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创新教法

2022-07-02

第一篇:高中物理创新教法

高中物理教学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学,成为目前的教学难点之一,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教师应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探讨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并研究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创新 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在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我国在探讨高中物理教学创新路径方面也有待加强。物理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密切,不仅可以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物理作为高中各门学科中最难的课程之一,其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极高,尤其是力学部分成为学生考试中失分率最高的部分。因此,目前很多学生对物理都是望而生畏,学习积极性较差。为此,近几年我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将高中物理作为重点改革对象,并提高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明确指出要在完善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灵活开放、注重学生发展、生成性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不能否认,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缺乏创新。因此,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创新物理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重点。

一、新课程改革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理念的落后。目前我国很多教师仍然坚持陈旧教学观念和方法,教学方式过于古板,缺乏教学创新。据学生反映,教师在物理课中一般采用“填鸭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且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不仅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践环节缺乏

高中物理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方面,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普遍缺乏实验教学环节。首先,物理教学以实验操作为基础,但是,我国很多高中物理教学中缺乏实验室,很难开展实验操作课程。此外,实验操作课程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教学目标,但是现实中往往是教师一人在做实验,学生只是旁观者,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不利于提高学生物理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首先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十分单一,并且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环节。比如师生关系没有创新,依然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在讲台下死记硬背,这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其次,我国很多高中物理教学中都没有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很难将抽象的力学知识具体化,不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创新发展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方法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我国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高中物理教学的宗旨: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施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改善物理教学环境

我国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注重实践教学与多媒体教学。首先,我国要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完善高中物理实验室的实现器材,改善实验教学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其次,高中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倡多媒体教学。比如通过幻灯片、视频课件将声、图、文等充分显示给学生,有利于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学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采用先进教学方式

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应该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方式。首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教材中的难点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深入探究理论知识。其次,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不足亟待解决,尤其是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侯丹,尹航宇.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活动类型及思路[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7). [2]方礼结.悟物穷理———高中物理探究思想浅谈[J].考试周刊,2015(65). [3]田先科.高中物理探究型课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7). [4]冯秀成.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分析[J].中外交流,2016(5). 作者:朱刚明 单位:湖北省恩施市恩施高中

第二篇: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性设计

欧 剑 雄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创新性的实验。这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知识储量,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信息交合法等创新技法可为物理实验的创新性设计提供广阔的思路,但不应忘记创新性设计的目的——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同时,安全性、科学性、实用性、适用性等原则仍是物理创新性设计时所要考虑的最基本原则。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信息交合法

一、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的意义

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基础自然学科,物理学在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之外,也注重对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研究。因此,物理的教学始终离不开物理实验的教学:有趣的实验现象是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的催化剂,亲手的操作是培养学生物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此外亲身的实验经历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要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实验资源,并能够够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创新性的实验。这种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可以是对教材已有实验的改进,以解决个别实验取材不易、操作不便、实验效果不明显等弊端;也可以是基于教学需要的全新设计,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帮助学生构建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物理实验的创新性设计,是教师秉承新课程标准课程开放性理念,由课程的复制者走向课程的创造者的有效尝试。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的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呢?

创新需要丰富的创造力,而一个人的创造力由他所拥有的知识储量、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技法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因此要进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力求在专业上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绝非一日之事,因此要想在短时间提高创造力,掌握必要的创新技法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创新技法的种类非常之多,本文将结合《感应电流的方向》(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2章第1节)中的两个实验介绍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和信息交合法三种创新技法在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中的应用。

(一)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顾名思义,就是列举事物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其中,找到事物的缺点或不足之处是本方法应用的重点。

如图1所示,A、B为两个很轻的铝环,环A闭合,环B断开。将条形磁铁的N极或S极靠近A环时,A环将朝远离磁铁的方向运动,若将磁铁从A环中拔出,A环将朝靠近磁铁方向运动;磁铁靠近或远离B环时,B环不动。该实验为《感应电流的方向》一课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引入实验。

在演示该实验时,由于环本身很小,而A环运动时又是绕O点转动,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磁铁与环相碰的现象。这个不足之处一方面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让实验的演示效果大打折扣。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两个,其一为增加环的直径,其二为改变环的运动形式。增加环的直径这种思路最为直接也最容易想到,但是实际操作会发现,直径增大后环的转动不明显。原因在于直径增大后,铝环的电阻和质量都将变大。为获得更加明显的实验现象,可将条形磁铁换为强磁铁。

若改变环的运动形式,可以将铝环的转动改为平动,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铝环竖直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平滑轨道上。这样改进后,操作难度大大降低。但是由于摩擦力较大,要获得较明显的实验效果,仍然要采用强磁铁。

上述两个方案虽然解决了实验操作的难题,但对实验器材的要求更高,如果实验室中没有强磁铁,就很难被采用。反思我们的改进思路,就不难发现,我们在改正原有实验的缺点时同时也将其优点摒弃。原有实验的优点在于其运动过程中阻力较小,而这个优点正是源于所采用的铝环直径较小、其运动形式为转动。为了在改进中同时保留原有实验的优点,我们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

将A、B两个铝环分别用细长绳悬挂,绳子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通过这样的改进,A环的运动形式仍是转动,运动过程中阻力较小,另一方面由于绳子较长,A环运动过程中也不容易碰到磁铁。实验中,绳子的长度适当长一些,实验现象更明显。

通过上述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应用缺点列举法进行实验的创新性设计时,找到原有实验的缺点是基础,但是在改进中一定要注意保留原有实验的优点。特别教材中的实验,它凝聚了大量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其可取之处必然很多,在做改进之前一定要先清楚地认识到它的优点,然后再去找它的不足之处。

(二)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这是一种通过提出对事物的希望或理想,进而探究解决方法和措施的创新技法,其应用要点在于如何提出合理的希望或理想。

如图4所示为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装置,本实验的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但是在具体探究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物理量较多(包括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的变化、电流计的指针的偏转方向、螺线管上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等),学生很难直接从实验结果中总结归纳出楞次定律。为了在课内获得最终的探究结论,教师往往需要作比较多的引导,个别地方甚至比较生硬,这有悖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也削弱了学生探究的成就感。

那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使探究过程更为简便?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重新来审视一下本节课的探究目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这句话的主语是感应电流的磁场而非感应电流,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如果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明确,那么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就可以很轻松地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由此,我们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

条形磁铁的N极、S极靠近或远离铝环时,铝环将被排斥或吸引。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判断出铝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极方向。再在图中画出原磁场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如图6所示(实线表示原磁场方向,虚线表示感应磁场方向),由实验结果容易总结出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进一步可得到实验探究结果——楞次定律。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避开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繁琐过程,而从铝环的运动入手,结合学生熟知的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研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这样既达到了探究目的,又降低了探究的难度,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利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实验的创新性设计时,找到合理的希望是起点,探索合适的实验方法是关键,但是创新的终点一定要落回到教材上。弄清楚实验创新的目的,一来可以避免盲目的创新,二来也可为创新提供思路。

(三)信息交合法

信息交合法,是把事物的总体信息分解成若干要素,再将其中两类要素分别作为信息坐标系的x轴、y轴,构成一个信息反应场,每一个坐标轴上各点的信息分别依次和另一轴上的信息交合,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应用举例如下:

作为新课引入的迷你实验,如果采用物理小魔术的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如何去设计那么的多物理小魔术呢?信息交合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仍以《感应电流的方向》这节课为例,以实验器材为信息x轴,魔术效果为y轴,建立如图7所示的坐标图。

由此可产生9种交合点,你需要一一思考每个交合点可能产生怎样的新信息,这个新信息是否可用。文章篇幅所限,无法对这9个交合点一一介绍,只能挑选3个我个人认为较佳的创新性设计。

(1) 电流计与读心术

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A、B为根两根相同的条形磁铁,C为重量、形状与A、B相似的金属棒。三者分别装入不同颜色的三个笔袋,然后放入线圈内。如果将装有A、B、C的三个笔袋分别拿出,则电流计上分别会出现左偏、右偏、不偏三种不同现象。制作实验装置时,将线圈及电流计装在盒子中,电流计表盘露在盒子后面,使学生在座位上无法看见线圈及电流计。演示时可叫学生随意拿出一个笔袋,教师在盒子后面根据电流计的指针的偏转判断笔袋的颜色,就可佯装会读心术猜出学生所拿走的笔袋颜色。 (2) 铝环与控制力

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A为封闭的塑料管,B为悬挂在轻弹簧下的强磁铁,C为铝环。当铝环上下运动时,管内的强磁铁B将随之上下振动。为了增加演示的魔术效果,可将铝片贴在大拇指与食指构成的弧圈上,操作时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相接触构成一闭合回路。

(3) 铜管与互动 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A、B分别为两根两端开口的空心塑料管与铜管,C为磁铁。演示时,教师先将磁铁从铜管上端静止释放,然后用同一只手在铜管下端接住磁铁。偷偷将铜管换成塑料管后,叫学生上来做同样动作,由于在塑料管中磁铁下落速度较快,学生很难接住。为达到较佳的演示效果,两根管外表要一致,固定管的装置要灵活,以方便操作时换管。

上例中x轴、y轴都只取了3个信息要素,实际上可选取的信息要素远不止这些,所能产生的创新设计也远不止9种。如果将x轴或y轴的要素种类换成别的种类,那又可以得到更多的思路,甚至还可以建立三维的坐标图。总而言之,信息交合法如果应用得当,那么它几乎可以产生无穷的创新思路。

三、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技法后,创新的思路几乎是无穷无尽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是每一种创新性的设计都是合理、可用的。为避免盲目、无意义甚至错误的创新设计,在物理实验的创新性设计中还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安全性原则,这点无需多加说明,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第二,科学性原则,这是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的根本原则。如果出现科学性错误,那实验就是毫无意义的。除了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科学性原则外,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对实验数据的处理都必须科学、规范,为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的形成起示范作用。第三,实用性原则,即要求创新性设计的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第四,适用性原则,即创新性设计的实验原理应该是高中学生学习过或所能够理解的,创新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而非为创新而创新。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创新

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方式的变革

摘要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从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如何适应网络教学环境,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物理;教学

当今社会的信息发展正以“2的指数方”的速度传递着,学 的学习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教学模式也随之而 发生着改变。而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而设置, 这些年江苏省从教育厅到市教育局一直在这方面有着持续的投 资,省四项配套工程、校园网络的建设、学校网络电脑室的普及化 配置、电教馆对教室多媒体系统的配置、电脑教学多媒体 电脑、电子白板的配备为现代化教学插上了翅膀。

我们的教学理念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的首位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形成主要模式活动单导学教学 模式等将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我的教学活动也在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等、自主、合作、探究中改变着。一个活动 的学习环境具备着充分的活跃性、灵活性。

一、学习准备的灵活性

课题的提出就是学习材料准备的开始,学习活动的公布就同 时激发着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学计划公布于个人教学博客,开放于本班的全体学生,学生每天在教中通过互联网访问教师博客 明白后面的学习内容(通常以一周或一单元的活动提纲,附带活动 计划的初排)。这就给学生一个准备的时间、空间。我校是寄宿与走 读混合班配备。很多学生通常是周一到周五全在学校,周

六、周日 在家休息,因此有不少的学生自主体验、自制学具、自主查阅网络、 书籍、杂志等学习资料的时间、空间就显得不足社会体验间断性 较长。而教师通过教学博客的引领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在周五回 家之后打开电脑就看到教师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在周末的时间利 用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活动、调查、设计、探究等。学生在无意识中 形成要求学好的意识、获得成功的激情。学生的自主性在准备阶段 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平台 可以充分、快速地展示班级内80%以上的学生的动态过程,最大化地激起学生的参与度。具体措施视频交互系统可实时记录各 小组的学习过程,教师及时剪辑出有代表性的视频留于学生互动 时播放介绍或与学生的讨论。(在过程中可不涉及具体学生,主要 是分析、指明问题所在并进行强化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 充分考虑各类

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堂中注意学生的动向。活 动单的设计、活动的预设必须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实际出发。 活动单的设计以学生的可活动性、活动的实效性、能力的形成行为 为准绳。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活动单的设计应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完成指标;(2活动设计要有梯度, 逐渐深入。让学生在层次中保持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兴趣,而不能 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设置过多思维转换。如,物理密度的应用对学 生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得 以发展,是活动单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3)层次渐近性原则。我的 设计以三个活动、三个层次为活动指引。活动一,密度的测量、鉴别 物质。(以实验自主探究活动进行活动)活动二,密度公式的推导、 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小组共同讨论形成小组共识后班级 讨论巩固学习方法活动三,密度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解决 问题的兴趣。(教师引导并做好归纳分析工作,为学生形成整体知 识系统服务)。

对于学生在实验室必须做的实验,可将学生做实验的全过程录下,将录像汇编和分析。在网络环境下,让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回放实验过程,在回放的过程中,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辨析自己在实验中的错误,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对个别自学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也会找到自主发展的空间,通过网络跟教师交流分析一些特殊情况,从而达到师生共进、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调查表,收集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学生上传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大部分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在课堂上重点突破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将学生上传的资料不断归类整理,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生实验误区资料库,这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并最终取得较好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我们教师的角色,是通过对实验录像进行精心的汇编,引导学生去辨析实验的错误,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例如,练习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有的学生可能对电流表的读数存在困难,我们先让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并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然后在屏幕模拟演示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及读数方法,学生通过两三次的练习读数,都能基本上掌握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有关其它的较精密而能见度较低的仪器读数教学也可以仿效之。有的学生连接电路有困难,就可以通过观看自己实验全过程的视频,借助网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寻找连接电路过程出现的错误。

三、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媒体运用要适时、适度。活动主体的引入 可多运用一些演示工具PowerPoint、电子白板等!实验展示可运用 实物展示平台进行多角度观察;一些无法操作、微观、宏观的现象, 可通过网络查阅、大学、研究院所的网络显微镜、网络望远镜让学 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社会资源的搜索、运用。学生 小组活动可利用小组视频进行必要的实时抓拍。学生的小组展示 活动可运用视频教学系统对全班学生进行同步分析展示。白板操 作系统可以给予学生以黑板的书写流程,又可以给予学生结合实 例分析的图像、声音等多方面的共同分析。生动形象地将学生的注 意力集中于整个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展 示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质平台。最后网络计算机 系统还为我们的课堂及时反馈提供了好的平台(如,极域电子教室 系统既可以随堂练习,又可以作为课堂综合性反馈,它既可以对学 生理解知识的准确性进行评价:选择题、填空题,又可以对学生创 新能力进行评价:调查、解答题)

四、知识巩固的灵活性

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与学校在网络媒体的运用也有着充分 的联系,一节课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学习是无限的。如何将 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充分调动起来、从网络游戏转换到网络学习中 来,这些就需要学校的网络如何最大限度地在学习活动中体现,表 现出比网络游戏更有吸引力的魅力。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就要 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网络学习网站moodk 教学平台的开发、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学习网站的收集、可视化实 验的网络体会、师生互动平台的建立、网络学习与学校学习的结合 考核等等。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的知识面更为丰富、全面、具有挑战 性。对教师来说网络的学习、运用也需要向着专业化方向前进。

网络多媒体的使用注意事项:(1)多媒体是为学习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将学习活动的可视化程度提高,而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系统而去使用。(2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完全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课堂中 随时调用部分媒体,如遇到争论性的问题,有时教师也无法给出比 较好的答案时,可以开启网络电脑即时搜索相关资料、师生互动讨 论解决。这样可避免学生遗留问

题的遗忘,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 及时思考。(3)学生使用电脑意识的培养:目前学生使用电脑的意 识主要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工具的使用、个人空间的设计(与学 习无关)。因此针对这些教师能进入学生中去,并作出正确的引导 是教师转移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途径。多引导学生对于当前学习中 的知识、问题、课题的讨论、分析、合作、交流等,共同提高学习、探 示他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中的困惑的时间、空间。我每周都 在周一晚自习时间利用网络将在校学生与部分在家的学生联系在 一起讨论上一周的学习活动,效果很好,学生也乐意参与。

在当前的信息高速传递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教学活动不容 忽视整个学习过程的开放性,更不能无视开放性学习、无视学生所 处的环境。而应该更加关注学习开放的环境中如何利用好现代化 的教学设备、手段搞好教学工作,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俊. 怎样搞好高中物理总复习[J]. 宁夏教育. 1985(05)

[2] 董树岩. 集思广益 解疑析难——推荐《高中物理疑难解析》(新编本)[J]. 物理教师. 1988(04)

[3] 范安生. 也谈高中物理必修教学、复习的探索[J]. 物理通报. 1995(04) [4] 马利萍.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2)

[5] 张世瑜. 巧做高中物理课内外小实验[J]. 物理通报. 1998(02)

[6] 何文明.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 学科教育. 2002(05)

[7] 肖洁. 如何确定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8]

《新编理科王·高中物理》疑难选析[J]. 高中生. 2004(16)

[9] 张广业. “等效电源”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的应用[J]. 物理教学探讨. 2004(20)

[10] 谭文彬.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接轨”难问题浅探[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06)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教法,也要注意学生学法指导,而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主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要使学生学好物理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21世纪的新教学模式有所变换,在全面实施二期课改的同时,真正体现“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的理念,使教学双边活动生动活泼起来,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教学方法更科学化、人性化,使我们的学生乐于学,勤于学,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近年来,尤其是实施二期课改以来,我就初中物理教学的教法和指导学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一、采用形式多样的基本概念“六问”法

初中物理是以概念教学为主,如何搞好概念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枯燥乏味的概念教学,方法不是很多,其中基本概念“六问”法值得一试。所谓基本概念“六问”法,就是对基本概念的编排意图、方法、思路捉摸透彻,即在教学中搞清以下六个问题:(1)物理学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2)是怎样引入这个概念的?(3)它的定义是什么?(4)单位是什么?(5)物理意义是什么?(6)这个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这六个问题搞清楚了,一般说来,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达到了比较清楚的程度。下面就“匀速直线运动与速度”一节为例来谈谈我的做法:

1、我们在讲物体运动时,要比较哪个运动得快,哪个运动得慢,我们又是怎样来表示的?怎样来比较的呢?

2、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长短,能否确定它的运动快慢?如果只看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长短,能否判定它的运动快慢?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两个因素,即路程和时间,以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大小来作比较,或以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来作比较,由此来引入概念。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用公式表示即v=s/t,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4、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的单位来定的,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则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

5、速度是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如某物体的速度为“10米/秒”,表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1秒内所通过的路程为10米。

6、这个新引进的物理量“速度”可以用哪些物理量来量度呢?它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呢?这个比值仅用来量度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而不是决定速度大小的原因。

事实证明,通过该教法的实施,所任教班级中的学生对速度的概念理解透彻,解题得心应手,方法多,正确率又高,而且同学们也很喜欢这样的教法,层次分明,主题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当然有了保证。

然而在具体实施该教法的过程中,老师的诱导和启发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铺设符合知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和合理的思维坡度。以求指导在点子上,使每一个演示、每一个设问、每一个实验都成为学生寻根究源、主动求知的媒介物,使新知识的获得成为学生思维的必然结果。作为老师切不可把现成的答案或思路和盘托出、强行灌输,而应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自求而得之”。所以,在实施“六问”法时一定要熟悉学生的思维特征,遵循思维规律,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因势利导,及时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我们的教学过程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的进度、深度和广度在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接受。

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复习:一般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复习觉得最困难,常常因概念多,公式多,单位多而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现状,老师要具体指导:首先把初中物理学大致划分为光学、力学、声学、热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六大块,将题型按填空、选择、作图、实验、计算、简答六类来复习;然后将每一知识块的章节标题、主要内容、公式、定律串成一条主线,并罗列成表格;并把各部分的重点知识详细展开出来,配上例题示范,再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题性讲座,并采用个别辅导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们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后将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计算、综合应用,结合六类题型充实到位,构成一幅物理知识框架图。为使学生有条理、分重点地理解消化,老师还应结合教材和考纲要求将知识具体化,生动有趣地讲授,注重实验的演示,并创设良好的情景,插入一些艺术性、趣味性、幽默感的语言,使知识框架宛如一部“物理电影片”,学生很容易将其中的每一个“情节”重现出来,从而知识也就牢固地掌握了。此外,在听课感受“情节”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融入“情节”中,参与活动,使知识更牢固地为学生所掌握。我把这一方法定名为“电影”重现法。

在复习阶段,巩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切不可搞题海战术,而应精选习题,并做到讲深、讲透,要求学生做到深刻理解知识后,再做习题,切不可仿抄例题。要搞一些记忆复习,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同时还要及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使广大学生把知识梳理通畅,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解题:在解题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是:(1)一题多解。物理学中,有些习题有多种解法。教师要启发学生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真正理解各已知条件的意图,善于挖掘隐含条件和排除多余条件,做到解题灵活多变。(2)一题多变。教师在做例题或示范解题时,要把题目讲活,可以把题中的已知条件改为求,而把求改为已知条件;或是将物理条件改换;还可以是题型变换,这样把旧题变为“新题”,方能给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引起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解题思路。

三、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给学生是教师在考虑教法和学法时必须注意的。

1、由个别到一般。初中物理中这一方法的应用较为普遍。

2、抓矛盾主要方面。有些是问题的核心而有些是可以略去不计的,如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知识解授时,我们要抓住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而不考虑玻璃泡本身的热胀冷缩。

3、“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初中物理中的任何一个现象都有它的二重性,既对立又统一,有对人们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们不利的一面。如摩擦这一现象,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但若没有摩擦,世界又将不成其现在的世界。

4、类比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原来不易理解的物理现象或规律变得容易掌握,如学习电压概念时,用学生熟悉的水压作比较,来成功地引入电压;又如在学习电荷间相互作用和磁极间相互作用时,采用类比法也可以形象地把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

5、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如列方程组、列表、画图象、控制变量法等。这些方法能准确、简洁、明了和直观地表示物理的变化规律,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我设计了几个例题:例1:一轻质均匀直杆长1.2米,左端挂20牛的重物,右端挂40牛的重物,要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支点应距左端多少米处?例2: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用列表格和画图象会很明了,又有利于学生记忆。例3: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用得很多,

如在“欧姆定律”一节学习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即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最后归纳得出欧姆定律I=U/R。(解题过程略)

以上介绍了初中物理教与学的一些方法,那么怎样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将老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1、强化。对上述介绍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反复强化。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学会了这些方法的重要性,直至使我们的学生主动来向老师征求科学的学习方法。

2、同化。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老师应反复回顾运用过的各种方法,及时地让学生回忆什么时候用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这种方法牢固地掌握,为自己的学习所实用,既起到复习作用,又达到概念的同化,使新知识很快地被理解、消化。

3、深化。对介绍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复应用,不断深化,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学习更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此不再惧怕物理,而是酷爱物理学,对学习物理充满激情,去感悟物理学的真谛。只有这样,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既教会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又教会了学生自我寻找答案、自我学习的学习方法,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理念。

4、感化。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师生感情交流,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老师要允许而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的见解,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要注意老师向学生学习,使“三人行,必有吾师”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只有这样,学生就会心情舒畅,认真钻研老师的提问,积极开动脑筋,整个教学进程也就会在紧张、愉快、生动、活泼、亲近的气氛下进行,学生在自愿、愉快、主动的心态下求知,师生间的感情才能达到和谐,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共鸣,我们的教学就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回顾近几年来的教学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方法是获取成功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在二期课改期间,我坚持采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同我的爱生们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一起生活,几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认为物理老师上课新颖别致,讲授清晰,生动有趣,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年来,有效利用每一堂课,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每位学生懂得怎样学好物理,所教班级中不及格人数越来越少,平均分、优秀率越来越高,在历届中考中平均分均名列区前茅。

3、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经过多年的磨练,使我的教学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由一名普通的教师成为一名学科的带头人,成为一名物理学科区中心组成员。

第五篇:新媒体条件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创新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课程学习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中,尝试在对新媒体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对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条件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创新,希望对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高中;物理教学;创新

物理是一门抽象而复杂的学科,许多知识点难以理解,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授课内容。因此,在高中教学中,物理被公认为难点学科。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也使物理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新媒体技术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物理,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新媒体条件下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新媒体条件下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集中体现教学主体、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新媒体条件下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新媒体技术运用于物理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选择更加宽泛,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及时与同学进行沟通。

(二)新媒体条件下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

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为了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教师只能借助于板书、图片等,教师的工作量大,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而新媒体技术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虚拟化的网络环境将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师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使教师不再为板书所累,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答疑解惑,师生间的沟通趋于频繁。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师也可以用电磁笔将重点内容进行强调,这样的教学环境将粉尘拒之门外,环保而健康。

(三)新媒体条件下教学手段逐步多元化

传统的物理课堂,受时间限制,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明显不足,令师生苦不堪言。新媒体教学环境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微课程、课件等可以容纳大量抽象的知识点,并具有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特点,将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化,为学生理解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在短时间之内掌握课程内容,可谓事半功倍。

二、新媒体条件下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新媒体条件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积极影响,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进而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创新。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拓展高中物理知识,丰富物理教学内容

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全社会的追求目标,学生也应该具有创新思维,在形形色色、名目繁多的教学资料和信息面前,要能够科学地进行甄别,并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延伸至课外,面对物理问题时,能够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势必要将现代化教学理念引入物体教学中。如,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主动投入物理学习当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不仅要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也要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将物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合理运用新媒体,推行个别化自主学习

个别化自主学习是课堂的延伸与补充,取代了传统教师直接讲解的授课模式。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环节进行分解,如重点例题讲解、生活实例、信息演示、教学测评等,可以采取图片、讲解、动画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出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自主学习,回答计算机提出的问题。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测评,能增强成就感,也能找出存在的不足。当学生发现学习的短板或优势时,可以有选择性地对物理知识进行再次学习,通过反复调整,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程度,与非线性网状进展方式相吻合,当学生经过努力掌握了人机交流的主动权后,参与热情会更加高涨。

(三)合理运用新媒体,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取得了新的突破,保留了传统录像实验教学的优势,依靠“数据采集录入控制仪”更能完成物理教学中的多项实验。在多个传感受器的辅助下,再加上实验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接,完成复杂的物理实验,深受一线教师的青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条件的制约,请多物理实验难以利用实验室器材来完成,尤其是难点问题,更是难以直接用器材进行演示,而新媒体技术使这一困扰物理教师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可以自如演示高速飞行物体的运动轨迹、导体内部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等。新媒体教学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易于理解接受。

三、结语

当然,教无定法,高中物理教师要以平和客观的心态面对新媒体教学环境,要认识到这一新型教具的优势,及时掌握使用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努力将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尽量减少运用失误,使新媒体技术为高中物理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在焰.新媒体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拓展———以福清一中为例[J].中国培训,2015,(20):91+94. [2]王小萍.视觉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王明勇.现代教育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利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2):21-23. [4]王萍.基于现代教学媒体的中学物理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 作者:孙丽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

上一篇:高中音乐环保教案下一篇:高中物理教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