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2023-01-01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然而,现实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数学教学缺乏人文性

数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内容是抽象的,纯粹的数学计算是枯燥的。而小学生正处于这样一个特定的心里阶段:直观形象思维占绝对主导的地位,抽象思维初步萌芽。这是让人高兴同时也充满危险的时期。部分教师教学中不注意数学的人文性,不注意保护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一味强调数学的理性,因而,很多学生因此丧失对数学的信心,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也会胎死腹中。正确的做法是:一是树立人文数学观。长期以来,数学教育的目的仅仅是弘扬科学精神,很少提及人文精神的发展,从而导致数学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和遮蔽。变理性数学为人文数学,我们应该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数学教育。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理念。让教师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目标走向,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掌握数学工具、感受文化魅力、形成健全人格、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二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内容内隐的人文价值。“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观察、猜测、探索、推理、验证和创造等。数学学习时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新知引入之前讲一个小故事,给学生以深刻的文化感受和启迪,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数学”的本真追求和积极引导。所以,每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新数学教材中的情景导入,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兴趣。三是体验数学知识生成的创造价值。让学生在数学文化背景下学习数学,力求将教材中的知识回归为数学发展史上的原始问题,以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重新探讨数学发展的轨迹,再次演绎人类思维的历程,从而深化学习。如教学“圆周率”,当学生经过比较繁杂的演算,终于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迫切需要老师肯定的时候,教师赞叹说:“你们探求圆周率的过程跟我国大数学家祖冲之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样,充分肯定学生的才智和努力,紧接着就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的发现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要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挫折、合作和挑战。这样的教学不正闪烁着“人文数学”的火花么?

二、课堂教学存在功利性

尽管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多年,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然而教师的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评优晋级,校际攀比,哪一样少得了成绩?所以,在部分教师中在广泛流传着:分分分,学生不再命根根,铸成教师“前”途径!所以,不少教师依然存在课堂满堂灌,课后题海战的功利性色彩,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早已扔到九霄云外。正确的做法是:一是教学重在教学的过程,不在于教学的结论。传统的教学重在把各个定理、公式、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然后配备大量的练习题,强化训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毫无主动性可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另一方面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二是建立完善的过程考核评价机制,不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优晋级的依据。

三、部分课堂重表演,轻实效

新的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是对课程的创新、开发的过程,不是对课本内容的传导过程。变课本数学为生活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互动的过程,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今天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变“导演”为“和学生一起演”。用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于是,部分教师产生只要课堂热热闹闹,不管学习结果怎样的错误心理。正确的做法是:一是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以教材为蓝本,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去创新和开发内容。二是每课时或每阶段应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而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能够适时进行调控。

四、对学困生的关爱减少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问题的意识,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造就相互交流的环境和氛围,以轮流结成对子、合作小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提问、补充、订正等形式开展数学探讨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发表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的空间。但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却是雪上加霜,教师往往无暇顾及。由于对学困生的关爱减少,就更容易使学困生丧失自信心,这就有悖于教育的公平和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加强师德修养,让每位教师明白教育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消除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心理,赏识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困生的学业落后对其一生来说,可能只是暂时的,也与今后的生活幸福感构不成正比,如果我们教师找准他们情感的缺口,教育得法,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所发展的。其次,建立培优补差的考核机制,设立学困生进步奖,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树立转变一个学困生比培养十个优生还光荣的思想。最后,建立帮扶对象,充分发挥班队干部的帮扶作用,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真正实现共同进步。

上一篇:结构创新与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下一篇:废水BOD5分析过程中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