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传统教学模式论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走出传统教学模式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自“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各界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作为当今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外语语种,英语在对外输出传统文化中的桥梁作用显得极为重要。而传统大学英语的教学更侧重于目的语(英语)的文化渗透,疏忽了母语(中文)的文化教学,导致大学生在表达传统文化时产生失语现象,这也同时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第一篇:走出传统教学模式论文

试论中国走出传统经济迈向绿色经济前景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国正在强制性经济转型的巨大背景下,绿色发展经济被明确纳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绿色战略的重要范畴,并且已经逐步进入经济—生态—社会的复杂生态系统(e-e-s)发展阶段。针对当前将此复杂经济系统逻辑割裂纳入研究,进而造成导致我国绿色市场经济社会演变系统逻辑发展轨迹不够清晰的突出问题,文章通过深入研究探讨我国如何尽快走出转型传统绿色经济,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建设绿色社会经济,在原来以绿色经济社会效率管理分析领域为国际主流学术视角的研究基础上,拓宽新的研究领域范围,并且将社会生态系统的经济核心自然资本治理纳入现代国家资本财富分配核算标准体系、社会生态系统的公平正义要素治理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框架,突破单一的社会生态系统治理;而后,在如何协调处理生态、经济、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上,我国将要学会如何综合进行下一步的战略规划和大致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前景的长期遥望。

关键词:经济态势;EES复杂系统;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绪论

20世纪上半叶以来,在近年全球核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高峰,不可转移再生能源及一次性清洁能源逐渐出现衰竭,特别是在步入中叶后,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自然生存发展问题,在较多科学研究中,出现大量技术问题,地容平原地貌被大量严重破坏,所在地处个别湿润地区,沙漠化等等问题严重不断加剧,在较多沿海地区的沿岸海水、深林、天空等被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观的有益提出和也正是当代人类不断创新探索有效应对当前全球气候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必然结果。最早版本出现于1980年前的国际社会自然资源保护主义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r·Brown)正式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有效控制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基础和鼓励开发非可再生能源为主来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将我国可持续发展论的定义简化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充分系统阐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相关文件。随后,中国政府正式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国家可持续发展五年战略规划纳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持续发展的总体长远规划。1997年的今天中共十五大把我国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重新确定为今年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发展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目标作为全面深入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在中共十六大提出后,我国领导人又提出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一核心总结,至此,中国开始全力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一步步整理汇合资源,搭建绿色经济体系。

一、中国如何打破传统经济

(一)何为传统经济

传统社会经济是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名词,又可简称为自然生产经济,与传统商品经济相对,多年来是在中国乡村以及其他农业经济社会之中首次出现,主要目的是依据当地社会文化风俗和生活惯例以及来解决三个基本方面的经济伦理问题(需要生产什么、如何继续生产、生产给谁)。其变化过程被称为“资源—产品—污染排放”。

(二)我国发展传统经济的指向性

传统经济的单一线型经济发展使我们并没有太多太好的选择空间,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量人才回国援助其各行生产,分别在不同领域研究或进口大量专业器械,用以资源的挖掘开始大力发展将资源变作货物,产品的传统经济基本方式。而现在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利用强度把来自地球上的有害物质和再生能源大量开采排放出来,在人们生产原料加工和销售消费品的过程中又把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大量地向外排放出来到自然环境中去,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来说是十分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而现在我国乃至当今全世界,都仍然是这样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这样就直接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三)传统经济转型的路径

人们很早就已經认识和看到这种传统实体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模式已经直接触发了一个地球上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基本红线,会由此引发一系列涉及诸如全球气候变化极端程度变化、能源供应短缺、贫富差距等诸多自然、经济和人文社会上的问题,但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能力水平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根本道路上切实保证生态环境,这一直是历史性的难题,中国用实际思考方式终将交出自己的完美答卷。

二、绿色经济的中国之路

(一)何为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发展已经是一个新的历史进程。英国美国经济学家皮尔斯1989年6月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明确提出支持绿色发展经济。环境主义经济学家戴维认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做到是自然环境和其他人类自身环境可以共同承受的,不会因盲目努力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直接造成人类社会经济分裂和造成生态环境危机,不会因为自然资源大量耗竭而使人类经济社会无法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主张从人类社会及其生态条件角度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在当前绿色工业经济模式下,环保生产技术、清洁能源生产工艺等众多认为有益于经济环境的关键技术被直接转化而成为绿色生产力,通过开展有益于经济环境或与经济环境效益无直接对抗的绿色经济管理行为,实现绿色经济的客观可行性持续健康增长。绿色发展经济的主要本质理念是以保护生态、经济协调型的发展理念为主要核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以积极维护改善人类自然生存环境,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能源以及环境有益于各类人体健康发展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活动方式,是一种平衡式绿色经济。

(二)我国的绿色经济理念

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作为新历史时代中国坚持和协调发展中国中国特色优秀社会主义基本发展方略的重要具体组成环节部分,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表明了我们共产党持之以恒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城市建设、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共生的社会现代化、为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安全稳定作出新历史贡献的坚定政治意志和坚强政治决心。我国的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是将“美丽中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绿色文明发展战略是加快建设新型生态社会文明的重要政治手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建设问题,提出很多指导意见,“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我国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环境问题

此前,数据显示,我国在水污染和环境污染上的比重最大,河流,小溪等生态环境在处于长期无人治理的状态,且大量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排放系统不完善,将很多溪流,水道污染严重。

2.大气问题

在我国较为边缘地区的山脉,沙漠,森林等地区,以及在长江淮河流域,大量水土流失,较发达地区植被数量缺失,以及工业排放较大等地区的污染,使之我国大气层不堪重负。

3.社会问题

年轻人以及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一些的群体,在很多方面免疫力下降,生病率显著上升,对卫生健康,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四)规划绿色经济体制

自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以来,我国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到2015年,我国单位 GDP 能耗同比下降了5.6%,在整个“十二五”时期,总计下降了18.4%。在能量消耗上,“十二五”时期煤炭消费的年均增长率为2.6%,而“十二五”时期的年均增长率为4.9%。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为39.6亿吨,同比减少3.7%。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国内总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我国“十二五”时期累计淘汰炼钢和炼铁生产能力分别达9486万吨和9089万吨,产能过剩有所缓解。此外,我国也制定了绿色发展概念,如《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为绿色发展概念的实现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同时,大力治理污水、污气和排放,保护荒漠、湿地和草原等行动,在我国全境开花遍布。废弃的矿场、露天的矿场等已发展为公园或人工的湖泊,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尘霾成为了政绩评估指标,政府将对当地官员实行问责制,空气质量不会再无人购买,它与领导乌纱帽联系在一起,与企业责任相挂钩。这对于空气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平衡,甚至民生问题的解决都有很大意义。

(五)如何看待我国绿色经济

经过三年规划的仔细统筹,我国各地区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对沙漠、河流和重点区域进行了大量植被的恢复,在沙漠戈壁滩修建了不断拓荒的森林,在淮河长江流域陆续修建了天然绿色廊道,还有河流的碧绿处,天空的蔚蓝处,一个又一位的开拓者坚持着这个理论。边疆,一座又一座超标建筑轰然坍塌,一代人又一代献身舍己。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我国大力推动经济制度的建设,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下,各地都有条件发展本土特色旅游业,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生态环境中,发展绿色能源项目,进一步减少尾气排放,实现绿色出游,积极推行共享概念。由此,可以对(E-E-S)系统循环进行分析。

三、经济—生态—社会系统(E-E-S)的构建

(一)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以我国为例,在治理环境的同时,提高了产业发展的动力,催生了污水治理、生态种植、园林规划等绿色工业,为溪水治理、植被建设、公园修筑等发展,但经济体系却是整个绿色经济复杂体系的核心成分,单纯市场机制很容易扭曲资源价值,难以恰当地把核心内容扭曲。自然资本已经纳入了国民财富的核算。而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则在于取向性,例如以煤炭为主体的地区,用非核心的自然资本代替煤炭,以降低其核心的自然资本,尽管核心的自然资源使用规模减小,但碳排放仍在增加,这样就是如何进行核算?只能综合绿色 GDP。

如何分析和平衡 GDP与环境之间的关系?Margulescuetal(2018)研究了发达国家和中国在绿色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特点,重视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方式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向书坚(2013)从自然、社会再生产和绿色经济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绿色经济评估指标系统,并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得出了发展程度偏低的结论。 Guoetal(2017)对技术创新与环境规制、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得出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负向性,但环境规制则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技术创新能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取向

以我国为列,在治理环境的同时,积极号召全国动员,从身边事做起,长治久安的改变生活习惯。但过于强调了绿色经济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本质,经济效率与生态规模之间的冲突是人类福利与生态保护博弈的产物,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绿色经济,认为在适中经济发展效率、可控生态规模的前提下,社会福利效应最大程度地决定了经济成果的首次分配与再分配,以及对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使用与承担的责任是缓冲冲突中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社会体系的公平因素進行调和。公平引导的绿色经济因能够在区域之间调配资源,技术和信息,以协调经济系统与生态体系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具有更大的主观行动性。但实施上难度较大,经济欠缺的地区,如我国西部,仍需要经济增长来解决社会基本需求,而一再强调以公平为主导、包容为主的绿色经济,借以分散生态压力,给这一点造成更大的负担;而发达地区则不愿意大幅减少消费、组织等方面的支出,降低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生态和谐状况。

(三)本章小结

通过与经济的对比( ees 系统),我们可以发现经济效率、生态规模和社会公平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交互作用中,经济系统与生态体系之间存在着冲突,对社会体系的公正要素再次起到良好调节的作用,因此三大系统能够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绿色经济发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远超他国,但是由于气候不一,经济水平不一,人民需求不一等条件,个别地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条件与社会条件呈现发展不平衡状态,通过本研究,综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该领域发展可关注如下问题:

1、进一步协调社会与环境的治理工作,大力提倡绿色文明核心价值观;

2、地域协调,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共享联动;

3、发展创新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科技能源开发。发展低碳能源的使用范围,控制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米.转型经济中传统产业绿色创新网络构建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58-63.

[2]任阳军 ,汪传旭 .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2018.

[3]李莹亮.赋“能”中国绿色经济[J].科技与金融,2020:3-4.

[4]笪鹏飞.浅谈我国经济转型与绿色经济[J].中国科技投资,2018:152.

[5]2018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J].中国总会计师,2018:29-31.

作者简介:袁鑫、女、1978.01、陕西西安、大专、西安市高新区秦岭生态环境和综合执法局、经济师、环境保护方面。

(西安市高新区秦岭生态环境和综合执法局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作者:袁鑫

第二篇:“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

【摘要】自“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各界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作为当今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外语语种,英语在对外输出传统文化中的桥梁作用显得极为重要。而传统大学英语的教学更侧重于目的语(英语)的文化渗透,疏忽了母语(中文)的文化教学,导致大学生在表达传统文化时产生失语现象,这也同时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大学英语教学 传统文化融入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

1.“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精髓。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象征。而全球化的趋势不仅加速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交流,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舶来文化如万圣节,感恩节等西方传统节日在全球化的驱使下迅速融入当代大学生活。外来影视作品作为文化载体之一也掀起大学生的模仿潮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认为,我国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战略旨在对外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和媒体界越来越关注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小学开设国学课,央视也推出一系列文化传播类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社会上因此掀起一股“国学热”,甚至有了国学馆(教授学前儿童国学知识的私立培训机构)的出现。针对这种“国学热”的出现,上海师范大学的陈卫平教授认为:“社会层面的国学热,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大明显缺失,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2.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语现象。KRAMSCH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他同时指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必须把该文化放在与本族文化的对比中进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包含着对目标语以及母语的再认识。”而大学英语作为中西文化沟通的有效途径不仅仅应该帮助当今大学生更好地接触西方文化,更应该起到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中国文化失语症”一词最早出现在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名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文章中。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在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中显得尤为明显。以四六级改革后的新翻译题型为例,很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准确翻译四书五经、儒家学说、中庸之道、或传统节假日。对于在2015年6月份的四六级翻译中出现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丝绸之路”“地震仪”等中国文化的词汇,很多学生并不知该作何解。失语现象在实际的交流中也同样存在,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双语志愿团队为例,在给外国人当导游时,学生对如何用英语描述古代建筑,国画,书法,茶道,中医等传统文化时感到困惑。同时,大学生迅速接收洋节,海淘产品。有些学生甚至認为传统节假日过于老套的,不够时髦。更有甚者,有些较高英语能力的学生或出国的留学生可以使用英语流利和外国人侃侃而谈,然而却无法用英语准确传播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词汇。

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母语忽视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不可忽视的原因。大学英语的教材也普遍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对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略少。即使偶有出现中国文化,也通常作为辅助内容。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为例,该书第2单元的内容为“culture

(文化)。”在这一单元的文章A中,虽然出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孝道”“寿星”“树欲止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等传统文化词汇,然而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运用中国文化进行对比,进一步阐述西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能够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更能增强其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产生文化自信。

二、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符合大学英语教育的现实目的。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英语课程要“满足新时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及“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自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对当代大学生有了新的需求,外语的习得更应该起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语现象导致现在跨文化交际的不平衡性,即国人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习西方文化。(这与英语的普及密不可分。)而外国人对于中国的风俗习惯却不甚了解。笔者曾留学澳洲,做过涉外导游,和外国人的交谈中发现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加上一些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传播,不少外国人依然认为中国不存在言论自由。他们认为重男轻女生儿子是中国文化;结婚必须按生辰八字是中国文化。更有甚者,不少外国人在参观国内古村落时偶遇中式传统婚礼的迎亲纳吉时会认为是“革命”。这些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不仅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甚至有损中国的形象。

当代大学生如何运用英语介绍中囯文化,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大学英语的课堂正是符合这一现实需求。

2.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顾冠华认为:“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只能在与既定的传统文化相互作用中去求发展、求进步。” 所以,作为最有活力的年轻群体,大学生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只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加深中国文化的理解,更好的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3.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流应该是双方进行有效沟通,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同时进行本国文化的输出,两者缺一不可。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英语习得的输出性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难的部分。中文作为母语,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参照,英语的词汇使用,语法句型往往翻译成中文时才更便于学生学习。所以,只有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母语,熟悉母语中的传统文化,才能有效地进行英语表达。当大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才能发现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不同因素,因而才能更好地反作用于英语学习,使得跨文化的交流进行更为顺利有效。

三、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条件保障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根本性的指导方向。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提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升到新高度,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提高到水准。根据走出去战略,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要求也有了新改革,对学生有了新要求。实践中四六级翻译题型对传统文化的侧重即是一个最好的作证。同时,中国政府对对外孔子学院的设立均予以大力的支持。种种政策和纲领性文件均为大學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政策性的保障。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提供了经济保障。现如今很多出版社出版了很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书籍和教材。一些著名学者的英译作品如许渊冲的《英译唐诗三百首》也越来越得到各界的关注。随着微博上高校网红教师的推动,微信自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更多样化、也更有效化。随着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大学英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加有趣,从而更容易吸引学生进行师生互动。

四、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途径

1.教学大纲和教材改革。过去的教学大纲侧重在英语的学习,强调对英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并没有提起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教学。在教学的目的中也没有明确指出能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绝大多数教材编写者认为英语教材应该侧重英美文化。因而传统文化几乎没有出现在英语教材中。

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应明确指出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此为指导,才能更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必须增加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应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名家名篇、传统节假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有规律地编排,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此外,也可以开设传统文化的英语选修课程如《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赏析》等课程作为辅助,让学生可以多样选择。

2.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导方,应首先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融入传统文化。高校教师作为教授者和研究者,应利用课余时间,采取如参加网络培训、研讨会、听讲座等各种方式增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仅仅关注英语的教学和使用,有意识地主动运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同时,在学生的成绩评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传统文化内容,把传统文化作为英语习得里的重点知识进行考查,以便学生巩固。只有教师意识到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才能切实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

3.开展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课堂教学只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课外传统文化的融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后的环境更加自由轻松,更有利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可以多展开双语结合的校园活动,支持鼓励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辩论,演讲或者配音等比赛。同时,可以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在实践中传播传统文化,如在博物馆成立双语志愿团队;或参加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以及“帮助留学生在中国过大年”等大型公益活动等。只有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和课外的实践能力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跨文化交流势必越加广泛。在“中国文化走出”战略的指导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对外来文化的接收。更是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化、全球化传播。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应该利用现在快捷的网络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和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速度,真正地准确并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参考文献:

[1]KRAMSH.C.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顾冠华,沈光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4:29.

[6]杨红英.注重中国文化导入与渗透,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7]余渭深,孔庆炎,李霄翔,贾国栋.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婧(1988-),女,汉族,浙江武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英翻译,教学。

作者:王婧

第三篇:转型期传统文化走出去困境考量

【摘要】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主动走出去才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一席之位。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展现出新的特点,遭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着重探索转型期传统文化走出去遭遇的困境,并针对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战略调整,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加快文化传播步伐。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困境分析 主要考量

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

著名学者梁漱溟分析了中国文化“文化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融成”、“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等七点个性,①即使到了当代,传统文化之价值犹在,“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西跨文化交流只能局限于与当代的对话而缺乏与中国古代伟大心灵的对话,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西跨文化交流是不完整的交流,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化是没有魅力的。”②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传统文化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角色,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需要跟时代很好地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才能在当代挖掘其存在的更深层次意义,才能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和支持。

第一,提高国家软实力竞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1990年)首次提出了“软实力”概念,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概念而提出的。文化软实力对外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对内关乎国民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相对于硬实力而言,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更能以和平的方式来完善人类的思维方式,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彰显国家魅力。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各国在提升国力的同时仍不断强化其软实力,从而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第二,加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一直秉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宗旨,文化现代化的目标也正是得益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被赋予了商业价值,出现“文化唱戏、经济搭台”的现象,进而世俗化、娱乐化、商业化,挖掘不到价值的文化则无人问津,落得逐渐走向衰退的境地。然而随着文化建设在社会整体规划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经济的发展同样受制于文化的反作用力,依附于经济发展的文化最终也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循环。第三,凸显文化交流的新理念。梁启超在1896年《变法通义·论学会》一文中论证了文化交流的必要性:“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③”只有通过文化交流才能启发民智,将传统文化推向更高的视野。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转型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因此解决了传统文化的转型问题,将会带动整个社会转型。

转型期传统文化走出去困境分析

困境的成因分析。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积累了辉煌的文化财富,也经历了全盛时期和社会改革时期,然而不管处于何种社会阶段都未曾放弃对文化事业的追求和改造。当代中国始终坚持不渝地走文化强国的发展路线,当人类迈入了新的时代,世界整体格局也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有了大的转变。走固步自封、死守传统的老路,中国的命运将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呼唤传统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重拾传统,而是立足传统、创新传统,在不失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向现代化看齐。

随着中国在全世界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也必不可免地与世界产生交集,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上也不得不考虑到外围的全球大环境。仅从文化层面来说,一方面中国悠久的文化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从好奇热爱到深入研究严谨对待转变,从美国唐人街的兴起就可以看到这里面不仅有广大华人的努力,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传统文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我党一直为创造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和谐努力,积极做好文化走出去工作,为整个社会转型贡献力量。

困境的表现形式。民族自卑情节的心理阻碍。我国各民族创造了诸如“四大发明”、“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形式,无不彰显着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吸引了西方国家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然而随着近代鸦片战争的爆发,逐渐击毁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世界不再是天圆地方的乐土,蓄有辫子的老祖宗被人嘲笑,四书五经因为拯救不了当时的中国也被抛弃在角落,民族自信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民族自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新鲜器物的出现对国人思想的冲击。器物的变化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能够反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举例来说外国的火车引进到了中国,以往骑马赶路几天的路程只要一天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到达,这让国人产生了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器物的改变往往都与老百姓吃穿住行紧密相关,也是他们内心最能深刻感受到自卑的源泉。其二,传统文化本身所致。自古以来的封建枷锁已经造成了人们内心卑微,安于天命的惯性。传统文化已经规定了生活的林林总总,规定了作为子民必须顺应上天和君主。其三,综合国力的悬殊。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极力追赶,但在很多方面的竞争力仍不如西方国家,这样的现实对民族自信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文化交流的被动接受。根据文化交流规律,高势能文化总是向低势能文化进行文化输出。目前,鉴于经济、军事、话语权等因素,西方国家必然要进行大规模的文化输出和渗透。就世界范围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仍处于低势能文化地位,出现了文化交流的逆差现象,同样也显露出资本主义国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在这样的整体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走出去,化被动为主动,充分掌握中国在国际上的主动权。

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提出“西方中心论”指出世界上的文化都是围绕西方而展开的,西方文明是世界的中心,鼓吹所谓的民主和自由,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普及世人,用隐蔽的手段来达到他们统治的目的。实践证明,西方对中国的认知是片面愚昧的,是没有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妄自揣度。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从近代开始一直受到西方的影响,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没有真正占据主动权。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已经迫在眉睫,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引领;强化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等。通过这些途径,不断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精髓,打开西方了解神秘东方的窗口,加快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步伐。

传统文化认同艰难。在封建社会走向消亡以后,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摒弃旧制度旧思想,传统文化相对经历了被完全批判、被平反、被边缘化的过程。西方的文化快餐已经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改变了生活方式和观念。“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有着淡出我们视界的趋势,经典文化受到挤压和排斥;影视、通俗小说报刊、卡拉OK、MTV等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快餐文化’的盛行;好莱坞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图书出版受到话语权利和市场经济的制约越来越带有商业化的特征等等。”④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给人难懂难学落伍的印象。

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征服过程,需要正确地引导,实现其迅速发展可以通过多方面多途径来解决。传统文化从边缘化走向现代化这条艰苦之路过程中,必须得到受众内心的广泛认同才能促成传统文化走出去,这也是民族自信的一个构建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传统文化认同艰难的转型困境。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前提,必须在此基础上去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

实现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途径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费孝通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⑤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我们受之于历代祖先的中华文化,民族自信要建立在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只有真正了解传统文化底蕴的民族才有可能自信起来。其次文化自觉中的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一定要占有自主权,不能被迫按照西方的模式和要求来进行改革,那样就失去了国际话语权,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必然也会被别人所表达。

文化自觉也是发掘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前提条件,为其加大实现的可能性,文化自觉需要的并不是简单地重拾传统文化,更应该对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或者有害于文化建设的部分进行扬弃。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说的文化自觉并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认识,更应该对西方文化采取文化自觉,这是未来一种大趋势,必须结合西方文化的优越来创新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

不可否认中国距离西方的科技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但盲目崇拜和学习都不是一种好的消除自卑心理的手段。民族自信的构建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群体凝聚力,是中国在国际活动中的一股底气,必须作为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指标考虑其中。建国立本之际,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来展开,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重拾自信更好地为现代化事业贡献文化力量。

文化传播机制的完善。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在大和谐背景下发达国家进行军事战争活动不仅消耗了本国的资源而且也败坏了自己的形象,为此他们便转向文化领域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另一方面,在竞争角逐中经济的比拼已经不能彻底征服弱小国家,他们转而向文化软实力投入更多的力量。由此看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只等着别人来发现,还需要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利用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向全世界展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

传统文化走出去必须完善文化传播机制,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需要对文化进行适度的宣传才会被更多的人所知晓。这里说的文化传播机制的完善并不仅仅是对外的传播,也包含国内的传播与弘扬,因为本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是推动文化转型的一股力量。文化传播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突破传统拥有了新的媒介,增大传播范围和效果,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传播机制的创新。在国际社会上如果不主动表达自己就必然被别人所表达,完善文化传播机制是中国外交的必要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把传统文化能为现代所服务的精髓进行提取和优化,打造文化品牌,这不仅仅加强了国际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和肯定,也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生机。

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产生于封建制度之中,也在封建社会繁荣并被统治者极度推崇过,延续几千年依旧地位稳固,必有其可借鉴之处,虽然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时期有所弱化,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和许多制度化、规范化的东西盘根错节、紧紧缠绕在一起,由此形成的文化网络仍然在很多情况下维系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⑥,传统文化也在支撑着社会文化体系,凝聚着社会的向心力,在新的时代必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做好文化继承发扬工作。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更好地守护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传统与现代文化确实存在客观上的差异,发掘其现代价值才能缩小其差距,加快完成现代化转型。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创造商业价值,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带来了人的流动,给中国经济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者和消费群体,给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应在这些国家所进行的争取自由的斗争的中心地带占有自己的位置”⑦,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必将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国争取自由公正的国际地位做出贡献。

传播主体的现代化培育。培育现代化的传播主体,是与马克思关于人类全面发展的思想相契合的,如果人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层次,那么必然会成为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最强阻力。著名的“英格尔斯效应”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就算是再先进的生产工具如果交给还停留在传统思想的人身上就不会起到作用,“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⑧

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带来了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也激发了国民冲破传统约束,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经由群体文化向个人文化的转型,就是要个人为寻求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当今社会也要求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但是不以牺牲个人的价值为前提,让一小部分人先发达起来带动落后的群体,只有人民真正自由民主富裕了,整个国家才能真正地富强起来。

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假说是这样表述的:任何社会行动背后都需要有无形的社会精神的支撑。而在传统文化走出去这项大事业中同样也需要社会各阶层的齐心协力,只有中国人民自己真正认同的文化才有可能打动世界。

总结

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交流活动都不一样,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主动走出去才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一席之位。在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很有必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来构建中国的形象,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国情,坚持我们既定的原则,就会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步伐,从而彰显传统文化价值。

(作者分别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注释】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页。

②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3页。

③吴佳勋,李新华:《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第17页。

④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4页。

⑤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⑥孙兰英:《文化共存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4页。

⑦[法]弗朗兹·法农:《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纽约:格鲁弗出版社,1968年,第188页。

⑧[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出版社,1985年,第3页。

责编/王坤娜

作者:蒋云美 何三宁

上一篇:信息情境教学方法论文下一篇:有问卷调查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