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汤显祖戏曲音乐思想的两面性——以《牡丹亭》为例

2022-09-11

汤显祖作为明代的一位戏曲家,汲取的学术营养多且庞杂,关乎其戏曲音乐思想,学术界大多集中论述在一个“情”字上。然而,一个“情”字可否涵盖汤氏音乐思想之全部?作为一个礼部官员(汤氏先观政于北京礼部,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却热衷写情的戏码,可见他的音乐思想,必然不是平面的,单像的,一“情”可以蔽之的。罗艺峰教授曾在《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中指出:“这一重情思潮只是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一个面相,不能说这就统摄了其全部社会文化的思想结构,当时也有许多儒家论乐著作出现,强烈地表达了正统儒家音乐思想,而这是应该加以注意的。”(1)这一点,在汤氏的戏曲作品中,有突出的体现。

汤氏的音乐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戏曲作品中,尤以“临川四梦”为翘楚,其中《牡丹亭》意趣神色融会贯通,享誉曲坛独领风骚。相传此剧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而汤氏本人亦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2)我们就以《牡丹亭》来试以说明汤氏音乐思想的两面性。汤氏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奉孔孟为经典,理学独尊的时代,情理几乎对立,如此主导的意识形态必然侵入到文人的内心世界。汤氏曾说:“家君恒督我以儒检。”(3)汤显祖之父汤尚贤是一位具有儒家风格品质的正统书儒,他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必然自小便扎根于汤显祖的心灵之中,并伴其终生。所以,汤氏从未彻底的反对理而站在理学的对立面。晚明心学对汤氏的影响无须指出,但需要强调的是,心学仍然是程朱理学的思想分支,而并非它的异己。许多学者都认为《牡丹亭》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追求的是自由意志和个性的解放。当然,它的确是个爱情故事,它是以极致言情的姿态绽放于戏曲舞台的,它独特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它的“曲中传道最多情”、它倡导的“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所呼唤的人性的回归,表达着新鲜生动的审美情趣,它极大程度上反映出汤氏倡情的思想,但倘若综观汤氏的整体思想情况,《牡丹亭》并不只限于讲情,儒家思想也非无迹可寻。《牡丹亭》中的儒士柳梦梅,汤氏说他“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必须砍的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柳梦梅或许就是汤氏年轻时的真实写照,意气风发,对入仕求名无比向往,那是儒士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戏中,柳梦梅高中状元,而汤显祖年过而立仅中进士,可见汤氏借剧中人物实现了自己毕生的心愿。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他对仕途的爱恋近乎走火入魔,于是在戏中将迂腐的老儒陈最良奉为上宾,给予其中的儒生美好的结局,并执着的将自己的长子送上科举之路,他可以在戏中勇敢的为情呐喊,而在现实中却不能也不可能彻底摆脱理的纠缠。所以,《牡丹亭》中的至情与现实中的理始终互相缠绕,情与理的冲突贯穿始终,这显然是对儒家正统的“文以载道”说大胆的反叛,且看《牡丹亭》一处唱白:“【旦】姑姑,奴家死去三年。为钟情一点,幽契重生。……【净】好了,秀才三回五次,央俺成亲哩。【旦】姑姑,这事还早。扬州问过了老相公、老夫人,请个媒人方好。……【旦】秀才可记得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生】日前虽不是钻穴相窥,早则钻坟而入了。小姐今日又会起书来。【旦】秀才,比前不同。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需实礼。”(4)在此,为求得真情而违背礼教的杜丽娘,却实实在在维护起礼来。从小就被封建礼教思想严格禁锢的杜丽娘,萌动情长,游园生梦,情难自拔,离经叛道终究是在礼教的内部滋生开来。她虽然有着冲破一切的至情至性,最终仍是想遵循礼教,获得父母的许可,并鼓励柳梦梅求得功名。可见,人鬼有别,必须坚守合乎各自礼教的道德规范。在灵魂的世界里任意驰骋,随心随性,但现实中的人必须尊礼守礼,依礼而行。杜丽娘对情的向往和对礼的维护,直接映射出汤显祖的二元思想世界。他从唯情的角度出发,对封建社会的僵化统治做出了抗争和挑战,可是对于礼,却从未抛弃。在重情思想的大背景下,汤氏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礼教的观念。他曾宣称,戏曲应当为完善三纲五常,维护封建教化而服务,并将符合封建礼教规范“三从四德”之女奉为贤女子。观察汤氏的思想世界,会自觉的将其是完全的唯情论者排除,他并没有完全的否定理,而只是在某个不同的情况下,是情亦或是理占了上风而已。情理并无矛盾,两者有着明晰的界限,确保能畅情,能施礼,不可滥用。仅仅将汤显祖的戏曲音乐思想认定为重情,是片面的。为了突出汤显祖唯情的音乐思想,而一厢情愿的将其拉入反理的阵营中,终究是不合适的。

摘要:汤显祖的戏曲思想有着强烈的重情色彩,但是,一个“情”字并不能涵盖其戏曲音乐思想的全部,汤氏的思想中仍有坚守理的成分,目前一味强调其重情思想的判断是片面的。

关键词:汤显祖,情,理,礼教,《牡丹亭》

参考文献

[1] 罗艺峰.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第261页.

[2] 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543页.

[3] 汤显祖著,徐朔方笺校.汤显祖诗文集(上下卷)卷2“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序”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22页.

[4] 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394——395页.

上一篇:开县作业区太阳能系统运行效果分析下一篇:政策性毛利率在烟叶经营绩效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