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情感,使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2022-09-11

传统意义中的语文课堂, 教师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维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学阶段对于学生品格塑造的重大影响。新课改背景下, 我们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包括篇篇美文中所渗透的审美意识、思想因素、人文情感等, 进行积极利用, 以情悟文, 以情动人, 以情益智, 在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上, 铸就学生美好心灵,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为将来的社会建设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

1 基于教材, 挖掘缤纷情感

最新出版的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篇目选择与单元构思方面, 倾注了很大程度的情感因素。其内容涉及伟大的亲情, 真挚的友情, 甜蜜的爱情, 甚至对自然、对童年、对人生的感悟与体验等等。如《背影》、《慈母情深》两篇文章, 分别来自于当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梁晓声的笔下, 父亲蹒跚的背影, 母亲慈祥的面容多么地耳熟能详, 又是多么地让我们热泪盈眶;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更是让我们深刻感悟到尽管国籍不同, 文化环境相异, 但人世间伟大的亲情总是一脉相承的。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穿越百年风尘, 在今天读来, 依然给我们以童年时光美好的缅怀, 笑意不觉荡漾在眉间嘴际;张洁老师的《拣麦穗》又引领我们能够忆起多少童年的遐想, 质朴的情怀, 鲍尔吉·原野笔下那张雪地里的贺卡又留给我们多少童真的幻想, 空灵的美丽。书里有蓬勃的春, 有金黄的秋, 又有多少渔夫的贪婪, 皇帝的愚蠢, 猫的坚韧……真的, 这是一个缤纷情感的百花园。

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要通过一个个教学环节挖掘其中缤纷的情感, 给我们的课堂氤氲一种美轮美奂的氛围与感觉。首先, 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给学生以情感的激发与引领, 调动学生内心最为柔弱的部分, 使他们沉浸在具体的情感氛围中得到洗礼与升华;其次, 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 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对于文本中所涉及的情感的看法, 让他们对于文章主题有着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最后, 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来进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让学生的情感超越文本, 得到最大限度的延展与深化。

2 赏析字词, 品位浓郁情感

在当前中考试卷中, 有相当比例的题目都涉及到了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 撇开应试角度不说, 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具体语句, 字里行间在流露作者情感, 沟通作者与读者心灵, 展开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要从赏析这些关键字词入手, 体味作者浓郁的情感, 打开学生泄泻奔腾的感情激流, 体悟字里行间所跳动的情感脉搏。

在讲授《小石潭记》一文中, 笔者与学生一起体验发现小石潭的惊喜, 欣赏游鱼与游人的嬉戏, 还有岸势的犬牙差互, 溪流的斗折蛇行之后, 笔者仅仅抓住“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 引导学生开始赏析, 学生发现作者一开始“心乐之”, 但在欣赏了这诗情画意般的小石潭之后, 竟然感到“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感到十分不解, 尤其是这个“过”字, 有“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的周边景色, 有“往来翕忽, 俶尔远逝”的小鱼儿, 有“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的溪流, 怎么会过于凄清呢?笔者引导他们联系柳宗元写作这篇文章时的贬谪际遇与赏玩背景, 学生们在你一言, 我一语的讨论当中, 逐渐明晰了一个人在事业遭受挫折, 朋友被处死, 母亲病故的多重打击之下, 怎么能不心生凄凉, 满眼萧然, 感极而悲呢?即使是小石潭记的美景一时冲淡了心头的烦忧, 但一经幽深、静谧环境的触发, 恐怕马上就会转变为“过”清了吧。课下, 茶余饭后, 学生们还对于这篇文章, 尤其是柳宗元曲折的人生际遇给予了无限的感慨与同情。尽管他们的观点还有待斟酌, 但笔者为自己能够抓住一个“过”字,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激烈讨论的做法还是颇感欣慰。

3 加强互动, 融洽师生情感

相比于传统意义中的语文课堂,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活动摒弃了种种人为设置的藩篱,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了学生的自我解读与感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 笔者主张在课堂上应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结合具体的评价理念与体系, 融洽了师生情感的同时, 也为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与创新精神奠定了基石。

笔者在讲授《范进中举》一课时, 学生在人物形象分析的过程中, 有一名同学撇开本单元“悲悯人生”的主题, 竟然公开赞扬范进百折不挠, 心存目标, 并执著追求的精神, 引来了其他学生的一片嘘声。笔者也颇感意外, 但先没做出表态, 而是让这名学生陈述了一下自己的理由, 让其他学生进行反驳, 结果发现, 其他学生的反驳理由竟然如此无力, 反而凸显了这名学生的振振有词。总结评价环节, 笔者说, 站在新时代的角度, 我们从范进的身上看到的是科举制度对一名文人灵魂的毒害。但这名学生说的也不无道理, 面对自己的理想, 我们在执着追求的过程中, 也应当多一份审视, 多一份谨慎, 要顺应时代潮流, 决不可逆人民与祖国的利益而盲目前行。这次师生互动, 不仅使得整节课堂盎然有趣, 更让一些平时热衷于游戏, 抑或称兄道弟的学生陷入了沉思, 让笔者收获了意外之喜。

总之,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兼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性质, 注重情感渗透, 强调优化情感是我们语文教师补课推卸的重大责任。站在教改潮头, 我们要给学生创设种种情感体验的契机与情境, 使语文课堂妙趣横生的同时, 也让我们在正确引领学生人文成长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将素质教育推向深处。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情感因素不仅仅是我们中学阶段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一, 更是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我们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教材文本, 深入挖掘教材当中的情感因素, 为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更为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增添砝码;同时, 也为有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目标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情感因素,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 .靳颖.挖掘情感因素, 激活课堂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需要情感浇灌[J].考试与评价, 2012, (11) :87-88.

[2] .尹晓敏.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新农民, 2009, (3) :58-59.

上一篇:家校携手共创和谐教育下一篇:PHC桩基技术及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