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与实践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理论学习与实践范文

2015《创新理论与实践--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

在线考试

第 1 题

收藏

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引起的渐进性、连续的创新,这属于( )。 (10分)

A. 模仿创新

B. 原始创新

C. 根本性创新

D. 渐进式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收藏 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有先行相对优势,然后产品创新才转变成为主导地位,这属于(

)创新模型。

(10分)

A.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

B. 逆A—U创新模型

C. 莲花型创新模型

D. A—U创新模型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10

收藏

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

)是经济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0分)

A. 科学发明 

B. 技术进步

C. 生产管理

D. 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4 题 10

收藏

在某个方面紧跟领先者,在市场中不断寻找出击的机会,及时从“缝隙”中切入,搞好“切入面”的创新工作,这属于(

)。 (10分)

A. 进攻型战略

B. 防御型战略

C. 游击型战略

D. 技术跟随战略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5 题 10

收藏

基于创新对象,技术创新可分为(

)。 (10分)

A. 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

B. 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

C. 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D. 渐进性创新和根本型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错选为:B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0

分 第 6 题

收藏

新古典学派提出创新成立的条件只有新思想的来源。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7 题

收藏

敏捷创新制造是网络经济下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10分)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8 题 10

收藏

新古典学派重视对技术创新“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10

收藏

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10 题

收藏

根据技术推动模型,创新是以基础研究或科技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的直线过程。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10分) (

第二篇:2015《创新理论与实践--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在线考试

第 1 题 收藏

宝洁公司拥有多个品牌的洗发水,且在市场上均获得了成功,表明该公司有很强的( ) (10分)

A. 生产能力

B.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C. 品牌推广能力

D. 质量管理能力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分 收藏

( )是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的企业。 (10分)

A. 联想

B. IBM  

C. 苹果

D. 微软 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收藏

10

( )是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的企业。 (10分)

A. 联想   B. IBM  C. 苹果

 D. 微软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4 题 收藏

企业创新必须对市场环境做出迅速反应,这说明企业创新具有( ) A. 时效性

 B. 多维性

 C. 战略性

10分) (  D. 层次性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5 题 收藏

企业通过垂直整合策略,来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属于( )

A. 收入模式创新

B. 企业模式创新

C. 产业模式创新

D. 技术模式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10分) (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6 题 收藏

10

国际化创业是指公司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创造性地探索和开发国外市场机会的过程。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7 题 收藏

10

宝洁公司能有效地推广多个品牌产品,这说明其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10分)

A. 是  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8 题 收藏

10

改变企业的用户价值定义和相应的利润方程,属于商业模式中的产业模式创新。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收藏

10

分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采用技术领先战略可以为企业在行业标准制定中掌握话语权。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10 题 收藏

10

企业创新必须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增加,这说明企业创新必须遵循效益性原则。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第三篇:学习《高效课堂的理论实践与实践》心得

在新课改新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本领。一直以来我对这个问题也比较困惑,认真读完此书,让我的思维有了些清晰,让我更懂得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我们一直在讲高效课堂,可是很多时候只停留在“讲”,实际的教学环节或是课堂并不高效。我认为高效课堂不单单是将课堂预设完成生成,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教育主张。

在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探讨中,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高效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然而,高效课堂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精心提炼,在于从学生角度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让学生能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提升,该讲的时侯讲,不该讲的一句也不讲。理论都清楚,可实际课堂中有时却往往事与愿违,如:课上我们也主张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可同学围成小组,有些同学还没弄清问题怎样就开始你说我说,老师这时也无力对每个小组作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上自然有些失控,使得“合作”教学在课堂上仅仅是让学生讨论讨论走走形式过场而已。“自主”变成了放羊式的学习,全然没有了教师的指导„„有些问题是否有必要讨论?期望在课堂上看到的真正的心灵的碰撞,思维的交织,创新思辩的火花却很少甚至没有,一节课学生自主下来,收获显然不大。李炳亭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方案”,如课堂流程设计要找准切入点,在课堂学习中如何真正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让我思考良多。

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同时,在具体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因材施教,课内课外互补,师生教育方式更加多元,为师生共同成长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实现了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赢。

站在高效课堂构建的角度,好课的6个标准:学生的课堂:独学、对学、群学;动静结合的课堂:三动即身、心、神俱动;展示的课堂:大展示与小展示;符合流程需要的课堂:自学、展示、反馈;师生相生的课堂:兵教兵、兵教官;快乐的课堂:N个45分钟=生命。一言以蔽之“只要是围绕学习和学生的课便是好课”。

无论课改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很关键的一点是“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要让教师成为‘同学’。”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要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在课堂上教师思想要解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充分相信学生、依赖学生、挖掘学生、发展学生,甘当学生的配角、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只有这样做,高效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其真正意义。

学习《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了《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我的收获很多。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高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高效的实质就是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为整体落实三维目标,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二、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我们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高效性

⑴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⑵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⑶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

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进行课后反思。

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⑴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水平大大提高。 ⑵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不断体会、不断反思、不断感悟,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自主、互助、优质、高效”的旋律,努力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每个教师都要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并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我认真地读了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的著作后,有很大的收获。在新课改新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本领。一直以来我对这个问题也比较困惑,认真读完此书,让我的思维有了些清晰,让我更懂得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

该书系统梳理了高效课堂教育实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心得,是对高效课堂教育体系的集成总结与全面展望。本书被誉为“高效课堂立派之作”,“一部注定影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作品”。该书从廓清“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课堂”“什么是好教师”“什么是好学生”四个基本的教育概念出发,提出“新学校”“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标准,尝试建构“高效课堂教育教学体系”。这些文字是李炳亭先生和他的团队行动研究的记录,不仅是针对课程改革问题的有目的的表达,也是对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完善。

在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探讨中,我们一直在讲高效课堂,可是很多时候只停留在“讲”,实际的教学环节或是课堂并不高效。我认为高效课堂不单单是将课堂预设完成生成,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教育主张。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高效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然而,高效课堂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精心提炼,在于从学生角度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让学生能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提升,该讲时要讲透彻,不该讲的一句也不要讲。理论都清楚,可实际课堂中有时却往往事与愿违,如:课上我们也主张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可是同学围成小组以后,有些同学还没弄清问题怎样就开始你说我说,老师这时也无力对每个小组作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上自然有些失控,使得“合作”教学在课堂上仅仅是让学生讨论讨论走走形式过场而已。“自主”变成了放羊式的学习,全然没有了教师的指导„„有些问题是否有必要讨论?期望在课堂上看到的真正的心灵的碰撞,思维的交织,创新思维的火花却很少甚至没有,一节课学生自主下来,收获显然不大。李炳亭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方案”,如课堂流程设计要找准切入点,在我们英语课堂中切入的途径有很多。例如:抓住兴趣,激发思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兴奋,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念儿歌、开展游戏等形式,与生动实际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需求。在课堂学习中如何真正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让我思考良多。如在课堂上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同时,在具体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因材施教,课内课外互补,师生教育方式更加多 元,为师生共同成长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实现了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赢。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这话折射出一个教育人的良知和信仰。传统教育教学的弊端有目共睹,改革是大势所趋。但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升级,正如书中所言:“课改不仅仅是改课,也不仅仅是重写教学关系,而且是在书写全新的人本‘教育学’。我一直认为,支撑‘新教育学’的其实就是四个基本概念,即‘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而基础概念是新教师„„新教师‘族群’的多寡决定了教育最终的成败。”立足这个角度,这部书的价值便不仅仅在于系统阐释和解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而在于为越来越多“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人本“教育学”的引领。

只有观念转变了,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课程改革其实很简单,解决了观念问题,其他问题只不过是技术问题而已。我曾经自诩是一个善讲、负责任的教师,我每节课都不肯浪费掉一分一秒,下课铃声响了,还要嘱咐学生几句,生怕有所遗漏。我讲得很辛苦,学生成绩却一直平平。相反,有的教师很少滔滔不绝地讲,但学生的成绩却很好。我曾经固执地认为,那些人并不是好教师,他们那样的做法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然而一到中考,这些“不负责任”的教师的学生成绩却是出奇地好。对此,我只认为“他们就是命好”,能一直教那些素质好,教师不讲也能学会的学生。但拜读李炳亭的著作《高效课堂22条》之后,我才彻底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尤其是读了《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后,我对“观念决定行动,认识的局限性必然导致行动的迟缓或者谬差”的观点更是深信不疑。 原来,不是他们不负责任,而是我落伍了。于是,我如饥似渴地拜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圈点批注,做摘抄笔记,写体会文章,并对照“好课堂的共性”标准重新设计“课堂流程”。 真是“观念不变课难改,观念一变一重天”。在众多无眠之日的冥思苦想和实践后,学生的成绩提高了,我也不再教得那么辛苦了。我真正理解了“课堂必须是基于学生和服务于学生的课堂”的含义。

读过此书我深刻地领悟到:一个好教师虽然能告知他的学生关于许多问题的良好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师能够不说话,而切帮助他的学生自己去思考出答案。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都是“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教学中,每个老师设计教学时预设的都非常好,每个问题如何提出,都经过了充分的思考。但是,学生不是一个回答问题的机器,不是你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能立即给我们呈现出想要的答案。因此,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大脑的思维活动静悄悄的进行。可是,我们的老师就是急于求成,迫不及待的想要答案,以便进行下一个环节。课堂上,没有一丝的尴尬和怠慢,学生认知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困难,这样的课堂是不真实的,学生的思维就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答如流的课堂,只是一种假象,抑或是表演。所以,我们的老师不要怕学生回答不出来,在等待之后,如果仍旧是鸦雀无声,此时正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时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学生不悱不发之时。一个好的教师力求使他的班上学生在他的控制下。但是最好的教师知道首先必须能控制他自己。我们不仅是个自然的人,还是社会的人,不能保证天天都心情舒畅,但是如何克制自己,那才是自己成熟的标志,我每天上课前,都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抛除一切杂乱的思想和琐事,静下心来沉浸到英语课堂的意境中,这样能够很好的带动课堂,使课堂更高效,也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的情绪。

总之,无论课改如何进行,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要让教师成为‘同学’。”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要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在课堂上教师思想要解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充分相信学生、依赖学生、挖掘学生、发展学生,甘当学生的配角、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只有这样做,高效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第四篇:学习与实践

浅析大学生学习观与实践观

-----大学之道,在眀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习是构成大学丰富多彩生活的中心内容,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大学里的“学习”不仅仅是要“学”,更重要的是要“习”。确立科学的学习理念,掌握正确的学习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决定了当代大学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跟时代脉搏,从自身做起,在踏进社会这所综合性大学之前充分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充足的资本与他人竞争,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悔恨...

一、 学习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伊曼指出:今天所教的百分之八九十都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上、教学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出结论以及分析事实和综合实施的能力上。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自古至今强调和提倡的则是循序渐进,学思结合,学贵有疑。

学习要循序渐进。朱程理学的创始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求速难以理解,求速难以守恒。古人讲的循序渐进,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学习要有顺序,要有计划,要有目的,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出筒入繁,由近及远的按照人类吸收知识的科学规律进行。有目的读书,按照既定的目标积累知识,坚持不懈,才能获得系统的有机的完整有用的知识。这就是知识结构的有序性。那种无目标无目的,盲目地读,心中无数,见书就读,或者见异思迁,今天读这个,明天读那个,会碌碌终生,一无所获。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元帝萧绛,终生酷爱读书,但却是随意涉猎,没有研读治国安邦之道,终至国破家亡。当京城被敌攻破之际,他步入东阁竹殿,恨恨地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有一首怜愚诗也对那种朝秦暮楚无固定目标的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诗言:“一笛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朝催人白发多。”这种人贪多求全,反而一事无成。在通往知识宝库的途中,匆匆忙忙拣了一辈子,却是碎石野草,被其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望宝兴叹,了却终生。这种人忘掉了知识结构里讲的知识的有序性。

学习要学思结合。对计划阅读的书要进行分类,使“精读”与“粗读”结合起来。精读要“细嚼慢咽”,熟读精思,要消化吸收。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一段之后,要总结一下,看有哪些新收获,哪些问题没有弄懂。对复杂的问题要一层一层地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

是否所有的书都要精读呢?当然不是。现代著名物理学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读书体会时精辟地指出:“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扭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对大学生来说,书本上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懂得人家是怎么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难关,才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也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虚必涵咏,切己体察”,把学过的东西“体贴到身上”,一旦需要,它便会如鱼跃鸢飞,涌现脑际。学贵有疑。学习时要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在阅读中善于提出问题并善于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前人写的书,前人的理论,前人的成果,不能盲从,不能迷信,而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凡事问一个为什么,问它是否真有道理。因为前人,他人,受到各种局限,看问题,作研究,也会有片面性,有不足,甚至有错误。善于学习钻研的人,才能发现前人的不足和错误。同时,社会、时代、科一学技术、生产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提出新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得出新的结论,探寻新的规律。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既能“入书”,又能“出书”。千万不能钻到书本里出不来,成为书虫,成为读死书死读书。

作为在校大学生,自己的专业课学习还是第一要务,这个中心始终不能改变,这在我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或许能够真正体会到的。其次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希望在哪里?希望就在年轻人。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有责任担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要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发展下去,这是坚定不移的,是中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中国的政策方针,当前就是要学习科学发展观。第三,要学习做人的道理。为学先为人,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做人的道理是根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前提。不会做人,就是学富五车也没有用,社会不需要。我们要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报效祖国。

二、 实践篇

当前,不少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抱怨用人单位筑起的一道道“工作经验”的门槛,制约了他们的择业选择。尽管很多大学生为此放弃了休息时间到处打工积累“经验”,在近几年企业招聘过程中要求的是真正的“工作实践经验”。近七成大学生缺实践经验。“开始我们招聘本科生,上岗后发现他们只会说、不会做;于是抬高价码,招聘了研究生,上岗后发现他们更会说,还是不会做”,部分人力资源主管曾发出这样的抱怨。

前不久,某省高校对即将毕业的近千名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68.09%的大学生认为,在择业中最缺乏的是实践工作经验,这也是在参加招聘中最令人尴尬的“短处”之一。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表示,在面试时,主考者提问最多的问题是:“你有实际工作经验吗?”“你对这份工作的岗位要求了解多少?”“你对应聘的岗位有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吗?”面对发问,很多大学生只能摇头,一份工作就这样飞走了。调查还发现,约有27%的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应聘者的工作经验越实用越容易被录用,超过七成的跨国企业会根据具体职位的要求选择应聘者。在现实中,把工作经验看得比学历和学校更为重要的招聘单位并不在少数:“名校出身、本科学历还抵不上两年工作经验”——对招聘单位的工作经验准入门槛“恨之切切”的应届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工作经验”难与岗位匹配。

据了解,在企业招聘IT人才的关键标准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项目经验,比重占到了42%,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对技术技能的要求,比重为24%,然后是理论知识占18%,职业规划占9%,面试素质占7%。这充分说明,企业不是不招聘毕业生,而是毕业生“技能与经验。为迎合社会需求,很多在校生只好利用学习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或兼职,以求积累工作经验。他们觉得,即使是短暂的工作经历,也会为自己将来的求职简历增添精彩的一笔。事实证明,这些通过兼职家教或商品促销积累的“工作经验”,仅仅是花拳绣腿,很少与所学专业相符合,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实践经验”相差甚远。“大学生求职可能掉入了工作经验的陷阱”,恒源祥集团人力资源经理朱廷杰告诉记者,我们要求的工作经验指的是在企业中全职工作积累的经验,应该与未来从事的岗位要求相匹配,并不是大多数求职学生在简历的工作经验一栏中填写的“做兼职”、“社会实践”、“短期实习”等等。 “大学生这种为了混„工作经验‟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实习是为就业打基础,并不是实习的行业越多越好,针对性地选择实习岗位才是最重要的。在选择岗位时,应尽量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岗位和自己有兴趣的岗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为择业增加砝码”,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的段然说:“通过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实践,不但进一步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从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技能,对专业和专业领域的了解远远超越了在校时的狭隘理解,使自己在专业业务能力上有所提高”。

一 社会实践应该成其为一种文化

“成功者是不受谴责的”,所以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反驳他,即便有也很苍白。直接的讲,一个读书过分的人,会被当作书呆子来训斥,可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却从来不会被人拿来作为贬斥的对象。我想说的是,社会实践就更应该成其为一种文化。

二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讲,至少和学历考试同样重要

触个知识淘汰率的概念,说的是大学生毕业后,每年会忘却所学知识的20%,同样,毕业工作后的人都知道,站在工作的角度,学习期间的知识在工作和事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超过1/5,那些直接相关的知识就得打很大的折扣了。可现实是多数人依旧在“便宜货”上下大力气,孜孜以求。毫无疑问,任何人都是主张学习的,我也不会无趣到去跟流传几千年的“开卷有宜”唱对台戏。但约90%的大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涯,或者90%的工作者给你再一次大学的话,他们的反思一定会有缺乏社会实践这一条。所以这里无需举过多的例子,也不用罗列什么数据,直接的讲,大学生一定要意识社会实践在自己学习生涯中的绝对重要性,当然这是可以被反驳的,可我希望的是有人用事实来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三 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谈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想头痛的人一定很多。可和多数人一天天丧失信息相反的是,我对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十足。当然这种信心来源于我所接触的那些有识的HR。最近两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消极报道很多,似乎这种糟糕的就业形势还将日趋严峻。

今天有人看到大学毕业生去做保姆就开始在“天之娇子”后打一个大问候,明天在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时候,不知道他的字典里对大学生的解释会是什么。经常有同学向我抱怨自己的就业前途,对这样的同学我感到欣喜,因为他在抱怨,证明他的信心还在。让人忧虑的是有些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变得逆来顺受,甚至是坦然的接受。先前我讲到“有识的HR”,我想这可以延伸为有识的企业,甚至是有识的社会,我想任何真正进步的社会,进步的企业和进步的人都是不会反对知识的,自然也不会反对大学生。面对上面的现象可以引用木桶法则来解释,大学生只是有块短板罢了。大学生就像是股票,说恢复高考前二十年就像是股票的牛市,大学生被社会吹上了天,泡沫是迟早要吹破的,在所有人都抛售的时候,真正的投资机会也就来了。因此我可以这样讲,经历了“大牛市”和“泡沫”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真正繁荣的时候带了。可要提及一点的是:万事俱备,只欠实践!

四 转变观念比倡导社会实践更重要

实践的意义,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解释,但我想同样的是它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前一段时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被广泛的引用。这句话恰恰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每个人心里都很重要的东西,其重要却也永远只是停留在每个人心里的原因。知道不等于做到,在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的时候,与其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如花时间去纠正态度和转变观念。让每个人甚至是让社会形成共识,学历不能代表全部,而实践恰恰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五 自觉性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最好方法

毫无疑问,整个中国正面临着如何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问题,在两会上甚至有代表要求取消现行高考制度,与之相似的观点是,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是因为前几年高校扩招的结果。这两种声音,我想都有些绝对,高考是当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其优势和对社会的正面意义有目共睹,同样,扩招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相对于我国的人才缺口和国民高等教育需要而言,扩招也不能一刀切的停止。

六 是大力倡导实践,鼓励能力的时候了

原本就业压力就很大,这次金融危机可谓是雪上加霜,在今年的两会上,涉及就业问题的提案和讨论有很多,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方法--诸如鼓励创业,鼓励去农村等---也是五花八门,但我认为这都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从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上着手,一言以蔽之,在当下的社会,是依靠能力吃饭的时代,如果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还紧紧盯在学历上,势必会走进死胡同,本文的声音很小,于是希望每个作为当事人的某个大学生能因此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前途,我想,当每个人都弄清楚了自己的前途,社会自然也就有了前途。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让自己更好地参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只有思想正派政治觉悟过硬,才能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就目前而言,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让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断提升。在如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我结合自己自身的感受,觉得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树立科学的成才修养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我们才能进一步地进行学习与实践,只有树立科学的成才修养观,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中不断前进,并达到良好的效果。

2、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只有有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让自己的修养提升,在这里,我觉得比较惭愧,在前一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在学习一些课余知识和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没有把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首位,也导致了学习成绩很一般。后来通过了解学习和实践的作用中我发现要更好的实践就不能不学习,让我深刻感受到自己应该首先学好课本知识,才能确切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3、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俗话说,大学是半个社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身的缺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正真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当然,由于自身的不足和培训课的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还有很多方面不能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以理论精神武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以实践充实自己,真正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 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作为新时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有理性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完美生活是要大家用心去经营的。

慎言力行,躬行践履。

少说废话,多做实事,努力将所学文化知识理论付诸于实践。孔子曾高度赞扬那些虽不善言辞但却遵守道德行为准则,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的人而耻于那些言过其实躬之不逮的人。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成功=激情+努力。激情已被点燃了,剩下的就靠我们的努力了。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亦曾论及人们只有亲身经历实践之后才会真正体现于行,只有能力行之知,才是真正的至知。躬行践履既然具有成于内形于外的特点,就要求主体把自己内化的知识理念体系和行为准则外化为个体执行相关实践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知情意的有机统一。

第五篇:学习实践与创新

学习●实践●创新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运行培训体系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质量要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是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所以,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中永恒的课题。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兴旺在于它具有一支高素质、善学习、勇创新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数百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如何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如何在新的条件下拓宽学习的途径,如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们对学校目前的现状作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教师课程改革意识薄弱,忽视或缺乏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研究,直接制约了教者不能站在教学动态的最前沿,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通识培训并未达到给全部教师洗脑的目的,新的课程理念并未完全入脑入心。需要新的适应教师发展需求的培训模式。2.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方面亟待提高。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南。具体表现为三少一慢:教师经常主动阅读教学教研材料的少;教师自愿撰写论文、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日常积累的少;教师主动进行研究、学习的少。缺乏理论支撑的教师,必然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能力,缺乏具有深度和实效的教学反思,必然导致教师的成长缓慢。以往教研并未注意为每位教师营造研究的氛围,而教师自身又缺乏钻研的自觉性。

3、以往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依靠大面积的在职培训,然而这种培训的内容往往外在于教师的个人需求,与教师当前的、现实的工作、生

活情境与需要没有直接关联,缺少教师自身心理体验的融入和个人需求的渗透。

正是出于对远程教育的深刻认识及对学校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相关理论的学习,学校申报承担了教师远程培训试点工作,借助远程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习、研究、借鉴的平台,目的是使教师教育教学更加成熟、稳定,张显活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和综合素质。学校参与远程培训,提出这样的学习宗旨:“提高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基本定位与思考是:以新理念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修主体。将学校作为研究中心,学年组、教研组和相关学科构成的综合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教师作为研究者,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资源,以问题为中心,以课题为牵动,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及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使教师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讨,我们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利用远程教育这类现代通信技术,将有效突破了原有的“三尺讲台+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电脑等通信工具,将最先进、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再加上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等辅助资源,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良师资、现代化的电子设施等先进教学资源,有效的注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区域均衡发展。

4.校本行动策略

各中小学校是开展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培训的主阵地,“深化校本,发展远程”一直是我市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往的校本研修往往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在一个学校的内部开展,这样的校本研修存在着几个明显的不足:一是缺乏专家的指导;二是可利用的资源过于贫乏;三是教师们研修交流的范围过于狭窄。现代远程培训能有效地克服以上不足。网络上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开辟的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为教师们开展校本研修和教育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实践证明,有了现代远程教育支持的校本培训将会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事半而功倍的作用。以校为本,远程引领,“远程+校本”是我们在远程培训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混合培训新模式。以校为本,学校整建制加入,既突出了学校的主体地位,丰富了校本培训的课程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对教师的远程专业引领。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我校配置了远程教育系统以来,对全校教师多次进行了远程教育系统操作培训,切实做好教学的学习活动,我校大部份是青年教师,大家都有极强的求知欲,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大家都希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感悟最新的教学理念,感触最前沿的教学动态。青年教师们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技巧等角度,从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示范课上,领会课中蕴含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新思想,从而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以前都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应改为:“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的确,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单靠自身以前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还要求教师注入新的知识。才能让学生佩服你,业务水平才能提高。今年,我常常在备课之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纲要信号”和“课后拓展”两方面,这里面的资料让人爱不释手。

三、现代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阶段成果

远程培训的实践,使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来审视和比较与以往传统的面授集中培训之间的差异。现代远程培训打破了时空阻隔,使教师拥有更多的学习自由、自主空间,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问题。与此同时,也使广大教师平等地享用优质的课程资源,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了教师、学校的教育生活。

1.远程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在形成。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培训与学习的热情,促进了教师能动作用的发挥。教师参加网络远程培训,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就可以随时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可以自己根据业务和工作需要,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得到彰显,网络教师培训,实质上就是教师的自主研修。

二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和拓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

成长,改变了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对称性,扩大了教师学习范围,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继教网目前基本完成了容量大、功能全的先进资源平台,开发了10个门类800多门网上课程及专题讲座,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教育教改信息资源,涵盖了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方法等教育性知识,极大地满足了教师的学习需求,广大农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等地享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身在农村与身在城市的教师在远程教师学习平台面前是没有差别的,这“使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教师远程培训中成为可能。

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成为在远程培训中教师专业化能力增长的亮点。

2.远程培训加速了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进程

2002年,我市印发了《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内涵、特征、途径,提出了“团队-学校-联片-区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培训的交互性在教师学习中不断延伸。在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场”中,个人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学习、团队学习、校际学习共同体、城乡教师之间学习、专家引领式学习等形式应运而生,虚拟学习空间不断扩大。

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学习不再是个人的事情。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合作的互助网络,利用图像、声音、文本等多种方式,丰富了知识、信息交流的内容,加快了传递的速度,也提高了交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汇集众人的智慧,弥补个人的不足的过程中,运用集体的智慧不断提高着整体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3.加强了区域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

由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驱动,我市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均实现了实质性整合,正按照“培训牵头、部门配合、任务驱动、资源整合”的思路,肩负起教师远程培训的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收效,也反映出了教师培训机构体制上的协调与和谐。

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试点工作目前在我市应该说刚刚起步,在省教育行政领导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继教网”的大力协助下,我市在试点工作的起始阶段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不可否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课程资源问题、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继教网”教务管理和课程辅导平台技术升级的问题,都必将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得到解决。相信有了第一阶段培训工作的扎实基础,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们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上一篇:路桥施工测量学范文下一篇:离婚起诉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