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正稿

2022-07-27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正稿》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政府工作报告正稿

述职报告.doc正稿

述职报告

玉屏镇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本人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栽培、爱护下,于2009年11月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任玉屏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协助书记、配合镇领导抓好工作的基础上分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老年教育、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宣传、统战、关心下一代、行政后勤等工作。工作中,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深入群众中间了解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以广大群众意愿为己任,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平时勤恳工作、踏实做人,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尽量克服个人困难,以单位为家、团结同事、兢兢业业地抓好各项工作。现将本人在玉屏镇工作期间的履职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职情况

㈠ 组织方面抓了十项工作:

一是抓好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针对县委部署和我镇实际,按照“五好四新三落实”的要求,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使我镇党建工作开展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是按照党委安排,组织抓好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宗旨教育、勤政廉政为民”等主题教育活动。针对全镇700多名党员,进行了多方法、多层次的培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大讨论;主动深入农户中间听意见,办实事,解决问题。

三是抓好了我镇各项制度的落实。根据我镇实际,协助其他

1 领导制定了10多项规章制度。其中有《玉屏镇村(居)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玉屏镇就餐制度》以及廉政建设、财务管理、请销假制度等。从而规范了乡镇干部行为,提高了镇干部素质。

四是抓好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选举办法完成了11个村居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在“一事一议”项目村推广和开展落实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部分村组建立了组管委,并认真落实、加以推广,为 “一事一议”项目与党建的“六个结合”提供了组织保障。组织了121名镇、村干部开展记民情日记活动。

五是抓好了新党员发展工作,通过考核培养,优中选优发展了28名新党员,使党的队伍增加了新的血液,党员队伍数量逐年增加。同时,新建非公企业党支部1个,党组织数量由26个增加到27个。

六是抓好了全镇2个村党员活动室的建设工作。从立项到招标,从施工到交付使用,我们都一丝不苟,使村室建设有质有量,恰到好处。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2010年间,共落实11万元资金扩建村委办公楼;投入1.5万元制作党建陈列室和各类宣传展板;投入3.7万元在11个村居建立了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镇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并落实专人和制定、完善好各服务站、点的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确保便民利民工作顺利开展。

七是抓好了全镇11名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工作。从摸底到结对,从帮扶到脱困,都认真追踪掌握情况,安排到位。同时成立了由14名各方面突出的党员组成的导富党员队伍,积极发挥好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一年多来,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共推荐表彰先进党支部4个,表彰优秀党员15名。采取以会代训、专门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培训党员干部650人次,选派党员干

2 部外出考察学习38人次;树立了先进党支部、五好党支部、省劳模、十佳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典范。

八是抓好党费的收缴工作,完成了党费的收缴任务,按时完成全镇党建党务的各类基础数据上报工作。

九是抓好了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完成了11个村居财务审计工作。同时认真执行好村干考核办法,积极抓好村干部的考核工作,及时兑现村干部的福利待遇。

十是注重培育党建示范点的建设,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先后配合县委组织部完成了党建调研3次,承办现场会3次,举办村级换届公推直选选举现场观摩会1次,迎接各类检查15次。

㈡纪检监察方面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首先,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使人人身上压担子,个个头上有指标。使责任部门和协助部门都能按照各自的分工尽心尽责,通力配合。其次,加强指导和监督,不断深入到各责任部门进行检查,及时掌握情况。第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经常组织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政策,学习各方面法律知识。从而提高了责任部门、责任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和能力。第四征求意见,强化提高,召开民主生活会、村居干部座谈会、新年茶话会,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解决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加强制度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案件检查工作,2010年共受理案件3起,调处2起,立案查处1起,处理党员1人。在办案中,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分恰当、手续齐备”方针抓好落实。

三是抓好紧急工作和自查自纠工作,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解决一些紧难险和突发事件问题。

3 我先后参与解决了罗家寨群众土地边界纠纷问题;解决了板旺村因马铃薯种子分配引发的纠纷问题;同时,对我镇抗旱资金、干部作风、干部出勤、部门行风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行跟踪督查等。

㈢廉政方面落实三项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加强了思想政治建设。长期以来,我一直把学习、学习、再学习当作一项大事来抓,自觉坚持党课学习,认真读书看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学习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和工作方法。坚持记民情日记,使我能够做好艰苦复杂的群众工作,能够自觉的树立榜样,学习榜样,加强了世界观的改造,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能够端正工作作风,老老实实做人。能够和同志们兄弟姐妹般的团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从不和同志们搞无原则纠纷;能够以诚待人、以心服人、以情感人,并不断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从而赢得同志们的理解和尊重。

二是遵守制度,坚持了上满班,出满勤。 一年多来,我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及镇里出台的各项考勤制度,坚持正常上班,努力做到有事请假,无事不缺席。没无故缺过一次班,早离一次席。

三是拒腐防变,加强了自身廉政建设。一年多来,我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用廉政制度管好自己的嘴,手、腿、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要,努力做到每说一句话都要看看是否符合廉政建设的要求,多做一件事,都要看看是否符合廉政建设的利益,每走一步路都要看看是否走在廉政建设的路线上。努力做廉政建设的楷模,当廉政建设的典范。

4 ㈣其他工作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认真抓好行政后勤工作,倡导干部厉行节约,坚持按制度抓好各项开支,规范了办公用品的采购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时对办公室人员进行科学分工,落实好值班制度、使办公室的上传下达工作有序开展,并指导创办了《玉屏工作》通讯刊物,确保各类文秘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努力抓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拉岜、福利、板旺、城西等村和社区为示范点,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的各项工作。并得到省、州、县检查组的好评。

三是积极抓好老年教育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开办好我镇2个老年大学教学班和老年文艺队。每年共投入资金8千元支持老年大学的教学活动,并发动镇干部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授课;同时为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我能主动深入学校、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及时调整组织机构、协调人员,带领相关同志抓好工作;自己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主动向上级汇报,得到州关工委、县老干局补助资金4000元支持关工工作, 2010年的全县关工委现场会在我镇的板旺村、城西社区召开。我镇被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四是坚持抓好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平时注重抓好民族团结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尊重民族习惯。2010年8月开始,组织专门人员对全镇的商会人员进行了重新登记和造册;对全镇侨胞、台胞人员及亲属进行了摸底调查,及时掌握我镇侨胞、台胞的基本情况。主动为他们作好服务。

五是 扎实抓好联系村的工作,为抓好联系村的工作,本人能主动深入村组了解民情民意,主动与村干、组干沟通,到农户家座谈,及时把各项政策传达到各组各户,主动到县直部门争取支持,如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争取资金2000元补助该村

5 的办公经费;与镇水利站一道多次联系水利局解决拦河坝漏水修复工程;在春节期间,配合县气象局并参与他们深入困难农户家中开展慰问。在调查走访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镇领导汇报或向相关部门通报,个人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

另外,根据镇各阶段中心工作,本人积极配合、协助做好防火巡查、计生检查、安全宣传、春耕秋种、抗旱救灾等中心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一是学习还不够,工作经验还需积累,由于工作繁杂和任务紧迫,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是与干部沟通不多,对干部的教育还不够,尽管有激情开展工作,但方法简单,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锻炼

三是个人性格急噪,脾气耿直,安排工作考虑欠周全。 总之,一年多来,我是做了一点点实实在在的事,个人认为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都是上级部门和镇党委、政府领导的结果,是同志们支持的结果。这些成绩与党的要求还差之千里,与同志们相比还相差很远。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再接再励,向上级和党委、政府交份满意的答卷。

第二篇:刘敏芝调查报告(正稿)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

考核表

分校:

教学班:

专业:

姓名:

学号:萍乡电大芦溪工作站11春行政管理本科班行政管理刘敏芝1136001205205

2013年4月11日

3

4

5

6

第三篇:2013年学校工作总结(正稿)

2013年 学 校 工 作 总 结

2013年,县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县教育局关于教师培训、培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依据《西安市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的安排,根据《郧县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的精神和要求,始终把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狠抓常规教学薄弱环节,教师培训、培养课程体系及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顺利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

一、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

(一)、教师教育工作

根据年初的计划,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 国家级培训

一年来,组织实施并完成“国培计划”湖北中小学教师培训子项目培训任务六项:

(1)、中小学教师新课标教学能力培训,共培训初中、小学教师347人,至2013年3月30日学习结束,经平台考核,343人合格,合格率98.8%。

(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共培训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共387人,至2013年3月30日学习结束,经平台考核,362人合格,合格率93.5%。

(3)、国培计划(2013年)项目——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项目(2013.10.-2014.12.)

2、省、市级培训

第页 共 6 页 - 1 -

(1)、幼儿园、初中教师远程网络(继教网)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幼儿

园教师187人、初中教师392人,经考核,初中教师培训合格率99.7%、

幼儿园教师培训合格率93.4%。

(2)、2013年7月-10月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网络(中国教

师研修网)培训项目,共培训高、初中小学教师800人,幼儿园教师145

人,经培训平台考核,幼儿园教师合格率88%,14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

高、初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正在考核之中。

(3)、2013年12月组织实施“英特尔”未来教育额项目核心课程

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中小学教师50人,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3、县级培训

(1)、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引领者县级培训,累计培训中小学校本研修

引领者751人,培训对有效实施中小学的校本研修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

作用。

(2)、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改进与专业化发展论坛,累计培训中小学教

师1083人,培训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定起到积极的

推进作用。

(3)、2011年度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累计培训新教师173科次,

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了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2013年4月组织中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专项培训项目,累计培训

初中、小学教师216人,运用任务驱动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与机制,

提升了培训的有效性,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5)、2013年4-5月组织实施中小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专项培训,

项目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1131人,课程设计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

习的组织与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教

育科学素养,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6)、组织实施2013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学科培训,累计培

训中小学教师2319人,经考核,2319人结业,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7)、2013.9.19-28完成2013年度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项目,累计培

训新任中学教师37人,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8)、2013.10.26-12.15组织实施中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专项培

训,累计培训初中、小学教师173人,进一步提升了中小学教师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9)、2013.11.24日举办周至县2013年中小学“大学区管理制”

论坛,培训中小学领导干部382人,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10)、2013.11月20-26日组织实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专项培

训,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47人,进一步提升了美术教师的基本能力,

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11)、2013.12月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校本自主研修培训项目,

培训考核中小学教师751人,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以塑造区域优质职教品牌,逐步实施自主招生为目标,

制订《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

誓词》、使职业道德教育有章可循;精心组织毕业宣誓,聘请杨凌高新幼儿

园教师作《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讲座等,自始至终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意

识及职业理想教育;制定和完善《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体系》、《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常规

教学工作。 目前,2013级在校学生168人、2012级在校学生176人。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张梦瑜、高巧宁参加西安市职业中学学生英语技能

大赛荣获三等奖、学生参加周至县2013年中小学生文艺展演选拔赛荣获一

等奖、组织学生参加周至县教育局“情景诗文”诵读比赛荣获二等奖、参

加周至县中小学艺术展演荣获一等奖、教育副主任纪自钊同志荣获周至县

2013年中小学生文艺展演选拔赛优秀辅导教师奖、音乐教师胡雪清同志荣

获周至县教育局2013年青年教师演讲赛二等奖。

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提出了“五个修炼”;通过组织

学生开展新生军训、召开安全教育专题会、地震、消防演练、体操比赛、

游戏运动会、心理健康讲座、举办基本功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学生的基本素质显著增强,同时,专业组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卡拉OK

大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2年秋季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工作在2013年全县职教招生工作会上

被县教育局授予“2012年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三)、农民工培训工作

2013年,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下达农民工培训计划600人,经

过培训项目组全体同志的积极努力,辛勤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培

训任务,为县域经济及社会的科学发展,同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均做出

了积极的贡献。

(四)服务保障工作

(1)、学校党支部在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协同学校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会,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定期与需要,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会、教职工代表会、教职工例会、重大决策透气会等多种形式,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县整风肃纪的相关规定、坚决落实校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及领导班子建设的相关要求,增强了学校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和凝聚力,为学校行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2)、学校工会根据学校及年初计划的安排,6月22日-23日组织全体教师赴临潼体检;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引导教职工树立积极、文明、向上的生活理念,切实的保障了教职工的健康权益,为学校行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3)、学校总务处以争取资金及项目为助推器,对办公条件和校园文化环境和进行了进一步治理和改造升级,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了办公条件电子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能;为学校常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具体包括:

①、更新文化墙约350平方米、制宣传板4面、烤漆字标语5套,共投资约2万元;

②、添置会议、办公桌椅共15套(件)、投资约1.2万元;

③、制作座垫套480付(学术报告厅)、保养消防器材44支(套)、添置应急灯、防盗摄像头等18套(件)、添置垃圾箱1台、琴室线路改造、宿舍防护网及窗帘安装、投资约3.37万元;

④、计划投资约4万元更新维护校园广场路灯8件(套)、建设小会议

室1个;

(4)、学校党、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启动了教师培训公寓楼工程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预计2014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的落实,必将大大提升了我校的综合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也必将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培训、餐饮、住宿一体化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3年学校被县教育局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校党支部被教育局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13年,累计完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任务20项,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0288人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农民工培训工作、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二、2014年工作设想

2014年,我们将 按照市、县教育局关于教师培训、培养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在精心组织实施教师教育工作(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薄弱环节的治理、统筹农民工培训及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分步实施《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双高双普”、创建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三年规划》(周进教字【2013】13号),分步完成:

1、2014年12月底前,完成教师培训公寓楼建设项目,为实现教师教育工作培训、餐饮、住宿一体化服务创造条件;完成校园绿化、操场硬化任务;完成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创建任务;

2、2015年1月起: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

郧西县教师培训学校2013年12月27日

第四篇:20110113赣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正稿)

赣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赣县人民政府 (2011年1月13日)

市考核组各位领导: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医改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县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全县医改工作正向纵深推进,初步实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的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做到“三个强化”,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等系列政策文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医改日常工作。先后召开了3次医改领导小组会议,对医改工作进行部署和调度。一年来,书记、县长及分管领导经常过问和检查医改工作落实情况;2010年11月17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温庆锋和副县长汤久泉率财政、人保、编制等部门负责同志到县卫生局调研指导医改工作,并协调解决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机构编制以及医改配套经费的落实等问题,促进了我县医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县医改办加大了医改宣传力度, 在县委机关报《赣县之声》开辟了医改宣传专栏,对医改工作进行了系列报道;江西日报社主办的《新参考》对我县医改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政府网和手机报等媒体广泛宣传医改政策和工作成效。同时,卫生系统

1 做到了“五有”,即:有宣传横幅、有固定宣传标语、有宣传单、有基药价格公示牌、有专门宣传栏,部分卫生院还设置了LED显示屏,滚动播出医改有关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的价格对比,营造推进医改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是强化考核督导。县委、县政府把医改目标任务列入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并作为民生工程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和奖惩。县卫生局每月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医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和排名,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两位的单位领导实行诫勉谈话,对相关人员予以相应处罚;乡镇卫生院也建立了医务人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同时,县医改办制定了医改工作督导方案,成立了督导小组,先后3次对医改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并通报督查情况;8月底和10月县卫生局召开了医疗单位负责人会议,对医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调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建立“三大机制”,强化工作保障

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我县不仅及时下拨省级下达的各项医改经费,而且按要求足额配套县级经费,切实保障医改经费得到落实。省财政共下拨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基本药物补助资金、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资金共1712.90万元,县财政按规定比例足额配套了749.93万元。同时,拨付了县医改办工作经费26万元,各项经费的有效落实,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医改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卫生、财政等部门年初对乡镇卫生院的收支状况、人员编制、债务等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召开了数次座谈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赣县2010年基层卫生院经费保障多渠道补偿机制暂行办法》,并对乡镇卫生院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9月13日起,乡镇卫生院的收入每日全额缴入县卫生局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设置的“收支专户”,再

2 由专户汇总缴入县财政专户,所有补助收入和业务收入全部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运转,统筹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紧紧抓住绩效考核这个关键环节,出台了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建立了乡镇卫生院绩效综合考核机制,重点考核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任务情况和群众满意度,考核结果与财政经费补助挂钩;同时,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依据岗位要求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完成情况,以及劳动纪律、医德医风等,定期组织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工资的发放等个人收入挂钩,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突出“三大重点”,完善服务体系

1.抓项目,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今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医疗服务工程和社区卫生服务工程列入纵深推进“三化”建设的100个重点项目。投资4000余万元的县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建成竣工并投入使用;新设立梅林卫生院,占地面积16.23亩,总投资1300万元、建筑面积8030.9平方米(共8层)的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在城南片区划拨20亩土地新建中医院,已完成初步设计,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今年6月可开工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原中医院旧址对外拍卖,引进客商投资6000万元兴办县第二人民医院,现已完成规划设计,春节后可开工建设;引进台资兴办赣州玛利亚医院,该医院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共7层),一期投资1800万元,去年7月中旬已正式开业投入运营。另外,投入105万元,已在21个乡镇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的“双重网底”作用。同时,通过向上争一点、政府配一点、单位筹一点的办法,近两年争取10个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筹集资金1800余万元,完成了10所乡镇

3 卫生院的改扩建;投资60多万元麻风村危房改建工程正在兴建。2010年是赣县建县以来卫生投入和卫生项目最多的一年,通过以卫生民生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完善了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2.抓队伍,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县编办核定并落实了乡镇卫生院603名人员编制;增设了卫生局会计核算中心和健康教育所,分别核定5名和3名全额拨款人员编制;针对县医院和妇保院缺编和人员紧缺现状,正组织编办、卫生局进行摸底调研,县委、政府已同意重新核编,满足医院发展需求。二是县卫生局制定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计划,狠抓了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近两年来共选送286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有161人参加函授、自考等在职学历教育。三是完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开展了县直医疗单位临床科室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活动,县人民医院、妇保院等县级医疗机构的11个临床科室分别与乡镇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乡镇卫生院同时聘请县级医疗专家为技术顾问,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四是开展了以培养和建设农村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乡镇卫生院院长为主的“两培两建”活动,选拔培养农村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3名;组织了乡镇卫生院长参加省、市乡镇卫生院长管理知识培训班,并组织县直医疗单位负责人、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局机关业务股室人员到厦门长庚医院和厦门大学一附院考察学习医改工作和医院管理的先进经验,切实提高医改操作水平和医院管理能力。县委、县政府关心和重视卫生干部队伍建设,对县人民医院院长和县疾控中心主任两个职位在县卫生系统内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任用。

3.抓管理,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一是投入200多万元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目前全县21所乡镇卫生院已实现信息化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质控体系,制定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医疗行为各项规范制度,建

4 立健全质量管理考核体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了医务人员的理论学习、岗位培训、技能比武,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以安全、质量、服务为重点的内涵建设。三是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了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建立医患纠纷分析通报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了医疗服务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医疗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医疗纠纷比上年下降了33.30%。四是依法依规调处医患纠纷,统一制作了30块展板,全文刊载了《赣州市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暂行办法》,加大了对《办法》的宣传,并把第三方调解仲裁作为处理医患纠纷的首选渠道,投资近3万元组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抽调专门人员负责医患纠纷的调解处理,去年发生的14起医患纠纷已成功调处12起,切实保障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强村卫生所建设和管理,全县已有230个村卫生所达到建设标准,针对全县仍有14个医疗“空白村”问题,县卫生局通过设立固定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点,由邻近乡村医生定期坐诊并签订服务志愿书等措施,现已全部消灭医疗“空白村”,使群众享受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五云卫生院还组建乡村医生协会,由乡村医生民主推举一名有威望、经验丰富的乡村医生任会长,定期组织召开乡医例会,加强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提升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了村卫生所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村卫生所的服务能力,为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立足“三个基本”,确保医改实效

一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围绕建立健全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织牢医保“三张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1%,城镇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率达95%,新农合参合率达92.62%。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及时调整统筹补偿方案,实现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参合农民出院当天既可获得补偿,一次报账率达99%以上,全年共有269391位

5 参合农民得到了补偿,比上年同期增加114020人,受益面同比增长37.26%,补偿金额增长30.2%,基金使用率为88.6%。设立县外非定点医院住院直报大厅,简化了参合农民在非定点医院住院的报账程序并缩短了报账时间,从资料审核到划拨补偿款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在全县所有乡镇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工作,让参合农民门诊看病也能报账,进一步加强了门诊统筹监管和完善补偿机制。在县人民医院和江口卫生院开展新农合住院按比例缴费试点,参合农民住院时仅需预缴55%的住院押金,出院时按实际发生的医药费用报账后多退少补,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看病的经济压力。

二是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2009年底,我县9所中心卫生院率先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2010年12月1日在一般卫生院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建立了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分类管理制度,做到国家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分区存放、分处方开具、分别结算与统计;307种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三张网”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比非基本药物提高10个百分点;确定县医药公司为基本药物的配送主渠道,按全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统一配送,9所中心卫生院配备目录内基本药物品种比例达95%,销售基本药物828.94万元,占药品总收入的72.48%,直接让利群众444.48万元;同时实行信息化系统监控,严格控制非基本药物的使用比重,使用非基本药物品种数和金额仅仅占所有药品的25.0%和27.52%;9所中心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呈现“两升两降”的态势,去年门急诊人次达20.34万人次,住院人次达2.10万人次,比上年分别上升6.6%和8.0%,门诊人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7.4%和3.1%,群众就医费用明显下降。同时,12月1日开始,14所一般卫生院基药配备率也达到95%,非基药品种占15%,非基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18.6%。

6 三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六个一”机制促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即:一套负责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班子、一个场所、一个宣传阵地、一套工作方案、一套管理制度、一套完整资料。各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分片、分组,入村、入户上门为群众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检查,对重点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全县共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11.19万份,占全县人口数的21.02%,对25355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管理和保健,为21515名0-36个月婴幼儿进行了婴幼儿保健,为3230孕产妇开展了孕产妇保健,对13823名高血压患者和1957名糖尿病患者实行了规范化管理,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8.76%;开展结核病防治,继续实施免费诊断、免费治疗、免费管理政策,涂阳结核病人发现率100%,结核病人治愈率87.7%,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健康实惠。与此同时, 大力推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光明〃微笑”工程做到常态化管理,2010年共为372例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认真做好“两病”免费救治试点工作的宣传动员和患者筛查工作,编印了两万份彩色宣传折页分发到各乡镇卫生院;认真抓好8-15岁儿童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工作,第三剂次乙肝疫苗补种率97.89%;落实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补助8053人,金额241.59万元,完成任务数的99%;实施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免费补服叶酸5716人次;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全面完成了6300户的改厕任务,惠及2.99万余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虽然当前我县医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县将坚持民生为本的理念,大胆探索,扎实推进,为全面完成医改各项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临沧两规终期评估报告(6.23正稿)

临市妇儿工委字„2011‟3号

临沧市实施2001年—2010年云南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

各县(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市直各成员单位: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云南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11‟28号)及《云南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做好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云南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云妇工委发[2011]2号)和全省“两纲、两规”终期统计监测评估工作会议等精神。结合临沧实施2001年—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计划的工作实际,编制了《临沧市实施2001年—2010年云南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

1 期评估报告》,报告已送临沧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同意上报省妇儿工委办公室。

临沧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主题词: 妇儿工委

发展规划

终期评估

报告 报: 省妇儿工委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送: 县(区)妇儿工委 市直成员单位 临沧市妇儿工委办公室 2011年5月17日印发 校对:胡永林 (共印13份)

临沧市实施2001年—2010年云南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

二○一一年五月七日

评估报告摘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推进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确保“两纲”目标的实现。全市妇女儿童工作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关心支持帮助下,始终坚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为了如期实现我市“两个计划”目标任务。2010年2月,在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妇儿工委办公室提出《请求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计划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的建议》的意见,引起了市委、人大、政府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高度关注。2010年4月22日,召开全市人大常委会二届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妇女儿童发展计划实施情况报告,临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马迎春同志就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始终坚持把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列入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作为推动临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大事,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谋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市妇女的政治地位和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健康状况不断改善、维权机制不断健全,妇女儿童发展计划的43个可量化指标中,36项以达到目标要求,形成了全社会自觉尊重妇女,关心和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市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评估主报告

一、临沧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

截止2010年底末,全市总人口243.18万人,其中女性115.5万人,占47.5%;0-4岁人口20.1万人,其中女性9.8万人;0-17岁人口77.0万人,其中女性38.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03元,比上年增长26.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7元,比上年增加10.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279元,比上年增加20.11%。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妇女儿童事业全面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评估的方法及工作过程

整个评估工作由市妇儿工委组织、领导和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到有分管领导负责,组织精干力量,认真履行职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2011年4月25日,市妇儿工委对《两纲》末达标项目,召开责任单位专题会议,分领域对两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要求各《两纲》指标实施责任单位对末达标的指标项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推动指标落实。真实、客观、科学地反映了10年来我市的妇女儿童发展工作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对妇女的经济、决策管理、教育、健康以及儿童的教育、健康、法律保护等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三、评估主要结果

临沧市妇女儿童发展计划(2001---2010)共设9大目标,其中妇女发展计划5大目标,儿童发展计划4大目标;共设指标50

5 大项,其中妇女发展计划33项,儿童发展计划17项; 可量化指标20大项, 其中妇女发展计划13项,儿童发展计划7项;非量化指标30大项,其中妇女发展计划20项,儿童发展计划10项。

临沧市妇儿工委办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云政办发[2011]28号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云南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和云妇儿工委发[2011]2文件《云南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做好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云南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精神,结合云南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定量指标数据表54项中,临沧涉及43项;云南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定量指标数据表50中,临沧涉及50项。

四、临沧市实施两个规划情况评估

(一)实施两个规划组织领导情况评估

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始终把推动“两个计划”的实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统一部署、采取措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发展计划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权益和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权进一步得到保障和落实,妇女儿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了新提高。主要表现在:妇女经济地位和就业水平得到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加大,贫困人口中妇女儿童逐步减少;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

6 理的群体不断加大,参政议政能力增强;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受教育权利,男女受教育程度差距缩小;保障妇女儿童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加大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对妇女儿童的危害;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坚决打击侵害和损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等观念逐步深入,全社会逐步形成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良好氛围。

对“两个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既是推动“两个计划”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两个计划”实施过程的必要环节。为认真做好“两个计划”的中期评估工作,根据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工作要求,去年12月份,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召开了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对我市“两个计划”的终期评估进安排部署。整个终期评估,主要围绕临沧“两个计划”中的10个领域,实事求是、动态地反映妇女儿童发展目标的达标状况,总结经验、分析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修订“计划”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实施“两个计划”的工作力度,为如期完成“两个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临沧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两个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1、妇女就业状况改善,社会保障力度加大

面对劳动力资源大量增加及经济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全市积极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努力消除就业歧视,

7 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坚持男女平等就业的原则,落实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内外项目支持,开展妇女,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地进行劳务输出,努力提高妇女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全社会妇女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全社会从业女性61.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44.3%。女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就业结构逐步改善。2010年在全市实施了“贷免扶补”项目,为拓展妇女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妇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妇女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大社会保险中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妇女参保人数逐年增加,社会保障对妇女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就业人员中,女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68万人,比2000年增加1.45万人,增长1.14倍;女性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92万人,比2000年增加5.02万人,增长1.02倍;女性参加失业保险2.8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万人,增长61.93%;参加工伤保险1.61万人,比2000年增加0.38万人,增长30.89%;参加生育保险1.3万人,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覆盖面达70.10%。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逐步落实,保障的程度和水平逐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断加大。

2、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水平不断提高

妇女参政议政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一是采取有力措施,营造女干部参政议政的良好环境。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云组发„2002‟11号文件切实提高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程度的意见》,对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比例作了明确规定,

8 把女干部的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列入议事日程,为女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二是注重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比例逐步提高。2010年,全市女干部达3400名,占干部总数的31.1%,其中:厅级女干部5名;处级女干部83名,占处级干部总数的12.7%,其中:正处级15名,占正处级干部总数的7.69%,副处级干部68名,占副处级干部总数的14.95%。三是市县(区)所有党政领导班子均配备女干部。其中:女县委书记、女县长各1名;市级党政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为38.5%;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有94%的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四是村“两委”班子中,均配有女干部。全市897个村“两委”班子中,村党组织女书记有24名,占总数的2.68%;女副书记83名,占总数的12.5%,有女支委721名,占总数的19.26%;村委员会女主任22名,占总数的2.45%;女副主任111名,占总数的12.37%;村“两委”女委员1566名,占总数的22.3%。村“两委”中女性正职、专职副书记、副主任“三职”干部217名,占总数的24.1%。五是市人大的女代表和市政协女委员,分别占代表和委员的28.7%和31.61%;县(区)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分别占代表和委员总数的25.2%和27.22%。六是全市有女共产党员21018名,占党员总数的20.81%。

3、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受教育权利,男女受教育程度差距逐步缩小

一是九年义务教育成效显著。到2010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6%,比2000年增加0.8个百分点,其中:女童为99.6%,男童99.5%,女童比2000年增加0.9个百分点;达到

9 计划提出的99%目标要求。小学生辍学率为1.02%,比2000年下降1.81个百分点,其中:女童辍学率为1.02%,男童辍学率为1.01%,都在2%以下,达到计划目标,基本控制了小学适龄女童的失辍学。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4%,比2000年增加39.5个百分点,其中女童为98.5%,超过95%的计划目标要求。普通初中学生辍学率为1.64%,比2000年下降5.18个百分点,其中:女童为1.5%,控制在3%以下。二是女性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瓶颈”制约得到缓解。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12.9%上升到2010年的67.2%,提高了54.3个百分点。尽管如此,临沧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30%的计划目标要求。三是特殊教育学校实现了九年一贯制办学,学生人数逐年增多,2010年全市残疾儿童在校生1327人,其中:残疾女生498人,占残疾儿童在校生总数的37.53%。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女性受教育的机会日益增多,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39年.

4、妇女儿童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8个县(区)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简称“降消项目”),开展贫困救助,鼓励住院分娩,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建立绿色通道,做到“有呼必应、有急必救”,借助卫生国际合作项目,支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在8县(区)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0年,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在指标控制之内,农村孕产妇住院

10 分勉率、全市新法接生率、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勉率、抢救危急孕产妇成功率在上升。实现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勉全免费,并将住院分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对农村住院分娩孕产妇给予交通、食宿等补助,提高对住院分娩孕产妇的保障。

孕产妇保健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监测数据显示,全市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173/10万下降到2010年的56/10万,降低了117/10万,已达到80/10万的计划目标。全市住院分娩率78.2%,比2000年增加56.4个百分点,已达到计划目标40%的要求;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6.5%,比2000年增27.1个百分点,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为90.13%,已达到计划目标90%的要求。

5、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积极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广泛开展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维权意识。增强妇女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妇女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把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市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提高全社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意识。

严厉打击侵害妇女的一切犯罪行为,依法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2010年全市共破获强奸妇女案78起,破获拐卖妇女案32起,解救被拐卖妇女5起,破获组织、强迫、引诱、介绍、容留妇女卖淫案1件,有力地打击了各种侵害妇女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

建立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机制和市、县(区)两级建立妇女法律援助中心(站)8个,使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由市、县

11 (区)延伸到77个乡镇、897个村委会和31个社区。设有妇女法律援助中心60个,妇女维权岗7个,家庭暴力投诉站(点)26个,还聘请了两批维权志愿者,共19人。还建立反暴机构,全市公安部门拟建立反家暴网络,建立“110报警中心”9个,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伸张正义。2010年,全市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有63人,比2000年增加43人,增长2.15倍;获得法律援助的儿童有121人,比2000年增加66人,增长1.8倍。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6、妇女儿童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改善人居环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00年的48.9%上升到2010年的57.7%,已达到省级计划目标50%的要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50.8%提高到2010年75.3%,达到70%的规划目标;农村改水受益率由2000年的为73.5%提高到了2010年的89.5%,已达到2010年计划目标85%的要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10年完成70%,已达到计划目标50%的要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2010年完成50%,已达到计划目标35%的要求。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逐步推进,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7、重视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儿童健康和免疫条件不断改善,死亡率大幅下降。2010年,全市婴儿死亡率16‰,比2000年下降22.7个千分点, 5岁以

12 下儿童死亡率19.3‰,比2000年下降27.9个千分点。从监测报表数据看,以上两项目标均已达到2010年婴儿死亡率降至25‰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5‰的目标要求。

在儿童免疫方面,认真宣传贯彻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继续规范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三联制剂、麻疹疫苗四苗接种率巩固在98%以上,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乙肝疫苗接种率由2000年的63%上升到99.34%,农村计划免疫安全注射接种点达到100%,计划免疫对疾病的有效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全市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1‰的县为0个,2000年是3‰,下降了3‰。

8、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儿童受教育水平

“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临沧的历史进程中,高度重视并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实施临沧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推进全市“两基”工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快“普九”进程;认真实施各项建设工程,解决好学生“入学难”问题;不断完善救助体系,解决好贫困学生“留不住”问题;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市儿童受教育水平及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中的性别差距不断缩小。

“两基”攻坚稳步推进,高中教育发展较快。2010年3~6岁幼儿在园(班)3.9万人,比2000年增长56%。在九年义务教育阶

13 段,2010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6%,实现保持在99%的计划目标。十年来,小学学生辍学率也保持在1%左右,实现了计划提出的辍学率降低到2%以下的目标;2010年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4%,较2000年提高了39.5个百分点,达到规划目标95%的要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区)由2000年的2个增加到2010年的8个,8县(区)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教师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十一五”期间,全市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进修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2010年全市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为100%,达到2010年90%计划目标,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9、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工作,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全市普法规划,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争做遵纪守法小公民”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及“法在我心中”知识教育竞赛等系列活动。全市各学校法制教育基本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政法部门与学校挂钩联系制度也得到较好巩固。为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抵御毒品、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全市成立了学校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把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初教学计划,在大中专学校、中小学开设禁毒防治艾滋病专题知识讲座。市、县(区)两级“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严格按市禁毒委等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

10、不断改善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

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农村自来水普及、农村改水受益率均已达到2010年计划目标要求,为儿童的成长及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创造良好的氛围。尊重儿童、爱护儿童,使儿童免受一切形式的歧视和伤害,增加和改善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基本形成城市和农村联通,卫星、无线、有线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人口综合覆盖率逐年上升 。电台、电视台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积极营造有益于儿童成长的文化环境。

五、本地实施规划的有效做法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市继续将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市妇女儿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各种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优势和导向作用,从正反两面加大宣传监督力度,进一步增强妇女儿童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树立科学的性别文化观念。改变重男轻女的世俗,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消除性别歧视,落实各种控制性别失调的政策措施,努力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平衡。

3、注重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加大宣传,强化妇女参政议政意识,转化观念,不断优化女性参政议政的社会环

15 境。各级党政机关根据女干部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培训,把培养和选拔女干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特别是把有发展前途的女干部选到重要岗位、综合部门任职,通过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锻炼将其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充实实职岗位和正职岗位,为德才兼备的女干部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妇女参政议政和参与社会管理,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

4、不断完善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平等就业的法规政策。广开就业渠道,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力发展适合妇女就业的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积极引进个体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为妇女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根据妇女职业的需求和妇女从业的特点,大力开展向妇女的转岗培训、技能培训,提高妇女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中,使妇女充分享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待遇。帮助下岗女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好个人价值。政府开发就业岗位,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更多适合女性工作的岗位。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1、加强宣传,增强保健意识。加大《母婴保健法》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意识,增强婚前、产前医学检查的自觉性。

2、做好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大妇幼保健网站基本建设,发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在社区形成行政、卫生、计划生育、妇联等参与的服务和管理网络,为妇女提供精神健康教育、

16 自我保健知识、心理咨询、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产科的管理,改善住院条件,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高度关注农村儿童预防保健的薄弱、落后等突出问题,促使儿童事业快速、健康、全面发展。

3、采取坚决措施,从源头上抵制艾滋病、性病病毒的感染。努力加强对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妇女和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采取措施加以遏制。认真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防范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艾滋病、性病病毒的侵害。

(三)强化举措,努力提高素质

继续发展学期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期教育,鼓励农村因地制宜创设各类灵活多样的早期教育形式,巩固和提高幼儿入园率和受教育率,加大“春蕾计划”的实施力度,保证女童接受义务教育,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严格控制流失率,以提高普及程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切实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大力发展高等和中等教育,扩大高、中等教育招生规模,为我市妇女提供更多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我市女性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问题及挑战分析,工作措施及政策建议

1、努力提高对妇女儿童发展计划的再认识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在全社会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一些部门和领导在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上还没有站

17 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平安和谐临沧、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没有把妇女儿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两个计划”的实施、监测重视不够,未能准确判断“两个计划”实施进程和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没有妥善处理如机构建设滞后、部门协调不畅、人员编制不到位、工作经费不落实等事关“两个计划”目标实现的实际困难;甚至个别监测指标不仅没有保持住2001年的水平,反而出现反弹。

2、“两个计划”已实现的目标起点低,与全省平均水平有差距

在“两个计划”中,云南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主要监测的43个量化指标中,尚有部分指标未能实现,即:女性就业人员比例目标48%,实际完成44.3%,相差3.7%;生育保险覆盖率目标90%,实际完成70.1%,相差19.9%;州(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比目标60%,实际完成42.2%,相差17.8%;公务员的女性比例目标40%,实际完成29.5%,相差10.5%;在云南儿童发展规划量化指标33,未完成的有,既:婚前医学检查率目标80%,实际完成76.5%,相差3.5%;居民合格碘食盐用率目标99.5%,实际完成97.1%,相差2.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目标70%,实际完成57.7%,相差12.3%;城市绿化覆盖率目标30%,实际完成21%,相差9%。已完成的指标中,部分指标由于受当时的条件限制,目标起点低,与全省平均水平有差距。

3、女性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18 随着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的全面深化,女性职工失业、下岗问题仍然成为影响城镇妇女发展的一大难题。2010年,全市失业人员0.69万人,其中:女性有0.35万人,占失业人员的50.72%,解决女职工零就业任务逐年增加。目前还存在以下因素:一是县域经济重体力劳动较多,不适合女性。二是家庭妇女比重还很大,即使有就业岗位也无法上岗。三是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招聘用工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与违法使用童工依然存在。四是相当一部分失业女性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职业技能偏弱,再就业难度较大。五是女性就业结构,就业层次有待进一步合理优化。

4、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水平与计划目标有一定差距

一是担任各级实职女领导干部比例偏低,担任副职多,正职少;二是市级女性比较集中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民政、司法、发改委、经委等10个部门的领导班子中,仅有6个部门配备了女领导干部,配备率仅达60%,达不到目标要求;三是县乡各级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所占比例均未达到计划目标要求。

5、教育方面有几个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学前教育存在着幼儿园数量少、标准低、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失衡、入园率低等诸多问题;二是高中阶段的瓶颈制约仍然突出,入学率与计划目标要求有差距;三是特殊教育滞后,与计划目标要求有差距;四是边远贫困山区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读书供男不供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今后工作中值得关注。

6、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及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婚前医学检查有待进一步普及。全市除卫生部门开展婚检外,计生部门也积极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项目,凤庆县为省级试点县,云县、临翔、沧源县为省级重点县,双江、耿马、永德、镇康县也有等待进一步推广普及。二是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和艾滋病母婴传播问题应高度重视;三是个别县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反弹现象。

7、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性别统计还有差距

数据质量是监测评估的核心和生命线,只有真实、可靠的监测评估数据才能反映妇女儿童发展的真实状况,才能有效地督查“两个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才能为党和政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虽然我市中期监测数据绝大部分已达到甚至超过了“计划”目标,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容乐观,因为一些数据是监测点数据或工作过程数据,存在着瞒报、错报、漏报或人为干预等现象;指标口径、范围不全;样本量小,样本老化,从而缺乏代表性等。因此,落实准确数据,提高数据质量,仍然是各成员单位今后监测评估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其次,还存在性别统计工作滞后的问题。目前未把性别统计全面纳入政府综合统计范畴,即纳入国家统计局常规统计报表制度,而只是把其作为部门统计,导致工作缺乏制度化,也难于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由于性别统计不健全,导致在法律、政策、方案、项目等做出决定之前,性别分析不足,无法采取针对性措施。第三,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与妇女儿童发展计划监测统计指标相互衔接不够。

20

8、各级妇儿工委办公室人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市县(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从进入到妇儿工委办公室以来,从未参加过任何专业的知识培训,知识面较窄,工作协调能力弱,很难满足当前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需要。

临沧市还有部分数据空缺,现就空缺数据进行说明:除卫生、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的数据,妇儿工委办从2000年以来的数据库中调取,其他单位因跨年度太长,档案已上交,无法查到,只能提供近几年的数据。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青壮年文盲率、青壮年复盲率等数据因教育和统计部门都没有进行统计,只能测算出2010年的数据;(2)平均预期寿命,2000年为65.5岁,2010年为68岁,按人口普查的基础数据进行测算得出。(3)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教育部门也不纳入统计,只能测算出2010年的数据;(4)建立少年法庭数,2006年以后,因法院进行机构改革后撒并;(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建设部门不纳入统计,只能提供2010年的数据。(6)部分数据不能分出城市、农村、男、女,因为当时统计年报口径没有提出分类统计。

临沧市妇儿工委办对我市“两个计划”指标进行了认真梳理,在可量化指标中,我市在云南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定量指标数据表54项中,临沧涉及43项,其中:我市可量化指标28项,有4项不达标,实际完成85.7%,其中:( 1)女性就业人员比例(目标48%)实际完成44.3%,相差3.7%;(2) 生育保险覆盖率(目标90%)实际完成70.1%,相差19.9%; (3) 州(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 (目标60%)实际完成42.2%,相差

21 17.8%;(4) 公务员的女性比例(目标40%)实际完成29.5%,相差10.5%。我市在云南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定量指标数据表50项中,临沧涉及50项,其中:量化指标33项,有4项不达标, 实际完成87.9%,其中:(1)婚前医学检查率(目标80%)实际完成76.5%,相差3.5%;(2)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目标99.5%)实际完成97.1%,相差2.6%;(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目标70%)实际完成57.7%,相差12.3%;(4) 城市绿化覆盖率(目标30%)实际完成226.8%,相差3.2%。

22

上一篇:作风建设活动简报下一篇:总分结构段落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