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免疫治疗及翼管神经切断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作用

2022-09-11

在全球范围内,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它是接触外界变应原的特应性集体根据Ig E介导, 所引发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 细胞因子、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炎症介质参与其中。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很多, 但是, 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最基本的方法是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思想教育, 防止对变应原的接触。因我国南方地区尘螨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 所以, 对于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 选择标准化尘螨变应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有嗅觉功能障碍、清涕、喷嚏、鼻痒、鼻塞等。为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做出评价, 并对治疗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该研究主要根据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ARIA指南对该院收治的56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诊断, 点刺实验显示尘螨类过敏。实验组34例患者表示自愿选择接受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的免疫治疗, 对照组22例患者表示只接受药物治疗, 不愿意接受免疫治疗。实验组中, 34例经过3年正规免疫治疗, 其中女14例, 男20例, 年龄9~46岁, 平均年龄21.8岁, 平均病程7年。对照组22例患者中, 男13例, 女9例, 年龄16~58岁, 平均年龄26.4岁, 平均病程8年。在行免疫治疗前, 将变应性鼻炎以及免疫治疗的相关情况告知患者或患者家属。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自愿接受常规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 剂量累加过程以及剂量维持过程就是治疗的整个过程。在剂量累加过程中, 每周于患者前臂皮下注射一针, 初始剂量应为,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对变应原提取液的剂量进行调整。注射后30 min内, 应对患者进行观察, 及时记录患者注射后情况, 例如:发生不良反应与否、不良反应程度等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 应按照处理不良反应的标准处理流程进行有效处理, 如果出现如过敏性休克或哮喘等严重或全身不良反应时, 则需要立即进行处理, 并调整下一次注射剂量;如穿线局部轻度不良反应, 不予特殊处理, 可先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皮下注射经过16周的计量累加, 治疗应持续3年时间。

1.3 跟踪、随访

在免疫治疗完成1年后, 实验组患者接受用药瓶口评分、VAS症状评分、RQLQ生活质量评分, 同时对质量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时间进行记录。对照组患者在接受症治疗4年后, 接受用药情况评分、VAS症状评分、RQLQ生活质量评分。

1.4 疗效评定

以过敏性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表评估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评估时应按照治疗前和治疗后总积分产生的变化, 评估每一位患者疗效, 其中, 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20%为无效, 20%~50%为有效, ≥50%为显效。以视觉模拟量表对对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的整体症状进行计分:8~10分的病症为重度, 4~7分为中度病症, 1~3分为轻度病症。整体主观症状在治疗后若<30%, 表明治疗临床意义确切。为了了解患者对外界变应原耐受情况, 对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以及接收治疗后的整体病情变化可通过患者每天的用药情况进行间接评估, 评价时, 可按照下述计分方法进行:吸入受体激动剂+吸入激素每吸记2分;吸入激素每吸记1分;吸入受体激动剂每吸记1分;鼻喷抗组胺药每喷记0.25分;鼻喷激素每喷记0.75分;口服激素记1分/mg;口服抗组胺要记1分/片。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每日用药总分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对各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总积分按照过敏性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表进行分析。通过结果可以看出, 对照组2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4年后, 无效13例、有效5例、显效4例。与治疗前比较, 总有效率为40%, 经过4年治疗, RQLQ评分没有显著下降。在完成治疗一年后, 实验组34例患者中无效3例、有效7例, 显效24例, 总有效率为91.18%。与接受治疗前相比, 治疗4年后RQLQ评分显著下降。按照RQLQ评定的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 对照组总有效率40.91%, 如表1所示。对照组22例患者对症治疗4年后, 症状改善30%以上患者9例, 大约占总人数的40.91%。经过治疗, VAS评分没有显著下降。完成治疗一年后, 实验组32例患者中, 症状改善30%以上的患者26例, 大约占到总人数的76.47%.在完成治疗一年后, 与治疗前VAS评分相比较, VAS评分有明显下降。

注:○组的各项评分与☆组相比, P>0.05,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具有可比性。

2.2 不良反应

在治疗的过程中, 实验组34例患者中6例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1例有发作哮喘, 在采取对症治疗后情况明显好转, 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约为15%。其它5例均为轻微不良反应, 其表现主要为皮肤出现瘙痒或者红肿硬结。

3 讨论

目前, 能够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进程产生影响的治疗手段目前仅有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病例, 以及长期患有哮喘症状的,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控制手段更具有优势, 其疗效的控制明显优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效果。5例实验组合并哮喘患者在通过特异性免疫治疗后, 哮喘症状的改善情况更优于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 在免疫治疗过程中, 合并哮喘患者容易诱发哮喘发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前, 均按照用药情况、RQLQ评分以及VAS评分进行2组患者评分数据的统计分析, 说明2组具有可比性, 病情程度相当。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药物对症治疗四年后, 根据RQLQ评估, 进行患者恢复情况分析, 其药物对症治疗有效率为40%。实验组患者在完成免疫治疗一年后, 同样按照RQLQ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 获得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率为91%。按照VAS评分方法对对照组对症治疗进行评估, 9例患者自觉症状改善>30%;按照VAS评分方法对实验组免疫治疗进行评估, 28例患者症状改善>30%。在接受免疫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药物评分、RQLQ评分、VAS评分均较接受治疗前显著下降, 治疗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 RQLQ评分以及VAS评分比接受治疗前稍微降低, 治疗后的药物评分稍微上升。对治疗前与治疗后评分变化进行对比, P>0.05, 患者依赖药物控制, 一旦停药症状加重或反复, 说明药物对症治疗暂时使症状轻微缓解, 并不具有长期显著疗效。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治疗后评分, 说明免疫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药物对症治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该研究显示, 因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为流清涕、嗅觉缺失等, 采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能够有效控制喷嚏和鼻痒, 改善流清涕和鼻塞等症状, 对于大部分患者具有切确、长期的疗效。在接受治疗前, 分别用RQLQ量表和VAS量表对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以及病情程度进行评分, 并在术前的两周内停止一切药物治疗。患者经全麻后, 行口气管插管, 双侧鼻腔粘膜经棉片收缩, 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鼻道宽窄程度, 保留、或切除中鼻甲后端约1/3部分。在中鼻甲后端附着处使用电导向内上方作弧形切口, 注意切口至后鼻孔上方大约0.2 cm处。向外分离粘骨膜直到蝶腭孔后缘, 并查找翼管, 翼管的确认可采用将长注射器针头插入翼管的方法。如果寻找困难, 则须将蝶腭孔下、前沿部分黏膜或骨组织磨去。采用镰状刀片切断翼管神经, 将翼管前方的软组织完全清除, 将整个骨性翼管神经完全露出。通过鼻内镜对创面进行检查, 直至无渗血。术后对患者评分采用RQLQ量表和VAS量表进行, 患者生活质量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 显效率达到100%,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于变应性鼻炎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显著, 在临床治疗中, 需要确保患者对免疫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与客观合理的认识。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后, 增强了鼻腔粘膜免疫调节能力。从而对鼻腔局部免疫状态进行良好调节。

摘要:目的 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做出评价, 并对治疗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实验组患者为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鼻炎患者34例, 对照组为22例对尘螨过敏采用药物治疗, 但不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以过敏性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以及用药情况评分标准评估了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及症状, 对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变化进行观察, 最后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 按照过敏性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表以及视觉模拟量表评价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病情程度, 得出结果, 对照组显效4例, 有效6例;实验组显效24例, 7例有效。对照组各项评分情况显著低于实验组。通过治疗, 实验组中, 接受治疗的患者6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非常显著, 为了保障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特异性免疫治疗产生良好的依从性和更加合理、客观的认识, 应在治疗中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疗效,患者教育,依从性,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翼管神经切断术

参考文献

[1] 周丽枫, 王洁, 陶佳, 等.广州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315例吸入变应原种类分析[J].广东医学, 2012 (7) :992-993.

[2] 张茂华, 薛均来, 赵虹, 等.变应性鼻炎血清总IgE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6) :1063-1065.

[3] 杨钦泰, 黄雪琨, 陈壮桂, 等.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鼻黏膜组织重塑和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J].中山大学学报, 2013 (1) :70-74.

[4] 周艾, 李琦, 姜艳荷.舌下免疫和皮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1年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 2012 (12) :1183-1185.

[5] 朱鲁平, 陶绮蕾, 陆美萍, 等.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 (7) :993.

上一篇:中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困境及教育模式的重置下一篇:碾压式石坝石压质量控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