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分析

2024-05-02

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分析(精选6篇)

篇1: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分析

浅析《祝福》中祥林嫂的

悲剧原因

摘要:祥林嫂是鲁迅在《祝福》中写到的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封建宗教制度下、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女性悲剧形象,是一曲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得封建农村妇女的悲歌,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妇女,纵观她的一生,是一个充满了血和泪的一生,是令人心酸肠断的一生,她的悲剧命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认为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祥林嫂

封建

一、长期的封建制对人的影响﹙周围人的悲剧﹚

千百年来,由于长期受封建制的野蛮统治,造成了中国劳苦百姓的麻木、愚昧。⒈鲁四老爷。①首先从《祝福》中的第一段的描写上:“他是我本家,比我大一辈,应该称之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文中还有鲁四老爷的“一见面就寒暄,寒暄之后就说我胖了,说我胖了后即大骂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当时的新党也就是维新派,而康有为正是当时清末维新派的领袖,鲁四老爷将骂的矛头直指康有为,可见他憎恨的是最先改革帝制得人,可见他在政治上守旧顽固,他是封建制度的忠实维护者。②再从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来看。祥林嫂初到鲁家时,鲁四老爷“皱了皱眉”,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中国的思想中,丈夫死了后成了寡妇但未嫁是守节应该是烈女,应该是受到尊敬,就算没有受到尊敬也不应是讨厌啊,但为何鲁四老爷却“皱皱眉头”其原因是因为祥林嫂是个死了丈夫的寡妇,是个煞星,可见鲁四老爷的思想极为封建,在祥林嫂被她婆婆强带回去后,鲁四老爷说了这样一句话“既然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又什么话可说呢”,鲁四老爷的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对封建思想的一种维护,等到祥林嫂再次丧夫丧子之后,鲁四老爷鉴于向来雇佣女工之难之理勉强收留了她,中国有句古话“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妇不嫁二回”,而祥林嫂不但嫁了二回男,还丧了二夫,这在鲁四老爷看来非常不吉利,在祭祀时,把她从祭祀的大典中排除了,怕她玷污了祖先,综上所述,鲁四老爷是一个极为守旧,极其顽固的封建制度维护者,从而加剧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2.柳妈。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下层的劳动妇女,虽然柳妈的话语不多,但从少数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她的愚昧与无知麻木。柳妈是个信佛之人,当祥林嫂又向她说起过去的事时,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并阻止她说下去,接着是盯着她额角上的伤疤逗弄再用诡秘的神情说恐怖的鬼怪之事,劝她捐门槛后又把祥林嫂额角上的伤疤之事传播出去,柳妈是个以慈悲为怀的信佛者,但对祥林嫂,她不是对不幸者的同情,而是对弱者的戏耍,柳妈像祥林嫂“指路明径”捐了门槛后,祥林嫂极度轻松,以致在祭祀时坦然去拿祭祀用的酒杯而被喝止,而后精神崩溃并最终沦为乞丐,柳妈将封建鬼神说,将天堂地狱之封建说带给祥林嫂,使文章的一开头就出现了祥林嫂问我堂地狱的说法,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推上了一个新的起点。3.当时社会上绝大多数受封建思想残害的人。上面提到的鲁四老爷和柳妈只是当时那个社会中千千万万中的两个典型的人而已,而这两个人代表的却是当时社会的绝大多数人,例如《祝福》中的卫老婆子、丫鬟、祥林嫂的婆婆、叔叔、大伯等等,正是当时社会普遍人的愚昧、麻木和无知,才有了祥林嫂的悲剧,并不是其中的一两个人导致了她的这种悲剧而是众多被麻木的周围人在她的身上雪上加霜。

二、封建婚姻(婚姻悲剧)

《仪礼·丧服·子夏传》中提到:“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小”将这句话引申为: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妇女应对男性服从。《周易》中有主张妇女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后来要求妇女殉夫守节,限制寡妇改嫁等,从这些上看,都说明了妇女在当时没有自己的地位,要依附男人而活,虽然《祝福》中的祥林嫂所处的年代是民国时期,但那时受封建思想毒害严重,大部分人都沉浸在旧时代里,在祥林嫂的第一段婚姻中就有着一定的婚姻悲剧。祥林嫂的第一个丈夫比她小十岁,文章中提到祥林嫂大概二十六七,那么她嫁的是一个才十六七岁的人,那么,这是祥林嫂所愿意嫁的吗?虽然《祝福》中并没有提到,但可想而知当时她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人家的人,死也是人家的鬼”所以当她的婆家要把她抓回去也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事,在现代的社会,如果丈夫死了,自己是有权再嫁与不嫁的权利,可祥林嫂是在她婆婆领了她的一千七百五十文钱后,在她淘米的时候两个山里男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把她抱进船去的,她们像对待一只牲口一样对待祥林嫂却是理所应当的,为什么她们敢于这样做呢?就是那些所谓的三从四德中的“既嫁从夫”的封建夫权在支持着她们.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中,嫁给了贺家的贺老六,但这段婚姻并不是她愿意的,她的婆婆为了给他的小叔子娶老婆,将她强行嫁进了深山野鈎里,为什么她的婆婆敢这么做呢,因为封建的礼教,封建的宗法制度,然而,在那个社会里,这种事却是屡见不鲜的,从卫老婆子和四嫂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太太,我们见的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寻活得也有,抬到男人家闹的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对于这一段强加的婚姻是反对的,她在成亲的那天,“趁他们不小心松了手,就一头撞在了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可是在那样一个社会里,她的脖子上绞着封建礼教这条绳索,使他的反抗不成功,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中终于交上了好运,“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上头没有婆婆,房子是自家的”还添了个大胖小子,但天有不测风云,她又经历了一次丧夫甚至丧子,家破人亡。三从四德中的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小”,现在她既无父无夫也无子,照理封建的婚姻制对她制约不了了,但在她还沉浸在丧夫丧子的悲痛里的时候,她的大伯来收了她的房子,将它赶走了,使她无家可归了。封建的宗族制又开始在制约着她,封建礼教一方面 要求妇女们在婚姻上要从一而终,做贞节烈妇,鄙视寡妇再嫁,一方面又要无情的剥夺她们做人的权利。在封建婚姻夫权、族权的制约下使祥林嫂慢慢走向悲剧的深渊。

三、祥林嫂的奴隶性格(自身悲剧)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烈妮娜》的开篇话中写到:“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祥林嫂的不幸既有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共同不幸,也有她个人所特有的不幸。李长之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和奴性”《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下层农民阶级的愚和奴性,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在祥林嫂的一生中,她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绑缚在了奴隶的战车上,主要体现在:①祥林嫂本是卫家山一家打柴为生的农户的儿媳,在比她小了十岁的丈夫死了后,为了逃避婆家的转卖,她逃到了鲁镇,在卫老婆子的帮助下,做了鲁四老爷家的长工,在《中国现代文学采英》中写到“她是一个善良、朴实、敦厚的贫苦农村妇女,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的诚实勤恳的劳动,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祝福》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要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个人挡着”可见她一直在用自己的劳动取得这个社会对她这样一个寡妇的承认,“然而她反而满足了,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知道这时的祥林嫂已经做了奴隶,而且是暂时做稳了奴隶。②祥林嫂在暂做稳了奴隶后却好景不长,她被婆婆强行卖给了深山里做了农民贺老六的老婆,在《祝福》的描写中,祥林嫂当时是反抗了的,在四婶与卫老婆子的对话中可以知道祥林嫂在拉出较来后,在两个男人和她小叔子使劲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了案香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然而,我觉的正是祥林嫂的这种反抗才使的她的奴隶性格凸显出来,她反抗再嫁,在改嫁的过程中,这种“出格”的强烈反抗,维系的是“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礼教信条,她的反抗并不是像《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那样是为了维护对爱情的忠贞而勇敢的反抗,刘兰芝的反抗体现的是对爱情的追求,是对自我的人生价值的追求,而祥林嫂的反抗是想获得封建秩序的认可,她受尽了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被摧残麻木的自觉和不自觉的去维护了封建的礼教,她已经暂时做稳了奴隶,要以奴隶的身份去维护奴隶。③还是从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来看,她是好运的,“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年底还生了个孩子,本来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可以这样一直过下去,然而,这个社会却要让她又作奴隶而不得,她的第二个丈夫不久死于贫病,儿子阿毛也被狼吃掉了,族中的大伯收了她的房子,她走头无路了,这个社会竟将她继续做奴隶的资格都剥夺了,她却顺从了,不反抗了,再次回到鲁家当帮工,从而过上了连奴隶都不是的生活。④正在她连做奴隶都不能的时候,迷信的柳妈又对她讲述了阴间的惩罚:“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了阴间,那两个死鬼男人还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不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祥林嫂被听了柳妈的话害怕了,她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了门槛,“给千人踏,万人跨,好赎了自己的一世罪名,免得死后到了阴间再受酷刑”她终究信服了封建,迷信,终究被这个社会所吞噬了,麻木地去服从了、维护了封建礼教与迷信

纵观祥林嫂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的悲剧命运不仅是周围人的愚昧或封建婚姻夫权或者是封建族权的某个单个原因所导致的,也不仅是祥林嫂自身奴隶和被奴隶的性格所导致的,她的悲剧的一生是这个吃人的封建社会将周围人的愚昧、封建婚姻制的可悲及祥林嫂自身的原因一起导致的,每一个悲剧的原因就像是一幅催化剂,当这三种催化剂全部融在一起的时候,她的生命才开始真正的被吞噬掉。

参考文献: ① 鲁迅《祝福》摘自《彷偟》上海《东方杂志期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

② 鲁迅《灯下漫笔》摘自1925年《莽原》周刊第二期和第五期

③ 沈振煜《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摘自《中国现代文学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④ 《礼仪·丧服·子夏传》

⑤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2008-6-1 人民文学出版社

⑥ 钱谷融《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载《华东师大学报》1981年第四期增刊

⑦ 周作人、周建人《书里人生》河北教育出版社

⑧ 唐荣昆《关于祥林嫂的死》摘自《名作欣赏》1986年第四期

⑨ 杨剑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三期

篇2: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分析

【内容摘要】祥林嫂是鲁迅的《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本文从祥林嫂自身、他人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通过揭露祥林嫂悲剧命运分析了封建礼教,引出了社会的本质。【关键词】

悲惨命运

原因

社会本质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代表。历史和现实社会总是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主要是由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和人物关系造成的。《祝福》中深刻地描绘出复杂的祥林嫂时代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社会环境对形成祥林嫂性格的作用,它所刻画的复杂性格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但鲁迅在《祝福》里,不仅十分重视描写影响人物命运、铸造人物性格的复杂环境,而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个体生存的全貌,祥林嫂的命运早已不是她自己个体的命运,她已经成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的代表,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而作品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也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剧一生的足迹。

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篇3:祥林嫂的悲剧及其现代启示

一、姓名悲剧

整部小说自始至终都没有交代她叫什么、姓什么, “祥林嫂”只是她的代号而已。而且, 祥林是她第一个丈夫的名字, 她嫁过去没多久, 丈夫死了, 自己逃了出来, 于是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后来到了鲁镇鲁四老爷家第一次做女佣, 大家都称她为“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 是改嫁贺老六后生了阿毛, 丈夫死了, 儿子被狼吃了, 她自己因为大伯收屋, 没地方去了, 于是还是找卫老婆子介绍到四老爷家做工。此时她虽改嫁过, 但还是习惯性地被人们称为“祥林嫂”。后来在四老爷家做工不中用, 被赶出家门, 沦为乞丐, 直到凄惨死去, 都是被称为“祥林嫂”。也就是说,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 她自始至终没有自己的名字, 这也是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 暗示读者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二、婚姻悲剧

第一次嫁人, 丈夫小她十岁, 以打柴为生, 婚后没过多久丈夫就死了, 此时她才二十七八岁, 就已守寡, 自己偷偷从婆家跑了出来, 被卫老婆子引荐来做工。没多久被夫家强行捆绑回去, 并卖给山里贺老六做老婆。第二次婚姻又以夫死儿被狼吃告终。两次婚姻且不说是否存在爱情, 连自主权都没有, 小说通过他人之口向读者交代祥林嫂反抗被强行卖给贺老六的二次婚姻, 还把头上磕了个疤, 但最终以屈服告终。祥林嫂的婚姻被掌握她命运的人所掌握, 她自己完全没有主动权, 永远以反抗无效为结果, 最终只能无条件屈服。

三、身价悲剧

第一次被卫老婆子带到鲁镇, 因为手脚麻利, 干活不稀罕力气, 一个女工能顶几个用, 主人很满意, 于是商定工钱每月五百文。等到被婆婆绑着回去, 大家才知祥林嫂是自己跑出来的, 此时主人家结账一共是一千七百文。此处小说没有交代祥林嫂来结账, 而是说婆婆来, 笔者认为, 此笔工钱应该是被婆婆拿走了。被绑回去卖给山里贺老六, 据卫老婆子说卖了八十千, 也全被婆婆接了, 并且给小叔子娶媳妇花了五十千彩礼, 除去办喜事的费用外, 还剩十多千。贺老六伤寒去世, 儿子接连被狼吃后, 祥林嫂自己来到鲁四老爷家, 因念及以前做过工, 鲁四老爷家勉强留下, 但因此次手脚没以前灵活, 记性也坏得多, 脸上整日没笑影, 主人家口气上颇不满。后来祥林嫂听说捐门槛可避免死后被锯开分给两个男人, 用一年的工钱十二元鹰洋去庙里捐了门槛。也就是说此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每月是一元鹰元。小说中作者写到福兴楼的清炖鱼翅是一元一大盘。其实作者在暗示我们, 祥林嫂每月工钱仅够买一盘清炖鱼翅。之所以做以上分析, 是想说明祥林嫂虽然勤劳朴实, 但连做工后的工钱也被婆婆拿走;被逼迫强行卖到山里的卖身钱也被婆婆拿走。一年的工浅却仅够捐个门槛。身份低微、命运的悲苦且不说, 身价的低廉也让人读了痛惜、痛恨。

四、“救星”悲剧

有人说小说中有四个人可以算得上祥林嫂的“救星”:四婶、卫老婆子、柳妈、“我”。笔者不这样认为, 恰与此相反, 笔者认为这四人是促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推手, 以下笔者将逐一分析。

四婶。也就是鲁四老爷家的太太, 文中两次“收留”祥林嫂在她家做工, 让这个无处依靠的可怜女人有口饭吃, 似乎很慈悲。但当看到祥林嫂手脚不如以前利索, 并且死了两任丈夫后, 却坚决不让她参与摆放祭品, 这是对祥林嫂的致命打击, 让她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被彻底击垮了。四婶一句“你放着罢, 祥林嫂”, 祥林嫂炮烙似地缩手, 脸色变做灰黑, 连上香都不让她在场。也就因为此次事情, 祥林嫂似乎受到了很大打击, 第二天眼睛就凹陷下去, 胆怯, 怕暗夜, 怕黑影, 即使见到主人也惴惴的, 像白天出穴的老鼠, 要不就是呆坐如木偶人一般。四婶此次说话其实是让祥林嫂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并且此后还把她打发走了。四婶其实某种程度上是祥林嫂死亡的无形杀手, 并非祥林嫂的“救星”。

卫老婆子。因为祥林嫂是自己娘家的邻居, 两次推荐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似乎是真心帮她。并且在推荐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 也说过许多好听的话。但当祥林嫂要被婆婆家捆绑回去卖到山里时, 卫老婆子还是帮忙把祥林嫂拉上了船。可见卫老婆子是两边讨好, 既向有钱人家介绍女工, 又帮助祥林嫂的婆家把她绑了回去。其实在此绑回去卖掉的过程中, 卫老婆子丝毫没有考虑过祥林嫂的感受, 当然算不上她的“救星”。

柳妈。同在鲁四老爷家做工, 小说中说柳妈是善女人, 吃素, 不杀生。就这样一个被称为行善积德的老女人, 竟然拿祥林嫂二次嫁人撞香案角的事当笑话说, 并讥笑祥林嫂事二夫不划算, 不如当时撞死算了, 用事了二夫, 死后会被阎王锯成两半的话吓唬祥林嫂。此处的柳妈一点没有善良的影子, 对祥林嫂更是没有同情之心。游说祥林嫂捐门槛, 花光了一年的工钱, 也没有得到女主人鲁四太太允许拿祭祀用品的资格。所以, 同为下层劳动人民, 同为在一个主人家做女佣, 柳妈不但没有为祥林嫂解开心结, 反而增加了祥林嫂的心理负担, 让她在恐惧和一丝希望中走向了绝望。所以, 柳妈算不上祥林嫂的“救星”。

“我”。小说中的“我”以识字人、出过门、见过世面的“大人物”出现在读者面前。文中写到祥林嫂见到“我”后, 没神彩的眼睛放光了, 极神秘地想在“我”这里确认人死后到底有没有魂灵, 或许在祥林嫂的眼里, 见多识广的“我”说话更有权威性。但是, 我的一句“也许有罢”让祥林嫂内心的希望彻底毁灭, 她本来惧怕死后被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 害怕自己因事二夫会下地狱。同时, 祥林嫂又想和死去的儿子见面。所以, 对于人死后有无魂灵, 她的内心也是矛盾的, 既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作为见过大世面、读过书、识过字的“我”, 只是把祥林嫂的矛盾心理更加确定化了, 让她对魂灵的有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文中的“我”表面看来与祥林嫂的死毫无关联, 但实际上是祥林嫂死亡的无形推手。一个本来就对“地狱”心存惧怕的下层妇女, 出于求生的本能向读书人“我”求证, 最后却得到一个模糊的回答。所以, 小说中的“我”本可以是祥林嫂的“救星”, 结果却错误地促成了她的快速死亡。

五、死亡时间的悲剧

根据小说行文, 祥林嫂是死于祝福前的那个晚上, 还是祝福当天的凌晨死的?无人知晓, 这是文本中记载的祥林嫂的死亡时间。但是, 如果我们细读小说, 就会发现, 祥林嫂心比身先死。祥林嫂去庙里捐了门槛后, 以为自己赢得了与正常人一样的做工的权力, 却被四婶一句“你放着罢, 祥林嫂”剥夺了参与摆放祭品的权力。自此之后她的变化非常大。其实, 祥林嫂到此时心已被打击死了, 她在主人眼里不是正常人了, 没有资格做与神祀有关的体力活。还有, 沦为乞丐后的祥林嫂见到我后神秘兮兮地问有无“魂灵”的问题, 其实是求生的最后一丝希望, 却被模棱两可的回答彻底泯灭了。笔者认为, 祥林嫂心比身先死, 活的希望一个个被击破, 最后只不过是身体死在风雪交加的夜晚。

六、启示

那么, 祥林嫂的悲剧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首先, 我们应有同情弱者的心。祥林嫂周围的每个人, 都在无形之中把她推向了死亡。面对弱者, 所谓的看客们最初拿祥林嫂的心头伤疤当做饭后谈资, 由阿毛被狼吃的故事, 到自己被卖后抗婚撞香案留下的额头疤痕, 本来对于祥林嫂来说是伤心事, 却被有恶意或无恶意的看客们拿来当茶余饭后的笑料。生活中不乏弱势群体, 我们往往在面对他们时冷漠、无情, 更想不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 直到不良后果出现之后, 甚至也没有扪心自问过。

其次, 学会自我解脱。人世间有多种不如意, 当生活的压力、事业的不顺、命运的捉弄袭击我们脆弱的心灵时, 如何才能自我释放压力, 化悲痛为力量?这就需要平日里多提高自我修养, 培养良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心态。祥林嫂是旧社会的下层妇女, 她生活的环境中无人开导她, 而她不会自我开解, 所以, 在社会、时代、命运诸多不利因素下, 她过早地悲惨死去。

笔者认为祥林嫂的悲剧不只有鲁迅笔下的小说中的人物才有, 她是一个现象, 是一类人, 而且在每个时代、每个社会环境中都可能存在的现象。这就提醒广大读者多关爱身边那些需要关心的人, 可能很简单的一个善举对其他人来说, 却会让他们茅塞顿开, 重拾生活的勇气。

摘要: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她身上的悲剧特征引起了读者的诸多反思。文章对祥林嫂的悲剧特征和对现代人的启示作了探究。

篇4:祥林嫂悲剧的个案分析

关键词:祥林嫂 悲剧 价值 毁灭

鲁迅给悲剧性艺术下定义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锋塔的倒掉》)其实,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也无不体现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本文以祥林嫂悲剧作个案分析,借以说明鲁迅悲剧性艺术的此种特色。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一个连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的农村妇女,因为死了丈夫,逃出来做工,来到了鲁四老爷的家。后来又被婆婆抓去改嫁,过了一段像样的生活,可好景不长,第二个丈夫又死了,更可悲的是不久儿子也没了,她万念俱灰地再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可是这次的境遇已完全不同于先前了,因为嫁了两次,死了两个丈夫,她成了克夫的女人,更不可原谅的是她居然没有带好儿子,让狼给叼走了……鲁镇上所有的人都漠视她,她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了。柳妈还告诉她:将来到了阴司,那两个死鬼丈夫还要争,阎罗大王只好把她锯成两半。她又问了有学问的“我”,可“我”却“说不清”,难道在人世受的罪还不够,死了也不得安宁。祥林嫂终于不再努力了,她在人们“祝福”的时候,走了……今天,我们再次来客观地分析一下祥林嫂,其实在她身上有着那个年代妇女身上不可多得的可贵之处,而正是这些可贵之处的毁灭构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一、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1]、模样周正、安分耐劳的寡妇。在鲁四老爷家当女工,话不多,做工却毫不懈怠,食物不论,力气也不惜。特别是到了年关,该准备福礼时,扫尘、杀鸡、宰鹅等,竟然她一人担当,不需添短工,鲁四老爷的家人很是满意,而她也很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容,脸上也白胖了。鲁迅说过,中国历史上,只有两种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林嫂过上了“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生活,她以此为幸福,不想再逃甚至有点留恋这个主子的家了,也可说她甘心于做个幸福的奴隶。其实 ,祥林嫂的这种表现无可厚非,处在那个时代的她,不可能有像“我”一样的认识,她只知道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肯定,村上的人羡慕她的主人家了,从主人家的表情看出对她的满意,她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于是有了幸福的笑脸,更努力地做活了。这是作为一个人的正常的反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不管她处于哪个层次,只要她的行为符合她的身份,就是正常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谈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说:“人物的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同样,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是和他的处境相关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不能把祥林嫂此时的表现鄙视为“甘心于做奴隶”的层面,应该肯定她的价值观。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时,她又来到了鲁四老爷家做女工,她仍旧不惜自己的力气,愿意为主人家效力。但这次不一样了:因为她嫁了两次,被鲁四老爷认为是个伤风败俗的人,鲁四老爷家最重要的祭祀,也曾是她最能发挥作用、体现能力的地方,现在只让她当个帮手,“‘祥林嫂,放着罢!我来摆。四嫂慌忙的说。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放着罢!我来拿。四嫂又慌忙的说。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地走开……”她成了只能干些杂活的人。“镇上的人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是冷冷的了。”祥林嫂知道人们不再认可她了,她是个没用的人了,因此她变得木讷了,行动也迟缓了。后来,按柳妈说的,为了给自己赎罪,去掉身上的晦气,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到庙里捐了门槛,虽然变得一无所有了,但却兴高采烈地回到了主人家,神气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到了冬季祭祀时节,她做得更出力了。她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可是“‘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得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原来那个手脚麻利,有着使不完力气的祥林嫂从此不见了,她开始怕黑,怕人,且什么人都怕,成了一个木偶。因为她觉得人们不再信任她了,不再需要她了,她的精神崩溃了,人们都认为她死于穷困,但祥林嫂是死于价值感的丧失。一如《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抛弃了理想,做了封建军阀杜师长的顾问,虽然生活阔起来了,周围人都来奉承他,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受到很大的创伤,终于背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地死去。

二、自觉的反抗意识

祥林嫂死了丈夫后, 因不甘忍受婆婆的虐待逃到鲁镇做工,应该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反抗行为。虽然有人说祥林嫂的这种抗争行为是麻木的、缺乏理性的。理由或许就是因为祥林嫂逃出来也只是心甘情愿地做大户人家的佣人而已。其实这样评说祥林嫂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肯定她的这一自觉举动。她作为一个生活在山里的农村妇女,能从山里逃出来谋生就是一种进步,当佣人又怎样?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这有什么错?鲁迅先生说“人有个缺点,就是经常会饥饿”[2],《伤逝》中勇敢的子君,为什么没能保住自己的战果,他们的生活终于陷入困顿?因为鲁迅没有安排子君走出家门,子君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鲁迅没有明确地解释子君为什么没有能够经济独立,但在老舍的作品中,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月芽儿》中一个女跑堂的角色就有几十个人在竞争,比试的不是知识,而是谁的旗袍开叉更高,谁的妆容更妖艳。“月芽儿”一心一意要独立,不想走母亲“暗门子”的老路,她上了学,接受了新思想,却连一份跑堂的工作都得不到。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中,相信平等独立的“子君们”又怎能获得胜利呢?祥林嫂比子君幸运,她通过卫老婆子,逃到了鲁镇,找到了佣人的工作,她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并且她还靠自己的忠诚赢得了主人家和村人的认可,她过了一段“人”的生活。而这一段生活完全是她自己争取来的,我们难道不该为此而替祥林嫂骄傲吗?正如恩格斯的精辟论述:“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3]祥林嫂反抗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一份谋生的活计,可见她的反抗并不是麻木的,而是一种自觉的反抗。

当婆婆把她卖给深山野坳里的贺老六做妻子时,她拼命“反抗”,成亲的时候,头上都撞了个大窟窿。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嫁对她或许是改变命运的契机,但是,她却“宁可撞死,也不再嫁”。祥林嫂表现出了强烈的抗争欲望与行为。但在许多人看来,这是祥林嫂受到了当时 “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礼教的束缚而表现出来的盲目、缺乏理性的反抗,因此,无论它的表现形式多么强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抗,只能是一种貌似反抗的挣扎,并且,这种表现形式越强烈,说明她受毒害的程度就愈深。这种说法对祥林嫂是不公平的。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意志很难违背社会的主流意志,特别是对于安分守已的中国农民,向来以“遵守社会公德”为已任。所以祥林嫂这样的反抗是符合她的身份地位的,也符合她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自觉的反抗。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鲁迅认为才子佳人小说作家虽然感到了中国婚姻方式的缺陷,但他们却闭上眼睛,加以补救,说是“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这大帽子一压,便成了半个铅钱也不值,问题也一点没有了。假使有也只在于才子的能否中状元,而绝不在于婚姻制度的好坏。看来,中国的婚姻制度问题由来已久,许多知识分子意识到了,却无能为力,既然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要求祥林嫂作出更理性的反抗?其实,祥林嫂对于改嫁的反抗是符合当时人们的认识的,只是她的反抗没有成功,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指责。卫老婆子说“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她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显然祥林嫂的反抗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

三、勇敢的生活态度

祥林嫂真是一个勇敢的人,那时那地的她,比鲁镇上许多女人都强,她有追求,有思想。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时,她的人生命运已经又一次遭到了重创,总是和人们讲她日夜不忘的故事:儿子被狼叼走了。鲁镇的男人听了敛起笑容没趣地走开,鲁镇的女人有的除了陪出许多眼泪外,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对她投以鄙视的神气,有的听完掉几颗眼泪之后带着满足走了。后来,她的这一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后,成为渣滓,被人厌烦和唾弃。祥林嫂从人们又冷又尖的笑容里明白了,她再也不开口了,把自己封存起来。鲁镇的男人女人实在不如祥林嫂,她敢于向人们诉说自己的悲哀,自己的过错,甚至罪过,可是鲁镇的人却连同情的能力都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泯灭。

当柳妈告诉她可以通过捐门槛来赎罪时,她非常苦闷,但第二天早饭后,便去土地庙求得捐门槛的权利。之后,她努力做工,努力攒钱,终于在一年后拿着所有的积蓄去捐了门槛,完成了自己的一桩心愿。回来后,她变得神清气爽,一种精神的解脱感在她身上蔓延着,她又恢复了生气,也做了再次在主人家尽自己所能好好干好好活的打算。只可惜,她的努力没有用。于是对于是否真的有鬼,是否真的有灵魂的问题发出了质疑。在鲁镇碰到“我”时,祥林嫂脸上已经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就像是鲁迅在《故乡》中写的闰土“脸上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通常人们都会认为祥林嫂也将像闰土一样,被多子、饥荒、捐税所压垮,但“我”意想不到的是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拦住“我”问:“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突然从她的嘴里问出这样的问题,“我”不知怎么回答好。因为“我”知道,鲁镇的人都是相信鬼的。没想到祥林嫂对此却有疑惑,一时之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慌乱中给了个“说不清”的答案就走了。鲁迅不曾想到,他的这段描述也从侧面证明了祥林嫂的勇敢,在祥林嫂木刻脸的深处涌动着她对一个鲁镇化的认识的质疑,只是她的经历,她的见识无法清楚答案。所以她希望能够从代表外面进步力量的“我”身上获得支持。没想到,被寄予深厚期望的“我”只给了一个“也说不清” 的含糊其辞的答案。这一回有着大学问的“我”让祥林嫂真的绝望了。“哀莫大于心死”,祥林嫂没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终于在人们热闹的“祝福”礼中走完了她的一生。在这里,我们看到她对“鬼灵”的质疑态度,这充分说明她是有自己的思想的,而且她有寻求答案的行为,所以一碰到“我”表现出了一股生气,可以说是一种勇敢的行为。除她之外,鲁镇还有第二个人会去想这个问题,会去问“我”,去探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吗?看来,但凡和自己有关的事情祥林嫂都会努力去做,而且认真地去做。四婶家自祥林嫂走之后所雇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都不如祥林嫂。

当然,并不是说祥林嫂就是一个英雄式的悲剧人物,她没有悲剧英雄那种激昂似火的抗争精神,她的反抗、她的思想认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这不是她的错,或者说她本人的错比社会的错更少一些。当她第二次回到鲁镇,仍然想以劳动获得价值认同时,当她想通过捐门槛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时,鲁镇强势的封建伦理道德无情地扼杀了她的一切希望,更是“我”关于鬼魂的说不清的答案最终使她丧失了活着的勇气。我们把她放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下,祥林嫂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勤劳善良而勇敢的农村妇女,她的身上有那个年代许多女人所没有的可贵之处。祥林嫂身上的可贵之处全部消失于那个罪恶的社会了。她的一生,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受尽了压榨和摧残,而且在精神上更是受尽了折磨;不仅生前受尽磨难、哀苦无告,而且还怀着恐惧走向死亡。死亡对她来说,也不是悲惨的人间生活的结束,而是更恐怖的阴间生活的开始。她的一生正印证了鲁迅的那句话“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注释:

[1]文中所引鲁迅《彷徨》中的原文,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娜拉走后怎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0页。

参考文献:

[1]朱克玲.悲剧与喜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2]刘再复.文学的反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林志浩.鲁迅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焦丽梅.挣扎——鲁迅悲剧小说的特点及审美价值[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1).

[5]李铁岩.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7).

[6]郭玉生.悲剧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武彦君.中国现代文学悲剧精神的演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

篇5:浅析祥林嫂的悲剧主因

专业:周口电大汉语言文学

电话:***

摘 要:很多读者看完《祝福》之后的第一想法往往是,这又是一个被吃人的社会残害的女子,可见人们大多认为这场悲剧的原因在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这种说法没错,但不够全面,本文通过具体的分析,着重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内、外两方面因素。其自身的原因是封建思想毒害之下的贞节、奴隶意识;社会因素则是封建宗法制度以及她身边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客对祥林嫂进一步的摧残。

关键词:《祝福》 祥林嫂 女人 吃人的制度 冷酷的环境 自身的束缚

《祝福》是了不起的。它在那时候的众多作品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就是着重从妇女的角度来反映中国的社会问题,表现出作者对于被压迫妇女的真切关心和同情,阐释了作者对于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刻见解。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写出了不知多少美丽的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的形象,例如崔莺莺和杜丽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可同情的形象,例如刘兰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怜悯的形象,例如“宫怨”诗、“思

妇”诗的主角;最低的则是供玩弄供侮辱的对象,就是那些宫体诗艳体诗的主角。。。

虽然很多的作者也都对这些女子表示了同情,但很少有人直白通透的指出这些悲剧的真正根源,这样一比,《祝福》的深刻也就是值得赞扬了。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和伟大的反封建战士,鲁迅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中国农民的命运。他通过《祝福》描述祥林嫂的一生,又挑开了很少为世人所知晓的生活一角——农村妇女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旧社会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可是 “吃人”的封建势力却不允许她这一希望得到满足。她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结果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最终没能逃脱被侮辱、被压迫、被摧残、被虐杀的命运。鲁迅先生用其对民族、尤其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的广大而深刻的关爱,继“救救孩子”之后,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发出了又一声呐喊:“救救祥林嫂!”

在笔者看来,祥林嫂的悲剧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一)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思想毒害

勤劳、善良、质朴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生活

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毛泽东主席曾深刻地指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① 辛亥革命推翻了一个封建帝王,但中国农村的状况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在鲁镇这样一个封闭的农村社会中,封建势力对农村的统治依旧,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依旧,封建迷信对人们的毒害依旧。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的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怎会没有祥林嫂们的悲剧?

祥林嫂一生辗转挣扎于冷酷的封建制度下,经历了嫁而守寡、寡而再嫁,二嫁再寡的曲折多舛的大半生。故事开始时,祥林嫂就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被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地丧命。祥林嫂因此陷入“嫁而守寡”的悲惨命运中。封建夫权要求她守节,二十六七的祥林嫂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下去,但严厉婆婆逼得她不得不出逃。在鲁镇,善良的祥林嫂以为可以靠自己的辛勤劳作换来安心生存,但寻求一条生路的愿望很快破灭。封建族权再一次向她伸出了魔掌,像捆牲口一样抢回她,逼她再嫁,可是“寡而再嫁”在极为重视从一而终观念的社会是被人瞧不起的,她这一辈子就只能生活在耻辱之中了。可我们换个方向想,如果祥林嫂能这样生活下去也还

行,至少有个可以依靠的人,有个可以安身的家,但是命运并没有眷顾她。丈夫和儿子又相继死去,按照封建宗法制度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都要被剥夺。于是代表族权的大伯来收屋,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到鲁镇。“二嫁再寡”,人们眼中的祥林嫂可谓“不祥”到了极点了。这回,她连基本的人权都没有了,不甘心如此的祥林嫂为了争得做人的权利,求得一线生存的希望,听信了柳妈的话用辛苦得来的汗水钱捐了门槛,希望减去罪孽,赢得封建神权的认可,摆脱人们在阳世、阴世给她定下的“罪名”。但无情的事实表明,她是无法赎罪的,连冥冥之中的“神权”也不放过她,守寡不得,守家不能,守命不成。封建宗法终于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许寿棠说:“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这话再合适不过了。

从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叼走阿毛的是狼,夺走贺老六的是疾病,把善良的祥林嫂逼上死路的是比狼和疾病还要凶残的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二)麻木、冷漠、愚昧的周围的精神虐杀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痛心地写出了一群愚昧麻木的看客,《祝福》中也有这么一群愚昧冷漠的看客,他们在无形中成了帮凶,有意无意地将祥林嫂推上了绝路。所以,著名作家丁

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江南农村的一个小镇,唤作“鲁镇”。鲁镇便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而鲁四老、四婶、柳妈以及镇上的人们、卫老婆子等都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鲁四老爷就皱起了眉头,分明“讨厌她是个寡妇”,后来祥林嫂再嫁回来,鲁四老爷不能容忍,祝福时不让她沾手,死后还骂她是“谬种”。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封建礼教的化身。

最可悲的是,在这群帮凶中不仅有鲁四老爷这样的封建卫道士,也有和祥林嫂一样的劳动妇女,如柳妈。

从阶级地位来看,这也是个被剥削、被压迫者;从出发点来说,柳妈是一个“善女人”,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完全出于善意,她想帮助祥林嫂找到“赎罪”的办法,救祥林嫂出苦海,这是她作为女性善良的一面。但她劝祥林嫂捐门槛一事却不自觉地传播了封建迷信和封建道德,从而给祥林嫂造成无法支撑的精神负担,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加深了祥林嫂的悲剧。另外,柳妈对祥林嫂被卖改嫁反抗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讥讽、奚落的态度,讥讽、奚落中还带有几分诡秘,把玩味别人的苦痛作为自己的享乐。最终祥林嫂在这样的讥讽、嘲笑中,越来越痛苦,越来越茫然,越来越沉默。从这看来,柳妈也是杀死祥林嫂的刽子手之一。当然柳妈头脑中的封建迷信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愚

民政策造成的。柳妈中了毒又去害人,反映出下层社会的不幸,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残酷和罪恶。

鲁镇的群众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也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给祥林嫂带来的是精神上的透骨的严寒。

祥林嫂叙述关于阿毛遭狼的故事时,最初似乎在鲁镇的人们中也有一些反映:“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收敛起笑容,没趣地走了开去”,而女人们“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然而这是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真正的同情吗?不是的。这些人不过是把祥林嫂的故事当作一出情节悲惨的戏曲在观赏罢了。你看,“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听完以后,“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而大家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戏剧的故事看熟以后,“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相反的,读者看到的是这些群众的烦厌与鄙视,是又冷又尖的嘲弄与戏笑,是回避犹恐不及的疏远。正如鲁迅先生所写:“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这是一种彻骨穿心的冷漠,是一种失去人的良知的精神麻木。它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的进程。

(三)封建祭祀习俗的心灵摧毁

《祝福》开头这样描写祭祀场面:“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从作用上说,这一风俗本身就带有宗法等级和迷信色彩,家中的妇女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只有干活打下手的份,根本没资格去拜请福神;即使富贵人家的妇女,如带绞丝银镯的妇女,也不能参加祭祀活动。这样的祭祀活动,自然禁忌很多。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四爷家做工时,就碰上了这样的准备活动,那时的她还没有再嫁,所以还是属于“清白“的,因此鲁四老爷尽管皱了皱眉,但对她并无太多禁忌,祭祀时福礼的准备,桌子上供品、用具的摆放等,祥林嫂样样可以样样参与。这种允许,在祥林嫂看来是一种荣耀,于是她的心情大好,觉得人生有了奔头,小说是这样写的:“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②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爷,已是再嫁再寡,这种不祥的女人,迷信思想严重的鲁四老爷自然不会让她给自己家带来晦气,他“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③。作为伤风败俗的失节妇女,祥林嫂已经失去了参与这种重大活动的资格。即便她不惜花去“历来积存的工

钱”,去土地庙“捐门槛”,自认为已赎尽身上的“罪孽”,却也无法抹去她的“污点”了。

可见,祥林嫂死,不仅是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造成的,还应该包括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对她从肉体到精神的残酷虐杀。祥林嫂周围的世界,已经被封建伦理道德支配。她踯躅在这个冷漠无清的世界里,不仅生前哀苦无告,还须怀着更大的恐惧走向死亡。

二、自身原因

鲁迅先生不仅描写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也塑造她的反抗形象。然而她的社会地位、她的经验见识都决定了她不可能对自己的悲剧有深刻的认识,因而在反抗和挣扎中充满了盲目性,虽然渴望摆脱痛苦,结果却总是自投罗网陷于更深的痛苦之中。

祥林嫂的小丈夫死后,受尽婆婆的虐待,只好逃出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在笼罩着浓重的封建思想的旧社会,敢于冲破家族统治的囹圄,独自逃出来,依靠劳动渡日,这无疑是维护人的尊严的抗争,它充分反映了祥林嫂勇于追求美好生活与反抗不公平待遇的倔强性格。但是,祥林嫂的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她逃的只是封建家长制,而不是整个封建思想制度。她在鲁四老爷家里当女佣。“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年底繁重的劳务,全是一人担当”。这实际上是一种为地主出卖劳动力的奴隶生活。“然而她极满足”。这时她已不再想逃,甚至有点留恋这个主子的家了。鲁迅说过,中国历史上只有两种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的奴隶时代。”④“实际上,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到‘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祥林嫂正是这样,她的反抗,并没有争到“人”的资格,最多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然而她反而满足于这种奴隶地位。祥林嫂的缺乏觉悟大大限制了她以“逃”来反抗的彻底性。

祥林嫂被卖再嫁贺老六,成亲那天,她闹得“真出格”“她一路只是嚎、骂„„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这种异乎寻常的吵闹,奋不顾身的冲撞,表现出她对于自己牛马似的被买卖的遭遇的强烈抗议,是一场捍卫人的尊严的抗争。但是,祥林嫂的这一撞也显示了她的落后性。她的这种表现,只是因为害怕失了贞节,污了名声,所以她宁可撞死,也不愿再嫁。

还有祥林嫂的捐门槛,如果从她的主观角度去想,那是因为她要洗刷身上的污秽,让自己能象一个正常的人那样生活,享有人的一切权利。这是一种对正常的人的生活权利的渴望,这些都是富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祥林嫂的捐门槛也同样显示了她愚昧的一面。她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的人的权利,仍然只是希望能做稳奴隶。因为她所不满的只是在鲁四老爷祭祀时她“没有事情做”,只能坐在灶下烧火的地位,争取的是能够象别的奴隶那样,理直气壮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她本身并无罪孽,然而她却屈从于封建法则而承认自己犯了大罪;她要求摆脱非人地位的努力采取的竟是封建迷信的方式。

祥林嫂捐了门槛后,鲁四老爷仍然不承认她的赎罪,四婶仍然不准她拿祭品,她的非人地位没有丝毫的改变,依然未能争取到人的生活权利。她的全部希望都破灭了。从此她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一个木偶人,沦为乞丐。几年后,祥林嫂向我提:“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那么,也就有地狱了?”“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吗?”等一系列问题,并带着这些疑惑死去。有人说她的这几问表现了她对鬼神世界的怀疑,体现了一种反抗精神,但实际上这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消极希望的表现:她希望其有,死后一家人可以团圆,她仍把希望寄托于封建迷信;希望其无,免得经受在地狱里被锯成两半的酷刑,她依旧在受到阴司恐怖的严酷折磨。这种深刻矛盾,又说明无论生前死后,她对于前途都感到十分茫然。

纵观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发展过程,充满了悲剧性。她的奴隶性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愚民政策下的必然产物。她的反抗是自发的,盲目的,并没有冲破封建礼教罗网,她既没有找到造成自己不幸命运的根源,找不到摆脱悲惨命运的正确出路,而且她的反抗挣扎本身,就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烙印。她的不愿再嫁,分明受了“妇女从一而终”封建礼教支配,她对有无灵魂有无地狱问题的恐惧,显然受了封建迷信的影响。这就更加深了这一形象的悲剧性,显示了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深广和巨大。

参考资料:

①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人民日报 1927年3月5日

②③ 《 <祝福.>鲁迅全集(第二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④

篇6: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分析

《祝福》是鲁迅先生写得非常成功的一部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女性走向人生覆灭的全过程。祥林嫂悲剧命运的造成,是多种原因交织的产物。悲剧是对严肃、完美、宏大行为的模仿,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原本勤劳善良,勇于同周围环境、社会制度、命运作抗争的祥林嫂,最终因无法忍受之压力而选择死亡,无疑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也给读者以无法诠释的沉重感。

祥林嫂的死亡,是在吃人的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和残害而导致的,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小说在纵横交错的对比描述中,给人清晰的主线,深刻的揭示了祥林嫂之死。

一、妇女只能依附于男权而生活

作为一个寡妇,祥林嫂是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四老爷家做佣人时,因其“死了当家人”,“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便“皱了皱眉”,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由于祥林嫂力气大,“只是顺着限,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因此最终还是被鲁四老爷家“定局”了,而且只用了三天试工期。在鲁四老爷家做活,祥林嫂凭借她优秀女工的品质是受到一段时间的尊重的,但这并不能改变她只能依附男权而生活的命运。丈夫的死去,让她不仅失去了生活的保障,也失去了相对的人生自由,她的婆婆对她有绝对的处置权。她想守节,不被婆婆卖掉,但最终还是难逃厄运。

祥林嫂之所以不肯再嫁,完全是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封建礼教要求女人要从一而终,讲究“守节”。嫁给贺家坳的贺老六后,祥林嫂实际上过得很幸福,她重新找到了可以依附的男权,可以不再受人的歧视。至少在贺老六的保护下,祥林嫂明面上是不受歧视的。在她的新男人贺老六死后,祥林嫂仍然具有可以依附的男权,就是她的儿子阿毛。因而在丈夫死,儿子还活着的情况下,祥林嫂仍然可以自力更生。实际上,若阿毛未死,祥林嫂将其抚养长大,那祥林嫂是很受人尊重的,“寡母抚孤”完全可以销毁封建的“批判锋芒”。但儿子死后,祥林嫂失去了一切男权的依附,也就变得孤苦无依了。她本来是过上很好的日子的,“上头又没有婆婆”、“房子是自家的”,但丈夫儿子的死去,导致了她被大伯赶出屋,变得走投无路。一个女人,如果失去了男权的依附,她是没有丝毫的人生自由和尊严可言的,任何人都可以欺辱她。

二、利益至上的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虽然对人有一套严密的伦理道德的禁锢,但其不失利益至上的准则。祥林嫂为何要逃出来做女工?因为她的婆婆要将她许给别人,说是许给别人,实际上就是出卖。若依封建礼教来说,她的婆婆是万分希望儿媳能够替死去的儿子守节的,但为了给第二个儿子娶媳妇,“精明能干”的婆婆最终还是将儿媳嫁进深山野坳里去了。婆婆在将祥林嫂抓回去的时候,还到鲁四老爷家清算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可知,这笔钱都被婆婆侵吞了。

祥林嫂一开始来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四婶也是看在她吃苦耐劳的份上才要她的,如果祥林嫂没有给主家带来较多的利益,谁会收留一个受人非议的寡妇呢?在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四婶也常常怀念祥林嫂,只因后来雇佣的女工都不及她,“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不似祥林嫂“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在祥林嫂走投无路来求老主人时,四婶也照旧收留了她。第二次雇佣祥林嫂可能怀有对祥林嫂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祥林嫂预期价值的认可。待祥林嫂手脚不灵活、记忆力差的事实被发现后,四婶便计划着打发祥林嫂走了。既然祥林嫂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四婶自然是不希望养一个没用而且受人非议的人的。他们也没人管祥林嫂离开主家后如何生活,利益至上的封建礼教让所有人都丧失了同情心,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

祥林嫂的悲剧就在于她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价值被众人出卖利用,但她自己却得不到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她最终的死亡与封建礼教利益至上的本质是密不可分的。

三、封建礼教对妇女精神上的摧残

祥林嫂的死亡,不是简单的“穷死的”,而是精神被摧残到极致引发的悲剧。祥林嫂是一个注重“守节”的女子,因为她明白,如果不“守节”,她就要遭受世俗的眼光。实际上她是渴望新的婚姻生活的,但为了不受世俗的批判,她压抑了自己的正常需求。在婆婆将其嫁到贺家坳时,她是极力反抗的,她一路嚎、骂,拜堂时还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封建礼教完全扭曲了她的人性。但实际上当祥林嫂冲破了礼教束缚时,她反而得到了幸福,她生了一个孩子,娘儿两个都长得胖胖的。在后来柳妈问祥林嫂为何依了贺老六时,祥林嫂只说贺老六力气大,还笑着说“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由此可见祥林嫂回忆那段日子时是开心的,改嫁贺老六反而迎来了祥林嫂短暂的“春天”。但就是因为那段日子是开心的,所以在贺老六和阿毛都死后,祥林嫂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她不但失去了一切与幸福有关的事物,而且也意味着她将成为一个更加受人非议,更加“不祥”的女人。

小说两次叙说四婶对祥林嫂参与祭祀劳动的防范,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酷压迫。祥林的死、改嫁贺老

六、贺老六的死、阿毛的死都与祥林嫂没有直接关系,祥林嫂却被认为是“败坏风俗”,这无疑会给她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重新回到鲁镇做女工后,祥林嫂见人就要讲述自己的悲惨命运,叙述阿毛之死,她本来是想对别人倾诉自己的悲惨,以求得别人的同情与安慰。初期确实让她得到许多精神上的慰藉,但后来大家都烦厌和唾弃了她的悲哀,还加以尖酸的嘲讽,便让她失去了唯一可以获得精神快感的途径,反而多了另一种精神负担。人们不但嘲讽她失去阿毛的悲哀,还嘲讽她因为反抗改嫁而撞香案角的悲哀。当悲哀都成为了大家嘲笑讽刺的对象,一个女人,即使有再强的精神承受压力,也是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的。

四、封建信息的封锁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上一篇:以高考后为题目的作文下一篇:教师资格证种类及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