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研究——以大同市灵丘县为例

2022-09-12

201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改变老区发展面貌,以贫困老区为重点注重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共享发展,着力破解区域发展瓶颈制约,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由此可见,革命老区作为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产物,其贫困面貌的改变,对于推动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1 灵丘老区概况

灵丘县,地处晋北高原东北部,面积2732km2,山区面积其中87.6%的为,耕地3.33万hm2。全县现辖3镇9乡、254个行政村。

灵丘县1991年被定为国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2011年被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贫困村11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3 521户、3.11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5%,灵丘县仍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

201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3.8千hm2,总产量9.4万t。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共31.02千hm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7.0千hm2,产量68.8千万t,谷子播种面积4.3千hm2,产量11.7千万t,豆类播种面积3.6千hm2,产量3.9千万t,马铃薯播种面积2.7千hm2,产量32.8千万t;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78千hm2,总产量2.4千万t,其中:胡麻籽播种面积1.2千hm2,产量1.2千万t,葵花籽播种面积0.9千hm2,产量0.8千万t;除此之外还包括苦荞、莜麦、花椒等其他作物[1]。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2.4千万元,销售产值(现行价格)完成64.4千万元,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总产值20.7千万元,销售产值完成33.3千万元,制造业总产值29.3千万元,销售产值完成29.7千万元[1]。

灵丘县革命各类革命遗址共计达270余处,其中平型关大捷革命遗址纪念地17处,其他重点革命遗址30余处。主要包括平型关大捷遗址、115师动员会遗址、驿马岭狙击战遗址等众多红色资源;除此之外灵丘境内还有A级旅游区桃花溶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山寺、省级农业旅游空中草原等其他众多旅游资源。

2 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农业因素

2015年,农村常住人口占总常住人口70.18%[1],众多问题的存在使得以农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人均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地处偏僻,环境恶劣。灵丘县地处黄土高原,山多地少、气候寒冷,旱地多,水田少,引水浇灌田地十分困难。2015年第一产业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37%[1],全县总体经济状况较周边非贫困县仍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历史问题和自然条件的恶劣阻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进步,更限制了老区的发展。

道路修缮滞后。公路作为基础设施之一,是发展经济的基本要素。老区大部分都远离城镇、四面环山,现有道路仅允许两辆机动车并行,山体陡峭使得道路修缮成本高、耗时长、效果差,又因通往老区的道路往往是县内重要的运输道路,大型车辆堵车及事故时有发生,交通极为不便,大大降低了老区的可入性。

生产方式落后。过度的农村经济的落后和当地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灵丘人民以村为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上依旧沿用传统生产方式,规模小、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产品的销售,而且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众多的青年人外出打工,形成“空心村”,剩下的大多为终生从事农业的中老年人,其文化水平落后、思想观念守旧,大大降低了农业科技入户率,农业得不到开拓创新,生产方式持续落后。

2.2 产业结构因素

就目前灵丘县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农业发展一直处于落后水平,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业仅仅停留在对有限矿产资源的小规模开采上,缺乏农产品再加工业产业,缺乏特色农产品,无法反哺农业,更无法带动仍处于不成熟状态的第三产业。产业种类虽多,但管理粗放、经营能力不强,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经济主体,使经济发展难上加难。

2.3 资源开发因素

灵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及种质资源,但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其制约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整合不足,资源闲置。一方面,种质资源整合不足。灵丘土壤中富含硒元素,长期的农业种植,使得优良种质资源积累,形成了优质杂粮,县内杂粮品种类虽多,但众多的品种仅仅在某一区域进行了小范围的推广,并未在鉴定、评价、利用方面进行研究,更未以县为整体进行扩散,这直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红色资源闲置,县内红色革命遗址众多,加以开发和利用的仅为平型关大捷所在地附近的17处,其余各类重点革命遗址均散布于老区各处,小而散乱,各自为营,管理上的困难使得资源无法统一加以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

小规模经济,创新力差。灵丘老区经济虽然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但经济重心仍位于第一二产业上,第三产业发展欠佳,在促进经济、增加凝集力、提高知名度方面均能占据重要地位,经济的发展缺乏区域特色,集群效应结果不显著;老区虽然景点较多,但缺乏精品旅游路线的现象,使得老区一直处于小规模经济,产品、服务不能走出老区,在经济发展上效益低下,缺乏核心竞争力,其长期如此导致人民生活水平差,持续处于贫困状态。

3 对策建议

灵丘县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条件、绿色自然条件以及革命精神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但由于多种制约因素,导致灵丘县经济发展缓慢,老区人民生活水平落后,甚至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

3.1 促进农业保产增收

农业对于国家而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民而言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农业的稳定发展是确保人民生活的基础产业,对于相对贫困的灵丘老区更是如此。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发展速度。因此首先要利用农业现代化开拓农民思维,增强其市场意识,定期组织科学技术培训,了解农业政策、学习新农业技术,培养新型农民,坚持以农民为本的推广工作,充分考虑农民的接受能力和需求[2]。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其次,要加大农技推广人力资源的投入,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创新用人机制,鼓励更多的导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注入新生力量[2]。

3.2 产业融合,着力发展红色旅游业

灵丘县本身的一二产业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要尽快发展,尽快脱贫最好的方向就是整合现有资源,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可以为各产业提供相互利用并整合资源的机会,为参与融合的产业创造“双赢”的局面[3]。

加强管理。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注重管理,因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多头管理和无序管理。在旅游资源管理上,对景点土地、房屋等所有权不清晰的资源要明确其所有权,使产权明晰,减轻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对于旅游资源管理部门,要统筹安排,重点规划,责任明确,避免重复管理。

合理规划。旅游发展要树立“大旅游”思维,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淡化行政区划对旅游资源的限制,根据资源特色进行设计与开发[4],灵丘隶属大同市,其旅游业的发展也要依靠市区的带动,融合两地资源特色,规划形成红色旅游+历史旅游+绿色旅游,建立大同(云冈石窟、华严寺等)-浑源(北岳恒山、悬空寺、汤头温泉等)-灵丘(平型关、桃花溶洞等)一体的“红、古、绿”特色旅游路线,并以此树立景区形象,吸引游客,提升景区品位。

强化品牌宣传。对旅游宣传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械的内容传播上,应从其广告性、艺术性下手,积极建立官方微博、微信,成立网络宣传管理小组,利用专栏报道、新闻解说等艺术形式,突出趣味性和知识性,增强宣传效果;同时灵丘政府应积极向上级申请红色革命基地、党员实习基地,拉动县内客流量,逐步向外扩散“平型关”特色,重点吸引学校,尤其是党校,以及公务员等社会团体的关注,宣传并培育“平型关”红色品牌,打造区域品牌核心竞争力,以创造品牌价值为主,走高附加值的发展之路。

3.3 资源合理利用,适销对路

促进经济发展要建立在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上,众多的资源为灵丘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创新与突破是引导经济发展走向正确方向的唯一途经。

资源串联发展。资源串联发展不但能够综合当地资源,挖掘区域特色,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带动相关产业。灵丘县旅游景点及革命遗址众多,应努力发展“红色+历史”资源整合,创新资源利用渠道,优化资源特色,依托已有旅游景点的发展,逐渐带动正在开发或还未开发的遗址及资源;充分利用旅游日及其他相关活动,主动配合大同市旅游部门的组织与策划,形成市内旅游整体发展。

发展外省经济。灵丘县位于山西北部,距离北京市仅250km,首都的交通发达,为灵丘往返北京提供了便利,而灵丘优良的种质资源正好可以满足北京消费者对小杂粮的需求,因此,灵丘应由区域经济逐步转为省外经济,并利用红色资源“平型关”建立品牌,主打特色小杂粮,在积极打造优质杂粮生产基地的同时将产品销售面向北京消费者群体。

摘要:灵丘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制约其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资源闲置,本文基于灵丘县经济发展现状,从农业保产增收,产业相互融合、资源合理利用几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灵丘县2015年统计公报》

[2] 杜丽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1,(11):176-180.

[3]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04):46-52.

[4] 侯晓丽,董锁成,贾若祥.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5,(04):43-50.

上一篇: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的研究下一篇:红岭二桥加固改造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