艺术教学过程变成纯粹的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失去艺术教育应有的审美体验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实践中,美术课“术”多“美”少,甚至有“术”无“美”;钢琴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手指训练;音乐课注重发声训练和识谱视唱训练。这都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生喜欢美术但是不喜欢美术课,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举措就是中小学艺术教育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避免“异化”倾向。

作者:涂皓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之论文下一篇:不要崇洋媚外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