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2022-08-27

第一篇: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浅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商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商品质量对于我们商场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商品质量的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提高商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从而能够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想做大做强,在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商品的质量水平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注重产品质量,最终会寸步难行,功亏一篑。

据统计,一个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那些被市场无情淘汰的企业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内部管理以及外部市场环境恶化的问题,但毋庸置疑,许多商场企业是栽在了不注重商品质量这个环节。质量在今天之所以变得比过去更加重要,是因为市场环境同商品紧缺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要能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成功的商场企业无一例外的重视商品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当今关系商场企业生存的重要问题,商品质量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试想如果质量把关不严格,那么就会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致始企业的形象将会一落千丈,产品滞销在所难免。搞好质量工作,人人有责。因此,注重商品的质量问题,也是当今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商品质量是商场企业的根本,没有质量,谈什么发展、

竞争都是空话。对于我们商场企业来说,质量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想打造自己的一流品牌,质量一流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就像一台机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功能各不相同的零部件配合而成的,一台机器正常运行的效果取决于每个部件是否正常,功能是否发挥出来,配合是否准确到位。而质量,就是这其中的一个零部件。只有充分发挥好每个零部件的作用、才能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奠基石,质量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换句话说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以人为本,注重质量,规范管理,持续改进,顾客满意”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服务宗旨和企业理念。

总之,质量是企业之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把讲究质量放在整个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为的生命来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始终保持优质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第二篇:浅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本站推荐]

浅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在今日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忽视质量问题无异于自杀”这是美国学者约翰.扬说过的一句话。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产品质量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注重产品质量,最终会寸步难行,功亏一篑。

在当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宁愿买价高的产品也不愿买伪劣商品,这也成为国内购物心理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和服务技术的飞越发展,客户的高期望值也越来越容易实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质量不精,就会流失。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顺应产品质量发展方向,自觉树立优质品牌意识,用过硬的产品质量来赢得客户。

对此,我国政府在引导企业加强质量建设方面,采取了监督管理“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的工作方针,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实行了分类指导、分步引导、分期提高的工作策略。具体来说,我国采取了强化实行产品生产许可证、准入证制度,包括工业品、特种品、食品等行业。这是国家实行宏观管理调控的重要方式,它以政策法规的形式予以确定,强制企业在生产产品前必须实行。同时实行了质量抽检、年检、免检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的质量检验检疫,推动企业稳定产品质量,鼓励企业打造名优品牌,成为免检品牌,以宣传和政策激励扶持企业,实施了企业及产品质量论证制度。以产品论证,推动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而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光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还不够,我们还要把它做好,那怎样才能做好高质量的产品呢?从小事做起,做好细节,把握质量。企业必须在质量管理中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层层把关,人人负责,才能使质量控制在每一个产生的源头。产品质量从由“检验”到“预防”,由“堵”到“疏”,再到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我们不难看出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要求与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应以更高的起点,全面导入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独立于生产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每一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许多人把质量认为是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殊不知一个环节的疏漏,会影响到产品链的质量,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利润,以致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知与态度。一个优质产品的打造,决不是一两个人、部门能完成的,他需要各部门、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当质量是每个人的责任的思维方式被推广,行为方式就会改变。每个人会收到明确的信息质量是与你相关的,你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必需因素。我们每个人应明确公司的质量目标,了解影响质量的关键过程,与同事群策群力,维系质量管理的过程。所以做事认真、注重效率、责任心、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对于自己所用的辅助材料价格怎么样,成本怎样算都应该去了解,这样才知道应该怎样去控制,从哪个方面去控制,鼓励持续改进,不断对所有细节问题进行改进,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所有能够降低的生产成本。在解决产量、成本、质量发生冲突时,从根本上杜绝牺牲质量的思想痼疾,实现了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质量管理本身就没有永恒的答案,只有永远的问题,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就是在持续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规范起来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企业力求卓越的质量意识;打造著名品牌,奉献精品产品,是企业生产永恒的追求。

也正如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今天,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产品的生命,乃至企业的发展命运。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因此,论发展,质量才是硬道理!特别是现在,世界经济处于低迷时期,我们更要狠抓产品质量,做到以质取胜。抓质量,质量意识是关键。产品质量决定于过程质量,过程质量决定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最终决定于员工的素质。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还是工作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制造产品、提供服务、进行管理的人的“质量”。所以,要高度重视员工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意识是企业生命的灵魂。因此,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要先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同时要也追求品质,把握细节。追求完美品质,要求从小事做起,做好细节。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是操作过程中的流程要领,掌握好细节也就是把住质量。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注意抓好细节,精益求精保证质量才能让产品在竞争中取胜。因此,追求完美品质,把握细节是提高质量的重点。

三星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星集团是世界有名的企业。其总裁李健熙上任的第一件事就大声疾呼:三星人要摒弃重产量轻质量的落后观念,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否则很难使企业生存下去。此话绝不是危言耸听。他曾经飞往美国洛杉矶调查了许多电器商店,发现三星电器在价格上比日本电器要便宜,然而却仍不能吸引消费者。他立即召来三星的三位高级职员,首先把市场上最畅销的电视和录音机产品同三星产品摆在一起比较,三星产品相形见绌。然后让三位到商店去询问三星产品为什么不受欢迎,答案是:设计粗糙、故障率高、售后服务差等。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在企业内寻找原因。他发现:过去三星评估下属企业和职工的表现时,65%看产量,而质量最多却只占到35%。由此他提出: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性之比应该是9比1,甚至更高。三星人必须从观念上做根本改变,以使产品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品牌。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中,消费者每天会接受到成千上万的品牌信息,但能使消费者铭记心中的却寥寥无几。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存在随机性,大多数时候是受到周围环境、人本身的情绪的感染而造成的。消费者的买或不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产品的认识和积累,以及鲜明的品牌知晓度。对消费者而言,品牌是一种经验、一种保证,更是个性的展现和身份的象征。消费者选择某种品牌的商品,是希望该品牌的产品能够给其带来功能利益的满足和自我个性的宣泄。因此,作为一个品牌定位必须突出自己的核心价值,才能得到目标顾客的认同。而打造一个能够持久的知名品牌的前提条件就是高质量的保证。

提高产品质量不仅对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还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决定企业素质、企业发展、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质量还是争夺市场最关键的因素,谁能够用灵活快捷的方式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谁就能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一个优秀的企业,企业的工作质量、领导质量和员工质量,在市场上的体现就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质量的最终体现。产品就理所当然的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体现了企业的精神,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产品质量就是企业永续的基石。不朽的基石是高质量的垒建,所以,只有企业抓好质量大关,才能长久的生存于这样的经济时代。

第三篇:浅谈质量的重要性

进入****工作一年半有余,一路走来,感慨颇多,承蒙领导器重,委以****检测组长之职,深感肩上压力之重,所负责任之大。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值此质量整改之际,说说我的一些认识与感受。

在经济、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要发展就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更要落实到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心中,形成牢固的质量意识;追求高品质就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产品质量。

发展是企业永恒不变的目标,但发展的前提却是质量。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产品的生命,乃至企业的发展命运。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因此,质量才是硬道理!特别是现在,世界经济处于低迷时期,我们就更要狠抓产品质量,做到以质取胜。

质量意识是搞好质量的关键。产品质量决定于过程质量,过程质量决定于工作质量。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还是工作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与人的质量意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意识是企业生命的灵魂。因此,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良好的质量意识。

把握细节是追求高品质的重点。追求完美品质,就要求从小事做起,就要求做好细节。正所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就是操作过程中的流程要领,掌握好细节也就是把握住质量。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注意抓好细节,精益求精保证质量才能让产品在竞争中取胜。因此,追求完美品质,把握细节是提高质量的重点。

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对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还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决定企业素质、企业发展、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质量还是争夺市场最关键的因素,谁能够用灵活快捷的方式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谁就能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最后结合自己的岗位说说我的感受。****是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事业,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决定了它的基础性地位,它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利用,特别是现代化社会它已远远超过了度量衡的范围。在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各工序的质量监测控制,直至半成品、成品检验,都需要****测试层层把关,严格控制。而这也让我越发的感觉肩上的责任之重,之大,但我坚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我们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我厂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第四篇:浅谈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以企业为例

摘要:质量对于企业来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对于每个企业来说,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已被现在企业的各级领导所认同。提高产品质量成为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质量的竞争,而质量形成于企业的产品,因此抓产品质量必须从产品抓起,而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深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质量管理 重要作用

企业发展

企业的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没有质量管理,根本不可能立足于社会,没有一个好的质量管理,就别想有长远的发展。因质量管理出问题,而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一些瑕疵,顾客反映在小的问题,企业应当看作重大问题去解决,否则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利益,而是企业的信誉。 一.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是构成质量管理体系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体系各个要素彼此之间协调联系的结构纽带和组织手段。企业应当建立并保持严密有效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相互关系,并且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组织结构,充分保证质量方针、目标实施和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在此基础上,要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达到质量目标的重要环节,要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人员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熟练程度,加强质量考核工作,以便排除产品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商业信誉。 二.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体现 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技术,而是淡薄的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涉及产品制造的全过程,而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产品一线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即全员的质量意识。意识反映企业员工对质量的认识和对质量问题的观点,决定着员工的质量态度和行为取向,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产品质量管理的前提。提升企业全员的质量意识,需要常抓不懈,从多方面做好细致的工作。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到一般管理人员再到一线的生产工人,企业全体员工都要牢固树立起“质量就是尊严、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把提高产品质量自觉地贯穿到产品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企业也要通过质量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宣传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使员工懂得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并具体运用在生产中。

质量文化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它对组织的决策行为、经营行为、员工行为以及企业发展方向起着保障和推动作用。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明确自己的优势地位,构建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是重点。一是加强宣传。企业应该在各种活动中大力宣传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价值,应该公开表明质量观念,关心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二是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使他们能够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真心实意关心着企业的未来与发展,并希望寻找机会提高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生产效率,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三是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宣传并及时奖励优秀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形成企业员工人人关心产品质量的良好氛围,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文化建设。

在市场需求不断快速变化、技术迅速更新的趋势之下,只有缩短研发周期,使企业更快更有效地实现产品开发,不断降低研发成本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设定一个质量标准,而不是模糊的概念,对质量进行统一管理。要求做到把不合格的产品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并从全过程多个环节、多道工序致力于质量的提高。从单纯的成品检验,提高到生产过程中控制不合格品产生方面来。在生产过程的多个环节,多道工序加强管理,消除产生不合格品的种种隐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形成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的生产流程工序。

三.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就是“三全”的管理,“三全”是指:(1)全面的质量,即不限于产品质量,而且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在内的广义的质量。(2)全过程,在这里,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已从原来的制造和检验过程向前延伸到市场调研、设计、采购、生产准备等过程;向后延伸到包装、发运、使用、售前售后服务等环节;向上延伸到经营管理;向下延伸到辅助生产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从市场调查、设计、生产、销售直至售后服务的寿命循环周期全过程。(3)全员参与,即不限于领导和质量管理干部,而是全企业各部门、各阶层的全体人员都要参加,质量管理,人人有责。

结论:

就个人来看,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仍然处于发展期,伴随着消费者的质量意思的不断提升,加之各行业的对外开放、对外交流,企业将逐步改变现状,强化内部的质量,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当然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总之,新时期,企业必须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在全面、全程、全员开展质量基础管理,对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和持续改进,对产品质量进行不断改进和提高,才能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进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景小敏.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2(6). 庄志杰.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9(25):

第五篇:谈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识别及其重要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ISOYES收集 点击数:

1689 更新时间:2006-9-17 0:39:25 在GB/T 19001标准中,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要求贯穿于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有效识别,以及密切跟踪其变化,对于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识别

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是指组织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在GB/T 19001标准中体现为总要求和分项要求两个部分。

1. 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总要求

4.2.3条款对质量管理法律法现提出了总要求,即“4.2.3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这就要求组织应识别与本组织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有关的。适用的外来文件,首先是与本组织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这项工作有5个主要环节:

①获取。明确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明确其职责和获取法律法规的渠道与方法。

②识别。通过适宜性评价,确认适用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

③标识。为了便于查找,一般沿用法律法规原标识,不需按组织受控文件再作标识。

④分发。分发控制有二点要求,一是不需对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都分发,只发到适用的部门即可;二是要按体系受控文件管理,编制《法律法规清单》或《受控文件清单》,以识别其有效性,要有分发号或受控号,领取部门或人员要签字。

⑤跟踪。外来文件主管部门要密切跟踪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识别法律法现的变化。跟踪的渠道可以是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报刊、网上查找等,目的是及时获取适用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最新版本。

2.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分项要求

在GB/T 19001标准中,对组织识别和应用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提出了以下要求:

1.1总则:“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1.2应用:“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4.1.4记录控制:“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笔者注:记录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应根据产品的特点、法律法规要求及合理性确定)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笔者注:顾客的要求不仅涉及对产品的要求,也包括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5.3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笔者注:满足要求的承诺包括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

5.5.1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笔者注:“规定”的依据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组织的领导制度,涉及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法规)

6.2.1人力资源总则:“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笔者注:相关专业培训和相关技能,涉及到行业岗位专业培训规定或规范及特殊作业人员培训和上岗规定要求)

6.3基础设施:“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笔者注:所需的基础设施必须是适宜的设施,即要满足产品符合性要求;另外,需识别国家限期淘汰的存在重大风险和严重污染的设施、设备清单,不能使用被列入此清单的设备设施)

6.4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笔者注:对所需的工作环境,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如制造业生产现场对噪声等级、食品加工行业对无菌操作等要求)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笔者注: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法律法规的要求)

7.3.2设计和开发输人:“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7.4.1采购过程:“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笔者注:组织所采购的产品,如果涉及到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的产品,需要识别国家对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的规定;如果涉及到国家实施生产许可证的产品,需要识另0国家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规定;如果涉及实施强制性认证的产品,需要识别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规定)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笔者汪: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对该类产品的某些限定及控制要求,组织应对其加以识别)

7.5.4顾客财产:“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笔者注:对不同类型的顾客财产,组织对其控制的方法应有差异,如顾客财产涉及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组织应识别知识产权、专利方面的法律法规)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笔者注:这需要组织识别《计量法》和有关检定或校准的规定)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笔者注:这需要组织不但应识别产品质量标准,还应识别《产品质量法》及其相关的规定)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笔者注: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例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因此,组织需要识别相关的法律法规)

8.2.2内部审核:“组织应一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笔者注:这项规定要求组织不但应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还应识别国家关于审核、咨询机构和从业人员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二、识别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组织识别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是为了按照其要求做,这是依法治企的需要,其重要性体现为:

1.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顾客所购买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我国在《产品质量法》和有关产品标准中已明确规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组织在贯彻GB/T 19001标准中要把贯彻《产品质量法》放在首位,这是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基本要求。

为了实现顾客满意,标准将相关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贯穿于产品实现的整个过程,从设计和开发(7.3)、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1)、采购过程(7.4.1),到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4.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要求无处不在。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组织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识别,确保设计和开发输人的充分性和适宜性。在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中,组织通过对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识别,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在采购过程中,组织通过对与采购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识别,对纳入市场准人、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的产品采购,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要求。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中,组织通过对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识别,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准确信息,并确保各类任务指导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使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更加规范有效。在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中,组织通过对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识别,为有效开展监视和测量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从而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产品符合现定要求。 2.确保资源配置和适宜性

只有质量管理体系资源的配置适宜、充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在贯标过程中,要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方面识别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在实施中子以满足。6.2.1条款对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出了要求,但培训的具体内容要根据组织所处行业的规定加以识别,并结合组织的实际进行操作,从而确保人员能力的适宜性。6.3条款要求识别所配置的设备、设施等过程设备(如硬件和软件)、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爪)、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备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符合性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的目的。在这方面,特别要注意一点,即识别组织对基础设施的配置是否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对环境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设备。 6.4条款要求关注实现产品符合性的工作环境要求,特别是对人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安全规范),对人和物均有关系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照明、通风、洁净度、噪声、振动和污染等因素)。所以,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符合性标准,如生产电子集成电路元件的工作场所要求有洁净度,生产精密仪器的工作环境要求恒温和防振,纺织厂的纺织过程要求温度。湿度等级等。7.6条款要求关注用于测量产品符合性和过程参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校准和检定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为产品的符合性提供准确的依据。

3.确保管理职责的一致性

5.5.1条款要求根据组织不同的组织形式和领导制度,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因此,需要识别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使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分工统一明确,不出现相互矛盾,做到现有职责分配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分配协调一致,便于实施。

上一篇:听公开课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土地增值税清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