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六法论”在商业插画中的运用——以《中国百鬼》为例

2023-02-27

一、中国经典绘画理论“六法论”

谢赫, 在我国艺术著作《古画品录·序》中提到的“六法论”, 将绘画需有的气韵、用笔、造型能力、色彩搭配、构图和传承经典文化这些要点熔于一炉。何为“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一理论的提出, 在中国绘画艺术史, 乃至世界绘画艺术史上影响久远, 甚至可以这样说, “六法论”很好地概括了传统美术作品的特性和表征, 以至于之后历朝文人墨客推崇之至。

二、李一帆及其作品《中国百鬼》简介

李一帆, 著名九零后插画师,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被称为“国风美学画匠”, 他多年来潜心钻研有着华夏文化底蕴的插画美学, 形成了妖媚奇幻而又古色古香的, 独一无二的艺术风韵。《中国百鬼》系列是李一帆最受推崇的作品, , 是一本以铅笔起稿, 国画颜料上色的传统绘制方法, 显现华夏文化、诠释我国远古神话的创意性插画作品集。书中的作品颜色大都遵循国画的配色, 灵动的同时又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情。全书风格唯美, 且笔触细腻, 全系列引经据典, 从神话传说到聊斋故事, 倾情演绎中国神话与百妖异闻, 用水彩为大家展现了一个神与怪、妖与兽的奇幻世界。

三、“六法论”在《中国百鬼》中的运用

1.“气韵生动”——生命的内涵与韵味

"气韵生动"是指画作的精神层面和传达给观者的意境, 追求一种灵动而清爽的气息与表现力, 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核心所在。至今也是传统美术和表现艺术领域中所追求的较为完美的状态。

《祈归·灵枫》这幅作品原型来源于《述异记》:“南中有枫子鬼, 枫木之老者人形, 亦呼灵枫焉。”画面有大片红色枫叶在门外横空成云, 开得极为自在,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反让屋中的小生灵身上的枝干更显寥落, 也衬托出陪伴在它身侧的黑猫活脱似生, 即刻欲动。《山海经·中山经》:“有兽焉, 其状如白鹿而四角, 名曰夫诸, 见则其邑大水。”《夫诸·白鹿》的画面主体为一只扬起头颅的白鹿, 它的角孙枝横斜, 重复中又有变化--这些极像诗歌节奏赋予诗歌形式上的情致。俗话说鸟鸣山更幽, 正因为上面有间距的重复, 易给人以单一的感受, 会让人生出一种落落寡合的凄寂。其实, 这两幅作品的画面给人凄寂的感受也是一种生动, 也是气韵生动的式样。

2.“骨法用笔”——插画线条的审美意义

“骨法用笔”体现了我国传统工笔画中最具典型性的民族特色, 追求线条的充分利用;在创作山水方面, 用笔有点、擦、皴等不同方式以体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和韵味。从《繁花·木精》 (如图1-1) 中可看到作者运用了“点”这一技巧以丰富画面语言, 丰富画面形式。《风生兽》 (如图1-2) 运用了“线”这一元素, 很好地展现出它“上有风生兽, 似豹, 青色, 大如貍, 而张口向风, 须臾复活。”的气势。

3.“应物象形”——插画造型的典型表现

“应物象形”, 是作画者在创作中当与所表达的主体造型相一致。这一点, 早在谢赫之前的画家宗炳以“以形写形, 以色貌色” (《画山水序》) 也曾提到。唐朝文人墨客曾评谢赫画人物:“点刷精研, 意存形似, 写貌人物, 不俟对看。所须一览, 便归操笔。目想毫发, 皆亡遗失。”

《南国·鲛人》中刻画人首鱼身的鲛人, 鱼鳞片、人物脸孔包括作为烘托气氛的残荷都刻画得十分传神, 《猫将军》中猫首人身的猫将军形象既遵循了原著中的描写, 又真实地刻画出了不同动物的外形特点。这就说明绘画创作首先必须先要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再次深入客观实际, 获得感受, 予以反映。

4.“随类赋彩”——对画面意境进行烘托

“随类赋彩”, 是有关绘画色彩的方法论, 传统中国绘画颜色清淡典雅而又不失底蕴, 对于色彩的运用有着自己的宗法, 讲究配合相当益彰即可, 不必恪守所画事物的实际色彩。

《湘中记》:“衡山白槎庙。”《太平广记》引其述:“昔有神槎, 皎然白色, 祷之无不应。”《神木·白槎》就利用这一点描绘出了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整体氛围较为清冷, 很好地烘托了“神灵”的静谧之美, 是传统绘画创作中“浅绛”这一手法在现代插画创作中运用的很好的范例。在《雨师妾》这幅画作里, 鲜艳的飘带和衣袖借鉴了传统绘画中“反色”的技法, 改变了画面整体潮湿孤清的色调, 使该作品的配色从黑灰中跳脱出来, 妩媚的“雨师妾”形象跃然纸上。

5.“经营位置”——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

“经营位置”即为构图, 通过营造画面的需要谋篇布局。国画中对于构图的推敲十分考究, 在如今的各个美术创作领域构图也极为重要。

我国传统绘画讲究“计白当黑”。可使得画面的主观意象与客观留白的信息传递相得益彰。如《金华猫》所示, 画面中要表现的主体较为突出, 夜空部分的留白更衬托出金华猫这一主体形象。在充分诠释画面信息的时候营造出带有我国传统文化的风韵, 而且能使观者留下深深的烙印。

6.“传移模写”——绘画创作的必经之路

“传移模写”, 即临摹作品。模写的用途, 一是可练习绘画的基本功底, 为之后的创作打下深厚的基础, 二是可作为承袭发扬经典作品的途径。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女床之山, 有鸟, 其状如翟, 名曰鸾鸟, 见则天下安宁。”在欣赏李一帆的插画作品《白鸾·化翼》, 整体画面意境悠远深沉, 作品中颜色古朴的佛头横卧在“山”之上, 它给观者传递的是一种更深层面的感官体验, 有着兼表形、达意于一体的境界, 以山之高衬托出佛像的稳重宁静。此外, 他很好地吸取了国画中“山”“水”“树”等元素, 普遍以背景的形式融于作品之中, 这样的创新既提高了商业插画在艺术境界上的哲学意味, 又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了我国传统的山水画。

四、结语

目前, 把国画元素运用进商业插画的创作者已经越来越多。笔者用“六法论”指点如今的插画理论仅仅是一人之见, 我国还有不少出色的绘画理论等着被发现。所谓“发由古授, 美自我成”, 在国外插画大张旗鼓的现在, 不沉溺在片面, 不亦步亦趋, 对待中国画在审美观念、表现形式、创作方法等多方面挖掘与创新, 可以让我国的商业插画摆脱“速食感”, 不仅体现意境美感又展现中国风骨, 从而让我们的插画设计更好地走向世界。

摘要:从古至今, 谢赫的“六法论”被众多学者称为是评判我国绘画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的准则。可以说, 他第一个系统地归纳了中国古代绘画在韵味与表达方面的若干要点, 是我国最早提出的, 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评画准则。本文以中国青年插画师李一帆的作品集《中国百鬼》为例, 对“六法论”中的绘画思想在商业插画中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技法进行分析, 阐述了将“六法论”与现代商业插画结合, 有利于创作出属于中国插画师自身特点和身份标识的插画作品, 从而在与其他国家竞争和交流中, 发展出有民族个性的商业插画。

关键词:六法论,李一帆,品评标准,中国百鬼

上一篇:G105薄互层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规律分析下一篇: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收益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