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

2023-05-26

第一篇: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

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研究

作者:王景香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房地产企业所处的政府政策环境和行业发展环境,提出了在新的形式下,房地产企业不能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形式满足融资需求,而应在作好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融资渠道;基金;信托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学号:1104070229 姓名:王典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它是构筑在雇员人数、企业资产总值、企业经营收入和其它数量标准上动态的相对的概念。中小企业界定方面是一个相对的、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从理论上给它下一个很确切的定义,现阶段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特征能够达成基本共识是:“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在其所在行业领域中不占垄断地位”。 1.1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来源

目前我国总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融资呈内部融资比重大,外源融资低的现状。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及国家资产更新自己,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同时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成为银行给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贷款方式,因此资信质量高的企业就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一些有发展潜力但不能提供足够信贷保证或者刚开始发展规模小无有效抵押物质的中小企业,由于银行缺乏敏锐的识别能力,往往受到冷落。所以现在我国中小企业通过信贷获得资金的可能性就存在了两极分化。

现在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明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不同的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也使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受到了更大的阻碍。 1.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量难以满足

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六成以上从未获得过1-3年的中长期贷款,而56%的中小企业将贷款作为获得外部融资的组要途径。而这种畸形的融资局面使得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仅获得全国总贷款数量的20%。

1.3中小企业对所融资金特征

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特点:短、频、快、小。就是能从银行取得贷款,贷款审批程序烦琐,资金到位,已经错失商机,失去短期借款的目的;再者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小、频率快的特性也增加了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和风险,影响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2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来看企业融资问题

2.1.1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

首先,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的抵押率一般为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一30%,专用设备为10%。其次,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既不愿意给别人作担保,也不愿意请人为自己作担保.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作担保人。而且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往往是一家企业出了问题会连累一批企业,并容易一起恶性循环,这通常又被认为是社会稳定所难以承受的。因此,2011年以来各家银行担保贷款比重在下降,抵押贷款比重呈上升趋势。最后,抵押担保费用高及资产评估服务不规范。由于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以及公证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如果再加上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大大增加了贷款成本,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另外,资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评估登记的有效期短,与贷款期限不匹配,企业为此在贷款期限内要重复进行资产评估登记,重复交费。

2.1.2规模小、资本技术密度低、技术装备水平落后

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巨多,但大多仍处于小规模运转状态。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十分落后,包括设备的新旧程度、技术状况、自动化程度等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相差甚远。

2.1.3人才缺乏、管理落后

社会观念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主自身素质的因素,不重视人才,许多甚至根本没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同时,因为缺乏技术和人才,中小企业业务经营能力差,且一般都缺乏中长远规划目标,又难以引进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造成在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处于市场上的弱势状态。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及其一般管理者还停留在家庭式管理状态,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较为大量而严重地表现为管理中存在决策简单化、主观专断现象,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

2.1.4产品质量可信度低、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誉

中小企业由于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管理上的落后,其产品的质量很难保证,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来自中小企业的不在少数。致使人们对中小企业产品很难认同,导致其产品很难畅销,甚至可能大量库存,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使其有限的流动资金也被占用,无法扩大再生产,使其经营勉强维持。但不可否认,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其产品质量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与此同时,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要因。信用是一种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中,信用己成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而在我国,信用不足己成为中小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的某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欠税等信用问题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使得众多投资者望中小企业而却步,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资信较好的大企业及国债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其资金的安全性,只能设置更高的要求以及更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更加难以满足。 2.2从金融业的特殊性来看企业融资困难原因

2.2.1金融业实行的谨慎原则 金融企业的谨慎不利于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金融业是特殊产业,经营的是资金这样一种特殊的产品。由于资金或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涉及面的广泛性以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全局性,各国都对金融业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经营规则,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及流动性,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事实上,这也是广大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人员和机构自身的要求。谨慎原则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但在客观上也给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往往会使一些非常有前途的中小企业丧失极好的发展机会。

2.2.2金融企业程序复杂

金融企业融资手续繁琐、耗时耗精力,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积极性。如前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简单快捷的服务。然而,金融部门为安全起见,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融资手续,这就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繁琐耗时耗力的融资手续,使无数有意融资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2.2.3金融企业服务对象范围狭小

金融企业“嫌贫爱富”,喜欢“批发”,不喜欢“零售”,使中小企业融资处于不利地位。大企业信誉好、融资量大,深得金融机构的喜欢,往往是信用资金追着贷,而且常常用不完;相反,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信誉,融资额度有限,常常捉襟见肘。

2.2.4金融改革不到位、商业银行商业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金融业的主角中、工、农、建四行还背有相当沉重的历史包袱,其他众多中小商业银行无不以争抢和保持大客户为开拓重点,金融改革不到位,人为因素还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欠款难还,毫无疑问,对于本来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贷款份额造成挤出效应,使中小企业贷款更加困难。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目前我国银行业的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生存意识均比较薄弱,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缺乏内在积极性。

2.2.5缺乏保护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由于法律、法规对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现在银行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多数是宏观指导性的意见,缺乏相关法规的配套、衔接,使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都缺乏参与市场公平竟争的法律保证。加之由于人为因素的原因,一些地方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法院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银行在维护金融债权的过程中“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也多次发生,加剧了银行“恐贷”心理,从而也造成“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局面。 2.3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2.3.1国家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

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使其融资问题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却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现行金融体系还对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活动作了过分严格的控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2.3.2直接投资渠道对中小企业障碍重重

首先,尚未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层次、不同风险度的股票交易市场。为了控制金融风险,我国政府近年来已将证券交易严格控制在证券交易所范围之内,其余的场外交易基本上属于非法交易,形成了资本市场几乎只有交易所一个层次的独有景观。这一结构单一的资本市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已突出表现在:一是难以发挥资本市场机制;二是难以提高资本市场的集中度;三是不利于降低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导致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利用资本市场渠道筹集资金。其次,发行上市门槛高、层次不够。在股票市场上,对中小企业发行股票的最大障碍是规模限制。多层次上市标准是海外成熟市场的共同经验。虽然深交所设立了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只向多层次市场迈出了很小的一步。再次,中小企业难以利用债券融资方式。至于发行债券,尽管我国民间投资的潜力巨大,但社会投资需求与民间投资供给的长期错位造成了民间投资领域的极度狭窄,目前发行的重点建设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利率固定,期限较长,主要用于大规模进行的工业技术改造、城市化进程以及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项日的投资,带有政府主导垄断的推动型色彩。

2.3.3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是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是与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配备,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却未能相应的建立起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不仅如此,一些原先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也纷纷并成合作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其服务对象也发生了改变,致使中小企业信贷渠道愈发变窄。一些中小企业只好转向民间渠道融资,民间融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样不仅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而且还时常发生经济纠纷。民间融资问题的解决己不能简单地靠行政手段,必须积极地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才能使该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2.3.4风险投资机制建设滞后

由于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晚,风险投资机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单一。我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投入,个人、企业、机构等投资潜力未被充分利用。风险投资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使得资金规模有限,同时也使市场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其次,风险投资注入时间滞后。美国风险投资约有80%的资金主要集中于风险企业的成长阶段和创建阶段,其余20%投在种子期及成熟阶段。而我国90%的资金投向成熟企业,真正应起作用的创业阶段的投入却极为有限,风险投资注入时间滞后使得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及产业化水平均较低。第二,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存在缺陷。顺畅的出口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关键。风险投资的最终目标不是经营企业,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管理后相机退出投资,从而获得较高的回报,这是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之所在。从我国现行的市场机制来看,风险资金的退出渠道尚未完善,有的退出渠道尚未形成,有的虽己形成们但运作却不规范,不规范的市场操作使得投资者望而却步。最后,与风险投资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我国在风险投资力一而没有相关独立的法规,风险投资只能按公司法来管理,公司法而未能对风险投资的特殊性作出相应的规定,从而使不能给风险投资者以必要的法律保证。

3.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等方面。全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问题,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从外部环境的完善和企业内部机制的加强两方面来努力。 3.1外部环境

1、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改革、重组现有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积极推动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推动组建地方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通过发行贴现、带息和利息一次付清的金融债券,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稳定的资金支持。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和推广金融产品一是单独安排中小企业信贷规划,其增速应不低于各行贷款平均增速。认真贯彻执行好人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做大小额贷款,切实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各商业银行应尽快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发放较好且能有效控制风险的信贷人员给予一定激励。完善中小企业授权授信制度,适当下放审批权限,尽量简化审批程序。

2、切实完善担保体系,积极壮大担保实力建议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加快再担保体系建设,分散担保风险。建立健全资本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注册资金的要求,充分发挥现有担保公司担保作用。理顺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关系,真正建立银行与担保机构的互信和合作机制。针对中小企业贷款中普遍存在的成本与风险“双高”问题,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如:浙江、江苏、广西和河北等四省和部分地市相继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中小企业贷款增幅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财政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偿。

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拓宽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一定时期社会融资体系的反应,企业在接受融资体系时,会根据自身的条件作出其合理的选择。发达国家注重建立多样化、差异性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金融需求。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部积累、商业银行贷款、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租赁融资和政府协助融资。如:英国中小企业有41%的企业利用各种形式的租赁融资 ,而且还发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利用租赁业的比例在提高。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实践证明,融资渠道的多元、多层与市场细分,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一是推进中小企业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截止2006年12月29日,共有102家中小企业上市,流通股本54.68亿,流通市值723.63亿,整体业绩良好。为此要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稳步扩大中小企业板规模,加快创业板建设步伐,完善证券公司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

(2)完善创业投资机制。为满足创业前期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应通过税收政策、创投引导基金等措施,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3)推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建立百余家产权交易市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地已初具规模,但市场体系建设、规范交易行为、完善配套服务、加强扶持监管等方面还应进一步规范,为各类中小企业的产权、物权、股权、债权等提供交易平台。

(4)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集合发债。2007年,深圳、北京两地一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获准集合发债,这一做法开拓了中小企业新的直接融资渠道,但还应进一步细化相关模式、标准和程序,完善这一新型融资方式。此外,还要继续发挥典当、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等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方式的优势,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2企业内部建设加强

1、提高企业信用度。提高企业信用,是缓解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重要途径。营造社会信用环境、提升企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要切实解决信用信息的依法披露、资源整合、企业的现实需求。将营造信用环境、推进企业信用制度与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相结合,使企业的信用等级真正成为其获取融资的重要依据,提高企业对信用的现实需求。

2、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素质。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素质积极引导企业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经营体制,优化管理方式,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的治理结构;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推进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建立规范透明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提高其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加强对企业服务和监管,引导其遵纪守法、讲求诚信、履行社会责任。

3、发展融资租赁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现代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新渠道,西方发达国家几乎25%的固定资产都来自租赁。中小企业因其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经营成本高的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难以对其大量贷款。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通过短时间、低成本、特定程序把资金和设备紧密结合起来的资金融通方式,使得出资方更侧重于对中小企业项目现金流的考察,对承租人过去的负债情况要求不高,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度要求,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能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设备投产更新和技术改进。通过融资租赁,既可缓解承租企业投资生产的资金紧张压力,同时也能保证出资方收回投资并赚取利润。

第三篇: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及供应链融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彭 萍 焦德杰 宫爱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代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和力量,但其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产生根源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供应链融资等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供应链融资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新的科技革命使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中小企业也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正变得日趋重要,从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48.2%,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已占到75%。然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所做的“五城市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显示,44.7%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比较困难,超过七成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必须以高于基准的利率水平借贷,超过七成的企业认为竞争太过激烈和资金缺乏是遇到的最大困难。由此可见,虽然经济结构变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但由于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使其发展面临着融资方面的诸多障碍和约束。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及产生根源

(一)内源融资能力匮乏。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长期融资的重要来源,在企业初创时期,企业难以获得外部充裕资金,也难以支付高昂的资金成本,一般选择内源融资。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占其融资总额的50%以上,美国甚至达到80%以上,并且比例不断上升。而我国中小企业中,国有、集体和民营三种类型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比率都不到30%,可见其自我“主动积累、自我约束”意识不高,再受到产品、规模、市场、产业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内源融资能力匮乏,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间接融资不受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间接融资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借贷型融资,通常随着企业生存期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张,企业对外源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然而在我国,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2年底,金融机构共发放短期贷款74247.9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058.8亿元,占比1.43%。从有效需求来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金融资源不超过20%。究其根源在于政府和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着明显的规模歧视, “四大”国有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使最了解中小企业经营情况的分行、支行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有效的信贷支持;信用中介服务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很少;而中小企业由于可作为信用担保物的实物资产相对较少,银行出于风险与成本的考虑,极易出现“逆向选择”。因此,中小企业即使有好的项目也难以获得银行支持取得贷款。

(三)企业债券融资门槛高、比例低。我国在整个发债结构中,长期以国债、政府债券及

有政府信用的金边债券为主,企业债的发行是审批制而非核准制;国内目前的相关政策法规对发债主体资格的要求十分严格,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缺乏信用等级,缺乏发行债券担保等原因,无法进行债券融资。在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占整个证券市场比重的65%以上,而我国到2001年底,企业债券占整个证券市场比重仅为4%。

(四)股票融资受到政策限制。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保证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股份制改造)和筹集资金,行政干预现象突出。这种政府对股票市场的隐性担保方式在资本市场建立初期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逆向选择”现象,这种现象被描述为“绩劣国有企业驱逐了绩优的中小企业”即:能进入股票市场,筹集到大量资金的是绩效很差的国有企业,而资产、绩效优良的中小企业却迫于某些政策性的人为限制,无法进入股票市场筹集发展资金。截至2006年11月,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89家,总市值1636亿元,加上已公开招股的11家企业,累计总数才100家,在2006年11个月中,中小企业板共融资141亿元,仅占证券市场全部融资总额的8.9%,这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相比,极不匹配,资本市场配置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比例仍然过低。

(五)高成本的无序的民间融资不规范。民间借贷属非正规借贷渠道,不受国家规定利率制约,是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常用的直接融资方式。借贷利率一般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据调查,民间借贷的月利率平均为8‰-15‰,最高的甚至达30‰。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相比,其规模较小,利率较高,融资成本高昂,容易造成公司破产,扰乱金融秩序。而且民间借贷融资是不受我国现行法律保护的行为,甚至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而受到惩罚。因此,民间融资的无序性和不规范性使得民间的资金难以大量地转化为资本,难以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发展。

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规模扩张时期,仅靠初创时期原始积累、民间借贷以及集资入股等方式的资本投入已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资金供需双方的极度不对称,造成了融资结构与潜在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对称性,最终将限制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所以,我们必须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

面对融资方面的诸多障碍和约束,笔者认为要改变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应借鉴国际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内外兼修、共谋发展。

1.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素质,培育内源融资能力。为使中小企业获得广泛、持续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首先,通过培育员工、引进先进人才、更新技术与管理理念、研究市场需求和资金运作方式、以诚信为本、打造企业的信用形象和信用品牌等方式来大力提升企业的整体信用等级。其次,对于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应努力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逐步提高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以增强筹集资金的能力;第三,应强化信用意识,积极努力在融资活动中树立起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总之,提升中小企业素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

2.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已不能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当务之急是建设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其一,适时开放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启动债券的融资功能。债券融资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诚信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权益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有助于降低公司的加权资本成本;增强中小企业持续融资的能力。一方面希望能降低债券发行的门槛,

逐步放宽限制,允许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公司债券进行融资;另一方面通过项目组合,扩大规模,来启动债券的融资功能;其二,推动中小板创新与发展,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目前中小板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已上市公司89家,待发行11家,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小板公司主营收入平均增长35%,净利润增长13%,可见中小企业板已经催生了一批快速成长、自主创新突出的中小企业。但在中小企业板的未来发展中,仍应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督等措施,以倾力打造诚信之板,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3.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民间融资”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目前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2000年以来,全国企业间直接拆借或借贷的金额每年不低于1000亿元。在这些城市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总额中,80%左右来自民间融资。据中央财经大学的调查表明,民间金融的规模在7400亿元至8300亿元之间,相当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增加额的近30%;花旗银行则估计,仅在2004年5月到10月期间,银行居民存款流失额在9000亿元左右,这些资金都用于自己投资或民间融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部分官方数据也表明,民间金融的规模相当于被调查各省当年融资增量的15%至25%。对于这部分资金,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保证民间金融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对贷款利率进行政策限定,引导民间融资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商业银行的委托贷款业务,由商业银行充当中介机构,开展针对具体企业、具体项目的多方委托贷款,为出资方、资金使用方服务。

4.开辟融资新途径——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在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信用实力掌握的基础上,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变为产业链风险管理,在帮助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途径。通过这种模式融资,银行可以灵活评估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个步骤,推出原材料融资、存货融资、装船前/后融资、进出口保理和信用保证等多种产品来解决公司的不同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2005年23%以上的中小企业遭遇现金流困扰,但全国中小企业却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和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的作用就是把这些闲置资源盘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符戈.中国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7-36,64-130.

[2]“构建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课题组“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3, 7:27-30.

[3]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四川省467户民营企业融资情况为例”[J].西南金融, 2003,11:12-16.

第四篇: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问题研究

在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活跃市场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0%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60%和40%,每年出口创汇占6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但是,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往往会遭到歧视。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少、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融资方式以及融资可得性等方面都处于与其经济贡献不相符的劣势。如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不到30%的国有企业占用了70%以上的银行贷款,但创造了70%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非国有企业只获得30%的银行贷款。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充分改善,中小企业将难以持续快速发展,会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相当高,如美国、英国、日本的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的比重都超过90%。它们在发展中都或多或少的也遇到了融资方面的困难。但是,其政府为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帮助其消除这些障碍,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解决。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的困难显然要大得多。这是因为,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仅一般地面临着融资缺口的问题,而且特殊地面临着所有制歧视、社会信用崩坏以及企业结构不完善等影响更为深重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企业融资成本的含义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融资成本的实质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由于企业融资是一种市场交易活动,有交易就会有交易费用,资金使用者为了能够获得资金使用权,就必须支付相关的费用。企业融资成本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即融资费用和资金使用费。融资费用是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资金使用费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融资成本的含义仅仅只是企业融资的财务成本,或称显性成本。除了财务成本外,企业融资还存在机会成本,或称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某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我们在分析企业融资成本时,机会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内源性融资为中小企业的主要方式

内源性融资指企业不依赖外部资金,通过自身积累将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它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来源。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属于技术和市场相对成熟、发展较稳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竞争优势来自于低廉的劳动成本。所以,一般企业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但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根据有关资料表明,依靠内部留存收益积累资金的企业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二)外源性融资困难

外源性融资是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的过程,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非正规金融融资三种方式:

1、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非常单一,95%的融资来源于向金融机构借款。银行信贷虽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支持却很少。各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即使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但还是普遍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小企业放贷,导致大企业锦上添花有余、小企业雪中送炭不足。

2、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金融机构直接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使其还是只能满足少数渴望融资的中小企业需求,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3、中小企业的非正规金融融资方式主要包括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这些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天津融宇信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http://)统计,在浙江福建一带的民营企业中,几乎没有一家的创业资金是来自正式金融部门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很少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自我融资和非正规渠道融资。

(三)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根据天津融宇信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http://)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包括:贷款利息,包括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浮动幅度一般在20%以上;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一般占融资成本的20%;担保费用,一般年费率在3%;风险保证金利息,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以预留利息名义扣除部分贷款本金,中小企业实际得到的贷款只有本金的80%,以1年期贷款为例,中小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在9%左右,约高出银行贷款率的40%以上。由此,高融资成本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民间资本充足,但民间融资有待规范。

我国的社会体系和人们的消费习惯,导致我国存在高储蓄率。高居民储蓄使得我国的民间资本充裕,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浙江、广东,民间借贷市场十分活跃,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银行的功能。但是,民间融资活动基本上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况,缺少法律和制度的规范,高利贷等违法活动相对普遍。因此,民间融资有待规范,从而真正发展市场化的融资活动。

三、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投资人自身资金薄弱内部管理不规范

中小企业往往因投资人自身资金有限,而无法满足企业长期的资金需要。同时忽视企业内部管理、塑造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实质性的工作,最终导致企业规模做大了,但企业却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企业集团内部或各部门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协同能力,企业管理也越来越粗放、松散,最终不能使企业走向规范化。

(二)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力度有限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关于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鼓励政策,但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资金安全往往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即使商业银行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也基本限于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而中小企业由于其企业成本限制,其担保和抵押所占成本支出比重较高,这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资本市场提供的融资渠道狭窄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其结构不断完善,但仍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帮助有限。目前,证券市场缺少适应各类企业融资需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私人权益资本市场还不能很好地连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长期票据市场发育程度很低。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很难利用现有正式资本市场融通资金。

(四)非正式民间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面临高风险

由于银行等正式的融资渠道存在着众多的限制,中小企业的融资往往来源于经营利润积累或民间高息借款和相互之间的担保借款。除了利用经营利润筹资外,高息借款和担保借款风险都很大,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绩优企业已经很不愿意为效益一般的中小企业担保,承担连带责任。非正式的融资渠道由于其自身的不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五)中小企业信用观念不强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薄弱,大都只重视业务不重视自身的信用建设,财务管理非常不健全。更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逃债、偷税、漏税,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大大降低。

(六)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观念,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如在我国,中小企业虽然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往往实际最终无法实现。

(七)同时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两个误区:

1、过度包装或不包装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融资,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财务数据脱离了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而有些中小企业即认为只要经营效益好,就应该很容易获得融资,不愿意花时间去包装企业,不知道贷款方看重的不仅是企业短期的利润,更看重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及所面临的风险。

2、低估融资难度,误以为仅靠自己的小圈子就可以拿到资金。

以上误区对企业的融资起着非常大的阻碍作用,不单会使企业失去很多本可得到的融资机会,还会把影响企业形象,阻碍企业的发展。

(八)同时不愿意花钱请专业的融资顾问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一个方面。 中小企业即使都有很强的融资意愿,但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总希望打个电话投资人就把资金投入企业,把融资简单化,不愿意花钱聘请天津融宇信诺这样的专业的融资顾问。其实企业融资是非常专业的,融资顾问要有丰富的融资经验,广泛的融资渠道,对资本市场和投资人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有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要考虑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对策与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是一个当前我们必须处理好的紧迫现实问题,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更是一项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全局性战略任务。需要根据我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从多方面入手,由企业、银行、政府各个方面共同配合,实行综合治理。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建立股份合作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中小企业建立起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功能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制度。加快建立起有效的财务制度,提高信用水平和资信质量。从融资角度看,目前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虚假,已经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对其资金的投入。因此,中小企业除应建立起规范的产权制度外,还必须建立起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信用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二)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1、完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

尽快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指导,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为中小企业融资构筑全方位的体系,让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

2、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可资借鉴。日本政府为了发挥中小企业的活力,综合实施了各种相应措施,其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公会中央金库利用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专门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金融支持机构势在必行。这家机构将以执行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已任,直接面向市场,遵循市场规则,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3、制定相关的中小企业扶植政策

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门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作为企业界中的弱势群体,政府的政策虽然不能代替市场自身的资源配置,但有效的引导加上特定的扶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商业性资金的介入,能在相当程度上起到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发展的效果。

(三)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关键在于逐步建立一个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相结合配套的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增强借款人的信用意识,采取有效的贷款担保方式来提高信贷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强化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树立强烈的信用观念,打造中小企业信用。

(四)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发展资本市场,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渠道,鼓励民间风险投资,允许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不仅是中小企业进行项目融资的一个重要选择,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的内在要求。

(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在创业企业发展初期投入风险资本,待其发育对成熟后,通过市场退出机制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以收回投资,取得高额风险收益。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效率较之大企业要高,但在运营方式、资产结构等方面又与传统产业的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而风险投资所具有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对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六)启动和发展债券市场,增加资本有效供给

改革现有的企业债券监管模式,推行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放宽中小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和上市交易限制;推动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整债券融资工具结构,丰富融资工具品种,给具有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以更大的选择范围。

(七)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积极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多元化、竞争性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服务相配套。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使现有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顺畅流动,建立起多层次、大容量的资本市场体系,将为中小企业开拓出持久有效的融资渠道。

(八)加快中小企业融资产品的开发创新

如:

1、金融租赁:又称“融资租赁”,是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求,按双方的事先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指定的出卖人购买承租人指定的固定资产,在出租人拥有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承租人支付所有租金为条件,将一个时期的该固定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让渡给承租人。

2、存货融资:中小企业将其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存货作为担保物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

3、应收账款融资:中小企业将其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入专门的融资机构,由其为企业提供资金、债款回收、销售分户管理、信用销售控制以及坏账担保等金融服务,使企业获得所需资金,增强资金的周转。

4、知识产权融资: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科技型企业,可以通过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作为担保。

5、典当融资: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

6、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融资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7、民间融资:民间融资是游离于法定金融体系以外的资金融通行为,生于民用于民,伴生经济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容忽视的规模作用。

还有企业信用担保融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质押融资、产权交易融资、增资扩股融资、私募股权融资、保理融资等新型产品

(九)成立专业融资咨询机构,培养专业性人才

企业融资是非常专业的的领域,像天津融宇信诺这种专业的融资机构有丰富的融资经验,广泛的融资渠道,有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能考虑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融资更加快捷简便。融宇贷款通、融资更轻松。

五、总结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其整体经营风险较大,存在着严重的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及社会信用薄弱,融资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滞后、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和政府在化解防范中小企业融资活动中风险方面缺少实际有效的举措等等问题。在这些中小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和社会的、市场的以及政府的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较高的风险,而相应的收益却很低,这种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称成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加剧了中

小企业经营发展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要扶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必须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试图解决此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境,不是一方的努力就可以成功的,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努力;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讨,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应对万变的情况。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达到一个发展的新境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尽能降低企业融资本企业融资本决定企业融资效率决定性素于企业说选择种融资式着重要意义企业融资实践融资存优序般认优选顺序:企业自筹资金企业投资较优先考虑存款账户提取现金;其才考虑短期投资变现二企业自资金足般优先考虑调低发放股利三外部融资企业首先考虑银行贷款其考虑民间融资融资优先看内部融资其实优先种外部融资股票融资种选择式

二、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行 企业筹集资金首先要确定企业融资规模筹资或者能造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本;或者能导致企业负债使其承受偿困难增加经营风险筹资足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业务发展企业进行融资战略初要根据企业资金需要、企业自身实际条件及融资难易程度本情况量力行确定企业合理融资规模

三、融资总收益于融资总本企业进行融资首先应该考虑融资投资收益何?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本融资本既资金利息本能昂贵融资费用确定风险本确信利用筹集资金所预期总收益要于融资总本才必要考虑企业进行融资决策首要前提

四、选择企业佳融资机 般说要充考虑几面: 第企业融资战略要超前预见性企业要能够及掌握内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各种信息解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及财政政策及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素合理析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各种利利条件及能各种变化趋势便寻求佳融资机断决策 第二考虑具体融资式所具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适制定合理融资战略

第五篇:中小企业融资研究[本站推荐]

选题领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注意:同学们只是在这个研究领域范围内选题,具体的题目可以不同。

选题解读: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却一直制约着其经营与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很单一,银行贷款是其主要的融资来源,但是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银行普遍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制度,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等。

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论文可以重点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征信的发展现状,针对不足的地方, 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中小企业的特点,设计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运用相关性分析进行指标的实证筛选,从法律制定、数据库建设、政府作用、信用文化培育、惩罚机制、征信行业标准化等几方面提出建议。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数理统计分析、计量分析、规范分析。

建议参考以下文献:

 欧志伟、萧维等.中国资信评级制度建设方略.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刘国光.中小企业融资.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萧维.企业资信评级.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李志赞.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2,(6)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1) 孙伟祖.金融产业演进与金融发展—基础理论的构建及延伸.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陈惠芳等.民营企业投融资与风险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1998

上一篇:装修施工现场管理条例下一篇:珍惜事件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