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塑人生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文化塑人生范文

创三色文化,塑清廉人生

廉政,这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吏包公、于廉、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这既是我们电力企业发展的挑战,也是机遇。在新形势下,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因为我们有一支团结务实、积极进取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无私奉献、敢于拼搏的党员队伍,有一支扎实肯干、廉洁高效的职工队伍,还有华能二十多年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底蕴做基础。

廉洁是一种责任,和谐是一种奉献。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莱电人正是在这种责任和奉献中体会着苦与乐。当其它人进入梦乡时,我们正披星戴月,丝毫不敢松懈的忙碌着;当其他人享受假日,与家人团聚时,我们正奋斗在生产的一线,为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而加班加点。虽然身处基层,但是基层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我们勤奋工作,廉洁从业,

恪尽职守。无论春夏秋冬,在我们朴实平和的面容后面,是我们跳动的心,是我们对电力事业忠贞不渝的热爱。

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廉洁更是一面镜子,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要抵住诱惑,撑住信念,守住清贫,耐住寂寞。

然而,随着社会的大踏步前进,尤其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有的人选择做人清清白白;有的人却选择了一条精神家园日益颓废的道路,在金钱和权利面前顶礼膜拜、俯首称臣。古往今来,贪腐者从不缺钱。他们缺的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缺的是坦坦荡荡,浩然正气。因此,他们将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那么一个贪字,它到底给人带来了什么呢?

贪,折断的是家庭团圆这根弦。从今往后,一头是冰冷铁窗,形单影只;另一头则是望眼欲穿,孤灯相伴;一头是千夫所指,众人唾弃;另一头则是众人背议,孤立无援。失去自由的人何谈团圆?

贪,毁掉的是事业前程这条路。从今往后,他将拐入人生的羊肠小道,丢失了昂扬的斗志、没有了同事的支持;丢失了进取的自信、没有了朋友的鼓励。失去自由的人何谈事业?

贪,剥夺的是人格尊严这个义。在各种机制不断完善,法律日趋成熟的今天,一个贪字就等同于一个囚犯的囚字,做人已全无尊严可言。失去自由的人何谈尊严?

沉痛的教训令我们深思,奋进的号角激励我们去构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廉洁文化,就是要倡导立足我国国情的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增强人们拒腐蚀的能力;就是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社会氛围为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社会公众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廉洁意识内化为社会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时代呼唤着廉洁,企业奉迎着廉洁。华能集团作为电力行业中的一员,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逐步确立了以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为核心的“三色”公司企业使命。“三色”公司理念,既是华能精神的高度概括,又是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立足于华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现代经营思想。作为一家大型国营企业,我们必须坚持廉洁文化理念,突显它的文化阵地堡垒,提高自身防腐能力,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为华能的每一步前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人说得好:“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 孙中山先生把终生为之奋斗的归宿,凝炼成“天下为公”四个大

字。“天下为公”是一份承诺,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坚定和执着,它是廉政勤政的标准,是执法为民的追求,是服务民生的期望,更是创建和谐,实现大同的呐喊。对照社会上的腐败大案,我们不敢懈怠;审视身边的廉洁环境,我们任重道远。如果说,过去的成绩归功于我们基层有一个良好的勤政廉政的环境,归功于我们有一支廉洁从业、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那么,未来繁重的发展任务,更加需要我们发挥无私奉献,勤政廉政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基层经济建设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如果说腐败是一种耻辱,那么它需要我们时刻铭记;如果说腐败是一种挑战,那么它需要我们勇敢去面对;如果说腐败是一种现状,那么它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最后,我想用惠特曼的诗中的一句结束我的演讲:我相信我眼所见的是清澈透明的,我眼所未见得也和我眼所见得一样清澈透明!

李阳

三期项目管理处工程部

第二篇:塑阳光教师,走幸福人生

塑阳光教师,走幸福人生 米粮镇中心小学

丁伯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世纪之交时,国外曾经有一家杂志社举办征文大赛,题为《世纪展望——21世纪我最想要的》,并开出一万美金的奖金。统计结果:最想要金钱占57%、家庭幸福21%、权力职位的占8%、漂亮贤惠妻子的占5%。经过专家评审,出人意料的结果是:一篇不足三百字的文章《我最想要一个积极快乐的心态》,赢得了这次竞赛唯一的大奖。专家的评审意见是:“无论你想要金钱还是权力,无论你想要幸福的家庭还是香车豪宅,如果你拥有了积极快乐的心态,你就什么都可以得到。在未来的人生和世界里,态度是最根本的竞争力。”

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而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

第一, 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 第二, 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

也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对于忠实阳光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那么阳光教师需要拥有什么心态?那就是健康、乐观,幽默、享受过程、面对现实,寻找解决方法,把握自己,自我调节,感恩。

一、健康的身体

健康是进入幸福殿堂的通行证。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生命,其中人的生命是所有生命中最重要的形式,而每个人的生命又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了我们每个独一无二的人,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因为有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世界才如此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作为教师的我们更需要这健康的通行证带领我们走入幸福殿堂。

二、平和的心态

不可否认,现在教师的工作压力的确很大: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嗷嗷待哺”的学生;几年甚至几十年“重复”那些知识。有时还受到来自工作之外的一些事情的“干扰”。为此,有些教师被这些“繁杂”的工作遮蔽了双眼,失去了刚参加工作的激情。出现了作为一个教师不应有的焦躁情绪。不能以一种冷静、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导致师生关系失去了“平横”。师在课堂独霸课堂,独霸学生的感受和心灵,让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失去了本应有的“色彩”。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

心理学专家研究结论:一个乐观系数高的人,在处理问题时,就会比一般人多出20%的机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二、理解的心态

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上进的心,都渴望得到尊重和肯定。所以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首先是理解他们出现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采取恰当地措施。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埋怨,“一棒子把学生打死。”不但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会使师生关系僵化,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三、关爱的心态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了爱就会让学生获得无穷地力量;有了爱就会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有了爱,就会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钥匙。只要注意爱的方式,爱的分寸,爱的时机,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会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阳光的面容对待我们的工作、对待我们的课堂、对待我们的学生;让掌声在我们的课堂上响起来;让快乐拥抱每一位老师和学生。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做一名快乐的阳光教师还要正确看待职业幸福感。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对幸福的追求。幸福教育,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幸福教育,始于阳光教师的出现。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脚步当朝着精神“行走”。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就能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会真心对学生,用心灵点燃心灵;就会固守这份职业,坚守这份信念,并绽放出许多精彩与豪迈。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心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感悟。学校教育,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也是创新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地方,分享学校文化创新的幸福、分享人的生命成长的快乐、分享人类发展规律的成果,这本身就是一种别人难以体会的幸福。当我们走进学校、教室,来到学生中,与学生在一起,分享着人的生命成长的快乐、享人类文化创新的成果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成果,这个得天独厚的职业生活就是教师职业独有的幸福之源。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 你内心如果是一团火,就能释放出光和热;你内心如果是一块冰,就是融化了也还是零度。要想温暖别人,你内心就要有一团火;要想照亮别人,就请先照亮自己;要想照亮自己,首先要照亮自己的内心。怎样才能照亮内心呢?点亮一盏心灯,塑造阳光心态。只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很好地影响学生,影响家长,最后影响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快乐的教师!

生活因为热爱而丰富多彩,生命因为信心而瑰丽明快,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教师是树,良好的心态是阳光。愿每位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鲜艳!让教育之果更丰硕!愿我们能带着阳光心态,缔造阳光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每位教师走上幸福人生!

第三篇:勤勉耕耘展巾帼风采 奉献教坛塑美好人生

---语文组争创巾帼文明岗

2011年,全校女教师在市妇联市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参与“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尤其是语文教研组的27名女教师发扬拼搏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努力争创岗位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从下面几个方面向诸位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对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研究部署,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以学校专职副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使争创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随后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学校组织女教职工专门召开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并专门制作“争创巾帼文明岗”巨幅版面,展示巾帼风采;在语文教研组制作创建巾帼文明岗醒目标志,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 提高认识,确立创建指导思想。

漯河五高语文组现有教师47人,其中女教师27人,是学校人数最多的教研组,在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默默无闻、潜心教学是语文组老师的优点,那么过分的内敛,缺乏争、拼的精神是语文组老师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组参加争创活动更有意义。

在学校争创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语文组多次召开由各年级备课组组长及骨干教师参加的会议,落实市妇联、市教育局领导的会议精神,提高全组教师对争创工作的认识,确立了“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促建设,以创建促进步”的指导思想。创建的结果重要,而创建的过程更重要。努力发挥语文组的示范作用,以语文组带动全校,借创建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语文组提出了“志存高远,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口号及“积极、向上、民主、和谐、合作、关爱”的团队精神。全组成员,信心百倍,上下一致,齐心协力,积极投身争创活动。

三 建立大语文观念,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第 1 页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师既要博学广识,有丰厚的人文素养;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在争创活动中,我们确立了“建立大语文观念,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的整体目标,先后开展了“三笔字”比赛、古诗文背诵、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语文素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和语文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感受语文人文魅力,“三友亭”、“九思亭”、“齐贤廊”、“英才廊”、“行知路”、“文华路”、“博观约取”、“上善若水”,这些亭、台、廊、园的命名,是全体语文教师智慧的结晶,路灯杆上悬挂的学生自己写的励志警语,成为学生的自豪,语文组集体创作的新校落成赋成为新校区的文化焦点。我校语文组老师指导编辑的校刊xx和校报《xx报》,在中央教科所和中小学报刊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活动中,双双两次荣获全国中小学校报校刊一等奖。

四 、以教科研为先导,加大科研力度。

教科研是学校的生产力。我校把大兴科学研究作为兴校大计。创建巾帼文明岗,激发了全体语文组老师特别是女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极大的热情。我们认真阅读各种教学刊物、教育理论书籍,关注最新的教科研动态,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去,到教科研先进的地区单位学习;请进来,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特别是在市、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语文组成功地举办了河南省第七届语文教育年会。学校聘请北大附中副校长著名教育专家程翔、清华大学附中全国著名教改专家赵谦翔、湖北省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来校讲学。这次年会被学会会长王文延教授称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一次会议”,在落实新课标精神、推动全市乃至全省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我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为此,集中了集体智慧,付出了极大的 心血,近两年来,我们自编《精品鉴赏》、《走近伟人》、 《经典智慧》等七本阅读写作教材。我们让学生走近伟人,得到人格精神的招引、心灵雨露的滋润;走近经典,让中华古老优秀的文化融入学生的血液,成为他们生命灵魂的一部分。校本课程的阅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他们的潜能,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扬,也赢得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们站在了素质教育、教科研的前沿,填补了全市乃至全省在这方面的空白。

第 2 页

五、立足课堂主阵地,创新教育教学新形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那种灌输式题海战一言堂的低效教学,强调老师要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要从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重视课堂上学生的自主 、合作、 探究 。借创建巾帼文明岗这个契机,我们组织青年教师们上过关课 、汇报课,老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省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每节课上完都要认真评课。“三课一评”活动,极大的调动了研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像xxx等一大批青年女教师,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六、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女教职工们的业余生活。

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传统的生活理念使许多女教师身患疾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阻碍了她们拼搏进取干事创业的步伐。我们借争创巾帼文明岗的契机,丰富她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她们的自身素质,焕发女教师的创业激情。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有益女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聘请擅长舞蹈的老师教大家交谊舞、 集体舞,全组女教师定时参加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组织女教职工积极参加由市妇联、市教育局举行的“关爱女教师健康”活动,认真进行健美操训练和跳绳比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比如,在学校组织的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和长跑接力赛中,女教师们奋力拼搏,均获得一等奖。参加这些有益的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语文组的凝聚力,促进了教师们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焕发了女教师的青春活力和工作干劲。

在争创巾帼文明岗的过程中,全体语文组教师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立足本职本岗,表现了极大的争创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成效显著,取得了较大成绩。语文组多次被评为先进教研组,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全市语文教学研讨会多次在我校召开,我们组多次承担全市、豫南五市毕业班命题的重任,真正起到了带动全校辐射全市及周边县市的示范作用。我们一定进一步认真总结,不断进取,在市妇联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充足的干劲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教育事业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第 3 页

第四篇:再塑企业文化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除了它的产品与服务的竟争能力外,企业文化,如何塑建企业的整体士气与商品竟争精神,

一、现状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管理的老课题:论述其内容的文章数以千计。不管怎样讲,其基本原则还是那几条:以什么文化为基调? 以什么文化排除其他文化的干扰?以什么文化进行建立?以什么文化进行开发、并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天皇神权是大和民族的精神支住,伊斯兰教义是“圣战”的火举,“大同世界”理想曾鼓午万千志士仁人抛头颅、洒鲜血、浴血奋战。那时失败了,人就可以剖腹自杀,誓死不降,而今天还能不能收到那种奇效,确是个迷,

1、人本观。自我中心,人本价值,这是西方正在建立的伦理体系。它的核心是“自我设计与自我实现”,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2、金钱观。金钱万能,金钱至上。

4、价值观。为人类社会作贡献,为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奋斗, 死得其所与重比泰山的理论,今天没有多少人听了,特别是一些年青人。在他们的眼里,要出名就得有绝招,就得坚持“流芳百世” 与“遗臭万年”的等同原则

5、人生观。人生就是为了吃、喝、玩。

6、竟争观。竟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要生存,要发展, 就要竟争。竟争的实质,就是牺牲对手,发展自己。在竟争的词典里,永远找不到“好心”,“诚实”与“仁慈”。

7、文学观。文学艺术是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形式。应重视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搬上午台的毛泽东与周恩来,赢得人们的好评,不仅因为他们是胜利者,而且还因为他们是献身革命、鞠躬尽力、奋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今天,我们要发展商品经济,需要成千成万开拓型的企业家,午台上应树立他们高大的形象:顽强、灵活、不为失败所摧,不为胜利所骄,看准目标奋勇前进。这对创业者是一种感染与鼓午!但与此同时,淫秽片、凶杀片、打斗片大量上市。未成年人、青年人及一些不肖之徒的作恶犯罪,大多是从电影与电视上学习的。在文学艺术领域内,不能只讲求微观效益,还要讲求社会效益。

8、传统文化观。

9、宗教观。

10、丑陋论与写实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有美就有丑,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不可能只好不坏,也不可能只坏不好。必须一分为二,不能一点论;必须指出矛盾双方的主与 次,不能以偏代主,也不能以点代面。这就是唯物辩证法。

总之,虽然马列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市场经营意识与中华伦理还是大多企业文化的主体,但在上述思潮的浸蚀下,已呈现为千疮百孔、已无完肤好言了,其“肉”也被挖之殆尽。如果不用邓小平 的“根本指针”为指导,再塑中国企业文化,任其泛滥下去,不仅会严重地损害企业的市场形象与经营竟争能力,还会严重的损害中华社会美德,变为社会性灾难。这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二、原则

我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已被商品经济的意识文化所革新,有些则遭到严重破坏,呈现为复杂状, 21世纪都不会改变。我们如何在这种多极文化中确立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主脉络,就是一个大课题。其基本原则应以中华伦理为基因,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市场经济意识为主脉络,建立多极文化体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年青人进行人生观与理想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其中道德是基础,应放到首位抓。周恩来说,他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共产党人。中华道德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只有具备了中华美德,才能谈得上更高的政治信仰。没有道德,没有美德,就谈不上是合格的社会公民,更成不了真正的共产党人。所以,有道德, 这是最低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更高的要求,就是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或称之为“四有”。

对中华伦理的研究,已是世界性的研究热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首先是日本,其次是“四小龙”以及东盟各国,加上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中国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基因嫁接现代电子技术,以每年10%的高速递增向世界展示了一种非西方经济的发展模式。他不是以新教伦理为文化基因的原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是新型的后发现代化。这个论点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格中克龙提出来的。他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一书中,首先提出 “后发优势”的论点。东亚工业、特别是中华工业模式中的温和极权主义与自由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高速发展模式,既是向西方的“自由唯利”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也是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70年代后,有人提出“儒家动力论”,把东方地区工业发展的成功归为儒教文化的薰陶,认为儒家传统文化, 即关于伦理道德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及其价值观念,是东亚工业高度发展精神动力。美国学者卡恩在<1979年及其以后的世界经济发 展>一书中提出“新儒教国家”的概念,把经济高速发展的东亚地区称为“亚洲伦理工业区”。他认为儒教伦理对人的培养,将促使新儒学社会比其他文化的社会具有更高的潜在增长率,能促使社会经济更加有效地增长。儒家动力论倡导文化多元化和民族文化的复兴,强调发挥传统社会的现代潜力。我国的台湾学者刘述先也写了本<儒家思想与现代化>,认为儒家思想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还应借助于儒家伦理。中国的发展,即独立自主,对等贸易,多出口,多储蓄导致经济高增长,减少了国民经济对外的依附性。 这不是“脱钩”,而是加入世界市场与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梯度进行转移,从依附向独立自主型转化。这是东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起飞的新模式。

管理学认为,管理的核心不是物,而是人;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如何正确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就成了管理人的关键所在。日本与“四小龙”认为,儒学思想确使他们减少了许多人际关系上的麻烦,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是儒学思想的发源地,更应借助儒家思想整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净化社会空气。这是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以爱国主义与最后共同富裕的目标熏陶他们,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基础工作更为重要,建议在中小学开设儒学课。

三、建设

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按照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这个大前堤来确定。它虽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却可以归为三大类,即中华伦理、 国家大法与商品经营,简称为儒、法、商。

法,包括政治信仰与国家大法,即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与国家的宪法、经济法等;商,包括产品制造与商品经营的知识,等。笔者仅就伦理作以说明。

伦理属于上层建筑,是国家法律的补充。但它的广延性、群众性与社会基础的深厚性,远非法律可比。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其传统文化也源远流长,伦理的基础也极为复杂,其中的三大教一般被认为是中华伦理的主体。这就是佛、道、儒。佛教认为,生、老、 病、死、苦是人无法绕过的大关,是人无法逃避的现实。怎么办?遁世出家,逃出尘世,忍让为先,多积善行,死后升天。相信这种理论的人,今天只有佛教徒了。道教认为,天地以金、木、水、火、 土为本源,以阴阳相交促其变化,并按照自身规律而动。怎么办?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无为而待。这种无为哲学,今天也没有多少人热衷。唯有孔夫子的理论,今天还有其积极意义。它的大前堤就是人们都要生活在集体与社会中,每个人采用什么行为标准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才不致使集体与社会混乱,唯持集体与社会正常功能的发挥,维持其正常运转?他们提出五个字,就是仁、义、 礼、智、信。“仁”是其中的灵魂。

什么是“仁”?唐代韩愈的定义为:“博爱为仁”。后人就此认为仁即博爱,博爱即仁。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仁”的含义远远不至于爱!“仁”的第一种含义是“核”。“核”是核心,正象桃核与 杏核;而这种核的核心,又是它们的仁。这种“仁”,是形体的根与源。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仁,就有什么样的形体,进而引申为人们的行为。“仁”是出发点,是本源,是根;从这点出发,会成为形形色色的“果”,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人的行为。这些行为,以 “善”定性,以“善举”概之。基本框式是:修身齐家平天下。修身 是前堤,是基础,其核心是“正心、诚意”,“勇者不惧”,“匹夫不可夺志”。“志士仁人”,立志为仁;“杀身成仁”,为仁献身;“不成功便成仁”,成不了仁就死,等。在修身上,儒教强调 “智仁勇”。<礼记·中庸>有云:“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能成此,也即本来的“人”,也即还本面目的“人”。 这都是标准,如何才能达到?儒论强调教与学。诸如“因材施教”, “学问思辩”,“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特别强调“格物致知”,即穷尽事物而达到认与知。

“仁”的第二种含义,就是“形”。“形”,是指“仁”字的 结构,它是由“人”与“二”组成的。一个人就不存在人际关系, 两个人就有了人际关系,三个人就成了社会关系。如何处理这种人际关系,就是“仁”字的用途。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主要的标准就是四个字:义、礼、智、信。义薄云天,克已复礼,居敬穷理,诚开金石,就是这些标准的绝好说明。

儒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四次孔子研究热潮。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论语>的发行居世界十大名著的第二位。日本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将自已的经济起飞的一个原因,归为孔学思想的传播。孔学的生命力,不是采取排他方式确立的,而是在多极文化思想竟争中发展起来的。将儒论移植于 “仁”,移植于现代职工与经营者的心中,就会产生巨大的以诚感招、以诚开拓的社会效应,人们的欺诈与野蛮经商就会变为文明经商,社会风气也会为之诚朴与自然。

具体建议:

1、抓教肓。职工的思想阵地,永远不会“空白”,你不占他就会占,谁的力量大,谁就会“安家”。这种“家”,一旦安下,就很难被“赶走”,如果一旦被赶走,要重搬回来也很困难。所以, 就要在抡先“安家”上下功夫。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理论去占领他们的头脑。当着这些理论占据了他们的头脑,他们就会将其他思潮视作“异端”,视作“斜说”, 从而达到抵御的目的。这种扎根工作,应从幼儿园作起,而且尽可能全民化。

2、启发思维教育。启发思维,进而达到创造思维,这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孩子放学回家,西方人多问孩子给老师提没有提问题,而我们中国人总是问孩子听没有听老师的话。西方教育侧重孩子思维,中国教育侧重孩子守规。守规教育过多,就不利孩子成长。大学也是老师讲,学生记,记的越多,背的越多,就能得高分,这能培养出开拓型的企业家?!如何进行启发思维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大课题。

3、挖天性。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形成的,是与生俱来的, 当然,后天影响也很大。例如,人的尊重欲与好胜欲,顺境者多则建,逆境者多则摧。强化人的好胜欲,激发人的求胜本能,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日本靠强化人的求胜欲,发展武士道精神,使日本自强不息,好争好胜,雄立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企业职工, 如果求胜欲得不到满足时,即企业经营失败时,就要自杀,那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保护好胜心,激发好胜欲,使小孩从小就养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这种顽强儿成为企业的职工,成为企业的经营者,企业就会大见成效。

4、推行“倍增计划”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原则是:⑴、硬指标。 目标一旦确定下来,绝不随意变动,达不到目标,即是差一点,同样不给回报;达到目标,即是没有超,同样给回报。这样,就将全体职工的注意力引向“企业的目标值”。⑵、发展型。企业的发展, 不充许有“山峰”与“山谷”之分,只能有“高速”与“低速”之 分。这就要求企业的计划指标不能低于历史最好水平,达不到,就要采取断然措施,包括处理暂时用不上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并进行裁员。⑶、达到目标后就兑现,绝不许空头愿,使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步化。英国二次大战后,要求职工“勒紧裤腰带恢复战争创伤”,得不到国人的合作,最后以失败告终;而日本则推行“倍增计划分配”,就获得成功。今天,大讲延安精神,同样得不到职工的支持。

5、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些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如古代的一些管理思想,领导与用人艺术,特别是儒教处理人际关系的理论,等。这种教育,不仅仅是继承,更重要的是在于了解,激发其爱国心与广博知识。进行传播教育时,不要单打一,而应将各个流派的观点都摆出来,让他们进行比较选择。同样,讲马克思主义时,也应将其他“主义”拿出来共尝,以增强其识别力。这种比较、鉴别的教学法,远比强输法好。

总之,伦理,习俗,道德,观念,主导原则,自我形象的塑造,自我市场行为的展现等企业文化,是在学习中生,在制度中定,在舆论中长, 在奖惩中果。关键就看我们如何培育。

第五篇: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

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溶共生,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一方面,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形象识别、工作规划、岗位职责、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安全文化建设也要围绕着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在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及行为规范中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使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以深化体系运行、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及实施管理创新为手段,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责任,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职责,作为各级组织单位的共同任务,有效消除那种“把安全文化建设当作某一个部门,某一管理层面的事”的错误认识,使安全文化建设远离“隧道视野”和“局部观念”。下面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进中的几点建议。

第一,固本清源,不懈抓好以人为本的实践

安全文化是“人本”文化,是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文化。我们常说要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再转化为“我会安全”。这实际上是把安全意识形象化、具体化了。实现了这两个转化就是安全意识的提高。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需要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文化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这中间既有“硬件”的内容,如安全设施健全、设备完好、消除跑冒滴漏等,也有“软件”的内容,如事故分析、“四不放过”、安全知识的学习、有关舆论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和气氛等;其中既有强制性的惩罚措施,也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和对员工的关怀、体贴。我们一些班组长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有的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去安排工作;有的注意观察每个人的情绪去安排工作,这是什么?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标准化的人性管理,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彼此“关爱”,如果他们没有对同事的负责与关爱,他们能了解对方吗?他们能发现员工的情绪变化吗?我希望各级管理者能够深刻理解“关爱”的内涵,把批评理解为帮助员工成才,把批评理解为关注他们的生命。为此就需要各级领导者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懂得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安全行为,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落实于安全活动之中,才能达到保证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第二,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安全文化理念的物化

没有员工践行的安全理念,那只是一句空话。举个例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该怎样向员工宣传“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这个理念。我想它决不只是总结中或文件上,时常出现的一句话而已。我们要真正把这句话的内涵精神体会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所倡导的是预防型管理,而不是事后型管理,重点强调的是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那么,什么是安全意识?过去,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总把安全意识理解为安全知识的教育,应当说,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对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有

一定帮助,但是,我认为,安全意识决不等同于安全知识培训,两者是有区别的。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询问员工某些操作知识时,许多员工对基础知识可能都知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未必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去办,为什么?因为知识不是意识,意识当中还包含着态度。我们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因为我们缺少知识,没有掌握知识,而是因为缺乏意识或缺少责任感造成的。所以,在安全生产上,我们常常有许多的悔恨,有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养,是我们各级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怎么去做、如何去做,我想,这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去培养,需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时时刻刻去纠正员工身上不正确的行为,有句话讲的很好:“不断重复正确的行为,最终建立良好的习惯。”用习惯来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止万一的发生”。

第三、严抓细管,深入抓好精细管理的实施

安全生产、依靠科学,重在管理。重大的伤亡事故,无不与管理不善、麻痹大意、违规操作、不讲科学有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才能严把安全关。生产、生活中的一次次安全事故告诉我们,任何的麻痹大意、松散懈怠,都将埋下大祸的隐患。重视安全就要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关爱生命,关注安全,需要精细管理。“6S”管理强调管理上的精雕细刻,强调把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使上下环节、不同专业能够有效沟通与衔接,做到既相互支持、配合,又互相监督、制约。安全文化建设也要围绕“6S”精细管理的主题,明确目标,落实措施,选准载体。

第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约束人性弱点

用文化来约束人性的弱点,培养职工形成“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安全”的理念。人性的弱点主要表现在懒和贪两个方面:一是懒惰,只要没有外在压力,就不愿多做事;二是爱贪小便宜,总想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于是在行动上就表现为随意、粗放、麻痹、懒惰和拈轻怕重等。因此落实“6S”管理,就必须靠文化来约束人性的弱点。安全文化建设是运用检修前教育、开停车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亲情教育、“三不伤害”定臵管理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以及全厂各岗位、设备处醒目的安全标语、安全标志、安全宣传画形成的整体视角文化效应,使员工形成了良好的安全心态以及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从而,即使行为不受控的人在这种安全文化氛围浓厚的集体中,也很快被“同化”。这是因为在安全文化的“场能”作用下,使人们感到必须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调整和个性的重新塑造,使安全责任“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同时由于厂区生产岗位的需求,决定了很多职工要在单人岗位工作,这就更需要自律和自我约束,靠日积月累形成的遵章守纪的好习惯,靠无形的文化力量自觉克服人性的弱点,来保证安全生产的平稳运行。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深刻理解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深化,在

深化在求实效,通过强化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努力打造更高层次的安全文化,才能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才能为有机硅乃至东岳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确保企业长治久安!(刘金林)

上一篇:韦晨宇征文范文下一篇:网格化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