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传染病院护士直接或间接地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始终站在防治艾滋病的最前沿,故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的机会大大增加。主要具有感染的危害、心理的危害和暴力的危害。

第一篇: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

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新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及对策

【摘 要】分析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血源性疾病对新护士的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新护士的防护意识,保护其身心健康,减少职业暴露。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血源性疾病;新护士;防护措施

我院为全军唯一一所传染病医院,目前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且我国是病毒性肝炎乙型的高发区,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血源性疾病的危害。我院CSSD于2010年开始实施集中管理模式,负责所有科室重复使用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因此供应室是污染物品的集中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院的快速发展,CSSD吸收了大批新毕业护士,新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淡薄,为了提高新护士的防护意识,保护其身心健康,减少职业暴露,我院针对血源性疾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1 感染原及感染途径

1.1 血源性病原体 最常见及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在传染病医院此类患者占院总患者的85%以上,CSSD回收的器械不可避免的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它分泌物所污染。而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职业因素[1]。

1.2 感染途径 锐器伤结合病原微生物侵入,是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重要途径。CSSD护士在对污染器械、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装配及包装过程中,有可能被针头、刀片、锐利器械等损伤皮肤或粘膜致感染而造成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

2 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原因分析

2.1 新护士的角色转变不到位 新护士刚从学校毕业,还不能马上适应由学生的身份到医院护士身份的转变。

2.2 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 新护士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学校不注重CSSD的实习阶段,安排时间短,甚至不安排。

2.3 自我防范意識淡薄 新护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欠缺,自我防护认识不足,还有部分人员虽然能认识污染器械损伤造成的不良后果,但心存侥幸,认为一次、二次不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感染的可能性不大。图省事不使用防护用品或不按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2.4 缺乏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程序 缺乏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 医院感染控制部门不能及时给予相关支持;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致使感染发生率增加。

2.5 工作压力大,心里素质差 面临新的环境,工作量大,害怕不能胜任份内工作,情绪紧张,不能很好的按照工作流程要求操作,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3 职业防护措施

3.1 加强实习阶段的学习 学校及医院应重视实习护士在CSSD的学习,延长在CSSD的实习时间。使其在实习期间对CSSD的工作熟练,掌握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带教老师应给予实习生防护指导,检查实习生遵守安全操作及标准预防的情况:有无双手回套针帽,医疗锐器的使用和处置的方法是否正确。

3.2 加强岗前培训 培训教育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2]。新毕业护士初到医院,必须经过医院规范的职业防护岗前培训,包括理论和实操。培训内容: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有哪些,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3.3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应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常见血源性疾病传播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按要求穿戴手套、口罩、防护眼罩、防水隔离衣、面罩、防水鞋等防护用具。如:接触污染器械时必须配戴乳胶手套,穿戴隔离衣、口罩;用镊子夹取污染针头、刀片和锐利物,并放入锐器盒。

3.4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组织新护士学习培训标准预防相关知识,提高认识,树立标准预防观念,自觉执行相关制度及技术规范。标准预防是针对经血传播疾病的最有效防护措施。

3.5 制定锐器损伤应急预案 如果发生锐器损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出血,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行伤口的局部按压;冲洗完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眼部粘膜,应使用洗眼装置清洗干净。并上报护理部,需进行药物阻断的应在24小时内执行。

3.6 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医院在新护士入科前应进行查体,建立健康档案,注射乙肝疫苗以防感染,并定期体检。

CSSD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源性职业暴露是CSSD职业安全的重要问题,加强对新护士职业暴露的培训,提高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加强职业防护,以减少职业暴露,保护其身心健康,能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献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性职业暴露分析及对策[J] 全科护理2011年4月第9卷4期上旬版:907.

[2] 吴晓英,缪李丽 加强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的思考[M] 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5月第8卷第14期.

作者:靳寸朵

第二篇:艾滋病对传染病院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摘 要】 传染病院护士直接或间接地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始终站在防治艾滋病的最前沿,故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的机会大大增加。主要具有感染的危害、心理的危害和暴力的危害。因此各级护理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清其危害性及可能造成职业暴露的环节,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管理与培训,实施标准预防,避免利器伤,强化污物管理与灭菌质控, 以及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妥善保护好自己, 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艾滋病暴露所造成的职业性感染。

【关键词】艾滋病; 传染病院护士;职业危害; 防护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大量侵犯淋巴细胞后,导致该细胞功能的损害和细胞大量破坏所致。傳染病院的护士在艾滋病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病人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完成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的实施者,还要为艾滋病毒感染者、患者、相关人员以及高危人群进行咨询、健康教育和指导;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情感上和道义上的支持和帮助;还需要对临终病人进行护理关怀,为尸体做最后处理[1]。由于传染病院护士职业的特殊性,是医院里离危险最近的人,经常面对艾滋病各种危险因素的威胁,造成身心两方面不同程度的伤害。

1 职业危害:

在艾滋病的护理工作中,职业危害因素众多,不仅有细菌、病毒的生物因素危害,化学药品和化学消毒剂的化学因素危害。针刺伤害等物理因素的危害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护患冲突的社会心理因素危害。但最严重的危害因素主要是感染的危害、心理的危害和暴力的危害。

1.1 感染危害:艾滋病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现已从HIV阳性者的血液、唾液、眼泪、精液等中分离到HIV。护理人员在操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而这些是最常见、又最具有潜在性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因职业接触HIV携带者血液而感染者已屡有报道[2]。美国研究表明,发生针具刺伤后医护人员HIV感染率为0.33% [3]。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有很高的皮肤损伤率,80%以上的护士曾发生针刺伤和安瓿割伤[4],承担职业暴露性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

1.2 心理危害:艾滋病传染性强,难以治愈,人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同时,传染病院护士工作面临诸多的压力,每天所看到的多是病人痛苦的面容,面对的是一些需要承担沉重经济负担且治疗效果不容乐观的HIV病人,接触到的是一些为病人疾病治疗和预后而担心的家属,工作环境中到处都是细菌、病毒,随时需要防护和隔离,护理操作难度大,工作任务繁重,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倒班频繁,易致生物钟紊乱。另外,社会的歧视和福利待遇低,势必影响护理人员情绪,易造成身心倦怠,增加了护理操作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6]。

1.3 暴力危害:随着医疗环境的恶劣,同时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加,病人缺乏对医务人员应有的信任,甚至敌视医务人员的态度,医疗纠纷逐渐增多,暴力侵犯时有发生。由于HIV病人对反复检查和治疗缺乏耐心,造成情绪稳定性下降、自控能力降低,有报复的冲动,在这种病态心理的作用下,易攻击医务人员[7] ,袭医事件时有发生,有的还酿成了惨案。

2 防护措施

2.1 降低HIV职业暴露机会,防止发生HIV感染

2.1.1 管理与培训:医院加强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HIV职业安全培训,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指导护士学习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以尽量降低HIV职业暴露机会。

2.1.2 实施标准预防、避免利器伤。对反复发生职业暴露者,要找出原因,纠正不良操作行为[8]。

2.1.3 加强污物管理与灭菌质控。

2.2 积极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减轻HIV对护士的心理危害。

2.2.1医院应保障临床护士配备充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以保证临床护士的休息与体力。护士本人要注意合理的休息与饮食营养,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2.2.2 要加强职业暴露后支持系统建设: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抽血检测抗HIV,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登记并跟踪随访。由于暴露者要经受身心两方面的压力,要注意心理的调节并进行专门心理咨询干预。

2.2.3 改善工作氛围、人岗比配,优化职业心理素质等,最终达到提高护士对现实环境的心理承受力,缓解内心冲突,减轻心理紧张,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在护理工作中,保持情绪稳定,排除外界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自身涵养,把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降低到最小。

3 防止暴力危害:

3.1 医院内设立警务室,确保出现医患纠纷苗头或者发生医患纠纷时能够立即处置,有警察进驻医院警务室确实有震慑力,对防范暴力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3.2 关爱HIV感染者:对于那些处于歧视与自卑中的HIV感染者,白眼、恐慌、疏远和歧视,只会让他们产生逃避和逆反心理,或隐匿病情,去尽可能寻找自己的“安全”,或走上极端,用种种报复手段制造恐慌和混乱。对HIV患者给予充分的同情、关心和帮助,艾滋病可怕,但艾滋病人并不可怕,把他们当成正常的病人,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从而减少暴力倾向。

3.3 化解医患矛盾,最根本的措施,是深化医改,提高医保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消除医患双方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作为一名传染病院的护士应充分认识工作中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点,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因此加强自我防护,规范护理操作,实施合理防护方案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可.临床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其防护.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1):15.

[2] 李俊萍.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天津药学,2005,17(5):40-42.

[3] 李小寒.国外艾滋病护理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4(4):54.

[4] 刘红艳,徐阳,茆尤尤,等.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266-2268.

[5] 陶红兵.医务人员职业感染HIV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护.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5(21):390.

[6] 陶新学,章晓云.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护理研究,2005;19(5):857-858

[7] 李杏,郭耐强.浅谈HIV职业暴露的应对措施.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7):332-333.

[8] 韩晶,陈征,田建华.7例医务人员HIV病毒暴露后的预防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67-369

作者简介:

喻梅,女,1968-,大专,主管护师,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门急诊部护士长

作者:喻梅

第三篇: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防护措施

【摘 要】传染科属于高风险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高于其它临床科室,探讨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来源及分析。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轻传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壓力。

【关键词】传染科护士;心理压力;防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狂犬病、不明原因性发热疾病逐年上升,传染科护理人员随时处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据统计,每年传染科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率约为7%,长期在传染科工作的医务人员容易身心疲惫,失去工作热情及工作责任感,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如隔离措施不当,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则会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及自身感染,所以有些护理人员要求调换工作岗位及离岗。

1 造成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原因

1.1工作因素

1.1.1工作特点及性质:护士是服务性的职业,服务对象是患者。而传染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传染病患者,传染病病人本身在社会上受人歧视,身心处于不健康状态,对医务人员有排斥心理,特别是某些特殊感染的传染病,病人对社会存在报复心理,这些都会给传染科护理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唯恐自身的任何差错导致病人报复社会,因而产生恐惧感。

1.1.2工作环境:传染科护理人员所处的是特殊工作环境,每天要面对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被污染的针头、被服、消毒药液、紫外线等感染,这种职业性危害造成传染科护理人员巨大的心理压力。

1.1.3工作负荷:因传染科属于非盈利科室,护理人员不足,工作时间长,夜班次数多,生活不规律,特别是某些特殊感染病人对自身疾病的恢复悲观失望,从而容易出现意外,这些均无形中加重了传染科护理人员的思想压力,更容易产生工作疲惫感。

1.2 个人因素: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未接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心理知识缺乏,不会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减压。

1.3 社会因素:护理人员多数为女性,女性的生理特征、情绪周期波动均为压力之源,社会对护理工作和角色的定位不准确,将其置为辅助医疗的从属位置,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加上护理人员在医院中的地位较低,工资相对较低,护理人员的付出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和补偿,造成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加之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传染病人的歧视,导致对传染科工作人员存在偏见,唯恐避之不及,增加了对传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2 防护措施

2.1 环境因素的防护: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配制消毒液时应在通风处,且计量准确,减少对自身的危害。紫外线消毒时禁止入内,消毒后及时通风。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并标明种类,封闭后专人运送。工作时戴防渗透手套,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穿戴好防护衣和护目镜,如被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污染后,应立即离开该环境,按相关流程规范处理污染部位,上报相关部门。

2.2 心理因素的防护:加强体育锻炼,合理搭配饮食,保证睡眠质量,提高自身抵抗力,组织心理学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治疗活动,及时矫正传染科护士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传染科护士掌握必要的心理放松技巧,维持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在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外,立即给予心理评估,安慰及心理疏导,护理管理者应关心每一位护士,帮助解决护士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3 重视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科护士的护理工作风险大,感染传染病的机率高于其它科室,属于高风险科室,应不断提高传染科护士对传染科疾病的职业防护能力,制定安全的管理制度,安全操作流程等来规范护士的工作,以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

2.4 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改变当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减轻护理人员负担,合理调配人员,延长夜班轮转时间,改善护理人员的生活待遇、福利、工作环境,增加晋升机会。

2.5 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传染科护士在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社会应理解并尊重,支持传染科的护理工作。医院应增加与护士的沟通和交流,重视传染科护士的压力源,合理编制,提供更多进修、培训机会,在职称方面予倾斜。

2.6 加强专业知识和应急能力的培训:学习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掌握各种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治疗方案、隔离措施等,使护士有过硬的操作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在紧急情况下忙而不乱,快而不慌,顺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传染病医学的发展和需求。

3 小结:

传染科在医疗行业中属于高风险科室,应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尊重,支持传染科的护理工作,加强对各种防护用物的规范使用,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设立监测系统,方便护士观察和发现病情变化,降低传染的风险。

作者:黄海涛

上一篇:短视频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绿色化学理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