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政府工作报告

2022-06-20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6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16政府工作报告

州政府督查工作汇报 8.16

“旅游兴州”发展战略及州签责任书完成

情况的汇报

临潭县人民政府 (2012年8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州旅游局庹局长一行来我县检查指导旅游工作,是对我县旅游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首先,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下面,现将我县实施“旅游兴州”发展战略情况及责任书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县旅游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旅游局的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州委、州政府“旅游兴州”发展战略和建设“旅游甘南”的总体要求,抢抓国家、省州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县情,着眼突破,以冶力关创建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景区为载体,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宣传推介、促进文化旅游结合、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全县旅游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贯彻“旅游兴州”发展战略及旅游工作会议情况 3月初,我县紧紧围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目标,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县文化旅游工作 会议,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州文化、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过去一段时期全县的文化旅游工作,对2012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旅游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文化、旅游发展目标责任书,量化分解各项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旅游兴州”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全民参与办旅游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深化了全县上下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认识,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旅游经济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

(一)旅游综合指标完成情况。一是旅游经济稳步增长。1-7月,全县共接待游客48.13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989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42%。二是未发生旅游投诉和旅游重大安全事故。三是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各类旅游投入资金不断增加。

(二)项目、厕所、A级创建指标完成情况。一是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今年,我县为提升临潭旅游形象及“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力提升了景区综合服务水平。共实施旅游重点建设项目11项,一是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今年,我县为提升临潭旅游形象及“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力提升了景区综合服务水平。共实施旅游重点建设项目11项,总投资4.42亿元。目前,项目

2 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累计完成26034万元。续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5700万元的冶力关综合活动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4990万元;总投资5640万元的甘肃省信用社冶力关接待中心建设项目已竣工;新城景区给排水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冶木峡隧道及接线工程建设项目,今年完成投资4500万元;总投资3000万元的冶海户外游乐园CS仿真训练基地已完工。新建项目有序开展。总投资687万元的冶木河河道治理项目以竣工;总投资300万元冶力关景区业务中心楼建设项目已完工;总投资3600万元的临潭宾馆项目,完成投资2900万元;总投资2000万元的冶力关森林公园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总投资600万元的临潭县城区民族特色化改造及五化工程项目完成建设任务;总投资4000万元的合作——冶力关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17万元。冶木峡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下达资金600万元,完成了征地等前期工作;二是赤壁幽谷三星级旅游厕所即将投入使用,冶海旅游厕所完成主体工程,城关星级旅游厕所已开工建设,完成地基工程,并在旅游公路沿线羊沙购置一台移动式厕所。三是重点争取项目冶力关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列入2013年援藏项目,即将开展可研编制工作。四是启动A级景区创建工作。制定了《临潭县冶力关旅游景区创建年接待过百万人旅游景区实施方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方案》,在征求县旅游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成员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根据方案内容,正式启动了相关创建工作,按照相关标准,加大了对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景区标

3 识、卫生环境等进行了整改。五是加快了新城、城关、古战、术布AA级以上景区的创建整改力度。

(三)宣传营销指标完成情况。今年,我县把旅游宣传促销做为拓展客源市场、拉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宣传推介工作力度。一是制定了全年旅游宣传工作计划,重点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广告投放力度。在CCTV-

7、人民网、腾讯网等媒体长期进行旅游宣传。二是临潭旅游门户网已开通运营。三是在甘肃电视台、兰州市公交车内开设了景区天气预报栏目,并在天水—巉口、兰州—临洮、康家崖—临洮高速公路及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入口处、东方红广场户外广告牌进行宣传。四是在开通部分公交车体宣传广告的同时,在兰州火车站、西关、西站商业圈等人流量密集的公交候车亭投放了灯箱广告。五是在《假日自助游》、兰州市五大报刊、甘南日报等平面媒体上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六是随州旅游局进行了统一宣传推介,在北京火车站、飞机场,中川机场、香港地铁站及中央电视台相关栏目投放了宣传广告。七是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宣传网站、手机短信等媒体资源,长期进行旅游宣传推介。八是为充实冶力关艺术团演艺人才队伍,面向全省招聘演职人员28人,进一步提升了冶力关艺术团的演艺水平。九是我局组织人员随州县招商团先后赴北京、天津、西安、上海、无锡、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推介活动,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品3万余份。十是在兰州召开了旅游社推介洽谈会,与宁夏、青海及省内的30多家知名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十一是参加了甘肃省乡村旅游工作会

4 议,会上,冶力关镇关街村荣获“甘肃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十二是我县积极参加了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香浪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活动展。十三是积极邀请甘肃国宾旅行社、田园旅行社、康辉旅行社等20余家知名旅行社来我县踩线采风。十四是重新编印折页、手提袋、旅游服务指南等宣传品10万余份。十五是精心编撰精美旅游杂志《临潭旅游》、《冶力关画册》、《旅游招商指南》;开发包装了以“万人拔河(扯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纪念品—精品洮砚。十六是重新制作了冶力关景区旅游标识牌、指示牌和温馨提示牌100多块,目前已全部安装到位。十七是积极开展了临潭世纪饭店四星级酒店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前期各项整改工作。十八是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冶力关杯”摄影大赛,从征集到的800多幅照片中,选出了优秀奖、入选奖等66幅,进一步展现了冶力关景区美景,充分反映了临潭县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并在2012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第四届甘肃临潭拔河节期间,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十九是7月份,先后在兰州、北京召开了2012“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第四届临潭拔河节新闻发布会,中新社甘肃分社、甘肃日报,北京体育报,华奥星空等国内80多家诸多媒体参会并报道。二十是冶力关景区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拔河运动训练基地”, 是我县继荣获“全国拔河之乡”称号后再次获得的殊荣。充分体现了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对我县近年来连续举办“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活动所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同时为国际拔河队在甘肃训练创造了良好条

5 件,对于提高全国青少年拔河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十一是积极参加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活动,期间先后在西宁、敦煌、嘉峪关、高台、张掖、武威等地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共发放画册、折页、临潭旅游指南等旅游宣传资料15000多份,有力地提升了临潭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2012“冶力关杯”拔河公开赛暨甘肃〃临潭拔河节顺利举办。成功举办了2012“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第四届甘肃〃临潭拔河节活动,来自浙江巨化集团、重庆钢铁集团、中石化胜利油田及蒙古、爱尔兰、荷兰等代表队的17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拔河节期间,还举行了第十五届“洮州花儿”大奖赛、第三届临潭大象拔河(押架)赛、第二届“冶力关杯”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及作品展、经贸洽谈及洮州民俗文化展和精彩的大型文艺晚会,并邀请省内知名旅行社、旅游客商前来我县景区考察、踩线,进一步提升了“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的旅游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作用,有力提升了甘南、临潭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旅游培训、执法等行业指标完成情况。为切实营造和谐、健康、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提升景区美誉度。一是我县狠抓景区旅游执法、旅游环境整治工作。在元旦、春节、五〃一节、中国拔河公开赛及旅游旺季时对全县旅游市场、旅游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集中力量治理了旅游设施不配套、环境卫生“脏乱差”、交通和治安环境不如人意、旅游市场秩序不佳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切实改善了景区“硬环境”,提升了景区“软环

6 境”,使全县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安全保障明显加强,市场秩序和交通状况明显好转,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游客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二是狠抓旅游安全生产工作。对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农家乐、游船漂流等涉旅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各涉旅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执行情况、经营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情况、景区内外道路安全及安全标识设置情况、餐饮食品卫生情况、旅行社组团租用车辆情况、企业隐患自查自纠情况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的建立完善情况等做了重点检查,做到重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把安全隐患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对景区垃圾桶设置、居民生活垃圾堆放点、旅游标识等进行了集中整治,拆除乱搭、乱建建筑、广告牌;加大了景(城)区垃圾清运、道路清扫工作力度,积极实施了旅游小城镇的“绿、亮、净、美、畅”五大工程;对冶木河道治理及景观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对冶木河等景区小流域乱采、乱挖、倾倒垃圾等现象进行了全面整治和清理;严厉查处了景区商铺、商贩无证经营和违规经营行为,整治了强买强卖、围追兜售等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加强了对车站、主要街道各类交通车辆的管理,着重整治乱停乱放、超速行驶等现象,优化了旅游交通环境;加强了星级厕所的管理,以景区内厕所卫生为重点,完善卫生设施,做到全日保洁,实现干净整洁的目标。四是在冶力关举办了临潭县旅游从业培训班一期,对景区农家乐、宾馆饭店、景区中心等行业400多人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五是超

7 额完成全年扶持农家乐扶持发展任务,在冶力关、新城等景区发展农家乐23户,并实施了池沟农家乐休闲一条街后续打造工程。六是指导临潭饭店创建四星级旅游饭店,目前已完成初评,并进行了整改。

(六)认真完成了州委、州政府及“旅游兴州”战略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8月,我县旅游工作进展顺利,为目标工作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将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快推进“旅游兴州”战略进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旅游宣传推介,推动我县旅游超常规发展。

(一)抓好规划评审工作。完成《冶力关景区详细性建设规划》、《临潭县冶木峡生态旅游景区详细性建设规划》、《临潭县鹿儿沟生态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的评审工作,完成《临潭县冶力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二)重点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实施好洮州卫城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城镇给排水工程、冶力关体育活动中心、冶木河河道治理及景观工程、星级旅游厕所、赤壁幽谷停车场、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遗产保护、临潭县城区民族特色化改造及“五化”工程等建设项目。加快岷—合二级公路临潭段、合—冶二级公路临潭段、鹿儿沟景区旅游道路、亲昵沟景区道路拓宽、游览步道改扩建等工程建设步伐,并加强与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的协调联系,

8 加快冶力关景区旅游道路建设,不断提高景区配套设施服务能力,为冶力关争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景区夯实基础;继续加大景区旅游招商力度,精心包装一批旅游招商项目,加快推进冶木峡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冶海户外游乐园二期工程、临潭宾馆及商住楼项目、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冶力关接待中心项目的建设。加大新城国家AAA级,城关、古战、术布国家AA级旅游景区整改力度。

(三)精心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深入推进关街、池沟、草滩新村、新城、城关等乡村旅游业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水平,做好冶力关农家乐休闲一条街建设项目的后续打造工作,继续加大农家乐风貌改造力度,完成赤壁幽谷景区道路沿线农户风貌改造工程,实施好新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增添乡村旅游发展新亮点。

(四)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加强同腾讯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的营销合作,在县电视台、旅游门户网站长期进行宣传推介。强化旅游指南、画册、折页、旅游形象专题片、手提袋、扑克牌的制作,突出旅游宣传品的实效性。加大手机短信、彩铃的旅游宣传力度。精心编排一台高质量的歌舞演艺节目,进行常态化演出,组织冶力关艺术团赴河西走廊、西宁、银川等周边地区的宣传招商演出。积极发掘餐饮文化,开发地方名特食品、风味小吃等为主的饮食文化。认真做好大型历史剧《炎黄大帝》冶力关外景拍摄基地开机拍摄的各项工作。

(五)着力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深入开展全县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加大景区环境整治力度,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9 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重点开展旅行社规范化管理执法检查和导游员服务质监监督等活动,着力优化旅游管理经营理念;加强旅游安全的监管,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第二篇:郑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郑政〔2005〕16号)

【发布单位】郑州市

【发布文号】郑政〔2005〕16号 【发布日期】2005-05-23 【生效日期】2005-05-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郑州市

郑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郑政〔2005〕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印发。

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郑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推进依法行政,使市政府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工作规则》和市政府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则。

二、市政府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努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

三、市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履行宪法和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于职守,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市政府各部门要认真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职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切实贯彻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

第二章 政府组成人员职责

五、市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组成部门的主任、局长。

六、市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领导市政府的工作,副市长协助市长工作。

市长出差(出访)期间,由常务副市长主持市政府工作。

七、市长负责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八、副市长按照分工处理分管工作,受市长的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并可代表市政府进行外事活动。

九、市政府秘书长在市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

十、市政府组成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市政府决定,在本部门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市政府组成部门主任、局长负责本部门的工作。

第三章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

三、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四、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加强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培育并引导各类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依法建立健全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保持社会稳定。

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推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简化程序,降低成本,讲求质量,提高效益。

第四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六、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社会管理事务、地方性法规议案、市政府规章、有关政府投资建设等重大决策,由市政府全体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和决定。

八、各部门提请市政府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建议,必须以基础性、战略性研究或发展规划为依据,经过专家或研究、咨询、中介机构的论证评估或法律分析;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充分协商;涉及县(市)、区的,应事先征求意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般应通过听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意见和建议。

九、市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直接听取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十、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市政府办公厅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第五章 推进依法行政

二十

一、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市政府及各部门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要求行使行政权力,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

二、市政府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适时提出地方性法规议案、制定政府规章。对不合时宜的地方性法规及时提出修改或废止议案,对不合时宜的政府规章及时修改或废止,确保地方性法规议案和规章的质量。

二十

三、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市政府的决定、命令,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由市政府发布决定和命令,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发布前,应经法制机构审核;发布后,要依法及时报市政府备案,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并定期向市政府报告。

二十

四、提请市政府讨论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或组织起草,市政府规章的解释工作由市政府法制机构承办。

二十

五、要按照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的原则理顺行政执法体制,科学配置执法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章 加强行政监督

二十

六、市政府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并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二十

七、各部门要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接受司法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对司法监督和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

二十

八、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和行政复议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法律、法规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行政机关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主动征询和认真听取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二十

九、市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市政府领导同志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

十、市政府及各部门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重视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要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及时发布政务信息,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重视群众和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

第七章 工作安排布局

三十

一、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预见性,搞好年度工作安排布局,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三十

二、市政府提出年度工作目标及阶段性工作重点,确定需要讨论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等事项,形成市政府年度工作安排布局,下发执行。

三十

三、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市政府年度工作安排布局,并在年中和年末向市政府报告执行情况。市政府办公厅适时作出通报。

第八章 会议制度

三十

四、市政府实行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等会议制度。

三十

五、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各委员会主任、各局局长组成。

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或者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召集和主持。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重要决定事项;

(二)通报市人大、市政协会议情况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三)决定和部署市政府的重要工作;

(四)讨论其他需要市政府全体会议讨论的事项。

市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列席范围为:市政府副秘书长,各县(市)、区长,直属机构、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垂直单位、在郑派出机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邀请范围为: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常委会,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同志。

三十

六、市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组成,由市长或者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召集和主持。会议主要任务是:

(一)讨论制定市政府工作计划;

(二)研究决定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

(三)讨论通过市政府规章和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

(四)分析形势,部署工作,通报和讨论其他事项。

市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3次,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根据需要市政府副秘书长和与议题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及县(市)、区长可以列席。

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定的事项,发《郑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三十

七、市长办公会议。市长、副市长可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协调、处理市政府工作中的专项问题和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请示的有关事项。

市长办公会议议定的事项,发《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

三十

八、市政府专题会议。受市长或副市长委托,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可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处理市政府工作中的专项问题和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请示的有关事项。

市政府专题会议议定的事项,发《郑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三十

九、市政府各种会议的会务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常务会议的会议纪要由市长或常务副市长签发,市长办公会议的会议纪要由主持会议的市长或副市长签发,专题会议的会议纪要由主管副市长或市政府秘书长签发。

十、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包括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及其部门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大会,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其主要任务是:部署涉及全市性的重要专项工作。

四十

一、市政府秘书长办公会议。由市政府秘书长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主要任务是:对地方性法规草案、市政府规章草案,以及其他需要市政府决策但部门之间分歧较大的议题,在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前进行协调。

四十

二、会议议题的审核。市政府全体会议的议题由市长或常务副市长确定。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协调或审核后提出,报常务副市长审定。对意见分歧较大的议题,会前有关部门要征求意见,或由市政府秘书长办公会议进行协调。凡属副市长、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职责权限范围内的事项,或未经协调的事项,不安排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市长办公会议的议题由主持会议的市政府领导同志确定。

地方性法规草案、市政府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由市政府法制局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或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

四十

三、市政府会议决定的事项,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要坚决执行,抓紧办理,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市政府会议决定事项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催办、督查,及时向市政府汇报。落实情况要作为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年终考核的内容。

四十

四、切实压缩会议数量、规模和经费。提倡开短会、小会。需要县(市)、区参加人员较多的会议,原则上要开电视电话会。

四十

五、严格会议请假制度。在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时,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必须参加会议。主要负责人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应提前向市政府秘书长请假,未经同意不得由他人代替参加会议。

四十

六、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市政府全体会议作公开报道,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直接关系群众利益或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时作公开报道。市政府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正确、全面地做好政府宣传工作。

第九章 公文审批制度

四十

七、审批公文,应当遵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河南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四十

八、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厅统一处理,按照市政府领导分工呈批,重大事项报常务副市长、市长审批。

四十

九、市政府领导审批公文时,应当签署明确意见。对于一般报告性公文,圈阅表示已阅知;对于有具体请示事项的公文,圈阅表示同意请示的事项。

十、市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令),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向省政府报送的请示、报告,人事任免,由市长签署。

以市政府名义制发公文,属分管业务范围的由主管副市长签发,涉及全局工作的由常务副市长或市长签发。

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公文,由市政府秘书长签发。重要的事项经市长或常务副市长同意后签发。

市政府及办公厅文件以及以市政府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须经市政府法制局进行法制审核。

五十

一、切实精简公文。凡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由部门自行发文。要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紧急公文限时办理,确保公文传递及时、准确。

五十

二、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由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签发,严格按程序报送,实行网上运行,不得直接报市政府领导。

五十

三、请示事项如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主办部门应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经有关部门负责人会签后报送市政府。部门间意见如有分歧,主办部门应将有关部门的意见一并报送。

五十

四、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普发性公文,要在《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和政府网站上公布;对重要文件的出台,要通过新闻媒体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市政府各部门发布的公文,要在本部门设立的网页上公布。

第十章 作风纪律

五十

五、市政府及各部门的领导应做学习的表率,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各项业务知识,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路子,不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瓶颈”,努力提高执政为民、执政兴市的能力和水平。

五十

六、市政府领导应集中精力研究处理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和举办的活动,由市政府办公厅商市委办公厅协调安排,实行统一报批。

五十

七、市政府及各部门的领导要坚持调查研究制度,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善于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专题调研,以点带面,有效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领导下基层要减少陪同和随行人员,做到轻车简从,不扰民;除到县(市)外,一般不在基层用餐。

五十

八、市政府领导同志不为部门和各县(市)、区的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不题词。因特殊需要发贺信、贺电和题词,一般不公开发表。

五十

九、市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市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市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市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代表市政府发表讲话或文章,以及个人发表涉及未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或文章,事先须经市政府同意。

十、市政府领导出访,须经分管外事工作的副市长审核,报市长同意。市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市政府副秘书长,直属机构、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派出机构行政正职领导出访,经主管副市长同意后,报分管外事工作的副市长和市长审批。

六十

一、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离郑外出和休假,经市长批准后,应将外出的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有关事项告知市政府办公厅,由市政府办公厅通报市政府其他领导同志。返郑后,应向市长报告有关情况。

六十

二、市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离郑外出和休假,应事前向主管副市长、市长请假。经批准同意后,应将外出的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和代为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名单报市政府办公厅。外出回郑后,应告知市政府办公厅。

六十

三、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实行督查工作制度。市政府办公厅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决策落实。

六十

四、进一步完善督查网络,完善督查制度。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对政府决策事项必须认真办理,确保落实,及时汇报。

六十

五、对市政府部门实行督查考核制度。市政府每年对各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督查考核。

六十

六、市政府实行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值守市长电话、市政府政务值班电话相结合的值班制度。

受理、处理群众通过市长电话反映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值班人员均应认真听取、耐心解答,并认真做好记录。对能够及时处理的问题和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应及时向带班领导汇报,按带班领导指示意见处理。市长、副市长定期直接值守市长电话。

值守市政府政务值班电话和传真。对上级机关的各种通知、下级机关上报的情况和其他向市政府通知的有关问题,值班人员均应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带班领导汇报,按照领导指示意见办理。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也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值班工作。

六十

七、市政府及各部门必须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观念,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职权范围内应该解决的事项,应按程序和时限积极主动地办理;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对违规办事、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六十

八、市政府及各部门领导带头严格执行各项廉政规定。不准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礼金和礼品;不准利用职权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取利益;不准利用职务便利为配偶、子女及身边的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和程序干预各类市场经营活动。

六十

九、政府和部门坚持从严治政,严格管理。从体制、机制和法制入手,防止、监督和查处各类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使各级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切实做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解读

2017-05-27 17:59 来源: 打印|收藏|

字号

分享到:

一、修订背景

2006年的政府补助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施行至今已过十年时间之久,随着经济业务日益复杂,政府补助准则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补助和收入需明确区分

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并不一定都是政府补助,还有可能是政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和政府购买服务。例如,新能源汽车价格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名义上是政府补贴,实际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且构成了企业商品或服务对价的组成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进行会计处理。实务界希望在政府补助准则中明确规定政府补助和收入的区分原则。

2.关于会计科目的使用问题

2006年的政府补助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但在实务中,部分补助资金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不宜计入营业外收入。实务界建议修改现行应用指南中不适用实务操作需求的规定。

3.关于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

实务界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的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中关于财政贴息会计处理持有不同观点,希望在我国政府补助准则中明确财政贴息的处理原则。

为切实解决我国企业相关会计实务问题,进一步规范我国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结合我国实际,同时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于2017年5月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修订准则)。

二、定义和范围

修订准则第二条给出了政府补助的定义。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此定义与2006年政府补助准则中的定义相比没有变化。

修订准则第五条明确了不适用政府补助准则的情况,即,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如果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活动密切相关,且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者是对价的组成部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会计准则;所得税减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

三、条款与结构

修订准则由总则、确认和计量、列报、衔接规定及附则五章,共二十条内容组成。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至第五条,分别介绍了制定该准则的目的、政府补助的定义与特征、政府补助的分类及该准则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确认和计量》,第六条至第十五条,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并对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第三章《列报》,第十六条至第十七条,明确了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的列报,以及与政府补助有关信息的披露要求。

第四章《衔接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2017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补助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对2017年1月1日至本准则施行日之间新增的政府补助根据本准则进行调整。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至第二十条,规定准则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

四、新旧准则之变化分析

与2006年印发的政府补助准则相比,2017年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政府补助的范围

在原准则的基础上,修订准则增加了对政府补助特征的表述,以便于区分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是政府补助、政府资本性投入还是政府购买服务。

(二)关于政府补助相关会计科目的使用

修订准则允许企业从经济业务的实质出发,判断政府补助如何计入损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并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

(三)关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修订准则提出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总额法,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益;二是净额法,将政府补助作为相关成本费用的扣减。原准则仅提到了总额法。

(四)关于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

修订准则对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并提供了两种方法供企业选择,既不违背国际趋同的原则,也允许企业选择简易方法,满足不同企业的现实需求。同时,对财政贴息的账务处理与《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第81号令)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

五、重点条款解读

修订准则明确规定了政府补助和收入的区分原则,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补助的确认与计量。本准则的重点条款,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补助的范围

修订准则对政府补助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表述,以便明确区分政府补助和收入。 政府补助具有下列特征:

1.政府补助是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对企业收到的来源于其他机构的补助,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是补助的实际拨付者,其他机构只是起到代收代付的作用,则该项补助也属于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2.政府补助是无偿的

政府与企业之间双向、互惠的交易不属于政府补助。

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属于互惠交易。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中,国家相关文件要求作为所有者权益进行会计处理的,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企业与政府发生交易所取得的收入,如果该交易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且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者是对价的组成部分,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不适用本准则。

【案例1】2016年12月,甲公司收到财政部门拨款2000万元,系对甲公司2016年执行国家计划内政策价差的补偿。甲公司A商品单位售价为5万元/台,成本为2.5万元/台,但在纳入国家计划内政策体系后,甲公司对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用户销售A商品的售价为3万元/台,国家财政给予2万元/台的补贴。2016年甲公司共销售政策范围内A商品1000件。

【解读】本例中,甲公司自财政部门取得的款项不属于政府补助,该款项与具有明确商业实质的交易相关,不是公司自国家无偿取得的现金流入,应作为企业正常销售价款的一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00

贷:库存商品 2500 【案例2】A公司为上市公司,受政府委托进口医药类特种原料M,再将M销售给国内的生产企业,加工出产品N销售给最终顾客。产品N的销售价格由政府确定。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料M的价格上涨,而国内产品N的价格保持稳定不变,形成进销倒挂的局面。A公司销售给生产企业的时候以原料M的进口价格为基础定价,国家财政对生产企业进行补贴; 国家补贴款管理为限定A公司对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然后对A公司的进销差价损失由国家财政给予返还,差价返还金额以销售价格减去加权平均采购成本的价差乘以销售给生产企业的数量计算。那么,A公司收到的差价返还款是否应作为政府补助进行处理?

【解读】不作为政府补助进行处理,应当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在本例中,A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资产,从形式上看符合政府补助的定义,按照政府补助准则,收到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在“营业外收入”中。但是这样处理会导致A公司的报表呈现主营业务的负毛利和较大金额的营业外收入,这样的结果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从交易的实质看,是A公司代替政府履行从国外采购材料的职能,也就是说,A公司从政府取得的资产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交易对价的一部分。将在同一项交易中针对同一标的资产从指定企业收到的销售款作为收入,而将从政府收到的对价部分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样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公允地反映交易实质。

从公司的经营模式看,从国外进口M材料,按照固定价格销售给指定企业,然后从政府获取差价就是A公司的日常经营方式。从收入的定义看,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从政府收取的对价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更符合收入的界定。

综上所述,A公司与政府发生交易所取得的收入,如果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应当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3】2×15年2月,乙企业与所在城市的开发区人民政府签订了项目合作投资协议,实施“退城进园”技改搬迁。根据协议,乙企业在开发区内投资约10亿元建设电子信息设备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该宗项目用地按开发区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挂牌出让,乙企业摘牌并按挂牌出让价格缴纳土地款及相关税费1.2亿元。 乙企业自开工之日起须在18个月内完成搬迁工作,从原址搬迁至开发区,同时将乙企业位于城区繁华地段的原址用地(500亩,按照所在地段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为2.5亿元)移交给开发区政府收储,开发区政府将向乙企业支付补偿资金2.5亿元。乙企业收到的2.5亿元搬迁补偿资金是否作为政府补助处理?

【解读】本例中,为实施“退城进园”技改搬迁,乙企业将其位于城区繁华地段的原址用地交给开发区政府收储,开发区政府为此向乙企业支付补偿资金2.5亿元。由于开发区政府对乙企业的搬迁补偿是基于乙企业原址用地的公允价值确定的,实质是政府按照相应资产市场价格向企业购买资产。

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是企业让渡其资产的对价,双方交易是互惠性交易,不符合政府补助无偿性的特点,所以乙企业收到的2.5亿元搬迁补偿资金不作为政府补助处理,而应作为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收入。

另外,我国一些新能源企业的风力发电、垃圾处理等,与此类似的还有处置废弃电子产品补贴,都不属于政府补助,应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政府补助的确认与计量

政府补助的无偿性决定了其应当最终计入损益而非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总额法,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益;二是净额法,将政府补助作为相关成本费用的扣减。

需要注意的是,修订准则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提到,在个别情况下,政府补助可以冲减相关成本费用,如政府按芳烃生产企业实际耗用的石脑油数量退还石脑油成本中所含消费税,应当冲减芳烃生产成本,并重点针对此处理广泛征求意见。此次印发的修订准则定稿就把冲减相关资产成本融入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即净额法。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修订准则第八条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需要注意的是,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分摊转入当期损益。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案例4】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企业购置环保设备可以申请补贴。以补偿其环保支出丁企业于2008年1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了420万元的补助申请,作为对其购置环保设备的补贴。2008年3月15日,丁企业收到政府补助420万元,与日常活动相关。2008年4月20日丁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环保设备,实际成本为960万元,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2016年4月丁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24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

【解读】丁企业会计处理如下(分录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方法一:总额法会计处理 方法二:净额法会计处理 (1)2008年3月1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递延收益 借:银行存款 420

贷:递延收益 420 借:银行存款 420

贷:递延收益 420 (2)2008年4月20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960

贷:银行存款 960 借:固定资产 960

贷:银行存款 960 同时:

借:递延收益 420

贷:固定资产 420 (3)自2008年5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月末)计提折旧,同时分摊的递延收益 ①计提折旧(假设该设备用于污染物排放测试,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8

贷:累计折旧 (960/10/12)8 ②月末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420/10/12)3.5

贷:其他收益 3.5 ①计提折旧(假设该设备用于污染物排放测试,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4.5

贷:累计折旧 [(960-420)/10/12]4.5 (4)2016年4月出售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①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192

累计折旧 (960/10×(8+7×12+4)/12) 768

贷:固定资产 960 借:银行存款 2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92

营业外收入 48 ②转销的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84(420-420/10×(8+7×12+4)/12)

贷:营业外收入 84 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8

累计折旧(540/10×(8+7×12+4)/12)432

贷:固定资产 (960-420)540 借:银行存款 2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8

营业外收入 132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修订准则第九条规定,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情况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案例5】甲企业于2014年3月15日与企业所在地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当地政府向甲企业提供500万元奖励基金,用于企业的人才激励和人才引进奖励。甲企业必须按年向当地政府报送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甲企业于2014年4月10日收到500万元补助资金。分别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使用了200万元、150万元、150万元于发放给总裁级别高管奖金。甲企业选择将该政府补助冲减管理费用。

【解读】本例中,甲企业在实际收到补助资金时,应先记入“递延收益”科目,实际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时再结转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如下(分录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1)2014年4月10日甲企业实际收到补助资金: 借:银行存款 500

贷:递延收益 500 (2)2014年12月、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甲企业将补贴资金发放高管奖金时: 借:递延收益 200

贷:管理费用 200 借:递延收益 150

贷:管理费用 150 借:递延收益 150

贷:管理费用 150 【案例6】丙企业生产一种先进的模具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该企业的这种产品适用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即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然后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返还70%。20×1年1月,该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额120万元。20×1年2月,该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额84万元。

【解读】本例中,丙企业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额属于以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且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且增值税先征后返属于与企业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补助,应在实际收到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

20×1年2月,丙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额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840000

贷:其他收益 840000 3.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

对同时包含与资产相关部分和与收益相关部分的政府补助,应当区分不同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应当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案例7】甲公司2013年12月申请某国家级研发补贴。申报书中的有关内容如下:本公司于2013年1月启动数字印刷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600万元、为期3年,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项目还需新增投资2400万元(其中,购置固定资产1200万元、场地租赁费600万元、人员费300万元、市场营销300万元),计划自筹资金1200万元、申请财政拨款1200万元。

2014年1月1日,主管部门批准了甲公司的申报,签订的补贴协议规定:批准甲公司补贴申请,共补贴款项1200万元,分两次拨付。申请批准日拨付600万元,结项验收时支付600万元。该开发项目假定于2015年末完工,2016年3月1日通过验收并收到第二笔补贴款。假设按年分配递延收益。甲公司对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处理。

【解读】本例属于针对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因为该项目包括场地租赁费、人员费等费用和购置固定资产,且不能区分哪部分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哪部分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因此应按照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分录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1)2014年1月1日,实际收到拨款6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600

贷:递延收益 600 (2)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3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3)2016年项目通过验收,于3月1日实际收到拨付6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600

贷:营业外收入 600 4.需要返还的政府补助

修订准则第十五条规定,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退回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1)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资产账面价值;

(2)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3)属于其他情况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财政贴息的,应当区分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和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1.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

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受益企业提供贷款,企业可以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会计处理:

(1)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借款费用。 (2)以借款的公允价值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并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借款费用,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借款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递延收益在借款存续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冲减相关借款费用。

企业选择了上述两种方法之一作为会计政策后,应当一致地运用,不得随意变更。

【案例8】2×15年1月1日,丙企业向银行贷款100万元,期限2 年,按月计息,按季度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由于这笔贷款资金将被用于国家扶持产业,符合财政贴息的条件,所以贷款利率显著低于丙企业取得同类贷款的市场利率。假设丙企业取得同类贷款的年市场利率为12%,丙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约定的年利率为6%,丙企业按年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财政按年向银行拨付贴息资金。贴息后实际支付的年利息率为6%,贷款期间的利息费用满足资本化条件,计入相关在建工程的成本。

月度 实际支付银行的利息①(1000000×12%/12) 财政贴息②(1000000×6%/12) 实际现金流③ 实际现金流折现④ 长期借款各期实际利息⑤ 摊销金额⑥ 长期借款的期末账面价值⑦

0 893817 1 10000 5000 5000 4951 8938 3938 897755 2 10000 5000 5000 4902 8978 3978 901733 3 10000 5000 5000 4853 9017 4017 905750 4 10000 5000 5000 4805 9058 4058 909808 5 10000 5000 5000 4758 9098 4098 913906 6 10000 5000 5000 4710 9139 4139 918045 7 10000 5000 5000 4664 9180 4180 922225 8 10000 5000 5000 4618 9222 4222 926447 9 10000 5000 5000 4572 9264 4264 930711 10 10000 5000 5000 4527 9307 4307 935018 11 10000 5000 5000 4482 9350 4350 939368 12 10000 5000 5000 4437 9394 4394 943762 13 10000 5000 5000 4394 9438 4438 948200 14 10000 5000 5000 4350 9482 4482 952682 15 10000 5000 5000 4307 9527 4527 957209 16 10000 5000 5000 4264 9572 4572 961781 17 10000 5000 5000 4222 9618 4618 966399 18 10000 5000 5000 4180 9664 4664 971063 19 10000 5000 5000 4139 9711 4711 975774 20 10000 5000 5000 4098 9758 4758 980532 21 10000 5000 5000 4057 9805 4805 985337 22 10000 5000 5000 4017 9853 4853 990190 23 10000 5000 5000 3977 9902 4902 995092 24 10000 5000 1005000 791538 9951 4951 ≈1000000 合计 893822 106183【倒挤】

注:(1)893817=5000×(P/A,1%,24)+1000000×(P/F,1%,24)。为计算简便,表格中的数据均四舍五入取整数,会有尾差。

(2)实际现金流折现④为各月实际现金流③5000元按照月市场利率1%(12%/12)折现的金额。 (3)长期借款各期实际利息⑤为上月长期借款账面价值⑦与月市场利率1%的乘积。 (4)摊销金额⑥是长期借款各期实际利息⑤扣减每月实际利息支出③5000元后的金额。 按方法一账务处理如下: (1)2×15年1月1日,丙企业取得银行贷款1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1000000 (2)2×15年1月31日起每月月末,丙企业按月计提利息,企业实际承担的利息支出为1000000×6%/12=5000(元)

借:在建工程 5000

贷:应付利息 5000 按方法二账务处理如下:

(1)2×15年1月1日,丙企业取得银行贷款1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106183

贷:长期借款——本金 1000000

递延收益 106183 (2)2×15年1月31日,丙企业按月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8938

贷:应付利息 5000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3938 同时,摊销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3938⑥

贷:在建工程 3938 在这两种方法下,计入在建工程的利息支出是一致的,均为5000元。所不同的是第一种方法下,银行贷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账面价值为1000000元,第二种方法下,银行贷款的入账价值为893817元,递延收益为106183元,各月需要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2.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

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由于企业先按照同类贷款市场利率向银行支付利息,所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通常就是借款的公允价值,企业应将对应的贴息冲减相关借款费用。

【案例9】接【案例8】,丙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约定的年利率为12%,丙企业按月计提利息,按季度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以付息凭证向财政申请贴息资金。财政按年与丙企业结算贴息资金。

(1)2×15年1月1日,丙企业取得银行贷款1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1000000 (2)2×15年1月31日起每月月末,丙企业按月计提利息,应向银行支付的利息金额为1000000×12%/12=10000(元),企业实际承担的利息支出为1000000×6%/12=5000(元),应收政府贴息为5000元。

借:在建工程 10000

贷:应付利息 10000 借:其他应收款 5000

贷:在建工程 5000

第四篇:《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解读

2006年的政府补助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但在实务中,部分补助资金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不宜计入营业外收入。实务界建议修改现行应用指南中不适用实务操作需求的规定。

3.关于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

实务界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的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中关于财政贴息会计处理持有不同观点,希望在我国政府补助准则中明确财政贴息的处理原则。

为切实解决我国企业相关会计实务问题,进一步规范我国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结合我国实际,同时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于2017年5月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修订准则)。

二、定义和范围

修订准则第二条给出了政府补助的定义。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此定义与2006年政府补助准则中的定义相比没有变化。

修订准则第五条明确了不适用政府补助准则的情况,即,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如果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活动密切相关,且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者是对价的组成部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会计准则;所得税减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

三、条款与结构

修订准则由总则、确认和计量、列报、衔接规定及附则五章,共二十条内容组成。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至第五条,分别介绍了制定该准则的目的、政府补助的定义与特征、政府补助的分类及该准则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确认和计量》,第六条至第十五条,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并对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第三章《列报》,第十六条至第十七条,明确了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的列报,以及与政府补助有关信息的披露要求。

第四章《衔接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2017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补助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对2017年1月1日至本准则施行日之间新增的政府补助根据本准则进行调整。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至第二十条,规定准则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

四、新旧准则之变化分析

与2006年印发的政府补助准则相比,2017年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政府补助的范围

在原准则的基础上,修订准则增加了对政府补助特征的表述,以便于区分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是政府补助、政府资本性投入还是政府购买服务。

(二)关于政府补助相关会计科目的使用

修订准则允许企业从经济业务的实质出发,判断政府补助如何计入损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并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

(三)关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修订准则提出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总额法,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益;二是净额法,将政府补助作为相关成本费用的扣减。原准则仅提到了总额法。

(四)关于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

修订准则对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并提供了两种方法供企业选择,既不违背国际趋同的原则,也允许企业选择简易方法,满足不同企业的现实需求。同时,对财政贴息的账务处理与《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第81号令)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

五、重点条款解读

修订准则明确规定了政府补助和收入的区分原则,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补助的确认与计量。本准则的重点条款,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补助的范围

修订准则对政府补助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表述,以便明确区分政府补助和收入。

政府补助具有下列特征:

1.政府补助是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对企业收到的来源于其他机构的补助,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是补助的实际拨付者,其他机构只是起到代收代付的作用,则该项补助也属于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2.政府补助是无偿的

政府与企业之间双向、互惠的交易不属于政府补助。

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属于互惠交易。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中,国家相关文件要求作为所有者权益进行会计处理的,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企业与政府发生交易所取得的收入,如果该交易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且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者是对价的组成部分,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不适用本准则。

【案例1】2016年12月,甲公司收到财政部门拨款2000万元,系对甲公司2016年执行国家计划内政策价差的补偿。甲公司A商品单位售价为5万元/台,成本为2.5万元/台,但在纳入国家计划内政策体系后,甲公司对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用户销售A商品的售价为3万元/台,国家财政给予2万元/台的补贴。2016年甲公司共销售政策范围内A商品1000件。

【解读】本例中,甲公司自财政部门取得的款项不属于政府补助,该款项与具有明确商业实质的交易相关,不是公司自国家无偿取得的现金流入,应作为企业正常销售价款的一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00

贷:库存商品 2500 【案例2】A公司为上市公司,受政府委托进口医药类特种原料M,再将M销售给国内的生产企业,加工出产品N销售给最终顾客。产品N的销售价格由政府确定。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料M的价格上涨,而国内产品N的价格保持稳定不变,形成进销倒挂的局面。A公司销售给生产企业的时候以原料M的进口价格为基础定价,国家财政对生产企业进行补贴; 国家补贴款管理为限定A公司对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然后对A公司的进销差价损失由国家财政给予返还,差价返还金额以销售价格减去加权平均采购成本的价差乘以销售给生产企业的数量计算。那么,A公司收到的差价返还款是否应作为政府补助进行处理?

【解读】不作为政府补助进行处理,应当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在本例中,A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资产,从形式上看符合政府补助的定义,按照政府补助准则,收到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在“营业外收入”中。但是这样处理会导致A公司的报表呈现主营业务的负毛利和较大金额的营业外收入,这样的结果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从交易的实质看,是A公司代替政府履行从国外采购材料的职能,也就是说,A公司从政府取得的资产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交易对价的一部分。将在同一项交易中针对同一标的资产从指定企业收到的销售款作为收入,而将从政府收到的对价部分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样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公允地反映交易实质。

从公司的经营模式看,从国外进口M材料,按照固定价格销售给指定企业,然后从政府获取差价就是A公司的日常经营方式。从收入的定义看,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从政府收取的对价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更符合收入的界定。

综上所述,A公司与政府发生交易所取得的收入,如果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应当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3】2×15年2月,乙企业与所在城市的开发区人民政府签订了项目合作投资协议,实施“退城进园”技改搬迁。根据协议,乙企业在开发区内投资约10亿元建设电子信息设备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该宗项目用地按开发区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挂牌出让,乙企业摘牌并按挂牌出让价格缴纳土地款及相关税费1.2亿元。

乙企业自开工之日起须在18个月内完成搬迁工作,从原址搬迁至开发区,同时将乙企业位于城区繁华地段的原址用地(500亩,按照所在地段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为2.5亿元)移交给开发区政府收储,开发区政府将向乙企业支付补偿资金2.5亿元。乙企业收到的2.5亿元搬迁补偿资金是否作为政府补助处理?

【解读】本例中,为实施“退城进园”技改搬迁,乙企业将其位于城区繁华地段的原址用地交给开发区政府收储,开发区政府为此向乙企业支付补偿资金2.5亿元。由于开发区政府对乙企业的搬迁补偿是基于乙企业原址用地的公允价值确定的,实质是政府按照相应资产市场价格向企业购买资产。

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是企业让渡其资产的对价,双方交易是互惠性交易,不符合政府补助无偿性的特点,所以乙企业收到的2.5亿元搬迁补偿资金不作为政府补助处理,而应作为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收入。

另外,我国一些新能源企业的风力发电、垃圾处理等,与此类似的还有处置废弃电子产品补贴,都不属于政府补助,应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政府补助的确认与计量

政府补助的无偿性决定了其应当最终计入损益而非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总额法,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益;二是净额法,将政府补助作为相关成本费用的扣减。

需要注意的是,修订准则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提到,在个别情况下,政府补助可以冲减相关成本费用,如政府按芳烃生产企业实际耗用的石脑油数量退还石脑油成本中所含消费税,应当冲减芳烃生产成本,并重点针对此处理广泛征求意见。此次印发的修订准则定稿就把冲减相关资产成本融入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即净额法。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修订准则第八条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需要注意的是,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分摊转入当期损益。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案例4】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企业购置环保设备可以申请补贴。以补偿其环保支出丁企业于2008年1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了420万元的补助申请,作为对其购置环保设备的补贴。2008年3月15日,丁企业收到政府补助420万元,与日常活动相关。2008年4月20日丁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环保设备,实际成本为960万元,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2016年4月丁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24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

【解读】丁企业会计处理如下(分录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方法一:总额法会计处理方法二:净额法会计处理(1)2008年3月1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递延收益

借:银行存款

420

贷:递延收益

420 借:银行存款

420

贷:递延收益

420

(2)2008年4月20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960

贷:银行存款

960 借:固定资产

960

贷:银行存款

960 同时:

借:递延收益

420

贷:固定资产

420

(3)自2008年5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月末)计提折旧,同时分摊的递延收益

①计提折旧(假设该设备用于污染物排放测试,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8

贷:累计折旧 (960/10/12)8

②月末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420/10/12)3.5

贷:其他收益

3.5 ①计提折旧(假设该设备用于污染物排放测试,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4.5

贷:累计折旧 [(960-420)/10/12]4.5

(4)2016年4月出售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①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192

累计折旧 (960/10×(8+7×12+4)/12) 768

贷:固定资产

960

借:银行存款 2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92

营业外收入

48

②转销的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84(420-420/10×(8+7×12+4)/12)

贷:营业外收入

84 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8

累计折旧(540/10×(8+7×12+4)/12)432

贷:固定资产

(960-420)540

借:银行存款

2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8

营业外收入

132

第五篇:《新会计准则第16号__政府补助》题库2

新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第一部分 例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本期收到先征后退的所得税l00万元,应确认( )。 A.冲减所得税费用l00万元 B.营业外收入l00万元 C.递延收益100万元 D.资本公积100万元 【正确答案】 B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 )。 A.冲减营业外支出

B.冲减营业外收入 C.计入递延收益

D.计入营业外收入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会计准则规定,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3.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记入以后各期的会计科目是(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外收入 D.营业外支出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该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计入当期收益即营业外收入科目。

4.中化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10000亩的森林,难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只能以名义金额计量,中化公司在取得森林时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 A.资本公积10000元 B.营业外收入10000元 C.其他业务收入10000元 D.营业外收入1元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无偿划拨的长期非货币性资产时,应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5.2007年1月1日,北京市未来公司为建造一项污水处理工程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期限2年,年利率为6%。12月31日,未来公司向朝阳区政府提出财政贴息申请。经审核,政府批准按照实际贷款额500万元给予未来公司年利率3%的财政贴息,共计30万元,分2次支付。2008年4月1日,第一笔财政贴息资金14万元到账。2008年7月1日,工程完工,第二笔财政贴息资金16万元到账,该工程预计使用寿命10年。自2008年7月1日起,每月转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是( )元。 A.180000 B.2500 C.150000 D.30000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转入当期损益的金额=300000÷120=2500(元)。

6.下列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的是( )。 A.财政拨款 B.财政贴息

C.政府与企业间的债务豁免 D.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直接取得的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形成企业的收益。比如,企业取得政府拨付的补助,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返还的税款,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比如政府与企业间的债务豁免,除税收返还外的税收优惠,如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

7.甲公司因政策原因导致本期亏损100万元,期末收到300万元财政补助,其中200万元将用于下一补贴亏损,甲公司应确认( )。 A.递延收益300万元 B.营业外收入300万元

C.递延收益200万元和营业外收入100万元 D.资本公积200万元和营业外收入100万元 【正确答案】 C

8.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 )。 A.营业外收入 B.计入当期损益 C.其他业务收入 D.递延收益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9.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 )计量。

A. 名义金额 B.评估价值 C.市价 D.未来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准则规定,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10.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适用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返还70%。20×7年1月,该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额200万元。20×7年2月,该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额140万元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 A.借:银行存款 1 4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 400 000 B.借:银行存款 1 400 000

贷:递延收益 1 400 000 C.借:其他应收款 1 400 000

贷:递延收益 1 400 000 D.借:递延收益 1 4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 400 000 【正确答案】 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政府补助中的财政拨款的有( )。 A.增值税出口退税

B.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 C.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

D.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2.关于政府补助的计量,叙述正确的有( )。

A.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

B.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可以按照应收的金额计量

C.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D.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不进行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如该资产附带有关文件、协议、发票、报关单等凭证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当以有关凭据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入账;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交易市场的,应当根据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如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交易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为1元。所以,选项E不正确。

3.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政府补助表现为政府无偿向企业提供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B.政府的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

C.由于政府没有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的资产,所以减免税款等税收优惠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内容

D.增值税的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内容 【正确答案】 ABCD

4.下列情况中,属于政府补助的是( )。 A.增值税的出口退税 B.财政拨款

C.先征后返的税金 D.即征即退的税金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增值税的出口退税是对出口环节的增值税部分免征增值税,同时退回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征的进项税额。即本质上是归还企业事先垫付的资金,不能认定为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必须是直接取得资产,而这个选项所列情况无此特征。

5.以下关于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正确的是( )。 A.凡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收到时计入当期损益

B.非货币性资产补助没有相关凭证中注明合理价值的应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 C.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D.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递延收益也用来核算与收益相关、但其费用或损失计入以后期间的政府补助。

6.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有( ) 。 A.财政拨款

B.财政贴息资金直接支付给受益企业

C.税收返还

D.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正确答案】 ABCD

7.下列属于政府补助的有( )。

A.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 B.增值税出口退税 C.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

D.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 【正确答案】 AC

8.政府补助中的税收返还包括( )。 A.先征后返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 B.即征即退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 C.先征后退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 D.增值税出口退税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税收优惠,体现了政策导向,但政府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因此不作为政府补助处理。

9.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补助的是( )。 A.直接减征的税款 B.先征后返的税款 C.财政拨款 D.财政贴息

【正确答案】 BCD

10.下列发放补助的部门,作为政府部门的有( )。 A.财政 B.税务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

【正确答案】 ABCD

三、判断题

1.不容易分清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用于补偿已发生费用,还是用于补偿以后将发生的费用。根据重要性原则,企业通常可以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对于金额较大且受益期明确的政府补助,可以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 ) 【正确答案】 对

2.政府给予企业的货币性或非货币性资产,均属于政府补助。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政府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

3.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如果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交易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应按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此时,应按名义金额计量即1元。

4.与政府补助相关的收益应该确认为“补贴收入”。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与政府补助有关的收益最终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5.企业收到用于补偿已发生的政策性损失的财政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的同时,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此时,应该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6.直接减免的税款属于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直接减免等的税款政府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政府补助。

7.政府补助包括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正确答案】 对

8.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9.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也可能表现为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长期非货币性资产。 【正确答案】 对

10.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正确答案】 对

第二部分 学习思考题

一、 填空

1、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_____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政府补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能够_____;2.企业能够_____。

3、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_____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_____金额计量。

4、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_____法和_____法。

5、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_____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_____。

(二)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_____。

二、 单选

1、下列属于政府补助的是:

A 政府作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 企业从政府便宜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 C 国际组织无偿援助

D 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

2、下列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

A 税收直接减征、免征

B 税收返还

C 增加计税抵扣额 D 抵免部分税额

3、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下列科目:

A 营业外收入 B 营业外支出 C 管理费用 D 财务费用

三、 多选

1、新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差异有:

A 核算口径有所变化。不再定义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捐赠行为

B 计量基础有所调整。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C 会计事项处理方法的变化

D 会计科目方面的变化。取消了“补贴收入”,增加了“递延收益”

2、下列不属于政府补助的是:

A 政府作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 企业从政府便宜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 C 国际组织无偿援助

D 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

3、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形式:

A 财政拨款 B 财政贴息 C 税收返还

D 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4、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政府补助有关的下列信息:

A 政府补助的种类

B 政府补助的金额

C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D 本期返还的政府补助金额及原因

四、 判断

1、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无有条件的。

2、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属政府补助。

3、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

4、我国政府补助准则采用了资本法。

5、政府补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6、政府补助不是企业经营收入,而是一种利得。

上一篇:教师节活动总结范文下一篇:检举信的格式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