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2023-02-22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一种以动静脉压升高为特征, 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 疾病的长期不愈易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我科对12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干预, 效果满意,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10例, 其中男性120例, 女性90例, 年龄58~71岁;平均血压 (160±14.5/100±14.4) mm Hg, 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105例, 2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高血压均使用降血压药治疗, 心理干预组需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 即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

1.2.1 心理干预方法

与病人及其家属交谈,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对在发作期间因血压升高感到恐惧、焦虑的患者应做好心理疏导, 特别是首次血压上升, 感到非常恐慌, 护士应运用鼓励和安慰性语言, 使患者感到有安全感。同时让血压缓解的患者现身说法, 可利用暗示法, 让患者看到希望, 增强信心, 提高依从性。向其讲明高血压是可控制的, 只要有效控制血压可健康长寿, 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 使其拥有乐观的心态。

1.2.2 认知干预方法

护理人员需讲授高血压病知识,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使患者对疾病能够正确认识, 以消除其悲观情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以及诱因[2]。指导患者正确的阅读药物说明书, 以了解药物的疗效以及副作用, 同时应注意漏服后可能出现的后果, 帮助患者掌握控制疾病的手段, 有利于消除治疗中的心理顾虑, 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3]。患者应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药,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饮食上应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忌暴饮暴食, 戒烟酒。

1.2.3 行为干预

血压上升发作时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高血压危重者要抬高床头, 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 协助生活护理, 安定病人情绪。使患者多看有关于医学方面的书籍, 使用易于群众接受的方式将有关医学知识传播给大众, 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患者出院时应向患者解释该病治疗的长期性, 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 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 结果

对照组共105例, 血压控制3d症状有所缓解共72例;干预组人数105例, 其中血压控制3d, 症状缓解人数共95例;干预组共105例患者, 出院3个月后血压得到控制共25例, 治疗后6个月共68例;对照组105例, 出院3个月后血压控制例数共65例, 治疗后6个月共42例。

3 讨论

高血压内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通过临床心理干预方法能够了解患者的思想及生活和工作情况, 以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使其保持开朗及乐观的情绪, 同时应避免不良刺激;通过心理疏导使之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及消除, 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4]。临床心理干预方法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措施, 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减轻患者治疗中的心理压力, 消除不良心理障碍[5]。防止不良心理因素强烈、持久的使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系统血压调节机制被破坏而导致持久性血压升高。除了药物治疗外;通过心理护理也同样可以改变患者的认知以及态度, 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中的依从性[5]。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 本组心理干预组比对照组血压控制较为明显。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保持稳定的情绪, 坚持全程用药, 同时需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总之心理干预方法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患者的错误认识, 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 使血压得到更好地控制, 减少并发症, 延长患者的寿命。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共105例, 血压控制3d症状有所缓解共72例;干预组人数105例, 其中血压控制3d, 症状缓解人数共95例;干预组共105例患者, 出院3个月后血压得到控制共25例, 治疗后6个月共68例;对照组105例, 出院3个月后血压控制例数共65例, 治疗后6个月共42例。结论 总之心理干预方法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患者的错误认识, 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 使血压得到更好地控制, 减少并发症, 延长患者的寿命。

关键词:心理干预,高血压,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云萍.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J].西医学教育, 2003, 77 (2) :53.

[2] 顾忠杰.心理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2) :180.

[3] 张园博.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J].基层医学论坛, 2007, 11 (3) :239.

[4]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388.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6] 黄如训, 苏镇培.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05.

上一篇:奶牛蹄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下一篇:秀山县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