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论文

2022-05-1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低碳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全球能源问题愈加严重,低碳能源的研究及发展应运而生,促使国家能源体系获得新的拐点。因此,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努力推动以低碳能源促进低碳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进程,在促进我国尽早进入低碳社会同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结构。

第一篇:低碳经济发展论文

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进行物流运输过程中,在满足最基本的运输前提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更好的注意物流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低碳物流。本文通过对时下低碳物流的含义进行简单分析后,详细分析了开展低碳物流的方式及方法。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物流 发展方向 策略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政府意识到目前中国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强调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应面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方向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低碳物流已经成为目前物流的主要运作方式,然而低碳物流是一种新型的物流,在进行物流管理过程中,如何更好的解放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低碳物流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低碳物流的含义及制约因素

所谓低碳物流,指的是在满足社会对基本物流的需求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在物流运输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物流运输、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之间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然而这种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环境破坏作为代价的,所以在中国探讨低碳物流,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首先很多物流企业长期以来低碳意识不强,很多管理者盲目追求自身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其二很多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运输效率不高,导致出现很多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其三欠缺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很多企业实行低碳物流的积极性不高。

二、发展低碳物流的重要意义

1.优化企业运输资源。物流企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目前中国物流行业还没有从整体上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因此很多物流企业仍处在一个各自为战的状态之中,物流行业之间的实际运载量脚底,重复运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导致出现很多资源的浪费,面对这样的状态,只有通过低碳物流,最大程度上整合资源的使用率,才能更好的促进物流运输的准确性及效率性,同事加强对运输工具的整合,可以充分发挥物流行业节能减排的量,从而更好的促进物流企业的资源优化。

2.促使物流企业联盟的形成。目前物流企业自身要想寻求更好的发展,必须将封闭保守的管理现状改变,在实施低碳经济转型的基础上,更好的处理好企业与物流之间的关系,促进物流企业联盟的形成,这样才能形式资源更好的共享及双赢模式,物流企业联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做好共同配送的前提下,解决物流业设施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逐渐提升科学的物流配送体系。

3.提高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物流的重要工作方式,也为整个物流业带去巨大的影响,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物流之间的联合,可以更好的提高整个物流工作的工作效率,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必要的低碳物流模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化可以加快物流产业联盟以及物流经营网络的建立,从而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这样将大大降低物流对资源的消耗以及给环境带来的副作用。

三、中国低碳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1.优化现代物流产业结构。所谓现代物流产业的结构优化,指的是对目前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保证服务质量提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物流活动本身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要想达到这一点应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应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优化设置,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链,减少资源闲置现象的出现。其次应推广共同配送机制,形成两种不同形式的配送方式,一种是物流企业同时为多家永无进行配送,另一种是多个物流企业使用相同的基础设施进行配送,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及服务点不合理的问题,改善交通状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数量。

2.研发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交通运输是在实行物流管理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方式,也是进行物流运输过程中最污染环境的一个缓解,为此我们应降低物流运输过程中对石油等能源的消耗量,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的排放数量,积极研发一些新型的节能减排技术,据调查,目前中国交通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使用率比发达国家低百分之二十左右,能源使用低,但温室气体排放量却很大,为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提高创新奖励基金,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研发并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不断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低碳物流的发展。

3.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物流管理的一种新型方式,加强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使低碳物流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我们需要为整个企业的物流创建一个强盗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客户的信息、运输商的信息以及经销商自身的信息上传至平台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管理网络枢纽,从而更好的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物流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目的性,加强每个物流管理节点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色使用信息资源,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实现集中配送和运输,避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性和运输过程的重复性,实现低碳化目标。

四、结语

总之在进行物流管理过程中,现代物流要想发展必须实行低碳物流,因为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物流作为一个行业,其发展必须以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物流在运输过程中更安全的抵达目的地,也才能保证整个物流行业更久远的向前发展,因此物流企业应注意加强对低碳物流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的谋求企业自身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童燕军.低碳经济背景下物流低碳化研究.工程经济.2015,06.

[2]张琪.低碳经济下煤炭物流发展策略分析.创新科技.2014,06.

作者简介:彭先玉(1963—),男,黑龙江哈尔滨。副教授,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孙家兴(1984—),籍貫:黑龙江,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本科,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作者:彭先玉 孙家兴

第二篇:发展低碳能源 促国家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摘要:全球能源问题愈加严重,低碳能源的研究及发展应运而生,促使国家能源体系获得新的拐点。因此,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努力推动以低碳能源促进低碳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进程,在促进我国尽早进入低碳社会同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结构。

关键词:低碳能源 低碳经济 发展 措施

低碳经济指的是基于低的能耗、排放及污染所进行的一场经济模式的伟大创新,是人类社会创建绿色生态文明的一大进步。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但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应对环境问题,它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社会经济的内在要求,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低碳能源经济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性

我国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换言之,促进能源经济革命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1]。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针对现代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开展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建立起最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低碳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能源的根本目标在于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两大本质转变:其一,基于碳基能源的现代不可持续发展经济要彻底转化成低碳甚至是无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其二,以往的高碳黑色型能源消费结构要彻底转化成低碳甚至是无碳的绿色消费结构。由此,我们发现发展低碳能源就是要促进能源生产、消费的低碳转变,全面实现能源生态化经济,这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基础。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低碳能源经济革命应包括三个阶段目标:其一,近期目标,即把煤炭的清洁利用及节能减排作为重点,坚持提高利用能源的效率,加快开发新能源、低碳固碳等技术;其二,中期目标,即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坚持推广新能源技术,如氢燃料电池等,还要广泛应用碳收集、埋存等技术;其三,长期目标,即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其主体包括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的核能等。这是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对低碳能源的发展实践而言具备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促进低碳经济健康发展的低碳能源发展措施

(一)建立健全能源消耗标准,重视对节能减排的激励

当前,我国能源行业面临市场价格不合理,刚性的、高能耗的能源消费结构的敏感度偏低,在能源的利用上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务必建立健全能源消耗标准,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把高能耗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刚性减弱,引导能源行业不断创新节能环保技术,发展低碳能源,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首先,应加大改革能源产品市场价格的力度,抑制能源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把能源的稀缺程度更全面地反映出来,并加大处罚高污染企业的力度,给予产业创新、升级更多的支持、激励。在约束各行各业的能源消费时,应完善制定相应的标准,并采取法律强制措施,如建筑节能标准、机动车燃油标准、家电能耗标准等,同时大力宣传、普及低碳制度,让消费者、生产者都能更好地了解低碳制度,引导消费行为变得更加绿色、低碳,为国家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

(二)创新绿色低碳能源技术,构建低碳经济技术体系

不管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创新都是进步的灵魂。为此,我们应充分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积极开发低碳新能源技术、低碳产品,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条件。如企业可以自身战略环境为基础,构建起合理的、科学的低碳营销模式。当前,低碳新能源消费已经演变成必然的市场趋势之一,企业只有把低碳能源元素融入到以往的生产经营模式中,按照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做出改变,才能真正降低生产经济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资源利用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践行低碳理念的低碳能源经济战略,大力开发并利用清洁能源。从当前我国的国情来看,水能、太阳能、风能、植物能源等应用比例的提高具备较大的可行性。新型能源的普及与推广需要面对市场化技术、市场化能源的难题,只有提高低碳能源技术的含金量,建立低碳经济技术体系,才能把低碳经济带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为此,我们要坚持推广先进的低碳、无碳能源新技术,构建低碳经济技术体系,为实现低碳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三)发展低碳新能源经济,提升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

为不断推进节能减排,我们还应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推进资源、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把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降低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要大力推进生态化的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高碳的能源,完成建立低碳绿色消费体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其次,要积极促进新能源产业的绿化发展,围绕低碳能源产业群,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提供支撑点;另外,要把低碳经济政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碳排放纳入经济政策的范畴加以执行,利用政策的力量督促企业节能减排,并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避免过度开发,为发展低碳能源经济保驾护航。

在产业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国家应加大宣传低碳能源产业光明前景的力度,把低碳能源产业经济的发展作为未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扶持,促使低碳能源经济在我国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把低碳能源经济变成低碳经济中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同时,要坚持发展和扩大低碳能源产品的出口贸易,鼓励低碳能源消费,并对低碳能源工业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进行合理的调整,把低碳能源经济变成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从而不断提升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三、结语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低碳能源经济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通过建立健全能源消耗标准、创新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发展低碳新能源经济等措施对节能减排进行激励,并及时构建低碳经济技术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低碳经济健康发展水平,为全面实行低碳经济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关华,赵黎明.低碳经济下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分析与调控[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5):84—89

[2]赵勇.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11):240

(仁青多杰,1990年生,青海人,青海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新能源经济)

作者:仁青多杰

第三篇:低碳背景下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讨

摘要 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现状的基础上,从缓解企业资源约束瓶颈、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低碳背景下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 企业发展

一、引言

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由于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度消耗基础上的,其引发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并在人类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引起变革。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它即是绝大部分物质产品的提供者,又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在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中,难免面临新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格局。因此,在低碳背景下,如何寻求突围之道,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自2003年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理论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目前较为主流的定义是,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内涵上看,低碳经济要求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低碳化,即通过采取技术的、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等等综合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体现在,在生产模式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实现低碳生产;在生活方式方面,通过转变观念、制度引导实现低碳消费;在社会建设方面,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公众参与实现低碳社会体系;在国际关系方面,通过平等合作、有序竞争实现稳定的低碳发展环境。

三、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氛围不浓厚。

由于缺乏对低碳经济深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致使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比较淡薄。一方面,企业的决策者存在着“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高投入、高成本”、“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抛弃传统产业”等认识误区,进而片面地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资源对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威胁,忽视了发展低碳经济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持续的市场优势和经济利益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企业员工节能减排意识不强,成本意识欠缺,在采购、生产、办公等环节存在大量的过度的资源浪费,忽视了生产中各个环节的低碳化对整个企业低碳发展水平的影响。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

能源不同于其它原材料,企业的能源消费都是在生产中通过技术设备来完成的。因此,能源的利用率取决于工艺技术和装备效率的高低。而我国企业管理水平、装备水平等参差不齐,尤其是重点行业和一批中小型企业节能环保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偏低,落后产能所占比重依然较高,致使产品碳排放强度大。据统计,我国电力、钢铁、纺织、建材等八大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燃煤工业锅炉比国际现今水平低15-20%,中小电动机比国际先进水平低5%。此外,由于部分行业进入门槛偏低,导致盲目建设和低水平扩张,在量上进一步拉大了我国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因此,实现我国整体企业工艺技术的更新和装备的升级,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资金瓶颈。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更需要依靠源源不断的资金来用于工艺改进、设备升级、技术改造。据麦肯锡研究报告表明,中国构建低碳经济从现在到2030年共需40万亿元人民币,也就是每年需1.8万亿人民币的投入才能有效实现低碳经济。目前我国政府虽然采取了增加财政预算、实施绿色信贷制度,但我国企业现有的资金供给依然十分有限,致使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渠道扩展、产业升级无从谈起,只能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规模经济效益,走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全球正处于摸索阶段,企业投入低碳生产的周期长、风险不确定性的特点,使我国很多商业企业和金融系统持谨慎态度,这对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制约。

(四)低碳技术和人才匮乏。

发展低碳经济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要实现“资源效率革命”离不开技术推动。掌握低碳技术将成为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目前,我国虽在太阳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2010》显示,中国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能力不足,无论在量还是质上与国际还有不小差距。报告称,在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三个低碳技术领域,一些国际跨国企业拥有量以百、千计,而中国企业申请较少,各领域处于领先位置的企业申请量均不足百件。在质方面,国内有效专利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各占到国内有效专利总量的46.8%和38.1%,而创造水平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重相对较低,只有15.1%。而国外有效专利以发明专利为主,占到有效专利总量的79%,国内外差距明显。此外,我国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教育与提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使低碳人才极度匮乏,也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低碳发展的障碍。

四、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缓解资源约束瓶颈的根本途径。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推进,资源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之一。谁控制了资源,谁就取得了发展的主动权。企业在创造GDP的同时,也成为资源的消耗大户。以能源为例,2009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06647万吨标准煤,其中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消耗了259550万吨标准煤,占到总消耗量的85%。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企业生产的扩大与能源短缺的矛盾会愈加尖锐,能源问题将成为企业发展的软肋。因此,企业只有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摆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才能扫清发展的绊脚石。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产品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源泉,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全球化使产品的实质性差异趋于消失,买方更加青睐于以感性、品味、文化为特征的高附加值产品。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对产品“绿色性”要求越来越高。如日本、法国、美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企业产品的碳标签制度,以低碳认证为主的绿色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壁垒新趋势。而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存在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等缺陷,降低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据世界银行和美国彼德森研究所日前发布研究报告预测,一旦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额将削减五分之一。因此,企业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资源消耗少、成本水平低、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工业化道路,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发达国家未曾经历的。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发展低碳经济,正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在社会、区域、产业、企业和个人等层面发展低碳经济,共同努力来实现。企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企业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决定着整个社会生产性消费的低碳化水平;另一方面,企业也是消费产品的提供主体,也决定着生活性消费的低碳化水平。因此,企业的低碳化发展,决定着我国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两型社会的推进程度。

五、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一)实施低碳管理。

低碳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管理不同,它不仅追求经济效益以回报相关利益者,还要求企业全员在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环境义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营造低碳企业文化。通过低碳理念在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中的描述及日常宣传,在全体员工中形成低碳、环保、绿色的共同价值观念,这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促使每一位员工在企业生产中采取低碳行动。其次,制定低碳发展规划。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发展处于动荡的环境中,要抓住未来商机,企业必须抓住当今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在各个层面做好低碳发展规划,包括从企业战略到实施操作、从投资决策到市场营销、从企业流程再造到信息化建设,从组织结构到运作机制等各方面,以适应低碳经济未来的发展要求。最后,实施生产全过程低碳化。企业经营存在诸多环节,应贯彻节能减排和循环再利用原则,从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工艺技术、废物处理、设备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实行全过程低碳化控制,并定期评估实施效果。

(二)加快低碳技术进步。

当今,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的增长方式已不合实际,企业的发展应更多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在我国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薄弱的情况下,加快技术进步有两种手段。一方面采用引进国内外低碳技术的技术创新战略,以便企业用较少的资金、人力和较短的时间,获取较为先进的技术。然后通过渐进型的技术渗透,完成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另一方面,从长远发展看,我国企业应采取基于自主研究与开发为主的技术创新战略为主。这就要求企业加大对低碳技术开发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同时还应时刻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和行业发展趋势,加紧开发出影响未来能源资源发展方向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我国科研院校、科技中介等机构实力雄厚,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可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从而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与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加强低碳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智力保障,企业应从多种途径加强低碳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强化管理者的低碳管理技能。通过到院校进修、国外走访、企业交流等多种方式,转变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提升其在节能降耗、绿色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知识体系,从而引领企业的低碳化发展。其次,加大企业基础人才的培养。经常开展低碳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能源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加深产学研合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一批强大的产业基础人才队伍。最后,优化低碳人才引进环境。通过建立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措施,吸引低碳领域的紧缺人才,以提升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软实力。

(四)完善各项法规政策。

在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还应借助政府制定的法规政策这种强制手段来有效地推动。第一,制定各部门、各行业、各省市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向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低碳产业发展。第二,加大财税金政策扶持力度。实施对企业重大低碳工程和低碳技术开发项目给予财政拨款、低息或贴息贷款、贷款担保等融资政策,对企业的低碳设备采购、低碳技术研发费用、低碳产品实现的收入给予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第三,健全政府能源管理机构的监察机制。完善和着力实施各省市节能、能源利用监测等管理办法,对重点用能企业、高耗能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实时监管。

(五)强化公众参与。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企业的自律和政府的倡导,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通过政府宣传、新闻媒体、学校教育等手段,向公众宣传低碳经济的理念、倡导低碳消费。让公众自觉实施多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多用节能灯、少用白炽灯,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等低碳生活行为。通过公众这种消费方式的转变,即解决了低碳产品的市场障碍,也能更好的引导企业实行低碳生产。

六、结论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及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将面临资源、环境等发展障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将被企业摒弃,而贯彻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在企业的战略规划、日常管理、生产过程中实施低碳发展,将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做大做强的关键在发展低碳经济这个大环境下,企业能否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并具有竞争力的路径,期望本文的探索能够为之带来一些启示。□

(作者: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社会科学,2009(6):39-47

[3]黄志强.低碳经济:企业的必由之路.中外企业文化,2010(11)

作者:王红艳

上一篇:市政路桥工程论文下一篇:解放思想大讨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