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督导巡查工作规范

2023-03-18

第一篇:物业督导巡查工作规范

日常工作督导巡查制度

进一步落实学校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和日常教学常规。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实际,逐步使学校教学工作管理走向精细化、规范化,使教学常规要求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更好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日常督导巡查制度。 二.督导巡查的内容

1、教师是否按课程表上课。是否有私自调换、挪用、挤占其他课程的现象。是否有脱岗或中途离开课堂现象。

2、教师是否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是否使用与课程内容一致的教学资源,课案是否一致。是否按本校有关规定上课。

3、教师课堂行为表现情况。教师是否做到仪态端正,教态亲切,能用普通话教学。是否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是否坐着上课(除身体不适外)、接听手机等有悖于学校要求的现象。

4、课堂教学的组织纪律。课堂纪律情况主要巡查学生上课是否做和上课无关的事情,是否有玩手机的现象,是否随便和周围同学讲话、吵闹。是否对学生放任自流,是否有学生课堂上睡觉的现象,是否有其他课堂违纪现象。 三.督导巡查要求:

1、督导巡查领导每周至少抽巡早自习一次,课堂教学两次。

2、督导巡查结束后,及时、认真填写巡查记录。

3、督导巡查的具体时间由督导人员根据各自的课务情况决定。督导巡查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现场记录。

5、督导人员应认真地了解所发现的问题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本着真诚帮助、重在教育和及时解决的态度向有关教师说明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的办法或建议,及时和有关教师交流。

6、每周根据各督导人员的巡查结果进行全校汇总、公布。

第二篇:青岛国土分局土地巡查工作规范

青岛市国土资源局江宁分局土地巡查工作规范

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规范土地执法监察管理工作,保障国土资源工作的有序发展,监督土地执法部门依法履行保护土地的职责,确保及时发现、制止、报告、调查和处理各类土地违法行为,根据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巡查工作规范》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巡查主体和巡查对象

各国土所为各辖区内的巡查责任主体,负责对各责任区域内实施动态巡查。巡查内容:

㈠重点巡查各类新增建设用地。

㈡国有土地上的在建工程、改变原有用途的改建、扩建工程等。

㈢集体土地上的在建工程,正在施工建设项目,包括圈占土地,倾倒垃圾、挖沙取土、建窑建坟等毁坏耕地行为。

二、巡查责任区域划分

㈠各国土所实现巡查责任区域全覆盖,每个巡查责任区域必须要有相应的责任人。

㈡巡查责任区域划分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开发园区的巡查责任区域由街道、园区国土所及分局协调后确定。

三、巡查程序和内容要求

㈠巡查前的准备

巡查前国土所要制定巡查工作计划,确定好巡查路线、巡查人员、巡查目的等,收集媒体反映、上级批文、信访举报等相关违法用地信息,准备好巡查区域内的相关图件等。

㈡信息收集

国土所在巡查中对新增建设用地或其它违法用地需要收集的信息内容有:用地主体、项目名称、地块坐落、土地性质、动工时间、占地面积、用地手续是否完备、其他部门审批情况,分析产生违法用地的原因。其中涉及农用地、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必须调查其面积数量,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照片要反映施工的基本情况和全貌)。凡存在建设项目平整场地、开挖路基、圈建围墙、地质勘探等行为之一的即可视为新增建设用地行为已经发生。

㈢巡查登记

1、各国土所巡查人员对当天的巡查情况要及时登记在《国土资源巡查登记本》上,作为巡查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巡查工作的重要凭证。

2、对巡查发现的新增建设用地(包括平整场地、开挖路基、圈建围墙、地质勘探等)要在当天填写《巡查发现新增建设用地登记表》,如果是违法用地(包括国有土地上的在建工程、改变原有用途的改建、扩建工程等)要在当天或次日填写《巡查发现问题登记表》,国土所要在当天或次日

将《巡查发现新增建设用地登记表》、《巡查发现问题登记表》报送到执法监察大队。

㈣上网登记

执法大队根据各国土所上报和信访举报、媒体曝光、大队发现等发现的违法用地、合法用地等,经核实后在当天或次日将新增建设用地情况通过市局国土资源执法巡查系统进行正式登记。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动工时间、涉及农用地、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必须登记清楚。

四、巡查周期和频率

巡查的周期和频率以能适应及时发现各类违法用地情况并制止违法用地行为的需要,一般各国土所每周至少巡查二次,特殊情况的违法用地要加大巡查次数,对经制止的违法用地要通过重复巡查以确认制止成效。

五、巡查后续工作要求 ㈠及时制止

各国土所对辖区内的违法用地要在48小时内发现,在24小时内采取相应措施,向违法用地当事人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如违法用地情况复杂、主体难以查证等原因,及时向执法监察大队报告;执法监察大队在24小时内到现场初步调查,调查后对确属违法用地的案件在2个工作日采取措施,按程序进行制止和查处,做到“发现率、制止率、查处率”三个100%。

执法监察大队要根据国土所上报或媒体曝光、信访举报、巡查发现的违法用地在2个工作日内函告违法用地所在地的街道、园区或项目用地的具体实施单位(主要是指省市区行政部门)采取措施3日内纠正土地违法行为,消除违法状态。3日内仍未纠正的,书面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区纪检、监察部门,涉及到水利、林业、交通用地等要函告区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涉及到改变土地用地、违法城市规划的违法用地要函告区规划局、行政执法局等部门。

㈡调查处理

执法监察大队对责令停工后仍拒不停止违法行为、未自行纠正的违法用地,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案件调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转入案件查处程序。

六、违法用地的报告 ㈠报告制度

1、各国土所在巡查发现违法用地的当天或次日,要将《巡查发现新增建设用地登记表》、《巡查发现问题登记表》、违法用地的现场照片、《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违法用地用地规划图和初步调查情况报执法大队,重大违法用地也可先报告局领导。每月25日前,各国土所要将当月的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和违法用地情况汇总后和执法监察大队对接,主要检查违法用地的制止效果、查处、报告情况等。

2、执法监察大队要根据各国土所上报情况、媒体反映、

信访举报、日常巡查等,将新发生的违法用及时进行报告。涉及基本农田和经营性用地项目用地5亩以上、其它违法用地面积超过10亩的,违法用地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要在当天报告分管局长;同时要按照市局《土地巡查工作规范》要求上网登记,必要时重大违法用地要及时报告市局。

3、执法监察大队每月要将违法用地情况进行分析,形成报告,报分管局长。

4、执法监察大队负责按照市局《关于开展土地执法动态巡查情况逐级备案工作的通知》(宁国土资„2007‟124号)要求,具体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情况逐级备案制度,备案报告按季度、半年和全年书面上报。备案内容包括本地区及本级动态巡查工作开展情况,有关巡查数据统计和分析,巡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制止、查处情况,巡查责任人落实情况,巡查发现问题、原因及其解决措施和建议等。

㈡报告、通报和预报

执法监察大队要根据各国土所巡查发现的违法用地情况,定期对各街道、园区和全区违法用地进行分析组织材料,形成通报和报告,报分管局长。分局向区政府报告、向各街道、园区通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各国土所对各辖区内的违法用地情况每月不少于一次向所属街道、园区报告一次。

执法监察大队定期分析巡查情况,对一定时期内全区违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占同期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

比例达到10%的要形成书面材料,报分管局长,经局领导批准后报区政府。

㈢法规科要对各国土所的巡查、制止、报告和执法监察大队的备案、制止、通报、报告和案件查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通常每季度检查一次。

七、巡查督查 ㈠督查目的

为了推动各国土所及时、有效地开展动态巡查,严格履行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职责,市局执法处、执法监察支队、分局法规科、执法监察大队对各国土所的巡查情况进行督查。

㈡督查方式

1、法规科和执法监察大队对特定区域开展检查。

2、根据日常发现、媒体曝光、信访举报、上级交督办等途径掌握的违法用地案件进行抽查。

㈢督查内容

1、法规科每月对执法大队每月组织检查一次,对执法监察大队对违法用地的制止、报告、通报、查处等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对检查情况形成报告,报分管局长。

2、法规科和执法监察大队每月对各国土所的动态巡查、巡查台帐,对违法用地的制止、报告、通报等进行了一次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分管局长。

3、执法监察大队每月要与各国土所的动态巡查进行一

次核查,对巡查发现的违法用地进行核实,并就各所动态巡查情况进行讲评。

八、责任追究

㈠分局将动态巡查责任制的开展情况和巡查效果纳入工作的一项目内容进行考核,严格考核措施,依法追究执法监察过错责任,考核情况与奖惩、任职挂钩。

㈡各国土所巡查责任人因未认真履行巡查工作职责,对巡查责任区域内发生的违法用地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发现、制止和报告的。

㈢执法监察大队对各国土所上报的和通过其他方式发现的违法用地,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制止的。

㈣执法监察大队对新发生的违法用地发现后在5个工作日内未进行案件调查的。

以上行为一年内累计达三起不足五起的,取消责任人考核评优资格;一年内累计达五起的,责任人考核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造成重大影响的给予待岗、降职处分。

㈤执法监察大队对各国土所巡查发现的违法用地未在当天或次日报告、违法用地在开工后在48小时内未发现的,要将情况报法规科,由法规科按规定进行督查,情节严重的由局监察室进行调查,按有关规定处理。

㈥对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如果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按规定应报告而不报告的,不制止或者不依法查处的,对

有关责任人,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九、局各科室应当积极协助和配合执法监察大队、国土所开展巡查、督查和违法用地的查处工作。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工商所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工作,健全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市局文件规定,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 工商所依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以经济户口管理系统为依托,以网格化监管模式为基础,以信用分类监管和风险监管为原则,对本辖区内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和经营行为实施巡查监管。

第三条 工商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工商所岗位责任人,依据规定的职责和工商所的分工,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协作配合、各负其责的原则,各自履行法定和分工岗位职责,承担岗位责任。

工商所合理设定监管责任区,辖区内所有市场主体,分别对应划归到相应的监管责任区和监督检查人员。每个监管责任区配备不少于两名监督检查人员,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管区域内分片承担监管任务,实行各自负责、共同监管的AB岗制度。

第四条 上级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工商所应于5个工作日内认领,并为其建立“经济户口”监督管理书式档案。工商所登记的市场主体应于3个工作日内建立“经济户口”监督管理书式档案。认领时应落实到相应的巡查组,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分级。

第五条 责任区监管责任人职责:

(一)建立辖区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

(二)负责市场主体开业登记注册前的现场调查核实,对个体工商户验照和企业年检初审;

(三)对辖区内无照经营实施监管;

(四)依法对辖区市场主体实施监督管理;

(五)片区监管的其它事项(包括违法违章行为查处、专项检查、消费维权、紧急情况应对等)。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市场主体监管工作。

第六条 巡查人员进入市场主体巡查时,应按规定着工商制服,并出示执法证件;实施检查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第二章 巡查内容 第七条 对市场主体监督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否未经登记注册擅自从事经营活动;

(二)是否在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三)是否擅自改变住所等营业执照登记的事项;

(四)是否按照规定悬挂营业执照;

(五)已经注(吊)销或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的市场主体,是否仍然从事经营活动;

(六)是否有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出售、转让营业执照的行为;

(七)营业执照的经营期限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八)涉及前置审批许可的市场主体许可证件及批准文件是否真实、合法、有效;

(九)分期出资的企业是否按照规定时间出资;

(十)使用的牌匾、印章、信笺、产品或包装上使用的企业名称与营业执照上核准的企业名称是否相符;

(十一)是否按照规定申请办理企业检验或个体工商户验照;

(十二)被依法责令改正或处罚后,是否履行了《责令改正通知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

(十三)是否有其他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八条 发现巡查内容未设定但属于违法行为的检查项目,应予以监督检查。 第三章 实施巡查 第九条 巡查监督方式包括:

(一)定期检查。对新设立的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3个月内进行回访,6个月内进行经营情况检查。

(二)日常巡查。对辖区市场主体按照上级要求的频次开展检查;

(三)专项检查。根据专项整治统一部署要求,组织检查;

(四)专门检查。接到申诉举报或有关单位通报后开展检查;

(五)案后回查。对因严重违法被立案查处结案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查其是否有继续从事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六)追源检查。巡查人员检查中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时,根据索证索票提供的证据追查源头;

以上六种检查方式为实地检查。 第十条

巡查监督前的准备:

(一)通过监管业务信息系统了解掌握辖区经济户口信息,掌握企业有无警示信息、限制事项,是否属重点或风险行业,是否在重点监管区域内,企业信用分类(A、B、C、D)监管类别等情况;

(二)携带监督巡查所需的证件、文书和检查工具。主要包括:巡查人员的有效执法证件、《巡查记录》、接受检查(询问)通知书、现场检查笔录纸、扣押物品文书、照相机等。

第十一条 巡查监督的步骤:

(一)现场查看。按巡查内容的要求,核查市场主体有无涉嫌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行为;

(二)记录检查情况。检查人员把检查情况如实填写在《巡查记录》中,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人)应当盖章(签名)确认,对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应按规定予以登记保存;

(三)提出处理意见。现场检查完毕后,检查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当场纠正的,应向市场主体当面提出改正要求,并记录在《巡查记录》中;不能当场纠正的,应在《巡查记录》上提出处理意见报领导审批;需要立案查处的按办案程序办理;

(四)现场制发非处罚类行政文书。当场纠正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场发出非处罚类的行政文书,同时,巡查人员要留存一份备案。

巡查监督应区别不同的检查对象,突出重点检查项目,参照《工商所市场主体监管巡查流程图》(附件一),在规定时限内实施检查。

第十二条 巡查监管后的处理:

(一)录入信息系统。检查人员在现场检查后3个工作日内,将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录入到安徽工商综合监管业务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监管系统;

(二)报请审核。检查情况录入完毕后,检查人员应按照报审的权限和规定,把需要报审的《巡查记录》及相关证据材料报工商所领导审核;

(三)审核。工商所长签署审核意见;需报上级领导审核的,按规定报审;

(四)办理。经办人按领导审核意见进行办理;

(五)资料归档。检查资料应在审核后的5个工作日内存入市场主体的监管档案。

第十三条 巡查监管频次。按照信用分类监管与风险监管相结合的要求,对信用等级为A(AA)级的市场主体,实行激励机制,予以扶持,巡查周期每年不少于一次;对信用等级为B级的市场主体,实行预警机制,巡查周期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对信用等级为C级的市场主体,实行惩戒机制,巡查周期每月不少于一次;对D级企业实行惩戒淘汰机制,加强对其退出市场行为的后延监管,及时跟踪巡查,直至确认其退出市场为止。

对食品、农资经营者巡查周期不超过15天;对易燃易爆、网吧、共公娱乐场所等涉及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市场主体按照上级规定加大巡查频次;对一般项目的经营主体每半年巡查不少于一次。

第四章 分类处理

第十四条 根据监督检查发现的不同情形,按照分工职责或者报经批准,依照本规范分类处置要求,分别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五条 首次发现下列情形的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行为,一般采取行政劝导措施,当场予以教育或警示,督促其改正,并下发书面《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办照或变更登记:

(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不涉及危害人体健康、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以及食品生产经营、农资生产经营等重点行业的;

(二)所从事经营项目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且经营条件、经营范围、经营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三)所从事经营项目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领取营业执照的;

(四)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

(五)超范围经营一般经营项目的;

(六)擅自改变住所或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变动未办理变更登记的。 第十六条 发现下列情形的无照经营,应从速从快依法立案查处:

(一)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

(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农资生产经营以及涉及安全生产的等重点行业的无照经营;

(三)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无照经营的;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

(五)经责令限期改正而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营业执照的;

(六)上级交办、相关部门移送、群众举报反映强烈等无照经营行为。

查处无照经营行为,主体类型明确且有证据证明的,分别按《公司法》、《个人独资法》、《合伙企业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个体工商户条例》等立案查处;主体类型不明确的,按《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立案查处。 查处附件二所列的无照经营行为,除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外,还应按对应法律法规定性或处罚(详见附件二):

第十七条 发现下列情形的无照经营,应下发书面《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停止违法经营活动,并向上级报告,由企业监督管理股依照《庐江县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联动监管暂行办法》规定抄告相关部门;已经立案的,移送其他部门查处:

(一)无证无照经营商业保险业务,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查处;

(二)无证无照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查处;

(三)无证无照经营证券业务,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查处;

(四)无证无照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由商务主管部门查处;

(五)无证无照从事个体诊所,由卫生主管部门查处;

(六)无照经营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七)法律、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查处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由其他部门查处。

第十八条 发现涉及安全生产的问题,检查人员应依法按下列不同情况处理:

(一)发现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内处理的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应及时依法处理。需要向上级领导报告的,应及时报告;

(二)发现超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隐患或其它违法违规问题,经领导批准后及时书面函告有关职能部门。需向上级或当地政府报告的,应及时报告;

(三)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并且情况紧急的,应按《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可以采取包括责令暂时停产或停业的紧急措施,并向上级机关和当地政府报告有关情况。 第十九条 根据申诉举报情况实施检查的,应及时上报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并按规定将办理结果反馈实名申诉举报人。

第二十条 发现处置内容未设定但属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应依法查处。

第五章 信息录入

第二十一条 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的原则,建立监管巡查机读档案。

对录入的监管信息要准确、真实、及时、有效。

第六章 督查考核

第二十二条 市场主体监管,作为网格化监管的重要方面,按照县局《网格化监管工作督查考核办法》实施阶段性督查和综合督查考核,并执行相应的奖惩制度。

第二十三条 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监管责任人和有关人员的过错责任:

(一)玩忽职守,应实施检查、行政处罚而不作为的;

(二)虚假检查或者在检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三)未按规定核查、处理有关申诉、举报,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四)超过巡查周期未发现无照经营行为等其它未履行监管法定职责或日常监管巡查不到位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范与上级规定相抵触的,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规范由庐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监督管理股会同法规股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有关司局: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已经部长办公会议审议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请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范制定或者完善本辖区巡查工作实施办法,于2009年12月31日前报部备案。

国土资源部

二○○九年九月十九日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提高执法效能,实现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促进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有效开展巡查工作,切实履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职责,根据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巡查,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通过巡回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本规范所列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制止和报告的工作制度。

第三条 巡查工作应当遵循依法、及时、有效的原则。

第四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实施巡查工作适用本规范。

第二章 职

第五条 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组织、指导本辖区巡查工作,制定巡查工作实施办法;

(二)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四)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抄报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第六条 市(地、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组织、指导本辖区巡查工作,制定巡查工作实施方案,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工作实施方案应当明确巡查的任务、目标、基本要求等;

(二)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四)每季度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七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组织、实施本辖区巡查工作,制定季度工作计划,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季度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巡查区域、巡查实施具体单位、巡查基本频率等;

(二)对本辖区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本辖区巡查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四)每月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八条 国土资源管理所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实施本巡查区域巡查工作,制定月工作计划,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月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巡查责任区域、巡查责任人员、巡查路线、巡查时段、巡查频率等;

(二)对巡查人员日常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每周向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三章 实

第九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所是巡查工作的实施主体,对巡查工作负直接责任。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所的主要负责人是巡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对于以乡镇(街道)政府作为巡查的实施主体的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加强业务指导。

第十条 巡查主要实行全面巡查和重点巡查两种方式。

巡查主要采取对巡查区域实行全覆盖的全面巡查方式和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多发时段和高发区域实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巡查方式。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不定期实施重点巡查,国土资源管理所定期实施全面巡查。

鼓励组织、聘用城乡基层和社会团体相关人员开展巡查协查工作。

第十一条 巡查应当及时发现以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一)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

(二)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

(三)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的;

(四)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破坏基本农田的;

(五)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

(六)法律规定其他占用或者毁坏国土资源的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 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辖区统一的巡查台账格式文本,组织推广、应用巡查信息系统。

巡查台账应当包括巡查时间、巡查人员、巡查路线、巡查项目、违法项目主体或名称、违法地点、违法现状、制止措施、制止效果、后续处理等基本内容。

巡查台账内容及时录入巡查信息系统,实现本省(区、市)内巡查信息互联互通。

第十三条 巡查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巡查准备。巡查人员应当准备巡查工作所需相关图件,携带必要的巡查装备;

(二)实地巡查。巡查人员按照巡查工作计划,对巡查责任区域内的拟建、在建、新建成项目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进行检查;

(三)发现违法。巡查人员检查发现本规范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时,应当对涉嫌违法主体、项目名称、用地位置、面积、用途、审批和施工进展情况、无证勘查或者开采矿产资源等情况进行初步核查,依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四)现场处置。对确认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巡查人员应当按照本规范第四章的规定,及时予以制止,填写违法行为报告单,同时向上级报告;

(五)巡查信息记录。巡查任务结束后,巡查人员应当及时填写巡查台账,将巡查台账内容录入巡查信息系统,及时跟踪后续情况,更新有关信息。

第十四条 执行巡查任务时,巡查人员应当不少于2人,携带执法监察等有效证件,着装规范。

第四章 制止、报告和通报

第十五条 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采取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

巡查人员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时,应当向违法当事人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告知其行为违法及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督促违法当事人立即停止、改正违法行为,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违法行为报告单对违法行为进行审核或核查,确认为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及时向违法当事人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或者《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停止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制止无效的,应当及时将违法信息函告违法行为发生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必要时向社会公告。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立案查处;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巡查实行零报告、专项报告和定期报告制度。

零报告是指巡查人员每次巡查任务结束后,无论是否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均应当向巡查实施主体报告巡查结果。

专项报告是指巡查实施主体对巡查发现的重大、突发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定期报告是指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所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对本辖区巡查工作进行总结,对国土资源违法形势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置意见等。

第十八条 通报分为案件情况通报和工作情况通报。

案件情况通报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巡查发现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通报发生地的人民政府和有关新闻媒体单位。

工作情况通报是指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定期报送巡查工作报告时,同时通报下一级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章 保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巡查制度,落实巡查工作责任制度,推动巡查工作。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所建设,充实巡查力量,实行定编定岗定员。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将巡查工作所需经费以及巡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巡查津贴、补助、巡查装备等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巡查工作实际需要,配备巡查车辆、通讯工具、GPS、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等专门用于巡查工作的装备器材。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卫片执法检查、举报电话、举报信件、举报电子邮件、领导批办、下级上报、媒体反映等方式,及时掌握国土资源违法线索。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聘请监察专员、协管员、信息员、青年志愿者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监管网络体系。

第二十四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协调公安等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巡查人员开展巡查工作,及时处置采取暴力手段阻碍巡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巡查人员打击报复等行为,保障巡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六章 考

第二十五条 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辖区内统一的巡查工作考核办法,将巡查工作纳入国土资源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和完善巡查责任目标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标准。

巡查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应当包括巡查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巡查责任制落实情况、巡查效果、执法监察机构和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巡查定编定岗定员及巡查装备配备情况等。

巡查效果应当包括巡查覆盖、巡查任务完成情况,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巡查信息记录情况等。

第二十六条 巡查工作考核,应当结合本巡查工作的检查、抽查情况,采取组织评议和综合评分等办法进行,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考核结果应作为评先、奖惩、干部任用、国土资源执法先进单位评选的主要依据。

对考核不合格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约谈,限期整改。未按要求整改的,列入执法监察重点监管地区,予以通报批评或者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调整。

第二十七条 国土资源部和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评选、表彰巡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二十八条 巡查工作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其中涉及领导干部的,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予以问责。

(一)未按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巡查工作计划等规定进行巡查的;

(二)应当发现而未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制止的;

(四)应当报告而未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的;

(五)填写巡查台账或者录入巡查信息弄虚作假的。

第七章 附

第二十九条 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或者完善本辖区巡查工作实施办法,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三十条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加强督导职能 规范督导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乡镇、及县直中小学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督导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决定在各乡镇及县直中小学设立一名教育督导员。下面对督导人员的任职条件、职责,督导的程序和方法规范如下:

一、 督导人员的任职条件

1、

2、

3、

4、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熟悉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具有一定的调研能力、工作能力、业务能力,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经验。

5、 具有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7年以上,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口头表达及协作能力。

6、

7、 遵纪守法,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清正廉洁。 身体健康。

二、 督导人员职责

1、 对辖区内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

3、

4、

按着有关的规定对辖区内的教育工作进行考核。 对辖区内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对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1 并提出建议、当好参谋。

5、 对督导单位以及主要领导的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提出奖惩建议。

6、 承办上级督导部门交办的工作。

三、 督导的程序和方法

督导的形式分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以及随机督导。综合督导是对被督导单位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进行的全面的督导;专项督导是对被督导单位的部分或者单项工作的督导;随机督导是对督导对象的不定期随机检查、调查研究等。可按以下的程序进行

1、 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

① 在督导前的20天发出督导通知书,并下发督导方案和要求。

② 被督导单位进行自查自评,并按规定的时间向教育督导室报送自评报告和有关材料。

③ 组织人员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同时组织人员对被督导单位进行评估或者督导检查。

④ 向被督导单位通报督导结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下达督导结果通知单。 ⑤ 被督导单位按督导评估通知书的要求限期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整改计划和整改结果报告。

⑥ 督导室认为有必要可对被督导单位进行复查,并向上级督导机构报告督导结果。

2、 随机督导

① 事先做好督导计划和方案,明确督导的目的、对象、步骤、时间。

2 ② 事先不通知督导对象,以实际查看、座谈、问卷为主。

四、 督导的方式

1、

2、

3、

4、

5、

6、

7、 听取被督导单位的有关情况汇报 查阅有关的文件、档案材料 参加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个别访谈 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 现场调查

认为必要的其他方式

以上是对乡镇及县直中小学督导人员素质的要求,以及应该履行的职责和相关的工作程序等做的有关规定和说明,在以后的督导工作中遵照执行。

海兴县教育文化体育局督导室

2008年3月18日

上一篇:文献综述参考文献格式下一篇: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