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工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探究

2022-09-11

高职高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高, 甚至高于本科毕业生, 但是根据麦可思研究院《两成毕业生就业三年职业有转换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期发展报告》中对2007届毕业生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生化类职业转化率为54%, 高于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 (50%) , 化工类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为54%, 低于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 (60%) 。[1]这一高一低说明化工系学生的就业和择业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市场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 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满足岗位需求。才能为学生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适应生活、工作, 并不断创新的能力和本领。具体包括:终身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根据珠三角地区化工行业需求, 提高化工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主要有:

1 研究社会需求,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加强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力度, 提高核心课程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

课程体系构建紧贴珠三角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确定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目标是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高技术产业群, 产业结构将向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转型。中山的国家健康基地形成了以中西药品、生物工程、医疗器械、保健化妆品、健康食品、药包材等六大产业板块。高职院校成立化工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 根据行业需求,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确定核心课程。

麦可思研究院对珠三角某高职学院研究报告说明, 2011届就业和正在读本科的毕业生认为核心课程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重要的比例为74%, 但是认为核心课程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为52%。[3]重要度和满足度的一高一低说明未充分发挥核心课程功能。因此需要加强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力度, 提高核心课程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截止到2013年底, 化工专业教师全部通过项目化课程改革评审, 核心课程全部进行了一到两轮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 组织行业专家、职教专家和返校毕业生进行评价, 改革成果获得一致好评。

2 加强校企合作深度, 改革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环节, 对过程考核进行有效评价,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报告43%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需要改进的毕业生中, 79%的人认为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4]

化工专业立足“产教对接服务经济发展, 政校企合作助推产业升级”学院发展的大目标, 借助“政-校-行-企”合作平台, 走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均采用理实一体化方式教学, 专业核心课程均安排有专门的实训周, 同时安排大型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确保了整个实践教学达到课程总学时的58.7%。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将校内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生产性实训、综合实践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并保证了生产性实训达到了校内实训教学总学时的83.2%。

课程考核上, 改变过去单一的考核方式, 以形成性考核为主, 终结性考核为辅, 学生参与评价, 考核标准参考技能竞赛模式, 事实证明, 考核优秀的学生在招聘中, 就业中也获得企业的认可。由此可见, 考核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到很重要的导向作用。

3 组织学生团队运作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场,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有这样一个关键词:自主创业。报告主编、麦可思研究院专家王伯庆说:“自主创业, 今年的大学生中间自主创业全国是1.6%, 本科的是1.0%, 高职高专是2.2%。高职高专自主创业的比例高于本科。”但是王伯庆同时提到, 毕业生们自主创业的坚持度不高。[5]对2008届三年后在跟踪, 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坚持。政策扶植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场项目是由专业教师主持, 以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所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促进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实训、实践平台, 同时也是专业教师与学生公司的项目工作室。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场项目以公司化运作模式进行建设和管理, 应有规范的公司名称, 明确的经营目标, 具体的业务内容, 有效的学生团队分工与合作, 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目前该院化工专业已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山市雅轩化妆品有限公司”和两个院级项目, 正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探索。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场项目建设,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服务社会。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4 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 深化校园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企业文化是为企业利益服务的。它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 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它是通过过以下的功能来实现以上目的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企业目标的指引。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企业选才、用人乃至整体管理已从更深更广的文化层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课题。概括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要求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 是用人单位的普遍要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 员工创新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现代企业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继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新精神的毕业生才可适应社会的要求, 才能在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受到企业的欢迎。

总之,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从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知识素养、能力结构、团队精神、意志力与进取心等方而进行全方位考虑,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人才[6]。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适应生活、工作, 并不断创新的能力和本领, 是高职化工类学生的核心能力。要提高化工类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研究社会需求,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深度, 改革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环节, 对过程考核进行有效评价;组织学生团队运作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场,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 深化校园文化内涵。

关键词:化工,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两成毕业生就业三年职业有转换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期发展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1) :64-74.

[2] 刘洪一, 刘兰平, 徐平利.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及其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1) :49-54.

[3] [4]麦可思研究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2.

[5]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关键词解读[J].人才资源开发, 2012 (11) :104-105.

[6] 崔德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探究[J].2009 (5) :44-45

上一篇: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比较法考察下一篇:新课程下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