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2022-12-28

第一篇: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八步区步头镇

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提高服务素质,保证农村居民获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和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好乡村医生待遇问题,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的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乡村医生工作补助

根据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乡村医生是指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并在农村非营利性卫生所(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包括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执业的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开展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给予的补助,统称为乡村医生工作补助。

(一)补助范围

在八步区步头镇行政村卫生所(室)工作的乡村医生。

(二)补助原则

实行人员合同管理,明确职责目标,定期考核发放,卫生部门实施,财政部门监督。

(三)补助标准

对完全开展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等公共卫

生服务的乡村医生给予每月不低于300元的补助;对于开展部分服务的乡村医生则按其开展的服务绩效考核评分所占分值的比例给予一定的补助,例如:某乡村医生只开展基本医疗,不承担其他公卫项目工作任务的,则每月给予其基本医疗、规范化建设、群众满意度、参与卫生管理占的分数的补助。如卫生室不从事公卫工作、未进行规范化整改则按给予补助。以上补助按基础补助和绩效补助两部分比例发放。

(四)补助方式

乡村医生工作补助由基础补助、绩效补助构成。基础补

助是指对乡村医生补助中的保底部分,占乡村医生补助的60%。绩效补助是指根据乡村医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经绩效考核合格后给予补助的部分,占乡村医生补助的40%。考核“合格以上”发放全部乡村医生工作补助;考核“基本合格”按80%发放;考核“不合格”的只发放60%补助经费。

(五)补助资金来源及分担比例

乡村医生补助所需经费以乡镇为单位按辖区服务人口(农业户籍人口)不高于年人均2.5元的标准,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列支,其余的补助经费由市区级财政列入预算给予安排。

二、绩效考核目标

乡村医生补助与工作绩效紧密挂钩,坚持客观公正、公平透明、奖优罚劣的原则。通过工作绩效考核,实现村卫生室工作重点由基本医疗服务向公共卫生服务转变,由卫生部门单项评价向卫生部门和群众双向评价转变;建立乡村医生工作补助经费财政保障机制、按工作业绩补助的分配机制和社会参与的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更新,村卫生室管理不断规范,乡村医生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三、绩效考核内容

村级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和医疗服务考核两方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主要包括儿童计划免疫、疫情报告、妇幼和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管理等内容;医疗服务考核主要包括规范执业、制度职责、消毒隔离、药房管理等任务完成情况,还有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学习培训和参与卫生管理等内容考核;职业道德评定主要是本行政村农民群众对乡村医生服务的满意度等情况。具体考核指标详见《贺州市八步区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

四、绩效考核程序

(一)绩效考核方式

成立八步区步头镇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黄异记(院长)

副组长:莫显森(支部书记、副院长)

龙启泽(副院长)

成员:程柳高(工会主席、公卫科副主任)

韦明源(助理卫生监督员)

李雨训(助理卫生监督员)

韦耀才(公卫科医生)

覃福海(助理卫生监督员)

巫婵(妇幼专干)

彭兰英(会计)

成员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龙启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落实八步区步头镇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工作的具体措施及工作。

乡村医生绩效考核以经常性和年终考核为主,由区卫生局委托区内其它乡镇卫生院组织考核小组,采取两个乡镇之间互相交叉检查,进行现场检查和走访群众的方法,按照《贺州市八步区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于每年6月中旬和12月中旬各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完成后由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评定绩效考核结果,由区级卫生、财政部门负责人审核确认。

(二)检查考核方法

1.现场检查。查阅村卫生室的工作记录、登记表册、相

关报表、文件资料、处方和门诊登记等各种医疗文书;查看村卫生室的药品、医疗器械、标志标识管理和制度建设。

2.走访群众。调查面不少于10户农村居民家庭,并发放调查表,了解群众对乡村医生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三)绩效等级评定

按本细则规定的《贺州市八步区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评分并计算工作绩效值,绩效总分值为100分。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级,综合分值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合格,60-74分为基本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五、补助资金管理

(一)资金拨付管理

乡村医生工作补助资金,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自治区财政逐级拨付到区级财政部门。由区级财政拨付至乡镇卫生院,再由乡镇卫生院造册并发放至各村医个人银行帐户。区级卫生、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注册管理台帐和补助发放台帐,并详细记录乡村医生补助发放和人员增减情况。

(二)违纪违规处罚

乡村医生工作补助要专款专用,专户专账管理。对虚报冒领、侵占乡村医生工作补助资金的,除追回冒领、侵占资金外,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挪用、抽调、不及时足额将乡村医生工作补助资金发放给乡村医生的,除追究相关人员责

任外,从下一的乡村医生工作补助资金中扣减相应数额的资金。

六、组织管理

区级卫生部门负责乡村医生绩效考核的组织、考核评价、检查指导工作,我院应积极配合上级完成乡村医生绩效考核的各项工作。同时,要在实行乡村医生合同制、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村卫生室工作制度和乡村医生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和标准,分解到室到人。要严格按照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发放办法和实施细则,严格检查考核,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地对乡村医生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价,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区级财政部门负责乡村医生工作补助的资金预算、账户管理、补助发放工作,参与乡村医生工作绩效考核和考核结果的评定,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程序拨付、发放和兑现,确保乡村医生工作补助资金足额到位和合理使用。

八步区步头卫生院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构建幸福美好家园

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构建幸福美好家园

近年来,蒙阴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坚持生态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协调推进,以生态社区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倾力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人口集聚、生态宜居”的生态社区。

一、围绕生产发展,加快培植社区产业

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实现生产发展是生态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农产品,依靠发展林果、花卉、黄烟等特色产业,以产业为主导,以生态为优势,以标准化、合作化、精品化经营为手段,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之路,加快培植社区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响品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农产品为核心,依据所在地域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生态农业,实行专业化经营,把以果园、种植、养殖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推向市场,北部乡镇突出抓好苹果、桃的种植,垛庄突出抓好板栗的种植,蒙山管委会以桃花源、百泉峪的桃文化做好农业观光旅游。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盘活农业资源,带动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围绕生活宽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生态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要广辟增收渠道,依靠发展农

- 1 动室等,用优秀的文化占领社区阵地,有效遏制打牌赌博、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歪风陋习。

四、围绕村容整洁,构建优美宜居环境

搞好村居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是生态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乡村环境卫生,力求达到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共建立乡村环卫保洁队伍483支、1582人,每人每月补助500元;每个乡镇成立10人左右的执法队伍,建立乡村建设办公室,形成“一个机构,两支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县里统一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处垃圾中转场,村村建立垃圾收集点。推行了“五位一体”生态处理模式,把公共厕所、大型沼气、垃圾收集、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治脏、增景、减排、循环的良好效果。全县建成垃圾处理场和中转场35处,污水处理设施200多处,沼气池2.2万个,实现了就地转化和集中处理相结合,初步做到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和污水无害化排放。

五、围绕管理民主,建立社区管理机制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深入推行村务大事村民公决、村级财务全程公开、村干部集体办公、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社区工作制度,大力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行村民提高、群众评事、集体定事、干部干事的民主管理机制。一是把社区建设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村民”为

- 3

第三篇:浅析加强XX乡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广大农民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原农村管理体制已经明显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XX乡于2000年月进行了农村村级体制改革,实行了村民自治,原村公所(办事处)改为村民委员会,原村公所(办事处)聘任制干部改为村委会选举制干部。通过四年多来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我就如何加强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以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村委会干部队伍,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加强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村委会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导力量和骨干力量,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村委会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愈来愈多,致使村干部的工作任务加重、难度加大。如不继续加强和提高村委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村委会干部队伍,是把十五届三中全会、十六大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的需要,是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加强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当前XX乡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XX乡共有村民委员会5个,村民委员会干部人,正职名,副职名,其中:党员干部名,占%;非党干部名,占%;少数民族干部名,占%;妇女干部名,占%。30岁以下名,占%;31-35岁名,占%;36-40岁名,占%;41-45岁名,占%;46-50岁名,占%;51-55岁名,占%;56岁以上名,占%;最小年龄岁,最大年龄岁,平均年龄岁。大专文化名,占1.8%,中专文化名,占%,高中文化名,占%,初中文化名,占%,小学文化名,占%。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村民委员会中,工作开展好的约占80%,一般的约占20%;“两委”关系协调好的约占60%,一般的约占40%。通过村改以后,村委会干部总体情况是好的,他们长年生活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中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起到了组织者的作用,在带领群众致富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如果没有村委会干部积极努力地工作,就不可能有XX乡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

三、当前XX乡村委会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村委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实行村民直选村委会干部以来,村委会干部的来源依然只是农民,大多没有受过更高的教育,许多人素质偏低。有的干部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有“等、靠、要”思想,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缺少办法;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一些年轻干部不熟悉农村改革进程和政策。就第一届村民直选出来的村委会干部来看,初中文化村民当选的就有名,小学文化村民当选的有名,56岁以上村民当选的有名。因此,个别干部工作下来会出现几天写不出一张简单的申请(证明)材料的情况,这与做好农村各项工作,推进XX乡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村委会干部工作方法不适应

村委会干部工作方法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正职干部没能及时调整心态,改进方法,习惯于以往直接性、随意性、简单化的决策方式和领导方式,习惯于“我决定你执行”的决策模式,没有很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在一些大的问题上,总是自己说了算,而没有很好地听取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或者根本没有与其他成员打过招呼,以致其他成员意见很大;二是个别村委会行政干部不善于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留恋以往村委会(办事处)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不注意协调各种关系,不注意做群众的说服教育的工作,引起村民对立情绪,工作难以开展。

3、村委会干部精神面貌不佳

实行村民直选后,村民的期盼多了,要求高了,村委会干部工作的压力大了,思想负担重了。在执行计划生育、征粮征税、追收欠款、整治环境等可能损害群众现实利益、小团体利益时,往往过多地考虑下届的村民选票,有的就更不敢抓、不敢管了,在抓村委会的发展建设工作上顾虑重重。有的村委会干部说:得罪一个群众,下一届选举时很可能就会失去几十张的选票,谁还敢象以前那样干。因此部分村委会干部的干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农村各项工作的需要。

4、村委会干部后继乏人

实行村民直选,对村委会干部要求提高了,乡镇党委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难度更大。后备干部进入村委会要通过村民民主直选的考验,党委培养的后备干部得不到村民的认可,必将在直选中落选。一些只会维护眼前利益的人,可能会得到群众的一时认可,但选上来后只会和上级党委政府对抗,必将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加之XX乡对村委会后备干部的培养还未走入正轨,照此下去,村民选出的干部素质也不会太高,这对加强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更增加了难度。

四、XX乡村委会干部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村委会干部所处环境的局限决定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村委会干部的活动范围和环境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固定在某个地方和岗位,在狭小封闭的空间活动。加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的生活方式,导致其眼界不开阔,满足于以农为本,知足常乐,小康即安,小富即止的传统观念,使我们许多村委会干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不敢打破村委会干部的固定化格局。总之,缺乏敢冒风险和渴求新知识武装的精神,旧的东西很难改变,新生事物很难接受和传播,越是边远和落后的地方表现越突出。

2、村委会工作难度较大

一方面农村稳定、计划生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推广都是硬任务,另一方面用村委会干部的话说是“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尤其对一些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和法治观念淡薄的群众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个别村委会由于家族、宗派、群体关系复杂,给村委会干部工作带来干扰,增加了工作难度。即使选上了村委会干部,也是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困惑。

3、村委会干部经济待遇较低

村委会干部算半脱产干部,但他们的工作量较大,也很辛苦,几乎不亚于专职的国家干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村委会干部的经济待遇还比较低,正职400元,副职380元,全部是县财政投入。县、乡两级都没有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云办发[2000]10号文件规定,今后换届选举未当选的村委会干部,财政不再给予生活补贴,即使连选连任干到老也还是解决不了后顾之忧,因此,村委会干部的待遇整体上还是偏低,和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是不相符的,并没有真正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所以村委会干部岗位从经济价值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吸引不了人才,也难留住人才。

四、加强XX乡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改进选人、用人办法

一要严格标准。虽然对村委会干部的选择余地不大,但选人的标准还是要明确的。要把那些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政治坚定,公道正派,群众拥护,作风民主,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进取精神,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懂经济,会管理,热心为村民服务,能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党员或优秀村民选进村委会“两委”班子中。二要拓宽视野。要打破过去把眼光放在几个人身上的做法,要把面拓宽到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生、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人身上,努力拓宽选拔面,使一些优秀人才能进入到村委会班子,能为村民服务。三要重点培养。对一些有潜力的干部苗子要做到早发现早培养,乡党委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使其早日熟悉村委会的各项工作,挑起村委会的担子,使得村委会干部后继有人。四要跟踪了解。特别针对一些外出创业的优秀青年,要建立跟踪了解制度,了解其各方面动态,如果条件具备要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去,要鼓励他们回家创业,能为家乡父老乡亲服务。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委会干部综合素质

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转移到依靠说服引导上来,善于通过提高村委会干部队伍素质来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用说服、教育、协商、引导的办法消除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阻力。要增强村委会干部的全局观念、政策观念、宗旨意识和自律意识,努力提高村委会干部各方面的素质。同时,积极改进教育引导村委会干部的方式方法,要积极探索通过民主评议、述职考核、评选优秀村委会干部、通报批评不称职干部、对问题较多的村委会干部进行谈话诫勉等形式教育村委会干部的方法,并逐步加以推广运用,激励村委会干部积极工作。

3、要加强对村委会干部的法制化管理

要善于运用法律的、制度的手段,处理好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推行以法治村,促进村委会干部管理监督的法制化,使村委会干部的监督管理切实转变到依靠法律制度管人管事上来。一是要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具体措施,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对村委会成员任职条件、“两委”职责分工、村民自治事务和行政管理事务界定、防止和处理非组织行为的具体措施等,要积极研究制定具体的意见、办法、规定等,并在以户口确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问题上加强探索,向上级积极反映,力求使具体规定更符合农村实际。二是健全落实村委会干部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要积极探索出一套完善的考核办法,细化、量化考核内容,认真做好检查考核工作,把村委会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向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上。三是要推行村务管理法制化。要搞好建章立制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村规民约。乡党委、政府要严格按照村委会干部廉政制度搞好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对违反党纪政纪的要严肃处理。

4、要提高经济待遇,增强村委会干部岗位的吸引力

要千方百计提高村委会干部经济待遇,这是事关基层干部队

第四篇: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黔府发〔2012〕13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乡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卫生工作者。在我省农村卫生第一线,乡村医生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服务,承担疫情报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为保障农村居民健康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到2011年底,在全省行政村实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我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乡村医生队伍保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分布不均、服务质量不高等,影响了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合理待遇,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二、总体目标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执业场所,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健全培养培训制度,规范执业行为,强化管理指导,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支数量适宜、能力较强的乡村医生队伍,为全省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12年底,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到2013年,乡村医生中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超过90%;到2020年,乡村医生队伍素质显著提高,配置结构明显优化,基本适应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规范设置村卫生室。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综合服务人口、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设立,可以由乡村医生联办、个体举办,或者由政府、集体、单位举办,村卫生室的用房和基本设备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各地可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设备购置。

(二)明确乡村医生职责。

乡村医生主要是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三)合理配置乡村医生。

原则上每千人配置1名乡村医生,人员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适当增加乡村医生数;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

(四)完善乡村医生补偿政策。

1.政府政策性补助。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省、市给予适当补助,主要包括政府定额补助、年终考核奖励和实施基本药物补助。

(1)政府定额补助。乡村医生每月定额补助标准不低于300元,高于300元的按所在县(市、区)标准执行。(2)政府年终考核奖励。经年终考核合格的村医,按年人均1200元标准进行奖励。(3)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数量、服务范围等因素给予定额补助,从2012年起达到人均每月417元。政府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提高在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执业和服务年限长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同时,建立乡村医生补助经费公开公示制度,定期将乡村医生补助情况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上墙公示。

2.政府购买服务补助。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补助标准为当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40%左右。村卫生室暂不具备服务能力和条件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可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或乡镇卫生院为群众提供服务,村卫生室补助相应核减。

3.一般诊疗费补偿。采用门诊总额预付的方式,将一般诊疗费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范围并及时结算费用,收费标准按物价等有关部门确定的标准执行。

(五)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乡村医生按照户籍情况分别纳入新型农村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助,由各县(市、区)参照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政策执行。

(六)严格乡村医生准入。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严格乡村医生准入管理。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从2013年起,新进入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原则上应当取得全日制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

(七)加强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管理。

1.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履行本辖区内卫生管理职责,承担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职能,具体实施“五统一”管理。

(1)统一人员管理。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领导下,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管理,根据工作实际在乡镇范围调配乡村医生执业地点。乡村医生实行“村聘村用”,经本人申请,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卫生院审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由村民委员会与乡村医生本人签订服务协议。乡村医生不得兼任村干部等与职责无关的其他职务。

(2)统一业务管理。统一村卫生室业务规范和流程,做到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转诊有登记。

(3)统一财务管理。统一村卫生室收费标准、票据和印章,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

(4)统一药械管理。统一由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供应药品器械,并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5)统一绩效考核。乡镇卫生院按统一对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以岗位责任与绩效目标为基础,以服务质量和数量为核心,包括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等方面,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财政补助经费和绩效奖励动态调整的依据。

2.建立乡村医生基础信息数据库。各地要抓紧建立乡村医生基础信息数据库,准确掌握在辖区内村卫生室执业乡村医生的详细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从业时间、执业资格、执业地点、服务人口以及培养培训等基本信息,强化动态管理,合理调配乡村医生资源。

3.建立乡村医生激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在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医生,给予奖励和表彰。

(八)强化对乡村医生的培养培训。

1.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制定本区域乡村医生培养培训的规划,通过学历教育、集中培训、临床进修、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乡村医生开展培训,其中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

2.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摸清并动态掌握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医生执业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打造一支扎根农村的乡村医生人才队伍。有条件的地方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各地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

3.支持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和专业技术资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考前培训,提高乡村医生参考通过率。同时,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要积极争取国家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卫生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对达不到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分数线但长期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人员,由我省划定省内合格分数标准,取得相应专业级别的省内合格专业技术资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乡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医改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确保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强化协作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目前仍未配备乡村医生的村卫生室,县级人民政府要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2012年底以前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

(二)确保资金投入。各地人民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乡村医生队伍的投入力度,将乡村医生政策性补助、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严禁任何部门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保护、支持乡村医生依法执业,为其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乡村医生补偿政策中,政府年终考核奖励和定额补助增加的100元所需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分别按5∶2∶3比例负担,原定额补助标准200元由各地按原渠道解决。

(三)加强检查督导。各地人民政府和省、市、县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各项补助政策的落实情况,对资金落实不到位的,要限期责令整改。同时,主动接受同级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各市(州)人民政府要结合自身职能和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相关政策,尽快出台配套措施,确保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和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五月九日

第五篇: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全面加强村卫生室建设

引言

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抢抓机遇,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改善村卫生室服务条件,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全力抓好政策贯彻落实,努力提高村医实际待遇,着力破解村医补充难题,大力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竭力实施技能服务培训,促进村级卫生机构统筹协调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医改红利更多惠及广大村民。近年来,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抢抓省、市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的重大机遇,把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改善村级卫生室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村民能力纳入农民健康工程,作为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笔者在边城镇逐村走访村卫生室、逐个访谈村医后发现,相对来讲,乡村医生的待遇普遍较低,村卫生室的建设发展仍然滞后,村民看病就医问题反映还比较多,迫切需要地方党委政府从巩固、提高、发展三个层次再发力、再下深功,促进村级卫生机构统筹协调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医改红利更多惠及广大村民。

一、发展现状

该镇村卫生室功能定位是为辖区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等工作,是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儿童预防保健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中,村卫生室按照“安全、有效、便民”的服务理念,为辖区村民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诊治。

一是实现了一村一卫生室。14个行政村,村卫生室14个,乡镇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医生19人,辖区服务人口30678人。村卫生室内设有诊室、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观察室、健教室、药房、预防保健室、计生指导室等科室,布局合理,各项制度健全。东昌村卫生室装备了急诊箱、移动式输液架、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村卫生室的设备水平显著提高。二是实施了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村卫生室设置、业务、人员、行政四个方面均由镇卫生院统一管理。自2009年2月份深入推进基层医改以来,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使广大村民看病费用负担得到进一步减轻。三是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医疗健康活动。认真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

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每年组织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设立了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栏,每2个月更新一次宣传内容,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四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培训。每年组织村医参加句容市市卫生局统一组织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诊冶、急诊急救、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公共卫生知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其理论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主要问题

一是村卫生室基本建设薄弱。一直以来,村卫生室的建设发展缺乏刚性政策支撑,投入缺乏资金保障,无论是机构建设,还是人员补助,都与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虽然边城镇各村卫生室在服务设施、设备配备和信息化建设程度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卫生室内设诊室、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观察室、健教室、药房、预防保健室、计生指导室等科室,布局合理,各项制度健全,但目前的功能发挥与村民求医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村医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全镇现在岗村医中,年龄超过45岁的占63%,超龄(男60岁、女55岁)仍在岗的占5.3%。造成村医老化的原因,主要是待遇低、任务重、没前途,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个职业。早在2011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明确规定:“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预留一定数量的编制,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以及村卫生室新补充符合执业资格条件的人员。”这一政策为取得执业助理资格的乡村医生以及今后村卫生室人员补充打通了通道。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编制控制很紧,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编制尚不够使用,推动乡村医生进编管理难以实施,不少年轻村医因报酬低而想弃医外出打工。三是村医实际待遇普遍不高。以往村医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药品差价”,但医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明确收入调整为三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的定额补助,二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劳务补助,三是实施一般诊疗费的业务收入。总的来说,这三个方面来源的收入都比较固定,边城镇村医年实际收入约5万元。但村医是全天候工作,没有其它收入来源,村民们也认为村医的实际收入太低,与他们承担的工作职责不相适应。受身份、待遇、执业发展前景影响,村医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吸引正规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目前,该镇村医中有中专学历14人、大专学历2人。四是日常运行经费没有保障。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村卫生室的工作重点正逐步向健康管理转型,其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基本设备配备也应适应新的形势,当前,迫切需要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配备巡诊车辆等。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村卫生室的收入来源明确,但村卫生室日常运行经费没有着落,主要包括水电费、信息联网费、房屋修缮、设备维修、医疗风险金、处方票据低值易耗品等,每年约需1.5万元。

三、建议对策

一要全力抓好政策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工作力度不大,投入资金不足,有关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工作合力。推动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贯彻落实的督查力度,高位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从推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的要求出发,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做好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和优化工作。二要努力提高村医实际待遇。可按照当地乡镇卫生院职工绩效工资收入的80%,确定村医平均收入水平,使收入既可处于合理水平,又能保持动态增长趋势。逐步提高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目前可提高到每人次10元。对具备乡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质的村医放宽基本药物目录使用范围。推进乡村医生与农民群众建立签约服务关系,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多措并举保障村医收入待遇。大力推动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对于已退职的老龄乡村医生应进一步提高生活补助标准。三要着力破解村医补充难题。立足长远,需从解决村医身份问题入手。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医学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可按照4/万的比例增列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将村卫生室新补充的医学生和符合条件的村医择优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农村基层医学生免费订单式培养力度,确保每年培养和招录人数都能达到1000人以上。四要大力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建议各级财政统一安排资金,明确地方财政投入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村卫生室服务条件。主要针对当前还有一批村卫生室房屋、设备不达标的现状,全面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适应医改目标任务需要,适当扩大村卫生室适宜设备装备,并将村卫生室日常运行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建成的省、市示范村卫生室以奖代补,推动各地落实好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和乡村医生补助政策。五要竭力实施技能服务培训。用好现有乡村医生队伍,切实提高他们适宜技术应用水平。遴选并建立乡村医生实用技能项目目录和培训基地,组织乡村医生接受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用技能培训,每5年轮训1次,每次不少于1个月。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中医院)

上一篇:加强人才工作推进计划下一篇: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