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浅析

2022-09-11

一、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首先反映的文化主题是在少数民族文化范围内的;其次是由少数民族身份的人创作的;而且影片的题材是有关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以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为例, 其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 少数民族纪录片还处在开创阶段, 这个时期纪录片的主题多围绕“团结”与“建设”。如最早的纪录片《佤族》、《景颇族》、《苦聪人》、《独龙族》等。这些影片都为黑白色, 时长基本为三到五分钟, 是一种历史文献的表现形式。

(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云南少数民族的纪录片处在一个探索时期。在社会大环境下, 人们渴望知识的力量, 这个时期涌现了《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大理白族的工艺美术》等纪录片。这是改革开放以后顺应历史环境, 出现的一批尚处在恢复探索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 它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树起了一座少数民族纪录片的里程碑。

(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云南少数民族的纪录片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阶段。创作者开始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力量, 通过真实的记录和同期声的运用, 展现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如《傣乡行》、《幸福山谷》、《中国西部 (云南篇) 》、《布朗人家》、《中国第一个乡村博物馆——巴卡小寨基诺族博物馆建设纪实》录》等, 其中《丽哉勐僚》作为“中国唯一的一部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纪录片, 在世界纪录片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创作手法的发展

任何一种艺术载体,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将自然而然地形成符合其自身规律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规范。这些艺术创作手法和规范是形成其独特艺术风格的基础, 也是观众对影片艺术风格审美的依据。

(一) 从简单介绍社会形态到故事化讲述

建国初期, 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以单一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记录为主,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人们开始关注人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开始用故事化的叙事表情达意。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一般是以某一特定民族为主体, 通过对某一特殊的人文或事件来展开叙事, 从生活环境、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等方面展现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内涵。如《曼栏》就是运用了故事化的叙事来对壮族的村落文化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借用故事化叙事的手法提高观众观看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少数民族人文风情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 从宏大场面到微小细节的展现

早期的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多是对民族文化、居民建筑、自然环境的描述, 展现云南少数民族的大好河山和独特的文化。如今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更加注重细节的展现。作者通过对少数民族生活的体验和观察, 从中去感悟, 去客观真实的进行创作, 力求达到对该民族和该地域民族文化的真实认知和把控。以《丽哉勐僚》为例, 该片每一集都是由很多的小细节串联起来的, 在叙事中通过营造悬念、细节展现等方式完成了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加强了观众的好奇点和兴趣点。

(三) 从宏大视角到平民视角

建国初期,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宣扬民族精神为时代主题, 宏大视角的影片开始登上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的舞台。到了七八十年代, 人们开始产生质疑, 这样宏大的视角真的能够给人以最真实的感受么?创作者们不再走主题宏大的讴歌路线, 用平民视角去记录影像, 让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在观众眼里更真切化。《拉木鼓的故事》开启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新篇章, 运用了很多从未有过的创作手法, 第一次以平民化的视角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映和思考。

三、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视听语言的发展

视听元素的运用在纪录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画面上的构图、角度、色彩, 还是解说词、音乐、同期声的运用, 都会增强影片所要带给观众的感受。

(一) 视觉变化:从单一的社会生活记录到文化习俗的精心记录

画面是纪录片形成的基础, 它考验创作者的拍摄角度和观察视角, 是前期策划人的精心准备, 更是后期剪辑人员的素材整理分配的重要环节。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最早开始的创作都是对地理风貌、社会生活画面的简单相加, 镜头多为固定镜头和长镜头。

新中国刚刚成立, 创作者们的画面拍摄仅仅是单纯的记录少数民族的自然和人文。随着改革开放, 有识之士开始了探索的过程, 将画面的内容丰富了起来, 人们的生活习俗、祭祀礼仪、传统文化、生产劳动都出现在画面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画面的处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构图讲究, 影片有了精致的开头, 拍摄运动推拉摇移运用的恰到好处。这些特点在《丽哉勐僚》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 并且结合民俗学家讲解、考古资料证实等论证方法, 将壮族十二种文化用科学的理论和真实的情景相结合, 达到记录的真正目的。

(二) 解说词:从全片铺满到补充说明

早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是整部影片铺满了解说词, 这使得影片所表达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说词的主观性。《景颇族》这部影片就是纯粹的通过解说词来表达画面内容和主题的, 画面所传达的内容全部靠解说词引导。

而今天的解说词更多是补充说明的作用, 通过历史文献、调查搜集等方法, 使得解说词的表达更为客观。如《丽哉勐僚》中通俗易懂的解说词是对壮族文化的真实性科学性的诠释, 它巧妙地把事件的前后说清楚, 提出问题留给观众去思考。

(三) 同期声:从无到有, 从少到精

早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是通过画面配解说词来完成的, 并没有同期声的进入, 如《景颇族》《苦聪人》等。改革开放以后, 同期声慢慢进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 使得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焕发了新的生机。《宁董》中为了证明云南文山州的壮族聚居区是铜鼓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影片加入了采访中国铜鼓研究会会长、壮学会会长、壮族村民长老等人的同期声和当时的铜鼓使用的环境声, 给人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四、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发展至今,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历史文献记载到今天的艺术性的真实纪录。它不再是单一对居民建筑、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大景记录, 而是更加注重细节的表达。创作者的叙事手法不再是单一常规线性叙事, 而是更多丰富的叙事手法及巧妙的构思。拍摄技巧也更加多样, 画面的制作更加精细, 并增加了同期声、环境声、音乐的配合, 使得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换发了新的光彩。

【相关链接】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 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 以展现真实为本质, 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的, 他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然而他并没有给予纪录片一个完美的定义, 究竟什么样的作品能算是纪录片, 围绕这个问题, 众多名家都产生过分歧。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 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反对人为的扮演, 甚至反对带有表演的影片 (故事片) 。而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却是由纳努克“真实”扮演而成, 最后由现代文明重返原始生活的纳努克甚至因为缺乏过冬食物而死。同为纪录片的先驱, 他们的风格却迥异, 这也成为日后纪录片流派纷争的源头。

摘要: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是我国卓有特色的一种纪录片, 我国多民族多地域分布的国情使得西藏、新疆、广西、云南等省份涌现了许多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纪录片。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 梳理其建国后至今的发展历程, 对其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的发展变迁进行了粗浅分析。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创作手法,视听语言

参考文献

[1] 刘达成.打造壮乡民族文化精品填补影视族群志空白——评十二集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J].民族艺术研究, 2008 (4) :64-69.

[2] 廖国梁.广西少数民族人文纪录片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 2013:8.

[3] 李赞红, 庞广芬, 刘桂丞.从《丽哉勐僚》看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特点与价值[J].视听, 2014 (12) .

[4] 汪洋.自然地理与影视制作的关系--以云南纪录片为例[J].戏剧之家, 2014 (4) :9

[5] 彭睿宇.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 2014:4.

[6] 王启超.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特点及发展策略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 2012:4.

上一篇:浅析我国道桥施工技术要点下一篇:浅谈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现象的预防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