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市区域杨十斑吉丁虫的防治方法

2023-01-27

1 杨十斑吉丁虫的危害情况

库尔勒市地处位于天山南麓, 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 孔雀河冲积平原上, 属于典型的温暖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区。经仔细检查, 杨树片林是杨十斑吉丁虫的主要发病树种, 新植青羊、白杨、胡杨树苗尤为严重, 并且受危害的程度呈现逐年增大的态势[1]。杨十斑吉丁虫以树苗嫩叶为主要事物来源。近地面25 cm处的枝干是幼虫主要出没的地方。初龄幼虫危害树皮下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部分, 老熟幼虫侵害木质内部。受害虫破坏的地方树皮颜色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其受迫害后呈现暗褐色或黑色, 有些树皮上会残留少量的褐色胶液及幼虫的细小粪粒。在树皮的下面会有扁平的虫道, 虫道呈现不规则形状, 黑褐色的粪屑充塞在里面[2]。受虫害而死亡的树苗, 在浇水后会产生倒伏现象, 对库尔勒市的造林造成严重的威胁。

2 杨十斑吉丁虫呈现的形态特征

2.1 体貌特征

杨十斑吉丁虫的雌虫体长较雄虫偏大, 雄虫瘦小, 雌虫偏大。11~23 mm是杨十斑吉丁虫的常见体长。杨十斑吉丁虫的颜色以黄褐色或紫褐色两种颜色为主, 并略有金属光泽。在杨十斑吉丁虫的额缘前长有黄色绒毛, 后缘伴有细小的刻点, 在其前胸也布有均匀的小刻点。锯齿状的触角是杨十斑吉丁虫的一大特色。杨十斑吉丁虫有突出的复眼, 其呈现肾脏形状。4条明显的纵线分布在每个鞘翅上。杨十斑吉丁虫的名字源于其两个鞘翅上有10各斑点, 其中每只鞘翅上布有5~6个黄色斑点, 通常有5个。

2.2 卵

杨十斑吉丁虫的卵一般为长1.5 mm, 宽0.8 mm的圆形卵, 其卵一般由最初的淡黄色逐渐转变为深灰色。

2.3 幼虫

对于杨十斑吉丁虫的幼虫来讲其具有自身的特点, 其体长一般为17~27 mm, 呈现淡黄色;头为扁平状, 头部颜色同样略显黄色;前、中、后胸形状存在差异, 其前胸是膨大扁平状, 中、后胸略窄;幼虫腹部共12节, 幼虫腹部是念珠形状, 幼虫的一个特点是无足。

2.4 蛹

对于杨十斑吉丁虫的裸蛹为淡黄色, 其裸蛹长11~19 mm。化蛹的过程中它的体色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其体色渐渐变暗, 头部向下垂落, 触角会转向后方。杨十斑吉丁虫共有3对胸足, 2对翅芽, 可见的腹部共有9节, 以及6对气孔。

3 杨十斑吉丁虫的生命周期及习性

在库尔勒市区杨十斑吉丁虫1年仅发展1代, 越冬阶段树干木质内部是老熟幼虫的栖息地, 待到来年4月中旬、5月上旬是其化蛹的时期。羽化为成虫并交尾产卵一般为5月中、下旬, 向阳面树皮裂缝、伤痕、结疤处等是杨十斑吉丁虫产卵的所在地。6月中、下旬幼虫和初卵幼虫开始对卵壳附近的树皮进行侵害, 大概经历20 d, 其会进一步深入到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对树木进行侵食。7月中旬钻入木质部内危害, 约20 d后钻入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危害。一般来讲, 7月中旬是杨十斑吉丁虫对树木进行侵害最为严重的时期, 到10月中、下旬, 老熟幼虫进入木质内部过冬。来年再次循环以上生命周期, 其中会有部分幼虫出现停滞生育的现象。通常一头雌虫会产卵20~30粒, 成虫的寿命约20 d, 一般比较短。

4 杨十斑吉丁虫的防治措施与方法

4.1 防治方法

4.1.1 合理营造混造林

造林时应避免树种单一、结构单纯, 生物群落简单, 特别是在林缘交互种植其他树种。同时, 可提高林内天敌种类和改善病原微生物种群繁殖的生态环境条件。杨十斑吉丁幼虫期的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茧蜂科、姬蜂科、土蜂科、胡蜂科以及肿腿蜂科等, 天敌昆虫的自然寄生率较高, 在自然条件下, 杨十斑吉丁幼虫期为天敌控制重要时期。今后要逐步扩大生物防治面积, 充分利用当地的天敌资源, 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 已发现多种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对杨十斑吉丁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4.1.2 严格进行植物检疫, 加强检疫检验管理体制, 杜绝人为传播

应抓住杨十斑吉丁的繁殖扩散较高、易于传播、突发性强等特点, 加强调运检疫, 强化木材苗木调运过程中的检疫力度, 发现后及时处理。严格进行植物检疫是防治该虫扩散蔓延的首要措施。植树造林期间, 对从外地运来的苗木加大检疫力度, 坚决杜绝有害虫的树苗进入库尔勒市。

4.1.3 农业措施是有效防治此虫的重要环节

每年秋末冬初, 调查林区此虫被害严重的林分、被害严重的植株。已经死亡或濒死的树木应及时伐除, 移出林间, 集中烧毁越冬虫源, 可有效降低虫口数量, 以防止害虫的传播和蔓延。选种抗虫树种, 加强肥水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林木的抗虫能力, 降低该虫的发生危害。

4.2 用传统方法防治措施

一是在以传统方法防治工作中, 数年前库尔勒市大部分区域用80%的敌敌畏参合柴油, 按1:9的比例混合液涂抹在危害树木的部位来防止杨十斑吉丁虫, 这种方法虽然开支少, 操作简便, 群众吸收力高, 效果良好, 但是此方法缺点是不适合于推广。二是, 近3 a来, 对新植的林带中带有杨十斑吉丁虫危害的树枝及时伐除并在现场烧毁, 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费用, 只是靠人力, 效果十分良好。三是杨十斑吉丁虫成虫是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危害树木, 危害时间长而且严重, 采取人工捕杀, 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这种方法及简单又容易。笔者认为, 可大力推广第二、第三种物理绿色防止方法。

4.3 药物防治法

杨十斑吉丁虫的幼虫由于树皮下危害树木, 打药防治的效果比较低, 对大树采取涂刷药物的方法防治或者用木棒打死很不方便, 因此, 50~100倍的40%乐果和80%敌敌畏混合液注射在危害的木质部, 防治效果比较好, 防治效果较好, 但这种方法比较难, 需要投入人力、财力, 所以不宜广泛应用。另外, 对危害程度严重的林木, 可采取伐除的方法。

通过施入内部病变影响的药物防治, 即根灌以100倍的40%氧化乐果, 具体方法是:在受害的林木根部插一根木条, 往木条头顶滴入少量药物, 药品顺着木条流入受害树木根部周围的土壤, 树根吸收药物后, 可达到防治的目的。

4.4 化学药物防治方法

成虫期可喷洒800~1000倍的10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等杀虫剂。幼虫钻入树皮初期, 可对幼虫危害的部位和枝干涂刷或喷洒40~100倍的40%氧化乐果或80%的敌敌畏杀虫剂。

摘要:杨十斑吉丁虫属于鞘翅目 (Coleoptera) 吉丁科 (Buprestoidea) , 是杨柳科树种的重要害虫。这几年, 在库尔勒地区, 杨十斑吉丁虫发生范围广, 繁殖扩散较快, 易于传播, 突发性强, 发生面积大, 危害重, 防治困难等特点。

关键词:杨十斑吉丁虫,危害,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 阿里木, 李中邵, 克热曼, 等.杨十斑吉丁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 2013 (7) .

[2] 努尔古丽·马坎, 岳朝阳, 阿里木·买买提, 等.杨十斑吉丁在克拉玛依林区的发生危害及生物学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 .

上一篇:强化合资铁路建设资金管理的探讨下一篇:视与听的协奏——在美术课教学中融入背景音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