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祥林嫂形象

2022-10-14

祥林嫂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女性形象, 她具有勤劳、善良、质朴的品质, 处于社会下层, 在封建制度对她进行迫害时有一定的反抗, 但最后她却死在了人们的祝福声中。本文意在分析酿成这一悲剧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我们从祥林嫂的身上又体会到了什么?

祥林嫂是个善良、温驯、勤劳的劳动妇女, 最后她却沦为乞丐, 凄惨地死去。鲁迅就是站在一个悲剧丛集的社会中写小说。他说:“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祥林嫂的悲剧是在她死了丈夫开始的。封建社会向来遵从“三从四德”, 什么“纲常”, “节理”之说;男尊女卑的现象也特别突出。特别是对妇女的要求:例如丈夫死后, 是不能再嫁的, 被称之为“守节”。鲁迅先生在1918年发表了长篇论文《我之节烈观》中说到:“节烈苦么?答道, 很苦。男子都知道很苦……社会公意, 不节烈的女人, 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 是容不住的。”就是这个容不住, 让祥林嫂一步步地走向了不归路。死了丈夫守节不要紧, 却还要忍受婆婆的虐待。以致后来鲁镇人对她无情的嘲讽, 冷眼相待, 祥林嫂实在是无可去, 可躲之处。最后沦为乞丐, 冻死在祝福声中。

鲁迅写祥林嫂, 就是想通过她来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索。是什么原因让她遭到不幸?其主要原因是祥林嫂的愚昧, 是封建主义思想对她的毒害太深, 致使她变得愚昧了。夫在从夫, 夫死从子, 这是封建礼教给妇女定下的戒律, 祥林嫂的再嫁是失节, 以致后来到鲁镇时, 成为世人眼中的伤风败俗的不洁之人。后有了儿子, 想从子, 但子被狼吃, 没法从了。她以失子之痛向人们申辩, 结果只是满足了无聊人们的好奇心, 成为咀嚼的渣滓后, 换来却是对她无尽的嘲讽和耻辱!柳妈的一席话, 让她开始自欺自己, “失掉了他信力, 就会疑, 一个转身……一到求神拜佛, 可就玄虚之至了, 有益或是有害, 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 它可以令人长久的麻醉着自己”。祥林嫂是的一生, 充满了坎坷和艰难的, 她从来没有过妥协和动摇表现, 从她撞香案时的对那太不公正的命运, 对那强大的封建的黑暗势力的罗网的抗议, 它让我们看见了几千年在重重黑暗势力压迫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他们始终没有失去可贵的叛逆的性格。这种性格, 只要历史提供条件, 是可以通向未来的革命道路的。祥林嫂虽然被迫嫁到山里去, 但是丈夫到底是一个质朴的劳动者, 他们的感情可以交流, 因此最后他们的生活也就协调了。但祥林嫂的悲剧却没有尽头, 新嫁的丈夫又病死了, 留下了唯一孩子又被狼衔走。……然而祥林嫂是坚强的, 她挣扎着要活下去, 又便回到了她先前给帮佣的鲁四老爷家里。尽管还是一样地毫不吝惜自己的气力, 整天地忙碌, 毫无懈怠地付出自己的劳动, 但是这一切如今已经无济于事。一场更深更痛苦的悲剧在等待着她。一种远比一切肉体上生活上的痛苦更为强烈的精神上的痛苦开始折磨着她。煎熬着她, 开始蚕食她的灵魂, 她终于被主人家明令规定不准沾手于祭祀的“圣典”, 她已经被认为是一个“不祥之物”了。有一次祭祀, 她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被阻止了, 又去取烛台, 也不行;“她转了个圈, 终于没有事情做, 只得疑惑的走开。”还有什么比这种精神上所受到的歧视更为痛苦的呢?要是能改变别人这种歧视, 甚至只要能够稍微改变一下, 看来祥林嫂为此付出任何重大的代价都是愿意的。当她知道捐门槛的办法时, 她的心理起了什么样的变化。一种稳约的希望浮现在她的眼前, 她希望能够借此恢复一个劳动者应有的精神上的尊严。从此“她整日紧闭了嘴唇……默默的跑街, 扫地, 洗菜, 淘米。”过了一年, 这才积下了十二元鹰洋, 准备去捐献门槛了。……在这里, 通过这个被人欺骗的, 可怜的, 愚昧的行为, 祥林嫂那种不甘于命运的安排, 渴望在精神上获得较好的际遇的反抗精神, 被作者曲折地深刻地表现出来了。这是在那样一个环境里, 在祥林嫂那样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所仅能做到的一切。我们看到祥林嫂捐了门槛回来, 她“神气很舒畅, 眼光也分外有神”但是这一切只是她的幻觉。她实际上得到的仍然是精神上的歧视和冷遇, 她的一切努力丝毫没有减轻, 她被认为“不祥之物”的看法。现在她的灵魂已经不是在被蚕食, 而是一片片在被撕裂了。鲁迅在这里深刻地表现出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灵魂的被毁灭的悲剧, 它远比一个人肉体上的死亡更为痛苦。这是在捐了门槛以后, 希望已经实现, 祥林嫂感到无比的愉悦, 因而她便坦然地去拿祭祀的酒杯和筷子, 可是所得到的仍然是象过去一样的厉声呵斥。鲁迅这样描写她这时以及后来的神情。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 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也不再去取烛台, 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 教她走开, 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 第二天, 不但眼睛窈陷下去, 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 不独怕暗夜, 怕黑影, 即使看见人, 虽是自己的主人, 也总惴惴的, 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 否则呆坐着, 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 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 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淘米。

那种灵魂被无情地撕裂时的彻骨痛苦, 我们在这里分明地感觉了出来。祥林嫂终于被黑暗的封建势力所击打。再过不多时候, 她便带着一颗被咀嚼完了的灵魂死了。但是直到临死以前, 她还执拗地要弄清一个人死后灵魂的有无, 并且希望其无, 仍然表现了她渴望摆脱命运的安排的一种曲折的反抗。就这样, 在一个被黑暗所吞噬发的灵魂中, 我们看到了它最后的闪光。在这里, 作者注入了强烈的同情和爱感。在祥林嫂的灵魂中, 我们仿佛听到了作者自己的呼号!

任何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思想上的一种发现, 鲁迅小说所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在于写了被压迫的劳动大众的生活和斗争的题材, 尤其可贵的是在处理这类题材时从不拘于习见的方式, 例如一般地写他们的不幸, 受难, 痛苦之类, 而总是发掘出更为深刻的政治内容。深入反映对象的灵魂中去, 探讨他们受难的原因, 考虑他们摆脱悲剧的道路, 并发掘出主人公精神的火花, 以此照亮前进的方向。在这些方面鲁迅的小说, 不但突破了从古代到近代所有小说的思想高度, 同时也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反映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这些小说, 至今还保持着激动人心的力量!

摘要:《祝福》中的祥林嫂, 是鲁迅小说中的一位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形象, 在封建势力对她进行压迫时, 她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 但面对着强大的封建旧势力, 她的反抗是微弱的, 她最后还是屈服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而悲惨地死去。本文分别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祥林嫂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指出鲁迅以祥林嫂在鲁镇的悲惨遭遇, 深刻揭示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强大禁锢, 对人性的束缚和残害, 烘托出封建思想的人吃人的可怕, 同时表现出鲁迅对人性的思索, 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关心。

关键词:祥林嫂,农村,妇女,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秀枫.鲁迅杂文精编[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2] 陈鸣树.鲁迅小说论稿[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3] 王坤, 潘智彪.文学研究与学术规范[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论片面共犯的理论困境及成立范围下一篇: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