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短信现状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短信在校园里流行开来,它在给大学生们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手机消费状况入手,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短信的内容、来源、数量、发送频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手机短信现状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手机短信现状分析论文 篇1: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对石河子大学商学院300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较长;每月手机消费较高;课堂期间养成玩手机的习惯以及手机没带或没电时,会感到焦虑等手机依赖现象。且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成绩、诚信水平、社会责任感、消费习惯以及人际交往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手机依赖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问卷调查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手机等高科技产品逐步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必备工具。大学生由于其发展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手机也日益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并且因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也给大学生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大学生手机依赖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借助石河子大学商学院300位学生的调查样本数据,在全面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大学生手机依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矫正大学生手机使用不良行为,消除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研设计

本文选择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类型、生源地)、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手机品牌选择、价格、购买手机关注要素、手机使用功能、经常浏览的内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每月消费金额数、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上课时间使用手机频率、手机没带或没带的负面反应)以及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和消除大学生依赖的对策建议等内容。在问卷调查过程中,为了保证貂蝉过程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以学院每个专业的学生总数作为基准,设置样本框,然后在样本框内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1份,剔除21份无效问卷,获得300份有效问卷。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审计学和统计学分别获得有效问卷数为38份、58份、62份、67份、43份和32份。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首先采用格朗巴哈α系数和Cuttman分半信度系数检验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达到0.7835和0.8124,通过显著性检验。然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问卷相关因素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45%,超过80%的标准,即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衡量采用每月消费金额数、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上课时间使用手机现状、手机没带或没电的负面反应四个指标进行衡量。因此,接下来本文通过上述四个指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就大学生每天手机使用时间看,300位被调查的大学生当中,手机使用时间选择为1小时以内、1~3小时、3~5小时和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4.7%、25.3%、43.3%和26.7%。即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一般在3个小时以上,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相对较长。

其次,就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数看,调查问卷将大学生手机每月直接消费划分为50元以下,50~100元和100元以上三个层次。各层次对应的大学生人数分别为88人、152人和60人。即大学生每月手机消费水平主要在50~100元之间,总体来说大学生每月手机直接消费水平偏高。

第三,就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频率来看,根据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有89位大学生表示其在上课期间经常玩手机,有181位大学生表示其在上课期间偶尔玩手机,仅仅有30位大学生表示上课期间从来不玩手机。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的习惯。

最后,大学生手机没带或没电的负面反应来看,本文中,大学生手机没带或没电的负面反应采用用“手机没电、没带或停机时,是否会有焦虑感。”这一问题进行衡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300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7位大学生表示当自己手机没电、没带或者停机时,会感到非常焦躁,有115位大学生表示会焦躁,有53位大学生表示自己的感受一般,仅有43位大学生表示当自己手机没电、没带或者停机时,不会或者非常不会感到焦躁。因此,总体来说目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并且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也已经逐步显现。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负面影响调查分析

上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手机依赖现状,并且手机依赖给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本章节重点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学习成绩下降,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养成惰性思维,冷落现实人际交往,造成不诚信现象频发,责任感淡薄以及养成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等。因此,论文通过检验大学生手机惰性与上文提到的大学生手机惰性的负面影响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水平,来探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学习成绩下降、形成不良生活习惯、造成不诚信现象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冷落现实人际交往和责任感淡薄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养成惰性思维和形成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程度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其众多负面影响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形成惰性思维(0.860)、形成不良学习习惯(0.517)、冷落现实人际交往(0.462)、形成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0.372)、学习成绩下降(0.261)、责任感淡薄(0.179)和造成大学生不诚信行为(0.115)。即首先,大学生“一遇到问题,就通过手机搜索答案”的学习方式造成大学生养成惰性思维和不良的学习习惯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大学生长期通过手机交流,沉迷于手机的虚拟世界当中,造成大学生冷落现实交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人与人的距离的问题也明显显现;第三,大学生因手机使用消费而造成的学生从众消费、及时消费和攀比消费等心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也已经养成,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在社会中也形成了不良的风气;最后,大学生因手机依赖造成的不诚信问题和责任感淡薄的问题虽然尚不严重,仅在少数大学生身上有所体现,但是可以预见其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范围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呈现出逐步扩大和加深的趋势。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商学院300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较长;每月手机消费较高;课堂期间养成玩手机的习惯以及手机没带或没电时,会感到焦虑等手机依赖现象。并且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成绩、诚信水平、社会责任感、消费习惯以及人际交往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因此,规范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迫在眉睫。而要想有效消除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大学生自身、学校、家长以及政府都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严格控制自己手机使用的时间和费用,坚决在课堂上不使用手机,积极参加面对面的社会活动以及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学校应该规范学校课堂纪律,提升老师上课质量,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家长应该鼓励子女积极参加面对面的文化活动,时刻关注子女的动态,并协助老师帮助学生消除手机依赖的问题;政府则应该加强垃圾短息管理和加大手机游戏监督力度等。

参考文献

[1]夏领婕.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影响——以武汉两所高校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

[3]黄玉莉.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及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1).

[4]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7).

作者简介:郑智勇(1996-),男,安徽马鞍山人,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

作者:郑智勇

大学生手机短信现状分析论文 篇2:

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现状与对策

[摘 要]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短信在校园里流行开来,它在给大学生们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手机消费状况入手,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短信的内容、来源、数量、发送频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短信 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手机短信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时尚。目前,手机短信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繁多的景象,这种新型信息互动方式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正日益受到短信的冲击和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尽早制定对策,让手机短信这一文化新时尚,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向导、生活的参谋、成长的助手。

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07年暑假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手机用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访谈人数80人,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7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手机短信消费行为的现状

设置问题:①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②日常问候最常用的方式;③每天接发手机短信的数量;④手机费用的比例;⑤手机短信内容。

(二)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的成因及积极效应分析

设置选项:①交往需求的强烈性;②情感交流的私密性;③经济消费的实惠性。④形式自主的多样性;⑤使用便捷、文雅性。

现阶段手机通话资费以移动公司为例,一般每分钟0.6元或0.4元,短信每发送一条0.1元,而且接收免费。此外,各大手机通信公司因为竞争,还对在校大学生实行“发一送一”、免费赠送等短信优惠政策,这使得通一次电话的费用至少能发10条短信,对于交流欲望强烈而经济能力匮乏的大学生来说,其诱惑力自不待言。

(三)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手机短信降低了大学生的诚信度;

2.手机短信引诱学生的情感交流进入新的误区。

3.手机短信刺激了学生的攀比消费,加重了经济负担;

4.不良短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调查发现,我院有86.24%的学生拥有手机,其中有78.5%的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超过一年。目前,网络仍然是我院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手机短信获取信息的比例仅次于互联网。在无机的同学中有77.28%的人计划一年内有购机计划。可以预测,手机短信的使用比例会越来越高。“关于日常问候最常用的方式”,比例最高是电话,占48.12%,其次是手机短信,占42.11%。据调查,学生平均每天接发短信数量最多的是1~3条,其次是4~6条,10条以上和0条的比例差距不大,这说明学生把短信作为交流的手段,但不是最重要的手段。一般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100元左右。调查发现:手机总费用越低,短信费比例越高;手机总费用越高,短信费比例越低。可见,手机短信倍受学生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费用低廉实惠。

据调查,短信内容主要有三种:亲情短信、友情短信和爱情短信,这种短信具有极大的互动作用。近年来,校园除了我国传统节日,还有一些西方节日的问候短信也在逐渐升温。黄色短信在短信中比例极少,不到1.5%,并且多限于同性或恋人之间,用于互相逗乐。但危害性大,传播迅速,范围广。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短信内容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自编;二是下载;三是转发。访谈中,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之所以在校园中流行,有多重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的交际和信息需要,实现了手机短信优点与学生心理需求的完美结合。

短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流行已经对大学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1)手机短信助长了学生的逃课行为。

(2)手机短信助长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3)手机短信助长了学生的虚假人格。

手机短信一方面为人们交流沟通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应该通过书信、电话甚至见面方式来维系的情感交流被短信取代了。这种交流使得各种感情越来越流于形式,短信发送量与情感浓度不成正比,加剧了情感危机,甚至出现了“短信骚扰”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生患上了“短信依赖症”,整天沉溺于短信的虚拟世界里,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障碍。

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彰现个性、表达前卫、甚至吸引异性的一种工具。再加上有些大学生爱面子,消费心理不成熟,往往不顾实际情况,纷纷置机来发送短信,加重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而不良短信主要指垃圾短信、黄色短信、恐怖短信和诈骗短信等。这些短信尽管比例不大,但由于其散播能力特别强,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复制成千上万条。大量的“短信骚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学业前途。

手机短信已经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它已经和互联网一样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面双刃剑。如果任由不良短信在校园里泛滥,必然会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沉溺于低级趣味。我们应趋利避害,对手机短信污染进行多层面的综合治理,引导手机短信服务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所应具备的积极作用使之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正面的工具性效应。

(四)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问题的引导与治理

1.抓思想——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进行教育和引导。不良手机短信一方面发布虚假信息,大肆招摇撞骗,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各种淫秽不堪的“黄段子”也毒害了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要求大学生做到自律,洁身自好,勿以信“小”而为之,不要成为不良传播的推波助澜者。

2.抓载体——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信息传递优势。手机短信作为“第五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让人们获得最大自主权,利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自由交流。因此,要及时建立手机短信交流平台,多提供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短信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交流答疑,特别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一方式可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心理矛盾,宣泄思想情绪。同时,可以利用手机短信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思想论坛中来,让每一名学生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利用手机短信这种高科技信息传播手段开展教育活动,相对于以往的报告、讲座、征文等单调、枯燥的宣传教育形式,时尚流行、方便快捷、易于传播。

3.抓源头——净化短信内容。大力开展优秀、健康短信的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用健康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词语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可以在大学生中开展短信消费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不良短信的危害,自觉约束自己发送短信的行为。

4.抓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利用技术手段堵住不良短信。加强对手机短信的监控力度,增加手机短信过滤选择的功能,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或截断不良短信,最大限度地堵住有害信息来源。从严查处不良短信传播者。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于黄色短信等不良电子信息危害的行为,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目前仅能根据治安管理条例。对发送淫秽黄色手机短信的行为进行处罚,这样的打击力度显然远远不够在我国新刑法,对于制造传播谣言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情况下应尽快出台对于手机短信息传播的监管法规。手机制造商要增加手机短信过滤选择的功能,通过设置在用户端过滤和拒收用户设定的含不良关键词的短信给用户提供一种主动的选择功能,摆脱欲罢不能的尴尬局面。同时加强手机客户端工具软件的开发。从目前情况看,手机一旦中了病毒,用户是无能为力的,不能像电脑一样运行杀毒程序,只有求助于专业的维修机构,重新写码,方能恢复手机的正常功能。所以,手机制造商在手机防毒等的客户端工具软件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应有所作为。另外,要制定有效的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制度,限制学生在教学时段的使用,规范学生短信的发送行为,缩短手机短信发送的时间,减少不良短信影响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2]张庆国.透视大学生短信一簇[N].中国教育报,2003-11-23.

[3]丁妍、沈汝发.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4]吴正国.解读青年学生的心理符号[J].青年研究,2003,(5).

[5]刘思林.手机短信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嘉应大学学报,2003,(4).

[6]宗诚、张孝义.不良手机短信污染的治理[J].情报科学,2004,(8):910—913.

[7]刘晓宇.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现象的德育沉思[J].教育与职业,2004,(15):83—85.

[8]范进、汪汉堂.人生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沈保林

大学生手机短信现状分析论文 篇3:

以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行为

[内容提要]本文从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观点出发,探究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短信行为。研究发现,被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主要在同龄人中进行人际传播,手机短信交往本身已经成为传播目的,希望取得成功的手机短信息交换则是其普遍的心理期望,这一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独特的手机信息互动的文化格局。

[关键词]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大学生:手机短信

研究目的及相关研究概述

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群体短信使用行为具有典型性。对于大学生短信使用行为的研究既可作为人们试图了解这一社会群体的一个切入点,也能从中管窥短信作为一种新兴联络手段、信息接触习惯甚至生活方式,能在短期内得以流行的社会心理。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并不少,但多集中在对大学生短信使用现象的描述或对原因的大致归纳上,基于行为主义社会交换论视角的解释性研究尚少见。本研究试图从这一理论出发,解释被调查大学生的短信行为,探求其背后的潜在心理动因,希望能在检验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得出些不同的发现,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空间,同时也从传播学的角度验证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的行为主义社会交换论。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要讨论的短信类型主要指文字文本短信息服务(SMS)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短信是“以文字这种符号系统作为主要信息负载者,以无线电波作为传播渠道,以支持中英文显示的数字手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一种现代传播方式”。费用低廉、即时方便是它公认的最大特点。当然,现在很多人也习惯将在短信息服务基础上发展来的增强型短信息服务(EMS)和立足于3G的多媒体短信服务(MMS)也归入“短信”的范围,并认为短信息服务不久就会被多媒体短信服务边缘化,甚至退出市场。但严格讲,多媒体短信服务已经不再是“短信息”,而是比较成熟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并且实现真正多媒体短信服务的改造成本、商业预期、人们消费习惯等因素决定了简单的短信息服务短期内仍是市场消费的主流。

近年国内关于大学生短信行为的研究主要有实证调查类和综述类两种。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周静通过对清华大学学生短信使用情况调查,认为交流沟通是其主要的短信使用动机,联系对象多是朋友和同学。短信交流的优势在于便利、及时、成本较低,沟通更加私密和个性化,且颇具娱乐性;复旦大学的赖的、王颖曜、王莎莎的调查也认为日常联络、沟通、互致问候、闲聊等人际交往是上海大学生使用短信的主要目的。

吴正国、黄海、刘吉发和杨溪则在各自的综述类研究中认为,短信文化作为大学生人际互动的一种新形式,是其追求信息、时尚及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凸显出其追求同辈文化的心理特点。大学生群体强烈的交流需求为短信文化提供了发展空间,校园文化的时尚化取向是其流行的动力源泉,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低廉资费则是“催化剂”。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与大学生短信使用行为的理论考察

社会交换论是一组解释人际间社交活动规律的人际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在这组理论中,本研究所采用的霍曼斯的观点主要是基于行为心理学。他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人的理性出发,认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为趋利避害而采取的理性行动。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主要包括5个基本命题:(1)成功命题:人们倾向于重复能获得回报的活动。(2)刺激命题:人们倾向于重复在过去的相似刺激作用下获得回报的行为。(3)价值命题:人们倾向于采取使其获得更大价值的行动。(4)剥夺与满足命题:越是近期经常接受的回报,对接受者的价值越小。(5)攻击与赞同命题;当个人行动未得到预期的奖赏或受到未预料到的惩罚时,行为人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当他的行动得到预期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没有遭到预期惩罚时,他就会高兴,会赞同这种行为。霍曼斯将这5个命题看成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认为只要将这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利用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分析大学生的短信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理论本身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霍曼斯不仅宣称:“我们相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理,是所有社会科学中最基本的解释命题”,还自称“最终将成为极端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还原论者”——操作行为主义正是主要将操作条件反射与强化的相互作用视作有机体与环境的交换过程。而短信刺激和人体反应之间的机械联系则是可以通过伴随着短信流行而出现的“短信依赖症”来证明的,这种对短时间内不能使用短信就会表现出焦虑、期待和心理渴求的症状,被有关专家认为是人体对短信的“刺激——反应”机制被多次、习惯性强化后产生的一种极端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这是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诚然,这一关于“人是理性的社会行为者”的理论假设一直饱受怀疑,尤其是在佛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被广泛接受之后。社会行为者的确未必都是遵循着理性原则行事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本研究界定的对象范围内,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准精英群体是可以基本满足该理论有关“理性的人”的假设。

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现状分析

本文作者曾对河南部分高校学生的短信行为进行了便利抽样和问卷调查,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由被调查者自主填写,当场回收。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95份,有效问卷94份,其中手机短信的现实用户共87人。有效样本中的现实用户背景资料见表1。

被调查大学生短信使用基本状况如下:

(1)关于收发内容(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日常事务联络(34.5%)是被使用最多的短信类型,之后依次是闲聊(33.1%)、问候祝福(23.2%)、笑话恶作剧(7.7%)、黄色短信(0.7%)。而定制新闻或天气等资讯服务、投票参与媒体互动等选项几乎无人问津。

非人际传播短信类型的落选并不代表它们的实际使用率是零,毕竟调查的是使用“最”多的短信类型,但调查结果足以证明被调查大学生确实主要是将短信用于人际传播。

(2)关于短信联系对象(见图2)

从图2我们发现,88.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同学或朋友”为短信联系对象。这是因为被访大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18--24岁间的“亲密与孤单阶段”,随着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和自我意识的日益强化,他们渴望在同龄人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而便宜快捷的短信能以最小代价、最大限度满足这一群体对同龄人的强烈交流欲望。其他主要联系对象比如亲人、老师等,通常并不同样热衷于“拇指文化”,大学生与之短信联系未必能获得满意回报。根据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价值命题:人们倾向于采取使其获得较大价值的行动。作为理性社会交换者,大学生使用短信会自觉

选择能使自己最大获益的社会交换方式和对象。

(3)关于短信行为的交换性(见图3、图4)

统计结果显示,收、发短信数量基本持平的被访者占80.5%的绝对多数;采取一来一往、交替收发模式的被访者则也占了83.9%的绝对优势。

收发总量持平和一来一往的收发模式,反映了大多数人的短信交换心理,多数短信发送行为都是需要通过接收到对方的回复来得到强化的。这也验证了霍曼斯关于“社会交换”概念的界定,即彼此相互有选择地强化对方的活动,并影响到未来交换可能性的活动。

上述调查分析显示,被访大学生主要用短信跟同龄人进行事务性联络或闲聊,以及问候祝福;大学生对常规印象中流行的笑话、恶作剧类短信并不十分欢迎。同时发现,被访者的短信行为体现出明显的交换性。

被调查大学生使用短信类型的传播学分析

美国媒介研究学者罗杰·菲德勒认为,媒介演变和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一种融合共进的历程,一种新媒体形式得以扩展的重要因素不在于它的技术“原创”,而在于其兼容性和便捷性。借用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在上述由日常事务联络、闲聊、问候祝福和笑话恶作剧构成的大致短信格局中,根据不同短信类型体现的新媒体“原创性”和传统媒体功能继承性的程度,可以归为两大类——手机媒体原创类型和传统媒体延伸类型,即基于手机媒体自身特性而形成的短信类型和以短信形式履行传统媒体功能的类型。

一、手机媒体原创类型:

因为短信独特的文本结构,专栏作家黄集伟认为:“往骨子里说,它(短信息)不过是我们老祖宗修炼、筛选了千万年的诸如‘吟诗作对’的现代版而已——直接说,往核心处刨根问底,新娱乐之所谓短信息,在骨子里是一种古老的休闲。”

本研究也表明,短信中最能体现这种“玩具”特性的短信类型也主要显示了手机媒体的“原创”特性,也就是笑话、恶作剧类短信和短信闲聊。

1、主要以笑话、恶作剧类短信为例进行分析(见图5、图6)

从图5、图6可以看出,上述短信选择“从不”和“经常”发送的人都只占10.3%,“偶尔”发送的则占了79.3%;而收到这类短信后会马上回复的人还不到三分之一,选择根本不回复的则近半。

根据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期望获利及互惠意识是交换得以产生的个人心理基础,而回报率低的行为是很难获得高重复率的。因此,回复率不高的笑话、恶作剧类短信很难获得高发送率,这也奠定了其在短信文化格局中虽然存在但不能构成主流的地位。

中国人的幽默多表现在言语和文字上,很少表现于夸张的动作和行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幽默常常表现于调侃和玩文字游戏,而笑话、恶作剧类短信就是一种幽默方式的载体,其本身也是短信休闲的典型代表。本研究认为这类短信的产生和功能都有赖于这一新媒介的本身特性:短信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文字的编码形式、每条受一定汉字字符的容量限制、每次一屏的显示方式,这些技术限制和特性直接决定了这类短信作为一种娱乐交流体裁的表现方式。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这类短信发送者通常是抱着娱人娱己的初衷,从中追求一种自我表现的快感;而对于接收者来说,则能随时随地接受到一种轻松幽默的刺激,同时感到一种被人关注的满足。

这样一种崭新的交往和娱乐方式使追求新奇的大学生在刚接触时难免为之充满热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刺激和适应,熟悉了其特殊逻辑之后,这类短信很难再对接收者造成新鲜的心理刺激,其心理收益不免减少,更缺乏回复的积极性。而对于发送者来说,兴冲冲地想传递一份轻松的情绪给某人,并付出了一些经济代价,更蕴涵了一定的心理期待,而不被理会的话,总会造成一种失落感,传递这类短信的热情会减少,但由于不断有新用户进入,所以这种短信类型仍然得以在新到者的热情支持下,牢牢占据校园短信版图一角。

2、手机媒体原创类型之短信闲聊分析

闲聊在本次调查中是流行程度仅次于事务性联络的短信类型。其实这类短信本不能算作一种独立的短信类型,只是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随时随地,私密含蓄,甚至有时短信闲聊能不能算作“交流”都十分可疑。访谈中,不少大学生承认他们有时的短信“闲聊”内容确是一些“无聊”的“闲话”,也并不是在“必须”时才用,比如上下铺、前后桌之间,类似“呵呵”这样的“废话”“短”来“短”去的现象让很多局外人十分困顿。但对于当事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外人眼中的无意义传播,也许已经不再只是一种传播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即传播的目的不在于内容或效果,而是短信交往本身已经成为传播目的。相应的,当“人际传播只是一种纯粹的待人方式”,获得回复短信就也成为目的。短信交流者在潜意识里是深谙这一潜规则的,他们看似随意地传递着无意义内容,实际上是以之来回报和鼓励对方的发送行为,使交流的形式得以继续。

二、传统媒体延伸类型

本研究认为,问候、祝福类短信和事务性联络这两种短信类型最能体现短信履行传统媒体功能的“工具”特性。

1、主要以问候、祝福类短信为例分析

与笑话、恶作剧类短信相比,问候、祝福类短信的发送和引发回复的情况都要好得多(见图7、图8)。这也许与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有关,互致问候、祝福,既满足了大学生渴求关怀的愿望,又能用以维系“人情”,以便日后交往——符合值得高重复的社会交换行为的要求。

与笑话、恶作剧类短信提供了新式娱乐方式不同,问候、祝福类短信所履行的职能主要属于传统媒体功能的延伸。因为人们之间互致问候、祝福的需要总会存在,短信只是提供了一种更便宜、便捷的渠道而已。这从祝福类短信的传送量在节日期间猛增就可以看出。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访者在节日期间收发的问候、祝福类短信量高于平时(见图9)。

从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看,节日气氛和情境增加了被访大学生短信行为中心里交换的效价,即与平时相比,不仅短信用户的短信发送行为得到了节日环境氛围的鼓励和赞赏;同样心理作用下,接收者的回复行为也得到积极强化,从而构成了正反馈的效应。当然作为一种有独特生命力的传输渠道,短信自身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这类新式祝福方式的扩张。这类短信所传递的善意永远让接收的人不忍回避,何况是处在渴望扩展和完善自己交际圈的大学生群体。

2、传统媒体延伸类型之事务性联络分析

调查显示,这类短信的回复率是接近百分之百的。“事务性联络”的性质本身是“对话”类的,发送方的发送行为本身就已明确表示了回复期待,这与笑话、恶作剧类和问候、祝福类短信的“独白”性质不同,因此这种类型在短信交换活动中也就不太容易落入被动。作为传统媒介沟通职能的延伸,事务性联络的短信中“信息”含量较高,对其的传递和接收已远远不再只是一种虚幻的心理交易,交换活动成功与否包含了实质的收益或损失在里面,因此这种情况下的短信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还原为一种联络工具。

结论

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是将短信作为传统沟通方式的延伸,还是通过它来体验新媒介特点所营造的独特生活方式,能取得成功的短信交换都在于被调查大学生的一种潜在心理,这种心理使他们的短信行为成为一种微妙的心理利益交换活动,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这一群体的短信文化格局。上述表明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在阐释大学生短信行为方面具有很强说服力,并且在解释的同时,这一理论自身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本研究因时间、人力、物力等内外在条件的限制,仅能在河南部分高校本科生中进行偶然抽样,因此研究结论并不具有很强的外推性;这次的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偏向较为简单的现象调查,未能做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考量;此次研究虽辅以文献分析法和开放式访谈,但质化研究的深度仍嫌不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作者:周宇豪

上一篇:幼儿教育与心理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银行分行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