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本科毕业论文

2022-05-12

小编精心整理了《农学本科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积极开展毕业实习实践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毕业实习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农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大国三农”情怀、劳动教育、奉献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中。

第一篇:农学本科毕业论文

地方本科院校农学专业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农学专业面临的招生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老化等问题,提出了结合地方实际,正确定位专业方向,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等措施,使传统农学专业走出困境,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且实际应用能力强的人才。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农学专业 改革

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安康学院教改项目(编号:JG03209);安康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01514)。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专科院校通过合并升格为本科高校院校。这类院校很多带有以往师范专科的办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实现从专科向本科的实质性转型,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农学专业作为众多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之一,面临诸如招生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老化等问题。如何改革地方高校传统的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众多本科院校涉农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目前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备兄弟院系借鉴。

目前地方本科院系农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1.新建本科院系农学专业新生报到率低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新建高校的不断增加,高考考生可选择的专业范围也越来越宽,甚至即便拿到一纸通知书对不满意的专业依然可以选择放弃。对这一问题,在新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表现得更加突出,而对于“冷门”专业新生报到率更低,农学专业甚至到了难以开班的程度。从安康学院2006年—2009年四年的农学招生情况来看,2006年和2008年招生人数均为30人,而两届新生报到人数分别为16人和10人,2007年和2009年停招。招生的困难造成了招生计划的浪费,办学资源闲置,学校办学声誉下降等负面影响,于是学校综合考虑对农学专业实行隔年停招。

2.传统农学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

新建本科院校中传统农学专业是由以往高职高专甚至中专农校升级而成的,形成了固有的培养模式,农学本科专业一般模仿其他院校本科的课程设置,仅讲授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院校差距较大,同时也存在与其他名牌高校农学专业同样的问题:(1) 课程体系设置单一,主要是围绕农作物生产技术,而对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开设很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2)知识陈旧,教学中照本宣科仍很严重,没有把现代科研成果有效地融入教学中。(3)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用于理论学习的时间偏多,实际动手和操作较少,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少,进入社会后适应期长,在工作中缺乏创造性。(4)教育方法死板,以灌输式为主,考核方式单一,造成学生只注重理论的死记硬背,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而作为身处以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地区的地方高校,农学专业还存在与当地农业生产脱离等问题,未能有效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3.投入不足,实习实践条件难以满足本科教学要求

实习条件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综合技能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安康学院为例,2006年升本建院以来,学校重点是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在实验室设备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相对投入较少。在农学实验实习方面的投入平均每年约10万元,远远无法满足本科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

4.学科建设缺乏后续人才

以安康学院为例,从新建本科院校中农学专业的教师层次结构来看,虽然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60%以上,但学历多为本科以下且多数为高职高级讲师转聘而来,45岁以上教师占70%以上。学院作为新升本院校虽不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但从办学的综合效益出发,对高层次农学人才引进相对较弱,致使年青专业教师人员比例较少,教师队伍人员缺乏后继人才,已严重制约了专业的发展。搞好专业建设,离不开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能适应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师资队伍。

地方院校农学专业改革的方向和实践

1.政策调整为传统专业带来发展契机

2003年—2012年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均涉及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要求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同时陕西省制订的“振兴计划”已实施了3年,为涉农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政策的支撑为我校的农学专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院系召开多次研讨会,认为利用好政策,改造好专业,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开得好,办得稳,学生能学有所长,稳定就业。

2.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正确定位专业方向

安康市是秦巴山区以农业为重要财政收入的地级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主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通过这几年的实施成效显著。作为地方院校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再结合好的政策支撑正确定位专业方向,改革专业,才能使传统专业焕发新的活力。根据这一思路,我们于2010年改革专业方向,确定植物工厂化生产作为农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2010年、2011年两年的招生为30人,报到人数分别为26人和25人,报到率均超过80%以上。招生的良好局面,让我们更有信心办好专业,2012年学校下达的农学专业招生人数提高到40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培养出能适应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这是我校农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训练

专业方向调整后,我们同样意识到专业要有特色,必须要有不同以往的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实行“3.5+0.5”培养模式,即7个学期校内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农技实践和农业管理实习,近一步提高对专业工作的认识。

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实践训练的课程设置方面作了大力的调整,以模块化形式替代以往单一的课程实习。此模块化实践训练方式将相关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开设,如植物快繁技术、工厂化育苗与无土栽培、设施栽培等理论和实验课程安排都在第6学期,实习课程植物工厂化栽培管理实习模块开设3周,使学生掌握从植物组培、育苗和栽培管理的整个技术环节,改变了以往只针对某一项进行实习,学生动手少,效果不佳等缺点,提高了实习的整体性。2010年在2008级农学专业进行了设施园艺、植物生产学的课程实习的模块化试点,实习不仅进行了实地参观、还进行了蔬菜育苗嫁接技术的训练,学生均反映提高了对专业的兴趣,实习效果好。同时学院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先后与安康市农科所、汉阴县农业局、西安植物园等相关单位建立8处实习基地,保证学生既能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式又能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实际,达到实习应有的效果。

4.完善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专业方向确定后,通过多次讨论和征求部分企事业单位专家意见,形成了新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理解掌握植物工厂化生产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理念,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在基层生产一线从事与设施农业产业有关的设施作物生产和管理、种苗规模化生产和管理、设施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在对实践课程进行模块化的改革后,对理论课程也作了大的调整,课程设置上力求精炼专业课程,弱化深奥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课程的课时比例,如将遗传学和植物育种学两门课合并为植物遗传育种,提高设施园艺、设施栽培等课程的课时量,最终建立“专业课程精,实际应用强”的课程体系。体系重点以植物工厂化栽培技术和农业园区规划管理两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开设农产品贮藏和加工等选修课,要求学生既要懂技术又要懂一线生产的管理,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现状,为以后到农村从事“村官”、“技术员”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进行改革调整后,招生报到率的不断增加和较高的就业率使传统农学逐渐走出停办的困境,学院在人才引进、实验设备等方面也相应地增加投入给予扶持。专业改革是一系统工程,既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人才得到社会认可,又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才能真正使传统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新华网,2010-06-06.

[2]张来武.以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12,(4):5-8.

[3]高贵临.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农科教育新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2,(03).

[4]叶取源.加强农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07):20-21.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安康

作者:李川 王军

第二篇:思政教育融入农学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积极开展毕业实习实践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毕业实习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农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大国三农”情怀、劳动教育、奉献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中。坚持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于毕业实习全过程,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和本领。

关键词:教学改革;思政教育;毕业实习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也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栽培、作物遗传育种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作物生产、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农业教育与科研、生产与经营、推广与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毕业实习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重要的必修课,通过实习能提高学生的作物生产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我国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1]。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方针的重要途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对毕业实习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积极探索毕业实习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路径和方法。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融入毕业实习过程中,使学生提高作物生产实践能力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

1 农学专业毕业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农学(绍骙实验班)、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重要的实践课。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通过参观实习基地、作物生产实践、大田实验操作等实习环节[3-4],熟悉气候、土壤和管理措施对各类作物的影响,掌握各类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和大田管理关键技术。通过毕业实习,指导学生将农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大田生产实践中[5],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实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的教学形式。毕业实习不仅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化职业意识、群众观点、劳动观点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

2 挖掘毕业实习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施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课程思政,再考虑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毕业实习。通过多种方式学习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知识,教师谈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通过课程思政教育使学生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优秀品格,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7]。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育人理念和方法[8]。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所传达的价值有机结合,是实现专业课思政育人功能的关键[9]。通过学习和研讨,充分挖掘和梳理毕业实习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寻找毕业实习与思政素材的结合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毕业实习全过程,以达到增强实践能力与思想引领相统一的效果。

3 课程思政融入毕业实习的路径

3.1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毕业实习 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10]。农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涉及作物施肥时,向学生讲解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施肥技术,要适量施肥、避免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不仅造成肥料的利用率降低,还会污染土壤环境,影响土壤安全和生态平衡。这时,将美丽中国理念引入实践教学,向学生讲解美丽中国的要求: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号召学生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11]。

在农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向学生讲解选育优质、高产、抗病虫作物品种的重要性,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尽量避免过量施用农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作物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宜的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对于不耐连作的作物,需要掌握在一定种植年限内进行轮作。合理轮作能有效地防止土壤养分失调,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这时,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向学生讲解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们国家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1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命运[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3.2 将“大国三农”情怀融入毕业实习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設[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毕业实习持续时间长,在实习过程中将“大国三农”情怀融入实践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学专业学生要有“三农”情怀。向学生讲解河南农业大学校歌《绿色颂》歌词中“农大人热爱绿色,甘愿为农业奉献”“农大人护卫绿色,立志为农业攻关”很好地诠释了一代代农大人的“三农”情怀。

通过课程思政教育,使学生增强爱农村、爱农民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号召学生为我国脱贫攻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贡献。以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为目标,指导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

3.3 将劳动教育融入毕业实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劳力劳心,亦知亦行”,这句话深刻阐明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是“五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教育是“五育”的落脚点。长期以来,由于多数学校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劳动教育,使得“五育”中的“劳”体现得不够充分[14]。实际上,实习实践是最好的劳动教育。

在進行毕业实习过程中,将劳动教育融入毕业实习全过程,指导学生参加集体劳动,参与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田间管理、成熟收割过程,结合毕业论文课题完成相关作物的施肥、播种、管理、取样等工作。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向学生讲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劳模精神,号召学生向劳动模范学习,使学生把所学农学知识应用到生产领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毕业实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15]。毕业实习引入劳动教育,做到增强实践能力与思想引领相统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弘扬劳模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3.4 将奉献精神融入毕业实习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报效人民的奉献精神,提高学生为农业奉献的意识[16-17]。在进行毕业实习过程中,将奉献精神融入毕业实习,向学生介绍袁隆平、郭天财等农业专家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向学生讲解袁隆平以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为己任,不畏严寒酷暑,数十年如一日,奔波在田间地头,并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多次实现了水稻增产的目标,为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号召同学们以袁隆平为榜样,要有奉献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奉献自己的青春。

郭天财是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田间几十载,无怨无悔,奉献社会。他积极开展小麦高产优质技术研究、小麦生产技术培训,并向农民普及推广小麦生产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小麦生产难题,为河南乃至全国小麦生产做出重要贡献。号召学生学习他无私奉献精神,农学专业大学生应该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根据新时代“三农”需求,为我国农业生产、乡村振兴作贡献。

3.5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毕业实习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农学专业实习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18]。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二十四节气”。“小满”节气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19],即将进入成熟期,麦类作物离成熟收获不远了。“芒种”节气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农民要忙着收割小麦、种植夏季作物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丰富的科学、哲学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20]。

农学专业毕业实习中涉及作物施肥技术时,向学生们介绍《吕氏春秋》《荀子·富国》《论衡·效力》等著作中有关施肥方面的论述[21],使学生们了解中国古代已经重视施肥,在农业生产中进行施肥,在当今作物生产中注重平衡施肥,做到科学施肥。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2]。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努力从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4 结语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对毕业实习进行了教学改革。在毕业实习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做到增强实践能力与思想引领相统一。学习思政教育知识和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和梳理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生态文明教育、“大国三农”情怀、劳动教育、奉献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毕业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教育融入毕业实习,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5-60.

[2]赖金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5):136-139.

[3]刘伟,邢冉冉,马宗斌,等.《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决策探索,2019(7):49-50.

[4]邵瑞鑫,王泳超,郭家萌,等.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各论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以玉米栽培学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9(18):255-256.

[5]李伶俐,朱伟,李文,等.《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87-188.

[6]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7]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1-6,15.

[8]杜震宇.生物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10.

[9]张果,刘春奎,王建民,等.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卷烟工艺学教学改革探索[J].轻工科技,2020,36(7):222-223.

[10]张运林,田玲玲,孙秀华,等.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进高校课堂的实践探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5):8-12.

[11]刘春奎,贾琳,李文,等.烟草工程专业《烟草原料学》在线教学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0):17-18.

[12]秦书生,张海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唯物史观阐释[J].学术探索,2018(3):29-34.

[13]周妍,莫丹.生态文明教育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7(19):61-63.

[14]赵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57-164.

[15]耿乔.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46-47.

[16]刘明合,王玉萍.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及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8):182-184,188.

[17]马光恕,廉华,盛云燕,等.将思政元素融入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84-185.

[18]陈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文化产业,2021(10):108-109.

[19]隋斌,张建军.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价值及传承发展[J].中国农史,2020,39(6):111-117.

[20]于海燕.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建设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22(1):43-44.

[21]谭黎明,谭佳远.古代农田施肥理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1):7296-7297.

[22]孙芬,周力.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文化记忆[J].文学教育,2021(5):164-165.

(责编:张宏民)

作者:贾琳 李文 吴刘记 邵瑞鑫 张丹 邢冉冉 刘春奎

第三篇: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地方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的相关对策,希望对指导当前我国农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实践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学类本科专业;就业;探析

当前,地方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事实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既是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需求,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形势下,研究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求解决策略,促使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1.平均就业率低。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3年9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0%,2004年同期为73%。而2005年教育提出的明确目标是,就业率必须达到73%以上。但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30-70%之间,明显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情况。而据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发现,近年来,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总体水平偏低,相比其他专业,差距更是明显,如表1显示,2006年与全国本科就业率相差5%以上,2007年、2008年差距有所缩小,但2009年的就业率又下降了,基本恢复到2006年的低就业率状态。

注:数据来源于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http//www.mycos.com.cn

2.专业间就业率差距明显。农学类中各专业的就业率相差很大。如表2所示,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就业率相当高,均超过同年全国农学类各专业就业率,而同是农学类专业中的园林专业等专业就业率较低,与同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差距达到十个百分点以上。

注:数据来源某农业大学“2008届、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综述”

3.毕业生就业区域和职业选择狭窄。根据某农业院校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研,如表3所示,从选择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等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区域和一线大城市,选择在本省就业的占比率为39.52%,省外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分别占就业人数的比率为:12.22%、7.62%、6.44%、3.48%、2.89%、2.53%,毕业生较少到西部地区及较边远的地区就业,所占比率不到0.003%;从选择职业看,如表4显示,主要集中在教育单位、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出国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极少。就业区域和就业职业都相对比较狭窄。反映出当前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心理存在偏差。另外,调查也发现大部分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值过高,而现实中却很少能够满足毕业生的愿望[1]。

注:表3和表4数据来源某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数据。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大学规模急剧扩张和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系列的现实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农学类本科专业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在求职的时候遇到更多的阻碍,因为社会上的众多招聘职位虽然广泛,但针对性不强,且往往缺少涉农行业的相关职位。而且传统的轻农思想,跳出“农门”的观念仍影响着农学类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偏离农村、偏向城镇,偏离欠发达地区,偏向经济领先的地区,偏离农业、偏向非农行业等,这更加剧了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度,就业形势比起其他专业大学生更为严峻[2]。

二、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个层次的,其中有社会因素与学校因素,也有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自身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农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起其它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农业的发展算是特别缓慢,农业还处在极其艰苦的初创阶段,甚至有人还认为农业发展处在“高原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良现状严重束缚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虽然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但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普遍轻农、贬农的思想仍占主流,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困难。如表5显示,2004年进入农业系统就业的学生占总就业量的63.16%,2005和2006年占就业总量的比基本持平,而2007年农业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较严峻,进入农业系统与总就业量的比只有33.63%左右,下降趋势明显。

注:数据来源于某农业大学近四年来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比较严重。2010年初以来,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劳动力供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很好对接,加之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的巨大调整,形成了“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民工要进城、干部要分流、军人要转业”的尴尬就业情形,进一步加剧了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

缺少宽松的创业环境。社会对广大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各种养殖业、畜牧业,创建花卉蔬菜果品基地等自主创业,严重缺乏宽松的创业环境,最关键的一点是缺乏风险投资机制,很多人不愿将资金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农业产业,甚至对大学生创业持不信任态度,更别说给他们机会,导致农学类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很低,更加剧了就业的竞争。

2.学校因素

对校外办学因素利用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较为陈旧、专业面不够宽、实践训练较少,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偏弱,适应性较弱,无法满足社会对农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面向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层次较低,力度不够大,缺乏针对性,使学生被动的参与就业指导,指导效果不良。而学校传统的以依靠自身校内资源为主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

3.用人单位因素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不愿给学生太长的工作适应期,偏爱实践技能较强且能直接进入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生产经营的学生。而学生在校期间,由于高校的硬件和软件的相对不足,没有太多的条件按德国等国家的人才培养途径给学生较多的专业实训机会,这一现实矛盾一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在市县级以下的基层单位,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但由于机构精简,限制进人指标,再加上财政方面的困难,让人才引进工作无法开展。

某些用人单位的思维误区影响了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在多数用人单位的意识中,农业院校毕业生就应该从事农业,否则就是“不务正业”。也正因为这种对农业院校认识的偏见,使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艰辛。

4.毕业生自身因素

毕业生就业心态制约了自己的就业空间。目前大学生毕业前所具有的各种不良心态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情况,很多毕业生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等原因呈现焦虑恐慌、消极悲观、盲目屈就等心理状态,这些不良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毕业生头脑中“与其下基层锻炼,不如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与其随便就业,不如在家待业考研”的想法很有受欢迎[3]。

自身综合能力较弱,缺乏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讓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大大减少了就业的可能性。

三、提高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观念方面的,有制度、体制方面的,也有政府、社会、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更有大学生与学校自身的问题。要探寻适应当前形势的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不能单靠其中一方面的努力,这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齐心合作与支持。

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就业市场

(1)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双管齐下推就业。法律政策调控是基本手段。切实加强人才市场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成立完善的用工合同仲裁机构,公开审理各种典型案例和各种用工纠纷,增强普通百姓的法制意识,使人才市场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经济调控是重要手段。正确使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对人才资源配置起到引导、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2)深化体制改革保就业。消除大学毕业生流动就业的各种障碍,进一步破除地区壁垒和行业壁垒,解除大学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推进大学生合理自主流动。户籍管理制度需改革,把户口迁移转变为户口登记制度,删除计划经济时代附加在户口上的各种福利或者限制,通过法律的完善和健全加以规范,倡导以合同或协议方式来规范毕业生择业的“来去自由”,解除束缚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要改革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并改善对无档案保管权单位的服务工作,坚决取消因毕业生流动而收取的一切不合理收费政策,大力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2.地方农业院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改进就业指导

(1)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农业院校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切实拓展意识,既要依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而大力改革办学体制、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加强创业教育。点燃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4]。

(2)完善指導体系提高指导效果。加强农学类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我国农业发展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观念上加以积极引导,使其对就业的形势和对所学专业的美好前景有所了解,为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3.用人单位应变革的用人观念,构建长效用人机制

(1)树立科学用人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工作要以人为本,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培养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人人是人才的文化氛围,将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完善地结合起来,培育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应通过优化用人机制,严格聘任制,引进人才,坚持人才流动并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来建立长效用人机制。创建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当企业精神、文化真正融入每个员工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并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4.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1)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改变他们固有的专业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专业的实践训练。可尽量多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老生与新生“一对一”的谈心交流活动;请一些在农业战线上做出巨大贡献、成绩显赫的老校友给学生们现身说法介绍成功的经验;参观实验室、实习基地、荣誉室以及科研成果的展示会,纠正他们的专业思想,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专业思想。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基层意识,增强农学类专业学生对农村基层理性认识,并让其切身体验基层生活。

(2)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到企业和农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训练,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农学类专业学生应特别重视科学思维的训练,探索新的途径、模式去思考问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更多新的规律,创立高境界的新理论。打破老的就业传统,树立现代的择业观念,为大学生自己增加择业、就业、创业的机会。此外,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为增添自己的就业竞争的砝码,平时还应当特别注重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打造自己,提升综合素质[5]。

参考文献

[1]周丽明,卢菁.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探索研究,2010(15).

[2]王浩.浅谈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8(5).

[3]吴燕丽,冯颖竹.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8(3).

[4]邵华,刘志成.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李筱英,唐海波,等.关于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6(l).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欠发达地区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EIA08026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朱冬莲(1983-),女,江西瑞金人,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张继河(1973-),男,江西泰和人,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朱冬莲 张继河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研论文下一篇:工程管理认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