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教学设计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真菌教学设计范文

真菌教学设计汇总

《真菌》教学设计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 张爱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2.说出真菌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到真菌区别于植物和细菌的特征。 2.尝试将观察到的特征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 真菌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

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真菌的图片,以菌治虫的视频,真菌孢子繁殖的视频。 学生:发霉的橘子、面包片、食用的蘑菇、放大镜。(生物材料放在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蝗虫被分解》),天呐!这只蝗虫怎么了?(学生纷纷提出猜想,教师对其中有创造力的想法和正确的想法给予鼓励。)

教师解释:其实事情的开端仅仅是一粒肉眼看不到的小“尘埃”落在了它的身上,这可不是普通的灰尘,而是一种真菌的孢子。 【设计意图】

用简短而精彩的视频资料,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教师提问:对于真菌你们了解些什么?你能用最精炼的词语说说你所知道的真菌吗?(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关键词简要记录在副板书上)

【设计意图】

用这样自由发言的形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快速地检测,无论对错都简要记录,然后在学习过本节知识后让学生对自己原有的认识进行审视和修正。

(二)真菌的形态

1.过渡:同学们对真菌的了解不少,但这些都是正确的吗?我们先来看看真菌到底长什么样子。

2.实物观察: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材料──发霉的橘子、面包、蘑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提示不能将塑料袋打开,可以用手撕取少许进行深入观察) 3.显微镜观察:引导学生取一滴发酵馒头的溶解液,滴碘液观察酵母菌,用镊子在发霉馒头上取少许霉菌涂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观察青霉的孢子和透明的菌丝。强调取材一定要少,否则堆在一起不透光,不易观察。

4.图片:教师通过PPT补充各种形态的真菌,并对图片进行简要介绍(图片是实物还是模式图,是显微图还是原图等)。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真菌形态差异很大为什么说它们都是真菌?)

【设计意图】

1.展示形态各异的真菌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形态不同但是却属于同一个大的类群,说明它们还是有相同的地方,让学生感受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真菌的结构特征

1.教师:如果我们不能直接从外部的形态找到这几种真菌的共同特征时你还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说出从细胞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寻找共同点。)

2.教师给出几种典型真菌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和生活方式相关资料。(学生阅读资料尝试着从图和文字中提取信息。) 3.教师对学生提取到的信息进行总结记录在板书中。

4.教师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真菌是植物吗?和细菌有什么不同?教师用PPT出示植物和细菌的细胞模式图、营养方式、生态系统组成等相关资料辅助学生进行对比,找到三者间的异同。(学生回忆植物和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营养方式,并与真菌进行对比。) 5.得出结论: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设计意图】

子曰:温故而知新。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回忆旧知识,进行横向的对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找到知识间的关联。另一方面,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对于学生思维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真菌的繁殖

1.过渡:还记得刚刚上课时我们看到的那只蝗虫吗?真菌是怎样把它化为乌有的?是一个真菌在起作用吗?

2.出示霉菌的菌落,它们是怎样繁殖的?播放视频,风力作用下大量飘散的孢子和雨滴落后喷射出的孢子。补充说明: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我要求你们把带来的生物材料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了吗?提出问题:孢子要想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忆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的条件进行知识迁移,体会借助雨水力量进行繁殖的生物设计之巧妙。)

(五)生活中的真菌

1.过渡: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真菌的知识,它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2.出示图片:冬虫夏草,灵芝,葡萄酒,酱豆腐(腐乳),馒头(面包)、青霉素等,以菌治虫的方法及其优势。出示另一组图片:发霉的食物,补充说明(不用图片)可能引发的一些疾病。 3.引导学生从中归纳在出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设计意图】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永远是双刃剑,让学生认识到我们需要和其他生物建立和谐的关系。

4.布置作业:制作孢子印痕

(六)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以课本64页练习题的第4题进行本章的小结。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请学生结合课本的练习第3题,查阅资料,制定“养殖食用菌”的方案。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我认为这节课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课程开始时播放的一段录像。其实收集课程资源是一个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这段录像的获得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但也是由于我每时每刻都注意收集才能将它很好地保存下来。曾经听到一个故事:“有人向一位刚上完一节出色的公开课的特级教师提问:‘您准备这节课用了多少时间?’这位教师回答:‘要说时间短,我准备了十五分钟,要说时间长,我准备了一辈子。’” 我觉得每一位有志于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老师都应当如此。 2.学生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这一点非常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生的自身感受、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拉近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离。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常见的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再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实验结论得出指导生活实践的好方法。

4.对于真菌的结构,学生们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丝”的概念。由于菌丝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的器官、组织相差很远,在缺乏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如果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会非常生动形象,极好的解决这个难点,学生收获会更多,教师讲起课也更省力。

第二篇:真菌教学案

课题:

5.4.3真菌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l)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熟练并正确使用显微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在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发现问题,解释现象等增强收集、利用信息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树立健康的卫生习惯,;体会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难点】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和营养方式.

2、难点:理解巴斯德实验设计的巧妙处和细菌的营养。

【课堂板书(师)知识归类(生)】

【教学过程】

先学后教预习指导: 1.观察酵母菌:在高倍镜下可看到一个 形的小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 , 这就是酵母菌,经染色后可看到棕褐色的 。酵母菌是 细胞生物。

2.观察霉菌: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霉菌的 和 等结构,霉菌属 细胞生物。

3.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 、 、 和 。 4.填写下图中的结构名称

5.真菌的营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6.青霉和曲霉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___________吸收有机物,营________生活;蘑菇依靠伸展在__________中的菌丝,吸收土壤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_____________生活。 7.大部分真菌依靠产生_____________进行繁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则进行____________。 8.有些真菌使人或其它生物患病对人类是 _________的,但许多真菌对人类是__________的,如:平菇、香菇等可食用,青霉菌可产生青霉素,酿造业离不开________和________,利用_________可以防治农业害虫等。 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1.放久的馒头岳生“白毛”或“黑毛”,这些霉菌来自( )。 A空气中飘来的抱子 B空气十飘来的菌丝 C面粉中携带的孢子 D面粉中携带的菌丝

2.一些放久的橘子上常会长灰绿色斑块,这些斑块通常是( )。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蔺 D枯草杆蔺 3.区别青霉和曲霉的可靠方法是观察其( ). A营养方式 B孢子的颜色

C菌丝的形态 D孢子着生的结构 4蘑菇和霉菌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B体内不含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c都是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接 D是多个细胞的个体,细胞内含有细胞核 5下列组合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灵芝、香菇、酵母苗、木耳

B霉菌、酵母苗、肺炎双球菌、猴头菌 C侧耳、木耳、霉茸、枯草杆菌

D枯草杆菌、醋酸杆菌、足癣菌、肺炎双球菌 6..蘑菇的孢子萌发形成( )

A芽孢 B芽体 C菌丝 D菌柄

9膊菇和霉菌都是真端,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点是( )。

A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括动所需要的能量,属于异养 B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自养

C能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是寄生 D 以上都时

10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t( A由空气中的孢子萌发而来 B自受潮的粮食自然产生的 C自受潮的皮鞋和衣服自然产生 D自潮湿的环境自然产生的 11.图为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

(1) 其中图______是酵母菌,图___是细菌。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途中的细菌从形态上看属于____菌

(3) 二者共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图为某种可以食用的蘑菇,情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个蘑菇的菌体是由【 】________构成的。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和细胞质这4部分。

(2)【5】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分析材料,并完成问题:

<材料1)饭店菜单是众多饭店存在的一个“污染源”,许多菜单由于反复使用,不少已经污旧不堪。据专家调查,从反复使用的菜单可检出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等多种病菌。据专家研究表明,一份反复使用的菜单平均带茵数可达500万个以上。 <材料2>据了解,连绵阴雨使花生、玉米、谷类等粮食发生霉变。市民进食前应仔细观察,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而中毒

(1)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属____(填“细菌”或“真菌”)。菜单上带菌数达500万个以上,数量很大,这是因为细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速度快。

(2)“发霉”、“霉变”中的“霉”指的是一种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它们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 (3)连绵阴雨容易使粮食发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预防家庭粮食发霉?(答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两则材料主要体现了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清你各举一例写出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利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酵母菌经常用来制作面包,下图显示的是面包的制作过程

(1)将生面团保持在30摄氏度一小时,它的体积会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生面团放在烤炉10分钟后,它的体积不在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举出酵母菌的另外一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面包置于一个温暖而潮湿的地方,数天后面包表面出现许多黑色斑点,它们是哪一类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反馈提高:

1.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菌丝 B、都是多细胞的 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 D、都是腐生生活 2.以下各种真菌,属于单细胞的是(

)。

A、青霉

B、曲霉

C、酵母菌

D、牛肝菌 3.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4.右图中的左侧是 霉;右侧是 霉。它们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 ,都是靠 进行繁殖的。

第三篇:第二节 食用真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了解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技能性目标

通过观察蘑菇的形态、颜色,继续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概括真菌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三)情感性目标

通过了解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继续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初步建立合理开发利用真菌资源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分析

1.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是本节的重点知识。

通过学习蘑菇的形态结构及营养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蘑菇与酵母菌、霉菌虽然形态差异显著,但它们细胞基本结构、营养方式都相同,同属于真菌。 2.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之二:

真菌是生物界的一大类群,种类很多。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助于认识生物界的全貌。同时真菌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了解这些知识,利于人们合理利用开发真菌资源,对控制其有害的一面十分必要。而了解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对以后学习生态学知识也是必须的。

3.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观察新鲜蘑菇。如何培养好新鲜蘑菇,以便于学生观察,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之一,因为在接种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另外,新鲜蘑菇不易保存。

4.如何鉴别毒蘑菇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之二,因为目前很难简单概括毒蘑菇普遍存在的主要特征。

实践训练:培养新鲜蘑菇 创新训练:观察蘑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买一些新鲜磨菇,放在培养皿中,上课时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

或课前布置好,让学生上课时从家中带些干、鲜蘑菇来。

(二)教学过程

1.关于蘑菇形态结构方面的教学

指导学生观察新鲜蘑菇的颜色,外部形态。注意:观察蘑菇的孢子,要把它放在白纸上。另外,最好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观察。轻敲一下菌盖,看一下白纸上是否有孢于落下,孢子的颜色如何?接着让学生把菌盖、菌柄分开并观察菌盖下面的菌褶。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指导学生边动手边认识蘑菇子实体的各部分名称。讲清蘑菇的子实体较大,所以是个体较大的真菌。子实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蘑菇的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最后通过实物和插图总结:

蘑菇的形态像一把张开的伞,其结构包括子实体(地上部分,由菌盖、菌柄构成)和伸进土壤中的菌丝组成。

2.蘑菇的营养方式

让学生与酵母和青霉、曲霉进行比较。相同点:细胞内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腐生生活。(蘑菇是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养分的,地下部分的菌丝为营养菌丝)。

3.蘑菇的生殖方式

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菌盖下面的菌褶,并观察成熟蘑菇的孢子。孢子的颜色呈褐色,可随风飘散,落到环境适宜的地方,孢子就可萌发出菌丝,而后从菌丝上生出子实体。

4.关于蘑菇与人类的关系的教学

让学生进行讨论,说出作为健康食品,它对人类的益处。另外,蘑菇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对于学生的回答有不全面之处给予补充。如:蘑菇提取物对肝病、白细胞减少症、诱生干扰素、溶解胆固醇、抗癌、冠心病、高血压等预防和治序方面的作用。蘑菇已成为开发天然药物资源的新领域,已被列为当代重要的健康食品之一。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的今天,利用废物生产蘑菇开发新的蛋白资源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蘑菇在我们的生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特别强调:有些蘑菇是有毒的,没有统

一、简易、确切的鉴别方法。采到的不能识别的蘑菇,不要随便食用。

补充一些其它食用菌的知识,用谈话法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其它食用菌,并让学生辨认一下书前面的彩图中的食用菌。

5.关于真菌的主要特征和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及与人类的关系

指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让学生比较酵母菌、霉菌、蘑菇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而后归纳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征:(1)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2)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孢子生殖;(3)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与细菌相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6.出示食用真菌的文本资料加深同学们对食用真菌的印象。

第四篇:生活中的真菌 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真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认识生活中真菌有哪些,它们与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

2.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

3.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的假设。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和交流设计实验的方案。

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整理资料等活动感悟真菌的多样性,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设计食物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了解、搜集可食用真菌的资料、图片或实物,调查其营养价值作用等。

实验材料:

正在发霉的食物、放大镜、蒸发皿。

教学方法(方式)与学习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讨论、探究

教学手段: 在学生交流、汇报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重点,在小组讨论中不断完善实验设计,完成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菌的种类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先出示交流提示,学生明白后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真菌的种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点评:谈话导入亲切自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进课堂。小组内学生展示、交流资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一下子就能调动起来,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整理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刺激多种感官,能让学生对于真菌这一类微生物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探究霉菌,发现新知

1.食物发霉

(1)认识霉菌

(2)小组合作观察霉菌的特点。首先,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然后小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学生展示,教师总结。

【点评:此环节用桔子图片提问,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

2.预设食物发霉的条件

(1)学生猜想霉菌的生存可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假设:食物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呢?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教师随机展示 容易发霉

不容易发霉

温度高(30℃左右)

温度低

潮湿(有水)

干燥

【点评:这一环节能够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a、思路指导

引导学生用交叉连线的方法先组合出实验条件。

即①温度高(30℃左右)、潮湿(有水);②温度高(30℃左右)、干燥;

③温度低、潮湿(有水);

④温度低、干燥。

b、建立抽象实验模型

分析①与②,③与④有什么相同点,构建两组实验模型即:

环境

已发霉物品

温度高(30℃左右):

潮湿(有水)

干燥

低温

潮湿(有水)

干燥

分析两组实验的特点,确认为对比实验,进而引领学生分析两组对比实验中可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形成抽象实验模型。

c、设计具体的实验模型

①学生尽可能地设计多种高温、低温的实验环境,多种发霉的物品。教师要提醒学生一组实验中发霉的物品应相同。

②在讨论的基础上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③汇报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完善实验方案。

④提出实验要求和课下的观察要求。 【点评:教师再指导学生从猜想入手设计实验,利用箭头交合法得出了四组实验条件;再利用分析比较法构建了两组抽象的实验模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联系实际设计出了具体的两组对比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学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小结本课

小结:同学们在今天不仅学得积极主动还很会动脑筋,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认真组装实验模型按照要求用心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看哪一个组在下次的活动课上表现得最为出色。实验之余,请同学们再完成一个小小的任务——搜集食品保鲜的方法。

第五篇: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

《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互学、填图、表格和练习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 通过看图记忆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通过自学了解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对学) 考点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1. 自学小组各成员都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 对学填图认识和说出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与结构,再通过中考题和变式题巩固知识。通过填表总结比较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特点。 点拨

①. 细菌与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②. 芽孢、孢子和病毒结晶体的区别:

考点

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看图记忆) 1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 与动植物共生

点拨:腐生、寄生、共生的区别

考点

三、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食品制作 2 食品贮存 3 疾病防治 4 环境保护

巩固训练

1.对学 《中考突破》中练习。

P125-8; P127-

5、14; P129-

4、12; P131-

7、10; P133-

5、21; 2. 小组代表评讲

【教学设计】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上一篇:中考复习几何范文下一篇:总结月考班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