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向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爱上探究

2022-10-26

新课程改革需要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创新,重视学生阅读教学这一块,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平衡发展。

1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阅读教学主角是教师,课堂是教师的表演舞台。 教师像是传授知识的机器;而学生则像是容器,不停地接受知识。 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曾反复强调:“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摆脱教师。 ”为了打破传统阅读教学这种僵局,我认为应采用双向阅读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爱上探究,确保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阅读教育专家曾祥芹先生说过:“‘单程阅读论’的偏颇,表现为‘单向’和‘单线’的视角,误认为阅读只是读物信息由外到内的输入,看不到读者主体意识由内到外的输出;‘半程阅读论’的偏颇,变现为‘得意忘形’,误认为‘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只是把阅读看作认知过程,无视阅读又是一个行为过程。 ”而“双向阅读”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

2双向阅读的操作程序

双向阅读,顾名思义,这就说明有两条思路,首先是顺向探究,学生先要按照文本的原来的思路进行阅读,这就是基本阅读,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然后换一个思路,进行逆向质疑,抛开文本原先的思路,用质疑批判的眼光进行阅读,这是创新阅读,着重思考文本的内容是否正确,文本的安排是否合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阅读的主体。

双向阅读的操作模式为: 顺文本原意提出一个中心问题——阅读讨论探究——收集对文本的不同看法 ——引导逆向质疑——再次阅读讨论探究——进行总结。

2.1 顺文本原意提出一个中心问题

一般来说,每篇文本都会有一个中心点,作者围绕这个点来展开行文。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孙中山破陋习》一文的教学时,通过朗读,共同讨论,提出中心问题“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把文章读好,还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双向阅读中教师主要起一个定向、引导的作用,而不能剥夺学生阅读探究中心问题的权力,直接抛出问题。

2.2 阅读讨论探究

已经提出了问题,自然开始顺向探究,从文本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或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教于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即“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的中小学生很少有这习惯的,而这习惯在阅读中又是十分重要的。

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独立阅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依据往往不完整,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合作,进行讨论,以此来解决问题。 因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形成并捍卫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又能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并与他人共同协商与合作,共同建构意义。 要实现这种转变,学生必须彼此交谈和倾听。 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分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多个学生一起研究,常常能有很多收获。 在《孙中山破陋习》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找出了孙中山要破陋习的原因, 最主要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姐姐因缠足而痛苦,因缠足而失去快乐。

2.3 收集对文本的不同看法

在传统阅读模式中,大部分的时候,人们都是顺着文本的思路,而没有人出来反驳,但是近些年,由于要求创新,所以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以前的文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 因此,在阅读教学时可以收集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进行帮助阅读。 收集这部分的看法既可以教师来做,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来做,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除了收集别人的不同观点以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 例如: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时,就有学生提问“为什么大家都默默忍受缠足的陋习,而孙中山却敢破,当时的人们会怎么反应”。 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要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不同想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4 引导逆向质疑

有了不同的观点, 或者说出现了与文本传送给学生的认识有歧义的观点后,学生就会开始质疑,提出问题,开始思考,因为学生学习一篇文章,不应该是被动接受型的解读,而应该用主动批判性的眼光来解读。 这时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指导学生。 这环节就是双向阅读模式的一个创新,一个亮点,因为传统阅读模式往往不会去质疑,尤其是中小学课本上的东西,都是一味的推崇书本内容,陷入了“尽信书”的局面。 孟子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所以说逆向阅读这一步非常重要,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5 再次阅读讨论探究

在这一步中强调“再次”,就是开始逆向阅读,这是立足于阅读的发现。 在《孙中山破陋习》的教学时,学生已经提出质疑,这时学生必定会为自己的观点探寻依据, 在探寻依据的过程中增加了阅读量。

因为逆向阅读时问题的答案多元化,没用统一的定论,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适时的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理清脉络,以便学生进一步思考,而不应该偏向某种观点。 在双向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但不是主体,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2.6 进行总结

对于整堂阅读课,学生阅读思考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教师的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会给人一种有头无尾的感觉。 教师进行总结并不是说是教师给问题下个结论, 而是让学生清楚整堂课的内容,了解各种观点,以便让学生课外继续进行考证,延伸拓展,扩展他们的阅读面,激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这也可以激励学生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尽可能改变学生阅读少的局面。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应当探究出一套自己的阅读教学模式,遵循教学规律和课程改革的原则,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阅读思考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摘要:双向阅读模式可以引领阅读教学走向深入,让学生爱上探究。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向,阅读,模式

上一篇:汽车数字仪表的A/D转换和步进驱动软件模块设计下一篇: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