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复习方法

2024-05-16

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复习方法(共7篇)

篇1: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复习方法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合肥模拟)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我国水电开发、防洪及航运规划中的重点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批准红水河梯级开发方案,在红水河全河段建设10个梯级电站。读图回答1~3题。

1.红水河()①水量大

②多宽谷 ③水流湍急 ④有结冰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与龙滩水电站比较,大藤峡水电站()A.与上一级水电站的距离更远 B.海拔更高

C.与上一级水电站的落差更大 D.距离主要市场更近

3.红水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A.形成了不同的库区,库区两岸冲刷力量会明显增强 B.将成为沟通川、桂、粤三省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C.对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水灾害具有明显作用 D.对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第1题,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位于南方季风区,降水丰富,水量大,无结冰期;河流主要流经山地地区,河道狭窄,水流湍急。第2题,与龙滩水电站相比,大藤峡水电站距离上一级水电站的距离更近,海拔更低,落差更小,但距离珠江三角洲等市场更近。第3题,水库形成的库区,河流流速降低,对两岸的冲刷力量降低;红水河未流经四川;红水河属于珠江上游,梯级开发能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水灾害;红水河梯级开发,其水电主要送往华南地区,能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

【答案】 1.A 2.D 3.D(2017·天津模拟)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历史上多洪涝灾害。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据此回答4~5题。

4.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 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落差大,多曲流 5.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是()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 第4题,一般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包括水量大,落差小导致排水不畅,从材料中可知该河多洪涝灾害,只能从水量大方面分析。该河位于长江中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第5题,该流域内落差大,不可能全流域通航;修建水利工程只能为工业发展提供电力,而不是原料;大型水利工程本身就是重要的景点,可以发展以山水、大坝、水库为景点的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 4.B 5.D 伏尔加河全长3 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积雪融水在伏尔加河流域河水补给中起着主要作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伏尔加河上有很多堤坝、水库和水电站,另外也连通很多运河。读图回答6~7题。

6.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措施包括()A.以水能资源的开发作为流域治理的核心 B.采用高坝一次性开发方式发展水电站 C.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轻工业保护生态

D.水坝、运河的修筑获得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 7.伏尔加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影响有()A.夏汛前降低水库水位,可提高汛期蓄水能力 B.水位抬高,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C.促进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D.下游流量明显减少

【解析】 第6题,河流综合开发一般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治理的核心;伏尔加河流域矿产丰富,以重工业为主;采用梯级开发方式,水坝、运河的修筑获得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第7题,伏尔加河补给主要来自雪水,以春汛为主,故夏汛前不必降低水库水位;众多大坝改变了长期形成的水生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由于电力充足且廉价,促进了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答案】 6.D 7.C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8~9题。

8.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防洪 ②减少水土流失 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 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 B.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 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

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

【解析】 第8题,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防洪和减缓河床抬高速度。第9题,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逐步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答案】 8.C 9.B(2017·江苏苏州一模)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支流两岸覆盖着黏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图示为巴拉那河流域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原因有()①地形低平,排水困难 ②全年多雨,降水丰沛 ③冬季寒冷,冻土广布 ④土质黏重,下渗困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巴拉那河位于拉普拉塔平原,地势低平,低洼处易积水,而土壤黏重使得排水更加困难,因此容易形成沼泽,故①项、④项正确;巴拉那河下游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不会形成冻土,故②项、③项错误。

【答案】 D 11.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①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发展旅游业 ②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③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 ④流域内部水流平缓,可以全流域通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上游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水电业,利用丰富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圣保罗附近可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钢铁工业等,故①项、②项正确;下游为沼泽和草原区,适合布置生态保护区和大牧场放牧业区,故③项错误;流域中下游水流平缓,可通航,但是,流域西部等高线密集,且最高海拔达到4 000米以上,河流落差大,通航可能性低,故④项错误。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M河是__________,乙图中的N河是____________。(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是什么?

(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4)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很容易确定两河的名称。第(2)题,梯级开发具有航运、发电、防洪、灌溉、调节气候等综合效益。第(3)题,长江三峡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水能资源丰富必备的三个条件:径流量大、落差大及地处峡谷。第(4)题,都注重了水能开发;利用能源发展工业;发展了内河航运等。

【答案】(1)田纳西河 长江

(2)①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②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③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恢复。反过来,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④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3)长江三峡 气候:巫山以上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

(4)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13.(28分)(2017·贵州省三月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析澜沧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响。(4)分析我国与东盟“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的原因。

【解析】 第(1)题,仔细读题,关键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由题干材料可知“三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由于穿越崇山峻岭,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增大;三江并流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流域面积较小。第(2)题,澜沧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不适合大坝截流;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所以冬季适宜大坝截流。第(3)题,注意题干要求是对航运的“有利影响”,结合三峡工程对长江航运影响分析。梯级开发的库区蓄水量大,水流变缓、水位上升、可以淹没险滩,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可以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水量,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从而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有利于航行。第(4)题,“冷热果”贸易就是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可知,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所处纬度低,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得“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答案】(1)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高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使流域面积较小。

(2)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3)库区水流变缓、水位上升,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

(4)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等。

篇2: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复习方法

(2013高考题重庆卷)图2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2回答4~5题。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土地产出效益(105美元/公顷)淡水产出效益(美元/m3)能源产出效益(102美元/吨标准煤)美国 巴西 图2

1.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答案】4.A 5.D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识图能力,两个国家,三个柱状图分别代表三个参数,题目不难,看懂图,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第4题,问的是淡水产出效益和能源产出效益,对比美国和巴西的柱状图,很明显是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所以选择A 第5题,问的是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从图中可看出,美国土地产出效益大于巴西,而对比四个选项,土地的产出效益最关键的肯定是科技发展水平,所以选择D(2013高考题海南卷)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6~7题。3.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4.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①碳排放量增加 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 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6.A 7.B

【命题立意】 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本组题通过巴西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说明当地乙醇原料丰富,通过乙醇作为清洁能源对当地区域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属于中等偏易题。

【解题思路】第6题,从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S州有丰富的原料甘蔗,燃料乙醇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要是接近原料产地,因此选A。第7题,由于乙醇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矿物能 1 源的比重,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减少碳的排放。由于燃料乙醇需要甘蔗为原料,从而导致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可导致过度开垦而热带草原面积减少。因此,正确答案为B。

二、综合题

(2013高考题山东卷)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 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6分)

【答案】(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篇3: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人力资源, 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策略都对最终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我们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 包括: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合作学习等方式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2.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学生地理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埋头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应该引领学生把目光瞄向更为广阔的课外,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自然中所存在的各种地理特征、自然景观及环境状况。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要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体现地理教学的生活性。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社区实践、开展野外调查搜集各种具有动态特征的地理信息等活动, 丰富学生的学习内涵。其次, 丰富学生学习经验。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策略。因此, 我们还必须重视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认知, 发挥学生学习经验对学习结果正迁移的影响。结合地理教学实际, 教师既可以通过指导和完善学生学习策略的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经验, 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各种地理学习小组活动, 如天文活动、气象活动等不同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效果。

二、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作为最基本课程资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 开发和利用好教材资源对于地理教学的意义显而易见。首先, 要注重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在性。地理教材建设在重视理论性及系统性的同时, 从迎合学生学习心理需要出发, 还注重了教材建设的形象性, 因此, 我们在有效诠释教材文字资源的同时, 也要挖掘教材中除了文字资源之外的其他各种鲜活资源为教学服务。图文并茂是地理教材建设的一大特征, 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各种图表资源进行生动诠释, 弥补地理教学中教材文字资源的单一性和静态性。事实上, 地理教材的图文并茂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各种地理图表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 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信息为学习服务, 是学好地理的必然途径。其次, 要注重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拓展性。统编教材由于更着眼于课程教学的共性, 体现学生整体发展水平, 因此, 它很难顾及到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地理学习的个性需求;教材编写还会因为专家学者自身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无法达到教材建设相对完美的目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完全预见性, 教材中的人文性知识会因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而发生变化, 地理教材所涵盖的知识可能滞后于课堂教学实践。因此, 为了凸显教材的整体功能, 使教材真正为教学服务, 我们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置换或者是补充, 特别要把最新的地理知识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来, 真正体现地理教学与时俱进的思想。

三、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背景下, 学科教学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体现激活和捕捉各种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能力, 更要在教学中体现对课堂的调控与驾驭能力。因此, 地理教学中, 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多应该体现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运用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例如, 假设式导入。在地球运动内容教学中, 为了避免教学的平铺直叙, 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吸引学生注意力:假设黄赤交角变成零度, 它可能使地球上哪些自然现象发生变化?这种假设无疑颠覆了学生已有的认知, 必然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再如, 迂回式导入。在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内容教学中, 教师为了避开导入的直白性, 可通过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描述宇宙中地球所在的位置?太阳系中, 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有生命体天体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什么?生命物质存在于地球上的条件包括哪些?如果说前两个问题叩开了学生思维大门, 起到提取学生大脑中相关信息的作用, 那第三个问题则将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向了本课题, 即地球上物质生存的条件必然包含着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从而为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内容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当然, 课堂导入并不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部体现, 教师还要在其他教学环节表现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篇4: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复习方法

读下面部分国家的能源消费构成图,回答1~2题。

1. ①、②、③、④中,能源消费以水电和核电为主的是( )

A. ①国 B. ②国 C. ③国 D. ④国

2. 我国能源消费与( )

A. ①国相似 B. ②国相似

C. ③国相似 D. ④国相似

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3~4题。

3. 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能源是( )

A. 可再生能源 B. 核能

C. 天然气 D. 煤

4. 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下列中的( )

A. 生物能 B. 煤

C. 天然气 D. 潮汐能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5~6题。

5. 图中反映出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是( )

A.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B.扩大煤炭开发规模

C.构筑煤炭产业链条

D.加强煤炭加工转换

6. 山西省能源工业的发展,对山西省的影响有( )

①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②提高山西省经济效益 ③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 ④避免煤炭资源过渡开采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 D. ③④

近十年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增长值长期占工业增长值的60%以上,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得到了加速发展。我国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GDP能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读图回答7~8题。

7. 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

A. 气候恶化

B. 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C. 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

D. 耕地面积减小,劳动力短缺

8. 山西省围绕煤炭开发,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铝土、铁矿资源,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但其经济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下列符合该省今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是( )

A. 禁止开采本地资源,改为进口

B. 加大力度开采地下丰富的煤炭、铝土和铁矿等资源,提高矿产资源销售价格

C. 封闭矿山,坚决关停所有的重化工业企业,使生态环境迅速转向优良

D. 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一、三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读“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9~10题。

9. 上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10. 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12. 下图中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10分)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1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

(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13. 读下图与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 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 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二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三 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四 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 。

(2)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篇5:高二区域地理复习方法范文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爱学网编辑

区域地理在高考中,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成因、规律及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和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一定不要只机械地重复一遍初中地理课本,而应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并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指导,结合高考训练要求进行复习整理。鄙人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区域地理复习的简单方法与思路,供同仁们参考,便于学生复习,提高复习效率。第一、推出区域地理复习模式,便于全体学生复习归纳总结。

一、自然地理特征。复习的思路与内容是: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和矿产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对土壤特征一般不作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区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决定这个区域的气候特征,而区域气候和地形又往往决定区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决定区域土壤的形成)

二、人文地理特征。复习的思路与内容依次是:农业特点、工业特点、人口与城市特点。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看似简单,但复习时掌握复习方法,理清复习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加强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联系。

例如,用南亚季风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南亚西南季风进退对南亚农业的影响。在复习东南亚地理位置时,一定要结合板块知识,巩固东南亚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啸多发的原因。用风带、气压带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南部分布广泛的原因等等。又如东亚季风气候显著,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与高考要求的连接----⑴季风气候的特点,⑵为什么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⑶东亚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完成这一点,在提前布置的情况下,班内的优秀学生,能完成这一点,并在班内介绍、推广。

第三、每个区域考纲要求重点不一样,操作时应有侧重。

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注意每个区域往往有一两个重点。如东亚日本气候及风性及海洋性特点。东南亚位置,特别是板块中的位置,和东南亚地形特点及其成因是重点。又如非洲的气候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及其成因等是重点。欧洲海洋性气候及其成因等都是区域地理重点。完成这一点,应由教师主导操作。另外,在以主要国家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区域地理中,区域的概述复习为辅,国家地理知识重点。例如东亚概述部分:第一,对东亚每个国家做一两句介绍。蒙古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朝鲜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第二、季风气候显著。但日本是东亚地理复习的重点。

第四、在区域地理总结时,注意区域地理知识的类比和综合。

篇6: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复习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能否有效、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资源利用。我们必须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优质的地理教学资源, 帮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参加的社会实践与接受的教育越来越广泛深入, 人的思维到中学时期即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正处于理性认识世界的阶段, 培养他们抽象归纳的能力是高中教学目标之一。在这培养过程中, 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 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补充。

2.教育学依据。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组合。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 可以调动学生的认识与情感, 使学生与教师在愉悦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促进学生创造才干的发挥, 使学生实现“想学”“要学”的质的飞跃, 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3.系统学依据。系统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 而是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资源等要素, 只有诸要素的组合结构达到优化, 整个系统的功能才能优化。教学资源的恰当使用, 能有效调整教学系统要素之间的内容结构关系,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二、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目标

1.开展对“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教学资源的基本价值、教学资源与课程的关系、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因素控制等进行深入探讨。

2. 研发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包”等。研发与课程标准以及实验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 (文本) 以及“教学资源包” (电子文本) , 包括教学的背景、实践材料等等, 力求为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专业支持。同时, “教学资源包”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学习, 是学生培养地理素养的途径,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教学资源, 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质量, 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怎样利用已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怎样展现教学内容, 使用什么方法手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等都是值得研究的。

三、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内容

探讨教学资源的基本价值、教学资源与课程的关系、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因素控制等。在研究实施阶段, 教师应群策群力, 合作分工, 各负其责:研究统一的高中地理知识教学体系;探索高效地理学习方法, 规范学生地理学习笔记;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 推动教学资源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研究性学习的资源的开发;高中地理教学同步教辅材料的编写;校园网站 (教学资源自动收集生成的平台) 地理板块的开发。

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对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我们可以从校内、校外和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三方面, 来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笔者认为校内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应深入开发教材系列资源, 大力挖掘教师课程资源, 努力激活学生课程资源, 勤于运用地理教具资源, 充分利用设施设备资源, 善于捕捉课堂生成资源, 巧妙融合相关学科资源, 积极培育校内环境资源;校外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主要从充分挖掘乡土地理资源等方面进行;信息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主要从高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资源等方面进行, 从而达到教学资源共享,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徐继存, 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 2002 (2) .

篇7: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复习方法

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

B. 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

C. 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D. 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

2. 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 调节气候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下图),回答3~4题。

3. 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A.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河流的含沙量大

C. 河流的汛期长 D. 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4. 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A. 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

B. 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 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 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该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下图),读图回答5~6题。

5.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6. 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 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D.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我国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研究。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下图),完成7~8题。

7. 下列关于两个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B.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在中下游

C. 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航运的需要

D. 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8. 阿斯旺工程年泄洪量远小于三峡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A. 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

B. 防止长江下游和入海口发生环境问题

C. 尼罗河上游地区降水较少

D. 阿斯旺工程上游地区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9~10题。

9. 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

A. 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B. 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 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D. 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10. 甲地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是( )

A. 放弃全部耕地 B. 发展水田

C. 开发水能 D. 植树种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图1是我国江南丘陵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材料及图形信息,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简述该图所示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

1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尼罗河全长6600多km,是世界第一长河。几千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变成了沙漠中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孕育出灿烂的古埃及文明。正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说的:“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材料二 阿斯旺大坝位于开罗以南约700km。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km3。枢纽建筑物包括大坝、引水工程和电站。电站装机容量为210万kw。阿斯旺水库具有灌溉、水力发电和防洪等作用。

材料三 尼罗河和阿斯旺大坝图

材料四 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河口外海域内的某些鱼类因失去饵料而减少;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后退。

(1)尼罗河为沿岸地区人们从事耕种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阿斯旺大坝从哪些方面提高了尼罗河的利用效益?

(3)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建成后,不仅可以永续利用水能发电,而且可以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由此会产生哪些环境效益?

13. 图A为珠江流域开发示意图,图B为图A中某河段剖面图,表格示意珠江支流——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说明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根据图表信息,分析甲河上游地区近3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并指出环境改善对该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上一篇:《深浅的变化》教案下一篇:人生三件事/话/三乐/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