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认知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工程管理认知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现阶段较从前人们对档案的意识有所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较其它行业相比人们对档案的意识还是较为薄弱,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医疗系统基层单位的领导对档案工作缺乏档案意识、不够重视,与主体业务工作相比,认为档案工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

第一篇:工程管理认知论文

设计管理的认知与研究应用

摘 要 基于设计管理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通过认知设计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应用,能更加完善设计管理中的方方面面的细节,使设计管理趋于清晰和完备,保障设计活动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 设计管理 理论 应用

Cognitive of Design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HU Jing, LIU Hongtao

(Wuhan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Key words design management; theory; application

设计管理,在我国过去是没有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来学习研究的。直到21世纪起,我国专家学者才从国外学来一些理论并专著这方面的书籍,后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专业学科。因此,这是一门新兴学科。笔者是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后有幸从事到设计及设计管理工作。由此,笔者对设计管理理论用心学习研究并加以应用。所以下面简要谈谈对设计管理的一点认知。

1 设计管理的起源

设计管理的初始,是在20世纪60年的英国,它是由设计公司与其客户的关系描述以及在管理和战略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设计融入企业环境而诞生出的新的学科体系。有著名的英国设计管理专家Oakley著的《设计管理》,设计师Michel Farr撰写的《设计管理》等等。直到现在,各大行业和设计院校中将设计管理的交叉结合上升到了一个概念化战略,形成了一套新的设计管理理论框架。

2 设计管理概念

设计管理的定义:设计管理是为图谋设计部门活动的效率化而将设计部门的业务进行体系化、组织化、制度化等方面的管理。

具体讲,设计管理是解决问题的一项功能。设计管理功能是界定设计问题,寻找最合适的设计师,创造一种环境并使他们在既定的时间和预算之间内解决问题。设计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在于:(1)调查市场需求,清晰地阐明设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确定设计进展时间;(3)对设计进行预算;(4)寻找合适的设计师,组建设计团队;(5)在设计团队及有关部门间建立良好的沟通网络;(6)负责设计工作的协调直至成果上线。

设计管理涉及一般管理及一般管理的基本原则,如组织、财务以及指导控制设计项目小组。所以设计管理与其他管理形态并无不同,设计管理理论与其他管理理论之间有紧密的内在关系。

3 设计管理基本理论

构成设计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素为设计决策、设计组织、设计项目管理及设计创新。这些要素是需要合理的设计组织、环境以及有效的设计项目管理才能得以实现。而设计创新始终渗透在每一个具体的设计管理活动之中。它既是设计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达成设计成功的原动力。因为它在整个设计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在设计管理活动中,设计决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设计能否取得成功,设计目标是否能达到,设计获得经济成效等重大问题。所以,正确的设计决策在设计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而设计决策又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管理者要作出正确的设计决策,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正确了解自身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明确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设计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政策,设计战略的制定。在具体的设计项目管理活动中,主要体现在设计目标的确立,设计规划书的制订等。

设计组织是执行设计决策的基础和保证。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组织,各层次的设计目标就无法实现。而设计管理的目的就是如何使设计具有最大的效率。设计是一种交叉性的学科,一个设计活动的展开往往有不同专业类型的设计师和非设计组织成员的共同参与。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协调在设计各环节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潜能。

设计项目管理就是对某个具体的设计项目进行管理。因此,设计项目管理活动始终与设计的程序一起并行发展。也就是说,对设计项目的管理可视为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管理。对设计项目进行控制的内容与方法基本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程序性的,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总体目标与方向的正确性,它的内容包括正确地理解设计程序、制定切实有效的设计规划、实行设计检查等等。而另一类是技术性的,即针对设计项目的展开进行设计质量、日程和成本等方面的控制。设计项目管理是整个设计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作为对设计的管理,其过程就必须离不开创新,管理者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也必然体现在对设计发展各阶段的具体管理活动之中。创新与其他具体的管理形式不同,它本身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出自身的存在价值。管理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执行上级领导的命令和维持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转,而且要使部门内的工作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组织才能充满活力,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社会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作为管理者,总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就无法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4 设计管理内容及作用

设计管理的内容极具弹性。管理者在设计管理中具有什么样的职责、管理的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设计管理的内容直接受组织的层次结构、特性及设计组织的规模大小等因素影响。具有典型的设计层次管理内容细则为:

4.1 设计政策管理层次

(1)建立设计目标、制定设计策略。(2)界定和建立、维持设计标准。(3)进行设计检查。(4)组织设计活动。(5)评价设计结果。

4.2 设计项目管理层次

(1)计划、预算和管理设计项目。(2)招聘设计师及其他相关专家。(3)管理设计项目小组。(4)参加设计涉及到法律的有关活动。(5)评估每个完成的设计项目。

各类设计管理活动的内容,它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管理活动进入越高层面,策略性和目标性的内容就越多;管理活动在较低层面,一般都是程序性和操作性的内容。

著名英国设计管理专家Oakley曾在他著的《设计管理》一书中明确指出:在组织或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设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整个经营战略中,设计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这个战略中的一个部分。因此,它必须像对其他经营活动一样进行有效的管理,认识不到这点,设计有可能失败。Oakley的这一观点指出了设计管理作用的重要性。

5 设计管理的应用

认知了设计管理的有关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就有了一定的理论作基础,并加以研究运用,便得出一点工作经验与体会。如设计项目的管理,从开始前的管理准备工作的参与,组建设计队伍,进行设计检查及制订设计规划书等管理方面的工作入手,通常组建设计队伍,设计检查是由相关管理领导来组织建立和进行的,一般管理者做些事务性的工作,做好领导的助手工作。

制订设计规划书,是对有效的管理设计项目,确保设计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使设计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确保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至于偏离预定的方向和目标;为设计管理提供一个确切的依据,帮助管理者对设计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设计风险;帮助设计师进一步加深对设计内容的熟悉与理解,并使其尽早进入设计角色,积累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经验。

在参与设计规划书的制订过程中,了解基本内容为:Ⅰ设计目标;Ⅱ设计计划;Ⅲ设计要求。

设计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设计的成败,因此在制订设计规划书的过程中,设计的目标一定要非常明确。

设计计划主要是执行设计项目过程中对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安排。时间程序基本上可按照设计程序中各阶段的工作程序来安排。主要内容有:问题调查、问题分析、制订设计规划书、设计构想、设计概念评估、效果图、模型发展、设计评估、成本估价、安全与标准检测、细部设计、测试和修改、设计项目检查会议、设计报告编制等等。内容可根据设计项目的要求作合理的选择。

设计要求的主要内容抱括设计基本要求、设计的期望要求和成本三个方面。

另外,在设计组织与委托商在报价认可的基础上以及在设计项目开始前,必须签订正式的的书面协议书。签订设计协议书能达到更好地执行业务,避免工作纠纷等目的。设计协议书的基本内容:Ⅰ工程的内容与范围;Ⅱ提供必要的设计信息;Ⅲ设计目标与要求;Ⅳ设计管理要求;Ⅴ协议有效期;Ⅵ设计费用;Ⅶ付款方式;Ⅷ工程变更;Ⅸ取消和变更协议;Ⅹ原协议书失效;Ⅺ未尽事宜;Ⅻ法律仲裁委员会。还有知识产权协定和保密责任等。

在这些设计管理活动中,体会到:设计领导力固然重要,但应变管理的能力更重要。无论是预算、创新、工程发展、品牌命名,还是其他程序,都有着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设计可以发挥其最大作用,但任何想要取得更多更好设计效果的组织,都要使其多种职能配合设计工作,方可取得设计能够带来的最大效益。

在做设计专利管理工作中意识到,设计专利是体现设计管理成熟的一个标志。当设计项目结束后,设计部门应将设计成果向当地专利部门申请设计专利。《专利法》在授予专利的条件中规定,授予专利必须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基本条件。专利被授予后,持有人必须缴纳专利年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当各阶段的设计管理者在进行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沟通时,沟通的角色可能是各类相关人员,因此设计管理者的角色应随着工作内容和沟通对象的不同而进行变换。认识到这一点对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管理者意识到不同的设计环境下自身所肩负的不同沟通职能,意识到为了更有效地完成管理目标所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不同沟通技巧。在设计管理的沟通中,掌握共同的沟通语言很重要,从而管理者具有设计知识,设计师具有管理知识,唯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共同构筑起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虽然我国的设计管理是从国外成功的系统中借鉴而来的,但是我国的设计管理能够做到有所不同,能变得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为设计管理的发展提供新的见解,为专业人士所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圻,刘曦卉等.设计管理理论与实务.黄河出版社,2010.

[2] 杭间.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胡菁 刘宏涛

第二篇:基层医院档案的管理认知

现阶段较从前人们对档案的意识有所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较其它行业相比人们对档案的意识还是较为薄弱,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医疗系统基层单位的领导对档案工作缺乏档案意识、不够重视,与主体业务工作相比,认为档案工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为此在管理上就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加之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工作,在交接、归档的过程中不够严谨,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老档案人员离了岗,新档案人员进了岗,而档案交接手续还未办妥,以致出现档案数量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甚至有的基层单位领导或人事干部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交接,从而使得一部分基层单位档案工作前后脱节。

二是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按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要求,档案人员交接应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而在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不按程序办事,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的字也不签,从而出现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只有一串钥匙的现象,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是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一部分基层单位的领导把档案交接当作事务性的工作,看成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情,从而对档案交接准备工作很少过问,就连档案监交之时也懒得光临,使得基层单位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工作程序不完整。

作为一名基层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做好檔案交接工作,不仅是明确档案人员责任,维护档案安全完整,确保档案工作连续不断有序进行的需要,而且也是《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赋予档案人员的职责。如何做好档案交接工作,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档案交接要纳入基层单位的议事日程、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之中。档案交接是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尤其是基层单位负责人应把档案交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单位时要把好关,做到档案人员离职离岗先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然后再办理调动手续,对未办理档案交接手续的档案人员,不得签发调动工作通知,不得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不得离开原工作岗位,并要把档案交接工作纳入单位工作制度,列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之中。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那些明知档案交接手续未办理妥,仍然随意签发调令的人员,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依法进行处理。

二是档案人员离岗离职之前要认真做好档案移交准备工作。档案交接分为移交和接收两个方面,而认真做好档案移交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档案交接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于移交方来说在正式移交之前主要做好五项工作:①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帐物相符、心中有数;②对借出的档案要及时催还,一时归还不了的要问明原因,整理好借据,并在借据上注明原因及催还情况;③对未整理的零散文件材料要分类存放、清理排序,做到系统有序;④按档案移交要求编制档案移交文据及表格;⑤撰写档案移交说明。对于接收方来说,在接收之前要做好三项工作:①了解移交单位职能活动内容和工作活动情况;②向前任档案人员了解档案保管和档案工作情况;③必要时要了解或检查档案移交准备工作情况。只有交接准备充分,才能保证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认真做好档案监交工作。档案监交工作对档案交接起着鉴证和监督作用,因此在档案人员移交工作的过程中,都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监交。档案监交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按程序办理。档案人员交接,需由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或派人监交。交接双方在监交人员的监督之下认真做好移交、接收工作,做到帐物相符,手续齐全,并要在交接文据上注明交接时间、地点和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职务及移交清册、页数等。移交文据一式3份,移交人、接收人各执一份,单位存档一份。交接工作结束之后,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应在移交文据上签字盖章,以示对交接工作负责。

时代在进步,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视程度得到了不断提升,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有与新时期档案工作相需要的职业道德,与新时期主旋律相合拍的政治头脑,更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有与新时期档案事业相适应的知识层面,熟练掌握档案学专业知识,才能为社会和本单位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

作者:吴荔香

第三篇:小议对工程项目管理索赔的认知

【摘要】索赔是项目管理综合水平的体现。如何面对索赔进行项目管理,是显现承包商或业主的管理水平问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自己十几年来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对待工程索赔管理有如下一些认识。

【关键词】工程索赔 工程施工 项目管理

一、 索赔基础

1索赔依据一般包括建设工程招投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图纸、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合同协议、业主对承包商施工进度计划的批复、业主或监理下达的设计变更文件和指令、承包商与业主的承诺、施工方案、项目管理大纲、以及与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往来文件等。索赔价款或工期的计算一般参照承包商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或招投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预算定额、编制办法、机械台班单价,地方性的定额补充和编制办法,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往来文件为根据。

2应当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充分了解工程招投标文件和自身条件,通过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各环节相关的文件和往来文件以及法律法规,对事件存在的各种因素以灵敏的嗅觉与感觉寻找索赔机会,进行分析并确定是否符合索赔。

3通过对合同实施的跟踪、分析、诊断,发现索赔机会;进行事件原因分析,成立索赔方案;进行事件影响分析,确定工期或费用损失的索赔数值;收集证据,并且做到及时、准确地进行索赔报告。

二、索赔原则

1根据发生事件的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区分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实施办法进行索赔管理。

2熟悉相关法律和关联文件,一切皆以证据做保证,明确方向,积极实施。要求索赔要以清晰的概念和单刀直入的方法阐述并报告发生的事实,规避与对方纠缠,直接要求索赔。

3及时发现与报告,根据招投标文件与合同要求中有关规定提出索赔意向,意向书中应包含索赔项目(分部分项名称)、索赔事由及依据、事件发生起算日期和估算损失,务必附有详细的计算资料和证明。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意向书就可以大致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影响程度以及索赔意愿和要求。

4索赔意向书报告给监理工程师后应经主管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必要时应当会同部门总管、部门负责人和现场监理工程师一起核实。

5 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索赔意向书及时归档,同时收集证据,所有工程费用或工期索赔均须附有现场工程监理工程师已经认可的记录和计算资料以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三、索赔程序

1提出索赔意向

⑴通过对事件的分析与比较,及时发现并准确把握索赔机会,提出索赔意向。

⑵当发现索赔事件后,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意向通知,明确表示对事件的索赔意愿和要求。

2索賠工作准备

⑴通过对合同实施的跟踪、分析、诊断,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事件经过、前因后果,掌握事件真实情况。

⑵针对事件损害的原因和范围进行分析,判断索赔事件是否具备法律依据。

⑶进行索赔事件影响分析,研究事件影响损失程度和结果,确定索赔价值。

⑷应在索赔事件持续期间一直保持有完整的索赔理由、索赔事件的影响、索赔价值的计算等详细资料和记录。

3索赔分类时限与过程

⑴图纸延期的索赔:当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的规定时间内,承包商可以得到由业主或其委托的设计单位免费提供的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资料,接受技术交底,否则承包商可以依照合同约定提出索赔申请,以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的规定时间期满后的第2天为索赔起算日,收到图纸及相关资料的日期为索赔结束日。

⑵恶劣气候导致的索赔:一般为工程损失索赔和工期索赔;此类索赔计算应在恶劣气候条件开始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恶劣气候条件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

⑶监理工程师导致的索赔:以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指令当天为起算日,按其指令完成该项工作的日期为索赔事件结束日。

⑷工程变更的索赔:一般是指工程项目已经在施工阶段或此后进行的设计变更,或工程施工项目增加或局部尺寸、数量变化等,因此承包商应为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工程变更指令或业主下达的变更文件日期为起算日,变更工程完成日为索赔结束日。

⑸不可预见引起的索赔:由于在工程招投标时施工图纸或其他技术资料不全,如地质、地基处理等项目使承包商无法作出正确计算,此类一般索赔工程量增加或需重新投入新工艺、新设备等费用和工期。承包商计算索赔起算日应在双方确认未预见的情况开始出现的第一天为起算日,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

⑹外部环境引起的索赔:由于外部环境条件影响,如征地拆迁、施工条件、用地的出入权和使用权等属业主原因引起的索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计划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经业主协调或外部环境影响消失日为索赔事件结束日。

⑺承包商原因导致第三方纠纷的索赔:由于承包商延误工期导致业主违约于第三方,以施工合同约定工程交付日为起算日,办理交付使用手续后为结束日,同时转移第三方要求的赔偿于承包商;由于质量问题违约于第三方,承包商除按合同规定保证质量达到合格外,同时转移第三方要求的赔偿于承包商。

⑻如果索赔事件持续存在,28天还不能算出索赔额和工期展延天数时,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工程师合理要求的时间间隔(一般为28天),定期陆续报告每个时间段内的索赔要求和索赔证据资料,在该项索赔事件的影响结束后的28天内,整理索赔论证资料并累计索赔总额,做出最终索赔报告。

4事件记录

⑴索赔意向书提交后,就应从索赔事件起算日起至索赔事件结束日止认真做好同期记录。索赔事件造成现场损失时,必须做好现场情况资料收集和影音资料的完整收集,且装订、说明后通过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作为索赔证据。

⑵记录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和过程中现场实际状况、造成现场人员、机械设备的损害和闲置清单;工期延误时间;损害影响程度;费用增加项目的所需人员、机械、材料数量、有效票据等。

5 阶段性索赔报告

⑴当索赔事件在持续进行时,承包商应当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索赔事件的阶段性索赔报告,说明索赔事件的损失款额和损害影响程度以及工期索赔。

⑵当某项索赔事件通过长时间影响结束后,应该累计结果作出最终索赔报告。

6最终索赔报告

⑴当索赔事件造成的影响结束后,应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⑵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正式文件。 ②填写索赔项目、依据、证明文件、索赔金额和索赔工期的申请表。 ③己批复的索赔意向书。 ④索赔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束的过程描述及其编制说明。 ⑤与索赔事件有关的各种往来文件,包括证明材料和计算资料等附件。

六、结论

总之,工程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索赔是一项知识和技术面很广,复杂而又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不但要善于发现和把握索赔机会,还要善于收集与整理索赔有关依据和资料。要对合同中索赔事项深刻理解,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充分理解招投标文件、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业主、监理、承包商之间签订的合同协议以及各项往来性文件与相关法规,按照依合同、重证据、讲技巧、树信誉的原则,及时、准确、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索赔工作,这样才能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取得效益最大化。

作者:于丽娜 盛秋生 华兴华

上一篇:农学本科毕业论文下一篇:本科小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