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申报

2022-07-24

第一篇:医疗器械注册申报

境外医疗器械重新注册申报要求

1.境外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

3.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4.申报者的营业执照副本和生产企业授予的代理注册的委托书

5.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或者认可的该产品作为医疗器械进入该国市场(地区)的证明文件

6.适用的产品标准及说明

7.医疗器械说明书

8.医疗器械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适用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

9.产品质量跟踪报告

10.生产企业出具的产品质量保证书

11.生产企业在中国指定代理人的委托书、代理人的承诺书及营业执照或者机构登记证明

12.在中国指定售后服务机构的委托书、受委托机构的承诺书及资格证明文件

13.变更的情况说明和证明性文件(适用于型号、规格、生产地址、产品标准、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产品适用范围有变化的产品)

14.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第二篇: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中常见问题

注册申报中常见的问题

1.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相关的法规、规章 2. 如何判定一个产品是医疗器械产品? 3. 需要确定医疗器械分类有哪些途径?

4. 国家局下达分类界定文件,产品的管理类别发生变化以后,企业应该如何实施变更?原有的注册证件是否继续有效?

5. 产品注册单元划分是根据什么原则?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6. 是否同一企业标准产品才能归入同一注册单元? 7.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及技术复核问题 8. 医疗器械产品的检测报告的提交 9. Ⅱ类产品,是否一定要在上海检测?

10. 提交注册申请材料中的产品技术报告应包含哪些内容,有格式要求吗? 11. 医疗器械注册检测豁免要求 12. 提供临床试验的产品数量是多少? 13. 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 14. 查询注册进度,领取注册证 15. 注册申请中的电子报盘

16. 注册申请过程中,对审查意见有异议的处理过程 17. 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的注册管理

18. 医疗器械标签中有效日期的含义是什么?过了有效期能否继续使用? 19. 到期的试产注册的证件应该如何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申报注册?

1.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相关的法规、规章

1.1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http://)、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http://)、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http://), 下载注册申请表,了解注册申报所需准备的文件,了解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相关法规。

1.2 注册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第276号令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6号令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0号令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5号令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5号令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2号令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通知”

(国药监械[2002]302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食药监办[2007]230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240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试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

2. 如何判定一个产品是医疗器械产品?

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条定义的产品是医疗器械。

条例第三条所称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四)妊娠控制。

因此确定是否是医疗器械,主要应该通过其主张的产品预期用途进行判定。同一个产品如果主张的预期用途不同,就可能有不同的判定结果。产品预期用途的主张,在市场上是通过产品说明书中、包装、标签、宣传资料等文字内容向消费者进行表达。

3. 需要确定医疗器械分类有哪些途径? 医疗器械的分类是依据产品使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大小进行的。需要确定医疗器械的分类,可以通过《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者《医疗器械分类规则》进行。我们国家的分类实施“目录”优先的制度。

因此,确定医疗器械分类首先可以通过对比《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相类似产品的临床预期用途获得相关的分类的信息。但是,应注意对比的产品之间,在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使用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影响产品的分类。

由于技术的发展,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不能直接找到可以对比的产品时,可以通过《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要求和分类的原则进行分类。

当需要获得比较准确的分类信息,一类、二类中、低风险范围的产品,可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中心提交医疗器械产品分类请示报告;对于高风险的产品,需要报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分类。

《医疗器械目录》可以查询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http:///)、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 的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库(在“网上办事-结果查询”栏目中检索),其中的产品可以作为参考。如果向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医疗器械分类报告,需要使用申报注册软件规定的报告格式。

4. 国家局下达分类界定文件,产品的管理类别发生变化以后,企业应该如何实施变更?原有的注册证件是否继续有效?

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和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国家下达的分类界定文件生效后,企业在分类文件执行日期之后六个月的时间以内必须申请重新注册;在重新注册审批过程中,原有的注册证件继续有效,产品可以继续销售(国家另有规定除外)。

分类界定正式执行以后,企业如果不能在上述规定的时间以内申请重新注册,继续使用原有分类的注册证件进行销售的,按规定,应作为无证销售处理。

分类界定文件中将原来没有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规定列为医疗器械某一分类进行监管的产品,从分类界定文件执行日期开始,没有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件的,不能销售。违反分类界定文件规定,无证继续销售的,作无证处理。

5. 产品注册单元划分是根据什么原则?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根据第16号令《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 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单元原则上以技术结构、性能指标和预期用途为划分依据。” 注册单元可以分成有三种不同的形式:1)家属式;2)组合式;3)家属组合式; 同一注册单元在管理上是一个注册号,要求采用同一个注册标准表达产品的质量要求,一个注册单元被认为是一种产品。家属式注册单元中的产品有相同的用途,产品规格有不同,产品的技术和结构基本相近;组合式注册单元中由不同产品组合后,形成一种用途。

注册单元的划分是企业申报以前需做的工作,由企业在申报以前自行决定,我局没有另行审批的受理项目。按规定,应该在提交注册资料后,根据企业的注册资料与其他的审查内容一并审查。

如果企业在注册以前自行决定有困难,需要获得帮助,企业可以按照注册申报规定,提交注册预审会议申请,并附上有关的技术资料报我局受理中心。

6. 是否同一企业标准产品才能归入同一注册单元?

对于家属式注册单元,从有利于法规实施的角度,一个注册号,只用一个适用的注册标准解释该产品技术指标,以保持执法中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对于组合式注册单元,可以由一个注册产品标准连带不同的部件、组件标准,形成一个产品标准的系统。

7.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及技术复核问题

7.1适用的产品标准不再独立进行复核,在提交注册时一并审查;

7.2检测时提交的适用的产品标准由企业自行选择,可以采用适用的国家标准、或适用的行业标准、或由生产企业编制并签章的适用的注册产品标准。

7.3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作为适用的产品标准时,还应提交说明文件,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企业应当声明所申请产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且被采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能够保证产品预期用途的安全有效性;2)生产企业承担产品上市后的质量责任;3)有关产品型号、规格划分的说明。

7.4注册产品标准应符合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的要求编制。注册产品标准应附编制说明,包括以下内容:1)该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概述;2)引用或参照的相关标准和资料;3)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说明;4)产品概述及主要技术条款的说明;5)编制本标准时遇到的问题;6)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7.5产品在上市期间,发生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变更的,企业应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规定及时采用新版标准,并进行相关的注册产品标准的修改或修订;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变更后,注册证件内容发生变化的,还应根据16号令规定,及时进行注册证件变更或变更重新注册。

8. 医疗器械产品的检测报告的提交

8.1一类产品注册时,必须提交产品全性能检测报告(可以是自测报告),全性能检测项目为适用的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所有检测项目,必须有主检、审核人签字。企业不能自行检测的项目,可以委托有检测能力的机构或部门进行检测。

8.2二类产品注册时,必须提交产品性能自测报告,产品性能自测项目为适用的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出厂检测项目,其中,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生产企业应当补充自定的出厂检测项目。产品性能自测报告应当有主检人或者主检负责人、审核人签字。

8.3二类产品注册/重新注册时,必须提交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注册检测报告。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应当提交临床试验开始前半年内由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需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应当提交注册受理前1年内由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9. Ⅱ类产品,是否一定要在上海检测?

这一问题涉及检测单位和有效检测报告二个问题。

1)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条、《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16号令第九条的规定,检测单位需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可,被认可的检测单位都有一个被认可的受检项目范围。在认可范围以内,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自行选择检测单位。

2)如果检测报告所应用的标准、检测的项目和方法、能够覆盖该注册产品的主要风险,该检测报告是有效的。由于新的注册规定不再复核注册标准,检测按照企业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因此,在最后的注册审查中经常会发生审查部门需要与企业继续讨论的产品风险问题。

本市申报注册的II类产品,为了便于审查人员和体系检查人员在审查过程对存在技术问题的追溯和检查,我们鼓励本市的申报注册企业在上海检测,以便在出现审查问题后,利用本市的专家资源直接讨论,提高交流的效率。

10. 提交注册申请材料中的产品技术报告应包含哪些内容,有格式要求吗?

产品技术报告没有具体格式要求,根据《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试行)》规定,产品技术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特点、工作原理、结构组成、预期用途; (2)产品技术指标或主要性能要求确定的依据; (3)产品设计控制、开发、研制过程; (4)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及说明; (5)产品检测及临床试验情况; (6)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对比分析。

11. 医疗器械注册检测豁免要求

符合16号令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豁免注册检测的,企业无需提出专项申请报告,但是,在申报注册资料中需要提供具体书面说明。

11.1执行16号令第十一条“同一注册单元内所检测的产品应当是能够代表本注册单元内其它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典型产品”规定的,应当提交同一注册单元内所有产品的技术结构、性能指标和预期用途的相应资料,并说明被检测的产品能够代表本注册单元内其他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理由。

11.2执行16号令第十二条“重新注册时,对产品的生物学评价可以不再进行生物兼容性试验”规定的,应提交同一生产企业使用相同原材料生产的同类产品,其生产工艺和预期用途保持不变的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

11.3执行16号令第十二条“申请注册时,对产品的生物学评价可以不再进行生物兼容性试验”规定的,应当提交同一生产企业使用已经通过生物学评价的原材料生产的同类产品,其生产工艺保持不变,预期用途保持不变或者没有新增的潜在生物学风险的说明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11.4执行16号令第十三条“申请注册免予注册检测”规定的,应当提交1)所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与本企业已经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结构,所用材料、材质,预期用途的相应资料并说明属于同一类的理由;2)所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与本企业已经获准注册并且已经通过注册检测的同类产品比较,未发生涉及安全性、有效性改变的说明和相关证明材料,或者虽然涉及安全性、有效性改变,但是改变部分和由其引起产品其它相关安全性、有效性变化的部分都已经通过了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检测的检测报告;3)生产企业已经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或者已经获得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证书;4)经原企业生产条件审查机构认可的检测报告;5)已经获准注册的本企业同类产品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并且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及其记录;6)已经获准注册的本企业同类产品1年内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记录。

11.5执行16号令第十四条“申请重新注册免予注册检测”规定的,应当提交1)所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与本企业已经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结构,所用材料、材质,预期用途的相应资料并说明属于同一类的理由;2)生产企业已经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或者已经获得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的证书;3)经原企业生产条件审查机构认可的检测报告;4)申请重新注册的医疗器械与已经通过注册检测的原注册产品相比较,未发生涉及安全性、有效性改变的说明和相关证明材料,或者虽然涉及安全性、有效性改变,但是改变部分和由其引起产品其它相关安全性、有效性变化的部分都已经通过了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检测的检测报告;5)申请重新注册的医疗器械在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内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并且未发现不良事件的记录;6)原注册医疗器械1年内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记录。

11.6产品已经GB9706.1标准的安全性能全项(110条)检测,在重新注册时,如果产品的电器结构、工艺、主要元器件均不变,可按一般安全性能(61条)类型进行型式试验。

12. 提供临床试验的产品数量是多少?

现在的临床没有具体的数量要求规定,试验数量主要取决于临床方案制订过程中药品临床基地对统计提出的要求,因此,试验数量取决于方案的内容和统计学要求。各种临床试验方案,其临床试验目的和试验内容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统一确定需要实施的临床试验数量。

13. 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

13.1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载明内容发生下列变化的,生产企业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1)生产企业实体不变,企业名称改变;2)生产企业注册地址改变;3)生产地址的文字性改变;4)产品名称、商品名称的文字性改变;5) 型号、规格的文字性改变;6)产品标准的名称或者代号的文字性改变;7)代理人改变;8)售后服务机构改变。此类变更按照简单程序处理。

13.2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中下列内容发生变化的,生产企业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重新注册:1)型号、规格;2)生产地址;3)产品标准;4)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5)产品适用范围。此类变更按重新注册程序处理。

13.3注册证内容的变更时,应同时提交说明书进行变更。

14. 查询注册进度,领取注册证

14.1一类、二类产品注册进度查询。登陆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在“网上办事-结果查询”栏目查询:按照提示输入受理号即可完成查询。

14.2注册证领取地点: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河南南路288号。

15. 注册申请中的电子报盘

从2004年4月1日开始,注册审批已经全面使用了计算机进行管理,注册申报的各类项目都需要在申报注册资料的同时,提供申请表部分的电子数据。注册申请表格使用《上海市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软件》(电子报盘),企业可到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中心(河南南路288号)领取,也可以登陆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首页网上办事行政事项-行政许可医疗器械注册处的各项申请须知中,分别下载相关的软件、软件安装使用说明和注册申请书填写说明,并按其指导进行注册申报。

16. 注册申请过程中,对审查意见有异议的处理过程

当企业收到“材料审查意见通知单”后,应注意“通知单”上的告知事项,若对本通知有异议,你单位可以在收到本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医疗器械注册处提出协调。你单位可以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中心(上海市河南南路288号)索取并填写“医疗器械产品注册预审会议申请表”后,递交受理中心转医疗器械注册处或直接邮寄医疗器械注册处(上海市河南南路288号507室),你单位的反馈意见将会在注册协调会上进行研究。

17. 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的注册管理

药品与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的注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4月5日下达了文件《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注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4]94号),文件内容如下:

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注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食药监办[2004]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了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的监督管理,理顺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对该类产品注册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 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的注册管理问题

(一)对于该类产品中由药品起主要作用、医疗器械起辅助药品作用的(如预装了药品的注射器等),按药品进行注册管理,由药品注册司负责。

(二)对于该类产品中由医疗器械起主要作用、药品起辅助作用的(如含药支架、带抗菌涂层的导管、含药避孕套、含药节育环等),按医疗器械进行注册管理,由医疗器械司负责。在注册工作中,邀请药品审评专家参加。

二、 关于含抗菌、消炎药品的创口贴的注册管理问题 该类产品按药品进行注册管理,由药品注册司负责。

三、 关于中药外用贴敷类产品的注册管理问题

该类产品是传统的中药外用贴敷剂,按药品进行注册管理,由药品注册司负责。 本通知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管理规定如与本通知不符的,均以本通知为准。

18. 医疗器械标签中有效日期的含义是什么?过了有效期能否继续使用?

医疗器械产品标签中的有效期是指:产品在说明书规定的条件下,能够符合质量要求,能够被正常使用的最终期限。 产品出厂以后,如果由于销售的原因,到达用户手中时,已经超出产品的有效期,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过期产品就不能使用。如果擅自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应由擅自决定使用者自行承担责任。

19. 到期的试产注册的证件应该如何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申报注册?

到期的试产注册证件按照新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由于企业需要建立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质量体系考核,企业应该按照准产注册类别的要求申报注册资料,而不是按照重新注册的类别申报注册换证。

奥咨达收JI整LI

第三篇:无源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补充要求

三类无源医疗器械产品 注册申报补充要求 (征求意见稿)

该补充要求应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配合使用。随着对无源医疗器械产品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我们的要求也将随时调整。

境内产品注册申报资料

一、技术报告(正文应编写页码,涉及到的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参考文献文本等可作为附件提交)

1、 产品介绍:产品的国内外动态分析情况(包括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上市情况及与申报产品工作原理、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等相关的对比情况)。产品名称及其确定依据,产品分类及分类依据、产品用途等;

2、 详述产品作用原理,预期与人体接触的部位(组织)、接触方式、作用时间(包括多量次产品的积累时间),可接受的最长接触时间的确定依据及相关研究资料;注明是否可降解材料,若是则提供降解周期和降解产物的相关研究资料;

3、 详述产品所用原材料(包括涂层、染料等)。公认的材料化学名称、化学结构式/分子式、材料理化特性信息(如: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旋光性、玻璃转化温度、熔点(程)/沸点(程)、密度和溶胀等);商品名、材料代号、质量标准、成分与配方等,明确原材料供应商并附其资质证明文件和供销协议;化学分析报告;有关标准。 若产品供货状态是在保存液中,应提供保存液的详细成分及含量信息,以及制定其配方的依据和相关安全性评价资料;

4、 详述产品性能、结构(相应图示)与组成;明确预期与人体接触的组成部分和材料;明确产品规格型号间的异同点(同一型号的产品应具有材料、性质、结构上的同一性);

5、 详述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包括各种加工工艺、各种加工助剂的使用情况,对残留单体或小分子残留物的控制情况等;

6、 详述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的性能要求、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的确定依据,提供涉及到的研究性资料、文献资料和/或标准文本;

7、 无菌产品需提供有效期的确定依据(包括对包装材料的选择要求);活性产品需提供产品有效期的确定依据及产品稳定性验证资料;明确产品有无使用寿命的限制,并说明理由,若有限制的使用寿命需提供其确定的依据;使用前灭菌(消毒)的产品及可重复灭菌(消毒)的产品需提供产品对推荐的灭菌(消毒)方法耐受性的支持性资料,及所推荐的灭菌(消毒)方法确定的依据;

8、 生产者认为应在技术报告中提交的证明产品安全有效所必需的其它材料。

二、 风险分析报告

根据YY/T0316-2003《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对产品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产品包装、灭菌、运输、贮存、使用等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分析,详述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 注册产品标准

除依据国家已颁发的关于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标准外,强调:产品标准中,对于无源医疗器械,应将产品使用原材料、组成成份、含量明确列入标准;有材料牌号的,应明确其材料牌号;根据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需要,应在产品检验规则中制订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已修订的注册产品标准,应提供修订说明,明确修订的内容。如果企业在补充材料过程中提交了新版的注册产品标准,则需提交单独的文件说明新旧标准的变更对比情况。在重新注册时,新版注册产品标准中应给出相对于旧标准的修订说明及修订内容。

四、 临床试验资料

应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提供临床试验方案与报告。此外,强调:依据审评要求,应提供临床试验统计报告(详见附件1);在临床试验报告中,应明确试验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所对应的试验病例,结论中应明确试验产品的临床适应症、禁忌症与并发症,注意事项。临床适应症应仅限于进行了试验并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的病种。

五、 产品说明书

除执行《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外,特别强调:临床适用范围,包括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应与临床试验报告保持一致。有效期限、使用寿命限制、从人体取出的期限、已采用的灭菌方法、推荐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等应同产品技术报告中所述一致。

七、产品质量跟踪报告(重新注册)

1、 根据临床适应症,详述已注册各型号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包括销售量;

2、

3、 根据产品销售量,详述产品上市后临床随访情况; 产品上市后所有不良事件、投诉发生情况,对不良事件、投诉原因分析与处理情况;

4、 与前次注册产品相比变化情况,包括:材料及材料供应商、加工工艺、产品结构、预期用途,包装材料、灭菌方式等任何涉及产品技术性的变化。若有变化,则需提交该变化是否会带来新的临床风险的详细分析论证材料。

注:若无上述变化,且上市后临床随访数据详实,有统计学意义,无产品本身所致的不良事件报告,考虑重新注册时,免除生物学评价。若有不良事件,则需分析该不良事件是否可能与产品生物相容性有关,若不能排除其相关性,则需要重新进行生物学评价。 境外产品进口注册申报资料

一、 企业应提供产品境外上市批准时要求提交的技术支持文件,作为境外上市批准文件的附件。

二、 注册产品标准:

1、 除依据国家已颁发的关于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标准外,强调:产品标准中,对于无源医疗器械,应将产品使用原材料、组成成份、含量明确列入标准;

2、 有材料牌号的,应明确其材料牌号;

3、 在标准编制说明中,详述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的性能要求、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的确定依据,提供涉及到的研究性资料、文献资料和/或标准文本;

4、 如果企业在补充材料过程中提交了新版的注册产品标准,则需提交单独的文件说明新旧标准的变更对比情况。在重新注册时,新版注册产品标准中应给出相对于旧标准的修订说明及修订内容。

三、 产品说明书:参照境内产品审评相关要求执行。

四、 临床试验资料:凡在国内进行临床试验的境外申请注册产品参照国产产品审评要求执行。

五、 质量跟踪报告(重新注册):参照境内产品审评相关要求执

行。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二00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附件1: 临床试验资料注册申报注意事项

该注意事项配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规定》及注册申报补充要求共同使用。

该注意事项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三类无源医疗器械产品。

一、临床方案

1、 疗效评价指标在临床试验方案中应明确,且应采用国际公认的

评价标准,如果无公认标准,应采用临床常规疗效评价标准。

2、 临床试验方案中对试验样本量的确定应按照试验目的、试验类

型(优效、非劣效、等效)确定并符合统计学要求,并应采用经典的、公认的统计方法、计算公式、统计软件(如:SAS、SPSS、SYSTAT)。

3、 为了保证得到科学、有效的疗效评价,应设置对照组,并采用

随机的方法入组病人。

4、 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统一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为多中心 临床试验,应按统一的方案进行试验。

5、

6、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观察及随访时间应相同。

首次用于人体的三类植入性器械,原则上应采用随机、双盲(适用时)对照临床试验。

7、 对于多适应症临床试用,应每次仅申报一个适应症。

注:应严格按照临床方案进行临床试验,不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应予以剔除。同时,当审评发现样本量不够需要增加样本量时,应将要增加的样本量写入方案中。对于国内首创产品中有国外同类产品的,应同时提交国外同类产品的临床试验文献资料。

二、临床报告

1、 临床试验报告中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和次要评价指标应与方案中相应内容保持一致;

2、报告中明确受试者是否全部完成随访,对于完成随访病例是否均纳入统计。对于失访病例,应明确失访原因;

3、报告中应描述参与疗效评价与安全性评价的原始数据;

4、临床报告中应报告所有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 原因、事件名称、结果及与试验用器械的关系。对于所采取的措施予以明确。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二00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附近2:

宫内节育器注册申报注意事项

该注意事项应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注册申报补充要求配套使用,涉及内容均为目前审评此类产品时企业申报资料容易存在的问题,旨在告知企业在准备此类产品申报资料时应事先予以考虑。

一、 注册产品标准注意事项

1、 申报产品标准中应明确:所有组成材料的具体化学名称,明确申报产品的铜表面积的确切数值及合理允差,铜应定性、定量检测。建议给出产品图示。

2、 申报产品若包涵放置系统,应于标准中补充相关要求、试验方法并检测。

3、 标准编制说明中给出各项要求的试验方法及判定标准的确定依据和/或研究资料。

4、 首次注册的产品无论是否直接采用国家标准的产品,均应按照现有法规、标准要求执行,尤其是生物相容性应参照GB/T16886.1中表

1、表2的要求,特别是生殖毒性。

5、 直接采用节育器国家标准生产的产品,与节育器国标中规定产品完全一致,重新注册时无任何改变(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成品要求),在能够提供充分的产品上市后临床跟踪的情况(如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产品使用安全性跟踪情况报告、SFDA不良反应评价报告)、原材料供应商未发生变化的声明,生物相容性可以暂不作要求。

6、 含药节育器标准要求应在节育器要求基础上参照《含药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指导原则》制定。

二、 临床资料基本要求:

鉴于宫内节育器产品是应用于健康人群避孕的医疗器械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到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该特殊性决定了此类产品临床试验具有大样本量和长期临床随访的特点,此类产品应进行统一方案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临床最少病例数量不少于1000例,参与试用的产品数量不少于1000例,最短试用期为1年,同时设置平行对照组,即多中心临床医院的总的试验组例数与对照组例数各至少1000例,如未设平行对照组,则即多中心临床医院的总的试验组例数应不少于2000例。

三、 节育器的结构形状、材料、铜表面积发生变化时,不能视为同类产品重新注册,应按首次注册要求准备申报资料。

四、 企业应在有相应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提交符合注册要求的型式检测报告。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二00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附件3:血管内支架产品注册产品标准审查注意事项

(征求意见稿)

由于目前血管内支架产品的标准尚无国家强制要求的规范性文件,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性,规范血管内支架产品注册技术审查中对注册产品标准的审查要求,为生产企业在制定注册产品标准时予以参考,特制定本标准审查注意事项。该注意事项应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注册申报补充要求配套使用。

一、 注册产品标准中应有产品的详细描述,以明确产品的组成、物理结构及参数(包括支架公称直径、支架长度、支架壁厚、膜材厚度、涂层厚度、药物含量、公称压力、额定爆破压力、配合使用的导丝、导引导管尺寸、递送系统有效长度等),应给出输送系统以及支架本体的详细结构和焊点、标记点的位置等内容。建议附有产品的设计图或可表达足够信息的结构示意图。

二、 注册产品标准中应列表给出产品各部件的名称及制造材料的准确化学名称、金属牌号及常用名,预期植入人体的金属材料还应给出具体化学成分及显微结构。如产品中含有涂层,除上述要求外还应明确涂层的预期功能。药物应明确其通用名称(中、英文)、结构式及预期用途。

三、 对于注册产品中具体的材料或部件,如已有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注册产品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要求。鉴于目前国家尚未对血管内支架产品中支架部分颁布技术法规,支架部分的技术性能要求可参考EN 14299 无源外科植入物-心脏及血管植入物的特殊要求-动脉支架的专用要求制定。

一般应对以下技术性能指标进行要求 物理性能要求: 1)支架部分

1、支架部分的外观要求;

2、支架尺寸要求,包括支架壁厚、扩张前、后的外径、长度等基本尺寸及误差范围。同时,应考虑支架径向尺寸的扩张均匀性要求。记忆合金材料的支架应给出其形变温度和形变恢复尺寸要求;

3、扩张后支架的表面覆盖率或自由面积百分比;

4、非降解性金属类支架应对其耐腐蚀性能进行要求,如已有资料证明该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不要求;

5、支架扩张后的径向回缩率,径向回缩率=(充气后直径-最终直径)÷充盈后直径×100%。

充气后直径:球囊完全充气后支架的外部直径 最终直径:气囊放气后支架在稳定条件时的外部直径

6、支架扩张前、后的轴向短缩率,轴向短缩率=(扩张后长度-装载在递送系统上长度)÷装载在递送系统上装载长度×100%;

7、支架扩张后的径向支撑强度;

8、支架的可见性,如X射线可探测性;

9、支架的完整性,即保证扩张后支架无破裂、刮伤、永久固化、涂层剥落的发生;

10、支架的耐疲劳性能试验,应能够保证支架有十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11、支架的磁共振成像(MRI)相容性,评价项目包括磁场对支架在力学和温度方面的影响;

12、如植入体中含有预期降解材料,需规定其生物降解性能要求以及降解产物可能的潜在毒性限定;

覆膜支架附加要求:

可参考YY 0500-2004规定,一般应有以下要求:

1、膜材与支架的附着强度;

2、膜材强度,包括轴向抗拉强度、破裂强度等机械、力学性能;

3、水渗透量;

4、膜厚;

涂层支架附加要求:

1、涂层厚度、涂层牢固度要求(包括涂层和基质的粘附力和扩张后的结合力);

2、涂层溶剂残留量的要求; 含药支架附加要求:

1、药物的定性、定量要求;

2、药物释放速率的要求;

3、药物溶剂残留量的要求;

2)输送系统部分

1、需按YY0285.1-2004和/或YY0285.4-1999规定进行要求;

2、需对血管内支架递送系统的可推进能力、扭转能力进行要求;

3、需对支架与球囊扩张导管间的分离力和“狗骨头”效应进行 要求。

注意:对于球囊扩张型血管内支架产品,在检测方法中应规定对球囊进行充盈、瘪缩和进行充气时无泄漏和损坏试验需在完整系统下进行。

化学性能要求:

1、环氧乙烷灭菌产品需对环氧乙烷残留量进行要求;

2、输送系统进入血管部分应对:重金属残留、紫外吸光度、易氧化物等指标有所规定。

3、如支架为使用316L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钼合金以外的材质,应对该材质的化学成分、显微结构进行要求;

生物性能要求:

按GB/T16886.1-2001的规定进行;

其他要求:

1、无菌要求;

2、内毒素或热原要求;(如生物性能中已要求热原,可不要求内毒素)

四、 注册产品标准中应对各项技术性能要求有明确、可行的检测方

法和试验参数,并在标准编制说明中给出各项要求的试验方法及判定标准的确定依据和/或研究资料。

五、 注册产品标准中应规定出明确的出厂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应合

理;

六、 注册产品标准中应有明确的产品包装材料、灭菌方式和贮存、

运输条件、产品灭菌有效期或使用有效期,同时需提供标准中规定的包装灭菌及储运条件下产品灭菌有效期或使用有效期的确定依据。

注:本要点仅限于对产品标准审定的范围,并不包括产品注册时对相关技术指标的支持文件的要求 。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二00六十一月十三日

附件4: 硅橡胶乳房假体注册申报注意事项

由于目前硅橡胶乳房假体尚无国家强制要求的规范性文件,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性,规范硅橡胶乳房假体注册申报资料要求,特制定该注意事项。该注意事项应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注册申报补充要求配合使用。涉及内容均为目前审评此类产品时企业申报资料容易存在的问题,旨在告知企业在准备此类产品申报资料时应事先予以考虑。

1、 注册产品标准除应遵循YY0334-2002《硅橡胶外科植入物通用要求》,生物性能参照GB/T16886.1-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与GB/T16175-1996《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的要求外,还应考虑符合ISO14607-2003 外科植入物-乳房植入物专用要求;

2、 生物相容性:应考虑生殖毒性、遗传毒性(染色体畸变、微核)、慢性毒性与免疫原性的生物学评价;

3、 硅橡胶乳房假体由壳体和内容物组成,作为一个整体的植入物,注册产品标准应分别给予要求,具体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4、 应特别注意假体壳的小分子内容物的渗出问题,标准中应有内容物渗出限定指标和检测方法。

5、 对于进行防渗处理的假体,应考虑防渗处理本身的有效性特别是耐久性。

6、 说明书应有产品的植入有效期;同时,应提供产品有效期的验证资料。说明书还应明确禁忌症、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7、 对于重新注册的产品,企业如果能提供产品上市以来大样本量的、详细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随访资料或产品注册时曾经进行过生物相容性评价,同时,应满足“无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补充要求”中关于质量跟踪报告中相关要求,可以免除再注册时产品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二00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附件5: 同种异体产品注册申报注意事项

本注意事项应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注册申报补充要求配合使用,涉及内容均为目前审评此类产品时企业申报资料容易存在的问题,旨在告知企业在准备此类产品时应事先予以考虑。

企业除应提供注册产品标准等相关文件外,还须提供供者血清学检验报告,如: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病毒检验报告;其中,艾滋病病毒检验应采用聚合酶链式检验方法(PCR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以上要求应在注册产品标准中给予明确规定。此外,企业应提供供者志愿捐赠书,在志愿捐赠书中,应明确供者所献组织的实际用途,并由供者本人/其法定代理人/其直系亲属签名同意。临床方案中应明确规定临床试验产品均取自有志愿捐赠书的供体组织。

以上要求,均应纳入生产质量体系控制范畴。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二00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附件6: 部分产品注册单元划分注意事项

根据16号令同类产品的界定:同类产品是指基本原理、主要功能、结构、材料、材质,预期用途相同的产品。本注意事项应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配合使用,涉及内容均为目前审评此类产品时企业申报资料容易存在的问题,旨在告知企业在准备此类产品时应事先予以考虑。

介入类产品:

1、

2、 单独包装并单独销售的产品应不属同一注册单元。

不同包装,单独销售的产品,如仅可作为一个系统共同使用, 且各产品均无其他用途,一般可作为同一注册单元。

3、 预期植入人体内不同腔道部位(如胆道、颅内、冠状动脉、胸 主动脉、腹主动脉、颈动脉、髂动脉及其他各部位外周血管等) 的支架产品原则上不应作为同一注册单元。如同一产品预期可植入人体多个腔道部位(如胆道和外周血管),且植入人体不同部位的各规格型号产品均执行同一注册产品标准,产品(支架及递送系统)结构、材料、材质相同,技术性能要求相同,可作为同一注册单元注册,但临床试验需分别进行。

骨科类产品:

1、 不同类别的产品应当分别申报,如三类植入物和配套一类工 具。 如果企业将不同类别的产品作为一个系统申报,则不同类别的产品技术指标均应当检验,如三类植入物和配套工具作为一个系统申报,则工具技术指标应予以检验。

2、 接骨板:行业标准将接骨板分为直型接骨板、角度型接骨板、 解剖型接骨板、脊柱前路接骨板。以上型号产品应当分别申报。 直型接骨板,主要适用于四肢、骨盆骨折内固定,固定方式主 要为加压或保护性内固定;

角度型接骨板,主要适用于股骨转子骨折、股骨髁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内固定;

解剖型接骨板,主要适用于四肢干骺端骨折内固定,固定方式主要为支持性内固定;

脊柱前路接骨板,适用于脊柱前路内固定。 脊柱后路接骨板,适用于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

3、 髋关节假体:包括:骨水泥型髋关节与生物固定型髋关节。二 者应分别申报。

骨水泥型髋关节,一般柄由金属材料制成,髋臼为超高分子聚乙烯,固定方式骨水泥粘结。

生物固定型髋关节,一般柄、髋臼基体为金属,表面为金属微孔涂层或羟基磷灰石涂层。无须骨水泥固定。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二00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第四篇:医疗器械延续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

附件5

医疗器械延续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

一、 申请表

二、证明性文件

境内注册人应当提交企业营业执照的副本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境外注册人应当提交其在中国指定代理人的委托书、代理人承诺书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者机构登记证明复印件。

注:进口医疗器械延续注册时,不需要提供注册人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批准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三、关于产品没有变化的声明 注册人提供产品没有变化的声明。

四、原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件的复印件、历次医疗器械注册变更文件复印件

五、注册证有效期内产品分析报告

(一)产品临床应用情况,用户投诉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汇总分析评价报告,报告应对本产品上市后发生的可疑不良事件列表、说明在每一种情况下生产企业采取的处理和解决方案。对上述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评价,阐明

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予以说明。

(三)在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市场情况说明。

(四)产品监督抽验情况(如有)。

(五)如上市后发生了召回,应当说明召回原因、过程和处理结果。

(六)原医疗器械注册证中载明要求继续完成工作的,应当提供相关总结报告,并附相应资料。

六、产品检验报告

如医疗器械强制性标准已经修订,应提供产品能够达到新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产品检验报告可以是自检报告、委托检验报告或符合强制性标准实施通知规定的检验报告。其中,委托检验报告应由具有医疗器械检验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七、符合性声明

(一)注册人声明本产品符合《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声明本产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提供符合标准的清单。

(二)所提交资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境内产品由注册人出具,进口产品由注册人和代理人分别出具)。

八、其他

如在原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内发生了涉及产品技术要求变更的,应当提交依据注册变更文件修改的产品技术要求一式两份。

第五篇:境外医疗器械首次注册申报要求(推荐)

1.境外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

3.申报者的营业执照副本和生产企业授予的代理注册的委托书

4.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或者认可的该产品作为医疗器械进入该国(地区)市场的证明文件

5.适用的产品标准

6.医疗器械说明书

7.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注册检测报告(适用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

8.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料

9.生产企业出具的产品质量保证书

10.生产企业在中国指定代理人的委托书、代理人的承诺书及营业执照或者机构登记证明

11.在中国指定售后服务机构的委托书、受委托机构的承诺书及资格证明文件

12.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上一篇:饮料类经典广告词下一篇:音乐史复习提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