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2022-09-12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家长都异常的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他们在孩子们的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钱财、时间和精神,已经超过了往常所有的历史时期。但是,家长到底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态去培养孩子呢?到底把子女培养成怎么样的人?很多问题在家长眼里,其实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因为对于大多数时候,家长最大的希望还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成绩、上名牌大学,以至于对孩子们以后的人生态度问题或者做人处事心理健康等问题,很少思考过,他们更讲不清楚。家长的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却不能说不清楚这个理儿,尤其是身为管理者,更不能说不清这个理儿。

1提高德育质量就是提高教学质量

古人曾说过:“师道,传道授业解惑也”(引用学记),重视“传道”“授业”“解惑”,每个孩子最终的结果都会踏入社会,当今的教育,是为了以后的人生做奠基的,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只重视结果而不在乎过程的享受,而是应该思考怎样教育孩子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学会做人的问题,有人曾经说“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学会为人处事的基础上,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就是教学质量”。

2对德育教育内涵的理解

我们可以把德育教育理解为内涵丰富,其中人的理想和意志力还有习惯的养成众多方面包涵在其中。在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基本都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集体主义、生命感恩教育等为抓手,这些充分证明了德育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效果都是全方位过程的。只有真正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才愿意用真功夫和大力气去发掘。

德育教育遗失了就没必要谈教育质量了。在五育中,德是居于首位的,在整个教育质量中最为重要的考察的依据就是以德育为标准的。若是德育教育出了问题,那将是一场满盘皆输的赌局,如果是这样,又怎样谈质量?德育没合格,就算你拥有才高八斗的才气,也是不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任何的益处,相反的,拥有这种才能的人,可能还会给社会带来非常沉重的影响。

教育质量不提升,德育就不可能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在德育教育考核中,很多人都误认为为了德育所以德育,总得表现在把德育教育和其他的教育区分,只是对于德育的外在显示功能满足。只是对集体行为的筹划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引领推进作用,形成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反感和抵触,为了德育而德育并不是意义上真正的德育,德育是否成功,归根到底的都要用教学质量来提升。

3对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想法

教育家说“没有水就成不了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样的情感教育就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就是池塘中的水。所以,如果学校不注重德育教育的直质量,只是一味地抓教育分数,结果肯定是本末倒置。怎样把素质教育落实,怎样激励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生命力,以及始终保持对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度,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德育教育的质量,这些都需要我们树立在正确的行动上,详细点说,就是得把德育教育建立在以班级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

3.1结合实际,确立德育内容

中学生按年级的高低确定不同的主体内容,按周、月、学期、学年对班级活动进行安排,把德育教育和现实教育结合起来融成一体。

3.2阵地要规范

以时间为导火线,把校园文化作为贯穿的一条线,创造班级文化(比如每节课或者一个礼拜学生课前五分钟诵读弟子规或其他题材)并且进行展示,指引学生对生命的每个时间单位进行优化,用激情饱满的热情,洋溢的斗志,把握今时今日,共创美好明天。

3.3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

在班级文化的创造中,同学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同学们可以一起布置教室、一起提高班级班风、一起商讨确定班规、共同奋斗的目标。经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有效果的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队集体意识,培育他们对合作的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竞争关系,形成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学习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教育要以德育教育为本,德育教育就是教学的质量,这是无法改变的真理。所以,抓学生成绩要以抓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进行习惯性的训练,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让老师们共同努力,向着德育教育要质量,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让我们的教育成长真正意义上的培养为“人”的教育。

摘要:对学生成长的教育比成绩更重要,我们要把当今教育着重的放在学生的心理成长上,而不是一味地抓住学生的成绩。要想把教育质量提高,就必须要把德育教育落实到生活中,加强以班级以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把活动内容变主体化,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也就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

上一篇:课改背景下教师合作教学探微下一篇:巡回护士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本站热搜