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犯罪过程分析的内容及思维方法

2022-09-11

从国内外实践和理论来看, 对犯罪过程分析已较为完善。如国外由约翰·道格拉斯1提出的犯罪现场分析法和布伦特·特维2提出的行为证据分析法。国内实践部门办理刑事案件时, 将分析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案件性质分析、犯罪形成分析、犯罪嫌疑人刻画等。这为犯罪过程分析提供了有益指导。但为了更好的分析犯罪过程, 笔者认为需先对犯罪过程分析的内容有整体上的把握, 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不盲目, 其次辅以良好的思维方法, 为犯罪过程分析提供有益帮助。

一、犯罪过程分析的内容

(一) 对犯罪嫌疑人的分析

1. 分析作案动机。

动机是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 通常被划分为满足需要、欲望, 包括钱、性、爱、报复、惩罚、认同、刺激、内疚、满足、恨关注等类型。常见的动机类型有图财 (物质的需要) 、报复 (情绪性为主) 、性、自尊和自我实现 (与人生观价值观有关) 、信仰 (如法轮功、民族分裂等政治事件) 、友情 (亚文化如, 黑社会中的哥们义气) 、嫉妒、好奇、恐惧 (情绪性为主) 、变态等[4]。

动机的性质主要表现为:自发性 (如主动、预谋) , 诱发性 (如被害人引发、激情犯罪中表现出的临时起意) , 具体性 (表现为确定具体的侵害对象如仇杀、情杀) , 泛化性 (非特定和盲目性如性变态系列杀人) , 直接性 (表现为案件的侵害对象就是犯罪人的作案目标) , 间接性 (指犯罪人具有另外的动机, 如夺枪是为了进一步实施杀人行为) 等。

在犯罪过程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动机冲突的情况。在动机的形成过程中, 有时会出现多个需要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最后统一的过程。这主要表现为犯罪过程的前、中、后阶段的犹豫、彷徨或悔恨。

2. 分析知情特征。

我们在对犯罪人进行分析时, 尤其需要分析犯罪人对被害人是否熟悉, 相识以及是否熟悉犯罪现场。通过鉴别作案时间是否合适, 确定的作案地点是否合适, 选择的出入口是否合适, 来去路线是否合适, 是否熟悉周围的地理环境, 判断被害人的致伤状况分析是否毫无防备等, 分析犯罪嫌疑人知情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反复长期踩点有可能改变知情特征。

3. 分析心理特征。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情绪状态, 是否紧张甚至恐慌, 是否刻意伪造现场, 是初犯还是累犯惯犯;犯罪人的兴趣、爱好;犯罪人的智力能力和认知水平等;犯罪人的气质特点;犯罪人的性格特征等。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更全面的认识犯罪嫌疑人。

4. 分析其他特征。

如犯罪人的个人基本特征, 人数、性别、年龄、身高和体貌特征, 身体状况如生理缺陷、经济状况, 生活习惯, 工作情况等。

(二) 分析被害人情况

分析被害人情况, 探讨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 有助于收集犯罪证据与线索, 分析案情, 确定案件性质, 提升侦破效率。特定情况下, 如被害人自身情况诱发犯罪嫌疑犯罪时, 可以帮助逆向推断犯罪嫌疑人可能产生的作案动机。

分析被害人的背景情况时要全面细致,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社会交往关系, 如包括亲朋好友、恋爱对象、尤其注意有无网友以及不正常社会关系 (狱友、赌友等) 。经济状况, 如财务保管及债务情况。家庭成员情况, 及成员与外界的交往联系。另外, 被害人生活习惯、工作或职业性质及作息安排, 居住、生活、工作的环境条件及所在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等也在分析之列。

(三) 分析犯罪行为特征

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正确的分析犯罪的行为特征不但有利于我们寻找犯罪嫌疑人, 更有利于我们完善犯罪证据。对犯罪嫌疑人的分析通常要对这几个方面的认识:犯罪习惯, 职业技能, 犯罪工具的选择, 作案的时间, 地点, 环境, 作案的顺序等。尤其是对作案先后顺序的分析是分析犯罪行为特征的基础, 这对于刻画犯罪嫌疑人有着重要作用。

(四) 分析犯罪结果

刑法意义上的犯罪结果指犯罪行为作用于一定客体而发生的一定结果。它的类型包括物质性结果和非物质性结果。物质性结果是指行为对客体造成的物质性影响, 其表现形态是使客体发生物理上的变化, 例如杀人, 将人杀死, 放火, 将财物烧毁。这种结果是有形的, 具有可测量性。非物质性结果是指行为对客体造成的非物质性影响。在这种非物质性结果的情况下, 作为客体的物只是发生位移。例如盗窃, 使财物脱离所有人的控制;作为客体的人只是受到精神上的损害。例如侮辱, 使人格和名誉被损害。这是一种精神性的损害, 因而是无形的, 具有不可测量性[7]。犯罪结果在刑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法益侵害程度的标志。因此, 犯罪结果是罪体的内容。结果是指行为对于客体所造成的客观影响。刑法学认为只有在及物行为的情况下, 由于存在客体, 所以才存在对这种客体的侵害结果。刑法学上认为危险犯、行为犯的情形以及在不以犯罪结果发生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等情况下不存在犯罪结果[7]。

而侦查学意义上的结果具备更广的含义, 它包括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后造成的犯罪形态。如在刑法上放火属于危险犯, 犯罪人未点燃燃烧物则认为没有犯罪结果发生。但在侦查学中, 认为在放火现场、燃烧原料、点火工具等现场形态都属于犯罪人实施犯罪的结果。通过对作案工具等分析可以有效的刻画犯罪嫌疑人和证明犯罪行为, 虽然最终该嫌疑人不一定被定罪。因此我们在分析犯罪过程时正确分析了犯罪结果不但可以完善犯罪证据[8]。更能通过犯罪结果的形态去推断犯罪人的特征, 从而指导侦查。

二、犯罪过程分析的思维方法

犯罪过程的分析需要载体, 而这个载体必须充分、完整地囊括所有与犯罪过程有关的信息, 犯罪心理痕迹恰恰为提供了全面的分析载体。这为我们分析犯罪过程提供了思维指导, 那就是在需要分析的内容 (构成实施犯罪行为的必备要素) 与犯罪心理痕迹之间相互印证结合。下面以盗窃案为例来说明这种主客观相互印证的思维。

(一) 通过必备要素去收集犯罪心理痕迹

一般情况下, 当侦查人员接到报案, 大脑便首先反应采取侦查行动。如何开展侦查行动?怎样去分析犯罪过程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导向, 侦查人员就会陷入盲目。但只要了解犯罪过程中构成实施犯罪行为的必备要素, 那便会按图索骥。如在盗窃案中, 必须有盗窃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盗窃行为、盗窃结果这几个基本构成要素。在现场便可以主动寻找能证明和指引这四个方面的犯罪心理痕迹。

1. 收集犯罪人的有关信息。

思维上的指导包括, 首先调查是否有犯罪嫌疑人, 谁是犯罪嫌疑人, 确定是否有刑事案件发生;其次调查犯罪人的作案动机确定是否为盗窃;另外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刻画。在具体的现场勘查行动中, 便依据思维指导收集犯罪心理痕迹, 如通过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等措施着重收集信息以确定事件性质, 辨别撬压痕迹的真假,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犯罪嫌疑人身高、体态等人身特征, 收集犯罪嫌疑人的指印、脚印、毛发等, 以便刻画犯罪嫌疑人等。

2. 收集犯罪行为特征方面的相关信息。

犯罪行为特征包括犯罪习惯、职业技能、犯罪工具的选择、作案的时间、地点、环境, 作案顺序等。在现场勘查中, 通过调查计时器获得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时间, 通过监控视频查看犯罪人的行为过程等。最后通过作案工具作用痕迹和其他痕迹还原犯罪人的作案顺序。值得注意的是收集犯罪行为特征的过程也是收集犯罪证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证据意识, 要注意保存犯罪证据。

3. 收集犯罪结果信息。

在盗窃案件中, 调查被盗物品的数量、质量、价值、形态等, 应注意识别被害人的言词证据, 是否有报假案的情况出现。

4. 进行被害人的背景分析。

收集事主的作息时间, 财物保存情况、使用情况、社会交往、家庭成员情况, 周围所处环境等信息。

(二) 在收集犯罪心理痕迹时联系必备要素

犯罪心理痕迹分为物质痕迹和非物质痕迹, 物质痕迹通常要依靠现场勘查的技术手段获得。如指印的、毛发、脚印, 工具痕迹等识别。而非物质痕迹则常常通过调查访问和思维分析所获得。如在盗窃案中收买赃物人的言词证据和通过思维分析后所得的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等。但无论是物质痕迹还是非物质痕迹。在收集时都有一个归类的问题———我所收集的痕迹有什么用?

例如在勘查被盗现场时面对撬压痕迹时, 就应思考这个痕迹能分析出什么?结合实施犯罪行为必备要素, 在刻画犯罪主体方面, 根据该撬压痕迹便可分析犯罪人的身高、体态、职业等基本特征。其次, 在分析犯罪行为特征时就会得出, 犯罪痕迹的形成时间, 犯罪工具, 犯罪手法、行为顺序等。再次, 在分析犯罪结果时就会分析出, 犯罪人破坏了什么财物, 能否达到刑法定罪量刑的程度等。

通过上面的主客体之间的来回印证分析后, 便能进一步刻画出犯罪嫌疑人, 进而展开下一步侦查活动。

摘要:犯罪过程分析贯穿于侦查过程的始终, 犯罪过程分析在案件侦破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明确犯罪过程的内容, 清晰犯罪分析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方法, 为犯罪过程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犯罪过程分析,思维方法,犯罪行为,分析内容

参考文献

[1] 甘建骏, 刘燕, 刘璇.残缺、模糊痕迹物证在一起命案现场分析与重建中的应用[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9 (1) :11.

[2] 文刚.犯罪具有明显阶级性[J].思想政治课教学[J].1991 (10) .

[3] 陈忠林.刑法学 (上)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58-62.

[4] 周述虹.侦查心理学课堂讲义[Z].第三章现场心理.

[5] 青年心理网[EB/OL].HTTP://WWW.youthpsy.com.cn/jiankang/612.html.

[6] 李勇权.完善我国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的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报, 2010 (9) .

[7] 陈兴良.陈兴良刑法学教科书刑法规范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8] 约翰·道格拉斯, 马克·奥尔谢克.心理神探[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川西北六种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下一篇:浅谈大学英语教改环境下德语教学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