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音乐论文范文

2022-05-14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摇滚音乐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小说通过对于人物内在心理的细致刻画来体现人物形象特点,其手法使司汤达超越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成为撰写“心理小说”的第一人,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第一篇:摇滚音乐论文范文

音乐传播视野下中职音乐课堂的有效音乐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手段和形式的多样化,音乐传播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音乐传播速度和广度的发展为中职音乐课堂的有效音乐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文章以音乐传播视野下进行中职有效音乐教学的必要性为基点,从而为提高中职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历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音乐传播视野;中职音乐课堂;有效音乐教学;大众传播媒介

一、音乐传播视野下进行中职有效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从音乐传播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师是进行音乐教堂传播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音乐传播的监察者和接受者。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所进行的传播工作就会体现出身份的多样性。这种教学身份和教学职务的多样性对于在音乐传播视野下的中职音乐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传播上的职能和范围就会因其传播功能的散化而出现弱化。

而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其传播的音乐内容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学生比较难去分清当中音乐的精华和糟粕部分。尤其是在网络音乐方面,各种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和消极内容充斥着整个网络环境,出现了很多低俗和不雅的内容。而一旦学生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能对其中的良莠部分进行正确分辨,就很容易导致一些不利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当代音乐创造的商业氛围过于浓重,很容易出现一些趋于功利化的音乐產品。

从以上的不足点来看,大众音乐传播虽然对中职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但也存在着给中职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可能。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大众音乐传播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职有效音乐教学实践。

二、音乐传播视野下促进中职音乐授课内涵的有效性策略

音乐教学和音乐传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音乐传播是通过相关的传播途径,把相应的音乐类型和音乐形式利用各种各样的大众媒介散发开去,其传播过程具有发散性和随机性。而音乐教学则是一种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去选择音乐教材,进而通过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口传心教去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指导的过程,其实际的进行过程具有严谨性和方向性。音乐传播过程中的优秀音乐内容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和材料,而音乐教学则是专业化和成熟化的音乐传播过程,是音乐传播过程的专门化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将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转换,把握好音乐传播视野下促进中职音乐授课内涵的有效性,从而择优选择大众传播过程中优秀音乐文化,为中职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教学资源。

例如,中职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对多种音乐教材进行参考,挖掘其中在大众音乐文化传播下对于其中的优秀部分的应用经验和技巧,从而掌握相关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改变以往的以固定的文本的形式作为中职音乐教学的唯一指导材料的教学载体,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可以实现对社会上的多元化的音乐内涵的认知,促进音乐知识的学习。

三、音乐传播视野下促进中职音乐授课方式与教学历程的有效性策略

音乐传播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而得到实行的,人与音乐的接触没有任何的实际距离,人们通过对音乐的感性认识而达到对音乐知识的丰富化和多样化,从而在音乐世界中体会到相应的音乐涵义和意义。学生在教学课堂中所接受的音乐教学同样是一个典型的音乐传播环境的缩影。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音乐环境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采取某种在该情况下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去进行音乐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合理科学的音乐教学环境的设置中采取改革音乐授课方式和教学历程的有效性。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环境的设计方法,使学生在音乐的外部学习环境中得到相应的激发性因素,为其整个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历程奠定重要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授原生态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带到相应的田园情境当中,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直观地感受到真实的音乐风采。学生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直观体现,从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原生态音乐的深刻含义。

四、音乐传播视野下促进中职音乐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有效性策略

在音乐传播的视野下,存在中对音乐传播的实际效果的最终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这种评价方式也可以应用到中职音乐教学评价和反馈的实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在中职音乐课堂上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对学生的实际课堂音乐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客观科学评价的鉴定系统。在这个鉴定系统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在学习音乐传播过程中所确立起来的评价方法去对自身的学习成果进行多方面和多角度的自我评价,从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和不足之处,为其往后的音乐知识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另外,教师也应该建立一个与评价体系相适应的反馈方式,这种反馈方式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为教师下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例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评价反馈机制,具体表现为建立跨学期和跨学科评价。教师在该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可以参照上个学期的实际教学成果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手段的改进,同时也可以利用跨学科的评价方式建立起以音乐才能、艺术修养、音乐语言表达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多学科的混合评价体制,从而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一个多学科的评价背景和制度。

作者:管凌艳

第二篇:音乐剧《摇滚红与黑》音乐剧艺术元素分析

◆摘 要:《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小说通过对于人物内在心理的细致刻画来体现人物形象特点,其手法使司汤达超越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成为撰写“心理小说”的第一人,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音乐剧《摇滚红与黑》采用具有颠覆性以及突破性的法式摇滚乐与经典名著《红与黑》相融合,使其精彩纷呈而又意蕴丰富。《红与黑》叙事规模宏大,线索复杂,将一部长篇小说精简为音乐剧其难度是巨大的。同时作为一部“心理小说”,如何通过舞台以及音乐来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于此剧舞台效果、音乐来分析音乐剧《摇滚红与黑》的剧情发展。

◆关键词:音乐剧;《摇滚红与黑》;剧情发展

一、“动画书”式的舞台剧景

相较于其团队的另一部作品《1789:巴士底狱恋人》而言,《摇滚红与黑》的剧场要小很多,同时其道具多采用纸质道具,背景为3D投影,因此在豆瓣等平台上许多网友调侃此剧为“法国最穷音乐剧”。但笔者通过查阅关于其主创团队的访谈内容后发现,《摇滚红与黑》的舞台设计是极具创造性的,

通过纸质道具以及3D投影等设计可以营造出一种贴合动画的质感,使其扁平化。《1789:巴士底狱恋人》主要讲述的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下革命青年罗南与贵族女孩奥兰普的爱情故事,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动荡而激烈的,因此需要较大的剧场以及制作精美的道具以体现出其要展现的恢弘场景。相比之下,《摇滚红与黑》讲述的是一个人的故事,他的情感走向、人物关系以及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小舞台可以使观众将目光聚焦于主人公身上,“动画书”的设计风格可以让观众如同看漫画书版将主人公的人生历程览尽,使舞台上的人物与观众之间关系更加亲密,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剧中唱《暗夜曙光》一段,舞台上的两块3D投影屏幕显示出于连和瑞那夫人的头像在熊熊烈火中不断的浮现和烧毁而后屏幕又切换着几幅红色背景的图片,人物于连站在舞台上高唱着曲中的歌词“漆黑中我看到了一抹艳红,忘掉背叛,我激情的色彩在暗夜中闪耀”以及唱《为爱投降》一段,此段描述的是于连经历法庭审判后,舞台上的3D投影屏幕呈现出不断回旋的白色监狱栏杆给人以视觉上很强的冲击力。于连扮演者科莫是一位摇滚乐歌手,其音色特点为在唱高音时声音会变得略微嘶哑,此剧歌曲均为摇滚乐因此在演员的演唱下会显得具有张力,配合舞台呈现的效果可以达到表现人物心理以及情感的需要,使观众更能理解和体会剧中人物的不同形象。

二、用摇滚乐渲染人物情感

音乐剧《摇滚红与黑》启用了很多《法国好声音》的歌手,他们根据自己的声音特色与角色联系起来使舞台富有个性。

比如于连的扮演者科莫现年24岁,是一位摇滚乐歌手,在他身上具有一种天然的愤怒感,这也是摇滚精神的一种延续。于连出身于法国小城维璃叶,身为平民阶级的他因从小缺乏家庭关爱以及对于所处时代的不满使他产生一种向往自由、反叛命运的决心。在于连的身上处处散发着反抗、叛逆的气息而摇滚的内核就是反抗。因此选择科莫来饰演于连这个角色无论从其外貌、音色以及内心状态来说都是极为合适的。

在音乐剧mv《荣耀向我俯首》中科莫坐在沙发上用手指着镜头大声唱着“我要荣耀向我俯首,征服世界或一无所有,小恩小惠、小权小利,无足轻重。要意乱情迷的伤口,掌控你们脖颈上的绳,不满足于小恩小惠,蛊惑人心。”此曲作为音乐剧的主题曲节奏强烈,激情澎湃,充分体现出其内心中的不甘以及勃勃雄心。

瑞纳夫人的饰演者音色沉稳与其市长夫人的角色相符,在歌曲《爱情惹得祸》中与于连合唱,其与于连较为稚嫩的少年音相配合,更能衬托出人物所带有的矜持感,其歌曲具有摇滚乐的节奏感,在乐队鼓手的伴奏下,声声鼓点仿佛像夫人的心跳声又体现了其内心的悸动感。

剧中玛蒂尔德的父亲在于连娶走玛蒂尔德后所唱的歌曲“Ces peines perdues”中的“去珍藏你微笑,而你最好听仔细所有付出再付出也于事無补”一句,通过高音以及适当的停顿将父亲对于女儿的爱以及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

摇滚乐具有简单、直白且带有强烈节奏的特点并且能体现出人物的逆反心理。《红与黑》作为首开“心理小说”先河的著作,其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便是通过大段心里描述以及独白。因此用摇滚乐来做《红与黑》的音乐剧能将人物的情感表达的较为充沛,且音乐更具有张力可以给观众更为震撼的体验。

三、小结

《摇滚红与黑》无论从音乐以及舞台剧景来说都是具有创新性的。许多观众第一次观看此剧时都被其呈现的效果所震惊。与传统的“大制作”音乐剧相比,它更能与观众产生共鸣,舞台上的演员与观众之间关系也更为亲密。人物的内在心理以及情感用摇滚乐的方式表达更富有张力以及震撼力。人物形象在此二方面的影响下显现的更为立体和生动形象。

参考文献

[1]杨婷.探究法语音乐剧中的语言要素——以《巴黎圣母院》为例[J].戏剧之家,2017.

[2]王颖晖.论音乐剧音乐指导的必备素质[J].音乐创作,2013.

作者:郑佐一

第三篇:体验音乐 创造音乐

音乐学科教学法是音乐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充实了音乐教学论和音乐学科教育学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南。相对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及时总结、归纳国内的音乐教育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日本学者高蔌保治著,缪裴言、林能杰、缪力翻译的《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文版的面世,使我们能够了解、学习和借鉴邻邦日本的音乐学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

《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一书以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吸收、融合了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章节安排及整体结构方面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书中既有对音乐教育意义与研究课题的宏观把握,又有对音乐教育具体环节的微观分析;既有对音乐教育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状的批评与展望。应该说,这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对小学、初中、高中各级音乐教师和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具有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的一本佳作。

全书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从宏观层面阐述了音乐教育的意义与研究课题,并对音乐教育的历史概观做了简要回顾;第二部分(第三章)从中观层面对音乐学科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具体阐述,并对音乐学科的指导方法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第四至八章),对音乐学科教学各领域进行具体的实践指导,对教学计划与教学、教材与视听设备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做了细致深入的阐述。书的最后附有日本小学、初中和高中音乐的学习指导要领。

一、针对终身教育理念提出培养“感性”音乐教育观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于欧洲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随着终身教育思想普遍为各国所接受,其理论对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提倡“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主张“学校不应成为青年人的专利”,强调未来的国民教育体系应是连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种统合而协调的体系。在70年代进行教育改革的国家中,日本最先提出以终身教育为改革的目标。80年代,日本政府针对终身教育提出了有关教育改革的五项原则:国际化、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多样化、信息化、重视人格化。《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一书体现了五项原则指导下音乐教育领域对终身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推行,如探讨音乐教育国际化道路、体验音乐的多样化、重视多种传播媒体的运用、培养“感性”的音乐教育等等。

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该书作者认为:学校教育并不是对一个人的教育的结束,而只是奠定一个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的基础。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必须抓住愉快地学习音乐、探索音乐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要培养终身通过音乐来进行自我学习的愿望。音乐作为非语言的交流形式之一,应通过“音”来进行自我表现,通过音乐的表现来达到“心”(感情或情感)的相互交流。这就是说,学生一方面要能够通过声音来懂得别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即体验(或感受)音乐;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学习使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即创造(或表现)音乐,这正如国文学科以使用语言培养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作为目标一样。体验音乐和创造音乐,犹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构成了音乐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在音乐教育中,应使每一个学生产生各不相同的、属于孩子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感动”、“动情”,并把自己所感受到的“感动”同参与表现的意愿联系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诉诸于“感性”的音乐教育。

以“体验音乐、创造音乐”为目标的“感性”的音乐教育观,是《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一书理论思想的基础,也是高蔌保治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目的。由此,高蔌保治提出了音乐学科的研究课题:强调作为交流的音乐表现活动、精心选择音乐教材和教学教法、发展音乐感受力和判断力、体验多元文化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国际化等,围绕这几个课题,结合日本小学、初中、高中音乐学科的“学习指导要领”,针对音乐教育中的实际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二、针对音乐教育现状提出批评并探讨解决方法

与目前我国已出版的大多数音乐学科教学法论著不同的是,高蔌保治的这本论著不仅仅停留在以专业的语言对音乐学科教学法的各部分内容进行教科书式的介绍这一层面,而是在论述的同时针对日本音乐教育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尖锐的批评并寻求解决方法。这使得该书的写作在内容上更加富有针对性,从而使阅读者(该书面对的主要是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法。

1 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批判

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提出音乐具有情绪表现、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象征、身体反应、强化对社会规范的符合、树立社会机构和宗教意识的权威、为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服务、促进社会的凝聚力等在内的10种社会功能。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该着重强调音乐的哪几种社会功能?这是关系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也是多年以来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音乐教育界都颇具争议的问题。对此,高蔌保治的答案非常明确,他认为,“音乐对于人来说具有令人‘感动’和使人消除烦恼等功能,这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而且,通过看和听音乐所引起的感觉、所受到的激动,常常还会使人们产生参与表现音乐活动的欲望,即音乐的交流功能。从这种观点出发,作者反省了把音乐教育作为教养任务来进行的强烈倾向,认为当前的音乐教育,常常着眼于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原本所具有的愉悦、快乐的体验,以及通过音乐进行人际交流的教育,这正是导致小学高年级音乐课“成了令人讨厌的科目”这样令人遗憾现象的原因。如果学校音乐教育不是通过“音乐游戏”和“通过音乐进行交流”这样的活动来进行音乐教学的话,音乐教学就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所谓“歌唱训练”,是不可取的。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较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主要方向体现在从“传递中心教学”到“对话中心教学”的教学范式的转换,从“学科教学”到“综合教学”的课程编制的改变,从“公共知识”到“个体知识”的知识观的变化等等。高蔌保治所批判的日本音乐教育中的“教师中心”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中,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怎样更快更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的转型,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带给孩子们快乐的课程,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予以深入思考的问题。

2 对教科书与教材选择制度的批判

该书对日本教科书的编订和教材的选择

进行了两方面的批判。首先,作者认为日本教科书内容丰富、编排精致,但在歌曲、乐曲的选择上教育性太强,忽视艺术性和儿童的趣味性与生活情趣,使音乐课远离了孩子们的生活和感情,不利于学生体验音乐和创造音乐。其次,作者批评了日本教科书审定和推行使用的办法,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在遵照“学习指导要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编辑方针的前提之下,自由地选择教材,而不需要按照地域,以县或区为单位统一选择使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本身以及顺序等进行调整和补充。

目前中国中小学音乐课教材的使用与当年日本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基本上是由省或市、区教育管理部门统一选择使用教科书,音乐教师自身并没有独立选择教科书的权利,更谈不上自主地、创造性地拟定自己的教学计划,这种按照教科书内容进行的机械式教学在作者看来,就好比“预先配好的套餐”那样,是不可取的“填鸭式”教学。

作者提倡的这种由音乐教师自主选择教材的观念对于目前中国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大胆而富有挑战的。给予音乐教师充分自主权的做法,实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的选择要兼顾音乐素材的艺术性、教育性,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随时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改进,这些都对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与教师个人的审美观念、实践经验、职业信念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自主选择教材也是音乐教师创造性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允许部分学校教师自主选择使用教材,对培养创新型的音乐教师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 对教学评价方式的批判

音乐学科的评价是为了提高音乐教学和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帮助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也是音乐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简要回顾了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对于当时普遍存在的为投入“考试战争”、为选拔或排列名次而进行评价的现象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在日本,关于教育评价的思想、认识还处于混乱的状态”。

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过于关注学业成绩、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从而造成了评价目标单一化、评价内容片面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过程模式化、评价功能缺失化等诸多弊端,并引发了种种教育问题。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音乐教育已从单纯教授知识和技能转向教授体验音乐、表现音乐的方法,从而培养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不断学习音乐的愿望。音乐学习的评价,也从单一的对音乐技能、乐理知识等内容进行评价逐渐转向多元化的、发展性的评价。

达成度评价是以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保障学历、保障成长”为口号展开的一种量化评价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盛行于日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达成度评价的三种类型。作者认为,在无法改变考试体制的情况下,应提倡以学生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形成性评价为主,结合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人评价结合起来,发挥各种评价的功能,实施多样性的、兼容性的、连续性的教学评价,以促使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作者所提倡的这种评价体系正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被各国教育界所重视和推行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与奖惩性评价体系相对,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特点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形成性评价;他人评价、团体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自我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内差评价相结合,注重个体内差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定性评价。在我国,发展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模式,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探讨。正确理解、把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评价方向,展开科学的、多元的评价,是推动音乐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针对音乐创作教学提出具体细致的实践指导

该书关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论述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最富于启发性的。根据日本音乐“学习指导要领”规定的音乐学科学习目标,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通过表现音乐和鉴赏音乐的活动,培养爱好音乐的感情,培养对音乐的“感性”,在高中阶段还要加上培养尊重音乐文化的态度,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发展个性的、创造性的学习。作者认为,学校音乐教育所谓的“音乐创作”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的音乐活动”(这是音乐创作活动的主体)、“即兴演奏”、“记录创作的音乐”(如制作录音带、图形乐谱)。可以说,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现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

“即兴演奏”是作者重点介绍的一项内容。作者把即兴演奏的教学分为“节奏的即兴”和“旋律的即兴”两种类型。在有效地进行即兴教学演奏时,要牢记“用声音进行交流”这一要领,要使用乐句进行“问”和“答”,认真领会“问”和“答”之间的关系。即兴演奏教学的具体方法有:用节奏进行问答(交流)、以歌唱教材的节奏为主题作成回旋曲、用自由创作的节奏作成回旋曲、从节奏进行向旋律即兴过渡、用旋律进行问答(交流)、用旋律即兴作成回旋曲等等。

记录创作的音乐是区别于音乐即兴创作的另一种重要的音乐创作活动。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使用教材歌曲和欣赏曲等的主题、音列进行旋律创作;提示欣赏曲与其相似的歌曲旋律进行旋律创作;给诗歌配上旋律;借鉴现代音乐进行创作。此外,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探索“音乐创作”,如自己创造乐器、用录音机录制、编辑音响等等。

“创造”也是中国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四个内容标准之一。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然而,这一重要的音乐学习内容,在中国的音乐课程改革当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由于长期以来对依照课本教学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依赖,不少教师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缺乏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甚至有人认为“即兴创造”、“创作实践”的要求太高,脱离实际。如何走出音乐教学的传统观念,在课堂中更好地实施创作教学,在这一点上,《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给我国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和思路。

结 语

高蔌保治《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的日文版初版于1990年,时隔17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拜读这部著作时,丝毫没有感觉到时光流逝带来的“陈旧”之感。书中描述的许多问题,提到的许多观点,例如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乡土音乐进课堂、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等等,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音乐教育改革仍然有着诸多的启示。

《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给中国读者带来了“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地学习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感动”,“在共同的感动中进行心灵的交流”等“感性”音乐教育观念和方法,而书中数次提到的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母与子”的关系,教师为学生准备教材是“母亲为孩子准备可口的饭菜”等比喻,则流露出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热爱孩子、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的信念。体现在字里行间的这种“爱的信念”,同时也带给每一位中国读者音乐之外的另一种体验和感动。

作者:许 冰 马 达

上一篇:医院行政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