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考核方案

2023-04-13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考核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考核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考核评价方案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及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特点——实践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每节课都会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评价采取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充分展示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及技巧。

一、日常性评价内容及形式(占70%分值):

(一)、自学情况,占20%分值。

信息技术课着重突出学生的探究精神,每节课会让学生通过课件、教材、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课上的检测来考核学生的自学情况,从而对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有效性学习进行评价。

(二)、合作学习,占20%的分值。

合作学习考核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具体有合作讲评、作品展示、作品评价等形式,从而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作品展评,占30%的分值。

每节课学生都要通过展示完成作品(任务)的情况进行学习情况的总体把握。在评价时,让学生自己评、小组评、教师评三种评价方法。学生完成作品后自己说创作说明(五六年级要打出来;三四年级要口述)。

二、期末考核评价内容及形式(分年级)(占30%分值)。

(一)三年级:计算机文字输入

期末测试内容:计算机小能手英文输入大赛

题目:使用“金山打字通”软件,按规定时间输入完成指定英文短文内容。 要求:

1、用正确的指法进行输入;

2、输入的正确率最低应在80%以上。 标准:

1、指法占10%;

2、速度和正确率占90%。

(二)四年级:windows的操作 期末测试内容:windows操作小能手

题目:使用计算机windows XP 操作系统,按规定时间完成指定的操作内容。 要求:

1、正确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操作

2、用正确操作步骤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操作内容 标准:

1、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占40%;

2、正确快速的完成操作,占60%。

(三)五年级:幻灯片的制作 期末测试内容:独立制作幻灯片

题目:《我喜欢的一本书》 要求:

1、制作不少于10页的幻灯片

2、图、文、动相结合 标准:

1、掌握基本操作,占40%;

2、图文动并茂,占60%。

(四)六年级:flash动画制作 期末测试内容:简单flash动画的制作 题目:《可爱的小鸟》 要求:

1、使用正确的工具进行作品的绘制;

2、做到美观大方,动画效果好。 标准:

1、作品绘制完整,占50%;

2、动画效果,占50%。

三、考核等级评定

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将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结合后,考核等级分为:

1、优等:85—100分

2、良好:75—84分

3、合格:60—74分

4、待提高:60分以下。

中方园双语学校计算机教研组

2013年1月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考核方案

礼泉一中信息技术评价考核细则

一、

考核评价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根据以上原则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设计

1、基本思路:采用平时成绩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出勤占30%,课堂表现占30%,小组合作学习表现5%,技能测试占35%,四项分数相加即为期末考核成绩(百分制)。

2、根据我校教学实际,特制定技能测试赋分标准如下:

(1)出勤(共30分)

本学期教学时间共有15学时,根据学生出勤进行评分。出勤数不少于15学时者可得30分;少于15学时者,少1学时扣1分。

(2)课堂表现情况(共30分)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要求操作、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等具体表现来进行给分。

(3)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共5分)

根据小组任务完成、组内分工、互学互助等方面酌情给分。

(4)技能测试完成情况(共30+5分)

本学期要求完成1次技能测试作业,按时完成作业者可得20分,视作业质量可加至21~25分。缺交作业,此部分分数为0。

此外,如在本学期学习期间有作品获得奖励者可奖励5分。

三、操作原则

1、平时成绩赋分由任课教师具体操作,可视班级情况做适当调整。

2、技能测试命题由备课组统一制定。

3、本方案在学期期末之前向学生公布,以便有明确的教学方向。

4、建立诚信机制。对每一个学生的考核评价要实事求是,对未达到老师要求的学生,有留、改、补的余地。改、补后再赋分,原则上补扣分。

第三篇:三年级信息技术考核评价方案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及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特点——实践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每节课都会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评价采取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充分展示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及技巧。

一、日常性评价内容及形式(占70%分值):

(一)、自学情况,占20%分值。

信息技术课着重突出学生的探究精神,每节课会让学生通过课件、教材、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课上的检测来考核学生的自学情况,从而对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有效性学习进行评价。

(二)、合作学习,占20%的分值。

合作学习考核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具体有合作讲评、作品展示、作品评价等形式,从而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作品展评,占30%的分值。

每节课学生都要通过展示完成作品(任务)的情况进行学习情况的总体把握。在评价时,让学生自己评、小组评、教师评三种评价方法。学生完成作品后自己说创作说明。

二、期末考核评价内容及形式(占30%分值): 计算机文字输入

期末测试内容:计算机小能手英文输入大赛

题目:使用“金山打字通”软件,按规定时间输入完成指定英文短文内容。

要求:

1、用正确的指法进行输入;

2、两分钟输入的字数30—50;

3、输入的正确率最低应在80%以上。

标准:

1、指法占10%;

(符合指法习惯——比较符合 部分符合 不符合)

2、速度和正确率占90%。

三、考核等级评定

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将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结合后,考核等级分为:

1、优等:85—100分

2、良好:75—84分

3、合格:60—74分

4、待提高:60分以下。

第四篇: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考核

工作方案

一、信息应用考核达标要求:(分3个等级)

初级: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师男50周岁(含)以下,女48周岁(含)以下;(年龄统一按参加考核当年7 月31 日为准)

中级: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及45周岁(含)以下;

高级: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计算机专任教师、网管员。年龄统一按参加考核当年7 月31 日为准)组织教师申报参加初级、中级、高级考核。考核时间、形式等由市教育局另行安排。

(注:年龄统一按参加考核当年7 月31 日为准)

附: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初级:

1.硬件操作技能:

①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印机、显示器等);

②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③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

2.软件使用技能:

①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

②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15个汉字;

③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 ④会使用Winrar、Winzip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

⑤会使用Word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 ⑥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⑦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

3.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4.等级要求范围:我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师男50周岁(含)以下,女48周岁(含)以下均需达到信息技术初级应用标准。

中级:

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

1.硬件操作技能:

①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

②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2.软件使用技能:

①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

②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进行较高级的数据分析、筛选及其它数学运算;

③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能将声音、图片、视屏、动画等各类素材进行整合运用。

③能初步运用多媒体工具对信息加工处理(如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处理);

④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网络寻呼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进行表达和交流;

⑤会安装与卸载常用的应用程序。

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也预防措施。

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于所任教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将各类教育资源与日常教学进行整合并合理应用,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4.等级要求范围:我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及45周岁(含)以下教师均应达到信息技术中级应用标准。

高级:

除具备初、中级能力外,还应达到:

1.硬件操作技能:

①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架设所需的各类硬件知识;

②能对机房及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除;

③能对学校常用电教设备进行维护和简易故障排查;

2.软件使用技能:

①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会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

②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编辑,利用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

③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

④熟练掌握1-2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能够制作网络课件;

⑤为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各类资源系统软件的架设和WEB发布提供支持等;

3.信息化教学素养:认识网络教学信息的传递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的类别和功能;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设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模式(如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与案例学习等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开展教学交流和活动。

4.等级要求范围:我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计算机专任教师、网管员应熟练掌握高级标准中的软、硬件操作技能,并积极配合学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探索和实践。

二、考核颁证

①教师考核合格后,颁发由市教育局统一印制的“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当年考核未合格人员第二年参加补考。

②证书效用:2014年起,凡没有按《标准》要求取得相应“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证书”者,一是不能参加学校教师职称的聘任;二是在学校教师业绩考核中不能评为“优秀”。从2013年起,市教育局评选的各类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市级以上优秀荣誉申报人员须取得中级以上“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

评价是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由于受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学科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其他多方面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就应该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价。

一个评价活动不仅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更重要的是又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后一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决不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重复,而是质量更高的一个学习过程。这就是“评价的核心目的为改善过程” 现代先进的评价方法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这就是现代先进的评价方法的功能。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二、评价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我遵循了以下原则。 “公平原则”。在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过程中遵循“公平原则”。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知识后一般由学生开始上机操作,不管是谁,只要完成操作,就可以给自己打满分。

“优先原则”。同时采取谁完成的又好又快,通过同学互检确认,在评价表中表扬一项加分。用于激励计算机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互帮原则”。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有的学生完成操作有困难,提倡互相帮助,对被帮助的学生,如果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同样可以得满分,帮助的学生可以在评价表中帮助一项加分。互相帮助,互助互利。这个原则调动了后进学生和先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实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求根据当堂现实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自我评价,不允许当堂不评课后补评。

“诚信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虽然是当堂自我评价,学生也可以互相监督,但是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要事实求是,不要虚报成绩。

“全面原则” 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不仅对每一项计算机操作进行评价,学生每一堂课结束前对自己的本堂课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进行自评。

评价的方法

(一)课堂评价

学生以3—4人为一组,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即分解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提出任务——演示——练习——交流——评价”教学,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完成作业并交流以自我评价为主填写《信息技术课课堂自我评价表》,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记录《课堂行为观察考核表》作为道德品质的学期总评依据。

评价等级:A、B、C(A为完成满分、B为良、C还需努力) 实施过程:

将每节课内容制成任务文件,其中包括基本任务、超级任务。完成基本任务的即为完成课堂作业,学生自评得分,为学期总评依据之

一。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后,完成超级任务的在创新性上加分。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要创造条件促使他们完成课堂作业,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阶段评价

通过对整章内容各知识点(或基本技能)的罗列,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从自我认识中建立自信,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水平及教师教学的反思。

操作方法:

教师边解释各操作的要点,学生边对自己作评价:能熟练操作、基本会操作、不会操作,最后对自己作总体评价。

评价等级:A、很满意 ;B、还可以;C、还要加油;

实施过程:

教师作复习性小结,学生对照所罗列的知识点进行自评,通过自评,使学生回顾与检查内部化,在自我反思中增强了监控自身思维过程的能力。对教师则能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哪些知识点讲得不够清楚,哪些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三)具有鼓励性质的总体评价

教师根据以上各项指标的实际情况,做出总体评价:“A、B、C、”三个等级。此外,写出针对性评语,指出学生应努力的地方,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案例下一篇:小学学校控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