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第三章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作业第三章范文

第三章计划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计划,回答文后的问题。

供电公司2008年工作计划

2008年我公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公司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紧跟上级公司创新发展思路,全面寻找差距,不断创新,持续实践,加快电网发展和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水平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公司,努力开创公司发展的新局面。

一、2008年本公司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一)安全生产:确保“八个不发生”。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和重伤事故,严防人身轻伤事故;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不发生误调度、恶性误操作、110千伏及以上误操作事故;不发生重大基建质量事故;不发生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二)经营管理:全面完成省、市公司下达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售电量22.95亿千瓦时,应收电费余额300万元,线损率9.98%。实现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99.67%,城市供电可靠率99.89%,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98.42%,农网供电可靠率99.71%;

(三)电网建设:全面完成投资项目计划和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45万元,其中电网基建投资15240万元,技改项目投资989万元。开工110千伏变电容量28.9万千伏安、线路63公里,35千伏变电容量4万千伏安。投产110千伏变电容量16.3万千伏安、线路26公里,35千伏变电容量4万千伏安。

(四)劳动效率:实现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2695000元/人年。认真落实省公司规范劳动工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努力保持职工收入水平,不断改善职工福利待遇。

(五)企业管理:保持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称号;深入推进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实现公司综合排名升档进位。

(六)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保持江苏省、南通市文明行业称号;行风测评位于县条管单位前列;实现公司党委提出的廉政目标;大力推进内质外形和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

二、为全面实现2008奋斗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安全第一”方针,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健全完善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两个体系”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到位与落实。以防范大面积停电、重大人身事故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

动,排查安全生产隐患,从严督查各类违章行为。加强电网运行和设备管理,推行标准化作业,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坚决杜绝各类违章和误操作。加强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高危客户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专项安全监督,强化基建、农电、网络信息等安全管理。大力开展以“人人想要安全、人人能够安全、人人做好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完善迎峰度夏常态机制,确保电力有效供应。抓紧开展迎峰度夏基建、技改、检修等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加强需求侧管理,完善供电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保障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重要客户的正常用电。高度重视、全面做好奥运会期间电网安全保供电工作。

(二)坚持基建与技改并举,加快电网发展方式转变

2008年,公司电网建设任务依然繁重,要坚定不移地加快电网发展,坚持基建与技改并举,不断优化电网的结构和输送能力,扭转局部地区配网设备陈旧老化、供电能力不强的局面。

1、进一步推进电网规划与前期工作。根据“十一五”电网规划,结合洋口港开发和全县各地工业经济增长态势,及时上报2009年和2010年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项目需求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力争取110千伏临港、110千伏恩民、110千伏古坝和110千伏城中输变电工程,确保按期进入省公司项目“笼子”。同时,要做好电网规划与地区规划的对接,预留出变电所所址和线路通道。

高度重视研究解决电网发展中的新问题,适应《物权法》的要求,认真研究对项目前期、工程建设的影响,开展好项目核准、政策处理等工作。协调解决好220千伏长沙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化工园区输变电工程所涉及的征地、材料准备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工程早政策处理、早备料、早开工。

2、高水平完成全年基建技改工程。把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作为推动电网发展的“两个轮子”,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按照省公司要求,大力推进以“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一化(工业化)三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主线的电网标准化建设,实施好110千伏化工园区输变电工程、110千伏西郊变扩建增容工程这两个基建项目和35千伏河口变、岔河变、石甸变、曹埠变、110千伏治港变增容改造,袁庄变升压改造,35千伏兵房变电所电容器增容等八个技改项目,确保工程按期高质竣工投产。要强化项目计划管理、现场管理和尾工管理三个重要环节,深化工程的“两清”(场清、料清)、“两算”(结算、决算)和“两证”(土地证、房产证)工作。

(三)坚持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防范和化解各类经营风险,全面完成资产经营考核任务,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1、深化预算和成本控制。深入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充分发挥综合计划对生

产经营和资源利用的统筹协调作用,保证各项计划可控、在控和能控。强化预算管理,把预算项目与业务项目紧密结合,严格控制预算外项目发生,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加强资金账户管理,集中管理供电所电费账户,提高资金归集速度。学习贯彻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确保新旧制度执行的顺利接轨。进一步适应物资管理“四个集中”体系,适应上级公司凡物资类采购(含设备、办公用品、消耗品等)、非物资类业务(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财务、审计等)一律纳入集中招标的新模式。扎实开展好农电土地房屋权证补办工作。

2、加大专业化管理力度。进一步将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等专业化管理向供电所延伸,加快推进农电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管理。深化创一流同业对标,积极做好二维对标工作,利用同业对标成果促进各专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要认真分析各专业指标在全省的排名,做出正确的判断,认清差距,找准问题,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加以改进提高。线损管理力度不得有丝毫松懈,要进一步加大技术降损力度,“挤干”管理线损,保证全年线损指标的完成。

3、巩固营销管理成果。继续推进营销管理“周计划、日安排、月考核”机制,实现营销精细化管理。加大电费回收、电价考核力度,开展反窃电工作,化解电费回收和电量损失风险,加强计量管理,堵塞“跑、冒、滴、漏”。实施业扩信息全过程管理,缩短业扩周期。加强营销系统信息基础管理,保证系统信息准确无误。加强电力需求分析和预测,确保全县电力供需平衡。

4、强化风险监督防范。综合发挥审计、监察、财务、法律在内控机制建设中的协同作用,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切实防范各类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与评价作用,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和成果利用,做好上级公司模拟外审的各项准备工作。坚持依法治企,深入推进公司法律风险预警、评估、控制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国家新出台法律政策的研究和培训,增强广大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据上级公司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主辅分开,进一步规范主多业务关系,确保年底前基本实现管理、资产、人员、业务和利益“五分开”。

(四)突出优质服务主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主动将公司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履行好作为国有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政治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氛围。

1、以优质服务为平台,优化公司外部环境。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良好的外部氛围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外部环境建设,以一流的服务、公平公正的形象赢得客户的满意,以服务地方经济、履行社会责任赢得政府的肯定,以推进办事公开、行风监督赢得社会的尊重,以有效的沟通和宣传赢得新闻媒体的理解,确保企业在和谐外部氛围中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以主题活动为抓手,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按照省公司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好“阳光电网,你我相连”优质服务主题活动,打造“亲情”电力品牌。围绕绿色奥运、和谐社会、节能减排等政府、社会和客户关心的重点和热点,深入推广“亲情服务法”,推出一批有特色、重实效、得民心的服务措施,解决广大电力客户用电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十条”,在电费、计量、承诺、调度、履约等方面坚持规范优质服务,坚决杜绝“三指定”行为。扎实开展供电服务品质评价工作,加强服务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对高危及重要客户的安全管理水平。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地区中、低压电网建设,改善农村供电质量。加强科学用电示范村建设,推进农村居民生活电气化。

(五)坚持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着力提升“两个素质”

企业素质和队伍素质是公司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省公司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建设,从长远来看,要通过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1、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好上级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指导意见,实施好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方案,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内在机制。二是加强科技项目开发和应用,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等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多出优秀成果。三是深化应用信息化“硬件集中、软件集成”项目成果,按照省公司的部署,进一步拓展硬、软件资源整合。四是推广运用20千伏供电,及时编制上报20千伏配电网的规划,确保20千伏供电开好头、起好步。

2、以提高学习力为重点,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促进员工加强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积极筹备省、市公司等各个层面的专业技能竞赛和专业调考,争创佳绩。进一步发挥薪酬对员工能力、业绩提升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深化向一线倾斜、向艰苦岗位倾斜的力度。认真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合理制订教育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农电工培训鉴定工作,确保完成省公司下达的鉴定计划。

(六)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公司和谐健康发展

切实提升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确保“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1、营造五种风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营造学习的风气。通过鼓励学历教育、鼓励考专业证书、积极组织技能竞赛促进学习,不断增强员工个人修养和业务技能。二是营造和谐的风气。通过举办感恩周或爱心周活动,引导员工爱企业、爱家人,爱同事、爱自己,学会感恩、奉献爱心。三是营造服务的风气。通过礼仪宣讲、摄制标准化服务电视片、示范观摩、宣传典型、落实客户经理负责制等,强化员工服务的意识,提升服务的水平。四是营造勤廉的风气。通过理念培育、精神倡导、环境营造,进一步弘扬“干事干净”的廉洁文化。五是营造

高效的风气。通过加强沟通力、强化执行力、增加适应力、提升主动力,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按照党中央部署,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抓好新党章的学习贯彻,结合公司实际进一步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公司发展。加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着力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3、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积极宣传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和《企业文化手册》,加强公司和谐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的宣传贯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高度重视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队伍稳定问题,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队伍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安全健康和切身利益,积极帮助困难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离退休管理和服务,关心老同志的生活和健康,让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1.从内容涉及面看,本文属于_____性计划。

2.本文的标题由______、_____和______三项内容构成。

3.本文的前言概括交代了______、______等内容。

4.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写了()。

A.任务目标B.方法措施

C.注意事项D.以上三个方面都有

二、下面是一篇专题性工作计划,在格式、内容和语言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请根据计划写作的规范要求进行修改。

2003年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2003年计划如下:

一、大力加强质量宣教,全面动员工程参建各单位深入学习省交通厅《“十五”后三年(2003~2005)×省交通工程质量创优活动指导意见》,使全体工程建设者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质量观念得到改变,质量理念得到提升,精品意识深入人心,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

二、加大对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提高质量的监督

根据全市重点工程特点,今年我站将继续加大对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立足更高质量平台,制定详细的质量监督计划,继续实行定人、定点、定线的“三定”管理,要求工程建设单位每月定期报告工程进度和质量动态,加大质量检查次数。

三、充分发挥县(区)质监网络作用,强化地方工程监督

目前,我市县(区)质监网络已基本形成,我站于2003 年3月4日召开了

质监网络会议,会议理顺了市质监站和县(区)质监网络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县(区)质监网络的工作职责和发展思路。从而加大了对地方一般工程、通达工程的质量管理力度,不留死角,促进地方工程、通达工程质量逐步提高,保证我市交通建设工程始终处于市、县(区)质监体系的控制之下。

四、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加强对交通建设市场秩序的监管

根据新就位后的企业资质,监督检查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四项制度;继续加强对施工、监理工地试验室合格证的管理审核力度,加强对现场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工作规范化管理。

五、积极探索,规范我市工程管理

首先要按照将要出台的《×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多宣传,多汇报,争取领导支持,规范我市交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早日完成质监站造价管理职能的角色定位,主动介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工作;其次,要加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培训和资格证书管理,要在全市交通系统建立一支适合我市交通建设需要的定额造价队伍。最后,要及时收集我市交通工程材料价格,配合省厅定额站材料价格信息的发布等各项工作。

三、发生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金融危机对创业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读市场营销专业的小周就要毕业了,她打算自己开一家化妆品商店,请为她写一份创业计划书。

第二篇:艺术导论作业 第三章

一;什么是集体无意识?

答: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而实际上无意识心理活动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它是与个人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不被人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如遗忘的记忆、不愉快的经验、潜抑的愿望与动机等等。这种无意识可以称为个体无意识;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人类的无意识中还有一部分是超越了个人后天生活经验的不依赖于个人经验而存在的带有超越个体乃至民族、种族的具有全人类的普通性与集体性的心理活动,这就是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这遗存既包含了人类先天的生理学意义上的遗存,也包含了人类后天的社会生活意义上的遗存。简单地说, 无意识就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或者说是一种“不自觉的意识”。

荣格认为,艺术家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工具。他认为,《浮士德》代表了一种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是能感染所有人的最基本,最深层的存在。这种存在需要一种意象或形象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当这种意象变成艺术形象时,就唤醒了人们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以生物学遗传的方式,从远古一代一代在人类身上积淀下来的。集体无意识是由人类的集体经验在漫长的岁月里积淀下来的心理结构,也就是一种精神。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原型。原型,实际上是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它是人类远古社会生活的遗迹,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人是从其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意象,即继承了与祖先相同的把握世界和作出反映的先天倾向。这种先天倾向通过脑组织世代相传。荣格称之为“原始意象”或“心灵的虚象”,正如我们的生理结构带有许多祖先遗传下来的痕迹,我们的心理结构同样如此。人类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意识从集体无意识中逐渐升起并不断扩展的过程。

集体无意识存在于人类精神生活的最深处与最底层,因而在人的一生中很难被意识到。但它仍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在个人生活与社会文化中。首先,它可以在神话与童话中表现出来。神话是处于启蒙期的原始人类意识状态的真实写照,那时人类的意识刚刚从无意识中诞生,无意识的力量仍相当强大并直接影响人类的意识。所以未经过后人加工处理的原始而质朴的神话往往是人类无意识特别是集体无意识的直接表现。其次,集体无意识可以通过人的梦表现出来。梦是通向无意识深处的一扇窗户。梦中的内容住往是无意识的直接表现,其中就包括集体无意识。此外,集体无意识还会在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表现出来。精神分裂症实际上是一种意识状态的瓦解而使得无意识的内容不受阻碍地汹涌而出并主宰了个体的人格与行为,其中就有许多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第三篇:第三章作业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章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基础档案的设定有先后顺序,一般会计科目设定在( d) 之前。 a.会计科目编码b.外币设置

c.部门编码d.凭证类别

2.一般定义收款凭证为(a)。

a.借方必有1001,1002b.借方、贷方必有100

1、100

2c.贷方必无1001,1002d.借方、贷方必无100

1、100

23.科目设置辅助核算,辅助账必须设置在( c)。

a.上级科目上b.未级科目上

c.未级科目和上级科目上d.总账科目上

4.指定科目是要选定现金账和银行账科目,以后在使用时,凡遇到已经指定的科目核算时,需由(d)鉴定。

a.制单人员b.记账人员

c.审核人员d.出纳人员

5.明光公司应收账款通过总账系统核算,并进行分客户管理,则其“应收账款”科目选择(d )辅助核算方式

a.客户往来b.个人往来

c.部门核算d.供应商往来

6.用户可以通过总账系统“个人往来账”功能对与单位内部职工发生的往来业务进行个人往来管理,但必须先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将相关科目的辅助核算形式设为“个人往来”,下列科目中适合于设置个人往来核算科目有(b)。a.应收账款b.其他应收款

c.应付账款d.预付账款

7.某科目属性设置为银行账,那么(c )。

a.用该科目制单,科目的相关金额需要进行支票登记

b.设定银行账科目,可以生成日记账

c.用该科目制单时,需要输入该科目相关的结算方式辅助核算信息,以方便进行银行对账

d.用该科目制单,该凭证需要出纳签字

8.如果某企业凭证需要进行出纳签字,那么在科目设置中进行设置( a) a.指定现金流量科目

b.科目属性设置为银行账

c.科目属性设置为现金账

d.指定现金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系统的启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a.只有设置了系统启用的子系统才可以登录

b.只能在企业应用平台中进行系统启用

c.系统的启用时间必须小于等于账套的启用时间

d.在各个子系统中启用以前的数据为期初数据

2.在U8管理软件中,提供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权限管理,包括:( abc) a.功能权限b.数据权限

c.金额权限d.操作员权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进行外币核算,如果使用固定汇率,在填制每月的凭证前,应预先录入该月的记账汇率

b.进行外币核算,如果使用变化汇率,在填制该天的凭证前,应预先录入该天的记账汇率

c.折算方式中直接汇率即外币*汇率=本位币,间接汇率即外币/汇率=本位币 d.折算方式中间接汇率即外币*汇率=本位币,直接汇率即外币/汇率=本位币

4.下列关于会计科目体系设计的原则,正确的是( abd)。

a.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满足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凡是报表所用数据,需从系统取数的,必须设立相应科目

b.会计科目年中要保持相对稳定

c.要考虑与各子系统的衔接,在总账系统中,只有总账科目才允许有发生额,才能接收各个子系统转入的数据

d.设置会计科目要充分体现计算机管理的优势,在企业原有的会计科目基础

上,应对以往的一些科目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而不是完全照搬照抄

5.科目如果有其他核算要求,还要设置专项核算功能。如生产成本常设置为( b);管理费用常设为( a);应收账款常设为( c);应付账款常设为( d)。

a.部门核算b.项目核算

c.客户往来核算d.供应商往来核算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d)

a.被封存的科目在制单时不可以使用,而且此项设置只能在科目修改时进行设置

b.科目编码必须唯一,科目编码必须按其级次的先后次序建立

c.只有要外币核算的科目才允许也必须设定外币币名

d.科目设置汇总打印时,可以汇总到该科目和该科目的上级科目

7.明光公司在工商银行开立了一个日元账户,公司对该账户进行银行存款日记帐管理,并定期进行银行对帐,则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选择如下(abd)选项。

a.外币核算b.日记账

c.项目核算d.银行账

8.如果只允许某操作员只能使用部分科目进行制单。那么需要( a) a.在系统管理中设置操作员功能权限

b在数据权限分配-记录中设置

c.在数据权限分配-字段中设置

d.在总账系统的选项中进行设置“制单权限控制到科目”

三、判断正误题

1.若操作员不具备查询某科目明细账的权限,在进入明细账查询功能后,将看不到此科目的明细账。(√ )

2.在填制凭证时,如果使用了“票据管理”的结算方式时,系统要求登记支票登记簿(未事先登记支票的)或支票报销功能(支票前面已登记)。 ( √)

四、简答题

1.某研究院是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最大的综合性科研单位之一,拥有40多个

处、所、公司,研究的课题数量大。在传统核算方式下,科目设置方法如下:一级科目为“在研课题费用”,二级科目分为“横向”和“纵向”;三级科目为各处、所名称;四级科目为课题号;五级科目则是劳务费、原材料费、差旅费、设备购置费、专用业务费、院所管理费、研究室管理费等12个栏目,而五级科目的重复率最高。该单位仅“在研课题”科目下属的明细科目已达2500多个,请用项目管理模块进行核算课题的成本费用和收入情况,如何进行设置?

2.某公司银行存款中的中行存款需要进行美元核算,会计核算选择固定汇率进行核算,如何进行正确的设置,才能够保证正确地进行美元核算。

3.某企业需要加强支票的管理,拟利用总账系统中的支票登记簿的功能,供出纳员详细登记支票领用及报销情况。请你说明要进行那些设置和处理才能够顺利实现支票管理的功能?

第四篇:税收筹划 第三章作业答案

1.请简述税收筹划各技术的筹划运用点有哪些?

(1)减免税技术: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从事减免税活动、征税对象成为减免税对象;(2)分割技术:一个纳税人所得分成多个纳税人所得或者分成多个纳税事项(应、减、免、非);(3)扣除技术:利用税收优惠增加扣除项目、扩大扣除限额、调整扣除额的各个时期分布(4)税率差异技术:充分利用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产品差异、不同类型企业等税率差异;(5)抵免技术:充分利用国外所得已纳税款、固定资产购置等鼓励性质抵免政策使应纳税款最低化;(6)退税技术:利用国家对某些投资和已纳税款的退税规定,尽量争取退税待遇和使退税额最大化或提早让税务局退多交、多征税款获得时间价值;(7)延期纳税技术: 在许可范围内,尽量推迟申报和纳税期限,利用无息缴税资金,打时间差;(8)会计政策选择技术:利用存货计价选择、折旧计提方法、充分列支费用、推迟确认收入等会计手段获得节税收益。

2.请简述企业利息费用的筹划思路和具体筹划方法? 筹划思路:考虑将高息部分分散至其他名目开支

具体方法:企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费用,超标部分可转为借款手续费; 在企业内部由工会组织集资,部分利息可分散至工会经费中开支;

业务往来企业互相拆借的利息支出,可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开支,在产品销售费用、营业费用等列支。

3.请简述企业业务招待费的筹划思路和具体筹划方法?

筹划思路:将账面列支的业务招待费控制在合理范围,将超标的招待费转移至其他科目税前扣除。

具体方法:赠送客户礼金、礼券等费用,可考虑以佣金费用、业务宣传费用列支; 超标的业务招待费可作为会议经费,通过“管理费用”科目在所得税前列支。

注意:在依据、程序等方面要事前考虑周全,以满足佣金或会议经费方面的基本要求。

4.分公司与子公司在税收筹划的区别?

子公司与分公司由于他们的法律地位不同,他们税收待遇是不同的。充分利用税收的这种“差别待遇”,能为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在公司经营组织形式的筹划中。主要应考虑分支机构的盈亏情况,首先母公司应先预计公司在异地的营业活动处于什么阶段,如果处于亏损阶段,母公司就可在该地设立一个分公司,使该地的亏损能在奎总纳税时减少母公司应纳的税收;如果处于盈利阶段,为了充分享受异地税收优惠政策——缴纳低于母公司所在地的税款,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子公司,使子公司的累积利润可以得到递延纳税的好处。 5.某市牛奶公司主要生产流程如下:饲养奶牛生产牛奶,将产出的新鲜牛奶进行加工制成奶制品,再将奶制品销售给各大商业公司,或直接通过销售网络转销给本市及其他地区的居民。奶制品的增值税税率适用17 %。进项税额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向农民个人收购的草料部分可以抵扣13 %的进项税额;二是公司水费、电费和修理用配件等按规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假定2014年公司向农民收购的草料金额为100 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3 万元,其他水电费、修理用配件等进项税额为8 万元,全年奶制品销售收人为500 万元。饲养环节给奶制品加工厂的鲜奶按市场批发价为350 万元。围绕进项税额,计算分析公司应采取哪些筹划方案比较有利?(提示:运用税收减免技术) 参考答案:

与销项税额相比,公司进项税额数额较小,致使公司的增值税税负较高。由于我国目前增值税仅对工商企业征收,而对农业生产创造的价值是免税的,所以公司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组织形式享受这项免税政策。

公司可将整个生产流程分成饲养场和牛奶制品加工两部分,饲养场和奶制品加工厂均实行独立核算。分开后,饲养场属于农产品生产单位,按规定可以免征增值税,奶制品加工厂从饲养场购入的牛奶可以抵扣13 %的进项税额。

实施筹划前:假定2013 年公司向农民收购的草料金额为100 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3 万元,其他水电费、修理用配件等进项税额为8 万元,全年奶制品销售收人为500 万元,则:

应纳增值税税额=500×17%一(13+ 8)=64(万元)

税负率=64100%12.8% 500 实施筹划后:饲养场免征增值税,饲养场销售给奶制品加工厂的鲜奶按市场批发价确定为350 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

应纳增值税税额=500×l7%-(350×13%+8 )=31.5(万元)

税负率=31.5100%6.3% 500 方案实施后比实施前:节省增值税税额=64一31.5=32.5(万元)

6.某宾馆在从事客房、餐饮业务的同时,又设立了歌舞厅对外营业,某月该宾馆的业务收入如下:客房收入300万元,餐厅收入100万元,歌舞厅收入100万元,已知服务业营业税税率为5%,娱乐业税率为20%,请问该宾馆如何对营业税进行税收筹划?(提示:运用分割技术) 参考答案:

筹划前:如果宾馆未分别核算应税项目,则使用高税率,该宾馆应纳营业税为:

(300+100+100)*20%=100(万元)

筹划后:如果宾馆分别核算不同的应税项目,则该宾馆应纳营业税为:

(300+100)*5%+100*20%=40(万元),分别核算可以节省100-40=60(万元),所以该宾馆应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收入。

7.康康歌舞厅是一家大型娱乐场所,每月点歌等收入50万元左右,组织歌舞表演收入150万元左右,提供水烟酒等商品收入50万元左右,歌舞城总营业额合计250万元左右,其水烟酒等商品销售收入占总营业额不足50%,统一缴纳营业税。请进行税收筹划(提示:运用分割技术) 参考答案:

方案一:未进行筹划:应纳税额=(50+150+50)*20%=50(万元)

方案二:歌舞城将销售水烟酒的部门独立成一家独立核算的小型超市,将组织歌舞表演的部门独立成一家独立核算的文艺公司,超市属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营业税税额=50*20%+150*3%=14.5(万元) 应缴纳增值税税额=50*3%=1.5(万元) 应纳税额合计=14.5+1.5=16(万元)

8.某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大型电子设备的销售及售后培训业务,假设某年该公司设备销售收人为1170 万元(含税销售额),并取得售后培训收人117 万元(含税销售额),购进设备的可抵扣项目金额为100 万元。计算分析该公司应如何进行纳税筹划。(提示:运用分割技术)

筹划前: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计税公式,该公司2009 的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为:

应纳增值税销售额=1170117%1171100(万元)

117%[注:由于该公司的售后培训收入与设备销售属于混合销件范围,根据增值税税法的有关规定,其培训收人应一并征收增值税。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其计税销售额为不含增值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1增值税税率应纳增值税税额=11OO×l7 %-100 = 87 (万元)

筹划后:如果把培训服务项目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技术培训子公司,则该子公司为营业税纳税人,其培训收人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 % ,则: 应纳营业税税额=117×5% = 5.85 (万元) 设备销售公司应纳增值税税额=

117017%-10070(万元)

117%共应缴纳的流转税(营业税+增值税)税额=5.85+70 = 75.85 (万元) 筹划后节约流转环节的税款=87-(70+5.85 ) = 11.15(万元)

9.王先生承租经营一家餐饮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人数为20 人)。该企业将全部资产(资产总额300 000 元)租赁给王先生使用,王先生每年上缴租赁费100 000 元,缴完租赁费后的经营成果全部归王先生个人所有。2014年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为190 000 元,王先生在企业不领取工资。试计算比较王先生如何利用不同的企业性质进行筹划?(提示:运用税率差异技术) 参考答案:

方案一:如果王先生仍使用原企业的营业执照,按税法规定其经营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的有关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 %的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在不考虑其他调整因素的情况下,企业纳税情况如下: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190 000×20 %=38 000 (元)

王先生承租经营所得=190 000-100 000-38 000 = 52 000 (元) 王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52 000-3500×12 )×5 %= 500 (元) 王先生实际获得的税后收益=52 000-500 = 51500 (元)

方案二:如果王先生将原企业的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则其承租经营所得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应直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不考虑其他调整因素的情况下,王先生纳税情况如下: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90 000-100 000-3500×l2 )×20%-3750=5850(元) 王先生获得的税后收益=190 000-100 000-5850 = 84150 (元) 通过比较,王先生采纳方案二可以多获利32650元(84150 一51500 )。

第五篇:新课程化学理念作业第三章答案

高中化学课程的编写理念作业

1、请谈谈你对高中化学课程编写宗旨的理解。

2、请分析必修一的教材编写,举例说明课程编写宗旨的体现。

3、在我国学校通常采用的是班级教育模式,有的班级人数可能高达五六十人,请问在班级人数纵多的情况下,如何为多样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4、高中化学采用必修与选修模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现螺旋递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做好两者的衔接?

5、结合教学实践,请阐述教学方式的理念。

探究活动是目前比较提倡的一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的手段,但探究实验耗时往往较长,而根据课标安排给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请问,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6、根据高中化学课程的编写理念,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个课程模块的不同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请查找并总结教学方式的类型,各自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7、怎样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8、请阐述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9、你是如何立即“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这句话的?

10、对比新旧教材,体会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的不同教材编写理念,思考融合型教科书应该具有的特点。

一、请谈谈你对高中化学课程编写宗旨的理解。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 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 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5.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7. 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请分析必修一的教材编写,举例说明课程编写宗旨的体现。

1、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 “面向学生”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 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

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

2、新课程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所谓科学素养,简单的讲就是公民对科学的理解。

1986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2061计划中,把科学素养定义为:“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

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一个总目标,它根据学校教育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是使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东西很有趣,这样在将来他们才会继续正式或非正式地学习科学知识。在国家化学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对科学素养的内涵做出非常明确的界定,只是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改革,就是要引导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科学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科学素养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一课程追求最终落空

3、新的课程规定了全体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课程的内容在量和难度上有所降低,有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促使大多数学生走向学业成功。

因而,教师要注意领会改革意图,在面向全班学生开展教学时,不要随意地把砍掉的内容再拾回来,不要轻易地把降下来的难度再提上去。实验区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精神领会不深,感到不适应,总觉得知识讲得不过瘾、不到位,而在各项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费力地去补充、拓展、加深,这势必会再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新课程又进入另一个误区。

4、新课程加强了选择性,关注学生个性

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时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留下不少空间,不仅降低必修课程课时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的学习时间,还在必修课程中提供学生自由选学的内容(如阅读材料)。对于选择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决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因此,教师要注意正确处理选学的内容,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新课程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因此,教师教学中不应一味地追求讲完讲透,一竿子到底。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新课程关注的重点内容和核心概念,而对于一些非重点的概念,如酸、碱、盐、化合价等,教材采用了通俗易懂的描述,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理解

5、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如教材中大大增加和加强了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尤其是那些最新的技术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

另外,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面临实际情境或实际问题时首先能够判断:这一问题与所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可以应用哪些所学来加以解决

三、在我国学校通常采用的是班级教育模式,有的班级人数可能高达五六十人,请问在班级人数纵多的情况下,如何为多样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要更多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行之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多种评价方式的选择,充分发挥了不同评价方式的优势,同时还兼顾了学生的差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我们把学生放置在一个宽松、和谐、积极的环境中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微笑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希望和鼓励中汲取成功的动力,在快乐的评价中得到全面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和被关注的快乐。 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确如此,两年来我校师生的实践就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今后,我们将以更大的热情,不断完善制度,创设更好的环境,依托多元评价这一平台,为孩子们撑起更广更蓝的天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对我校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为保证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高质量地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一)、遵循的原则

1、 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一个学生作出成绩,都予以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

2、 全面性原则

新课改下,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特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个三维目标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秀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意识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 平等性原则 首先,“特色卡”中的十四项内容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从客观上肯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特色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内容宽而广,承认学生的差异。这样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点长处,就有得卡的机会,而不必考虑学生是否是“优生”,是否是“班干部”,是否上节课已经得过卡,也就是说“特色卡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4、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时效性非常强,评价越及时,激励作用越大,这就要求评价的操作必须简单易行。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的发言、灵感火花的碰撞、精美作业的展览、创新思维的表述,亦或课外文明的表现,老师签字后就可以发给表现优秀的学生了。

四、高中化学采用必修与选修模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现螺旋递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做好两者的衔接?

在化学选修与必修中,许多内容有重叠,如在新课程模块教材的设置中,“必修2”中的第二章为《化学反应与能量》,重点介绍了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及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选修4”中的第一章为《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章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四章为《电化学基础》。从内容上看,两个模块的设置有重叠,而两个模块都是高考的必考模块这就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实际性的问题:如何处理“必修2”与“选修4”的内容关系,才能做到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使我们的教学提高效率。 解决策略

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真正理解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设置目的是正确处理此问题的关键。课标指出: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而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对“必修2”和“选修4”有所重叠的内容,教师要明确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分清层次,注意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把握好教学中的节奏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渐入佳境,学得顺利,才会使我们的教学流畅有序。

1、“必修2”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过程方法

必修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以后学习提供基础,因此在必修课程的内容学习中,不要追求高、深、难,在题目的练习中也不宜要求马上与所有高考题型接轨,应侧重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意义、解决 问题的思路方法、解决该问题所建立或需要的基础理论、类似问题的研究发展方向等,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2、“选修4”内容学习更注重应用性、具体性 进入选修课程学习时,学生已基本形成了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掌握了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积累了较多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对化学用语的使用也比较熟练,有条件进行具体化、应用性的学习了。此时,应在必修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对各项内容的实质、操作、应用、练习进行完善学习,要和高考要求接轨。 例如,电化学基础原电池部分可按如下方式顺序学习。

1、按必修中学习层次组装原电池进行实验(可用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发现不仅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上也有气泡产生,说明锌失去的电子并没有全部从导线流入铜片,能量转化效率偏低,应想办法提高效率。

2、引导学生根据原理设计装有盐桥的原电池,并学会电极反应的书写。

3、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见过电池,与学生系统归纳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各自的特点,训练学生各种电池中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的书写,真正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让学生了解目前电池研究发展方向及使用电池时需注意相关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环保意识。在选修内容的学习中,理性多于感性,要将必修中学到的过程方法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不光要有热爱科学的情怀,更要有应用科学为人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五、结合教学实践,请阐述教学方式的理念。 探究活动是目前比较提倡的一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的手段,理但探究实验耗时往往较长,而根据课标安排给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请问,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教学方式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和把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好。不可以叫他们看到你就感到害怕,像老鼠见到猫。

但探究实验耗时往往较长,而根据课标安排给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请问,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1、课前预见,奠定科学探究的基础

课前预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好方法,也是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学习基础知识,初步了解课堂探究目标的一个途径。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快地进入探究状态,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探究前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做好预习笔记,概括理清知识结构、探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并围绕探究目标,从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中搜集一定的素材作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背景。同时,为解决问题,布置做好资料搜集和检索工作,选择实验器材,初步设计科学探究思路。这样,不仅为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做足准备,为顺利开展科学探究,节约课堂时间奠定了基础,而且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和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新理念。

2、精心设计探究的组织形式,是课堂科学探究的关键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课堂探究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以下四种: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学习;分工和分层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式探究性学习和完全开放式探究性学习。但在课堂探究的组织形式的设计时应根据探究的具体内容、特点、学生情况和课堂任务来科学、合理地设计。

3、科学调控课堂探究秩序,为科学探究提供有力保障

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既要课前的精心设计,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随机把握,做到适时适当、自然流畅,科学有序地调控课堂秩序,才能保证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首先,优化组织探究小组成员。课堂探究通常都是以小组为单位,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应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防止探究活动出现“一边倒”现象。并要求他们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1名,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遵守课堂纪律,发挥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探究任务。其次,小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协调与指导。再次,注重探究活动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都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奖励,都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4、教学手段的优化,对探究活动有辅助作用 时间似乎一直是制约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因素。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开展物理探究性学习,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的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和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探索,但我们提倡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赢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和传授知识的高密度,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物理问题。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由静变动,由抽象变形象后,就可以使教学中表现的对象更突出,更生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也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媒体对信息加工、获取、传递的速度慢、容量小的教学特点,从而成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探究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进行物理的课堂探究性学习,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内,还要依靠课外“战场”。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时,要坚持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探究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任务实际情况,在具体设计探究活动过程时,要站在整体和全局高度用系统观念进行有意识的设计,系统安排,不一定每个探究活动七个要素齐全,也不一定课本所有内容都要探究。对有些探究环节、有些内容完全可以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小组探究。

六、根据高中化学课程的编写理念,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个课程模块的不同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请查找并总结教学方式的类型,各自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1、教学方法的分类

(1)国外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 巴班斯基:

——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拉斯卡:

——呈现方法、实践方法、发现方法、强化方法。 威斯顿和格兰顿: ——教师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个体化的方法、实践的方法。

国外务虚少,务实多,学者和教师普遍比较注重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对教学方法的研究、阐述也比国内深入细致。如讨论法谁不懂?但美国学者把它的作用、步骤阐述的与众不同。 (2)国内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 李秉德: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互动交流法等。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同伴教学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陶冶法等。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以内容辨析为主的方法:比较法、比喻法、类比法、比兴法等。

——以引进课外教学资源为需要的方法:想象法、联想法、情景再现法、潜意识体验法等。 黄甫全:

——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 ——技术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 ——操作性教学方法

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如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外语课的听说法、美术课是写生法、音乐课的视唱法、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 张媛、蔡明: 原理性教学方法——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 一般教学方法:

——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以实物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图示法。

——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学科教学方法:

——社会科学学科教学方法 ——自然科学学科教学方法 ——数学学科教学方法 ——外语学科教学方法 ——人文学科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 (1)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在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难重点确定以后,教师能否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就成为其能否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师那里效果差异很大的原因,除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态度外,关键就是教学方法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大都受益于他们对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刻意探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改革创新。教学改革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却总是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呢?主要在于三个原因:第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需要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第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三,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2)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些都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例如讲“反馈”、“种族歧视”问题时,中国教师习惯用讲授法,美国教师却用演示法和情感体验法。 ——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3) 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多样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特点 (1)两重性

两重性指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如讲授法的好处是节省时间,便于教师控制时间,难易度。但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如讨论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气氛。但需要时间多且不易控制教学。 (2)多样性

多样性指的是不同的教学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受制约性

受制约性指的是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受教学目标、内容、教师素质、学生特点、教学环境、时间和设备等制约。如多媒体教学。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如有艺术素养的教师教地理,会唱当地民歌,会画图说明。 (4)发展性

发展性是指教学方法随着时代发展,随着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变化。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二是传统教学方法被赋予新内容。如现在的讲授法不同于过去的讲授法,不再是简单生硬的灌输。三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上升为教学模式。如自学——指导学习模式、引导——发现学习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等。

七、怎样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1、从生活走进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知识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更好的化学知识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牢牢地牵住学生的“兴趣”这条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尽量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在讲燃烧的三个条件时,我们在家里烧火的时候,火苗小,我们可以向柴火里吹空气,就是为了给它充足的氧气,让它燃烧的更旺,更充分;吃松花蛋直接吃会有涩味,如果在煮的时候放些食醋,就没涩味了,这是以为酸中和了其中的碱;自行车用后,特别是在雨天用后要擦干净水,不然很容易生锈;铝锅不能用钢擦擦;灯泡用钨丝不用铁丝;电线用铜线,不用铁线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多从这些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成功地体验化学学习是个快乐的过程。

再次,从学生的亲自体验中走进化学。比如:我们要进入久没人进入的窑里,要进行灯火实验,点一支蜡烛,看蜡烛燃烧的情况就可以判断里面的二氧化碳的多少;我们要除去暖水瓶里的水垢可以用食醋;填写长期保存的文档要用碳素墨水等,从这些生活体验中让他们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更好地理解化学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

最后,鼓励学生多动手,从创造中走进化学。比如;有条件的让学生多点到实验室去完成一些小实验;可以叫学生在家里完成家庭小实验:比如自制净水装置等等

2、从化学走向社会

现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了,化学科也不再关注学生能考多少分,而是更关注学生如何学化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人类进步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健康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让社会上的人们不再谈化学色变,万事有好的一面也要坏的一面,化学也是一样,它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所以我们要更加好好地学习化学,掌握化学,造福人类。

在化学教学中,注意多运用大量真实的事实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如:山西佛像雕刻很多表面都出现了斑点,这是因为酸雨造成的,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要怎么预防呢;有辆满载浓硫酸的卡车撞车了,导致管道破裂,浓硫酸泄露到路面,路面被腐蚀,很快浓硫酸就要流到路边的池塘和农田里了,如果你是负责人,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呢。通过这是实例,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社会,从科学探究中走向社会。

八、请阐述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1、 创造良好的实验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景,可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作为化学教师应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最佳的教学情景,特别应当通过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来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学习“燃烧”这节课时,做完演示实验“燃烧的条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后,教师分别点燃两根火柴,一根竖放,一根平放,学生就会观察到竖放的火柴火焰很快熄灭,而平放的火柴火焰却不会熄灭。如此反复数次,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教师及时提出问题。换出学生心灵深处的求知欲望。经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讨论,很快得出正确的结论。看得出,此时同学们学习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明显。

2、 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学生亲自做实验比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这时学生由观看者变操作者,其心情之激动、态度之积极、思考问题之主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可见学生做随堂实验既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即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当多采用这种形式。一般来说,对操作简单、费时不长、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都可以改成随堂实验。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酒精和水的混合”、“浓硫酸的稀释”等。在课堂上教师提出要求,及时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通过做实验,逐渐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及原理。在这样的随堂实验中,同学们逐渐学会了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反思。同时实验的技巧和技能也得到提高。

3、 改验证性试验为探究性试验,能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中心,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中走出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在做探究性实验时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探究性试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首先制定出学习目标,其次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猜想或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试验,观察出现的现象,对产生的结果一一记录。 学生动手做、用脑思、做的积极、学的主动,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激活,智慧得以彰显。使同学们学到了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4、 补充有趣实验,改进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上《绪言》课时,除了做好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外,还可以增加“神水化石”、“水中生血”、“水能使棉花燃烧”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如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有的学生会提出活泼金属和酸作用生成氢气,为什么实验室中常用锌而不用其他金属呢?这里可以补充一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铁、镁、锌等活泼金属和稀硫酸或稀盐酸的反应,引导学生对比反应的快慢,明白选择锌为最佳,从而消除困惑。再如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不妨补充“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氢氧化钠溶液的喷泉”、“密闭瓶内的小球胀大”等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深刻理解,而且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此外,在做演示实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仪器装置、药品及操作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如“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等,就是几个典型的例子,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必须让学生明白,这样改进的优点是什么?同时思考还可以怎样改进等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及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只要用心研究,创新便会伴随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5、 安排适当的实验习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习题即是化学教学上的一种特殊习题,又是要求较高的特殊形式的学生实验。实验的原理、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都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完成,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了H+、SO42-、CI-、OH-、CO32-的鉴定方法后,可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习题:现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请你从中任选两种溶液,用五种方案进行鉴别。要求所依据的化学性质不能雷同,所用试剂在上述五种溶液之外。本题的特点选择的自由空间大,如果学生任意选择五种溶液中的两种,这样组合方式有十种,每一种组合按五个方案计算,最少也有五十种方案。下面是一位学生鉴别两种溶液的五种方案:以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为例。

第一种:用指示剂,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可以鉴别出盐酸或氢氧化钙溶液。

第二种:在两种溶液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另一个为盐酸。

第三种:分别加入碳酸钙粉末,鉴别出盐酸,;另一个为氢氧化钙溶液。 第四种:分别加入氯化镁溶液,鉴别出氢氧化钙,剩下的是盐酸。

第五种:根据盐酸的易挥发性,鉴别出盐酸,剩下的就是氢氧化钙溶液。

象这样的实验习题,学生子自由选择的余地越大,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越大,学生学习的激情高、兴趣浓、劲头足,创新精神自然得以培养。

6、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家庭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例如,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吸管等,制作反应仪器;用各类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均可设计出一系列的家庭化学小实验。例如,讲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利用身边的材料,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体积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回家后,大部分学生会用茶杯代替钟罩,用小盆代替水槽,用蜡烛头代替红磷,反复进行实验。实验成功了,总结出操作的要领;实验不成功,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即使是同一个实验,同学们根据选用器材的不同,设计出的方案也不尽相同,通过实验,比较出不同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在这样的家庭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就蕴含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九、你是如何立即“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这句话的?

进行课程改革之前,我们存在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教材的应用,让过去老师一个人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被动局面变成教师参与、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互动局面。因此,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论之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教育实践需要正确的教育理论作指引,所以,转变教师观念是关键。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通过学习,让每一个教师明确自己角色的转变:教师要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育行为中已不是过去的一个单一的角色,而是一个多元的角色。

1、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来,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2)教师是学生综合活动探索方法引导者。好的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在这方面,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强综合性活动总体设计指导的意识。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根据教师的示范,学生活动互动的情绪与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教师在综合性活动的设计、方式、方法上加以指导,学生才能在其原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不至于无所适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构建高质量的师生互动提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转变,语文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现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前提。应该说,新课标上师生所建立的平等合作,对话沟通、师生互动的关系中,教师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点拨者,是学生解决阅读问题的引导者,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 针对语文学科来说。

2、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教师要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渡发挥桥梁作用,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走上“桥”来,也就是要激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即使“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因此应从减轻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学习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是要他感到学习是为了感受一种乐趣。

三、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扮演“母亲+朋友”角色

母亲角色是主要针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脱离家庭这个小环境,投身到学校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关怀。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纯粹的老师,他们更渴望一个母亲般的老师。教师自身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作为一个教师去爱学生,所付出的爱是有底限的,而作为一位母亲去爱学生,所付出的爱是无限的。朋友角色主要运用于和学生日常的交往中。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而言是平等的,没有隔阂的、互悦的。在这样的角色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灵魂的象征,高高在上,而是显得真实而亲近。学生们可以和这样的“朋友”谈一切自己想谈的东西:对事物的看法,对他人的评价。在这样的土壤里,个性的芽苗开始慢慢冒出来。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学习

课堂上,我们真正抛开“师道尊严”走下神坛,和学生一道学习,教师和学生一样,再也不是绝对权威,学生也允许教师出错,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因为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时代,教师更不是万能的了。因此师生共同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各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因此课堂上,我们教师在彻底转变角色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和学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课堂40分钟传授角色中走出来,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新课标改革实施中,教师要逐步完成以上角色转变。完成教育改革赋予我们的责任,做合格的新时期教师。

十、对比新旧教材,体会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的不同教材编写理念,思考融合型教科书应该具有的特点。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这个大课题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子课题,而教与学又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对主要矛盾。近年来,人们对教师究竟如何教,学生究竟如何学,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思考和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实这并不奇怪,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含着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许多要素,这些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各自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产生的整体功能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学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师和学生则是这个动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研究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功能,而且首要的是研究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教学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怎么样,不能只从教的方面做出评价,关键要看学生学得如何。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学习质量则要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是、也不能单纯看考试的分数。凡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体精神的实现,那么这就是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学生群体在课堂学习中参与意识的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我认为,以讲授为先、视听为主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难以从情感上调动起小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在教师精心安排下,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依葫芦画瓢”的做题水平。如果长期在这种缺乏生气的环境中学习,被动的学习心态驱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更大的依赖性,学生的个体缺乏独立思考,群体中没有多向交流信息的渠道,必然妨碍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与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所产生的效果恰好相反。有的老师说:“课堂教学任务这么紧,没有时间让学生参与,参与以后,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持有这种看法的教师,显然是把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立起来了。我们的观点是,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道理很简单,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殊认识规律,引导他们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而实现这个转化过程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正是学生自己。

由此可见,陈旧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要确立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着手,建立起科学的“学生观”,是教学方法改胍院螅萄挝窬屯瓴怀闪恕?持有这种看法的教师,显然是把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立起来了。我们的观点是,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道理很简单,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殊认识规律,引导他们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而实现这个转化过程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正是学生自己。

由此可见,陈旧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要确立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着手,建立起科学的“学生观”,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我们承认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他们是教学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不行,离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也是不行的。在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同时,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充分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的设计、组织、领导和实施等方面,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参与。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至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面有多宽,程度有多深,这是一个可以感觉得到但又无法量化的实际。我们不能单纯以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数、举手的人次、动手操作的时间长短等表面的现象去进行评定,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表面的“繁荣景象”不能与学生的积极参与等量齐观,有时为了活跃课堂学习情绪,短时间内烘托一下气氛还是可以的,但这只能是个手段,不是教学所追求的目的。所以,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必须不断地增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 教师要为学生的参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要了解学生的群体和个体的已有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品质及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教育教学的各种基本因素,还要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以及每个局部教学内容在教材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出每单元和每节课有关双基与能力的具体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考虑德育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以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我认为这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经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很强的脑力劳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控,以推动教学的进程。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尽管是千变万化,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以学生参与程度来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也不应改变

上一篇:追星的利弊范文下一篇:张树俭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