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管理情况介绍

2024-04-27

城市建设管理情况介绍(通用6篇)

篇1:城市建设管理情况介绍

九江市2003-2008年城市建设管理情况介绍

九江市辖九县、一市、两区、两个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目前市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70余万。全市建制镇89个,城镇化率为41.65%。近几年来,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施“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一个定位: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四个打造: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和开放港口城市;五大战略:沿江开发战略、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特色产业集群战略、区域经济统筹战略和绿色生态和谐战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一、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按照“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要求,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全力快速高效推进。五年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约52.2亿元,超过了前20年的总和,建成区面积扩大了近一半,城市化率由32.8%提高到41.65%。先后组织实施了184个城建项目,其中,新建和改造广场103个(总面积47.3万平方米,含新建小区广场),公园12个(总面积116.7万平方米),新建主次干道110条(总长144.8公里,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含新建小区干道),新增公共绿地292 万平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0万吨/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2008年底可再增10万吨/日)。九江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基础设施欠帐过多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建设主要指标均名列全省前列,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2.87平方米,高于全省人均平均水平2.37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36平方米,高于全省人均平均水平1.63平方米;用水普及率1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41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5.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53标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6标台。

1、不断拓展城市框架。按照“一核两带三城九镇”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步伐,拉开城市框架,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先后建成了庐山大道、滨江东路、十里南大道、抗洪大道、浔南大道、金凤路、青年南路及延伸线、怡康路、前进西路、胜利大道、长虹西路延伸线等道路;琴湖大道、滨江东路延伸线、金凤路延伸线、德化东路、陆家垄路南段等正在建设之中,计划年底完工。既完善了老城区路网,又拓展了新城区框架,扩大了城市规模,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48.4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80.14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美丽浔阳、怀抱庐山、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的未来城市发展蓝图,为九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积极完善城市功能。近年来我市把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的项目上,营造人性、生态、温馨的新九江,先后建成了和中广场、白水明珠(会议中心)、三水厂二期、怡康苑(廉租房小区)、少儿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垃圾处理厂扩容等项目,正在建设鹤问湖污水处理厂、公交总站、体育中心、长途客运中心等项目,已经启动博物馆、十里(濂溪)河改造、两湖活化引水、南山公园等项目,有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内在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九江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具有独特的城市个性和魅力。我们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港口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山水旅游特色,先后建成了抗洪广场、浔阳江广场、镇水牛广场、两湖周边道路环境整治、环庐山公路、龙开故道、胜利碑、胜利广场等一系列富有九江地方浓郁特色的城建项目,为彰显九江城市特色奠定了基础,九江城市品位得到大幅提升。

4、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我们充分依托九江山水生态优势,保护和利用城镇发展区域间的水系和地貌,倡导“绿色城市”,用生态文明和九江的历史文化指导城镇建设,注入现代文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要素,为实现人与生态的共生共养,彰显城市特色创造条件。一是大力开展污水处理场建设。市区采用BOT模式已建成了老鹳塘污水处理厂、鹤问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各县(市)的污水处理厂也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明年6月建成投入运营。二是加强垃圾处理工作。市区已完成了老垃圾处理场的扩容改造工程,正着手建设第二垃圾处理场。根据省委苏荣书记关于开展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对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在全市县域进行了试点工作,制定了《九江市城乡生活垃圾管理试行办法》,即将全面推行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三是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全省城市和县城、乡镇、农村和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实施绿化,力争2010年绿化覆盖率达到63%。我市加大了绿化工程建设力度,增加绿化总量,提升绿化品位。到2010年,通过实施一大批绿化工程和绿化精品工程,开展拆墙建绿和绿色进万家活动,使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增加4000亩,绿化三大指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5、积极经营城市的公共资源。我市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建项目申请国有开行等银行贷款,形成政府、银行间联合互动,合作共赢局面。组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对老城区内的工业企业改制、“退城进园”、“退城进郊”,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线路、广告发布等特许经营权进行运作和城市功能性、公益性设施的布局,广泛招商,多方筹集城建资金。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体制改革,努力使政府逐步从有收益的市政公用行业中退出,对城市道路、排水、园林绿化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行建管分离,管养分开,采取公开招标和定额发包等方式,逐步建立完善政府投入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投资体制。

二、市政公用行业健康发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市政公用行业包括市政、园林、供水、供气、公交等,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五年来,我 们不断加大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力度,强化管理,狠抓服务质量,使城市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人均道路面积由2003年的6.13平方米提高到12.87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7.84平方米提高到10.36平方米,用水普及率由99.98%提高到100%,燃气普及率由89.68%提高到95.68%,公交线路由17条增加到32条。

1、城市供水明显改善。通过特许经营,与深圳水务集团成功合作,五年城市供水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超过前54年的总和(不含土地因素)。建设完成三水厂二期、九威供水管网、工业园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新增日供水能力10万吨,成功收购九江县自来水厂。供水管网由2003年170公里增加到660多公里,五年接近翻两番,供水面积由2003年30平方公里增加到70平方公里,供水人口由2003年40万增加到70万,完成一户一表改造7万户,供水水表由5.2万块增加到10.6万块,交费网点由19个增加到69个,水压比2003年提高32%,水压合格率达99.6%,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5%。水压、水质、水量等主要指标呈历史最好水平。

2、市政管养成效显著。五年新增道路面积200万平方米,改造道路和背街小巷559条(总长221.9公里),完成各类市政管网251.7公里,道路管线综合284.4公里,新增排水管道236公里,增长109%,安装路灯19804杆,景观灯30256盏。市政设施管养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法。建立了路灯、景观灯控制中心。道路平整率、下水道疏通率、路灯亮灯率均达到98%以上,位于全省前列,真正实现了“路平、沟通、灯明、景美”的管养效果。

3、园林绿化成效突出。五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92万平方米,增长67%,新增行道树2万余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0.58%提高到44.45%,建成区绿地率由26.06%提高到42.18%。重点完成了滨江生态园、和中广场绿化、庐山大道绿化、环庐山公路绿化、长虹大道绿化改造、南湖公园改造、白水湖公园改造、滨江公园改造、沿江沿湖绿化、城区主次干道绿化及补植等工程。所有公园一律免费开放,园林设施完好率超过95%,园林绿化管养水平明显提高,达到城市园林绿化管养二级标准。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南湖公园继2006年荣获首批省级文明公园称号后,2008年又荣获全国26个国家重点公园之一。

4、城市供气稳步发展。通过招商引资、靠大联强,与深圳燃气集团进行股份制合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建成储存能力24万立方米、日供气能力4万立方米的LNG气化站一座,敷设燃气管网近280公里,管网覆盖面积已达中心城区的80%以上。2003年5月,我市率先成为全省使用天然气的城市,五年新增燃气管网265.4公里,发展居民用户56180户,大型工业用户和商业用户60多家。2004年出台了《九江市燃气管理办法》,燃气行业日趋规范,保障了安全供气和供气安全。目前我市正积极利用“西气东输入赣”的大好时机,努力寻求城市供气新突破。

5、城市公交日益便捷。公交线路由17条增加到32条,新增15条,拥有全国首条跨省公交线路,线路总长527公里,线路网长166公里,更新公交车辆200台,公交车辆由246标台增加到634标台,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仅次于南昌,列全省第二,公交 站点由158个增加到220年,公交候车亭由22个增加到110个,营运里程由1763万公里增加到2030万公里。年公交客运总量突破11487万人次,市民出行公交分担率达到22.5%,超过国家“畅通工程”B类城市一等管理水平(19%)的要求。公交IC卡发售量从零到突破10万张,GPS自动报站器从零增加到136台。公交总站正在建设之中,公交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过开展“公交优秀年”活动,公交营运管理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市民日渐乘上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公交车。

三、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市容环境干净整洁

1、建立标准和规范。九江做为国务院法制办首批集中行政执法权试点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先后制定了《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暂行规定》、《九江市城市规划区违法建设查处暂行办法》、《九江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九江市户外广告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城市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为探索行之有效的城管途径,奠定了制度基础。

2、开展集中整治。自2005年6月开始,我们在全市开展了以“彬彬有礼”、“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为主要目标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主要是解决“违法建设、建章占道、垃圾死角、垃圾广告、非法排放餐饮油烟和污水、洗车场、建筑工地、汽车尾气、户外广告和机动车辆违法停放”等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辖区政府(管委会)作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牵头单位全面负责责任范围内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市直各职能部门和驻市单位积极指导、配合、支持 和参与辖区街道组织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服从辖区的组织领导,服务辖区的整治。二是着力开展“一局一街”活动。即每一个市直局级单位承包一条街,责任局在辖区街道的组织下,对本责任路段的城市管理负主要责任。三是坚持严管重罚。在教育、规劝违法违章当事人无效的情况下,以街道牵头,组织城管执法、公安、工商、卫生防疫、供电、供水和社区等方面的力量,集中进行清缴,依法强制清理,依法重罚。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实行片区管理责任制。以城区86条主、次干道为基点,划分61个责任片区,实行片区管理,做到“定岗、定位、定人、定责”。二是推行“门前三包”。督促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业主、经营户,认真履行城市管理的责任,自觉担负起责任范围内的卫生、绿化和秩序的管理责任,把城市管理的重任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三是建立停营中心,市、区两级分别建立了车辆临时停放管理服务中心,对机动车辆的临时停放和人行道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临时停放实行有效管理。四是着力解决农民自产自销问题,在农贸市场内开辟农民自产自销点,在边街小巷、断头路段、物业小区或居民社区内设置了20个“鲜菜早市”,给予政策上的特殊照顾(免税、免费),引导农民进入社区、物业小区和门点经营。五是推行人文城管。实行轻微违章只教育纠正、不强制整改的措施,对违章行为人下达《温馨提示卡》,告知当事人所违反的法律法规,规劝当事人主动纠错,维护市容环境秩序。六是开展全方位督查。成立了市、区、街道三级城市管理工作督查组,对辖区政府(管委会)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履责情况及“一局一街”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督查,每半月综合检查一次,每月评比排位一次,并通过市级新闻媒体通报排位结果。形成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氛围。

近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与梧州等兄弟城市相比,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为早日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篇2:城市建设管理情况介绍

——2011年1月15日在《长沙市城市管理条例》颁布暨贯

彻实施动员大会上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建国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新闻界的朋友们:

为学习和贯彻实施好《长沙市城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现就《条例》的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一、《条例》的制定过程

2008年,长沙市城市管理局就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着手进行调研。2010年初,长沙市人民政府法制办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组织长沙市城市管理局(现已更名为长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和部门开展《条例》的起草工作,市人大法制委、城环委提前介入。在市人民政府起草阶段,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对《条例》草案进行了二十多次修改,特别是在2010年5月,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就《条例》草案中涉及的四个主要规定事项举行了立法听证会,公开听取了18位听证陈述人的陈述和辩论意见、建议。2010年6月,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审了《条例》草案。会后,市人大法制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和论证会,征求了各区(县、市)人大、市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单位、常委会不驻会委员、市人大机关县级干部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在《长沙晚报》、长沙人大网等媒体上公开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还多次邀请省人大法制委、环资委来长进行了指导。此轮征求意见收到的修改意见几乎涉及条例草案的全部条文。2010年8月,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二审了《条例》草案。会后,市人大法制委会同城环委就草案的进一步完善与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交换了意见,并到芙蓉区、岳麓区、雨花区和市渣土管理处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邀请省人大法制委和环资委再次来长指导。条例草案经数十次修改和完善,2010年11月29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三审通过了该《条例》草案。2011年1月16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查批准了该《条例》。《条例》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

为规范我市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文明、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条例》共设五章,对我市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规范。

(一)关于“城市管理”的概念

城市管理从广义上理解涵盖了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宽广。从立法的角度看,还没有权威的定义和解释。作为全国第一部关于城市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从一个较为合理的角度定义了“城市管理”的概念,确定城市管理的目标是为满足广大市民生活和工作需要,确定城市管理的范围是城市公共设施和道路交通、市容环卫、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公共事务和秩序。但同时应当看到,目前,我市城市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社会事物不断涌现,因此,城市管理的内涵、理念和方式处在快速变化之中,这些内容不可能全部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目前明确“城市管理”概念,既要将当前城市管理中普遍关注和相对紧迫的事务基本涵盖,也要考虑为未来的城市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留下必要的空间。

(二)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机制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十分宽广,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积极有效地配合,因此,《条例》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综合管理”的原则,确定了城市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就是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对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分级负责”就是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的城市管理工作;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城市管理的具体工作;由居(村)民委员会动员辖区单位和居(村)民参与相关城市管理活动,协助做好城市管理工作。“部门联动”就是由规划、住建、国土、环保、公安、交通、林业、卫生、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商行政、水务、园林等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综合管理”就是由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依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做好相关的事务性工作,集中行使国家和省批准的城乡规划管理等十个方面的相关行政处罚职权。

(三)关于第二章“城市管理规定”

《条例》第二章“城市管理规定”集中体现了本条例的地方特色和条例的针对性、操作性,其立法思路是按照国家、省上位法已有规定或者本市已制定地方性法规、市人民政府规章的,不重复进行规定的原则,以及立法必要性的原则,对城市管理中的规划编制、公共设施管理、建(构)筑物色彩管理、户外广告招牌设置管理、建筑工地管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运输车辆管理、餐厨垃圾相关核准、景观照明管理、社区物业化管理、临时经营点划定、绿化管理、污染防治、噪声管理、停车场规划和使用管理、河道环境管理、宠物管理、道路通行进行了规定。通过这些规定,对我市城市管理相关制度进行拾遗补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市管理的制度体系。

(四)关于第三章“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由于城市管理涉及到一个城市的多领域,因此城市管理的执法主体也涉及到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为了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政出多门、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我市经国务院批准,已于2000年试点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十年的实践证明,该制度总体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应当继续坚持,但目前还缺乏完善的配套规范和科学的管理体制,且存在许多管理问题和执法冲突。因此,《条例》第三章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针对上述问题,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管理体制、执法领域、范围、方式、程序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关系等进行了具体规定,有针对性地规范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使行为,明确了市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协作责任,强化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和对它的社会监督。

(五)关于第五章“法律责任” 《条例》第五章法律责任,首先按照“权力与责任一致”的原则对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设定了违反法定责任的法律后果。其他处罚条例都严格按照行政处罚的规定,上位法对违法行为已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都是在其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进行规定,如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进行处罚的规定;上位法暂时还没有规定的,根据我市实际,进行了必要的创设,如对在城区的临街门面、道路、公共场地使用发电机等设备时,未采取措施降低噪声排放,干扰居民生活的行为设定了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又如对房屋建设与拆除和市政施工等建设工程施工周期在一年以上的工地,未安装视频监控装置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安装,逾期未安装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处五千元罚款;未正常使用视频监控装置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千元罚款。

(六)关于《条例》的适用范围

《条例》第二条规定了适用范围是本市市区,考虑到我市市区范围内的个别区域暂时还不能完全达到城市化管理的要求,因此,《条例》第五十三条进行了特别规定:本市市区内不具备实施条件的区域,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暂不实施本条例。同时,我市市区外的一些区域,如长望浏宁四个县(市)的人民政府所在地,基本已经达到城市化管理要求,因此,《条例》第五十三条还规定:本市市区以外具备实施条件的区域,经依法批准后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通过这个规定,使《条例》确立的城市管理制度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实现无缝对接,以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的作用。

篇3:城市建设管理情况介绍

面对新形势, 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 (以下简称佛山中支) 主动适应新变化,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尤其在提升科技管理能力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近期, 在研究如何改变过去科技工作“只注重用信息化推动业务发展而忽视科技管理自身信息化建设”中, 通过借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搭建“科技管理平台”助力广州辖区科技管理的成功经验, 针对目前网络资源“粗放型”管理的落后现状, 以“网络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 佛山中支成功开发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于2010年5月初在佛山中支辖区正式上线运行, 有效地提升了佛山中支的网络管理水平。

一、系统概况

(一) 系统技术架构

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基于B/S模式, 采用J2EE技术, 用TOMCAT构筑Web服务器, 用MS SQL2000建立系统数据库, 依托佛山中支行务审批系统开发而成。系统可对中支及辖内各支行的网络资源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统筹管理。

(二) 系统主要功能

1. 具有丰富的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IP信息变更申请、IP信息管理、交换机管理、交换机端口管理、VLAN管理、综合布线口查询等功能模块 (如图1所示) 。系统将所有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的设备名称、IP地址、MAC地址、布线口号、所属科室、使用人、接入的业务系统等均纳入IP信息管理, 任何一项信息变更都必须在行务审批系统中提交IP信息变更申请。

系统以终端设备因变更提出IP信息变更申请为驱动, 触动系统中相关联信息的变更修改。IP信息变更申请按审批流程逐级审批, 流程到达网管员时, 网管员指导相关人员进行IP信息的实际变更和修改系统中相关信息。系统只给网管员授予IP信息管理、VLAN管理、交换机端口管理和交换机管理的权限, 同时采用事务流的形式, 由终端设备发起变更申请, 从而保证了IP地址、网络布线口、交换机端口等网络资源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 也保证了IP信息实际情况与系统中数据信息的一致性。

2. 具有方便实用的综合查询功能

(1) 根据IP地址, 可查询其所属VLAN信息以及该VLAN划分地址段内已经分配使用的IP地址。

(2) 根据IP地址, 可查询到使用该地址的设备名称、使用人、所在科室、接入的业务系统和所连接的网络布线口号。

(3) 可查询当前交换机上哪些端口是空闲的, 也可查询某占用的端口对应跳线的网络布线口号和使用该口的计算机名称、使用人等, 从而在人员调动、科室搬迁时, 使网络布线口分配和交换机端口配置等工作变得简单快捷。

(4) 可查询分配给某科室的所有IP地址及对应计算机名称、使用人、接入业务等。

(5) 可查询交换机的编号、型号、摆放位置、管理IP、接入楼层说明等。

(6) 提供网络布线口位置视图, 可清晰地查看各楼层各房间内网络布线口的分布情况。

二、应用效果

(一) 实现了对网络历史数据和资料的重新梳理与核对, 完善了网络资源档案

由于人员变动、系统推广、设备升级等, 均会导致网络硬件、通信策略、安全策略、IP地址等网络资源频繁变更, 为确保网络资源管理清晰有序, 需要文档资料与实际配置保持严格一致。为此, 在系统上线前, 佛山中支科技科组织力量, 完成了对中支辖区32台网络交换机, 90个业务与办公VLAN, 1 000多个布线端口, 900多台在线连接各类终端设备的IP信息、网络端口等资料的核实与遗漏资料的录入工作, 进一步完善了网络资源档案。

(二) 实现了网络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提升了网络管理水平与安全防护能力

由于网络是央行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支撑平台, 因此系统设计目标不是将管理“手工化”向“电子化”的简单过渡, 而是依据网络管理制度和实际操作, 通过对网络设备资源、配置文档及运行维护记录按制度要求的电子化处理, 对维护操作过程按照岗位权限的流程化处理, 从而实现网络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有效提高了中支辖区的网络管理管理水平与安全防护能力。

(三) 丰富了网络管理手段, 提高了科技工作效率

结合实践经验开发的系统, 具有丰富的功能, 如系统提供交换机的位置及端口使用、VLAN划分、IP地址分配使用、办公楼层网络布线分布情况、计算机设备网络配置连接情况等方便实用的综合查询功能, 简化了网络管理工作。在人员调动、科室搬迁等网络变更时, 管理人员可直接利用系统信息做好网络跳线和交换机端口分配配置, 节省了以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需要反复实地核实的时间开销, 避免了调配网络布线口数量多时因混乱而出现配置错误, 工作效率较以往明显提高。

(四) 对继续推进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科技兴行”成为共识的今天, 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 科技创新带动业务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 如何将这种成果应用到科技管理中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佛山中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正是这种思路的尝试和体现, 是利用电子信息化系统提高网络资源管理效能, 从而促进科技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是为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由过去“粗放型”管理逐步向“精细型”管理转变而进行的有效探索, 对佛山中支往后继续推进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篇4: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介绍

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法律基础

1953年9月30日,法国颁布了一项称之为“国家公益市场网络”第53-959号政令,这是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法律。政令对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重要性,作了如下解释:

减少农产品和食品的流通环节,是法政府确定的一个重要目标。政令对农产品价格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希望农产品价格既能对消费者有利,尽可能的低,同时也能为农产品生产者带来合理的收入。

有什么办法呢?政令提到两项行动,一是减少农产品销售流通过程中的费用(frais matériels),二是将各流通环节交易明朗化(clarification)。为此,政令解释说,流通环节需要通过现代技术对交易以及运输进行合理配置,大力改善食品的包装、搬运以及对连锁冷藏的管理。根据供需地理上的位置,如产地和批发、零售集团之间的供需情况,对布局进行合理集中。而流通环节交易的明朗化,主要在于确定好批发流通各环节产品的质量,包括产品包装要符合公认的标准,农产品要成为商品化的产品,所有这些将有助于消除影响农户预期其劳动成果的疑团,有助于打消中间商的某些念头。

政令正式启动了由农业部长和行业技术中心倡议建立的全国市场每日新闻机制。该机制取代了过去原有以市场为单位的分散做法。竞争开始在批发流通环节中发挥作用,流通领域的费用开支趋于减少。

随着市场规则方式的改变,包括从生产到消费领域的各环节,将会出现新的运行模式。利益关系也自然会随之改变。法国制定的市场运行规则,充分考虑到地方的关切和一些特殊规定。政令强调,对市场进行技术重组,将按共同指导原则进行,发展交通运输,促进交易的扩大,使法国逐渐建立起一个真正的能与国外相竞争的现代化市场网络。

政令还指出,为保证市场的运转既符合国家利益,也顾及私人投资,政府管理部门可以确定市场管理和控制规则。

政令条款并不多,只有4条,但它从此为法国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打开了一条道路。

政令第一条款规定,将农产品或食品市场纳入国家利益市场,或创建国家利益市场,可以通过部长议会发布政令的形式对外宣布。它的流程是,先是对地方政府、商会和农会进行咨询,征求意见;而后,由农业部长、商业部长、财政和经济事务部长、公共工程、运输和旅游部长、内政部长和城市建设部长提出有关报告。第一条款表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涉及政府多个部门,需要这些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参与。政令最后由部长议会主席和有关部长签署发布。

政令第二条款规定,原有的对农产品食品市场进行管理的法规措施,不再适用于新建立的国家利益市场。国家利益市场的建立,它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特别是产品的进入、包装、批发以及市场的管理方式,都将由创建市场的新政令来确定。政令可以规定将国家利益市场的研究、建立和管理的工作交给地方政府或相关公共机构完成,或者允许地方政府或相关公共机构对有关企业参股;政令也可以为此建立具有法人性质的专门管理机构。由此可见,法国现代农产品市场的建设、运行及管理,都是由政令来确定的。

政令第三条款规定,建立和重新组织国家利益市场的准备工作,参照1953年8月6日第53-683号法令第2条款规定,按公益征用(主要指建筑物和建筑用土地)的方式进行申报。公益征用申报的政令,将根据商务部长、农业部长、内政部长、城市建设部长和其他有关部长的报告制定。第三条款说明,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并不是一部法规就能囊括所有事务,有些细节还需要借助于其他法规条款,进行规范。

政令第四条款规定,工业和商业部长、农业部长、财政和经济事务部长、公共工程、交通和旅游部长、内政部长、建设和住房部长、经济事务国务秘书、商业国务秘书各司其职,执行本政令。第四条款,主要在于理顺各部委在国家利益市场建设中的关系,全国一盘棋,共同做好工作。

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

法国依法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管理。1958年8月25日,法国颁布的第58-767号政令,主要涉及国家利益市场运作的管理与监督。

政令对市场管理总的原则进行了规范,指出:国家利益市场只进行商业交易,但不包括零售交易;销售的产品名单,通过相关部委的部际决定来确定;部际决定还包括一些产品销售的具体程序,尤其是某些产品相关标准的规定;禁止廉价出售以及连续出售这种行为;市场是封闭式的,其界线由政令划定;市场周围设保护区,其周长区域按照修正后的第53-959号政令第4-6条款确定;市场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和其他运输方式,铁路和公路直达市场;必须与市场行政和商业信息网络联通,尤其是在货物供应、价格以及其他必要信息方面的联通。根据市场的重要性及其专业化程度,可专门准备用于销售商的建筑物和农业生产商和合作社的场地。后勤服务独立进行,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下水沟和道路维护和管理、垃圾清除、装运箱回收、搬运装卸、行政和商业服务(办公、银行、邮局、电报、电话)。

政令指出,市场设施应能允许安置一个用于标准化商品的拍卖销售厅,并考虑到需要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的装置,如用于产品准备和冷藏的工作间,以及用于产品存放储藏的冷冻室。用户如想在自己的场地内,与市场设施(如冷藏工作间)同一地点,安置个人使用的装置,须事先征得市场领导部门的同意,否则将承担自建的后果,违规装置将被拆除。

根据政令,农业生产商合作社和经行政主管部门准核的代理商,可以为第三者产品推销,如合作社社员的产品;不过,代理商并不是批发商。批发商在一定期限内也可为第三者销售,条件是须事先获得市场经理的同意。为此,市场经理也须征求政府特派员的意见。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和食品,由市场经理做出具体规定。

政令规定,国家利益市场的管理单位,可以是公共机构、具有法人的专门机构、混合型经济公司,或者是地方政府。

政令分别对以上三种管理机构进行了规范。

关于具有法人的市场管理专门机构,政令指出,该机构是通过政府发布政令成立的,它具有法人资格,而且财务上独立。

市场管理专门机构,由一个6至12人组成的董事会管理,董事会成员由地方政府、有关行政单位或公共机构指定。政令规定,董事会成员不得占有市场任何利益,不得在与市场有关系的企业中任职,不得为这些企业提供有偿服务。董事会以决议的方式,处理市场事务。董事会决议主要处理市场的预算、借款、司法行动、不动产的让与和购买、长期租赁、市场工程与供应。

董事会可以委任经理行使其部分权力,主要是合同签订、不动产的转让与购买、金额限额内的市场工程与供应、动产交易、三年以内的租赁业务。

董事会的决议,按到会成员绝对多数通过制进行。在成员至少半数缺席的情况下,董事会决议将在下一次会议讨论,并按到会成员绝对多数通过。赞成和反对的票数相等时,主席票为决定性一票。

市场经理由省长根据董事会的推荐任命。省长也可以停止或取消市场经理的职务,此前,省长须与市场董事会磋商。

经理参加董事会,并可发表意见,但董事会审议市场管理报告时例外。经理和董事一样,不得占有市场任何利益,不得在与市场有关系的企业中任职,不得为这些企业提供有偿服务。经理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并在其授权的范围内,签订合同、管理市场、签订不动产的出让、购买或租赁契约。

经理作为司法意义上的市场代表人,负责市场人员的招聘,并管理整个市场的运作。

财会的职能由省长直接委任给国库司会计部门,或委任给根据董事会建议指定的专门会计事务所,这之前须征求市场所在地国库主管官员的意见。

会计事务所负责款项的收取、开支的付账以及银行和票据业务,是市场资金和票据管理的唯一机构。

会计事务所监督市场职工社会福利权利的保留,监督市场的收入和债权等款项的进账。如果会计事务所属于公共会计制度管辖的范畴,那么,该会计事务所将按照政府1953年8月9日颁布的第53-714号政令行使会计责任。会计事务所制定的财务报告,经市场经理签字后,呈交给市场董事会。市场预算报告,须在每年10月1日之前,报送省长审批。市场贷款账户和方案也须经省政府批准。

混合型经济公司是市场管理的另外一种形式。它可以专门为管理市场而设立。混合型经济公司的章程,由政府政令批准。公司大多数股份应归属于公共机构性质的法人单位。法国现行规定,涉及到省政府和市政参股混合型经济公司以及在这类公司派驻代表的规定,也适用于管理市场的混合型经济公司。公司章程应对税后股息可能出现的分摊进行限定,使股息转化为法定储备基金。公司股票实行记名制,记名股划分为两大类,即:A股和B股。A股属于公共法人单位持有的股票;B股可以转让,条件是须得到公司委员会的准许,并符合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条件。

第三种市场管理形式,是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政令指出,国家利益市场通常可以由省政府、市镇或市镇工会直接管理。政府管理,具有法人性质,并实行独立财务核算。政府管理情况下,相关的法规措施也是适用的。董事会或市场委员会成员的一半,由相关地方政府任命,另一半由省长任命。政令规定,混合型经济公司情况下的法规措施,也适用于地方政府管理,条件是有关法规措施不能与1955年5月20日法国政府颁布的第55-579号政令内容及实施条例相抵触。第55-579号政令是一项专门规范地方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法规。

监督是国家利益市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规定,国家利益市场技术层面上的主管部委,由政令确定。政令也将根据主管部委的建议,任命进驻市场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的政府特派员;特派员进驻的市场,都是由全国性公共机构、混合型经济公司或为此创建的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进行管理的。如果市场是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直属机构管理的,那么,政府特派员直接由所在地省长负责,或者由所在地省长指定的高级公务员作为常驻代表。如果市场地域横跨多个省区,将由内政部部长指定一个省长,行使政府特派员的职能。

政令规定,政府特派员出席市场代表大会、董事会或委员会会议。特派员应收到会议召开的通知和议事日程。特派员可以得到市场提供的补贴,并可在确定的条件内,得到其认为有必要的材料,包括代表大会纪要、董事会或委员会会议文件及有关决定的抄本。特派员在收到上述会议的决议或决定4日之后,相关决议或决定就可生效实施;特派员也可在4日之内提出意见,让有关决议立刻生效,或反对有关决议的实施。特派员提出反对意见后,董事会主席有10天时间向主管部长反映情况。主管部长在收到董事会主席情况反映20天内,如果不再确认反对意见,有关决议将照常实施。

政令指出,负责市场管理的机构,其经营活动接受法国现行法规,包括混合型经济企业法规中有关经济和金融规定的约束。市场财务制度须符合总体财务计划特别方案,并须得到财政和经济部长的批准。市场管理机构须成立技术咨询委员会,成员最多为20名,主要由生产商、租用市场的销售商、行政技术部门以及货运企业的代表组成。

在场地出租方面,政令规定,任何人(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打算在国家利益市场经营,须事先征得省长的准许,并办理场地使用特许;但生产者或生产合作社例外,他们如在国家利益市场经营,没有准许方面的要求。在国家利益市场经营,须履行有关商业经营方面的卫生规定(1947年8月30日法令)。如果经营人是一家企业,该企业负责人也须履行上述法令有关规定。

省长根据市场董事会或委员会的建议,签发准许决定。它要求受益人以他自己的名义经营。政令规定,如果发生违背职业道德、违法乱纪等事件,经营准许可以随时撤销。市场经理根据董事会的意见,分配市场摊位。董事会根据当年或往年销售量统计,每年确定一次摊位产品的最低销售量。如果摊位销售量连续三年低于确定的最低销售量,那么,摊位将会调整,或者减少摊位面积,或用其他较小的摊位替换原先的摊位。销售量是指摊位经营者向负责部门申报的销售量。市场经理根据咨询委员会的意见,从公共卫生和市场运营的角度出发,随时可以调整市场摊位的设置。如果仅以服务为理由调整摊位,摊位使用者有权要求补偿转移摊位所发生的费用。

政令规定,如果摊位使用者(至少经营5年)打算退出市场,其理由符合董事会的规定,且属正常退出,则可向市场管理机构推荐一名摊位继任者。如果摊位使用者去世,则由摊位使用者的法律继承人,推荐一名摊位使用的继任人。继任人同样须获得省政府的经营准许。场地经营权也可以取消,但须提前1年通知。

政令规定,场地经营权享有者须履行以下义务:1、遵守市场内部规章,保证市场营业时间对外服务;2、按期交纳场地使用费,费率由市场董事会确定,并须经省长批准;3、建立准备金制度,准备金额度由市场内部规定确定。准备金用于确保对市场行政管理机构款项的支付。市场也可以为担保发货人的款项而设立准备金;4、除准备法规要求的商业账本和资料之外,根据市场内部规定,还要单独为产品质量及商业活动检查,准备必要的统计资料。任何交易,须出具发票和销售凭证;第二联发票和销售凭证,应保存3年,并随时准备向主管官员出示。出示的发票或销售凭证,应详细记载产品性质及产品来源地、供货人或销售人以及进货人名称、产品质量、单位价格和总额。

政令还有处罚条款内容。凡违背市场规定的摊位经营人,将受到处罚。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警告、巨款重罚、不超过3个月的停业整顿、废除经营权。警告与罚款,由市场经理宣布;惩罚情况下,纪律委员会要先提出意见。停业整顿和废除经营权,由省长根据纪律委员会的建议宣布。采取处罚措施之前,须将有关情况提前告知当事人。纪律委员会的工作,由市场经理主持;纪律委员会人员组成,包括由省长指定的两名市场经纪人代表,以及经选举产生任期2年的两名摊位经营人代表。

法规措施不断完善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方面,法国能根据新情况,不断完善市场管理的法规措施。以上两个法规颁布实施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比如,创建国家公益市场网络的第53-959号政令,先后经过1958年6月27日颁布的第58-550号政令、1958年8月25日颁布的第58-766号政令(Ordonnance)、1963年11月5日颁布的第63-1098号政令、1966年7月27日颁布的第66-585号政令和1966年12月22日颁布的第66-948号法令等的修改。

需要指出的是,法国完善法规的工作并没有就此停步。1967年9月22日再次发布关于国家公益市场规则修改和编码的第67-808号政令(Ordonnance),以及1968年7月10日关于确定第67-808号政令实施日期的第68-658号政令,这两项政令对过去颁布的法规作了比较全面和大幅度的修改,成为此后国家公益市场运营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尽管如此,法国法规措施的完善仍在继续。距离我们比较近的有2005年12月19日颁布的关于国家公益市场第2005-1595号政令。该政令内容主要包括:1、国家公益市场的划分和管理方式;2、市场区域(périmètre de référence);3、市场组织(ORGANISATION GÉNÉRALE);4、过渡期与惩罚措施。该政令由总理德维尔潘签发,此外,法国中小企业、商业、手工业和自由职业部长、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部长、内政部长和农业部长也同时签署了政令。这表明法国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中,坚持政府牵头,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管理这样的一个格局。

目前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与规模

根据法国公益市场联合会(FFMIN)对外公布的数据,目前法国拥有18家公益市场,这些市场主要集中在法国巴黎、马赛、里尔、斯特拉斯堡、图卢斯、南特、鲁昂、波尔多等城市,主要经营水果、蔬菜、肉类、海水产品、花草等批发业务。2005年,法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550公顷,其中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常年经营企业2200家,农产品生产商4500家,每年投放市场的各种农产品多达500万吨,常年就业人数25500人,采购商5.7万家,每天入市车辆5.1万辆,年营业额110亿欧元,年投资额4100万欧元。

篇5:钦州市城市建设总体情况介绍

第一部分、城市概况

机遇之城:钦州是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城,位于北部湾沿海中心位置,与东盟国家借海相拥、凭海合作,是中国中西部地区走向东盟陆路距离最短的出海通道,1986年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又列为沿海开放地区,1994年6月28日撤地建市,设立地级钦州市。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钦州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4月16日,国家批准钦州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钦州发展外向型经济增添了一块“金字招牌”,5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将钦州推向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钦州有多重重大机遇叠加,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钦州近代史上曾出过刘永福、冯子材两位蜚声中外的民族英雄,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就是桂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清末民初著名画家齐白石和现代诗人田汉都在钦州留下他们的足迹和美好的诗词佳作。

北部湾是我国六大渔场之一,对虾、石斑鱼、青蟹、大蚝被誉为钦州湾“四大名海产”,钦南区获“中国大蚝之乡”。生物资源品种繁多,盛产荔枝、龙眼、香蕉、柑橙等亚热带水果,灵山县、浦北县、钦北区分别荣获“中国荔枝之乡”和 “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果园鸡之乡”。

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主要有:民族英雄刘永福故居三宣堂、冯子材故居、尖山塔、天涯亭、镇龙楼、久隆汉墓群、平艮冯子材墓、大寺冯敏昌墓、广州会馆、越州古城遗址、白石水革命武装起义纪念旧址、张黄张世聪革命烈士墓等。自然景观有龙门群岛七十二泾(“南国小蓬莱”)、茅尾海天然海上运动场、麻蓝岛、犀牛脚金滩浴场、六峰山、三海岩、龙武岩、马鞍山岩、灵东水库和星岛湖(洪潮江水库)等。属自 1

治区级保护区的有:钦北区的十万山水源林保护区、浦北县六万山水源林保护区、钦州港水井坑红树林保护区等。四A级旅游景区有:三娘湾风景旅游区、刘冯故居和八寨沟。浦北县有五皇岭、灵山县有明清古宅大芦村等。

钦州市域陆地面积约1.08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520.81公里,海湾面积908.37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303个,岛屿岸线长285.26公里,辖两县四区(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三娘湾旅游管理区),2008年市域人口约356万人。

新兴大港:钦州港拥有全国为数不多的深水良港,八十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将钦州港规划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其三面环山,南部向海,港池地形隐蔽宽阔,避风条件良好,航道水深,可挖性好,潮差大,回淤少,腹地广。拥有码头岸线86.0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长54.09公里,规划建设5个港区、12个作业区,可建1—30万吨级码头200多个,建成后将形成3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目前,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港口年吞吐能力达2500万吨以上,2008年完成港口吞吐量1500多万吨,同比增长25%,预计2010年钦州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2015年迈入亿吨大港行列。

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随着东油沥青、钦州燃煤电厂等一批企业建成,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今年投产,钦州港区已形成了以石化、能源、造纸、电子、冶金、粮油加工为主的大型临港工业框架。2009年,钦州实施“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依托中石油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延伸产业链,打造一个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支柱产业,形成现代化石化生产基地;培育以林浆纸、数字电视、燃煤电力、粮油加工、铁合金、保税物流为龙头的重点产业,使六大产业的产值分别超过100亿元;以钦州港工业区为龙头,以县区工业集中区为重

点,提升现有企业,承接产业转移,使亿元产值企业超过百家,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800亿元。我们还将围绕今年投产的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打造35平方公里、总投资1400亿元石化产业基地,为保税港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宜商宜居滨海新城:钦州政通人和、政商和谐。荣获“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之最具潜力城市”、“中国城市诚信政府”等美誉。钦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国唯一能看到野生白海豚的地方。我们正在与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和开发商联手,新打造一个45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城,使之成为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的高层次国际商务区、高档次休闲度假区和高品位住宅区,为更多的外来投资者营造更优质的商务和生活环境。

钦州的行政效能在广西名列前茅,客商满意率高。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可以提供代办和一站式服务。

钦州正在全力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

第二部分、城市总体规划:

1、城市发展定位:

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具有岭南风格、东南亚风情、滨海风光的宜商宜居城市。

2、城市性质:

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北部湾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港口工业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宜商宜居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确定了“东进南拓、向海发展”的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完善提升主城区功能,积极开展滨海新城等新区规划。在主城区和港区之间茅尾海东北沿岸建设滨海新城。

3、城市发展目标:

以发展大型临海工业、港口物流,为城市、港口服务的第三产业和

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等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区域性生产服务中心,具有岭南风格、东南亚风情、滨海风光的宜商宜居城市。

4、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远期(2025)年130万人,其中:主城区75万人,滨海新城28万人,钦州港区27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远期(2025年)235平方公里。

城镇化水平:近期(2012年)40%,中期(2020年)52%,远期(2025年)60%。

5、旅游发展定位:

以江海湖岛、自然山林、英雄文化和陶艺文化为特色,以海洋生态旅游、滨海休闲度假、山林养生旅游、民俗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泛北部湾重要滨海旅游集散中心。

6、城市空间布局

以快速交通相联系,以滨海山环的自然生态格局为依托,形成“一城两区”带状组团式结构。其中“一城”为主城区,“两区”为茅尾海滨海新城区和港区。各组团间以山体绿地为生态隔离。

主城区:人口规模为75万人,用地规模为86平方公里。

功能:为城市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临港产业配套工业、加工制造业基地。其中河西地区进行适度改造和完善,优化功能与布局。河东地区为主导拓展区,完善行政中心,结合主城区南拓建设新城市中心。

港区:规划人口规模为27万人,用地规模为120平方公里。

功能:西港区以石化产业区为主,中港区主要为港口码头、临港工业及保税物流、贸易加工区和配套居住服务区。鹿耳环江东侧建设三娘湾配套区,为港区工业提供部分配套居住生活服务。

第三部分:2009年的城建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启动滨海新城建设。建设滨海新城关系到钦州在北部湾经济区乃至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地位。今年的重点是高起点做好滨海新城白

石湖商务区、茅尾海休闲居住区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加快滨海新城连接主城区和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策划并开工建设滨海新城启动区。设计合理的开发模式,引导各类资本参与新城建设,着力打造高档次休闲度假区、高层次国际商务区和高品位住宅区。

(二)实施中心城区八大重点工程。抓紧推进一批城建项目建设,尽快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新形象。重点是:实施永福大街及白海豚广场建筑立面改造工程和灯光亮化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体育公园项目建设。策划打造茅尾海滨海休闲度假项目。尽快完成钦州港区“渔人码头”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一江两岸”示范工程,同步推进两岸景观和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园林生活十年计划”,营造富有钦州特色的绿化景观,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以“一环六横六纵七通道”为重点,建设完善中心城区路网通畅工程。大力实施便民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林湖森林公园、廉租房建设和城市供水管网、小街小巷改造。

(三)全力推进区运会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主场馆建设,推进富民路、兴桂路南延长线和子材东大街等配套路网建设,确保运动会前如期投入使用。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以体育中心为主体的体育地产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为运动会结束后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四)加快县区和建制镇建设。抓好灵山、浦北县城,钦南、钦北区行政中心区域和犀牛脚、小董、张黄、陆屋等重点镇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做好县域村镇体系和村庄的科学规划。加快推进灵山、浦北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设和供水系统扩建,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篇6: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介绍

近年来,****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结合“****年国资委系统企业文化学习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一、上下互动,形成共识,合理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作为一家老外贸、老国企,多年来在经营管理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和系统性,我们开始着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制订实施方案。在规划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牢牢把握****历史、现状、未来的实际情况,总结****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挖掘提炼和整理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形成既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紧紧围绕****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目标,确定了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建设程序,从观念、制度、物质三个层面整体推进,系统运作的思路。

在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下,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方案。但我们也认识到,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没有几上几下是出不来的。在企业文化建设策划方案初稿出来后,我们还要多层次地广泛征求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及下属企业的意见,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策划方案初稿进行详细研讨、修改和完善,构建一个切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便于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体系,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

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以制化人,建立与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相匹配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物化为员工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中间环节。****之所以能够在异常激烈的外部经营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规章制度中,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持久的内在动力。自03年****债转股以来,我们相继出台、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企业基本大法,贸易、物业、资产等经营业务的管理细则和规范流程,以及财务、审计、法律等内控制度,可以说企业制度建设涵盖了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约束,使企业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三、以文育人,建立锐意进取、团结和谐的员工队伍

近年来,****把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作为企业管理的着力点,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工作作风上,集团各级领导干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要求员工团结一致,各级班子首先形成坚强核心;要求员工奋发向上,各级领导首先勇于创新;要求员工吃苦耐劳,各级领导首先尽心尽职。目前,****基本上组建了一支有能力、有素质、想干事、干成事的队伍,形成了上下同欲、团结干事的良好

氛围,确保企业的战略决策得到认真、迅速地执行。

以形式多样的员工培训为载体,大力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每年我们都会组织业务专项培训、考察学习、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的员工学习培训活动,不断创新学习方法,把学习与工作有机融合起来,让员工在掌握运用新知识、新技能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

以“争先创优”创建活动为载体,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营造团结进取的企业氛围,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通过组织羽毛球比赛、登山比赛、体育健身等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企业内刊、宣传栏、OA系统为载体,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面。

四、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应对措施

1.如何处理好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下属十几家企业,他们既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又是一个个独立经营管理的企业个体,在多年的经营管理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简单地通过一刀切手段,要求各下属企业与****保持一致的企业文化,既不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初衷,也缺乏实际操作性。如何处理好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我们想还是应该从源头抓起,让各下属企业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规划过程中,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下属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在完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后,指导、组织下属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坚持共性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化,把共性与个性有机融合起来,保持集团内部文化的统一性,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集团的整体形象。

2.如何处理好企业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领导和员工的认可和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参与性不高的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我们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员工只有理解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觉地将企业的目标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使企业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3.如何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与具体操作之间的关系? 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好的开端,但能否真正落实才是关键。如果企业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那么企业文

上一篇:观苏联解体纪录片有感下一篇:再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