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2-24

勤工助学指的是在高校的组织下, 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参加校内校外勤工岗位工作, 锻炼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 合法获得一定的酬劳, 从而能够自主的提高学习和生活条件。

在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 勤工助学占了很重要的比例, 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 它能直接给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帮助。最重要的是, 勤工助学在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一、当前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勤工助学管理体制不规范

目前, 国内很多高校对勤工助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奖惩监督制度不完善、人员组成不科学、服务态度不端正等种种不足。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 有些学校将勤工助学交给学生处负责, 有的学校交给校团委负责, 还有的直接交给各院系, 各管各的, 没有一个统一规划, 管理混乱。很多高校勤工助学管理人员都是由其他部门老师兼职, 一般不会设立专职管理人员, 而兼职人员可能是行政人员, 也可能是辅导员, 日常工作就很繁重, 用于勤工助学工作上的时间有限。同时, 兼职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巧, 工作成效有待提高。由此又导致了另一严重问题, 由于勤工助学负责老师不专业、流动性大, 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和指导效果就大打折扣, 很多学生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完全来自于上一任学长学姐的指导。部分学生缺少经验和必要的技能, 仓促上岗工作, 对岗位各方面都不了解, 很难快速适应工作, 如果工作中出一两次差错, 学生往往会产生挫败感, 怀疑甚至否定自己, 或者觉得这个岗位不适合自己, 对勤工助学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迅速消退, 在岗位上混日子、耗时间,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既没有做好岗位工作, 又没能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 错失了锻炼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大好机会。部分高校在勤工助学工作考核方面没有一个科学严谨的标准, 过于简单随意,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用学生工作时间来衡量, 对于工作效率和成效没有一个很好的考核方法, 缺少长效机制, 勤工助学工作想要保持持久、深入的开展极为艰难。[1]

(二) 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目前, 很多高校勤工助学指导老师仅仅将其看成一个资助学生的手段, 工作中更重视是否让更多的家庭困难学生参与到勤工助学中, 学生是否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培养了能力、增长了才干, 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教育。很多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学工干部和思政课老师的事情, 与管理、科研、实验、后勤等其他部门老师无关, 但是这些部门又设置了大量的勤工助学岗位, 指导老师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很大, 因此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就各高校现状来看, 能在勤工助学工作中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 只有辅导员和团学干部, 然而由于工作任务重、强度大, 能用于勤工助学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 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 负责指导勤工助学工作的大都是大一辅导员, 一年时间就会换一人, 人员变化太频繁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这样越发导致勤工助学指导老师只注重帮助学生解决经济问题, 忽视对学生精神上的帮扶和激励。勤工助学只发挥了部分资助功能, 未能达到其最终的育人目的[2]。

(三) 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有限、层次不高

近年来,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家庭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而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很多高校的校园环卫工作全部由第三方物业公司负责, 导致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数量不断减少, 岗位数量难以满足勤工助学学生的需求, 同时, 很多非贫困学生出于锻炼自己的目的也希望能参与勤工助学工作, 这就更加显得岗位数量紧缺。与前几年相比, 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大部分是图书馆和院系的学生助理, 而不是后勤的环卫、值班等岗位, 虽然层次上略有提升, 不在是纯粹的劳动型岗位, 但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校内在科研、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勤工助学岗位数量太少, 学生很难参与其中。学生在图书馆或各院系, 从事的都是一些重复性的事务工作, 比如档案整理、图书整理、打印复印、收发报纸等, 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热情, 学生在工作中也很难得到高层次的锻炼。

二、解决高校勤工助学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规范制度管理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性, 要从源头提高认识、改进措施。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勤工助学领导机构, 对于勤工助学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确保学校勤工助学工作长期顺利开展。要设立专职勤工助学指导老师, 负责全校勤工助学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要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人员保障, 不能只安排工作, 不解决困难, 只要求结果, 不关注过程。同时, 要充分认识勤工助学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 是第二课堂的重要抓手, 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勤工助学管理规章制度, 要给勤工助学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 只有这样, 勤工助学活动才能长期、平稳、顺利开展下去, 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勤工助学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二) 加强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勤工助学工作中, 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 持续长期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放松。大学生刚结束高中繁重的学习生活, 进入高校, 思想上放松懈怠, 同时又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难免被网上一些不良思潮所影响, 大学时期又是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品德培养的关键时期, 所以各级指导老师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 帮助大学生树立对勤工助学的正确认识

在日常的勤工助学工作中, 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勤工助学的意义和目的。勤工助学不仅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 缓解经济压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 培养能力、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在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 要鼓励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时间, 不能因为工作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甚至出现挂科、留级现象。

同时, 要帮助勤工助学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要改变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仅仅只为了获取报酬的想法, 让他们清晰认识到勤工助学在培养个人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勤工助学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充分锻炼自身能力, 提高个人素养, 磨炼个人意志, 不断完善自我, 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 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 为毕业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 拓展勤工助学岗位

1. 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要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 拓展勤工助学岗位, 充分发挥自身在知识、技术、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 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企业建立勤工助学基地, 让企业设立一些实习、助理岗位, 招聘学生参加, 同时, 高校也要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推荐适合岗位工作的学生。

2. 搭建勤工助学网上服务管理平台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勤工助学工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 搭建网上服务管理平台, 公布所有勤工助学岗位, 让参与学生能自主选择岗位报名, 用工单位也能在网上看到学生的个人简历, 提供双向选择的条件。同时, 各项报名、审批、岗位调整等环节都可以放在网上办理, 既能方便学生, 又能提高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效率。

3. 提高勤工助学岗位层次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专业特色, 只有将勤工助学工作和学科专业充分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的锻炼培养学生, 才能确保勤工助学工作长期顺利开展。高校要转变思想认识, 不能只提供劳动型的岗位, 要大力开发科研型、技术型、专业型的勤工助学岗, 要将勤工助学与学校课外科技活动结合起来、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刻苦、严谨的工作态度,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3]。

4. 尝试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 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勤工助学完全可以借助这一浪潮, 由学校成立各种经营实体, 学校支持, 专业教师指导, 提供前期启动资金, 学生自己经营, 设立大量的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 学生经营所得除了基本工资以外, 用于成立新的经济实体, 吸收更多贫困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工作。而从这些岗位培养出来的学生, 更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更容易适应职场环境, 也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任重道远, 勤工助学不仅可以扶贫济困还能立德树人。新时期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要将勤工助学变成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 使之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

摘要: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 勤工助学活动面临着岗位数量有限、层次较低、管理体制不规范、社会参与度不够等问题, 本文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玉辞.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8 (04) :260-262.

[2] 朱华.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路径[J].闽江学院学报, 2014 (06) :134.

[3] 路敏, 陈冠宇, 陈涛.高校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4) :26-27.

上一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下如何做好电力营销下一篇: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及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