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针对大学理工科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备、相关技术手段涉足不深、选题与工作意向不对应、不适应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的松散性等影响因素,提出加强辅导、加强教育、加强管理、提高选题的灵活性等对策,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篇: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上海高校毕业生骨干培养工程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培养和选拔跨世纪优秀年轻干部的战略部署,从2003年起,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科教党委(现教卫党委,下同)、团市委协调配合,每年从高校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进行锻炼培养,为培养输送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与“两新”领域基层党员骨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战略定位,在大学生中培养未来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

2003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做好优秀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优秀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培养的工作要求。上海市科教党委高度重视,要求各高校重视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和优秀年轻学生干部的培养,切实抓住干部成长的源头,把高校建成未来管理人才、党政领导干部的摇篮。为此,经与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共同研究,上海市科教党委下发了《关于做好优秀在校大学生选拔培养工作实施意见》,提出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科教党委、团市委联合实施开展“上海高校毕业生骨干培养工程”,简称“选苗育苗工程”。

从干部的成长经历来看,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都是应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干部,而这样的干部在大学学习期间,往往是品学兼优、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学生骨干,具备了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高觉悟的潜质。因此,优秀的大学生是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的源头。抓住这个源头,培养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有潜力的有志于向管理方向发展的毕业生,无疑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意义。从干部年轻化的要求来看,特别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就必须紧紧抓住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把干部培养工作的起点前移,前移到高校,前移到在校的青年学生身上,变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按部就班”培养,为在大学学习期间的“超前培育”,整体性推进培养青年党政领导干部的进程,从而实现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这无疑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从优秀的在校大学生抓起,对高校来说,也具有很多有利条件:第一,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是优秀青年学生源源不断的荟萃之地,选贤育能的起点高、余地大、可持续性好。第二,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这个阶段培养教育,容易留下深刻的烙印,最能见效。第三,大学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MPA的培养资格,这些资源可以整合起来,对挑选出来的优秀大学生进行强化培养,特别是加强政治理论、党政管理知识和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第四,大学阶段历时四年,这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循序渐进的育人过程,有利于构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选拔的体系和机制。第五,大学有比较健全的基层党组织,有一支相对稳定和整齐的学生工作队伍,为培养优秀大学生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和队伍保证。此外,大学生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公正意识较强,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大学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接触频繁,彼此熟悉,可比性强,有利于考察和识别人;大学有团委、团总支、团支部,有学生会、班委会及其他多种社团组织,能为品学兼优的有志于向管理方向发展的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才智的舞台。

二、战术明确,按步骤实施优秀在校大学生选拔培养

“选苗育苗工程”是造就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的战略措施。细节决定成败,要让工作体现实效,必须从选拔条件、培养途径与方式、培养规模、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规范步骤与程序,保证选人育人的质量。

严格把握选拔条件。上海市科教党委对可列入“选苗育苗工程”培养对象的大学生条件作了如下规定: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省市级的“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团干部”称号获得者;高校综合奖学金或社会工作单项奖获得者;担任学生班团干部或从事某项社会工作表现特别突出者;在校的优秀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班团集体中有较高威信的其他品学兼优的学生。

明确选拔步骤与要求。在选拔培养程序上,上海市科教党委要求各高校既注重培养引导,又加强实践锻炼;既注重动态管理,又适时进行调整补充,确保各阶段培养对象的数量与质量。高校每年同时进行四个阶段优秀大学生选拔推荐,其中包含:第一阶段,在全市各高校选拔2000名左右的优秀大学本科生列入初选培养对象名单;第二阶段,在高校党团组织对初选培养对象引导培养的基础上,确定1000名左右本科生与研究生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名单;第三阶段,通过考察对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动态调整、充实培养人员,确定500名左右优秀本科、研究生列入优先培养对象名单,安排进行“高校优秀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在暑期挂职锻炼后,经过综合考察,挑选出200名左右优秀大学本科、研究生列入强化培养对象名单,并集中进行政治理论强化培训;最后在大学四年级末,再遴选出100名通过公务员公开选拔考试的优秀学生(其中75名本科生,25名研究生),以及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外地非沪籍高校优秀大学本科、研究毕业生中选拔的20名,共12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列入“选苗育苗工程”选调生名单,报市委组织部审核确定。

各高校在上述优秀大学生的选拔、推荐、培养过程中坚持做到“五个要”:一要正确处理好培养和选拔的关系,重在培养;二要突出培养工作的重点,着重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三要注意优化队伍结构,注意培养选拔女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四要加强培养对象毕业时的就业指导和衔接工作;五要注意培养工作的跟踪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提高高校“选苗育苗”哥工作的水平。

三、手段多样,分阶段开拓优秀大学生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对高校来说,就是要抓住源头,花大力气在大学生中选好苗育好苗,为全面培养打好基础。经市委组织部、科教党委和团市委共同研究,高校从播种选苗、培养锻炼、选拔推荐三个环节,分考察培养、锻炼培养、深度培养和强化培养四个阶段,做好培养选拔品学兼优的有组织活动能力的、有潜力的、有志于向管理方向发展的大学生工作。

考察培养阶段主要对象是大学一年级本科新生,主要培养方式是对新生中的优秀分子,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进行考察,挑选出一批优秀苗子作为培养对象。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等活动,重点关注其政治思想、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到团支部、班委会、院系团总支、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社团等担任社会工作。在广泛考察和挑选培养的基础上,在下半学期末确定初选培养对象。

锻炼培养阶段主要对象是大学二年级本科生与一年级研究生新生,主要培养方式是对已被选拔的初选培养对象,依托学校党校、团校、人才学院、百优计划等载体,有计划、分类别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培

养,如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校党校培训,组织优秀学生参加“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学习实践活动,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放到校院团委、学生会等岗位上进行培养。下半学期末,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深度培养阶段主要对象是大学三年级本科生与二年级研究生,主要培养方式是结合团市委开展的“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计划”、“青年马克思主义训练营”等活动加以培养,对表现突出的有意识地安排青年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导师,促使他们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成熟。下半学期末,再推荐选拔优先培养对象,进行深度培养。并在该学期结束后的暑假期间,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教党委、团市委会同各高校党委、团委,组织他们到各大口委办、区县的机关事业单位或基层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上海市高校优秀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尽快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群众工作经验。

强化培养阶段主要对象是大学四年级本科生与三年级研究生,主要培养方式是挂职锻炼结束后,根据挂职锻炼表现和锻炼实绩进行综合考察,从中挑选出部分优秀大学生依托市科教党校和市青年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学院,在上半学期进行强化训练,重点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各高校加大培养力度,继续安排他们担任校院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的负责人、见习学生政治辅导员、院系党政领导助理等,强化实践锻炼,增强他们对党政领导工作的感性认识。在毕业就业时,学校团委、党委组织部、学工部主动指导培养对象的就业意向,引导他们进入党政机关就业。对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推荐到党政机关,通过双向选择,优先录用;对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通过推荐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对自我推荐、自主招聘进入外资、独资或民营企业的,通过主动联络优先吸纳进入楼宇党组织开展工作。

“选苗育苗工程”梯次培养模式,是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循序渐进式的培养模式,四个阶段的培养形成完整的体系,既加强优秀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又增强了优秀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坚持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通过这种培养模式,真正能将优秀大学生培养成为未来高素质的党政管理后备人才。

四、特点显著,优秀在校大学生选拔培养工作初见成效

“选苗育苗工程”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领导下,由市科教党委、团市委和各高校党委共同实施,市科教党委协同各高校党委抓好优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选拔培养工作,总体来说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初步形成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实施的工作体制。各高校党委都非常重视“选苗育苗工程”,普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牵头,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团委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宣传发动、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访谈或面试、集体讨论等工作程序,按选拔培养要求和名额分配方案加以组织实施。“选苗育苗工程”工作中体现出“三结合”,即与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相结合,与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相结合。对优秀大学生的选拔培养工作,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从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党的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认清使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使高校不仅成为未来科学家、工程师的摇篮,也成为未来管理人才、党政领导干部的摇篮。与此同时,团市委利用团学组织优势,将工作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市科教党委与团市委相互配合,利用自己系统的教育资源与优势,对优秀在校大学生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利用区县网络,指导优秀大学生在暑期进行挂职锻炼。正是由于市委组织部、市科教党委、团市委三方结合,高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利用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确保了这项政治任务落到实处。

2、初步形成规模化运作、网络化岗位培养的工作局面。从2003年至2009年,“选苗育苗工程”实施6年以来,共选拔培养了一万余名各阶段培养对象,开办了2200余人次培训班进行政治思想理论素质培训,共审核选送了近600余名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选苗育苗工程”选调生队伍。“选苗育苗工程”实施6年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选苗育苗工程”成为高校培养接班人、实践者的重要指标与选择,为培养优秀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另外,市委组织部每年与区县、大口党委协调,落实高校优秀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岗位,基本涉及全市19个区县与15家大口党委与相关市委委办,6年来共提供了2390个挂职锻炼岗位对优秀大学生进行实践培养锻炼,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网络化的优秀大学生实践锻炼基地,为优秀大学生的选拔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初步形成了“选苗育苗工程”培养对象分类输送、对口跟踪培养的党政人才培育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也越来越市场化,相应地高校“选苗育苗工程”的培养对象也根据个人不同的择业机遇与就业倾向,选择不同的毕业分配方向。上海市委组织部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原来“选苗育苗工程”只为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培养党政管理者队伍的目标方向,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就业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跟踪培养方案与使用意向。一方面,将通过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并被党政机关录用的培养对象列入选调生名单。进人选调生名单以后,由市委组织部通过定期的集中教学、交流讨论与团队培训等方式,配合优秀大学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后期跟踪培养。另一方面,将进入外资、独资、民营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的培养对象列入市委组织部“两新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名单,开办“上海市优秀大学毕业生党员骨干培训班”(又称“班长工程”)进行党务技能培训,与市科教党委、社会工作党委合作建立起一支“两新”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在新的经济、社会领域中发挥党员骨干优势,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选苗育苗工程”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培养选拔了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足。如进入机关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接口不畅,造成培养对象中途流失;跟踪培养机制不健全,进人工作岗位后的后期培养缺失等问题。成绩是成功的基石,不足是前进的动力,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扎实有效的措施与奋斗不息的努力,才能将优秀大学生的培养选拔工作推上新台阶。

6年来,“上海高校毕业生骨干培养工程”通过引导、推荐、选拔与培养等手段,吸引高校优秀大学生学生干部与党员骨干进入党政管理者人才队伍,为培养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高觉悟的青年领导干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骨干培养工程”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上海市优秀基层党建创新成果一等奖”。

责任编辑:晏蔚青

作者:周 敬

第二篇:大学理工科毕业设计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 针对大学理工科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备、相关技术手段涉足不深、选题与工作意向不对应、不适应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的松散性等影响因素,提出加强辅导、加强教育、加强管理、提高选题的灵活性等对策,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分别进行阐述。

关键词 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理工科

Influence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 to Graduation Design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 Weidong, Xu Xiaoqin, Wang Zhenggang

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teaching mode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uthor’s address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China 224051

大学理工科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大学阶段所形成的各方面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全面检验和提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程度,以致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率和学校在相关行业中的口碑。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学校在招生和就业竞争日趋剧烈的教育市场环境下取得生存和发展地位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技能(结构设计技能、绘图技能、计算校核技能、工艺设计技能)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检阅和提高的手段。因此,学校应重视毕业设计,要动员教师和学生全力地投入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不少学者对毕业设计改革和质量提高进行了研究[1-3]。本文对毕业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和分析。

1 工科毕业设计影响因素

1.1 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完备

由于毕业设计的课题多种多样,实际的生产和科研往往与课程教学不同,它们的涉及面往往面广量大,不像所学课程那样学科分类清楚,可能涉及本专业以外、课堂教学未涉及而需自学的内容。

1.2 学生对毕业设计需要的技术手段涉足不深

大学课程的培养体系由于学时的限制,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相关的各类新的技术手段(例如CAD/CAM/CAE/CIMS/CAPP/RE等软件的应用技术、高级语言编程技术等)的全面培训,当毕业设计需要使用这些工具或技术手段的时候,不少学生显得信心不足。

1.3 就业压力的存在

毕业设计期间,正是学生忙于寻找就业岗位的时候,学生可能要去多个用人单位进行面试。现在不少单位除了面试之外,还把试用期也定在面试之后不长的时间内,这样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上投入不足,也对毕业设计的质量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1.4 毕业设计课题与就业意向不对应

毕业设计期间有不少学生找了工作,这些工作有的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有的与所学专业有一定的关系,而有的却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但不管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与否,都不与毕业设计课题完全对应,这会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兴趣,也会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5 实习效果不理想

实习的安排一般是相对集中,实习内容不少情况下由指导教师统一安排,而在其间有的学生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能按计划到实习地点进行实习。还有,即使到了实习场所,因为对实习对象不了解,在实习中只能看到其外形,看不到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图纸,弄不清其工作原理,而学生事先和事后对相关内容未进行必要的思考,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1.6 学生不习惯或者不适应毕业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毕业设计这样大型的实践性环节,学生是第一次经历,其中包括学习任务、工作任务,并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进行方案构思、方案论证和确定、具体设计。而学生习惯以考试来衡量学习状况,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程学习,对于这种以自学为主、独立工作完成相关任务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可能还不习惯。

1.7 松散型管理

毕业设计一般一人一题,或分担同一课题中的不同部分,要求学生独立或同学协作完成相对独立的任务,是用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环节,其性质决定了不能采用集中教学的模式,而必须采用教师与学生个别或小组交流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采用松散型管理方式,学生在支配时间、工作场所选择等方面比课堂教学更灵活。而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完成其他教学、科研任务,对学生的指导、督促和管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两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对毕业设计的质量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2 对毕业设计质量影响因素的对策研究

2.1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

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规定任务,在毕业设计期间,不仅要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加深理解,还要针对毕业设计题目的要求,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新的工作和学习要求。毕业设计应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但其间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督促和检查,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和工作模式,顺利完成对毕业设计这一学习环节的适应,完成学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过渡。

2.2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的实践性环节,其间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无疑会对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有益。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虽然要去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面试甚至试用,但有一点必须提醒学生,参加面试或试用固然重要,但其顺利毕业,在毕业设计中学更多的东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完成毕业设计是必须的。

2.3 提高选题的灵活性

对于就业单位确定比较早的学生,由于其就业岗位与毕业设计已确定课题可能是不相关的或相关度较小,这时应让学生在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的配合下,重新确定课题,找一个内容与其将来工作相关的课题来做,以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为将来工作做准备。

2.4 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相关实习的指导和检查

毕业实习一般是到课题相关的单位实习,在实习场所学生能看到相关或相类似的产品的状况。对于现场制作的产品或部件,由于其制作处于特定阶段,因此不能很好地了解相关的结构;而对处于工作状态的产品或部件, 一般也只能看到其工作过程;如果产品正处于拆解、维修状态,则实习效果会好一些。不管产品处于哪种状态,要取得好的实习效果,学生都必须在实习之先有针对性地查阅参考文献,进行预习,以在实习中做到心中有数,不仅看到产品或部件的外表、工作过程,而且要尽量把握更本质的东西。

2.5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对学生的管理

由于毕业设计属于松散性教学环节,对其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对于教师,要加强对其培养和激励,促进其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提高,要对其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量大小、工作职责、工作质量进行合理的规范。对于学生,要对其课题相关的内容、工作量(例如原理图、结构布置图、电路图、电气布线图、装配图、零件图的张数、说明书的字数)及格式要求等具体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加强过程性考核,做好日常的考核和工作进度检查,最终保证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是衡量理工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综合地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是学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对理工科学校的评估中,毕业设计也是检查的重点内容。本文对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理工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和相关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斌,程金林,等.毕业设计的管理与指导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81-83

[2]张记龙.加强大学师生素质教育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73-75

[3]楼盛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3):310-312

作者:吴卫东 许晓琴 王正刚

第三篇:浅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型走向“大众化”,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从良性的角度讲主要有毕业生就业绝对量的逐年增长,毕业生的地域流向、单位流向、岗位流向越来越合理,毕业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存在的不良现状主要有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毕业生待业绝对量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存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院校类型、性别、家庭背景和地域流向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

[作者简介]陶小江,重庆邮电学院光电工程学院(重庆 400065)

大学毕业生作为青年储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对他们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着个人事业的前途。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过去统包统分的分配模式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型走向“大众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大学毕业生这一重要人才资源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对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采用实证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

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

1997年高校完成招生并轨,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经历了两次低谷。1997到1998年是第一个转折时期。1997年由于香港回归等原因,人们对我国经济形势普遍看好,全国各界特别是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乐观,当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1%。而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国家机构改革、企业减员增效等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率降到76.8%。从1999年到2002年就业状况逐渐好转,就业率逐年上升,分别为79.3%、82.0%、90.1%、80%。2003年迎来了1999年扩招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生人数陡增67万,给毕业生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加上“非典”等因素影响,当年毕业生就业率比上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与2001年比下降了20个百分点,使毕业就业进入第二次转折时期。从1999年开始,扩招仍在继续,2004年和2005年分别比上年增加68万和60万毕业生,因而此后几年,毕业生都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

二、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良性发展状况

1.毕业生就业绝对量逐年增长

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145万人,就业率80%,就业人数116万人。200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就业率70%,就业148.5万人,超过2002年就业总数约32.5万人。2004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280万人,就业率73%,就业204.4万人,比上年增加55.9万人。

2.毕业生的地城漉向越来越合理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下基层或到西部地区发展。据中国社会调查所2003年6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地对2 000名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29%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去中小城市或西部地区发展,与往年相比增幅较大。2003年6月,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短短的13天内,全国累计有专科毕业生31 453人,本科毕业生12 276人、硕士以上毕业生34人报名,最后确定其中的6 000名志愿者赴西部地区服务。

3.毕业生的单位流向越来越合理

毕业生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投去了更多的关注目光。武汉大学就业处的统计表明,从1999年开始,该校毕业生到非国有性质单位就业的比例一路攀升,到2001年已窜升到20%。在武汉大学教务部的学生走向调查表上,学生最新的选择排序为:商业外贸、大型企业、教育科技单位、党政机关、财政金融部门、文化体育部门、城市建设环保部门、交通运输农业部门、自主创业。进入排行榜的新行当越来越多。国家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副司长孙文序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回答网友提问时说,2004年全国民营经济共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34万人,占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48%。

4.毕业生的岗位流向越来越合理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在高精设备或现代化生产线上从事操作、维护等一线工作,软件公司、网络公司中占员工总数80-95%的高校毕业生的绝大多数都是从事编写程序、设备调试和维护、实施工程等一线工作,金融保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咨询等一线岗位上也活跃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5.参加考研的毕业生越采越多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考研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过去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景象又开始在考研中重现,虽然不少毕业生考研是为了摆脱当前就业的困境,但考研对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素质,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是积极应对当前就业状况的表现。来自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连年创新高,2003年报名总人数为79.9万人,2004年为94.5万人,2005年突破100万,达到117.2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报考人数2003年为38.4万人,到2005年已高达60.5万人,净增1/3以上。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的不良现象

1.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毕业生待业绝对量逐年增加

据教育部有关数据统计,2001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0.1%,2002年为80%,2003年为70%,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3%,比上年略有回升。因为2003年是扩招后有毕业生的第一年,加上“非典”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年就业率过低。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从2004年开始,毕业生心态有所调整,更趋适时,但就业率的回升并不表现为一种大的趋势。到2005年4月底为止,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串为35%,要维持73%的目标并不容易。从待业人数看,2001年为11.8万人,2002年为29万人,2003年为63.6万人,2004年为75.6万人,2005年按73%计算也有91万毕业生待业。加上历年来的待就业毕业生人数,2002年7月,待就业毕业生51.2万人,比上年增加16.3万,增幅达46.7%,2003年7月,全国待就业毕业生总数为100万人,到2004年待业生总数达到了180万人。

2.就业状况呈学科专业性差异,农学、文学等学科专业

毕业生就业难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初次就业率比较高的学科为工科、理科,农学、文学、教育学是毕业生初次就业串较低的学科,2000年在10个一级学科中,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的理学为85.64%,最低的农学仅为52.71%,2001年就业率最高的工学为92.10%,最低的教育学为76.40%,2002年就业率最高的理学是87.30%,最低的文学为70.86%。

同一学科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也存在明显差别。以qooo年工学为例,当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0.25%,而在其354个被统计的专业中,初次就业率低于30%的专业28个,初次就业率处于30—50%之间的专业33个,初次就业率在50一?0%之间的专业40个,初次就业率在70—90%之间的专业140个,初次就业串处于90%以上的专业113个。可以看出,尽管工学毕业生就业整体状况良好,但各专业之间的就业状况是有显著差异的。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机械、自动化、医药、师范等科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哲学、社会学、法学、农学、林学、轻工、环保、管理等科类专业社会需求则较少。

3.就业状况呈学历层次性差异,专科生就业难

最近几年的各种数据显示,学历越高就业率也就越高。研究生就业率比较高,本科生其次,专科生就业较难。据北大“高等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在2003年6月上旬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显示,不同学历之间差距显著,专科生工作单位落实率为34.7%,本科生为77.9%,硕士、博士分别为90.4%和80.5%。与此结果相似,2003年6月20日教育部统计也同样表明专科生就业相对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签约率约为50%,其中,专科(高职)生签约率约为30%,本科生签约率约为60%,研究生签约率约为80%。

4.就业状况呈院校类型性差异,一般院坟、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据对2001年全国高校就业率的一项分类统计显示,从院校类型看,在研究生层次上,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串(97.6%)和部委高校就业串(93.8%)的差异并不显著,在本科生层次上,不同性质的院校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表现在直属高校本科生就业率(92.1%)高出部委高校本科生就业率(82.1%)10个百分点,而部委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又高出地方高校本科生就业率(75%)7个百分点,在专科层次上,教育部直属高校、部委高校和地方高校相差不大,分别为62.2%、62.2%和65%。

研究生就业率比较高,表明研究生的就业环境较好,社会需求旺盛,不论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还是部委高校,只要是毕业研究生就受到社会的欢迎。本科生的就业环境则有一定的挑战,不同类型院校的本科生在就业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说明社会对本科生的需求是有选择性的。从整体情况来看,重点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更为社会所认可。而专科生的就业环境则较为严峻,现在无论是何种类型高校培养出的专科生就业率都较低。

5.就业状况呈性别性差异,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几年普遍存在的现象。据2000年l-6月对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24%的男生、60%的女生和47%的用人单位认为4f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且很严重”。2002年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拒用女生,以身高、相貌等苛刻条件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条件,降低工资待遇以及岗位歧视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使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对女生的偏见、客观的生理条件在某些环境下适应性不及男生等客观因素,以及在就业竞争中女生的求稳心态更重,思想更保守,心理素质、动手能力不及男生等主观因素。

6.就业状况呈家庭背景性差异,贫困生就业难

据教育部有关资料调查统计显示,高校贫困生占20%左右,特困生占5—8%。由于家庭背景的差异,这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由于经济困难,不少贫困生面临包括自荐材料费、通讯信息费、交通住宿费、人才市场准人费、考试面试费、保证金,甚至还有人情费等在内的求职开销压力。由于经济困难,不少贫困生放弃了跨省、跨地区的求职,而选择本校、本市的人才交流会,加上一些高校的信息封锁,再加上存在于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使贫困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7.毕业生流向呈地域性差异,内地、农村、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吸纳毕业生难

由于我国的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仍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及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由于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增长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有大量的工作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这些地区经济活跃,市场发育相对成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大舞台。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把“留大城市、去沿海、进特区”作为地区流向的首选。一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毕业生,宁愿缴纳数千乃至上万元的教育补偿费,也不愿回生源地就业。据统计,1999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就业人数最多的6个省市依次是:上海市、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1998年这些省市人均GDP值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1、5、2、7、9、4位。而本专科生及研究生就业人数最少的6个省市区依次是: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和海南省。这些省、区除海南省外均为国家确定的偏远贫困地区,1998年其人均GDP值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29、23、25、16、31、15。可以看出,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实力的不平衡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这种巨大地域差异,必将使我国在高层次人才的储量上,东、西部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大,西部经济发展也将会因为人才的缺乏而受到严重影响。

四、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的思考

众所周知,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受社会、学校、家庭和毕业生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解决他们就业的压力和困难,亦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当前要做好下述两项工作: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降低创业门槛,蚊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整个就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建议,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巳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另外,要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

二是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大学毕业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就越来越迫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在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的特色,要求指导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建议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

作者:陶小江

上一篇: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论文下一篇:关于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