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作业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让学生爱上作业范文

读《让学生爱上作业》有感

光华东街小学——杜婷婷

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的语文教师刘春生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十几年的研究成果编纂而成的《让学生爱上作业》一书。《让学生爱上作业 》这本书是刘春生老师所写,他是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期从事小学生学习策略、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小学作业改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007年4月出版《作业的革命》,以其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创新的的不是学有所进的欣喜,而是苦不堪言的负担。同时,教师也常常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而心烦气恼、疲惫不堪。怎样让学生由“消极应付”变为“主动参教学了完成任务。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作业呢?上网查一查,看看有哪些书籍对我的工作有所帮助。在众多的书籍中我一眼发现了它——《让学生爱上作业——小学作业布置、查收和批改的实践,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优秀案例。《让学生爱上作业》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作业给学生带来与”,成为作业的主人,让教师从繁重的批批改改中解脱出来,让作业成为师生的开心事?

刘老师的《让学生爱上作业》系统展示了他的作业研究新成果,落根不同课型,聚焦真实问题,给出清楚抓手,让作业活动“有趣而为,汇融趣动”,搭建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书中生动活泼的案例与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作业有新的认识:原来,让学生爱上作业并不难。不论是“布置作业”中分门别类的作业设计范例,还是“批改作业”中蕴含的智慧与别具匠心,都让我颇有收获。用爱心打底的文字读起来让人感觉格外亲切,我相信让教师受益的书籍,最终真正受益的将是我们的学生。我一读再读,深受启发,迫不及待地想带着这些新思路走进我的课堂。

刘老师在该书中,从面对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查收作业、改革作业五个方面,为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具体的作业活动指导策略,同时列举了许多实例,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经验,让我获益匪浅。 刘春生老师指出,作业的编排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编制,这应该成为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作业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一致,教师就无法对自己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学改进和提高效益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编制时,需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一是少而精,控制作业的量和完成时间;二是有针对性,要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三是结构合理,从易到难,难题的比例要少;四是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学习的生活价值;五是多样化,多种作业形式相结合。反观我的日常教学,在备课中,我往往注重了课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初读感知——精读指导——拓展延伸,注重备好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甚至小到其中的过渡语,但却忽视了作业的备课,每每总是单一地编排字词句的练习,依赖练习册的习题,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注重作业编制的多样化,致使孩子们觉得作业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

此外,刘老师在作业布置中的“加减乘除”,也让我很受触动。所谓“加”,指加强作业有效性的研究,提高作业的训练价值。比如为优秀的学生适当增加生动活泼的拓展题,为学困生编制一些“回头题”,为全班学生适当增加链接性的阅读······所谓“减”,即做好作业规划,努力削减作业中高耗低效的内容。比如,尽量减轻学生抄题的麻烦,减少大段的叙述,课堂上热议过的话题不要重复出现在作业中,等等。所谓“乘”,就是善于小题大做,放大小题目的训练意义。所谓“除”,就是在整体构思全学期作业总量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各阶段的作业量,将统一的要求分解为可自主选择的作业等等。比如,在做有关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训练时,很多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情,学生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六年级,很是厌烦。刘老师却给题目本身来了一个分身术: (1)那天我可真后悔啊 (2)那次我可真乐开了花 (3)你别问,我不想告诉别人 (4)当时你为什么没说

做了这样的除法之后,作业的要求并没有多少改变,但给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提示和可选择的空间,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写起来抵触的情绪就少了。

当看到这一实例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在每学期伊始总是布置的一项作业:以“新学期新打算”为主题写一篇小习作。基本上每个孩子每学期的“打算”都是一样的,每学期的文章都是乏善可陈,更谈不上新意。刘老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不是孩子的作文没有新意,而是身为教师的我,在作业的编制、命题及布置上缺乏技巧。我是一名小学老师,现在的学生不爱做作业是共性。我也用过很多办法,可学生做作业完全是为技巧。

如何给学生的课业“减负”,如果只是在作业数量上做减法,则治标不治本;让学生爱上作业,甚至做完后意犹未尽,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刘老师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告诉了我们让学生爱上作业的妙招。如果你也在为作业而烦恼,读一读这本书吧,你一定会从中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书中第二章:布置作业的第一页有这样一句话:“以我的经验,我认为可爱的作业应该从教师用心的设计开始。”“可爱”这个美丽而温馨的词汇,汇集了刘老师对教育、对学生的爱,对作业的爱与研究,使我读到这里,心也是颤动、激动、感动。“可爱的作业”,是老师布置给学生的,是为可爱的异彩纷呈的学生服务的,所以它才是可爱的,它才要可爱。

第三章第163页刘老师说:“我一直认为,不带情绪批改作业,不带情绪进课堂,是一个教师的本分,我也一直在努力地践行。你呢?”这句话,不知道击中了多少老师的要害,尽管,每一个老师同样是爱他的学生们,但是,又有谁做到过不带着情绪工作、上课、改作业呢?尤其是改作业,当看到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的作业,看着一个个正确的答案,望着那工整的书写,我们的笑容挂在脸上,大大的“√”都是笑的,而当我们拿到成绩差的学生的作业本时,立刻眉头紧锁,不耐烦地翻看着,越看越生气,一个个鲜红的“×”,用力地滑下去,带着无奈和愤怒。可是,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业本时,他们的感受又如何呢?他们会有好的情绪吗,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将来会变好吗?

在这本书的103页,刘老师告诫所有的老师:“教师要不断地告诫自己: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自己勤奋,才能带出高徒来!”我会牢记这句话,我会用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来达到让作业在学生的眼中改观,“让学生爱上作业!”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孩子们的作业而忧烦。看来丰富语文作业的类型十分有必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做了一些尝试:

一、追求形式多样的作业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比如,语练,抄词、生字、试卷等等,而应该富有色彩、充满情趣,这样孩子们才会觉得做作业是种经历愉快的过程。 于是,我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尝试改进多种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时候以画图、剪报、查资料,甚至是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完成,我们班级有资料搜集小能手,每次需要查找的资料都有他们完成后在小组能共享,定期完成了手抄报或是阅读报,比如主题为:民间故事、名人轶事等,根据单元内容来定主题,并在班上评选出等级;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例如,我教学《草原》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草原上热闹的场景,有的孩子画出了大大的蒙古包,有的孩子画出了紧牵的双手,既完成了作业也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蒙汉情深”。再如学习古诗词时,我让学生以“《风》、《花》、《雪》、《月》”或以“春花、春风、春雨”为专题课外收集整理古人写的诗句,也就是所谓的分类整理,辅以让学生扩写、改写等形式,培养想像力。又如教学《三亚落日》这一篇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三亚的知识,并用各种形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第二天,有的同学做好了知识卡片,有的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有的还剪出了三亚美丽的剪纸„„做这样的作业,同学兴奋,老师高兴,有时连家长也会参与,一举多得呀!

二、尝试层次不同的作业

我的班级孩子们的落差面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孩子在学习上的确存在很大的自我阻力。因此,我对个别几个学习能力薄弱的孩子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就多花了一些心思,比如需要查找资料,我就会让班级接对子学习的帮助者,回家查资料的时候多准备一份,给这个孩子,然后两个人一起学习查找到的资料内容,这样一来,一是降低了后进生的作业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有余力的那部分孩子的能力。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会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

其实,经过实践证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的确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探求自主选择的作业

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总是被动的去接受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大部分孩子是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能力强孩子能完成得较好,不够用功的孩子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我刚带这个班级的时候经常有孩子不交作业的现象。如何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改变这种境地呢?后来我发现,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未尝不可一试,

例如,减少机械性抄记作业,实行基础性作业自己定制制度,对生字、新词、句段的抄记采用自己定量的方式。再如,同类作业实行难度选择制。把一个较难的问答题或小练笔,改成两三个难易不同但训练类型相似的题目,形成梯级,让学生选择其一,这样很好的照顾了个别差异,比如我在上《夹竹桃》一文时,就有老师给我指导,把想象夹竹桃春、夏、秋三季的生长情景让学生选一个来自由想象比三个都写效果要好,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另外,适当增加一些给主题但又不限形式、内容的综合性作业。例如“母亲节”期间,我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我为妈妈做件事”,要求看谁做的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小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有的孩子选择给妈妈洗碗,有的选择拖地,有的选择洗脚,还有的给妈妈梳头,并且都拍下照片,还附上了详细的日记呢。

对于这样的作业,每个孩子都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因为这样的作业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他们亲身经历的,他们投入感情的。

四、坚持趣味性强的作业 学生怕做作业、拖拉作业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所谓“审美疲劳”,连成人都愿意接受一些重复枯燥的事物,更何况是这些孩子们呢。因此,作业的趣味性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如教学了《广玉兰》和《夹竹桃》这两课后,我布置学生养几种花草,不时的观察,并写出观察日记。这一作业的设计不但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让学生在作业中学会了许多自然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以及珍惜大自然的爱心。

教海泛舟,语滩拾贝。作业设计形式多样、不胜枚举,特别在读完刘春生老师的《让学生爱上作业》一书后,我有了更深的思考:无论最终作业的形式怎样变化,都要与课堂、与实际、与孩子们的自身情况相联系,如何设计出让学生想做乐做的作业值得我们探讨,但愿孩子们都能在作业中享受快乐之源!刘春生老师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方法得当,作业带给学生的将不是不堪重负的痛苦,而是学有所成的欣喜。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探索实践,希望终有一天,我们能在孩子的习作里,不再看到开篇的那句“名言”,让孩子们快乐地做作业,就像刘老师这本书的名字那样——让学生爱上作业!

第二篇:让孩子们爱上英语作业解读范文

2014—2015学年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交流资料

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助手──思维导图

永济市南街小学

方小红

我市沪教版《英语》中每个单元的Listen and say, say and act/enjoy the story都是新授课,需要先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再实现小短文的突破,它们之间联系紧密。首先,怎样使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这个单元的重难点呢?其次,课本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而单元之间的融合练习少,不利于学生产生联想和产生单元间的信息交流。如何能穿插运用各单元之间的知识,形成知识链,对学生整体理解和运用语言起到更好的效果呢?第三,教材中的英语知识采用的是螺旋上升大循环复现的方式,例如:各年级在不同阶段学习过有关不同食物的话题,到六年级在healthy or unhealthy中集中应用有关食物的知识。但时间间隔很长,怎样能迅速地激起大脑的储存记忆,在不同册之间建立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呢?第四,怎样在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有效分类,理解上更迅速,更清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最后,目前学生功课很多,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即节省时间又有效记忆和复习的好方法呢?

2005年开始我校以“友善用脑”为主题进行教科研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本人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思维导图!

二、研究的背景

1. 理论依据

本文基于《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一书中关于“记忆参照物”“思维导图”的内容和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王思锦老师提供的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论为前提,以使用思维导图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的潜能。

2. 理论背景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 1

第三篇:让学生爱上作文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小学钱盈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工程”,一直以来倍受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煞费苦心,一遍遍讲作文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各种技巧,不辞劳苦地加大作文批改量,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无太大的提高。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一些做法。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重习作,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提出明确要求:“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是新课程对学生习作提出的要求。习作生活化,构建向生活开放的模式,克服为作文而教作文的弊端,给学生的表达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要让学生在有充分感受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现在的高年级学生,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样的习作你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甚至要下个评语都颇感为难。细究起来,原来这样的习作都是胡编乱套的,缺少学生的真实感情。

张文德先生曾痛心疾首地坦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个关键之处违背了规律,走入了歧途,陷入了迷乱。”作文教学中不见了感情,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这就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病根所在。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再用笔记录下来,要告诉学生,事情不在小,而在于抓住小事,并真实记录下来,我手写我心。学生明白只有

用真实的情感去抒写真实的生活,写出的文章才能感染他人,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读起来其味就如同嚼蜡。

2、重程式,轻创造。

创新是个性的发展和动力的源泉,“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尤为重要的。然而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最残酷、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

著名青年作家晓苏先生曾在一次写作的学术报告上讲述过一个扼杀创造性的典型例案。他说,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犯错误以后》的作文,其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写自己去班主任办公室的路上,看见一只空易拉罐,便情不自禁地用脚向前踢着玩,而且踢着踢着,觉得不过瘾,干脆用力一踢,将易拉罐踢得老高,易拉罐飞起来的弧度和姿势很好看。文中就写了这样的一个细节,但后来语文老师批改时把这段话完全删去了,理由是这位老师认为这一段话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无关。晓苏认为这就是对创造性的扼杀,因为,这一段话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一名学生犯错误后,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它不仅与主题有关,而且关系密切,怎么能够随意删去呢?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由此可见一斑。

二、解决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1.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写作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如果学生愿写、乐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既要遵循教材的写作要求,又不能死搬硬套,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写。学生的素质有区别,对于写作的要求也要给予区别对待,

这样才不会使有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可以在每次作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没有了形式上的束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2.提高生活认识水平,丰富作文内涵

提高学生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照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丰富了学生作文的内涵。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陶行知说:“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学生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要素材,让习作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

3. 提倡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个途径,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培养学生养成摘抄习惯,摘抄不仅仅是积累一些优美词句,更要多积累经典名句、名人格言、俗语、谚语等,而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名著,古诗宋词等经典的书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水平。在习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名人名言、俗语、经典故事等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习作的内涵。

4. 培养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写作中,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培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

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其次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5、鼓励修改,激励写作

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没有进行自改自评这项语文实践之前,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不知从何下手,只等老师批改评判,老师评判学生的作文是什么等级,学生只能认可什么等级。学生对什么是优秀作文,什么是有毛病的作文不会欣赏判断,学生的作文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自改自评,互改互评的语文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他们把自己的作文放在同桌、前后桌、小组当中横向去比较,就能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经过老师的表扬鼓励,让他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举办班级优秀作文展等形式,把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更加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主动积累好词佳句的劲头高了,学生之间相互聘请批改作文的现象多了,为作文评判的矛盾而引起争论主动找老师评判作文优缺点的同学多了,由此激起习作的热情。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和激励学生多去看、去听、去想,赏识他们的一切设想,为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化的真实作文缔造宽松的情形,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灵感,这样就会引领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第四篇:让学生爱上阅读

让孩子爱上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很多章节里都涉及到了阅读。如:“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必须教会学生阅读”、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等。其他章节里即使不是专门论述这个问题的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如“‘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思维”、 “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要让学生学会掌握学习的工具”等。不难看出阅读简直就是一把万能钥匙,只要教师使用得当,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营造书香环境-―为课外阅读启航

1.让书香弥漫校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只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日常教学工作的范畴,想方设法地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有效地激发读书热情,并为学生展示读书成果搭建平台,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氤氲在浓浓的书香中。

2.让书香浸润班级

在班级壁报栏上开辟“读书活动专栏”,设制“心动图书” “书海拾贝” “精彩推介”等栏目,让孩子耳熏目染,沉浸在书香中。通过成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另外,每个学生的书包里都要放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让他们想读书时就有书读,养成读书、积累的良好习惯。遇到大家都喜欢的图书,可以在班里开展“好书漂流”的活动;形成时段“热点”。

3.让书香沁入心田

《给教师的建议》里关于“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章节里这样说: “我想,自学有一个必备的条件,这就是个人要积累一些藏书。”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拥有200--250本个人藏书,个别学生有400-500本书。同时特别关心那些在家庭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没有书籍的儿童,以及那些在学习上遇到严重困难的儿童,一定要拥有丰富的个人藏书。同时逢到学生的生日、 ‘图书节’、少先队组织周年纪念日、学生人队和人团的日子,学校、少先队组织、家长委会、校长都给学生赠送书籍。”时至今天,苏老的观念和他们学校的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效仿。

学校和家庭要达成教育共识,保证图书资源充裕,健全“家庭书橱” “班级图书角” “班级部书香驿站” “学校图书室”等。学校要及时充实更新图书室里的图书,语文老师每学年根据自己班里的阅读实际,向学校提出申请,购置相应的图书。学校图书管理员要及时向语文教师推荐新购置的图书,定时开放图书室,全天开放阅览室,让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真正成为学生读书的家园和乐园。家长们在保证孩子家庭书橱图书充足的前提下,要经常带领孩子到“书店”和市“图书馆”买书、借书,,,让孩子也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同时,教师要发挥好教育的纽带作用,形成家教合力,适时增加“阅读快报” “亲子阅读”等。可以在每天的“家校联系单”里告诉家长孩子们的阅读书目,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每天让孩子汇报阅读的进度,反馈阅读的信息。

二、推荐精彩书目――为课外阅读导航

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做的: “我校全体教师编制了一个《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阅读的好书目录》,其中选择了专门供学生年代里阅读的最宝贵的书藉。起初这个书目里包括600种书,后来逐渐增加,到现在已有900种书。这份《好书目录》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德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大纲。书目里的每种书都有几册复本。在我们的这套丛书里,有几架书是讲述伟大人物的生活和斗争的。少年和青年早期是人的理想形成的时期。因此,十分重要的是,要使那些以自己的生活榜样鼓舞过多少代人的杰出人物形象进入每一少年和青年的理智和心灵。在这套书里,关于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的书籍占着显著的地位。我们用了很大的努力为《好书目录》挑选关于自然界、人和艺术的书藉„„我们的教师还特别关心让每一个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个人藏书里有丰富的科学书藉。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早期的年代里,就应当开始深入钻研人类知识的某一个领域。只有通过独立阅读来满足学生都方面的智力兴趣,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钴研。要让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多读、多想、多探求,他才能似乎偶然地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个专门领域。”因此,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相关书目,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去阅读相关书籍。如中国文学作品:四大名著、 《上下五千年》、《论语》、《稻草人手记》、《草房子》、《雷锋日记》、《红色经典丛书》等;外国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等;科普类可以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我们爱科学》等书刊。孩子在刚接触这些书籍时,由于人生阅历浅显,对于某些名著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推荐一些有趣好玩的图书,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曾领班里的孩子到图书室借了冗本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图书。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图书,虽然其文学价值不是很大,但这套图书富有童心童趣,一直以来都是校园畅销图书。我希望孩子们能用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来叩开阅读的大门,从此扬起阅读的风帆,向自己的理想起航。当孩子渐渐喜欢上了图书,读书就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会“欲罢不能了”,这时再向孩子推荐一些名著和科普书籍,孩子们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教会阅读方法-ˉ为课外阅读指点迷津

如果孩子没有掌握读书的正确方法,无疑于“纸上谈兵”,收效不大。因此我很注意孩子读书方法的培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经常会给孩子们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和读书方法,并且把相关内容打印下来,贴到班级壁报栏,引导孩子们感受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学习其读书方法,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1.勾画读

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 “勾画读”,即让学生在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文章中的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注上音;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边读边思考读。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

2.批注读

读书时,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即“批注读”。这种读书法是读者直接和文本、作者的交流,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毛泽东主席和台湾作家三毛都喜欢用这种方法读书。

3.静默读

默读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读时要求做到眼到、心到,不能指读,更不能读出声来。

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

4.笔记读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不同的记笔记的方法。如摘录法:摘抄好词好勹,奇闻异事、科学知识、名言等,启迪思维,开阔眼界。

5、提纲法:

把读过的文章用列提纲的形式罗列出来,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梗概,从而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受法:对于触动自己心灵的书籍,读完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6、创编法:

可以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为读服务,关键是让孩子愿读、乐读。教师可以分类分层进行,根据学生的差异因势利导。比如对优等生可让其选择提纲法、创编法、感法;中等生可选择摘记法、提纲法,学困生可选择摘记法;等等。

四、开设阅读课程――为课外阅读加速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大部分的作业时间占据了孩子的读书时间,再加之自控力差,很多孩子宁愿出去玩耍,也不愿意读课外书。这就需要老师的循循善导,慢慢引导。每周可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至两节作为“阅读课”,以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阅读课要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要形式有集体阅读、阅读指导、阅读交流等。最初的阅读课,教师可以采用“好书推荐的形式”,鼓励学生阅读;也可采用引读的形式,教师可先绘声绘色地讲述书中的内容,当孩子都为之动容后再戛然而止;也可以读一个开头、或者介绍一个人物,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从而勾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记得一次《安徒生童话》阅读交流课。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书中的内容。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困生小森头天晚上就把《卖火柴的小女孩》改成了一首诗歌,并且还打算在第二天的交流会上表演这个故事,就这样他准备到了夜里11点多。那是一节大型的公开课,课堂上他兴奋得把手举得很高,我不想打击他的学习热情,有点犹豫地把他叫起来,没想到他获得了满堂彩。课后他一脸灿烂地跳到我面前: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还举行阅读交流课?”阅读激起他思维的火花和创造潜能,让他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此他更爱读书 了,看着他日渐自信的目光,我也享受到了教育的愉悦感♂

五、举行读书活动――为课外阅读加油

学校要用“集体活动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如可以在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让老师、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中。为了增加学生的读书热忱,学校可以以“读书节”为契机,适时举行校级、班级的知识竞赛、优秀读书展、读书征文、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古典诗文诵读竞赛、课本剧比赛、辩论赛、汇报出等活动,从而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交流读书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到读书节活动中来,交流读书经验,感受读书的愉悦。

六、建立评价机制-ˉ为课外阅读护航

为使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逐步建立完善评价机制,让孩子们在科学规范的文化体系下,沐浴书香,润泽生命。如可以建立班级读书激励制度,通过“读书反馈卡” 、“星级背诵卡”、 “小书虫记分卡”等对学生阅读进行考评;读书等级考核制度,制定各级考核的名称、内容、时间、方式、条件以及等级称谓;阅读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对于表现好的家庭、班级和学生分别授以“书香家庭”“书香

班级” “书之星”等称号。为了持续学生的读书热情,我还辅助于其他奖励措施,如只要读完一本书我就发三个“奖”。 (我特制的写着“奖”字的纸条,积攒多了可以和老师换取喜欢的奖品)。还记得此举刚出台的第二天,一早就有小桥等几个爱读书的同学来兑奖,提问相关内容竟是对答如流。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小桥中午又拿着另一本课外书来换奖,在我惊异于他的神速时,他告诉我他一直喜欢看书,家里的书都让他看没了长都买不上他看的。之后的几天很多孩子都包围着我着换奖,很多孩子不到一周的时间已经读了五六本书,有几个孩子都读完了10本课外书。于是我趁热打铁,及时表扬了读书多的孩子,并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了黑板的表扬台上・„„

(

第五篇:让学生爱上写作

前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作文兴趣造成的。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得不到激励,对事情不感兴趣的人,在实践中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20%—30%;而得到激励,对事情感兴趣的人,他的能力却可以发挥到80%—90%.学生若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注重练笔写作,“作文难”的问题就可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那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呢?

一、启动情感功能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感功能的作用,尽量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动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师生情。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他们亲近,和他们闲谈作文趣事,创建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然、自由、快乐的心态之中写作。

(2)生生情。给学生树立榜样,激起写作欲望。学生最接近,最关心的人是同龄人,同龄人的佳作对他们来说不亚于课本范文。因此,在班上诵读或张贴优秀作文,给他人讲述同龄人中成为“小作家”的例子(最好是本班或本校的),他们能从这些例子中得到很大的鼓舞,甚至当起“小作家”的梦。这是一种极大的驱动力,他们会跃跃欲试地模仿,把这些同龄人“小作家”当成自己的“偶像”。自然,他们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写作的主人。

(3)文本情。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入情达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第五册的《积累。运用一》的习作是写人作文,要求写出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人。我便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人是谁?为什么喜欢?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妈妈,因为妈妈爱我„„”,接着便讲出妈妈如何冒着滂沱大雨来学校接她的感人故事;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老师,因为老师关心我们,教给我们知识„„”,“既然那么喜欢就动笔夸一夸吧!”我说。只见一张张因激动而涨得通红的小脸上兴奋无比,整个教室立即安静下来,听见的是沙沙的书写声。

二、品尝成功喜悦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我,容易从成功中品尝到劳动的乐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多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

(1)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拟定作文题目时,要因人而异,分层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米可炊”,有话可说。鼓励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好的习作能力,能够“摘到果子”。树立写作的信心,发挥自己的特长,人人都能成功。

(2)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发表时,那种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心情是无法言喻的。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当然这“投稿”形式是灵活的,可以参与征文活动、参加作文竞赛、网上发表;也可参加班级自编的作文报、班级作文选、校园作文展„„让每篇作文都能发表,每位同学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学期来,我所执教的班级共出版作文集15本,课前课后总看见他们捧着这些作文集津津有味地看着,当看到自己的作文时,那开心、自豪、幸福

都绽放在脸上。

(3)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三、优化评改方式

1、互相交流、学习

评改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掌握作文技能技巧,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改正。以往总是学生的作文一写完,教师就收起来一篇篇地改的。那么教师如此“辛苦”,效果是否就会好了呢?其实不然,作文应该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互相交流、探究、学习,培养自改能力。因而在学生初稿完成后,组织学生欣赏其中的优秀作文,让学生评议作文的优缺点,可以从词语、句子及篇章结构等方面说说作文好在哪里?有什么好的意见?学习别人的作文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评改,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评你认为好的地方,谈谈不足之处后,针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在自己的稿纸上修改。还可以把修改好的作文在小组或班上朗读,相互借鉴,阅读修改,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流畅多了。这样的活动既轻松又愉快,即让学生感兴趣又提高作文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2、多鼓励,少批评

阅读批改“好作文”老师固然开心,然而不少学生的作文是不尽人意的,有的简直是“不堪入目”,那么对于这些作文你怎么办呢?是找到学生大声呵斥一顿,埋怨几句,或是叫学生来循循善诱呢?其实如果你仔细品尝学生的习作,不然发现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或是一个优秀句子,或是一个好词„„教师应该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要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作文能力。批语则要以鼓励性为主,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们永远不想写作文了。所以,既使给学生指出缺点,也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尔后以委婉、热情期待的方式指出,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决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

四、丰富题材形式

就题材方面讲单纯划一的命题化的作文最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它缺少人文关怀,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缺乏新鲜感,不能激起学生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而我们要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续写作文、扩写作文、想象作文、童话作文等多种形式,只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在“六一”庆祝前夕,在与学生交谈后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安排颇有微词,我灵机一

动,便举行一次庆“六一”这样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三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学生情感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须学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所写之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永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己,更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

因此,除了选题时要贴近学生外,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拄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这样习作练习才能有可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由此看来,激活学生情感,激活学生的积累,这些看似文外的功夫与“习作方法”的指导这种文内功夫同样的

同时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为班级编写班歌歌词,为老师谱写美丽的赞歌等等,针对班级或校园里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写一写表扬稿;针对校园里乱扔垃圾影响环境卫生,可写一则倡议书;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生活中存在,但远离身边的人、事、景、物通过录像得以直观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进行习作。如此多样的作文便会时刻让学生充满新鲜感。

启动情感、品尝成功、优化评改、丰富题材,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爱上写作吧!

结论

“日光把金色的诗琴,赠给恬静的繁星,让他们弹奏永恒的光明”(泰戈尔)。教师把生花的妙笔,还于可爱的学生,让他们谱写多彩的人生。帮助我们的学生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让他们放松自己,为兴趣真情而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期待不断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龚自彬 彭兴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4】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5】邵宗杰 裴文敏 卢真金,《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二版

上一篇:如果爱音乐赏析范文下一篇:入党志愿书丢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